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时间:2019-05-14 06:4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第一篇: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

建设规模:电站装机容量7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5亿kW.h;水库总库容2.65亿m3,库容系数34.3%,为多年调节水库。

建设单位:闽东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福建省周宁县

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73092万元;工程实际环保投资584.1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工程于1997月年5月18日土建施工承包单位进点开工,同年12月12日截流,1999年10月11日下闸蓄水,12月23日1#机并网发电,2#机组2000年1月24日并网发电。

监测期运营生产规模(能力):两台机组均投入运行。环评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设计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第十二局 验收调查: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验收监测:周宁县环境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988年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998年,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重新对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状况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调查和预测评价,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件)”。

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经调查,工程建设中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设计及报告书批复要求实施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基本落实了环境保护的要求。芹山水电站在施工期和运行初期建立了较为完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有专人负责环境管理工作,并委托周宁县环境监测对施工期进行了水质、大气和噪声监测,运行初期进行了水质监测,落实了监测计划的要求。

施工征地区基本上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实施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绿化,并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增加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施工征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移民大多安置在政和、周宁两县城关,仅62户、338人就近安置在周宁县纯池乡,避免了移民安置可能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

三、验收调查结果

工程施工期采取了生产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措施,除对河道水质除SS有一定的影响外,对其它指标影响不大。根据监测,施工作业区TSP超标,但生活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影响。

库底清理达到了水库库底清理的有关规定与技术要求,据对蓄水初期的水质监测成果分析,在2000年4月至2002年3月这两年间,水库CODMn平均为2.104mg/L,而同期上游来水为1.718mg/L,仅增加0.386mg/L,远小于环评预测的4.55mg/L,表明库盆残留的有机质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清库效果较好。

电站下泄低温水经沿程恢复后已满足水稻灌溉水温的要求,未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工程运行使下游河道存在局部脱水,但未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电站厂区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尚不能确保达标排放,将采取进一步的治理措施。

移民安置区采取了修建化粪池,生活垃圾管理纳入纯池镇垃圾处理系统,在新村附近的纯池溪修建防洪堤,对后山坡进行防护,设置挡土墙和排水沟等环保措施,达到了较好的环保效果。

各施工用地区均采取了必要的工程措施,未造成明显的水土流失,也未对溪口村造成危害。通过植树、种草并加强抚育,施工区植被覆盖度达到了原设计要求,土地生产力正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趋于改善。

水库淹没对水质有不利影响。通过对建库前后库区及厂房下游水质对比分析,建库后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主要影响指标为DO、TN和TP,其中厂房下游DO达不到Ⅲ类水标准。

根据公众参与调查,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工程建设带来的正效益是肯定的。但以农业生产方式安置的移民均表示由于耕地较少且距离较远,对其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影响。

第二篇:福建省汀江棉花滩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福建省汀江棉花滩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福建省汀江永定(棉花滩)水电站

建设规模:水库正常蓄水位173m(黄海高程,下同),调节库容11.22亿m3,属不完全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度50MW,总装机600MW,年发电量15.2亿kW.h,保证出力88MW,半夜机年利用小时2533h。

建设单位:福建省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棉花滩水电站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境内汀江干流下游棉花滩峡谷河段中部福至亭处,距下游永定河汇入口约700m,距永定县城约21km。

工程投资:项目的工程投资概算为543260万元。

工程建设情况:前期工程于1995月开始,主体工程自1998年3月开始动工,2000年3月下闸蓄水,2001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全部四台机组发电。

监测期运营生产规模(能力):4台机组均投入运行。

环评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水电十四局

验收调查: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验收监测:龙岩市环境监测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988年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998年,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重新对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状况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调查和预测评价,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件)”。

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工程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经调查对于棉花滩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设计阶段和环保行政部门对项目的批复意见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工程在设计、施工和试运营阶段已基本落实和实施。施工期和运行期均建立了较完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工程施工

期、试运营期委托福建省龙岩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落实了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

本工程的环境管理由福建省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负责,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等负责水电站环保工作,目前运转正常。

三、验收调查结果

1.工程采石场、弃渣场及临时施工场地基本采取了平整清理、植被恢复措施,库周、工程枢纽区、营地等处景观协调,生态恢复效果较好。

2.根据监测结果,施工期未对汀江下游水质造成大的不利影响;电站运行后,受下泄深层水影响,沿程水温较天然状况低,但影响没有环评报告书中预测大;由于蓄水发电初期,库底残留有机物质的降解硝化,使下泄水中NO3-N浓度升高,DO和pH值降低,同时库区有机物含量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3.中控楼和厂房的生活污水已采取化粪池和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厂房油污水采用管理措施已得到有效控制,主变压器下均设有事故油坑,可防止油污染。鸭妈坑拟建为电站永久营地,已考虑在该营地配套设置化粪池、食堂污水隔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等处理设施。

4.60个移民安置点已完成供水工程的验收。根据监测结果,除个别点的少量指标外,各水源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5.根据公众参与调查,98.3%的被调查者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的环保工作持肯定态度。

第三篇: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大姚县北部三台乡和湾碧乡境内多底河上

建设单位:大姚县多底河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监理单位:浙江省东洲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验收调查单位: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验收监测单位:大姚县环境监测站

环保投资:965.72万元

开工时间:2009年3月

完工时间:2011年6月

工程概况:多底河水电站位于楚雄州大姚县西北部的三台乡和湾碧乡,拦河坝位于多底河上游河段多底村下游约1km处,距大姚县城约105km,厂房位于金沙江右岸多底河汇入口上游约4.1km处,距大姚县城约201km。其他1#~10#引水堰分别位于拦河坝下游多底河两侧支流。电站为引水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单一发电。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44.5m。水库正常蓄水位2115m,死水位2090m,总库容404万m3,死库容11万m3,调节库容330万m3,具季调节性能。电站装机40 MW(2×20MW),保证出力20.6MW,多年平均发电量1.81亿kW•h。

工程变更:多底河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装机规模等工程特性保持不变。拦河坝、引水入库隧洞、引水入洞隧洞、引水发电隧洞、施工辅企、占地淹没、土石方平衡有所调整和变化。其中,工程开挖料满足回用要求,取消了2个石料场,总挖方减少了约9万m3,弃渣量减少了约9万m3,渣场数量减少了3个,临时占地减少了4.55hm2;工程设计调整,右侧引水入库隧洞较环评增加了约2.3km。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环评制度执行情况:2007年12月,云南省发改委以“云发改农经〔2007〕1877号”文对多底河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2008年10月,云南省发改委出具了多底河水电站核准批复的函(云发改办农经〔2008〕555号);2008年11月,云南省环保局对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出具了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云环许准〔2008〕342号)。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一)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

1、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征地范围施工,办理了征占林地手续。取消了1#、4#、6#引水堰渣场及引水隧洞、压力管道渣场,减少了占地带来的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加工施工人员管理,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减少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禁止电鱼、毒鱼、炸鱼等毁灭性的捕鱼方式;运行期拦河坝、各支流引水堰采取措施下泄生态流量,确保下泄流量不低于坝(堰)址多年平均流量的10%,减缓工程建设对开发河段鱼类的造成的影响。

根据水保方案初步设计报告及其批复要求,对渣场、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进行了迹地清理,采取人工种植植物和自然恢复。

2012年12月,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通过了云南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云水保〔2012〕556号)。工程建设未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造成较大影响。

(二)水环境

2009年11月10日,电站下闸蓄水。水库初期蓄水,水库水位在死水位2090m以下,通过冲砂底孔(孔底高程2080.5m)下泄0.5m3/s的生态流量。水库从死水位2090m蓄水至正常蓄水位2115m阶段,通过拦河坝冲砂底孔左侧的生态放流管(进口高程2088m),下泄不小于0.18m3/s的生态流量;电站运行期,水库水位在死水位2090m至正常蓄水位2115m区间,通过拦河坝冲砂底孔左侧的生态放流管,下泄不小于0.18m3/s的生态流量。

1#~10#支流引水堰顶进水格栅处,设置1根管径12cm的固定PVC管,引水下泄生态用水。丰水期来水量基本满足生态流量下泄要求,枯水期上流来水不足,不能满足下泄流量要求。

保障措施方面,建设单位设有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定期检查拦河坝生态放流管出水量及各支流引水堰生态放流管是否正常通水。拦河坝生态放流管每天早晚各检查1次,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下泄流量满足0.18m3/s,当下泄流量不足0.18m3/s时,通过开启冲沙底孔闸门,确保下泄流量满足0.18m3/s;各支流引水堰堰顶埋设直径12cmPVC管引水下泄生态流量,并每周检查不少于两次,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每月的15日总结工作并向公司领导汇报拦河坝及各支流引水堰生态流量的下泄情况。

2013年3、4月以来,为缓解旱情,应当地政府要求,电站停机不发电,通过开启冲砂底孔下泄水量,确保坝后河道生态用水和下游居民取水便利。

水库蓄水前水库蓄水前组织当地村委会人员对库区进行了清理,并通过蓄水验收。

施工期生产废水采取简易沉淀后排放,引水堰施工处设置简易旱厕,生活污水随粪便清掏后用作周围浇洒绿化,厂区处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后用作绿化。运行期厂房、生活办公区人员生活污水和食堂油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就近农田农灌。

电站厂房设有机组检修废油收集处理设施,废油经分离过滤后回用,剩余少量不可利用油泥由废油桶收集。

(三)环境空气

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施工场地、道路洒水降尘,加强道路养护等措施,降低施工带来的空气污染。运行期厂房生活办公区使用太阳能、电等清洁能源,生活区食堂产生的外排油烟经大气稀释扩散后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四)声环境

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加强设备养护等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带来的噪声影响。运行期机组运行和尾水水声对厂房下游200m少量巴拉村尾坪子村村民影响不大。

(五)固体废弃物

按照批复的水保方案初步设计报告要求,落实了渣场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减轻了弃渣带来的水土流失。

施工期营地设置有简易垃圾收集坑,生活垃圾收集回收利用后定期于坑内焚烧处理。运行期厂房、生活办公区配备垃圾桶,垃圾回收利用后集中于生活办公区垃圾收集池妥善处理。

电站厂房设有机组检修废油收集处理设施,废油经分离过滤后回用,剩余少量不可利用油泥由废油桶收集处置。电站试运行以来尚未有废油泥产生。

(六)环境管理、监理、监测

为做好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电站制定有《大姚县多底河水电开发项目管理——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方案》(2009年7月)。根据环境管理方案,电站设置有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措施确保该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该环境管理体系规定项目总经理为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分包商为分包内容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施工队队长为直接责任人。项目部设专职环保工程师负责环保工作,跟踪检查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与各作业队与项目部签订环保责任书,实行环保责任奖惩制度,并组织开展项目部环境保护专业将技术培训,通过图片、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环保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

项目委托浙江省东洲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环保监理工作,公司成立有环保监理部,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对环保工作进行全面管理。2012年12月,环保监理部编制了《云南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环境影响监理监理总结报告》。

项目委托大姚县环境监测站承担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监测单位按要求提交了监测报告。

三、验收调查结果

(一)生态环境

工程建设影响的植被主要是暖温性针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以及干热灌丛。工程建设造成区域内植被面积及植物个体数量的减少,通过严格按征地范围征占用地,按规定办理征占林地手续,优化临时占地,及时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等措施后,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及植物的影响可得到一定减缓。

工程区人类活动频繁,分布的陆栖脊椎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活动范围大、趋避性强,可在区内找到其他适生环境。施工期采取了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未发生猎捕野生动物行为,工程结束后开展覆土绿化和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对评价区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

工程开发河段无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及洄游性鱼类分布。工程建设导致河流片段化,阻碍鱼类基因交流,通过下泄生态流量的措施,减缓对工程开发河段鱼类及其栖息环境的影响。

(二)水土保持

建设单位根据批复的水保方案初步设计报告要求,落实了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减轻了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满足水土保持防治要求。

(三)水环境

水库蓄水前进行了库底清理并通过验收。建坝筑库、引水发电改变开发河段水文情势,初期蓄水及运行期采取措施下泄生态流量,减缓对坝(堰)后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电站运行以来上游来水不足,水库调节运行不明显。根据监测结果,水库下泄水温较天然河道水温变化不大,库区未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运行期生活办公区和厂房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周围农灌,未对金沙江产生影响。

(四)环境空气

施工期建设单位采取了相应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减缓了工程建设带来的空气污染。运行期电站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厂房生活办公区使用太阳能、电等清洁能源,生活区食堂产生的外排油烟经大气稀释扩散后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五)声环境

施工期建设单位采取了声环境保护措施,未对工程区声环境敏感点产生影响,也未收到噪声扰民投诉。运行期厂房周围200m范围无敏感目标,亦未收到噪声扰民投诉,机组运行和尾水水声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

(六)固体废弃物

建设单位按照批复的水保方案初步设计报告要求,落实了渣场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弃渣带来的水土流失,满足水土保持防治要求。根据生活垃圾特性、产生量及环境条件对生活垃圾采取可行的处理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电站运行至今,尚未有机组检修废油泥产生。

(七)环境管理、监理及监测

工程建立了环境管理制度,落实了环境监理、环境监测计划要求,保证了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八)公众意见

工程建设得到了工程所在地区周边居民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总体上认为电站建设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效果较好,没有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公众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较为满意。经回访调查,均无相关人畜饮水、灌溉用水的投诉。

四、验收结论

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工程环保手续齐全,落实了各项环保措施,达到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符合竣工环保验收条件,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五、要求

1、电站生活污水回用不外排;定期打捞库区漂浮物并妥善处置。

2、废机油、变压器油等应严格按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要求执行;运营期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尽快报环保部门备案。

3、严格执行《大姚县多底河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措施及管理制度》,做好生态流量下泄管等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维护,确保稳定运行

第四篇:高速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工程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

建设内容:渝合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7.8Km,均处于重庆市境内,起于重庆市余家湾,沿途经马鞍石、蔡家场、周家院、尖山子、北碚、西山坪、草街镇、东阳、盐井、沙溪庙,止于合川,终点(K58+300)接合川涪江二桥南岸引道。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4.5米。

建设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重庆市管辖的北碚区和合川市。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投资31.4亿元人民币。其中,实际环境保护投资约1.4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6%。

工程建设情况: 2003年全线设计通行能力10008220456辆/日(折合小客车),2010年为1691832152辆/日,2020年为3118454056辆/日。监测期间交通量(折合为小客车)为9818辆/日,约为2003年预测的平均量(折合成小客车,15461)的三分之二左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验收监测单位: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保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根据沿线地形、水文和农灌系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布设桥、涵工程,公路排水系统由截水沟、边沟、排水沟通过沿线桥涵直接排入天然沟渠中,并在局部路段加密设置通道和涵洞,尽可能保持和恢复原有生态格局,完善农业水利设施。调整临时用地地点,尽可能占用荒山、荒地和未利用土地,以减少对农业、林业等生产性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完毕后基本进行了平整和生态恢复,达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和农林业生态的目的。在中央分隔带和互通式立交、隧道口、路堑路基边坡等实施了景观和绿化工程。在噪声敏感点华光厂子弟学校修建了200m隔音墙。

三、验收调查结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4年1月,2次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4年1月1315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

1、生态环境保护:为了避免高速公路穿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部门根据区域地形条件,不惜增加投资,选择三跨嘉陵江方案,最终使已建公路距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处达到1.2公里,工程基本上不会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

对沿线9个取土场和施工场地、27个弃土场大部份进行了绿化生态恢复,其效果较好。

实施了公路景观绿化工程,在中央分隔带和两侧路肩栽植三排平行的常绿灌、乔木和花灌木形成三条彩带,在隔离栅附近和边坡平台栽花植树;边坡以植草绿化为主,每个互通式立交用草、花、树搭配成独立景区,并伴以独特的隧道景观设计,最终形成点、线、面、立体的全面美化、绿化,效果良好。

2、噪声监测:在目前的车流量前提下,对沿线皂角湾、周家院、麻柳坪和埝口村共4处居民敏感点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4类标准要求;对华光厂子弟学校、柯家湾小学2处学校敏感目标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标准要求。沿线其余声环境敏感点昼夜间时段的评估结果也均不超标。

3、固体废物:沿线梅花山服务区、合川管理处和各收费站均建有垃圾收集装置,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

4、公众意见:渝合高速公路修建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赞同,75%受访公众对该公路建设总体上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第五篇:北京地铁八通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精)

北京地铁八通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北京地铁八通线项目

建设内容:地铁“八通线”是北京市地铁路网规划中一号线的东延长线,它起于朝阳区八王坟东,止于通州区土桥,路线总体走向为东西折东南向,建设里程18.964km。建设单位:北京地铁京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通州区 建设规模:北京地铁“八通线”为双线全封闭线路,路基宽度8m,列车平均行车速度50km/h。全线有13座车站(其中高架站9座,地面站4座)和土桥列检维修停车车辆段1处(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建设地面线7.911km,高架线11.053km,地下通道13处,过街天桥4座,机动车停车港湾17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12座。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估算总额34亿元,环境保护投资2781.18万元,占总投资的0.8%。工程建设情况:地铁“八通线”于2001年12月28日开工,2003年12月27日竣工,12月28日全线通车试运营,建设工期两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清华同方水务工程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清华同方水务工程公司、北京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声屏障)、深圳中雅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声屏障)

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环保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期间落实了环评批复及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保要求。在线路选址时由原来敏感点较多的沿运河大街路线走向方案改为敏感点较少的沿京津公路路线走向。在施工期间采取了降噪、污水沉淀、除尘措施,减少了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污染。

运营期,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对沿线受噪声影响较大的14处敏感点设置隔声屏障,并在轨道安装减振器进行降噪、减振;

沿线13座车站均采用电热茶炉供热水,采用电热供暖;车辆段采用燃气锅炉,为控制饮食油烟污染,食堂安装3套由北京华清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FYJ系列餐饮业静电油烟净化器。

该工程范围内共设置污水处理设施4套,中水处理设施1套,四惠站指挥中心使用“复八线”设施。

三、验收调查结果

1、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永久占地54.26公顷,取土由通州区枣林村土场供给,工程挖方61561.3m3,填方92715 m3,临时占地已全部恢复平整。全线一般土质路基天然护道外设浆砌片石排水沟,线路隔离带范围内均采用六边形混凝土框格种草护坡等防护措施,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对车辆段等地进行了绿化,共种植23种植物,草坪3.3万平方米。高架桥下的绿化已交给通州区市政管委统一管理。绿化总投资700万元。

2、噪声:沿线噪声分别受京通快速路,辅路,本工程以及京津公路噪声影响。报告书评价涉及14处居民噪声监测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5处敏感点昼间超标,超标量为2.0-11.6 dB(A),11处敏感点夜间超标,超标量为6.4-16.8 dB(A);5处学校噪声监测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昼间均超标,超标量为0.4-21.4 dB(A);敏感点超标均是由背景值较高引起的,列车通过有声屏障处贡献值为0-1 dB(A),无声屏障处的贡献值为2-4 dB(A)。由于城市发展很快,经调查在建设及运行期间新增21处敏感点,其中北苑学校三楼白天混合噪声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超标9.5-9.8 dB(A),列车通过时增量1.1-4.3 dB(A),京贸国际公寓混合噪声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白天达标,晚上超标7.2-12.8 dB(A),列车通过时增量1.8-2.6 dB(A)。土桥车辆段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中Ⅳ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3、振动:2处监测点:远测(43米),6日VLmax为69.5 dB,VLz10为69.3 dB(A),近测(35米)列车最大振动级为67.1 dB,累计百分Z振级为59.6dB。7日VLmax为67.1 dB,VLz10为63.0dB,近侧列车最大振动级为60.2 dB,累计百分Z振级为59.6dB,列车时速在50公里/小时,产生的振动值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昼间75 dB,夜间72 dB标准的要求。

4、大气环境:通过类比分析,车辆段工业采暖燃气锅炉烟尘、SO2、烟气黑度均符合《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09-1998)要求。

5、水环境:13座车站建有公用厕所,污水进入城市管网。土桥车辆段,污水排放符合《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中三级新建标准的要求,中水回用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的要求。

6、电磁辐射: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八通线”变电所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可以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推荐的工频电场环境标准;电磁辐射的电场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电动列车磁场强度达到国家标准;通信设备均为GB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属于电磁辐射体可以免于管理的设备,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基本没有影响。

7、固体废物:地铁 “八通线”所有固体废物均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8、公众调查:公众调查结果表明,地铁“八通线”的建设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79%的居民对沿线环保措施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下载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穆阳溪芹山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