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

时间:2019-05-14 06:3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

第一篇: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

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

【内容摘要】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是公诉工作的载体,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文书。实践中,对于审查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制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一份优秀的审查报告,关键在于证据列举详略得当、符合逻辑;证据分析深刻;犯罪事实概括精准明确。

【关键词】审查报告 证据分析 犯罪事实

‚刑法学是最精确的法学‛,因为刑法直接涉及犯罪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它像一把精确的尺子,用来厘定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界限,精确的刑法学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确的刑法规定就是为社会成员划定精确的自由度。(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总论第一卷》第1-2页)公诉工作在本质上是适用和执行刑法的过程,因此,公诉工作无疑是最精确的司法工作之一,而公诉工作的全部结晶就在审查报告上。很难想象,一个不严谨、不精确的思维方式能够产生和支持一份精确的审查报告。实践中,审查报告的制作呈现证据摘录混乱、分析说理不透、事实表述不规范等不良倾向。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何摘录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是指高检院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中的第七项[本文所说的“高检院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于2002年10月28日下发的《关于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制作说明》(〔2002〕高检诉发第112号)(下文同)。根据该文件,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正文分成十项内容,分别是“

一、犯罪嫌疑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

二、案件侦破简要过程”,“

三、移送机关认定的犯罪事实与意见”,“

四、审查复核证据、退查、自行补充证据过程”,“

五、工作情况”,“

六、依法审查后认定的事实”,“

七、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

八、对证据的分析论证”,“

九、需要说明的问题”,“

十、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主要内容是证据摘录,它是一篇公诉审查报告的基础性内容,是认定犯罪事实、证据分析、得出审查结论的基础。

(一)证据摘录的基本要求

证据摘录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客观‛、‚全面‛、‚详略得当‛。‚准确‛就是要求摘录忠于侦查卷宗的真实记载,不得带有承办人个人的主观倾向和先入为主的判断;‚客观‛就是基于中立的立场,既要摘录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证据,也要摘录对其有利的证据,这也是检察官客观义务的题中之义。‚全面‛就是不能遗漏影响定罪量刑或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证据材料,如实践中容易忽略自首、累犯、主从犯等细节证据的摘录。下面重点谈谈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详略得当‛需要分以下情况区别对待:(1)对于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化审且证据清楚稳定的案件,证据摘录要简略,不必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按照原话一问一答式摘录,也无需要将犯罪嫌疑人的多次供述一一摘录。只要首先列明犯罪嫌疑人有几次供述,分别注明供述的时间、地点及讯问人、侦查卷宗页码,然后概括其供述的主要内容。对于多次供述中对案件事实有重要影响的不一致、有矛盾的细节,可以放在证据列完后‚存在的问题‛中记明,并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进行简单的分析。列举证人证言或被害人陈述时,如果与被告人供述基本一致,内容可以简略写成:‚与犯罪嫌疑人供述一致‛,然后对不一致的地方单独摘录。(2)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特别是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翻供或口供反复的案件,证据摘录要尽可能详细,甚至有些表面上看来与案件无关的细节也可能对案件有重要影响。比如有的犯罪嫌疑人翻供称遭到诱供,但是有些细节是其他一般人不可能了解的,而其他证人的供述在犯罪人供述之后,侦查人员对这些细节不可能事先知道,这样就可以排除侦查机关的诱供。对于有些重要情节,还可以采用问答式原话摘录。比如王某贪污案件中,王某否认自己有贪污的故意,供述中有一段话‚问:你为什么要指使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分钱?答:我就是想带他们‘混’点钱。问:混钱什么意思?答:就是拆迁时搞点拆迁款。‛这样问答式摘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说明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具有共同非法占有拆迁款的目的。

书证、物证摘录相对简单,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物证鉴定的摘录,原则上只摘录结论部分(并不意味着审查证据时只审查结论而不审查过程),比如价格鉴定,但对于伤情鉴定、死亡鉴定中的受伤部位、伤口形状(如钝器还是锐器)、受伤和死亡原因也要进行摘录,这往往对于证明案件事实至关重要。

(二)证据列举的方法

符合逻辑的、条例清晰的证据分类,使人一目了然,有利于案件的审查,也有利于汇报案件和领导审阅。针对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证据列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法定的证据种类列举。这是最基本的证据列举形式,具体如下: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物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单一罪名且犯罪事实较少的案件,比如,三笔以下的盗窃、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案件。

(2)按照一罪一证列举。这主要针对多罪名案件,比如一个案件中既有盗窃、又有抢劫、抢夺,列举证据就可以列成‚

(一)盗窃、(二)抢劫、(三)抢夺‛,然后在每一个罪名下再按法定证据种类进行列举。

(3)通过表格列举。这主要针对一人多事、多人多事的案件,比如一人盗窃15笔,就可以列表格:每一笔犯罪事实对应相应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与分析。

(4)按照犯罪构成列举。这主要针对职务犯罪案件或犯罪嫌疑人针对某一犯罪构成要件否认或翻供的案件。比如受贿罪可以分为‚主体身份、职务便利、基本事实(客观事实、主观方面)‛。再比如,犯罪嫌疑人否认主观上具有故意,可以将证明主观故意的证据单独进行列举,这样有利于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同时为出庭辩论打下基础。

(5)按照定罪与量刑列举。主要针对自首或立功等量刑情节存在较大争议 的案件,特别是职务犯罪案件。将量刑情节独立出来进行证据列举,有利于从证据的角度判明该量刑情节能否成立。

二、‚对证据的分析与论证‛如何分析

‚对证据的分析与论证‛是高检院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中的第八项,并将其分成两块内容:一是对案件事实的分析论证、二是对证据确实充分的分析论证。笔者认为,这种分法并不科学,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案件事实的分析是建立在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的;反之,证据的确实充分又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依据。概言之,证据分析就是排除矛盾与合理怀疑,论证一个案件的证据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一)证据分析标准与要求

《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因此,确实充分是证据分析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有学者指出这‚只是一个一般性、总体性的、政策性的要求,而不是具有规范意义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要求。没有其他辅助标准或具体指标,难免造成这种标准既大且空‛。【何家弘《证据学论坛》第四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进行证据审查和判断。根据经验性法则,实践中形成较为一致的标准:证据确实充分包括对证据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4)得出的结论具有惟一性和排他性。

证据分析的要求就是对每一个证据都要进行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分析。客观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证据形成的原因;(2)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3)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4)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5)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的证明对象有关,证据对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作用和价值。合法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案证据必须是通过合法的手段调查收集,二是定案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表现形式。

(二)证据分析的方法

对证据的分析论证,本质上是一种审查判断证据的思维过程。如果说前面的证据摘录是对证据的粗加工,属于感性认识;那么证据分析与论证就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进行的理性认识。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证据分析的‚三步法则‛:

第一步:分解验证法。分解验证是指对单个证据进行‚三性‛(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下同)分析,验证其是否具有证据资格,从而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在每一单个证据验证分析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可以从供述的时间、地点、有无逼供诱供等方面验证;证人证言,可以从证人的辨别能力、与案件的利害关系等方面进行验证;鉴定结论可以从鉴定人的资质、检验材料的原始性等方面验证。实践中,往往对鉴定结论过于信赖而缺乏必要的分析,其实技术性鉴定结论也有错误的时候。比如精神病司法鉴定主观性较大、强奸案中精斑鉴定检验材料被污染而使鉴定丧失真实性,甚至价格鉴定也会出现问题,如尹某盗窃案,被盗手机的价格鉴定结论是依据被害人提供的销售发票进行鉴定的,但经审查发现该销售发票是中国联通话费充值发票,充值话费时赠送的手机,但发票上既没有记载赠送手机,更没有记载手机的型号,因此该价格鉴定不能采信。

第二步:双向对比法。对比即对案件中证明同一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据材料进行比较和对照,审查其所印证的内容是否一致,以确定案件事实能否认定。所谓双向比对是指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主要针对言辞证据而言,即对同一案件事实做过的多次陈述或供述进行对比,辨明其前后内容有无矛盾之处以及如何排除和解决矛盾;横向对比是指对证明同一案件事实的不同种类的证据进行比对。对比法是证据审查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因为证据是否能够相互印证,主要依赖于对比方法,‚印证‛即不同证据在信息内容上的相互支持所形成的稳定的证明结构,是确定证据确实充分最重要的因素。【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即证据分析法》】

第三步:整体综合法。整体综合法是指在运用证据的思维过程中,将经过分解验证、双向对比审查的证据材料,有机地合成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综合分析不是将所有的证据材料的各个方面和要素简单地罗列在一起,而是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思维中将经过分解验证和比对分析后的各个证据材料,按照法律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证据体系,从而达到对案件事实的完整、准确的认定。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要有理有据,说理深刻。

三、‚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如何提炼

高检院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将‚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放在证据摘录之前的第六项,尽管在形式上排在前面,但实际上是在证据摘录、证据分析之后,再提炼出犯罪事实。在提炼‚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时,切忌养成照抄侦查机关起诉意见书的习惯。提炼‚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无一字无证据:既然是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必然是有合法证据支撑的,要求每一个字都要有两个以上的证据证实。比如案发时间,被害人证明案发时间是12点30分,而犯罪嫌疑人供述是12时,又没有其他证据来印证案发时间,那么表述事实时宜表述为‚12时许‛,这样无论是12点30分还是12点,就都可以涵盖,就比较准确;而不宜表述为‚12时30分‛。

2、法言法语:使用法律用语,不要随意使用俗语或简称,比如‚投锁入室‛(指用钥匙逐个试开房门)、‚活闹鬼‛(南京方言,指流氓地痞)之类的俗语不要使用;不要随意用简称,比如XX人民政府XX街道办事处和中共XX市委XX区委员会XX街道工作委员会,不要随意简称为‚XX街道‛。当然有些约定俗称的简称是可以使用的,比如中共(中国共产党)、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还要杜绝感情色彩渲染,比如‚窜‛、‚穷凶极恶‛等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字眼。

3、简洁明确:简洁就是要具有一定概括性,切忌记流水账。比如宦某诈骗案,有人这样表述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宦某2005年底从部队转业后,被安臵到龙潭监狱工作,但其对外声称自己在黑龙江省建设厅工作。2008年4月中旬,受害人陈某为其朋友的孩子能进建设厅工作一事委托宦某帮忙办理,宦称没有问题。同月下旬,宦某以疏通关系为名,向陈某索要人民币两万元,后将骗取的钱用于还债。在此期间宦某对陈某慌称事情正在办理之中还需花点钱,于7月份的一天从陈某处再次骗得人民币两万元,又用作个人消费。‛这里的很多内容属于记流水帐,可以做如下简洁表述:‚2008年4月至7月份,犯罪嫌疑人宦某谎称自己在黑龙江省建设厅工作,以帮忙安排工作为由,先后骗取陈某4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及消费。‛另外还要切忌同义反复,如‚用拳头打了腰部一拳‛,既然是打一拳,肯定是用拳头,可直接表述为‚打了腰部一拳‛;‚用脚踢了对方一脚‛直接表述为‚踢了对方一脚‛。明确就是案件事实的基本要素要具备,不能简洁得让人看不到基本事实经过。比如故意伤害案,表述为‚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方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因琐事殴打,将被害人打成轻伤‛,这显然过于简单,缺乏事情的起因、经过、手段、伤害的部位等要素,让人看不到案件的基本事实,这就缺乏明确性。

第二篇:公诉审查报告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公诉审查报告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2015-05-11 李勇

如何制作公诉审查报告呢?其实,一份审查报告就相当于一篇论文,论点就是待认定的事实,论据就是证据摘录,论证就是对证据的分析论证。把这三块内容写好了,一份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审查报告也就自然产生了。

一、证据如何摘录

证据摘录是一篇公诉审查报告的基础性内容,是认定犯罪事实、证据分析、得出审查结论的基础。

(一)证据摘录原则[1] 证据摘录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客观”、“全面”、“详略得当”。

1.“准确”就是要求摘录忠于侦查卷宗的真实记载。一是对证据摘录要避免遗漏摘录证据,比如遗漏到案经过的摘录,就可能导致遗漏自首的认定;二是要避免错误摘录,比如将犯罪嫌疑人供述中的“不知道”,错误摘录为“知道”,就可能产生误导。

2.“客观”就是基于中立的立场,既要摘录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证据,也要摘录对其有利的证据,这也是检察官客观义务的题中之义。不得将承办人个人的主观倾向和先入为主的判断带入证据摘录中。承办人的主观意见可以在证据分析、承办人意见中体现,而不应该直接融入证据摘录中,否则可能误导审查报告审阅者的判断。

3.“全面”就是要将全案的各种类的证据进行摘录,不能遗漏影响定罪量刑或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证据材料,如实践中容易忽略自首、累犯、主从犯等细节证据的摘录。当然,这里的全面主要是指证据种类、证据数量,而非指证据内容。换言之,侦查卷中已有的证据都应该摘录,但是在摘录具体内容时不要求事无巨细地详细摘录,而是根据案件需要详略得当地进行摘录。

4.“详略得当”是指证据内容摘录的详略程度要根据个案、证据类型区别对待:(1)言词证据摘录可以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不必所有的案件都原文“一问一答”式的摘录,也没有必要把重复、啰嗦的话重复摘录,也没有必要把与案件无关的话进行原话摘录。(2)对于简易程序案件,证据清楚稳定的案件,证据摘录要简略,不必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按照原话一问一答式摘录,也无需要将犯罪嫌疑人的多次供述一一摘录。只要首先列明犯罪嫌疑人有几次供述,分别注明供述的时间、地点及讯问人、侦查卷宗页码,然后概括其供述的主要内容。对于多次供述中对案件事实有重要影响的不一致、有矛盾的细节,可以放在证据列完后“存在的问题”中载明,并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进行简单的分析。列举证人证言或被害人陈述时,如果与犯罪嫌疑人供述基本一致,内容可以简略写成“与犯罪嫌疑人供述一致”,然后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单独摘录。(3)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特别是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翻供或口供反复的案件,证据摘录要尽可能详细,特别是对案件认定具有意义的细节也需要摘录。当然这需要经验判断,哪些话对案件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一些刚接触案件的年轻公诉人面对大量的证据,不知如何确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重要的,哪些是与案件无关的。结合下面这个案件来直观地进行说明。

【案例70:吴某贪污、受贿案】2003年至2004年初,被告人吴某在担任中共南京市某区委某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滕某在南京市建邺区所街村租用土地方面,提供便利,后收受滕某提供的现金人民币70万元。

2006年3月至2007年4月,被告人吴某在担任中共南京市某区委某街道调研员期间,利用其负责拆迁工作的职务便利,伙同被告人滕某、乔某,通过私自翻修房屋、违章搭建、虚构拆迁补偿对象的方法,将原本归南京市某区人民政府某办事处所有的拆迁补偿款80万元予以侵吞。被告人吴某得款20万元,被告人滕某得款24万元,被告人乔某得款18万元。

上述案例中,第一笔受贿70万元的事实中,吴某辩解称:其收到行贿人滕某给予的70万元后不久,分别在滕某和及其妻子过生日时给他们夫妻送过两块名表,价值近70万元,所以就相当于把70万元退还了,属于受贿后及时退还,不构成受贿罪。[2]这里就有个藤某及其妻子生日的细节,如果实际生日时间与犯罪嫌疑人辩称的退还受贿款时间不一致,就可以说明被告人在撒谎。这种情况下,摘录请托人证言时,摘录其自然情况、出生年月这个小细节就显得至关重要。再比如有的犯罪嫌疑人翻供称遭到诱供,但是有些细节是其他一般人不可能了解的,而其他证人的供述在犯罪人供述之后,侦查人员对这些细节不可能事先知道,这样就可以排除诱供的辩解。对于有些重要情节,还可以采用问答式原话摘录,比如上述这个案例,吴某否认自己有贪污的故意,供述中有一段话“问:你为什么要指使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分钱?答:我就是想带他们‘混’点钱。问:混钱什么意思?答:就是拆迁时搞点拆迁款。”这样问答式摘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说明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具有共同非法占有拆迁款的目的。

(二)证据摘录的基本要求 摘录证据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证据摘录要按照先客观性证据即物证、书证、勘验或者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后主观性证据即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同案人供述和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等的顺序具体列举,以客观证据为基石构建证据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公诉承办人更加重视客观性证据,养成从客观到主观认定犯罪的习惯。(2)摘录每份证据时需要注明该证据的来源和特征,包括取证主体、取证时间、地点、取证程序、证据材料表现形式以及证明内容等。(3)在摘录每份证据时,要充分运用“证据小结”和“存在的问题”,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摘录证据的过程也是对证据审查的过程,摘录任何一份证据,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瑕疵或非法证据的情况,均需要注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能否采用,如何补正和解决,是否影响定罪量刑。既可以直接在该份证据后注明,也可以在一组证据后注明。证据小结就是对多份或一组证据的证明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为后面的证据分析打下基础。

(三)证据分组摘录的方法

符合逻辑的、条例清晰的证据分组摘录,使人一目了然,有利于案件的审查,利于汇报和审阅,也有利于出庭示证。针对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证据分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法定的证据种类分组。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证据列举形式,具体形式如下:(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单一罪名且犯罪事实证据简单的案件。比如,三笔以下的盗窃、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

2.按照客观性证据与言词证据分组。如前所述,前述法定证据分类法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我们一般不提倡这种方法。对于简单的案件,我们建议对上述法定证据按照客观性证据与主观性证据进行分组,这样更加有条理,也更加有利于审查案件,更加有利于发挥审查报告的功能。具体方法:第一组证据为客观性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鉴定意见;(4)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5)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第二组证据为主观性证据,包括:(1)证人证言;(2)被害人陈述;(3)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

3.按照定罪证据与量刑证据分组。将量刑情节独立出来进行证据分组,有利于从证据的角度判明该量刑情节能否成立以及提出合理合法的量刑建议。这在当前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相对分离的庭审改革情况下,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的证据列举方式,值得提倡。我国传统庭审关于定罪与量刑的模式,与大陆法系传统一致,采取定罪与量刑程序一体化模式。英美法系,刑事审判分为“定罪裁断”与“量刑听证”两个相对分离的阶段。近年来,我国的庭审方式改革开始关注量刑程序,出台了量刑指导意见,推行了量刑程序与定罪程序庭审中相对分离的模式。陈瑞华教授指出,“在定罪与量刑程序一体化的传统诉讼构造下,法院更为注重定罪问题,量刑其实成为定罪问题的附带问题,就像民事侵权之诉被淹没在刑事诉讼之中那样,量刑程序没有从传统的以定罪为中心的刑事审判程序中独立出来。只有将定罪与量刑在程序上做出分离化的改造,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才能真正突破“瓶颈效应”,而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3]在这种量刑程序相对分离的趋势下,定罪证据与量刑证据分组摘录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具体方法,就是在其他证据分组的基础上,将量刑证据独立作为一组进行摘录。比如,第一组客观性证据;第二组主观性证据;第三组量刑证据。

4.按照一罪一证分组。这是针对多罪名案件,比如一个案件中既有盗窃、又有抢劫、抢夺,列举证据就可以列成“

(一)盗窃、(二)抢劫、(三)抢夺”,然后在每一个罪名下再按法定证据种类,或者是客观性证据与主观性证据进行列举。对于多罪名的案件,实践中应该做到必须一罪一证,这样再复杂的案件都可以实现化繁为简。实践中,有些承办人一遇到多罪名、证据多且复杂的案件,入坠云里雾里,汇报案件时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说者费心、听者烦心。

5.通过表格分组。这主要针对一人多事、多人多事的案件,比如一人盗窃15笔,就可以列表格:每一笔犯罪事实对应相应的客观性证据、主观性证据,或者是法定种类的证据。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与分析。还有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如聚众斗殴案,按照每个人的行为进行列表,这个每个人实施了什么样的行为、有哪些情节,有哪些证据证明这些行和这些情节,就一目了然。

6.按照犯罪构成分组。这主要针对职务犯罪案件或犯罪嫌疑人针对某一犯罪构成要件否认或翻供的案件。比如受贿罪可以分为:第一组主体身份的证据,第二组职务便利的证据,第三组基本事实的证据。然后在每一组证据内再按照客观性证据和言词证据,或者按照法定证据种类进行摘录。再比如,犯罪嫌疑人否认主观上具有故意,可以将证明主观故意的证据单独进行列举,这样有利于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同时为出庭辩论打下基础。

7.按照犯罪阶段分组。这种分组方法主要针对犯罪阶段较多,阶段之间的界限较为明晰,每一段的证据都较为复杂,且每一阶段的事实证据都对全案的定案起关键作用的案件。比如,有预谋的故意杀人等案件,比如预备谋划阶段、实行阶段、事后分尸销毁证据阶段等进行分组摘录证据,从而能够清晰地还原事情发展脉络,便于把握案情。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71:高某、郝某抢劫案】2007年5月28日下午2时许,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犯罪嫌疑人高某,指使其公司会计、犯罪嫌疑人郝某准备赌资,欲参与王某等人聚众赌博。犯罪嫌疑人高某提议赌博过程中如输钱即以非法手段取得王某的赌资。出发前,为给郝某壮胆,高某向郝某提供毒品,让郝在作案害怕时吸食。

当晚9时许,在某市某宾馆,犯罪嫌疑人高某、郝某在与王某、赵某赌博输钱的情况下,高某授意郝某非法取得王某的赌资,让郝某看其眼色行事。高某见郝某害怕,即让他吸毒壮胆。之后,高某趁赵某有事离开,王某坐在桌边数钱之际,从后面用力蒙住王某双眼,郝某趁机抢走王某放在桌上的赌资人民币6.2万元,藏匿于该房休息室衣柜内。期间为使郝某顺利取财,犯罪嫌疑人高某用力将王某往后拉,致王某头部撞击椅背受伤。经法医鉴定,王某所受损伤为轻微伤。

后王某借上厕所之机向公安机关报案,犯罪嫌疑人高某、郝某被当场抓获,二人劫取的藏匿于该房休息室衣柜内的人民币6.2万元被搜缴,其中1.2万元系高某、郝某所输赌资。

由于此案是一个有预谋的犯罪,从准备赌资、到预谋抢劫、到实施暴力、藏匿赃物等各个阶段特征突出,界限明晰,因此,按照犯罪阶段分组摘录证据是个不错的选择,具体分组如下:

第一组

有关事情起因的证据 „„

证据小结:高某、郝某供述与王某陈述相互印证:2007年5月28日2时许,王某打电话约犯罪嫌疑人高某至兴华宾馆A88号房间进行赌博。

第二组

有关高某、郝某预谋过程的证据 „„

证据小结:高某、郝某供述相互印证:高某在接到王某聚赌之约后,要郝某一起参赌,并指使郝某从公司的账户上准备10万元赌资。临行前,高某提议如果输钱,就把王某的钱“摸了”,其意就是非法取得王某的赌资,并以开除等语言威胁,要求郝某参与。在赌博输钱后,高某在卫生间内,再次要郝某准备以非法手段将王某手中的钱拿走。

第三组

有关高某、郝某采用暴力手段取得财物的证据 „„

证据小结:高某、郝某的供述与王某陈述相互印证实施暴力抢走赌资的过程,临床法医学检验报告佐证王某伤情。

第四组

有关案发经过、搜缴情况证据 „„

证据小结:王某陈述、公安机关出具的报案记录、抓获经过、相关的搜查笔录、扣押物品清单、工作说明证实:王某报警后,公安人员在现场将犯罪嫌疑人高某、郝某抓获。公安人员在A88号房间休息室衣柜内收缴人民币6.2万元;在高某身上收缴人民币4万元。在郝某身上收缴人民币4.8万元。

第五组

有关高某为实施抢劫向郝某提供毒品的证据 „„

证据小结:高某供述、郝某供述、田某证言、毒品检验报告(郝某尿液检验报告,检验出海洛因成分)及工作说明(证明抓获现场从郝某身上起获剩余毒品)等证据相互印证,证实为实施抢劫行为,高某引诱郝某吸食海洛因。

存在的问题:田某的证言,取证地点违法,且询问过程中,侦查人员使用威胁语言,属非法言词证据,应予以排除。

第六组

有关高某、郝某用于赌博的10万元来源的证据 „„

证据小结:高某、郝某的供述证实:用于赌博的10万元属于公司所有。

存在的问题:用于赌博的10万元的来源,仅有二人供述,无其他证据印证。需要进一步调查其所在公司的财务资料等书证。

第七组

关于量刑的证据(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列举方法并非相互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也应该相互补充、相互组合的。比如法定证据分类、客观性证据和言词证据分类既作为最基本的证据分类方法,也可能会作为其他证据分组的子项。

二、如何进行证据分析

证据分析部分是最能体现审查意见书水平的部分。如何进行证据分析?总的来说,根据前面摘录的证据进行分析,排除矛盾与合理怀疑,论证这个案件的证据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承办人在认定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对本案所有证据的证明力、客观性、合法性以及证据间的关联性等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所建立的证据体系是否完善、证据是否充足的结论。这最能显现报告的水准和法学素养。

(一)怎么分析?

对证据的分析论证,本质上是一种审查判断证据的思维过程。如果说前面的证据摘录列举是对证据的粗加工,从认识论意义上说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那么这里的证据分析与论证就是在前面的证据摘录基础上,通过人的大脑,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进行去粗存精的过程,是认识的第二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怎么分析”是就思维过程而言。

首先是要明确证明标准和证明模式,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第四章。在掌握证明标准和证明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三步法则”来进行分析,即第一步分解验证,是指对单个证据合法性分析;第二步双向对比法,即对案件中证明同一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据材料进行比较和对照,审查其所印证的内容是否一致,以确定其是否能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包括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第三步综合分析法,就是在前面经过分解验证、对比审查判断的证据材料,有机地合成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4]

(二)怎么写(怎么表述)?

总的原则是就像写论文,这是论证部分,简言之,就是论证这个案件的证据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具体方式因人而异、因案而异,要视案件本身的情况决定详略和深浅。

1.简单的案件、简易程序案件,证据清楚稳定,所以证据分析可以简略,实践中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了,比如对于„„事实,犯罪嫌疑人供述了„„,证人也证实了„„,书证印证„„,鉴定结论证明价值,该事实足以认定。再比如,对于个别问题存在疑问的,重点指出,比如“关于其中一笔盗窃的现金,犯罪嫌疑人供述1500元,被害人说2000元,按照有利于被告原则认定为1500„„”。

2.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就要详尽地分析论证。比如,强奸案,犯罪嫌疑人翻供、又没有物证提取精斑,就要详细分析论证,为什么犯罪人的翻供不能成立,为什么即使物证没有提取到精斑也不影响定罪。这里的分析可以引用刑事诉讼法、刑法的有关规定,可以运用法学理论,深入论述。下面这个案例的是全国优秀审查报告的节选,对证据归纳和分析论证,深入、有条理,值得借鉴。[5]

【案例72:杨某贩毒案】„„此审查报告的制作者为本书主编李勇,2009年获得“全国优秀公诉审查报告”,在此书中系首次独家公开,故此处从略。具体内容参见《审查起诉的原理与方法》一书。

对于多笔事实、多个罪名等复杂案件,证据分析可以分别逐一分析论证。多罪名的案件,例如“

一、关于受贿的证据分析;

二、关于贪污的证据分析”;多事实的案件,例如“

一、12月9日事实的证据分析;

二、1月5日事实的证据分析”。

对于构成要件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可以按照构成要件进行证据分析,特别是职务犯罪案件。比如下面这个受贿案件的证据分析,就是按照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案例73:马某受贿案】2006年3、4月份,被告人马某在担任中共南京市某区委员会某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原南京市某区人民政府某街道调研员吴某,以合作投资某苗木花卉基地的名义给予的投资份额人民币40万元。

此案的审查报告中,证据分析的内容如下:

1.关于基本犯罪事实的分析:(1)犯罪嫌疑人马某承认2005年吴某提出想让她合作投资,后来同意以其母亲名义投资。2006年3、4月份吴某让其签订协议,约定马某投资44万元占投资总额440万元的10%。但马某实际投资只有4万元。(2)吴某、滕某、徐某等证人关于投资总额以及马某的投资比例的证言,能够与马某供述相互印证。(3)相关的投资协议、银行交易记录等书证也能够印证上述投资总额及投资比例。因此,马某收受40万元的投资权益的事实,现有证据足以认定。根据《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7〕22号)第3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为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

2.关于主体身份、职务便利的证据分析:(1)马某案发期间担任中共南京市某区委某街道工委书记职务,具有国家公务员编制。根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关于职务便利的证据分析:吴某希望马某在以后给予照顾,这是马某和吴某都能印证的。马某是街道工委书记,是街道的“一把手”,领导全面工作;而吴某是调研员,对其上级马某负责,吴某有求于马某的“一把手”职权。而马某也明知自己是街道“一把手”,吴某给予其40万元是与其工委书记的职权有关。因此,其行为表现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他人有求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二是收受的财物是国家工作人员职权的不正当报酬,形成权钱交易。因此,马某具有职务上的便利。

三、“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如何提炼

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就是在证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审查报告中的“审查后认定的事实”与起诉书认定的事实具有一致性。但是,审查报告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文书,其审查、汇报、审批等功能决定了其“审查后认定的事实”起诉书认定的事实又有不同。与起诉书相比,审查报告认定的事实更加详细和具体。[6]审查报告的“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提炼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紧扣犯罪构成这根主线。犯罪事实要按照犯罪构成来叙写,注意不要在认定的事实中夹杂一些与定罪量刑无关的内容。犯罪构成(犯罪成立条件)是犯罪事实表述灵魂和主线,与犯罪构成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实,在审查认定的事实中不必详细描述,甚至可以省略。前述田某聚众斗殴案中事实表述中出现的“2012年6月,犯罪嫌疑人田某在某家具广场姜某经营的墙纸店购买墙纸用于房屋装潢”,这句话案件关系不大;“一方说“你个王八蛋,你有种就放马过来”;另一方说“你个狗日的,你等着,有你好看的”与犯罪构成没有关系,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省略的。

2.清晰描述事情发展脉络,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案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实施过程、手段、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这与起诉书的事实表述有所不同,审查报告的事实认定为了便于汇报和审批等功能的发挥,要实现通过阅读审查报告的事实认定部分就可以了解案件事实的发展脉络和案情全貌。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74:蒋某受贿案】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犯罪嫌疑人蒋某利用参与某地征地拆迁工作并担任动迁组长的职务便利,先后收受被拆迁户张某所送现金人民币20000元,收受被拆迁户王某所送现金人民币50000元、价值人民币5000元某超市购物卡。

上述这个案件的事实表述作为起诉书的事实或许是勉强可行的,但是作为审查报告的事实认定则过于简单,严重缺少要素,无法从这个表述中看到受贿的前因后果和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里至少缺少这个几个关键要素:每一笔受贿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被拆迁房屋的位置、拆迁项目的名称;行贿人为什么要给犯罪嫌疑人送财物,犯罪嫌疑人具体利用了什么样的权利,为行贿人是否谋取了利益以及谋取了什么样的利益、谋取多少利益。3.“审查后认定的事实”需要有两个以上的合法证据予以印证。这一点与起诉书的事实要素具有一致性。[7]既然是经“审查后认定的事实“,也就是根据全案的证据足以认定的事实,且必须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用来证明的证据还必须是经过审查后合法的证据。这就要求事实情节的表述都要有确实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和支撑,孤证的事实不能作为审查后认定的事实予以表述,避免误导,这也是印证证明模式的必然要求。[8]

4.量刑情节不得遗漏,包括犯罪嫌疑人作案后的表现,如有无坦白、自首、立功、退赃、累犯等事实和情节,所有法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从重处罚情节、从轻处罚情节都不能遗漏。如果是共同犯罪案件,各同案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在事实中得到呈现。前述案例蒋某受贿案的审查报告“审查后认定的事实“中没有表述犯罪嫌疑人有无退赃及退赃多少,犯罪嫌疑人如何到案,是否存在自首或坦白等情况,这是不符合审查报告制作要求的。

四、承办人意见

审查报告中的“承办人意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写:

1.对全案事实证据情况的意见,就是要结合全案事实、证据情况,对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提出结论性意见。需要注意的是,这与审查报告第五部分“审查认定的事实、证据及分析”中的证据分析会存在重合,因此无需详细分析和论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简要概括认定的事实和证据,重点在于做出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的结论性意见。事实上,这个层次的作用主要在于承上启下,承接前面的证据分析,连接下面的定性分析。

2.对案件定性和法律适用的意见,就是依据案件事实、情节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理论,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明确具体的定性及法律适用意见。按照犯罪构成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构成何罪。对于定性明确无争议的案件可简要阐述;但是对于案情复杂、定性有争议的案件则需对照犯罪构成有针对性地详细阐述,论证要深刻丰富。这里所说的按照犯罪构成进行分析,不是要机械地套用四要件犯罪构成进行空洞说教,应该逐步习惯于用三阶层构成要件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即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重点是要抓住该罪名犯罪构成最本质的特征进行阐述,以及与相近罪名之间的界限。涉及多人、多罪名的,要分别逐一分析论证。

3.量刑建议,就是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在综合考虑案件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各种法定、酌定量刑情节的基础上,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刑事法理论,就适用的刑罚种类、幅度及执行方式等提出量刑建议。如果一案多名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分别提出量刑建议及其依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仅仅给出量刑建议的结论,而忽略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及其依据。对于量刑情节要做出认定和分析,特别是对一些量刑情节存在争议的,如能够成立自首,也要在此进行分析论证。

最后,以“综上,承办人认为”的方式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认定能够定罪起诉的,明确提出起诉意见,同时明确提出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的意见,并对是否需追诉或附带民事诉讼等提出处理意见;认定不能定罪起诉的,明确提出不起诉以及何种形式的不起诉、退回补充侦查等处理意见。

第三篇: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制作经验交流(范文)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制作经验交流

交流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刘选如何撰写好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2002 年 10 月,高检院公诉厅下发了《关于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制作说明》和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样本)》,对于规范审查报告的制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北京地区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水平,提升案件审查质量,北京市院也出台了《关于制作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意见(试行)》。2007 年和 2008 年,北京市院连续两年对全市公诉案件审查报告进评查,带动了公诉部门 执法水平和案件质量的提高,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下面,我按照高检院《制 作说明》和《样本》的大致顺序,简要介绍一下北京市公诉部门制作公诉案件审 查报告的不成熟做法,与同仁们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案件审查经过部分 此部分主要包括收案、告权和案件退补及延长审限几项内容。设置这部分的 意义在于防止案件审查过程中出现程序性错误,这部分内容的撰写质量,能反映 承办人办案的责任心。撰写这部分内容是,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对告知权利义务要写 清楚,说明是否在法定期限内告权。(2)对审查报告模板的内容要与本案进行 比对,不要照搬。比如,有的案件根本没有被害人,不存在被害人告权问题,但 在审查报告中却叙明对被害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告知; 盗窃案等不存在提起附带 民事诉讼问题,审查报告却叙明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已告知 有关权利。(3)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要对退补侦查是否超期予以说明。

二、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及诉讼过程部分 此部分的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前科劣迹、案件侦破过程、犯罪 嫌疑人涉嫌罪名、强制措施情况及赃证物移送情况。设置此部分的意义在于,对 案件的程序性问题进行监督,考察承办人对于程序性法律规定的理解、掌握和运 用情况。

(一)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部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不能只叙明犯罪嫌疑人案发时的身份,还要注意叙明其身份变化情况。对职务犯罪尤其如此。有的承办人只是根据预审卷宗中的户籍证明进行描述,实 际上这种方式是很不全面。犯罪嫌疑人和身份情况,特别是职业情况经常发生变 化,有些身份对定罪量刑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职务犯罪中,不少犯罪嫌疑人 案发时的职务与作案时的身份并不一致,而有的承办人只叙明其案发时的职务,没有说明其实施犯罪时的职务,往往会让阅读者根据案发时职务对案件性质和量 刑情节作出判断,极易产生歧义。

(2)要把通过讯问、调查获得的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与预审卷宗记载的 身份信息进行比对,不能照搬预审卷中的身份信息。特别是 14 周岁、16 周岁、18 周岁等对定罪量刑可能发生重大影响的临界年龄时,更不能掉以轻心。

(3)要对犯罪嫌疑人合理排序。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时,对于多名犯罪 嫌疑人参与的案件,都进行了排序。承办人对案件审查之后,应当对各犯罪嫌疑 人所实施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各种影响量刑的情节以及应当承担 的责任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判断,应当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排序,不能照搬侦 查机关的排序。审查起诉阶段排序原则一般是:按照主从关系,主犯在前,从犯在后;按照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由重至轻排列;涉及多个罪名时,先重罪名 后轻罪名;涉及单位犯罪时,按照先单位犯罪嫌疑人后自然人犯罪嫌疑人的顺序 排列。

(二)前科劣迹。前科劣迹一般包括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两种。对于刑事处罚,应叙明受处罚的时间、原因、种类、决定机关;构成累犯的,还要叙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赦免的时间。对于行政处罚,应注明受到处罚的时间、原因、种类、决定机关、被处罚个人或单位;对定罪量刑有影响的,说明影响。例如,根据刑法修正案

(七)的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到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 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遇到这种情况,必 须叙明。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并存时,应按照先行政后刑事的顺序叙写。

(三)案件侦破的简要过程。此部分通过对案件侦破过程的简要描述,重点 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叙明侦查机关的侦查期限是否合法。(2)侦查过程中采取的留置盘查、传唤、拘传等措施的时间、程序是否符 合法律规定。(3)为审查法院的判决裁定,核对刑期提供帮助。因为刑期的计算是从被 告人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之日起开始计算的。一些承办人认为,审查报告的证据摘 录部分有归案经过的内容,没有必要单独设置案件侦破简要经过部分。实际上这 是个认识上的误区,承办人正是通过对案件侦破过程的审查,发现侦查机关侦查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落实诉讼监督。

(四)强制措施部分。这一部分通过对强制措施的描述,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强制措施是否正确。比如被采用逮捕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有不适合羁押的 情形,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等。二是所采取的强制措 施是否超期。比如批准或决定逮捕后是否在 24 小时内宣布逮捕,对于逮捕后超 过两个月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是否办理过延期等。因此,在撰写这一部分内容时 要认真核对,注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五)赃证物的随案移送情况。在案件审查报告的分析意见、处理情况及需 要说明的问题部分,也有对赃证物处理的说明,审查报告所以把赃证物问题单列 出来,不仅反映出赃证物的移送、处理对案件处理有重要影响,也有助于发现赃 证物灭失、损毁、甚至被挪用,失去证明价值,同时在审查报告的结构上可以前 后呼应,互为提示。

三、侦查机关认定的事实与意见部分 实际工作中,一些承办人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往往照抄起诉意见书的内容,不注意对起诉意见书表述的内容进行加工和二次创作,或造成过于简略,或拖塌 冗长,缺少概括与凝练。尤其是一些大案,所涉及的犯罪事实往往十几起甚至几 十起,如果完全照搬起诉意见书的内容,会占用大量篇幅,也反映出承办人工作 责任心不强。正确的撰写方式是,承办人应对侦查机关在起诉意见书中认定的事 实作概括性摘录。

四、经依法审查后认定的事实部分 这一部分的写作质量,反映承办人对于案件证据的掌握程度和逻辑严密程度。一般情况下,承办人对全案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应当根据已经采信的证据 材料,对整个案件事实经过进行客观、全面、准确地表述,力求做到完整、准确、严谨、清晰。北京市院公诉处关于制作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意见,对于此部分的撰写提出了明确要求: 即经审查后认定的事实中应包括犯罪嫌疑人实施行为的时 间、地点、动机、目的、行为过程(具体手段)、犯罪情节、数额、危害后果、犯罪嫌疑人作案后的表现等有关罪与非罪、罪行轻重、从重从轻或者免除处罚的事实,以及其他情节要素、犯罪构成条件。例如一起两人共同盗窃仓库电缆的案件,应该这样表述:犯罪嫌疑人张

三、李四系某省来京务工人员。某年某月某日上午,在本市某区某村张三暂住地,张三因在京未找到工作,遂提出当晚前往某仓库盗窃电缆线,李四表示同意。当日中午二人前往某五金店购买钢锯两把。次日凌晨2 时许,二犯罪嫌疑人携带钢锯两把、手电一支,骑三轮车一辆前往某仓 库。趁库房管理人员熟睡之机,二人翻墙进入仓库院中,由张三望风,李四用钢锯锯断存放电缆的库房的门锁,二人进入库房内盗割某型号电缆线 20 米,价值人民币 1100 元。二人携带赃物翻墙出院,将所盗电缆线装车后,欲进行销赃。行至某路口处,与某派出所联防巡逻队相遇,联防队员对二人进行盘查,二人弃 车逃跑,联防队员将张三当场抓获。后在审查中张三交待其伙同李四共同盗窃的 犯罪事实,并于某年某月某日 13 时许带领民警前往本市某区某村李四暂住地将 犯罪嫌疑人李四抓获归案。被盗电缆线均已起获发还被害单位,作案工具钢锯两把、手电一支、三轮车一辆均扣押在案。这样表述,可以清晰地看出案件的全部过程,包括了犯罪预谋、犯罪实施过 程、归案情况、赃证物的处理情况。这才符合我们对于认定事实部分的要求。上面我们讲的是单一事实的撰写要求,对于多起事实的案件,对于每一起事实的撰 写与单一事实案件的要求是一样的。同时可根据案件不同情况,按照先单位犯罪 后自然人犯罪、先共同犯罪后单独犯罪、先重罪后轻罪或犯罪行为发生时间的先 后等合理顺序进行表述,做到层次清晰,突出逻辑性。撰写经审查认定事实,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认定事实不能过于笼统简略。一些院,特别是基层院的审查报告中,经审查后依法认定的事实与起诉书中对对犯罪事实的表述非常接近,甚至完全一 致,往往对案件的发生、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实施犯罪的具体情节、被害人 情况、归案情况没有全面反映,经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显得十分笼统简略,让阅读 者弄不清案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常见情况主要有:(1)在故意伤害案中,对双方发生争执、互殴的原因仅表述为因琐事发生 争执,至于为何发生争执、被害人是否存在过错等问题没有表述。(2)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预谋的情节仅表述为犯罪嫌疑人经预谋,至于 谁先提起犯意、如何预谋、如何分工等问题没有表述。(3)在财产型犯罪中,没有表述赃物、赃款损失情况。(4)在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案件中,没有叙明其自首归案以及立功的详 细情况。司法实务中,有些案件的案情确实很简单,审查报告中的认定事实与起诉书 描述的事实虽然是同一事实,但制作要求不一样,审查报告认定的事实比起诉书 描述的事实更具体、细致,所以,必须按照要求撰写,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第二,注重与在案证据材料的结合。审查起诉工作的根本原则就是重证据,所以,审查报告中认定的每个事实,同一事实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应的证据 予以支持,不能根据个人理解甚至杜撰来认定。一些案件审查报告中,承办人认 定的事实,缺乏证据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案件证据没有全面把握,凭着自己的感觉撰写认定的事实,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二是对证据的判断出现错误,没有对在案的证据材料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根据自己不正确、不准确的 判断认定事实。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承办人是在摘录证据之后,开始撰写案件事 实,其实这样做是不妥当的。按照办案和思维规律,只有在排除非法证据,采信 合法证据,完成证据分析之后,才能对案件事实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认识和判断,完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时才能撰写审查后认定的事实。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还原案件的真实过程,才能撰写出客观、完整准确的案件事实。

第三,加强叙述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对于经审查后认定的事实的表述不仅要 客观、真实,还要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所谓严谨性,就是对于认定的事实应表 述清晰、准确、完整,用语严谨,不能使审阅者产生歧义或不解。在一些较为复 杂的案件中,在叙述案件事实时,对于一些重要背景与环节应当进行必要的说明 和交代。例如,在经济犯罪案件中,经常涉及到多家单位,而且它们之间往往存 在比较复杂的经济关系,有控股、参股、折抵、委派等,这就要求必须将这些单 位之间的关系予以说明,才能把认定的事实表述清楚,否则,审阅者无法理清它 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也无法弄明白认定的事实。所谓逻辑性,就是对案件事 实的表述要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符合逻辑规律的认识规律。叙写经审查认定的 事实时,一般应当按照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撰写,不提倡采用倒叙、插叙、夹叙 夹议等修辞方式。撰写这部分内容时,经常出现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认定的多起犯罪事 实没有按照逻辑顺序予以表述。例如,对于同一犯罪嫌疑人实施的同一类犯罪没 有按照时间顺序表述,甚至在第一起事实就是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那一起,这种 表述方式颠倒了逻辑关系,明显不妥。二是对同一事实中,对事实的发生、发展 过程表述混乱。这往往是对案件阅卷不细致所造成的。第四,加强用语的规范性。案件审查报告虽然不是对外的法律文书,但是在 撰写过程中仍应使用法言法语,力求用语规范。有的审查报告中用语过于随便,口语化现象明显,例如:把被害人称为事主、把特情人员称为点子、线人等。另 外,有的承办人为了把案件事实叙写的更加完美,大量使用文学化、新闻化的文 字。但是审查报告毕竟不是文学作品或者新闻报道,所以要避免此类语言的出现。第五,叙写事实要有确定性。经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是承办人通过对全案证据 材料进行梳理、甄别、判断后所作出的总结性概括,其所列明的应该是通过证据 证实的、客观上存在的事实。但对于一些疑难复杂、定性存在争议的案件,承办 人对于案件事实往往没有明确的认定,而是将有利于和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均一一罗列出来,实际上没有认定的事实。诚然,一些较为复杂的案件,尤其是 证据不扎实,存在疑问的案件,很难对事实作出准确认定,对案件性质作出结论。但是,对于认定事实的表述与证据罗列不能混为一谈,对于证据的分析、判断以 及是否采信等问题应在审查分析意见部分证据分析一节予以论述,而在审查后认 定的事实部分应当采用客观表述的方法来认定事实,将客观存在的事实、结果表 明。

五、证据摘录部分 这一部分要求案件承办人对于在案证据材料进行实体性和程序性的审查并 进行摘录,为证据分析奠定基础,考察的是承办人对证据的审查能力和逻辑性。要完成好这部分的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证据材料的完整性。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是证据,因此摘录 证据时应遵循全面、完整、真实的原则。目前一部分案件中存在着证据摘录不完 整的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即结构性不完整和局部性不完整。所谓局部性不完整,是指除了围绕犯罪构成要件进行摘录之外,没有对案件 中必要的相关情况予以记载,包括案件起因、赃款、赃物及作案工具的下落等。例如某一故意伤害案中,证据摘抄全部集中在犯罪嫌疑人殴打被害人的过程,而 在犯罪嫌疑人供述中没有说明双方产生矛盾的原因、为何殴打被害人、作案凶器 的下落,被害人陈述中亦没有双方产生矛盾的陈述,仅有一名证人证言反映犯罪 嫌疑人与被害人在案发前一天曾产生矛盾。如果仅靠审查报告中所摘录的证据,很难准确认定此案为故意伤害案件还是寻衅滋事案件。又如某盗窃案中,在犯罪 嫌疑人供述和辩解部分,仅摘录犯罪嫌疑人承认盗窃的情况,对于盗窃数额和赃 款下落没有任何摘录。盗窃数额是认定盗窃罪的关键,证、供是否吻合是认定数 额的重要组成部分,供述中必须要包含此项内容。所谓结构性不完整,是指摘录证据时,对于涉及到事实认定及定性的关键证 据未进行摘录。一些审查报告中,仅对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证据进行摘录,而对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不进行摘录,包括犯罪嫌疑人作无罪或罪轻的辩 解、证人证言发生变化等问题,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摘录证据时应遵循全面、完 整、真实的原则,同时也不利于准确认定事实,正确论证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 罪。第二,注重证据材料的关联性、真实性、合法性。证据摘录部分与证据分析 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证据摘录部分中,在每一项证据之后除说明证据的来 源等事项外,都要说明此项证据是否存在问题,确定所摘录的证据是否有效,即 对此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进行说明,为证据分析奠定基础。这里需 要注意:证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有特殊关系的应予以注明。司法实践中,对 证据进行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证据是否真实可信。言辞证据,尤其是与犯罪 嫌疑人、被害人有特殊关系的证人证言,因存在着利害关系,或多或少带有一定 的倾向性,影响其真实性。例如,故意伤害案件中双方亲友的证言,多是有利于 本方。因此在摘抄此类证人证言时,应在证人身份中注明其与犯罪嫌疑人、被害 人的关系,以利于我们在证据分析部分正确评价证人证言的可采信度。第三,注重摘录证据材料的逻辑性。案件审查报告中证据摘录部分体现的是 承办人对在案证据材料的审查、梳理、甄别的过程,逻辑性是十分重要的,摘录 的原则是清晰明了。摘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同一类型的证据要按照证明力,由强到弱或者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经始终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各个证据之间层层递进,相互印证,形成证据体系。(2)对于多起事实的要分事实摘录,要按照一事一证的要求进行摘录。当 前庭审过程中对举证的要求是一事一证,对案件审查也要树立这种意识。在多起 犯罪事实的案件中,每一起事实实质上是一个单独的案件,按照一事一证的摘录 方式,有利于对每一起犯罪事实的审查,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认定该起事实所必需 的各项证据材料是否具备,每项证据是否达到提起公诉的要求。(3)对于同一起事实的多种证据,一般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的 排列顺序进行摘录。第四,在摘录要繁简得当。摘录是对案件证据材料进行浓缩提炼的过程,将 卷宗中的证据反映在案件审查报告中必须进行必要的取舍。一些审查报告繁简不 当,有些证据尤其是言辞证据的摘录过于细碎,大量的全文摘抄,甚至把笔录中一问一答式的内容直接粘贴到审查报告中,缺少必要的总结,关键证据不突出。另一方面,有的审查报告过于简单。特别是对书证、鉴定类证据的摘录,仅摘录 结论部分,对其它部分不予摘录。例如,摘录诊断证明时,没有摘录出具该证明 的医院、诊断时间;伤情鉴定中只有轻伤或重伤,但没有具体伤情等。规范性的方法是,对于言辞证据,在真实反映其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凝 练和概括,对于书证、物证的摘录应写明书证、物证的来源,对于鉴定结论要写 明出具单位、时间、文书编号、鉴定人员,以利于审查。

六、分析意见、处理情况及需要说明的问题部分 对案件的定性分析、证据分析、量刑情节分析是案件审查报告的精华和核心,这一部分的质量如何,能反映承办人对于案件证据、法律规定、立法精神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与水平。不少承办人反映,这一部分的撰写较为困难,根据北 京市的经验,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在证据分析方面,要从证据的来源合 法性、内容真实性、相互关联性入手,排除非法证据,找出证据之间的矛盾点,说明采信证据的依据。进一步确定是否有犯罪行为发生,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为。二是在定性分析方面,要紧密围绕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结合在案证据材料,从法理和证据两方面,充分论证犯罪嫌疑人主体是否符合要求,主观故意是否明确,客观行为是否达到犯罪标准,所侵害的客体是否准确,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三是在量刑分析方面,要依照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全面分析犯罪嫌疑人犯罪的事实、行为的性质、各种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等,提出相应的量刑建议,包括刑种、刑幅、数额等。四是在其他需要 说明的问题方面,主要是围绕着法律监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撰写。在撰写这一部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性分析与证据分析并重。部分承办人十分重视案件定性,在制作案 件审查报告时侧重于对案件定性,即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论证,而对证据的 分析较为薄弱。正确定性固然是审查起诉工作的核心,但是正确定性的前提,是 证据材料真实有效,在案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对证据的分析、审查、确认是准确认定事实的基础,只有在对在案证据进行充分分析,排除了非法证据、确定证据能否被采信、所采信的证据对于所证明事项的证明程度之后,方可进行 定性分析。重定性分析轻证据分析,甚至只有定性分析,没有证据分析的现象应当杜绝。

(二)论述犯罪构成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在对案件定性分析时,不少 承办人对犯罪构成的论述存在两种问题。一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轻重,把握不 住重点;二是不全面,把主要的笔墨集中在论述犯罪构成的个别要件上,对其它 要件的论述很少甚至没有。对此,要抓住案件的重点、难点,对犯罪构成要件的 论述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例如,对职务犯罪,要侧重论证主体;对诈骗类 犯罪,要侧重犯罪的故意;对未成年人犯罪要注意法定责任年龄等。

(三)法律规定与分析论述并重。目前,承办人的法律素养一般比较高,对 法律、司法解释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熟知相关规定,在报告中能准确引用了有关 条文和规定。但更为重要的是把法律规定运用到所办理的案件中,对法律法规对 案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而不是将法律条文规定进行罗列,形成一种法律规 定和案件证据两张皮,让审阅人自行判断的印象。

(四)分析意见要明确、适当。案件分析意见是承办人通过对案件的审查, 结合证据和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等 作出的结论性意见。所谓明确,就是承办人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要在充分的分析后提出明确的意见。对于有争议的案件,要将产生争议 的原因、不同观点的法定理由和依据予以说明,并提出个人的倾向性意见。所谓 适当,就是审查报中的分析意见,应围绕案件中的证据材料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问题要集中、系统,表述要清晰,论述要完整,既不能过于简单,把应当分析的 问题忽略了,也不能过于复杂,引经据典,把分析意见做成学术论文。

(五)分析意见用语要严谨、规范。对案件的分析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审查报告作为司法工作文书应体现出中立的态度,根据证据、法律规定论述案件,不能把承办人个人的情绪或者倾向体现在文书中。不能使用煽情的语言。

(六)量刑情节不遗漏。遗漏量刑情节,主要是遗漏酌定量刑情节。量刑情 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对于酌定情节如赃款已退赔、初犯、被害人是否存 在过错、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等问题绝大多数案件审查报告均没有涉及。另外对 于共同犯罪中主、从犯问题也较多被遗漏。一定要注意。

七、审查结论部分 此部分出现的问题较少,不展开论述。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交流二:李勇(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

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

【内容摘要】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是公诉工作的载体,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文书。实践中,对于审查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制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一份优秀的审查报告,关键在于证据列举详略得当、符合逻辑;证据分析深刻;犯罪事实概括精准明确。

【关键词】审查报告 证据分析 犯罪事实

刑法学是最精确的法学?,因为刑法直接涉及犯罪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它像一把精确的尺子,用来厘定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界限,精确的刑法学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确的刑法规定就是为社会成员划定精确的自由度。公诉工作在本质上是适用和执行刑法的过程,因此,公诉工作无疑是最精确的司法工作之一,而公诉工作的全部结晶就在审查报告上。很难想象,一个不严谨、不精确的思维方式能够产生和支持一份精确的审查报告。实践中,审查报告的制作呈现证据摘录混乱、分析说理不透、事实表述不规范等不良倾向。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何摘录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是指高检院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中的第七项1[①],主要内容是证据摘录,它是一篇公诉审查报告的基础性内容,是认定犯罪事实、证据分析、得出审查结论的基础。

(一)证据摘录的基本要求

证据摘录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客观、全面、详略得当?准确?就是要求摘录忠于侦查卷宗的真实记载,不得带有承办人个人的主观倾向和先入为主的判断;客观?就是基于中立的立场,既要摘录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证据,也要摘录对其有利的证据,这也是检察官客观义务的题中之义。全面?就是不能遗漏影响定罪量刑或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证据材料,如实践中容易忽略自首、累犯、主从犯等细节证据的摘录。下面重点谈谈如何做到?详略得当。详略得当需要分以下情况区别对待:(1)对于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化审且证据清楚稳定的案件,证据摘录要简略,不必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按照原话一问一答式摘录,也无需要将犯罪嫌疑人的多次供述一一摘录。只要首先列明犯罪嫌疑人有几次供述,分别注明供述的时间、地点及讯问人、侦查卷宗页码,然后概括其供述的主要内容。对于多次供述中对案件事实有重要影响的不一致、有矛盾的细节,可以放在证据列完后?存在的问题?中记明,并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进行简单的分析。列举证人证言或被害人陈述时,如果与被告人供述基本一致,内容可以简略写成:?与犯罪嫌疑人供述一致?,然后对不一致的地方单独摘录。(2)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特别是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翻供或口供反复的案件,证据摘录要尽可能详细,甚至有些表面上看来与案件无关的细节也可能对案件有重要影响。比如有的犯罪嫌疑人翻供称遭到诱供,但是有些细节是其他一般人不可能了解的,而其他证人的供述在犯罪人供述之后,侦查人员对这些细节不可能事先知道,这样就可以排除侦查机关的诱供。对于有些重要情节,还可以采用问答式原话摘录。比如王某贪污案件中,王某否认自己有贪污的故意,供述中有一段话?问:你为什么要指使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分钱?答:我就是想带他们‘混’点钱。问:混钱什么意思?答:就是拆迁时搞点拆迁款。?这样问答式摘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说明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具有共同非法占有拆迁款的目的。书证、物证摘录相对简单,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物证鉴定的摘录,原则上只摘录结论部分(并不意味着审查证据时只审查结论而不审查过程),比如价格鉴定,但对于伤情鉴定、死亡鉴定中的受伤部位、伤口形状(如钝器还是锐器)、受伤和死亡原因也要进行摘录,这往往对于证明案件事实至关重要。

(二)证据列举的方法

符合逻辑的、条例清晰的证据分类,使人一目了然,有利于案件的审查,也有利于汇报案件和领导审阅。针对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证据列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按法定的证据种类列举。这是最基本的证据列举形式,具体如下: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物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单一罪名且犯罪事实较少的案件,比如,三笔以下的盗窃、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案件。

(2)按照一罪一证列举。这主要针对多罪名案件,比如一个案件中既有盗窃、又有抢劫、抢夺,列举证据就可以列成?

(一)盗窃、(二)抢劫、(三)抢夺,然后在每一个罪名下再按法定证据种类进行列举。

(3)通过表格列举。这主要针对一人多事、多人多事的案件,比如一人盗窃15笔,就可以列表格:每一笔犯罪事实对应相应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与分析。

(4)按照犯罪构成列举。这主要针对职务犯罪案件或犯罪嫌疑人针对某一犯罪构成要件否认或翻供的案件。比如受贿罪可以分为?主体身份、职务便利、基本事实(客观事实、主观方面)?。再比如,犯罪嫌疑人否认主观上具有故意,可以将证明主观故意的证据单独进行列举,这样有利于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同时为出庭辩论打下基础。

(5)按照定罪与量刑列举。主要针对自首或立功等量刑情节存在较大争议 的案件,特别是职务犯罪案件。将量刑情节独立出来进行证据列举,有利于从证据的角度判明该量刑情节能否成立。

二、对证据的分析与论证如何分析

对证据的分析与论证?是高检院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中的第八项,并将其分成两块内容:一是对案件事实的分析论证、二是对证据确实充分的分析论证。笔者认为,这种分法并不科学,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案件事实的分析是建立在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的;反之,证据的确实充分又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依据。概言之,证据分析就是排除矛盾与合理怀疑,论证一个案件的证据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一)证据分析标准与要求

《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因此,确实充分是证据分析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有学者指出这?只是一个一般性、总体性的、政策性的要求,而不是具有规范意义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要求。没有其他辅助标准或具体指标,难免造成这种标准既大且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进行证据审查和判断。根据经验性法则,实践中形成较为一致的标准:证据确实充分包括对证据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4)得出的结论具有惟一性和排他性。证据分析的要求就是对每一个证据都要进行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分析。客观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证据形成的原因;(2)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3)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4)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5)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的证明对象有关,证据对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作用和价值。合法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案证据必须是通过合法的手段调查收集,二是定案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表现形式。

(二)证据分析的方法

对证据的分析论证,本质上是一种审查判断证据的思维过程。如果说前面的证据摘录是对证据的粗加工,属于感性认识;那么证据分析与论证就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进行的理性认识。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证据分析的?三步法则?:

第一步:分解验证法。分解验证是指对单个证据进行?三性?(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下同)分析,验证其是否具有证据资格,从而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在每一单个证据验证分析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可以从供述的时间、地点、有无逼供诱供等方面验证;证人证言,可以从证人的辨别能力、与案件的利害关系等方面进行验证;鉴定结论可以从鉴定人的资质、检验材料的原始性等方面验证。实践中,往往对鉴定结论过于信赖而缺乏必要的分析,其实技术性鉴定结论也有错误的时候。比如精神病司法鉴定主观性较大、强奸案中精斑鉴定检验材料被污染而使鉴定丧失真实性,甚至价格鉴定也会出现问题,如尹某盗窃案,被盗手机的价格鉴定结论是依据被害人提供的销售发票进行鉴定的,但经审查发现该销售发票是中国联通话费充值发票,充值话费时赠送的手机,但发票上既没有记载赠送手机,更没有记载手机的型号,因此该价格鉴定不能采信。第二步:双向对比法。对比即对案件中证明同一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据材料进行比较和对照,审查其所印证的内容是否一致,以确定案件事实能否认定。所谓双向比对是指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主要针对言辞证据而言,即对同一案件事实做过的多次陈述或供述进行对比,辨明其前后内容有无矛盾之处以及如何排除和解决矛盾;横向对比是指对证明同一案件事实的不同种类的证据进行比对。对比法是证据审查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因为证据是否能够相互印证,主要依赖于对比方法,?印证?即不同证据在信息内容上的相互支持所形成的稳定的证明结构,是确定证据确实充分最重要的因素。第三步:整体综合法。整体综合法是指在运用证据的思维过程中,将经过分解验证、双向对比审查的证据材料,有机地合成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综合分析不是将所有的证据材料的各个方面和要素简单地罗列在一起,而是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思维中将经过分解验证和比对分析后的各个证据材料,按照法律规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证据体系,从而达到对案件事实的完整、准确的认定。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要有理有据,说理深刻。

三、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如何提炼

高检院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将?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放在证据摘录之前的第六项,尽管在形式上排在前面,但实际上是在证据摘录、证据分析之后,再提炼出犯罪事实。在提炼?审查后认定的事实?时,切忌养成照抄侦查机关起诉意见书的习惯。提炼?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无一字无证据:既然是审查后认定的事实,必然是有合法证据支撑的,要求每一个字都要有两个以上的证据证实。比如案发时间,被害人证明案发时间是12点30分,而犯罪嫌疑人供述是12时,又没有其他证据来印证案发时间,那么表述事实时宜表述为?12时许?,这样无论是12点30分还是12点,就都可以涵盖,就比较准确;而不宜表述为?12时30分?。

2、法言法语:使用法律用语,不要随意使用俗语或简称,比如?投锁入室?(指用钥匙逐个试开房门)、?活闹鬼?(南京方言,指流氓地痞)之类的俗语不要使用;不要随意用简称,比如XX人民政府XX街道办事处和中共XX市委XX区委员会XX街道工作委员会,不要随意简称为?XX街道?。当然有些约定俗称的简称是可以使用的,比如中共(中国共产党)、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还要杜绝感情色彩渲染,比如?窜?、?穷凶极恶?等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字眼。

3、简洁明确:简洁就是要具有一定概括性,切忌记流水账。比如宦某诈骗案,有人这样表述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宦某2005年底从部队转业后,被安臵到龙潭监狱工作,但其对外声称自己在江苏省建设厅工作。2008年4月中旬,受害人陈某为其朋友的孩子能进建设厅工作一事委托宦某帮忙办理,宦称没有问题。同月下旬,宦某以疏通关系为名,向陈某索要人民币两万元,后将骗取的钱用于还债。在此期间宦某对陈某慌称事情正在办理之中还需花点钱,于7月份的一天从陈某处再次骗得人民币两万元,又用作个人消费。?这里的很多内容属于记流水帐,可以做如下简洁表述:?2008年4月至7月份,犯罪嫌疑人宦某谎称自己在江苏省建设厅工作,以帮忙安排工作为由,先后骗取陈某4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及消费。?另外还要切忌同义反复,如?用拳头打了腰部一拳?,既然是打一拳,肯定是用拳头,可直接表述为?打了腰部一拳?;?用脚踢了对方一脚?直接表述为?踢了对方一脚?。明确就是案件事实的基本要素要具备,不能简洁得让人看不到基本事实经过。比如故意伤害案,表述为?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方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因琐事殴打,将被害人打成轻伤?,这显然过于简单,缺乏事情的起因、经过、手段、伤害的部位等要素,让人看不到案件的基本事实,这就缺乏明确性。

第四篇: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及制作说明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及制作说明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

上海市XXX检察院(宋体一号、加粗、居中、字符间距5磅)(空一行)公诉案件审查报告(黑体二号、居中)(空一行)(以下首行均空2格)案件来源:(黑体三号)案由:(黑体三号)犯罪嫌疑人:(黑体三号)收案时间:(黑体三号)侦查机关承办人:(黑体三号)(空一行)(以下除另注外,均为仿宋体三号)XXXX(侦查机关名称)以XX号起诉意见书移送我院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XXX涉嫌XX案(如果案件是其他人民检察院移送的,应当将改变管辖原因、批准单位、移送单位以及移送时间等写清楚),我院于XXXX年XX月XX日受理以后,于XXXX年XX月XX日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XXXX年XX月XX日告知被害人XXX(及其法定代理人XXX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无被害人的案件,此句无须引用)。承办人于XXXX年XX月XX日依法讯问了犯罪嫌疑人,听取了(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审阅了全部案件材料,核实了案件事实与证据。(期间,退回补充侦查时间、再次移诉时间;延长审查起诉期限时间。)经上述工作,本案现已审查终结,报告如下:(不需要审批的案件,不写“报告如下”)

一、犯罪嫌疑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黑体三号)

1、犯罪嫌疑人XXX(曾用名XXX,别名XXX,化名XXX,绰号XXX),男(女),XXXX年XX月XX日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族,XX文化,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应当注明户籍所在地,暂住人口须注明暂住地),曾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情况和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行政处罚限于与定罪有关的情况,一般应先写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再写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叙写刑事处罚时,应注明处罚的时间、原因、种类、决定机关、释放时间)、羁押场所等。注:犯罪嫌疑人自报姓名又无法查实的,应当注明系自报;外国人涉嫌犯罪的,应当在其中文译名后用括号注明外文姓名,并注明国籍、护照号码、国外居所。对于单位涉嫌犯罪的,则写为: 犯罪嫌疑单位:XXXXXX(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等)诉讼代表人:XXX(写明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犯罪嫌疑人:XXX(写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曾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情况和因本案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等)。

2、辩护人:XXX 注:写明性别、年龄、是否律师,工作单位及职务或职业,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通讯方式等;无辩护人的,此部分省赂。

3、被害人: 注: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及职务、受害状况。被害人情况不清的,予以说明;无被害人的,此部分省赂。

4、被害人委托的人:XXX 注:依次写明参与诉讼的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地址、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及职务,与被害人关系。对受委托的单位要先写明单位名称、地址,再写明单位代表的姓名、性别、年龄、职务。没有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此部分省略。

5、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XXX 注:是单位的,写明单位全称、所在地址、单位经济性质、法人代表姓名、职务、住址,是个人的,依次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无附带民事诉讼的,此部分省略。诉讼参与人为多人的,依次分别列明。

二、案件侦破简要过程(黑体三号)案件侦破简要过程,即根据案件材料记载,扼要叙写本案发案及侦破的时间、立案、侦查工作经过情况。特别应当表明犯罪嫌疑人归案经过,以判明其是否具有自首、立功情节。

三、移送机关认定的犯罪事实与意见(黑体三号)(即起诉意见书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和处理意见)

四、审查经过(黑体三号)

1、已审阅全部案件材料。

2、承办人XXX、XXX于XXXX年XX月XX日依法讯问了犯罪嫌疑人XXX,其供述与预审阶段供述一致(如果出现翻供、辩解等现象,简要说明情况及理由)。

3、承办人XXX、XXX于XXXX年XX月XX日依法询问了被害人XXX,其陈述与预审阶段所做陈述一致(如果发生变化,简要说明情况及理由),听取了被害人XXX及其委托的人(注明身份)的意见(对意见进行简要说明)。

4、承办人XXX、XXX于XXXX年XX月XX日依法询问了证人XXX,其证言与预审阶段所做证言一致(如果发生变化,简要说明情况及理由)。

5、承办人XXX、XXX于XXXX年XX月XX日依法会见了犯罪嫌疑人XXX委托的人(注明身份),听取了意见(简要说明情况及理由,如有庭前证据交换等过程,简要说明过程与结果)。

6、退查、自行补充侦查经过(注明案件承办人参与的每次补充侦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所收集的具体证据)

7、其他工作(如补充鉴定、复验复查等情况,应简要说明)。

五、审查认定的事实和证据(黑体三号)(一)经依法审查查明:(对于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可以认定嫌疑人有罪或者经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嫌疑人有罪的案件,这段叙述均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实施行为时的动机、目的、时间、地点、行为过程、手段、情节、数额、危害结果,作案后的表现等有关罪与非罪、罪行轻重、有无坦白、自首、立功、累犯表现等事实和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等法定情节,以及其他情节要素、犯罪构成要件材料)叙写事实时,应注意:

1、对所认定的事实,无论是一人一罪、多人一罪,还是一人多罪、多人多罪,都必须逐一列举。

2、叙写案件事实要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一般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人多罪的,应当按照各种犯罪的轻重顺序叙述,把重罪放在前面,把次罪、轻罪放在后面;多人多罪的,应当按照主犯、从犯或者重罪、轻罪的顺序叙写。

3、叙写案件事实时,可根据不同案件事实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表述方式,具体应当把握以下原则:(1)对重大案件、督办案件、在管辖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等,都必须详细写明犯罪事实的各项要素。叙写既要避免发生遗漏,也应避免将没有证据证明或证据不足,以及与定罪量刑无关的事项写入报告。(2)对一般刑事案件,通常也应当详细写明案件事实,但对其中作案多起,但犯罪手段、危害后果等方面相同的案件事实,可以先对相同的情节进行概括叙述,然后再逐一叙述每起事实的具体时间、结果等情况,而不必详细叙述每一起犯罪事实的过程。

(3)对于经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承办人认为不能认定为犯罪的案件,或者具有刑诉法第十五条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客观叙写现有证据所能证明的案件事实,不得加入主观推断和分析评判。

(二)经审查核实,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是:(原则上依次分别写明证据种类、名称、收集该证据的人员、时间、出处及主要内容和证明作用。)写证据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一般应当采取“一事一证”——案件事实与证据相对应的写法,即写一事实,相应列出证据,再写一事实,相应列出证据;对于作案多起的一般刑事案件,如果案件事实是概括叙述的,证据的叙写可以采取“一罪一证”的方式,即在该种犯罪后列出证据。

2、同一事实中的证据可按直接、间接证据或证明程度等顺序叙写。

3、对于证据内容的叙写,应由承办人根据具体案情自行决定。对于主要证据中的言词证据,一般应作完整摘录,尤其对关系到定罪量刑的情节、细节要力求具体、全面,以充分保持该证据的客观性;其他证据可由承办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叙写证据(包括制作审查报告)通篇应当完整、连贯,不得出现空白段落。(三)对证据的分析论证

该部分的写法因人因案而异,但要符合以下要求(有些案件的分析论证可在上一部分的证据列举中顺势进行,不必机械地另作一部分):

1、对犯罪事实的分析论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的事项已经查清。

(2)与案件事实有关并不影响定罪量刑的枝节事实(作案工具、赃款去向不明,言词证据间存在矛盾)虽未查清,但案件的其他证据确实充分,案件基本事实已经查清,足以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分析论证。(3)其他罪行虽然无法查清,但是部分罪行已经查清并完全符合起诉条件的分析论证。

2、对证据确实充分的分析论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1)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都经过查证,合法、属实。

(2)据以定案的证据与被证明的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客观关联性。

(3)审查起诉中认定的每一起犯罪事实和情节,均有相应证据予以证明。(4)各个证据之间,以及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5)据以定案的证据体系足以得出唯一的排他性结论。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黑体三号)审查本案,还有下列问题需要说明(该部分的写法因人因案而异,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及对策;

2、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及对策;

3、与侦查机关认定不一致的事实和证据情况;

4、案件定性争议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

5、案件管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

6、追诉漏犯、漏罪的情况;

7、侦查活动违法情况及纠正情况;

8、赃款、赃物的追缴、保管、移交、处理情况;

9、附带民事诉讼事项;

10、需要进行分案或者与其他案件作并案处理的;

11、无辩护人的原因;

12、告知被害人的方式及告知后的反馈情况;

13、是否结合办案参与综合治理、发出检察建议;

14、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注:这部分应当既要写明情况又要写明意见,并阐明理由。对案件认定和处理存在重大分歧的,还应说明各种不同观点及主要理由,然后再说明承办人所持观点并作详细分析论证。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辩护人对本案的辩解和处理意见与承办人观点不同的,应当加以详细说明。

七、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黑体三号)

1、审查结论

(应当首先对犯罪嫌疑人行为的性质、情节轻重、社会危害性、认定罪与非罪、应负的责任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认为不能定罪起诉的,说明理由。对于新罪名和新类型犯罪的案件在叙写审查结论时可以按照犯罪构成四要件进行叙写,同时加上对法定情节方面的分析和对影响定罪量刑的酌定情节方面的分析。)

2、处理意见

(认为构成犯罪的应写明犯罪嫌疑人触犯的法条,并写明构成何种犯罪,是从重、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的结论,同时明确提出对本案的处理意见,如:起诉;不起诉;建议撤销案件等,以及适用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意见,并援引相关法律条文。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应写明结论及处理意见,需要给予当事人其他处分、附带民事诉讼及其他有关问题,也应一并提出处理意见。)

注:不起诉、建议撤销案件处理或做其他处理的,应分别按照高检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中相关文书及市院制定的不起诉格式样本的结论部分书写。

3、量刑建议

犯罪嫌疑人XXX的行为依法已构成XX罪,根据我国刑法第XX条XX款,应处XX刑(法定主刑和附加刑)。鉴于其(针对本案的事实、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动机、手段、主观恶性、作用与地位、危害结果、到案后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结合法定、酌定的量刑情节),建议法院对其判处XX刑。以上报告请审批(无需审批的案件此句不写)。(空二行)承办人:XXX(空一行)年月日(空二行)附件(出庭预案):(黑体三号)

1、讯问提纲

2、示证(质证)提纲

3、公诉意见

4、答辩提纲

(注:①审查报告均采用A4纸打印;②页边距为:上空3.7cm,下空3.5cm,左空2.8cm,右空2.6cm;标准:③行间距:固定值28磅;④页码居中)

关于《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格式》的制作说明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是审查起诉工作对案件实体和程序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重要法律文书,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公诉质量,关系到出庭的指控效果,关系到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形象。为了进一步规范这项司法活动,2002年10月,高检公诉厅下发了《关于试行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综合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规范和推进这项活动。高检院审查报告的格式贯穿了审查起诉阶段的每个环节,再现了整个公诉办案的全过程,对保证公诉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审案及出庭公诉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份比较规范有效的法律文书。但是,我们也发现,该份格式设置的一些内容较为繁琐,有些还有重复,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2003年初,市院公诉处和铁检分院公诉处指定铁路南京院公诉科对高检公诉厅下发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样本进行试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南京院公诉科分阶段进行了探索,结合公诉实际对该份审查报告格式的部分内容作了增删和修改,并将格式与说明合二为一,将高检版本中重复的部分删除,不明确的地方具体化,形成了适用于普通程序的比较规范、可行的格式,在实践中操作性更强。比较两个版本的格式,主要的区别在于:

1、在第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中,高检院版本在叙写犯罪嫌疑人强制措施的部分有一段写明案件侦破简要过程和写明赃物移送情况的要求,铁检南京院在制作格式时将该两段内容删除。同时将一些内容具体化。

2、铁检南京院将高检院版本中的第四部分“审查复核证据、退查、自行补充证据过程”和第五部分“工作情况”合并为第四部分“审查经过”。

3、铁检南京院将高检院版本中的第六部分“依法审查后认定的事实”、第七部分“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和第八部分“对证据的分析论证”合并为其版本中的第五部分“审查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同时在叙写事实和证据时增加了注意事项和把握的原则。

4、铁检南京院在“需要说明的问题”部分在高检院版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条内容,如与侦查机关认定不一致的情况、分案并案处理情况、无辩护人的情况、告知情况、综合治理、检察建议的情况等,同时写明了注意事项。

5、铁检南京院的版本在“审查结论”部分与高检院的写法有所不同,没有分主客观要件叙写,但增加了对案件性质、情节、危害性、责任的全方位分析论证,并要求写明触犯的法条、构成的罪名,以及法定情节等内容。

我们认为,铁检南京院的版本在高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必要增删、修改,既遵循了高检样本的基本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可操作性,更适合基层院办案的需要,值得推广。因此,市院公诉处在进行了必要的调研后,对铁检南京院的审查报告版本作了文字和内容上的调整,供全市公诉部门在办案中适用。市院公诉处对南京院版本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1、在“需要说明的问题”部分,增加了“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及对策”、“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及对策”。

2、在“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中的“审查结论”部分,增加了“对于新罪名和新类型犯罪的案件在叙写审查结论时可以按照犯罪构成四要件进行叙写,同时加上对法定情节方面的分析和对影响定罪量刑的酌定情节方面的分析”的内容。

3、在“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中,将犯罪嫌疑人触犯的法条、构成的罪名从“审查结论”部分调整到“处理意见”部分,同时对提起公诉、不起诉、撤案等处理意见要求援引法律条文,以使审查处理的法律依据更加明确化。

审查报告直接关系到审案质量、出庭质量、执法形象。在减少把关的同时,必须要保证主诉官制作审查报告的质量,而从格式上进一步细化制作要求,有助于提高主诉官的审查质量,因此,审查报告综合化制度是实施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自律机制。希望全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将这项工作放在公诉改革的推进,尤其是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深化这一背景上加以对待,在实践中认真适用、推行审查报告综合化工作,确保主诉制顺利进行,切实提高本市公诉部门的审案质量和出庭质量。

二○○五年一月

人民检察院

对法院刑事判决、裁定审查表(一审案件)

提起公诉被告人(被告单位): 提起公诉案由: 提起公诉日期及文号: 判决、裁定日期及文号: 收到判决书、裁定书日期:

人民检察院

对法院刑事判决、裁定审查表(二审案件)

提出上诉或被抗诉的被告人(被告单位): 原审被告人: 一审案由:

一审判决、裁定时间及文号: 二审判决、裁定时间及文号: 收到二审判决书、裁定书时间:

第五篇:人民检察院公诉审查报告的制作

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把审查报告综合化工作确定为今年公诉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式审查报告将以往办案程序中的阅卷笔录、复合证据提纲及出庭预案等文字材料合在一起,使公诉案件审查报告能全面反映从受案到出庭前的工作内容。实施审查报告综合化改革的目的,一是为了保障案件质量,二是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在程序、内容等方面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推敲和完善,笔者对《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表述部分提出几点建议。

一、“依法审查后认定的事实”部分的表述

案件事实是审查报告中的重要部分。承办人应当在阅卷、审查证据、提讯犯罪嫌疑人及调查的基础上,写明审查认定的事实。案件事实部分的表述要严格按照起诉书的要求来写。对不同类型的案件认定事实部分的写法可以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对认定的犯罪事实,无论是一人一罪、多人一罪,还是一人多罪、多人多罪,按要求都必须逐一列举,同时,应当详细写明案件事实,特别是对重大案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必须如此,这样可以得到案件事实清楚的直接感觉,也更加符合规定要求。

2、对作案多起但犯罪手段、危害后果等相同的一般刑事案件,在叙写犯罪事实时,可以先对相同的情节进行概括叙述,然后在逐一列举出每起事实的具体时间、结果等情况,而不必详细叙述每一起犯罪事实的过程。这主要是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避免对相同的情节、过程进行重复表述。

3、对一人多罪、多人多罪逐一列举犯罪事实时,由于作案起数多,容易产生混淆不清的现象,为此,可以在每起事实前面或每组事实前面进行编号,为下一步列举证据打好基础。

二、“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部分的表述

对每一份证据要阐明此证据的证明点与其他证据的吻合点和矛盾点。摘抄卷宗内容,要求简明扼要,使所列证据清晰、明确、客观、真实。所有证据要按照庭审举证、质证的顺序排列。针对不同案件的实际情况,列举证据可采取不同方式。

1、采取“一事一证”方式。就是在每一起犯罪事实后面写明据以认定的主要证据。这样做能够更加充分、明确地表明认定每一起事实的根据。此种写法适用于犯罪事实简单的案件,而对多起犯罪的案件则不适用,否则容易产生篇幅过长的感觉。

2、采取“一罪一证”的方式。对于作案多起或多罪的案件,写证据时,可以采取案件事实与证据相对应的复合结构形式写法进行组合排列。根据犯罪性质或一个罪名为一个列举证据组,一个一个罪名的列举。这样做不但会产生清晰、简明的感觉,而且还便于实际操作,更符合审查起诉的习惯做法。

3、采取对犯罪事实编号的方式。如前所述,对一人多罪、多人多罪的案件,根据编号说明来列举证据。如:证明第一起犯罪事实的证据如下:然后再按不同的证据种类和庭审举证、质证的顺序列举证据。

三、“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中量刑建议的表述

量刑建议是近年来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在刑罚裁量方面尝试的一项程序制度改革措施。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增加量刑透明度、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实现刑罚公正。为此,审查报告样本的量刑建议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不但要根据事实和情节提出量刑幅度,还要提出具体建议判处几年刑罚。实践证实,提出具体的刑种、多少刑期的建议、态度鲜明、意见明确,这是有利的一面。然而,该种量刑建议受诉讼阶段的局限,随着诉讼的推进,可能会出现一些未知因素而影响量刑建议的准确性;受办案人员业务素质的限制,对法定或酌定情节的把握上与法官在量刑意见上产生偏差,导致在刑罚的种类和期限上形成不一致的结果,为此,对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的抗诉工作带来不应有的麻烦;同时对具体的量刑建议,有的检法两家还没有达成共识,往往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上发表具体量刑建议会受到审判长的制止,形成一种尴尬局面,严重影响检察机关形象,这些是弊的一面。结合上述利小弊大的考虑,笔者认为量刑建议只提一个刑种及量刑幅度的办法,建议法院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刑期。这种办法能使法官在该刑种的幅度范围内根据案件性质、事实、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序,选择适当的刑罚,量刑建议的准确率较高。

四、审查报告内容的完善和制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高检院确定的审查报告综合化工作改革,是根据山东、北京等地检察机关对这项工作进行多年试点而得出的,确定了审查报告样本。因为是试行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在试行中不断完善。

1、对审查报告内容重复论述的部分应当修改

实践中发现样本有几处重复论述的部分,应建议对其进行合并以完善样本。如:第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中,对犯罪嫌疑人的抓获经过、案件侦破简要过程等内容,应当放在第二部分的案件侦破简要过程中去论述;第四部分“审查复核证据、退查、自行补充证据过程”中的审查复核证据经过,因其要求对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进行分析,这样就与第八部分“对证据分析论证”重复,应合并到第八部分之中。另外有人提出第八部分的“对证据分析论证”和第十部分“审查结论”重复,建议应当合并,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第八部分是通过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并联性,利用证据分析方法来证实案件事实是否清楚,同时对证据确实、充分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所建立的证据体系是否完善、证据是否充足的结论。而第十部分的“审查结论”,是通过犯罪构成理论,从犯罪构成四要件角度来分析论证犯罪嫌疑人是否构罪、构成何罪。因为两部分采取的分析方法不同,作用也不同,不能合并。

2、制作审查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审查报告是检察员对其承办的刑事案件审查工作情况的全面汇报,是公诉科、检委会讨论案件、向上级请示案件的基础和依据。审查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讨论和处理案件的质量。为此,书写审查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注意无罪辩解和影响定罪量刑情况的报告。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的一条基本原则,办案人员对案件事实负责,在审查案件时应当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辩解意见,审查影响定罪量刑的证据材料,把这些情况按审查报告样本的要求,在相应的位置予以写明,并阐述办案人是否予以采纳的意见。这样,便于案件处理决策人掌握全部案情,做出正确的处理决定。

(2)对证据的摘录即要简明扼要,又要条理清晰、客观、真实,切忌对证据部分写的过于简单、笼统。由于取消了阅卷笔录,在审查报告中尽可能把证据的证明点,与其他证据的吻合点和矛盾点写清楚,如果过于笼统、简单,还向原来审查报告高度概括罗列证据,则审查报告综合化改革没有必要。具体、详实地罗列证据、分析证据,可促进办案人运用证据证明犯罪事实能力的提高,为出庭公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对证据和审查结论的分析论证,要全面具体,切忌只讲观点,不阐述理由或阐述理由较少。这两部分是审查报告新增加的重要内容,办案人书写起来很不习惯,往往存在不写或简单应付,有的只讲观点,不谈理由或不充分阐述理由的现象,必须予以克服。对证据的分析论证和审查结论的审查是办案人对案件的最终判断,直接关系到案件处理的质量,应当有透彻的论证、有明确的观点和意见。为此,办案人要严格按样本要求来书写论证,培养和锻炼用事实、用法律说话的良好工作习惯,以提高本身的业务素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和公诉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它不仅是承办人审查案件形成的工作文书,也是案件承办人员在审查具体案件时侦查思维能力、对案件事实的高度总结能力、证据应用能力,法学理论熟悉应用能力等的综合体现。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应用,能更好地促使承办人在实践中更新执法观念,做到客观、公正执法,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制作《公诉案件审查报告》的一点体会

来源: 日期:[ 2007-04-19 ] 作者:陈亮 责任编辑: 浏览: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样本)》(讨论稿)(以下简称《审查报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为适应公诉改革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阅卷笔录、复核证据提纲与审查报告、出庭预案等文书合并而成的。我院作

837 为高检院公诉文书改革的试点单位,从2003年初开始试用该文书。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我们感到《审查报告》和公诉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内容规定详尽、具体,能够全面反映案件承办人在办案过程中的工作情况,有利于提高办案人员结合法律规定、运用证据证明犯罪的能力。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审查报告》在程序、内容等方面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推敲和完善,本文拟就《审查报告》的制作谈谈体会。

一、《审查报告》规定的内容有一些重复之处

《审查报告》规定在第一部分第一项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中不仅要写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情况、前科劣迹。被采取的强制措施以及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情况,还要写明“案件侦破简要经过,即根据案件材料记载,简要叙写本案发案及侦破的时间、立案、侦查工作经过情况”。但是,《审查报告》规定的第二部分“案件侦破简要经过”的内容要求与此一模一样,显属重复。

二、《审查报告》的体例过于繁琐

《审查报告》将审查工作情况分为两部分表述,即第四部分“审查复核证据、退查、自行补充证据过程”和第五部分“工作情况”。规定第四部分要写明承办人是如何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指明证据与事实中存在的问题,说明需要补充的证据情况、是否补充到位及其对定罪量刑的影响;对第五部分则要求“简要叙述提讯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及其委托人)和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的意见、询问证人等事项”。从制作说明看,《审查报告》将审查工作情况分为“两块”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将对证据的审查复核和补充独立规定为第四部分,其目的在于突出这是审查起诉工作的重点,着重考察承办人对重点工作的把握。第五部分则是正常的工作流程,所以只要求简要叙述。但是,这样划分二是人为分割了整个审查工作的连贯性、统一性,使第五部分“工作情况”实际上不能反映整个审查起诉工作的全貌和重点,有一点“文不对题”;二是由午《审查报告》第七部分“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第八部分“对证据的分析论证”、第九部分“需要说明的问题”中要求对证据的“三性”、证据和事实之间的证明效力、证据之间的矛盾及其对案件定罪量刑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使得第四部分的制作较为尴尬,详细叙述会与后面的内容大量重复,简单叙述实际上也是对这部分审查工作的一般描述,达不到独立成篇、突出重点的目的。由于对事实、证据的全面论述同样能够全面反映承办人对证据的把握,对审查起诉工作实质的认识,我们认为,可以将第四、第五部分合并,统称为“审查起诉工作情况”,对审查起诉整个工作情况客观描述,以便对承办人的工作进行程序性考察,实体问题留到后面解决。

《审查报告》将承办人对案件基本事实的认识分为“五大块”,即:第六部分“依法审查后认定的事实”、第七部分“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第八部分“对证据的分析论证”、第九部分“需要说明的问题”和第十部分“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应当说这几部分的内容详尽、全面地体现了审查起诉最本质的工作,层次也很分明。但是这种论述方法也有其弊病,即对只有单笔事实或多笔同类事实、一个罪名的案件较为适宜,对于那些有多笔不同类事实、多个罪名的案件则由于不是一事一证,往往导致承办人关于某一事实的描述、有关证据、对证据的分析论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该事实的认定结论等散见在审查报告的不同部分,不仅有大量内容要重复说明显得繁琐,而且相互之间结合不够紧密,难以连贯地体现承办人的认定思路,也给审核造成困难。

以上所述造成的重复和分散在实践中还特别容易导致对证据的分析论证和审查结论中对案件犯罪构成的分析空洞化、格式化。所谓空洞化、格式化在“对证据的分析论证”方面体现在将《审查报告》对该部分的制作说明作为对证据分析论证的内容照抄或基本照抄;在“审查结论”方面体现为不是结合案件事实而仅就所认定的罪名泛泛谈其犯罪构成,造成这两个本应在审查报告中最能体现承办人能力水平和案件特点的部分实际上往往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三、应将对未认定事实的分析论证作为《审查报告》一个单独的部分

这里的“未认定事实”主要是指侦查机关的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认定而承办人认为不能认定的犯罪事实。这一部分事实往往是实践中争议最大的事实,也是审查、审核工作的重点,应当要求承办人在审查报告中结合证据、法律规定充分阐述不能认定的理由。但《审查报告》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提出详细论证的明确要求,我们认为这是一较大疏漏,应将对未认定事实的分析论证作为《审查报告》一个单独的部分,予以重点说明。

四、《审查报告》对各种案件只规定了一种制作格式,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实践中,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可能的刑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态度,公诉.案件可分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的案件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目的是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制作法律文书也应体现这一目的。但现行审查报告只规定了详尽、全面、较为复杂的一种格式,这种格式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适用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的案件则显得过于复杂,有时会导致制作审查报告的时间比其他审查起诉工作合起来用的时间都多,明显缺乏效率,也提高了诉讼成本。我们认为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应规定不同的审查报告制作格式。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将《审查报告》分为两种格式,分别对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的案件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下面列出两种审查报告格式草案,供大家参考:

(一)一般审查报告格式(用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承办人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案件)

首部。

制作要求同《审查报告》

第一部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

制作要求基本同《审查报告》,但将有关抓获和案件侦破的部分略去。第二部分。案件侦破简要过程。制作要求同《审查报告》第三部分。移送机关认定的犯罪事卖与意见制作要求同《审查报告》第四部分。审查起诉工作情况

制作要求:客观描述承办人审查、讯问、询问、退查、补查、听取有关人员意见等程序性工作情况,具体写法可参照《审查报告》关于第五部分的制作要求。

第五部分。承办人审查后认为可以认定的事实和依据。

制作要求:要一事一证,写明承办人所认定的案件事实和所依据的证据的具体内容,充分阐述承办人对证据之间、证据和事实之间证明关系的分析论证,以及承办人根据事实、法律,对案件定性的认识。证据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的要阐明证据之间的矛盾之处及其对案件定罪量刑的影响。这里的“一事”可以是一个犯罪事实,也可以是同一罪名下的同一类犯罪事实;既可以是侦查机关移送起诉意见书上认定的犯罪事实,也可以是追诉的漏罪、漏犯的犯罪事实。具体写法可参照《审查报告》第六、七、八、九、十部分的制作要求。

第六部分。承办人认为依法不能认定的事实和依据。

这一部分不是每个审查报告都必须制作的,但在承办人认为侦查机关认定的部分甚至全部事实都不能认定时必须制作,当然,如承办人认为全部事实不能认定,该部分自然成为第五部分。

制作要求:承办人要结合证据之间的矛盾、法律规定充分阐述不能认定的理由。具体写法同前一部分。

第七部分。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制作要求同《审查报告》对该稿第九部分第3、4、点的制作要求。

第八部分。承办人对案件的处理意见。

制作要求基本同《审查报告》第十部分第2点的制作要求。尾部。制作要求同《审查报告》 附件。

制作要求同《审查报告》

(二)简化的审查报告格式(用于适用普通简易化审理的案件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

首部、第一、二、三、四部分同一般审查报告。如果没有追诉漏罪、漏犯的情况则第五部分略写,只需列举证据目录,说明证据证明的内容。如有追诉漏罪、漏犯的情况,则对追诉情况和依据详细论述,其他事实略写。第六、七、八部分、尾部和附件同一般审查报告。

下载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诉审查报告制作之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制作格式(5篇)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制作要求 一、一审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制作要求 本报告分 4 部分 : 首部、正文、尾部和附件。 ( 一 ) 审查报告首部 1 、文件名称 : “XXX 人民检察院公诉案......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浙江省XX市XX区人民检察院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文 号:检刑审字(2010)第 号 案件来源:XX区公安分局 收案时间:2010年3月27日 案 由:故意伤害 犯罪嫌疑人: XX市公安局XX区分局以嘉秀公......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南海市人民检察院 公诉案件审查报告LLL84MMM12JJJ27 南检刑审字(2001)1号 案件来源:南海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案件性质:贪污 犯罪嫌疑人:王涛 收案时......

    如何撰写好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如何撰写好公诉案件审查报告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 刘选 2002年10月,高检院公诉厅下发了《关于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制作说明》和《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样本)》,对于规范审查报告......

    公诉案件(一审)审查报告(简化版样本)(5篇范文)

    公诉案件(一审)审查报告(简化版样本) 关于犯罪嫌疑人一涉嫌一一案的审查报告 收案时间:一年一月一日 案件来源:一 移送案由:一 犯罪嫌疑人:一 强制措施:逮捕霞押(或取保侯......

    简历制作技巧之网络简历

    简历制作技巧之网络简历 一份好的简历,是获得面试机会的重要工具,它首先应该包含这几个基本要素:自我基本情况介绍,如年龄、性别、学历等;工作经验的诠释,如工作时间、负责过的项......

    简历制作技巧之简历语言

    简历制作技巧之简历语言 A.目标词很重要 拙劣的目标词: 求在一家发展中的公司任职有挑战性的工作;求一个有助于对我事业发展和发挥我才能的职位;确保在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中逐步......

    公诉辩论技巧(5篇材料)

    同志们,大家好: 受市院公诉处的安排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公诉人出庭的感受,在诸位资深公诉人面前谈出庭我无疑是“班门弄斧”了,但为了完成组织上的任务,我也只有“小河沟里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