第一篇: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
“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师生的生态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广大师生营造一种和谐、自然、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根据门源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引导我校有效落实“生态文明进校园”的目标任务,让我校师生正确认识家乡生态,进一步明确门源县重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美好前景,教育我园师幼增强节水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特制定康乐幼儿园“生态文明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文明,促进师幼参与生态文明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师幼生态文明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文明观念,形成广大师幼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
二、活动要求。
1、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4、以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的整体规划,搞好学校的美化、净化、绿化工作,环境育人,力争使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和少先队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学校创建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生态环保工作。
(二)加强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由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学生每天对校园卫生进行检查,做到每天“三洒两扫一拾”、每周一次大扫除,力争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把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卫生区域明确落实到各个班级。
4、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
(三)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生态教育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教育知识讲座,进行教师生态教育知识测试活动,以开讲座和办培训等方式促进生态教育意识。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态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生态教育意识,开展生态教育教案征集活动,把生态教育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通过“无烟学校”的倡议活动,在教师中推崇环保、健康的生活习惯。
4、把学校的生态教育渗透到家庭与村组,通过学校生态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通过学校生态教育影响每一个村组,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保,形成生态环保意识。
(四)多渠道开展学生生态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生态教育。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课堂的生态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生态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到有机渗透生态教育。
2、利用班、队会、升降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各中队每学期均要组织开展一次中队生态环保主题活动。要做好“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3、开展变“废”为“宝”的生态环保活动,紧紧围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拯救地球”、“我心中的梁子湖”、“我心中的家乡”等主题开展节水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师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人争做创建节水型社会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4、发挥少先队作用,组织“生态环保小卫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生态环保活动。继续开展村校共建活动,与村组紧密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村组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5、倡议学生生态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和象征。通过“生态教育进校园”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生态教育理念,提高生态教育水平,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切身感受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带来的好处,体会和感受生态文明。
环保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幼儿园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必须从幼儿抓起,而幼儿园是幼儿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方法很多,有利用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环境教育等等.。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激发幼儿环保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的自觉性,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寓环境保护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胶卷筒、纸板等废物,制作游戏材料,让幼儿懂得“废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通过让幼儿在四散追逐活动中,使他们懂得青蛙是益虫,能够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捕杀它们,更不能吃它们的肉。知道了有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道理之后,孩子们便很自然地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了。
二、把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日常教学中: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如《大树逃跑了》、《小树叶》、《水变干净了》)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绿色的节日、季节性开展教育。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等一些绿色环保节日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开展以此内容的主题活动。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外出宣传、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以及举办“碧水蓝天好家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相应的绿色知识宣传教育。例如:10月15日是“世界粮食日”,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关水稻和小麦的生产过程,并精心制作了一个版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我们吃的米和面粉要经过很多的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来,我们的粮食来的真不容易。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世界粮食日”的意义,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更能激发他们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情感,他们会将这种情感转化成自己的行动,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四、进行随机的环境保护教育。午餐后我带幼儿散步来到了种植园地,一个幼儿好奇地把小青菜拔了出来,我就及时地利用这个活教材,使幼儿知道小青菜离开了土壤妈妈它就活不成了。我们千万不能拔地上种植的花、草等植物,慢慢地培养了幼儿不随意破坏绿化的好习惯。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创建活动多样化。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校校园”创建活动。
4、以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的整体规划,搞好校园的美化、净化、绿化工作,环境育人,力争使我园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成立以李园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园长亲自抓,教务处、教研组和年级组紧密配合,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绿色校园创建纳入到保育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配班教师为骨干的管理机制。
3、定期召开主题活动,推动幼儿园生态文明环保工作。
(二)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第二篇:生态文明进校园简报
简 报
长田中心小学 第6期 2018年9月17日
----------------------------★--------------------------
积极参与环保——共建生态文明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方针,为更好的落实上级部门对“生态文明进校园”的有关要求,9月17日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主题为“生态文明进校园”的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大力倡导节能低碳理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饭的重要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利用下午班队课时间在班里召开主题为“积极参与环保——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认真听讲老师的讲解,积极的投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得“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等一系列生动的名词灌入耳目,也使同学们对生态环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篇:毛概生态文明进校园1226
生态文明进校园
摘要:开展校园绿爱化活动,对提高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促其参与祖国绿化建设,对进一步形成师生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社会风尚,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一、背景、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如今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更加严峻。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将导致资源支持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担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状况越发严重。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三分之一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米3)。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门报告显示,1997年,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 染,河流污染比重与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长增加了6.3个百分点,丰水期增加了5.5个百分点,在所评价的5万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占42%,其中污染极为严重的河道占12%。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长江干流污染较轻。据《中国环境统计年报》,黄河流域废水排放量达39.5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13.8亿吨;主要污染物COD年排放量已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13.3%。
针对这一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范畴进入人们的视野,党中央领导也提出了期战略性部署。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 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态文明的建立,不仅仅是自然生态优美,社会生态和谐,更是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一)提出问题:
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校园生活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淡泊,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随身带零食、饭到教室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乱踩草坪也时有发生。这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状况,对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唤起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 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环境认真负责的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
(二)分析问题: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我们小组做了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1、调查目的: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也为了了解我们还需要做什么,特制定本问卷调查。
2、调查方式:
自编问卷,采用无记名的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使用 Microsoft Excel对问卷选项实行百分比统计,并制作相关图表。调查结果与分析以调查报告方式呈现。
3、调查范围:
本次问卷调查以不计名方式,采用随机调查,共发出200份,收回198份,回收率为99%,调查主要涉及我校学生老师及后勤人员,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4、问卷内容及结果分析统计:
1)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问题1: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吗?A、5月28日
B、6月5日
C、6月28日
D、不知道
图一
由上图可知大部分学生对世界环境日不清楚或认识错误,从中可见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较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较为匮乏。
问题2:当你需要扔垃圾时,但周围却没有垃圾桶,你会?
A、没人看见就扔,有旁人在就不扔
B、随手扔掉
C、等看到垃桶再扔
图二 由上图可知,男女大学生对待随身垃圾的态度差不多是一致的。在没有垃圾桶的情况下,仅有4.89%的大学生表示会视情况而定,没旁人时会将垃圾扔掉,而有旁人时便不会乱扔,其中女生的比例比男生大约多出3个百分点;同时,也有与之相同比例,即4.89%的大学生表示会将垃圾随手扔掉;此外,高达90.22%的大学生选择等看到垃圾桶后再将垃圾扔于桶中。
然而,经过我们于校园及其周边区域的走访,我们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校园道路两旁的小草坪上,垃圾随处可见;南门北门道路上的垃圾更是四处散布。并且,在我们的问卷中亦有显示,在198位接受此次问卷调查的本校大学生中,共有104位(55.61%)认为校园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并认为其是学校生态文明建中的的主要问题。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垃圾桶的摆放位置以及摆放间距不合理;群众的不正确引导,例如街上垃圾遍布,随意丢掷垃圾的人很多,这种现象可以减轻自己乱扔垃圾的“犯罪感”,从而可使自己也做出随手丢掷垃圾的举动。
由以上两个数据之间的矛盾可知,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普遍有“要环保”的意愿,但大部分没有做出相应的环保举动,因此可以说大学生仍旧缺乏真正的生态文明意识。
问题3:你在打印资料自己看时(单双页价格相同),你会? A、打印成双面
B、打印成单面
图三
问题4:你日常生活中会因考虑到环境问题而选择使用价高而环保的节能产吗?
A、会
B、有时会
C、因节省钱而放弃
图四
由图三可得,当价格相同时,约有54%大学生选择进行单面打印,他们大部分认为既然单面价格相同,单面打印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其余约46%的大学生表示会双面 打印,一方面可减少纸张数量以减少携带时的负重,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
曾有人对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行为的实证研究结果的其中一点是: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仍然受产品价格的影响。这一结果对现在的大学生也是适用的。
环保产品往往会因为价高迫使消费者望而止步。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只有11.76%的大学生消费者表示不会价格昂贵而放弃购买绿色产品,20.86%的大学生消费者会为省钱而放弃,67.38%的大学生消费者会受到到其价格的影响。从结果中可知,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不足以真正指导其绿色消费。
2)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
问题1:你对你们学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无所谓
图五 从上图可得知,大学生对学校生态文明和人文环境的满意情况较好,有87%的学生对学校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本满意或非常满意,这说明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有3%左右的学生不满意,这说明学校在此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还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调研结果中,有10%的学生对学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持无所谓的态度,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重视和生态环保的意识匮乏、对自身生态环境权利的忽视。
问题2:你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乱扔垃圾很普遍
B、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C、破坏花草树木很普遍
D、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
E、公共场所吸烟很普遍
F、其它_________________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有83.96%的同学认为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过度使用并未在学校得到很好的限制。69.52%的同学认为学校内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55.61%的同学认为学校内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44.92%的同学认为学校内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很普遍,35.83%的同学认为学校内破坏花草树木的现象很普遍,还有3.74%的同学认为学校内还存在着其他较为棘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如传单乱扔、污水乱倒,食物浪费、装饰 性的灯光太多等等。
以上调研结果显示出大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不足。学校没有对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过度使用、水电浪费、乱扔垃圾等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奖惩措施,也没有进行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教育,而是听之任之,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正因如此,高校更加应该做好校内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减少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水电浪费等不良现象,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习惯,从而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问题3:你是否参加过植树等环保活动?
A、参加过
B、没有
图六
问题4:你是否想参加植树等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 A、非常想
B、一般
C、不想
图七
在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志愿者活动中,我们对植树活动进行了关注。调查结果如图
六、图七所示。如图七所示,调研对象中没参加过植树活动的大学生数量超过了参加过植树活动的大学生数量。图二中却只有5.35%的学生不想参加植树活动。这两个图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得出,大学生对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热情很高,但是学校在植树等环保活动的开展数量、宣传力度和规模方面还做得不够,以致于还有想参加的学生却不能参与进来。
(三)解决问题:
为了减少校园内生态不文明现象,我们对在校学生和学校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1.对学生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倡导 环保与生态文明,积极为生态文明事业做贡献。可以指定相关的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1)节约
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据有关报道,关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屡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谐是。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电脑24小时开机。举手之劳,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不挑食不浪费,随手关灯、关机,洗漱完拧紧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2)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大学生要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认真听讲,勤做笔记,查漏补缺,加深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生态文明报告、讲座和研讨会等,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完善知识体系。(3)不断强化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提高知行转化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在生态环保上做到知行合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4)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实践,提高践行能力
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 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自身的一份力量。2.对学校
(1)举办更多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运用固定宣传阵地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如诗歌朗诵活动、口号征集活动等。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鼓动大学生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支持环保募捐,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2)环境整治
一是加强校园生态环境整治,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齐备的校园。二是开展资源节约工作, 建立全校性的资源(水、电、气、纸、粮食等)节约管理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节约效果。三是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和实验室废物,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的知晓率和环境状况满意率。(3)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
在教师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校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研究性学习中,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质量保护等课题研究,动员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四)成员研究心得
王——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更充分的了解现在环境的状况为保护环境所出的一份力。
杨——环境问题刻不容缓,我们人人树立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思想。
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秦——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
三、研究方法
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收集资料。2.实地调查:对学生、老师及后勤人员的采访。3.问卷调查
4.总结整理: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四、研究计划和步骤
1、确定生态文明进校园的研究主题。
2、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确定研究内容,以校园中不文明现象及卫生状况等为背景,改善不良状况的主要方法以及意义价值。
3、小组内分工,做资料查找和问卷调查,完成研究内容,过程中一起进行交流。
4、完成资料查找和调查,由一人进行总结并攥写论文,完成初稿。
5、小组讨论,查找不足并改善,最终完成课题研究。
五、创新与价值
我们小组在对校园内的生态文明进行研究的时候,进行了问卷调查,就以我校大学生、老师及后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明确的数据说明校园内的生态不文明现象。工作量虽然有点大,但是我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并解决计划实行中的同学不配合、问卷不易收回等问题,最终使得我们的研究顺利进行、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六、分工
组员
1、王:确定研究课题主题并查找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
设的各方面信息。
2、秦:调查了解校园内的生态不文明现象。
3、王:拟写问卷调查的问题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
数据统计。
4、杨: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5、张:针对生态不文明现象的问题提出相关人员所需
做的努力。
6、郭:确定小组分工,调查方法,计划研究具体进程,提出创新。
副组长
平:对小组内调查结果进行统一整理分析,攥写论
文。
组
长
钟:对研究课题进行最后规整审查和修改,最终定
稿交稿。
七、参考文献:
1、经济研究导论,D5,A,1673-291X
2、《半月谈》
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4、《中国环境统计年报》
5、《十七大报告》
6、《十八大报告》
7、《全国校园节能减排》
第四篇: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
1月31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动员大会在南昌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该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以后正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探索,即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一个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实现绿色发展与加快发展的统一,是新一届江西省委、省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总结经验和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新一届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理念,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并在2008年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期探索奋斗的结晶,是全省干部群众半个世纪奋发努力的结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标志着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得到了更高层面的升华和飞跃,必将开创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江西省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更好地策应了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和突破了江西原有的区域发展战略,为江西发展争取到了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应有地位。
为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将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对外经济政策、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赋予了江西省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的权力。这些政策措施,为江西创造了一揽子争取国家支持的优越条件,有助于从国家战略层面,集中政策、项目、资金资源,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鄱阳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出现富营养化的湖泊,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海河与淮河入海水量的总和,承担着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鄱阳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
在这一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推广生态文化,保护“一湖清水”,可以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样本,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鄱阳湖更是江西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事实证明,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没有项目可以获得项目,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就可以避免环境污染的拖累,步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突出生态这个特色,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着力提高调蓄洪水能力,有序安排项目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努力实现鄱阳湖地区经济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是发展,绝对不是单纯地保护生态,更不是守着金山受穷,而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为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
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关系紧密,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只能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抱着“金饭碗”讨饭,结果往往也不利于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绝不仅仅是一个生态保护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决不是只讲保护、不讲发展。规划和建设的核心都是发展,必须把发展贯穿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并以发展实际成效检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成效。
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不加快发展、尽快扩大经济总量不行。但如果不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可能失去宝贵的发展机遇和生态优势,这样即使GDP上去了,也会大而不强、难以为继。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坚持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坚持把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把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十大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加快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引领江西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惠及全省、造福子孙的大工程,是实现江西省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大机遇,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致力科学发展的积极探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对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具有超出省域范围的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胡利民
软件0902班
第五篇: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计划
枫林铺完小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计划
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放在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对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材分析:
教材将生态文明分为广、狭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个新的文明发展阶段;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牢记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表述,以便在生活中做到灵活运用。能力目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态文明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分析,拓展思维,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使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
三、学生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从事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畅谈、设想、讨论、汇报等活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合作和交流,充分展示学生主性、合作性,知识的积累性及学生们“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分析、讨论、畅想的基础上发表自身观点,学会说理。体现学生情感、情操及良性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自身对本地区的发展及生态情况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地方性知识的活动经验。对和谐的深刻理解为探讨“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目标:
(1)通地分析教材材料理解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生态文明?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从而畅谈自己心目中的生态文明的什么样的?自己心中的生态文明与他人的有什么异同?为什么?(3)通过讨论、分析与合作,让学生们将自身或小组观点进行汇报,培养其全作能力及表达、汇总能力。
六、教学重点: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生态文明城市?各自心目中的生态文明城市是什么样的?怎样将自己心目的生态文明城市用语言表达出来。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了解生态文明知识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生态文明问题的方法,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形态。
七、教学难点:
各自心目中的生态是什么?、文明是什么?生态文明是什么?自身的生态文明概念与他人的有什么异同?作样将合理的生态文明观点进行分类、汇总,将之条理化、理论化。
引导学生掌握以下重要时政: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了解典型事件: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纸及其它途径搜集有关节能减排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事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拓展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 小结:①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讲,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国家要进一步加强有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和调控,保护公共环境,防止污染,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②从公民个人角度讲,增强公民意识,增强主人意识,不浪费能源。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节能减排”上,要自觉树立义务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使节能减排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积极参与节能减排,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八、课时安排:(15课时左右)
一周一课时,一月一班会讨论,期中、期末一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