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纲要
(2011年1月16日西藏自治区
“十一五”时期,我区积极探索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总结在“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分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环境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56亿元,比“十五”增长1.4倍。青藏铁路胜利通车,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墨脱公路开工建设,林芝米林、阿里昆莎、日喀则机场通航,进藏干线公路基本实现路面黑色化,县通油路、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水平显著提高,通车总里程达5.8万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直孔、巴河雪卡水电站投产发电,全面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藏木水电站、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利,三大灌区和江北灌区建设效益明显,能源供应和水利保障水平逐步提升。着力推进“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组建企业集团,以旅游为龙头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基础不断增强。银行、证券、保险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民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族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7.48万户、140万农牧民住进安全适用的房屋。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解决153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元,年均增长1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0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统筹能力明显增强,提前两年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层面全覆盖。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大力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地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启动农村薪柴替代工程和“绿色拉萨”工程,青藏铁路、重点公路沿线绿化不断加强。完成人工造林11.47万公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面实施,草原、湿地等其他生态补偿研究和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节电重点工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入科学规划、协调推进、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体制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行政机构改革初显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财税、金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农牧区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继续巩固“三个长期不变”政策,土地、草场等产权及其流转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改革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体系,国有资产整体运营水平显著提高。资本、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全国支援西藏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27.8%,与其他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巨大成就,开创了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一是经济发展持续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大关,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物价基本稳定,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三次产业
结构不断优化,以一产就业为主逐步转向
从国内环境看,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突出节能环保、资源开发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为我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科技支撑。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国家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区处在对南亚开放的重要地位,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开放水平上具有更加有利的宏观环境,对争取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遏制**集团的破坏活动和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区区情看,我区已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快车道,经验日益丰富,体制日益完善,环境日益改善,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更加丰富完善。中央
——对口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
“十二五”时期,从新的起点出发,我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这条发展路子的深刻内涵,始终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与西藏自身艰苦奋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步入民生大改善、特色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建设、文化大繁荣、生态环境大保护、自我发展能力大提高、社会局势大稳定的新里程。
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开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中国特色,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西藏特点,是西藏具体实际的体现。必须坚持从区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重点突破,特色增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加快发展,着力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突破。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形成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的支撑体系,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大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突破。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兴藏”战略,大力提高政府提供基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着重解决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牧民增收困难等突出问题,显著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民富与区强的有机统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突破。以构筑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为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有序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在长治久安能力建设上取得突破。把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增强维稳保障能力作为促进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认真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全面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狠抓政法队伍、维稳力量和边境地区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局势由持续稳定进入长治久安的新阶段。——坚持统筹发展,着力在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上取得突破。积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特殊类型区域的扶贫开发,适度聚集人口,构建有西藏特点的城镇体系,推进经济跨越发展与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非均衡布局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机衔接。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在体制机制完善上取得突破。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挖掘政策潜力,扩大政策效应,用足用活用好中央赋予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加强同兄弟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改革引领、开放提升、创新驱动的轨道。
15%,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高中(中职)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2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3.5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水平大幅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交通、能源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县县通油路,次高级及以上路面里程达到1.5万公里。乡镇通光缆,乡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电力装机规模扩大,用电人口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解决农牧民及农林场职工饮水安全问题。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5.4万公顷。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城镇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天然林、原生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新增人工林地26万公顷,重点地区土地、草场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遏制。主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水平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初见成效。——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资本、土地、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社会保持持续稳定。维稳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维稳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藏传佛教正常秩序全面建立,各民族大团结不断巩固发展,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以干线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为骨架,以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为重点,建设通达、通畅、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区内交通运输通达通畅工程,重点加快青藏铁路沿线和“一江三河”地区交通枢纽建设,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配合衔接,推进拉萨至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4小时经济圈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进出藏通道工程,加快建设通达全国各地的快捷大通道,积极建设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
完善公路网络。加快进出藏干线公路整治改建,加强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消除省道断头路,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和防灾减灾能力。力争全区公路里程达到7万公里,实现国道和主要经济干线路面黑色化,县县通油路,6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农林场和所有边防站点通公路。加强拉萨和其他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公共停车场和客、货运枢纽站场。积极发展乡村客运班线。
加快铁路建设。逐步完善区内铁路网络,建成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推进川藏、滇藏铁路西藏段铁路规划研究及建设前期论证工作,开工建设拉萨至林芝铁路,积极提升铁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加强航空建设。完善区内机场网络,增加机场布点。积极推进应急救援基地和通用航空起降点选址和建设。逐步做强地方航空公司,发展区内支线航空运输,增加国内外航线,形成区内、区外、国内、国外航线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邮政建设。完善邮政布点和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乡镇邮政网点全覆盖,行政村通邮率达到90%。建立健全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水平。专栏3: 交通运输重点工程
区内交通运输通达通畅工程
▲农村公路:建设13个县通县油路和通乡(镇)、通村、边防公路。
▲主要经济干线:建成墨脱公路。拉萨至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等地区的经济圈快速干线路网,重要省道和旅游环线。
▲运输枢纽:地(市、县、乡)客(货)运站、车辆停靠点和连接机场、车站的枢纽公路。
▲邮政设施:中心乡镇邮政网点、邮件转运站、城市速递中心和邮政服务网点等。
进出藏通道工程
▲铁路:建成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
▲公路:整治改建新藏、川藏、滇藏等进藏公路和中尼公路、吉隆口岸公路,推进滇藏 公路新通道建设。
▲机场:新建那曲机场、西藏航油配送中心工程、应急救援基地和通用航空起降点,改扩建林芝米林机场、昌都邦达机场和拉萨贡嘎机场。
图1:通县油路和县际公路建设项目
图2:国道、铁路和机场建设项目
▲电网: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改扩建藏中、昌都、阿里电网骨干网架和城市配电网,推进农村电气化。论证建设玉树至昌都输变电工程。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建设小型水电站、风光互补电站以及变电站,延长输电线路,加快边防站点电力设施建设。
能源结构优化工程
▲石油、天然气:适时开工建设青海涩北气田至拉萨输气管道和拉萨至日喀则、山南输气管道,建设拉萨铁路接卸油气库,开展那曲至昌都成品油管道建设前期论证。
▲传统能源替代:继续实施农牧区户用沼气、生态校园沼气、小水电代燃料等工程,推广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等新产品。
础设施建设,拉萨市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区段50年一遇、县城城区段20-30年一遇防洪标准。
加快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加强重点流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建成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脆弱流域和大江大河等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
专栏5: 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民生水利体系工程
▲安全饮水工程。采取打井、管道引水等方式保障农牧区群众安全饮水。
▲防洪工程。实施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和部分县城防洪工程,加强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等重点河流及部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冰湖灾害防治除险。
▲灌溉设施建设。完善现有灌区配套设施及末级渠系,实施节水增效工程,建设农田基本水利和林地、宜林地、草场灌溉设施等。防汛抗旱体系建设。
▲水源工程。城镇水源地工程。新建雅砻、湘河、卓于、仁多等中型水库。改造加固24座病险水库。
▲特殊地区水利工程。在边境、偏远、生态脆弱、高海拔地区以及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建设小型水利工程。
水利骨干体系工程
▲水利骨干工程。建成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和江北灌区,开工建设澎波灌区,推进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及配套灌区前期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
▲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尼洋河综合治理与保护和藏东南“三江”综合开发规划与相关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建成区地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立区地县三级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安全生产监控、物流配送等信息平台。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监管机制,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容灾备份、数据恢复水平。
专栏6: 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重点工程
通信网络工程
(1)进出藏一级干线光缆;(2)农村通信;(3)移动网广覆盖;(4)应急通信;(5)党政专用通信基础设施;(6)宽带通信。
信息化重点工程
(1)电子政务;(2)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3)“三网融合”;(4)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化;(5)旅游信息化;(6)农牧区综合信息服务;(7)医疗卫生信息服务;(8)政法系统信息化。
完善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制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营造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格局。
供给和安全。大力加强蔬菜基地建设,积极推广高效日光温室,丰富蔬菜品种,有效保障城镇蔬菜供给。
大力发展畜牧业。强化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品种改良和生物育种等项目建设,加快舍饲与半舍饲、短期育肥、秸杆微贮等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草地畜牧业控存增效,发展生态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增量提质,发展效益畜牧业。搞活农牧区市场,有效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
森林和草场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制定草畜平衡制度的具体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办证工作。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议”奖励补助机制。支持农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或联户承包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继续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和防震加固工程,加快游牧民定居和贫困户安居,2013年实现所有农牧民住进安全适用房屋的目标。做好乡村建设规划,优化农牧区发展环境,完善乡镇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新村寨。建设农牧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牧区环境卫生。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牧业面源污染,禁止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牧区转移。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户”创建活动,引导农牧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加工资性收入。
促进增加财产性收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牧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从承包经营权流转中获得增值收益。严格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标准,保障失地农牧民合法权益,积极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条件促进农牧民通过房屋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渠道增加收入。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加大财政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对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对农牧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推进植保工程和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继续加大对农作物良种、牲畜良种、农机具购置等补贴力度。继续执行家电、家具、汽车、摩托车等下乡政策。完善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劳动力培训转移等,逐步建立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
专栏7: 扶贫开发项目
(1)200个最低收入乡镇整乡推进扶贫工程;(2)50万农牧区低收入人口到户帮扶;(3)2.2万个贫困户安居工程;(4)84条溜索改吊桥工程;(5)培育扶贫产业;(6)综合防治大骨节病;(7)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品基地和产业带,人工饲草料基地。
▲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种养良种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机推广和安全监理体系、草原监理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牧业防抗灾体系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农家书屋,综合文化体育设施(篮球场),村级文化广播站,数字电影放映设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太阳能公共照明,村落道路,垃圾处理,排水(污)系统,村庄绿化美化等。
育成战略性支撑产业。
积极推进一产上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的引进、创新与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加强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能力,强化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工作。加快品种改良,调整种养结构,转变种养方式,推动集约化发展,提高质量产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保障以青稞为重点的粮食安全和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需要。
有重点地发展 镇为主要节点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江三河”区域。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形成以矿业、能源、建材等重工业,高原生物和绿色食(饮)品、农畜产品加工、藏药、纺织、民族手工业、节能环保、高技术产业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特色旅游、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文化产业、金融证券、商贸餐饮为主的服务业体系。
主要节点区域。藏东地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采选业、水电等能源产业和高原生物深加工产业。藏西地区重点推动特色旅游业、特色畜牧业和盐湖矿产开发等产业发展。藏北地区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商贸流通、物流集散、盐湖矿产和多金属矿产开发等产业。
提升产业聚集能力。坚持走大项目、大基地、大集群的产业发展路子,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科学规划和布局工业园区。加快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区和那曲物流中心产业园区建设,完善现有各类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向优势产业聚集,引导产业向园区发展。论证建设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形成西藏特色优势资源深加工基地。
着眼于国内外市场需求、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工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
——优先发展能源产业。积极推进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建设,加快雅鲁藏布江和藏东南“三江”流域水电资源梯级开发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促进“藏电外送”通道工程建设,适时开工建设一批外送电源点项目。加强与东部地区在光伏产业上的对接,培育壮大太阳能产业。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高原生物和绿色食(饮)品业。积极打造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鼓励研发以青稞、荞麦、虫草、红景天等本地资源为原料的高原特色绿色食品、饮品和保健品,不断扩大乳制品、啤酒、矿泉水生产规模。积极发展皮革、牛羊绒等制革、纺织工业。加快林下资源等高原生物系列产品开发。扶持培育一批农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集团化发展,强化市场开拓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一批有特色、上规模、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有重点地发展优势矿产业。加强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积极组织实施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等中央财政地质勘查专项,进一步加大优势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勘查评价,摸清资源潜力,积极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点在青藏铁路沿线、藏中冈底斯东段—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和藏东“三江”流域等成矿有利地区优先布局矿产资源勘查,力争取得地质矿产勘查重大突破。加快铜、铅、锌、铬、金等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形成藏中地区有色金属及铬铁矿产业基地。加大藏东“三江”流域成矿带铜、铅、锌等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形成藏东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加大藏西地区锂、硼、镁、钾等盐湖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形成藏西盐湖资源开发基地。将藏西、藏西北地区铅、锌、钼、锑等优势矿产资源作为战略储备。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矿业企业,鼓励矿业企业兼并重组,推进矿区整合,促进矿产资源规模勘查开发,提高矿业开发水平,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改造提升建材业。科学布局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形成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四地(市)为主的水泥工业格局。落实国家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建设配套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大力发展石材、新型墙体材料,在建材开发、生产中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加快推进藏药产业化。坚持传承与创新,加快藏药保护与开发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藏药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鼓励高原特色生物医药研发,增强藏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藏药新品种。加强藏药材资源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鼓励建立藏药材繁殖、生产基地,人工繁殖藏药材,促进种植产业化。鼓励藏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发展藏药集团,建设藏医药产业园区,推动藏药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支持藏药生产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加快藏药剂型改良,提高成果转化能力和生产能力。大力培育名牌产品,拓展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积极发展民族手工业。组织具有一技之长的民族手工艺艺人申报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扩大和提升知名度。加快民族手工产品原产地标识建设,以旅游业纪念品和民族生活必需品为重点,培育和扶持以藏毯、香品、氆氇、绘画雕刻、金银铜器、铁木家具、皮革、民族服装等为主的企业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和生产
能力,开发不同档次产品,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
专栏9: 工业重点工程
▲能源产业:开展古水、如美、松塔、苏洼龙、拉哇等“藏电外送”水电项目和输电通道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农畜产品加工业:矿泉水、特色食饮品、保健品、乳制品、制革、纺织项目。
▲矿产业: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甲玛铜矿、驱龙铜矿、雄村铜矿、厅宫铜矿、玉龙铜矿二期等重大矿山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
▲藏医药业:藏医药新药研发及技术改造,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工程实验室,藏药材繁育基地。▲建筑建材业: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干法水泥生产线、新型环保建材生产线,太阳能集热采暖等节能示范建筑。
▲民族手工业:藏毯、香品、金银铜器、铁木家具等生产基地及生产线技术改造。
▲产业园区: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区,山南建材工业园区、日喀则产业园区、林芝生物产业园区和达孜、曲水、堆龙德庆等产业园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园。
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提升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地位和品质,树立大旅游观念,高起点编制好旅游业发展规划,增强旅游主导产业地位,力争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翻一番。
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拉萨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林芝生态旅游中心,完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中尼和新藏旅游走廊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统筹推进相关产业和服务,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吃、住、行、游、购、娱有序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结构合理、稳定活跃的旅游市场体系,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符合西藏实际的旅游标准化体系。深度开发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转型旅游产品及冬季旅游产品,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健全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机制,创新景区管理模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旅游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网,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旅游应急救援等安全救助体系。
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构建以城市物流枢纽、物流中心及城乡配送系统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重点打造拉萨物流中枢和那曲、日喀则、昌都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大型流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升级改造,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优势企业,组建物流产业集团。鼓励整合资源,打破部门、企业、地域分割,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金融产业。积极衔接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各项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建立符合西藏实际的金融管理评价机制。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搭配使用的有效方式,建立与西藏实际相适应的差异化信贷管理办法和单独的考核办法,合理扩大授信审批权限,鼓励增加信贷投放。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推动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藏设立分支机构,组建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加快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发展。完善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大力建设和改善信用环境。完善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支持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战略性投资参与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支持企业股份制改组和上市,支持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发展中介服务,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管理、资信评估、信用担保、创意服务、广告会展、人才培训、公共关系等社会中介服务业。
——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批发零售、酒店餐饮企业和品牌,壮大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商贸餐饮业,提高商贸餐饮业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强城镇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发展城镇便利店、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网点和配送中心。鼓励发展连锁经营,推进连锁经营向多业态和专营专卖方向发展,实现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到农
家。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积极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按照保障供给、稳定房价的原则,加强对房地产一、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城镇产权产籍管理机制,引导住房梯次消费。强化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规范住房消费信贷。规范发展物业管理。
——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充分发挥社区服务管理的综合作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大力发展家政服务,逐步建立完善范围广泛、内容多样、分工精细的家政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残疾人托养等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规范发展竞技体育、体育用品、体育彩票等市场。
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服务业组织协调机制,加快研究制定鼓励类服务业的税费、土地、水、电与工业同等的政策。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增强社会容纳就业能力。积极拓宽生活性服务业领域,促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互动融合。启动拉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专栏10: 服务业重点项目
(1)旅游基础设施;(2)地方性法人银行;(3)城镇耐用品旧货市场;(4)农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5)重要商品储备设施;(6)商贸服务设施;(7)西藏会展中心;(8)二手车市场;(9)万村千乡工程;(10)
双百市场工程;(11)大型建材和设备市场。
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适度扩大内地高中办学规模,高中阶段农牧民子女全部纳入“三包”政策范围。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区内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多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中职学生就业技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内地省市的国家示范或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西藏中职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比例力争达到4∶6。
优化提升高等教育。加大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和层次结构布局,加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实施西藏大学“211工程”和博士授权立项建设,把西藏大学建成特色突出、西部先进、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继续推进西藏民族学院进入中西部重点建设地方高等学校行列,加强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提升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扩大高校在校生规模和内地生源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创新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和改革“双语”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相衔接、教育模式与学生能力发展
相适应的双语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鼓励优秀人才从教。实施教师全员轮训制度,强化“双语”教育、职教师资培训。重视发展继续教育。巩固和扩大远程教育成果,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专栏11: 教育发展重点项目
(1)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2)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3)普通高中建设;(4)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5)高等教育发展工程;(6)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7)教育信息化建设;(8)内地西藏班人才培养工程;(9)双语师资培训基地。
营造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基层科技发展体系,积极组织和引导适用技术在农牧区广泛推广应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普宣传,普及日常科技知识,鼓励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专栏12: 科技基础平台
▲技术创新平台:高原特色农牧业、藏药、生物资源、高原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青稞品质改良与牦牛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农牧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学普及教育平台: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地县科普活动场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措施。加大人才知识更新培训,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紧缺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管理、医药卫生、教育人才培养。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牧区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和布局,构建与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流动配置机制。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引导人才在城乡间、不同所有制间、产业间、行业间合理流动。制定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政策,引导党政人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有计划地安排高、低海拔地区人才的交流。建设区、地两级人才市场,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增强服务功能。
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完善党对人才的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领导人员选拔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制度。规范各类人才能力素质标准,改进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方式方法。
专栏13: 重大人才工程
(1)人才素质提升工程;(2)农牧区急需人才培养工程;(3)特色优势产业人才培养工程;(4)青年英才培养计划;(5)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支持计划;(6)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7)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扶持藏医药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远程医疗能力和水平。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继续实施“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扩大服务范围,碘盐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普及健康教育,有效控制地方病,法定传染病病发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城镇65岁以上老人和5岁以下儿童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100%,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
加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师培养和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城市卫生支援农牧区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诊疗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先就业后择业”理念,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基层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落实就业援藏政策,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的方式。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加强政策扶持、职业培训和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企业下岗职工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工会和行业组织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强农村低保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和扶贫政策之间的衔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集中供养率达到50%。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帮助低收入困难家庭和因突发事件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
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老年护理院建设,改善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的收养供养条件,建立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完善无障碍设施。做好优抚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加大廉租住房、周转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改造城镇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建立和完善住房服务信息管理体系。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增强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出版和发行,积极扶持和发展藏文和外文网站,提高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加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的普查、保护和传承,重视历史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加大重要历史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事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专业艺术人才和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挖掘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动漫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工艺品制作、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西藏文化品牌,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规划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园区、文化传播基地等项目,建设民族语言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共建重点工程实验室,鼓励发展地方特色软件研发。积极稳妥推进条件成熟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文化创新能力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组建现代传媒集团。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中小文化企业。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和完善统一、灵活、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
专栏14: 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西藏综合艺术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市图书馆、群艺馆,县级新华书店,乡镇(农林场)综合文化站等城
第二篇:大柳乡“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大柳乡“十二五”(2011-20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估价
过去五年是我乡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较快、乡村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统领工作全局,紧扣“维护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农业强乡、生态立乡、项目兴乡、旅游活乡、和谐建乡”五大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中心,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抢抓历史机遇,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经济稳步健康发展。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可达到1.202亿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75.3%,年均递增8.3%;工业总产值预计可达到6500万元,比“十五”末增长400%,年均递增35.4%;劳务经济预计达到 3750万元,比“十五”末增长55 %,年均递增9.4 %。结构调整富有成效。
四大产业有序推进。五年来,我们积极探索适合本乡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一是通过试点种植、示范推广发展烟叶产业,2010年种植烟叶1200亩,在严重受灾的情况下仍实现总产值120万元,烟农收入普遍提高。二是稳步发展蔬菜、黑猪农特产业,2010年全乡种植蔬菜面积比2005年增长250%,黑猪养殖规模达6235头。三是巩固完善了玉米糁、小窖酒的加工生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200元,比“十五”末增长51.7%,年均递增10.34%;消费水平得到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80万元,年均递增25.8%。
和谐创建有声有色。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教学环境明显改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强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0%。文旅产业快速发展,虎啸滩景区旅游人次年均递增22.3%,景区提档升级已完成3A申报;九龙瀑景区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卫生、广播电视、通信(讯)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87%,全乡12个村97%的农户通电话,村村建
有卫生医疗室,新农合参合率达93%,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解决。惠农政策有效落实,教育“两免一补”、退耕还林、粮食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全部足额发放到位,发放率100%。社会基本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村低保面逐年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特困群众、孤残儿童、五保对象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台阶,全面开展“平安乡”创建活动,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的监管,认真排查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妥善调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有效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责任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平安乡镇”。
总的来说,“十一五”时期,我们立足乡情,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克难勇进,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使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高、发展后劲强的良好势头。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时期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一是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够高,发展速度与周边同类兄弟乡镇相比还相对滞后;二是农业基础较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开发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五是招商引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引资领域面不宽;六是品牌战略效应不明显,尽管大柳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但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七是投入不足,缺乏骨干支撑项目;八是少数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缺乏远见性,创新工作的能力和应对复杂社会变化的能力较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九是农村集体经济依旧困难;十是现代科技文化覆盖面窄。
第二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面临的机遇
未来五年,大柳不仅具备了快速发展、全面突破的条件,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期和提速期,是我乡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包容性增长,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
1、“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我乡有十堰进军大西北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善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2、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推进,我乡作为革命老区乡镇,更有理由接受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继项目建设的加快实施,东风公司新工业园进驻落户十堰,大柳作为鄂陕唇齿相依的边贸口子乡,在生态建设、交通建设、产业发展 2
等重要方面将享有新的投资增长点。
4、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投入的加大,将有利用加快大柳旅游资源的开发步伐,既而带动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5、十堰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委、市政府“一统三分”战略的实施,郧县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与十堰市区开展规划、交通产业、项目、市场对接,大柳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利于接受市县对接的辐射,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乡域经济加快发展。
6、郧县“一区两带”农业综合开发的纵深推进,大柳作为省道沿线、鄂陕交界边贸口子乡和烟叶产业专业乡、黑猪产业项目乡、旅游资源沉积丰厚乡,受带动辐射的作用明显,全乡经济社会将得到大幅发展。
7、经过“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乡“一线两点三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框架已现雏形,快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增强,全乡上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规划投入项目建设,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第二节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近年来,我乡周边乡镇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特别是城郊其它乡镇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形成竞相赶超的激烈竞争态势,增加了发展的危机和压力。
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产业比例有待优化。进一步加快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乡由资源主导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原料生产向深加工转变,由初级产品向市场化商品转变的路子还长。
3、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农民收入渠道窄、增长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
4、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制约发展的矛盾凸显,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村级债务化解、土地山林的边界纠纷、权属纠纷和生产生活稳定等方面都会产生新的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为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5、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品牌战略效应不明显,尽管大柳的农特产品在鄂西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一心两线”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培植产业为重点,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县“一区两带”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坚持以提高全民素质,创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节 预期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2.4177亿元,年均递增15%;工业总产值达到1.0468亿元,年均递增10%;财政收入预计166.47万元,年均递增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2625亿元,年均递增15%;招商引资累计达到2.4178亿元,年均递增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6亿元,年均递增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4元,年均递增10%;劳务经济实现 7543万元,年均递增15%。
2、社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优化,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继续保持心齐劲足、稳定有序、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将大柳建设成为旅游之乡、特色产业专业乡、鄂陕生态经济强乡。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以“一区两带”为纲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大力推进以烟叶、高山反季节蔬菜、黑猪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县“一区两带”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要求,结合大柳乡情,制定了“一线两点三区”(即以郧庙路、南三路沿线为轴心,努力打造郧阳虎啸滩、九龙瀑两个风景点,着力建设好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包装区)农业综合开发战略。一是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和木瓜板块经济,确定十字沟、杨家、白泉、杠子沟、双坪、松树湾等6个村为高山反节蔬菜生产区;确定以杨家、十字沟、白泉、杠子沟、左溪寺、大柳树等6个村为主的木瓜园区。二是以郧阳黑猪发展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在壮大养殖规模、培育特色养殖上使劲,主要以十字沟、大柳树、杠子沟、双坪、余粮、松树湾等6个村为黑猪养殖区,力争黑猪养殖规模突破10000头目标。三是举全乡之力,培育以左溪寺省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早日实现产量突破万担的目标。四是加快 4
推进以玉米糁、小窖酒、干野菜为主导品种的特色产业加工业,通过整合资源、统一品牌、统一注册、统一包装,形成农特产品深加工链条,着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价值。
2、大力推进以虎啸滩、九龙瀑、马脸河三个景点为主的文旅产业开发建设。全力推进支持虎啸滩、九龙瀑、马脸河景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加快马脸河景区开发建设进程,努力促使虎啸滩、九龙瀑景区晋档升级,不断优化三景区的旅游服务水平,不断加大相关配套设施投入,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深化旅游文化内涵,鼓励农家乐等餐饮休闲娱乐业的兴起与发展,通过培育,努力打造郧县“大川”,从而拉动乡域经济发展。
3、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集镇建设。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施“一建三改”和村庄脏、乱、差治理工程。加快乡村道路、宣传医疗设施、人畜安全饮水、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能源开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户房型、院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计划,力争到2015年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4、大力推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中介组织建设。依托产业基地,实行龙头带基地、基地促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优势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规范运作运营上使劲,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以打造边贸口子乡镇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抢抓郧庙路升级大修机遇,争取将这条省道打造为景观路;以构筑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为目标,按照“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乡道路交通建设,坚持建养并重,逐步完成村组断头路、村级循环路和独立桥梁建设工程,实现50%通户路的建设目标。
2、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与产业建设相配套、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匹配的要求,突出河道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土地整理、耕地灌排、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成中心集镇、杨家、白泉、华家河、松树湾等村的小流域治理和农田排灌沟渠建设。
3、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村通信(讯)、电视网络覆盖建设,加快实施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基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高速信息带来的实惠。到2015年,力争实现100%的农户通电话、通电视的目标。
第三节 以整合资源创优服务为重点,加大招商力度扩大引资层面
1、创优招商环境,完善服务体制。整合资源,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科学出台、捆绑使用各种招商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筑巢引凤。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对推进项目建设,制定组织实施、检查报批、跟踪联络、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措施,营造良好的亲商、爱商、护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2、加强银企合作,搭建融资平台。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但目前暂时缺少资金的项目,政府出面协调,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鼓励银行加大对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加快银企合作步伐,为项目建设及时输送血液增添后劲,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节 以生态乡镇建设为重点,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注重乡村面貌的综合整治。强化规划编制,将水、电、路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街道、住宅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景区景点通盘考虑,体现农村建设新风貌。合理实施环卫配套工程,在集镇建设垃圾中转站,增设垃圾收集箱;实施绿化工程,培育绿色景点,对集镇绿化进行巩固完善,打造十字沟景区的观赏药材长廊,兰家坪至林业站的柳林长廊,综合实施乡村环境治理,加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通村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养护和绿化的考核力度,抓好河道整治,开展清“四乱”整治活动,加大房屋穿衣戴帽、涂白和危房改造、靓化工程的投入力度。
第五节 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1、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力争农业先进技术进村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积达100%,农产品包装、加工、综合利用的产品附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加速推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鼓励在外创业有成的乡土拔尖人才和优秀大学生回乡创业,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各个行业的贡献率,推广使用高效、无污染生物农药和肥料,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加大教育优先发展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加校危房改造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个适龄儿童能上学、上得起学、不辍学。“十二五”期间,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达到100%,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5%。办好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和家长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
3、积极推进文体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大力挖掘整理、推介乡风民俗民间艺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抵制不良 6
文化,开展健康向上的文艺演出和廉政文化活动,组建农民演义队,把群众文化送到千家万户。“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乡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高标准配套建设村级文化阵地设施,每个村配套室外文体广场、文化活动站,加强对村农家书屋的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对体育健康事业的宣传,创办健身宣传栏、举办健身知识讲座、创建体育建设示范点,促进全乡体育事业,为群众提供高水平的体育健身服务。
4、积极推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形成功能协调,利用率适度,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实现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扩大新农合参保面,保证群众有病可医。到2015年实现新农合参合率100%,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积称的医务人员。
5、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
第六节 以全面加快发展为动力,加快乡改镇申报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克难发展,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全面推进,但作为建制乡、革命老区——大柳乡,未能享受和建制镇同等的政策扶持,在重大项目资金争取、基础设施投入、支柱产业发展等存在诸多困难。“十二五”时期,通过积极争取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加大乡改镇申报力度,内强基础、外树形象,力争在前两年实现乡改镇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支撑平台,全面推动乡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章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强化思想保障。进一步改进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健全领导体制,完善联系点责任制,打造一支思想上坚信、行动上坚定、意志上坚强的领导团队。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教育,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加快大柳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强化环境保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柳交通、居住、信息、资源等硬环境的不断优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群众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为招商引资及全民创业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大力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塑造科学、文明、诚信、守法的农村新风尚,营造诚信和谐、奋发图强的社会氛围。
3、强化服务保障。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年建设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制订严格和完善的民主工作制、项目责任制、联系分管负责制、领导接访和干部进村入户做 7
工作等制度,加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谐平安联创等建设,促进项目建设、为民服务等工作“常态化”;认真落实税费诫免、小额贷款、社会保障、惠农政策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剩余劳动力、大学生、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严格兑现服务承诺和奖励措施,落实各项投资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4、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加大对行政村村部的建设与完善投入;二是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全面推行“党员首议制”和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开展“亮身份、明职责、树形象”活动,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制度;三是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能力化、知识化和年轻化;四是深化“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五是严格质量,坚持标准,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努力实现5年新发展党员100名的目标;六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基层工程,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第三篇: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 2011年
05月05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字体:【大】【中】【小】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税收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税收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
《税收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税收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税收发展的着力点,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发展的基本准则,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税收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把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税收发展的重要保证。《税收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努力做到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税收法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税收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税收规划纲要》从牢固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持续改进纳税服务、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全面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今后五年税收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抓好《税收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要科学分解税收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并明确工作责任。要跟踪了解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有效地发挥税收规划对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
第四篇: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六年十月
第五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为全面提高发改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应以信息化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努力实现发展与服务的统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信息化促进协调发展,提高机关效能服务的方向,以信息化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全面提升发改系统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委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积极配合省发改委和市政府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继续建立和完善全省发改系统纵向网和视频会议平台,推进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为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和专项应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根基。“十二五”期间,为了适应办公自动化、行政许可、项目监管、视频会议的发展,要不断扩充、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应用建设,提升网络的服务支撑功能和利用率。
2009年以来,我委共投资160余万元建立了发改委系统纵向网、内部办公网、政府网、互联网四网合一的现代化办公网络。该办公网络由2条光缆接入,一条政府光缆连接发改委系统纵向网、内部办公网和政府网;另一条光缆连接互联网。两条光缆之间物理隔离互不连接,以确保信息安全性。发改委系统纵向网系统由2台服务器、1台网关、2台路由器、1台防火墙、一套视频会议系统组成,直接与省发改委专线连接。它的建立,实现了省、市、县发改委系统视频会议和项目的网上申报、审批以及动态管理、档案文件的网上查询下载、政策信息的网上交流等功能,有效的加快了我委办公自动化的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十二五”期间,我委将继续拓宽网络覆盖面,对本委及到区县发改委的网络结构进行全面调整,重新规划网络结构,按业务发展需要提高网络性能,完善省--市--县(区)发改系统的三级信息化网络,建立健全网络应急机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二)建立完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十二五”期间,要以信息服务为主导,建设和整合面向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
2007年我委已经建成门户网站成为与群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宣传政策法规的窗口。今后还要进一步丰富其内容,实现信息发布、业务受理、业务咨询、网上投诉等功能,推进主动、互动、定制等网上办事服务形式,实行政务公开,拓展公益服务,开展互动交流,改进网站展示形式,提高技术保障水平,为企业、社会公众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三)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支持能力。数据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应以信息共享为主线,建立数据采集、更新机制,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构建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体系,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狠抓数据质量建设,加大数据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入库,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
(四)建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平台。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全市信息化建设应始终把信息安全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强化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的采用安全技术建立基本安全防御系统,增加网络安全设备,加强安全
管理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等级保护,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水平。建立异地数据备份系统,保障数据系统安的安全可靠。制定、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系统安全管理,适时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逐步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领导重视和机构健全是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内容完备、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制度是决定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础。“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健全、完善和落实各项信息化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其统一标准、规范操作、保障安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系统运行维护与系统管理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网站管理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等。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信息化干部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重视
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稳定技术队伍,改善和提高信息技术人员待遇,创造适合技术人员发挥技术特长的工作环境,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娴熟、技术精湛又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化培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和技能竞赛,提升发改队伍的信息化整体素质。
(四)加强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各区县发改委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为信息化建设专用资金,切实保障信息化的建设及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二O一O年六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