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06:1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第一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各个地方。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诸多影响。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

与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这样一种空间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而这些文化基本上都源于生活,而融于生活。无论是舞蹈、音乐、或是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典籍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农耕、或游牧,或捕鱼、或狩猎,或结婚生子、或养老送终……并且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间共享优秀的劳动成果。[2]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和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例如,一些出土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记录5000多年前的文明,上面所绘图案所反映的歌乐形式仍留在许多少数民族生活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汉民族尚未形成,诗集中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当时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作品。至今,湖南湘西土家族在婚礼之前的告祖仪式上,还要演奏诗经音乐,所唱歌词恰恰是《诗经》中有关篇章。

(二)清朝前期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清前期已形成为多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汉族在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所发展。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的史学出现繁荣。

蒙古族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藏族的医学,维吾尔族的农业技术,壮族的织造技艺,彝族的火器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清前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加强的基础。

这其中既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在东北地区,满族吸取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满族文化也影响了汉族。蒙、汉两个民族在编纂书籍、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相互产生了影响。在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人民都会说汉语,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汉族文化对藏族产生了很大影响,藏族医学在汉族医学的影响下,在医治地方性疾病和牲畜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彝族逐渐接受了汉族人的生活习俗。许多白族人说汉语,习汉字。一些纳西族封建领主的服饰渐同汉制。苗、羌等族也都接受了汉族文化的许多影响。通过兴办学校和书院,汉族文化也影响了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壮族中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土家族中产生了一批诗人。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同时,本民族的文化对汉族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满族和蒙古族在文字、音乐、服饰等方面相互产生了影响,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取向。随着清朝在西藏地区统治的加强,满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蒙古族和藏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其文学、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发展的特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打破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4]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使其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显然,当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5]现在,“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个别现象。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兴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例如: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盘王之女》等“新民族根源音乐”得到普遍好评;在今年的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增加了原生态组,并且这种原生态唱法成了本届大赛的最大亮点和热点。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新文化的创造

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桶裙,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赋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以乐曲为例,我们现代乐坛上的许多著名的乐曲,都是从这个基因库中调取资料,创作而成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白鸟衣》都是根据民间素材创作出来的。

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50年过后,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我们只能像研究恐龙一样,去研究已经失去的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那将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这样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重演。如今,少数民族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8]国务院最近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依据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作为专门法,《文物保护法》已于198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自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5处分布在民族地区(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等)。去年8月,我国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成为这一公约的发起国之一。继古琴和昆曲被列为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已被作为中国2005年的申报项目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出版工作也取得成绩。比如,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目前共记录了300多部,总计有6000多盒磁带;北京和各有关省、自治区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了藏文《格萨尔》75部。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我国政府拨专款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

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

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为少数民族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档案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展览馆三种类型。

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

前文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自卑心理、崇外思想及好奇心的共同作用下,本土文化一时被现代文化抢占了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每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选择了最能代表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文化发展模式。其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0]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国内外巡回演出的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风情精髓,以原生态环境为背景,结合各民族性格和原生态歌舞特色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二)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首先,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其次,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再次,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恩施自治州、长阳自治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发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灭”。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意义

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与有形资源相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无形的资源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同时,这些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被破坏将不能恢复。这就需要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2.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

第一,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调整“阴阳平衡”。这里主要是指在文化传媒、文化教育、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在传统文化传媒方面,电视编辑在节目的选题、制作上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唯一导向,而应有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在当前更应对传统文化给以“过度的注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间。[1]在文化教育上,我们要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之比例,而且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给以一定的倾斜。文化创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应鼓励多种创作方式和多种风格的新作出现,但更应注意和大力倡导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文化新作。“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中国大众的需要,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二,培养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在成人中,更要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力求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要教育青少年,必须像保护珍稀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的看待传统文化,并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何看待文化发展中的“新旧”关系。由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是对传统文化在农业文明时期发展演变规律的精辟总结。今天,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保存方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既发展变化,又不以破坏原有风格为前提——对我们考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际,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第二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金坛市水北中心小学 严 峰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祖先创造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如:古诗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它们都是我们现代人要得以珍藏的瑰宝,对于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在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无数为人处事的道理,恰恰语文教学又承担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死搬硬套的话,学生并不能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那我们就必须进行创新,江泽民主席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的确,如何在语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摆在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分作系 列。

“三百”系列

《三字经》、《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的启蒙书,也就是今天说的小学教科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本书流行之广,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大约当时凡开蒙的儿童,不论是私塾还是官学,都要先从这几部书读起。明人黄佐的《泰泉乡礼》说,乡学儿童,先读《孝经》及《三字经》,再读《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然后才读四书五经。知识要打基础,要积累,一些古代有名的学者,还有当代一些有成就的老学者,都谈到幼年时期读过的这些启蒙书,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他们以后一生的学问事业,发生过积极的影响。这些大约就是这所谓的“三百”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随笔录》中谈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先后运用《三字经》和《百家姓》进行了尝试。

《三字经》:根据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深刻的含义,我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每日一句,以固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其中的奥秘,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研究,以加深印象,能够理解内在的故事所包含的深刻为人处事的方式与道理。在语文课前全班一起诵读,再由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讲述其中的意思,让全班学生都能明白;在课堂中也能用稳重的故事来诠释《三字经》某句话的意思或用《三字经》的话来总结文章所说的道理;课后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三字经》的学习,以加深学习,周五专题活动课进行对《三字经》的检测。

《百家姓》:我设计了“顾名思义”的系列活动:“说说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在课前问问父母、爷爷奶奶,他们该孩子取名字的情况,以及名字的含义,从;而得出不同时代取名字方法和时代特征;“夸夸我的同姓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同姓名人、伟人的笔名与故事,讲给同学听,增强荣誉感;“仿名家,取己名”,根据自己掌握的名家的笔名,给自己去一个笔名;“制名片,激自我”,用自己的名字或笔名和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做一张名片,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通过系列活动,学生对姓名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但增长了知识,又让他们亲密的接触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体味到了其博大精深。

古诗系列

按“新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该诵读98首古诗。为了让古诗的学习和背诵落到实处,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采取“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周诵读一首诗。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把“课前一支歌”和“课前一首诗”相结合,各组推选“古诗小博士”引导同学们诵读古诗,每周固定读一 2 首,或指名读,或听读,或一起诵读,到了周五,再由“古诗小博士”来检查同学们的诵读情况,不能达到诵读要求的,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上来。一周诵读一首,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背诵20首古诗,一年就可以诵读40首,古诗诵读的任务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月上一次古诗活动课。每个月上一节以古诗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如:漫读古诗园,唐诗拾趣等,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每当上古诗活动课时,邀请其他语文老师来指点。在上《漫游古诗园》活动时,设计了五个部分:古诗数字园、古诗动物园、古诗植物园、古诗颜色园、古诗四季园,让同学们对含有数字、颜色的诗句,描写动、植物的诗句,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进行系统归类,有效地复习诵读了古诗。

一学期开展一次赛诗会。赛诗会以小组为单位,按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别安排不同的内容,如: “古诗,你能背多少”、“古诗巧对接”、“读古诗学成语”、“中秋节赏诗会”、“春联比赛”等。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既诱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又使古诗教学得到了有益的扩展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一学期举行一次古诗诵读等级考核,由语文老师进行检测。20首一级,40首二级,60首三级,80首四级,100首五级,100首以上为特级。必修内容就是全班学生必须参加“古诗考级”项目,级别根据学生背诵古诗的篇数来确定。

古诗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两年来,同学们诵读古诗的能力大大增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只有让他们从小就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激发他们建设国家的斗志,而民族传统文化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才让我们这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相传,才不至于出现“曹操写的《满江红》、兵马俑在北京”的尴尬局面。

第三篇:传统文化传承

传 承 传 统 文 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人们对中秋等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吁一直不断;可尽管有上述呼吁,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目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轻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烦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地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目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传统节日正是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文化,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

第四篇: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基本情况

作为中国西部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安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市总人口2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3万人、占总人口的39%;在全市8个县(区)中,有三个民族自治县,11个民族乡,主要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瑶族、彝族、黎族、水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44个民族。安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内质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各民族的歌舞、服饰、节日、工艺、饮食、婚俗、神话传说、山歌对唱等对中国历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近年,安顺市逐渐加大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政府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存在问题相应采取一些措施,使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首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多彩贵州”选拔赛等契机,使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如“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次,积极支持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仡佬族的“吃新节”、回族的“开斋节”等各种节日活动,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最后,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达到有效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加之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某些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正逐渐衰退。现在民间老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传承意识淡漠,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究其原因: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个人存在重经济发展速度、轻民族文化保护的思想倾向,这是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重大障碍。部分年轻人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征,他们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不会写本民族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时代的共性文化,一些独门绝技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濒临灭绝,很多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逐渐消失殆尽。

(二)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安顺很多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通信设施较差,政府对少数民族乡镇、村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落后、生产不发展无法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管理不到位,缺乏宣传教育。对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良好的管理办法,更缺乏宣传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开发途径,这影响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无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难以走进学校,导致民族民间人才培养出现困难,教学设施也不完善,使很多传统乐器乐曲和吹奏技艺出现断层,缺乏技艺专业人才。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没有真正形成新的产业,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力度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及人才,民族工艺品未形成规模,不能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如雕刻、蜡画,大部分作品只能在家通过家庭作坊销售,生产能力弱小,大批订货成品无力承接。

(五)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投入经费不够,没有专门的预算资金,另外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传承人工作缺乏补助经费。各级工作机构薄弱,缺乏保护的长效管理措施,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大多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均属于临时性,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对传承与保护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宣传,多措并举采取建立具有安顺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安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安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把保护、抢救、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为民族文化建设服务

政府要转变服务职能,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上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应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政府财政要增加对濒危文化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为相关部门抓好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要制定吸纳社会资金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永久性。认真开展民族文化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县(区)内民族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存环境。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和真实的记录,加强对民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档案数据库和民族文化博物馆。

(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努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民族地区加快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把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四)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立法保护

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民宗部门在民族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设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民族文化产业的工作,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保障。

(五)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利用良好的旅游文化资源科学制定、组织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加大对民族旅游精品景点和旅游产品精品的深度开发,让更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产品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依托旅游市场,可以黄果树旅游开发公司为龙头,打造好黄果树、龙宫等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发以旅游者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纪念品,逐步壮大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努力增加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收入,使民族文化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

第五篇: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综合调研组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境内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濒危、变异等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民族文化 保护传承 开发利用

〔作者介绍〕 市政协、市民委、市文化局综合调研组

为了促进我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市政协、市民委和市文化局于2011年5月对我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深入到4个县、特区、区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了10余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就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生活现状、民族传统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立了民族文化工作机构,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普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专门工作机构——六盘水市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之后,各县、特区、区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成果”。目前,我市是全国市、州、地中唯一市、县两级都有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机构的地区。2005年,我市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推动了我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我市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机构从普查工作入手,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市文化系统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90%以上的项目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经多年的艰苦努力,基本摸清了全市民族文化遗产的家底,普查工作收到很大成效。

(二)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硕果累累

民族音乐舞蹈方面:早在50年代,市境内就出现过杰出的苗族芦笙舞蹈家张文友。随后,又有少数民族艺人甘明媚、罗文军、祝兴荣等在全省、全国的各类文艺演出中获得较好成绩。九十年代以来,我市的羊皮鼓舞、海马舞、铃铛舞、芦笙舞等一批民族民间舞蹈在全国、全省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多项大奖。2005年至今,我市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苼舞(箐鸡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4 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市的“非遗”保护名录中,99%以上的项目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

古籍整理方面:目前,我市共搜集民族古籍文献600多册,翻译整理20余册彝文古籍。编译出版了《彝文金石图录》,《盘县彝族指路经》、《盘县彝族民间文学选》、《盘县彝族古歌》、《夜郎同亭》等民族文献古籍。

民族民间美术方面:我市通过举办“少数民族民间绘画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民间艺人,许多少数民族同胞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展览,并被国家美术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近年来,陡箐苗族农民画已自成体系,并探索出了产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

民族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方面:参与了《中国彝族通史》、《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彝族卷·白族卷》等国家级、省级重要典籍的编纂工作;编辑出版了《贵州六盘水市彝族词典》、《六盘水市志·民族志》等10余部民族文化书籍;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工作研讨会、座谈会、培训班,推动了全市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承办了贵州省彝学会、布依学会、苗学会等多次大型交流、联谊会议,促进了我市的对外文化交流;参与完成《中国仡佬母语生态研究》、《中国彝汉英字典》、“六盘水彝族历史文化研究”等省内外重要课题研究;加强与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协作,共同开展了六盘水市民族古籍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等等。

民族文化园建设方面:建成了挪威国王和江泽民同志共同出席签字仪式的国际合作项目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风情生态博物馆。投资500多万元建成海坪彝族文化园一期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陇脚布依文化生态园一期工程。决定启动海坪彝族文化园二期工程和白族文化园前期工作。投资384万元分别在钟山区、水城县兴建苗族文化园。

民族风情影视制作方面:近些年来分别与峨眉电影制片厂、市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拍摄了《六盘水彝族风情》、《凉都民族风彩》和《夜郎彝韵》等影视作品,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民族文化进校园和民族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方面:目前全市共建立了3个省级、6个市级民族文化教学点,6个双语教学点,3个民族体育培训基地。各教学点、培训基地在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等方面效果明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组织和复兴了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跳花节、苗族四月

八、布依族六月

六、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节日活动并创出了品牌,使民族节日活动成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舞台。除此之外,我市先后有玉舍等10个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各类民族歌舞艺术之乡。

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我市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濒危、变异等问题。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状态,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与80年代相比,我市境内民族语言的使用率急剧下降,彝语、苗语、布依语下降率达8个百分点,呈惊人态势。

(二)民族文物损毁和流失严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损毁现象较为严重。市境外的一些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私人进入我市民族地区,私自购买了一批民族文献古籍,造成了民族文物古籍的流失。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除了极少数传承人能简单识读外,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传承人大都年事较高、相继辞世,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人断代的危险。一但传承人均去世,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文化认知观念亟待改变。在文化认知上,一方面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并未看重自己的文化,对于如何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失去了文化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所谓的文化产业人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假文化的出现,严重伤害了拥有民族文化的人们的民族文化情感,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即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类型的界定有待进一步明晰。主要是人们常说的“原生态文化”概念和“原汁原味”的文化需要进一步明晰并科学化。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应予区别对待。

(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尚待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进去后学什么?跟谁学?目前国家没有一套规范的教材,也没有教学大纲。所以,从各县、特区、区的试点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差别比较大。有向黔东南学的,也有向当地民族民间艺人学的,教的人懂什么,就学什么,没有相应的标准,这项工作亟待规范。

(五)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奇缺。现在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部分人员不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有的连最基本的本民族语言都不懂,更没有经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缺乏民族文化情感,造成了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的严重错位。

(六)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级财政未将民族文化工作经费列入预算,民委系统有“三项经费”(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资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造成民族文化工作“基层有热情,艺人有真情,专家有感情,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的局面,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七)公权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尚待完善。按文化保护的理论和规律,民族文化的保护应当由创造这一文化并拥有这一文化资源的地域和群体来保护。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文化保护主要还是国家政策保护,也就是公权保护,私权保护尚无法律依据。哪个单位征集,就由哪个单位申报成果,并拥有知识产权,而创造和拥有这一文化资源的群体被置于知识产权之外,所以就缺乏对自己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不愿意提供自己拥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参与保护。

(八)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濒临灭绝。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绝大部分民族地区不根据民族特点、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传统特点、气候特点、自然特点,一概照搬照套外地民居建筑模式,使得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具有人文品质的苗家山寨、彝族山村、布依水乡即将消失。民族地区民居样式洋了,特色没了、建筑新了,传统丢了,未能很好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和谐发展。

三、进一步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一)制定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规划。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我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建议制定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规划,分步组织实施,并出台相关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我市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市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在选拔配备民族干部和招考民族文化工作人员时,以懂民族语言文字者优先,适当放宽条件招录。在普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调查、登记、申报、批准、确定民族文化传承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优惠待遇,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传承人保护工作。

(三)设立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文化和民族工作部门应当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四)认真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机制。应结合乌蒙高原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六盘水市亚高原的地域特点,大力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实现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我市旅游业向前发展。

(五)改变文化认知观念,做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并重。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情感,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意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以开发促传承,以利用促保护。

(六)认真完善公权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明确拥有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群体的知识产权,让他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中受益,激发他们创造和保护自己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保护、传承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七)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快民族文化园建设速度。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气候资源优势,建立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可以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民族文化园建设,目前苗族文化园、白族文化园、海坪彝族文化园二期工程、陇脚布依文化园二期工程处于停滞状态,应加快建设速度,让文化园建设助推我市近郊旅游业的发展。

(八)出台特殊保护政策和优惠政策。主要是增设双语教学点,设立双语特岗教师岗位;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设立各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补助经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专项经费。

(九)加强民族文化工作机构与民间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级民族文化工作机,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在各有关乡镇、村设立民族文化传习所,鼓励和激发民间机构和传承人保护民族文化热情,搞好民族文化传承;以优惠政策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艺团体,激励文艺工作者到民族民间,在挖掘、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艺创作,传播民族优秀文艺作品,帮助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扶持民族民间文艺团体,让优秀民族文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民族文化旅游。

(十)将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实施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带动战略中应注意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要根据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传统特点、自然特点、文化特点,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设和保护工作。提早避免那些丧失个性和特色的“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事情发生。

执笔:安开华

下载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我是63中队的高梓恒 女:我是光夏,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男: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祭祀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很容易想到礼仪廉耻孝等一些内容。纵观中国五年前的华夏文明进程,文化之博大精深为我们所折服。在这样包罗万象独具特色的文化......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主题班会 班会流程: 主持人1:张逸群 主持人2:熊海妮 主持人1、 主持人2: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范文大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临朐县龙泉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汇报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

    传承传统文化征文范文合集

    溯游寻根 道阻且长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美德——礼仪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孔融......

    传承传统文化议论文

    传承传统文化议论文 传承传统文化议论文1 作为华夏儿女,中国的文化想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晓一些。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现存的历史最久......

    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味 ——普丰中学诗词入校课题研究专题简介 一、 课题研究开展的理论依据 1、诗词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

    传承传统文化演讲稿

    传承传统文化演讲稿 导语:我们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们的美德。孔融让梨,大家都知道吗?作为一个像孔融那么小的小孩,就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