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黔府办发„2008‟83号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瓦斯 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座谈会、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全省瓦斯治理攻坚战成果,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现就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目标,以“一通三防”为基础,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的煤矿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工作体系,树立“瓦斯是资源和清洁能源”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监管、强化监察,把瓦斯治理攻坚战和综合利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2.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省煤矿瓦斯事故控制在44起、死亡人数控制在130人以内,比2007年分别下降30%和22%,有效控制重大瓦斯事故,坚决遏制特大瓦斯事故;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煤矿瓦斯抽采总量达到8.56亿立方米,利用量达到1.80亿立方米,比2007年分别增加89%,131%;建设一批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示范县和示范企业,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打好基础。
二、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3.优化生产布局。矿井和采区设计必须包括瓦斯治理的内容,生产系统和布局必须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并贯穿于新井建设、水平延深、采区设计、生产准备到工作面移交的各个环节;新采区投产前,必须完成抽采钻孔、抽采巷道和有关设备安装等瓦斯治理工程,具备瓦斯治理的各项功能和条件,否则不准投产;简化矿井生产系统,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逐步推广大走向、大采长工作面,在有条件的煤矿中推行一井一面,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减少通风和瓦斯管理环节。
4.合理组织生产。煤矿必须按照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45万吨/年以上矿井,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和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30万吨/年及以下矿井,一矿只准1个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严格劳动组织管理,按照生产计划核定劳动定员,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5.实现正规生产。建设矿井在未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前,不得进行回采巷道掘进;确保采掘平衡,严禁剃头开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1个通到回风巷道,1个通到进风巷道,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禁止以掘代采等非正规采煤方法。
三、建立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6.系统合理、稳定。矿井的开拓部署及采掘布置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并确保通风系统合理;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进风、一段回风;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严禁采用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确保风向、风速、风量稳定。
7.设施完好、可靠。所有通风构筑物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并能保障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各产煤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集团)公司通风安全部门要制订明确的通风设施构筑标准和验收程序,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按标准设置通风设施并按程序验收,确保通风设施质量;已有设施要建立日常检查和维护制度,保持通风设施完好可靠;防突风门的砌筑要进行专门设计,其设置的位置、质量、强度必须满足防突的要求。废弃巷道、采空区、盲巷和暂时不用的巷道要及时进行封闭;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不得设置风流控制设施;要根据采掘进度及时施工永久通风设施,减少临时通风设施数量,确保风流稳定,控制可靠;井下密闭必须挂牌、上图并报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备案,启封密闭必须编制专门措施,并经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同意后实施。
8.风量充足。矿井供风量必须满足所有采掘工作面及硐室的风量需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满足用风需要,必须双机同能力配备,实现双回路供电,并具备反风功能;保证井下巷道断面及高度符合要求,各用风点的风量充足、风速符合规定。不能满足用风需要时,必须进行系统改造和设备更新,否则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建立和执行测风制度,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矿井开拓、采区准备以及采掘作业前,要准确预测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编制通风设计,保证采掘面充足配风;硐室配风量要满足设备降温、空气质量符合规定、有害气体不超限的要求。
9.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或全风压通风,局部通风机及附属设施的安装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杜绝循环通风;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推广“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主、备风机自动切换;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及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掘进工作面供风;局部通风机要保持连续运转,不得随意停开,并有专人负责,实行挂牌管理;局部通风机安装和拆除应由生产部门提出申请,通风、机电等部门审查并共同实施;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杜绝无风、微风和瓦斯超限作业。
四、强化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的技术措施,确保抽采达标
10.查清矿井瓦斯赋存情况,勘查、设计先行。各煤矿企业要认真采取措施,定期测定、收集矿井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煤层透气性等矿井瓦斯赋存基础参数,建立瓦斯基本参数数据库,按规定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为科学确定抽采方式,合理选择抽采系统、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提供第一手资料;新建、技改和资源整合的设计和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设计必须包括瓦斯防治方面的内容,并纳入安全专篇;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编制瓦斯抽采专项设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编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
11.坚持应抽尽抽、效果达标。到2008年底,所有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和完善瓦斯抽放系统,实施瓦斯抽采;瓦斯含量达到或超过8.0立方米/吨的煤层(区域)、瓦斯压力达到或超过0.74MPa煤层(区域)必须预抽煤层瓦斯,消除瓦斯隐患后,再安排采掘作业,预抽范围和效果必须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规定;水平延伸、采区接替要保证瓦斯预抽时间和整个抽采作业过程的安全技术要求,实现先抽后采;瓦斯抽采要以满足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为前提。煤层经预抽瓦斯后,抽采防突效果指标、抽采率指标和可解吸瓦斯含量指标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
12.搞好抽掘采平衡。要保证矿井瓦斯抽采与采掘布局协调、平衡,使采掘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煤层瓦斯抽采工作要做到超前勘查、超前规划、超前设计、超前施工,确保煤层预抽时间和瓦斯预抽效果;矿井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为限,计划开采的煤量不得超出瓦斯抽采达标的煤量;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生产安排必须与瓦斯抽采达标的煤量相匹配,保持生产准备及回采煤量和抽采达标煤量平衡,否则必须调整采掘部署,降低煤炭产量,做到瓦斯抽采不达标不生产。
13.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瓦斯抽采,全力推进瓦斯地面抽采实验工程等瓦斯抽采新技术的应用。坚持邻近层与本煤层抽采相结合,采前预抽与边采边抽、采空区抽采相结合,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充分抽采煤层瓦斯;积极采用密集钻孔、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巷道抽放等工艺,强化抽采措施;所有应进行抽采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优先选择高负压预抽煤层瓦斯措施,配齐各类抽采钻机。
五、积极实施防突措施,着力抓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14.分类管理。高瓦斯矿井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必须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在采掘过程中,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的矿井、与突出矿井相邻且开采相同煤层的矿井必须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在突出区域、突出危险区域开采的矿井,必须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未鉴定和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矿,必须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
15.强化管理。突出矿井要编制防突专项设计,设计必须遵循《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规范》、《煤矿瓦斯基本抽采指标》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规定,主要井巷应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井下严禁使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突出矿井和按突出管理的矿井必须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地质工作,查明煤岩赋存状况,在突出煤层顶底板岩巷掘进时,必须定期验证地质资料,防止误穿煤层;矿井按规定建立防突管理档案,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必须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6.落实措施。在矿井开拓部署和煤层开采程序方面,应坚持瓦斯抽采工程优先、保护层开采优先的设计原则。突出矿井具备开采保护层的,必须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凡保护层厚度符合煤炭资源量估算指标的必须开采。要认真考察被保护层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并确保保护效果有效;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突出煤层,应采用煤层顶、底板穿层钻孔、工作面顺层钻孔等措施预抽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煤层掘进工作面作业应在穿层钻孔的掩护下进行;严重突出危险煤层尽可能选择地面钻井预抽或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措施。
对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必须制定石门揭煤的专项措施,准确掌握工作面距煤层的法线距离,严格按要求组织施工。未形成系统的建设矿井,石门揭煤放炮必须在地面实施。已经形成系统的建设矿井和生产矿井,石门揭煤放炮作业可以在反向防突风门后的避难硐室中实施,严重突出矿井也应在地面实施;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的巷道,特别是距突出煤层法线距离小于20米的掘进巷道,必须采取消突措施并采取严格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和地质构造,防止瓦斯异常涌出或误穿突出煤层。
严格落实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并进行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采取安全防护等“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突出措施;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并密切观测煤与瓦斯突出预兆,监督检查采掘工作面的防突措施落实情况,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17.加强培训。井下防突工作人员必须纳入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煤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通风区长、地测科长(负责通风、地测管理的技术人员)要接受防治突出知识培训,掌握突出的预兆和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识。加强井下作业人员对突出预兆基本知识的培训。
六、建立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18.装备齐全、可靠。所有煤矿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要求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输电缆、传感器等设备的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有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主机有备份,备份主机能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矿调度室内有主机或显示终端;联网主机有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井下分站应设置在进风巷道或硐室中;井下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做好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所有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必须于2008年底前完成;积极推广装备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
19.数据检测、传输准确。瓦斯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地点和报警、断电浓度以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必须按规定的周期在井下采用新鲜空气和标准气样调校,确保显示和断电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新装备的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制造并取得煤矿安全标志证书的系统,传感器调校期为10天,未经改造的在用系统的传感器调校期为7天。不能按时调校、或检测数据误差超过0.2的,可视为监测监控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必须停止作业。工作面只要有一个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该工作面必须停止作业;监控主机能显示所有传感器的信息,信息能真实反映监测对象的数值或状态。45万吨/年以上矿井必须建立监测监控系统维护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从事系统维护、传感器维修和调校工作;针对我省小煤矿技术管理薄弱的实际情况、各产煤县(市、区)必须组建能够覆盖辖区内所有煤矿、满足调校周期要求的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中介服务中心,为小煤矿提供监测监控系统维护、传感器维修和调校服务,确保传感器检测数据、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以及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准确。
20.断电可靠。正确选择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和连线方式,保证监控系统的断电和故障闭锁功能,当瓦斯超限的时候能够及时切断电源,从而迫使采掘等生产活动停止;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每隔7天必须对瓦斯超限断电闭锁和瓦斯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保证瓦斯超限断电、停风断电功能和断电范围的准确可靠;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瓦斯超限时,监测监控系统应声光报警、自动切断监控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中心站应正确显示报警断电、馈电时间和地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风电”、“瓦斯电”闭锁管理制度,回采工作面投产前、掘进工作面开工前,必须有“风电”、“瓦斯电”闭锁设计。
21.处置迅速。及时分析监控系统和瓦斯涌出的异常情况,建立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当瓦斯超限和各种异常情况出现时,要迅速反应,采取应对措施,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加快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中心和服务机构非正常处置程序及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预警作用。
七、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到位
22.完善责任体系。健全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责任制度体系,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目标、措施的制定实施和体系、机构、投入的落实;健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的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特别是瓦斯治理工作中应负的职责。
健全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按要求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专业机构,小煤矿至少配备通风、地测工程技术人员各1名;涉及瓦斯治理的矿井开拓巷道布置、采掘部署、生产系统调整和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以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重大技术问题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决策。
23.健全规章制度。各煤矿企业必须建立通风、抽采、监控等定期审查制度,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必须建立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规定检查的地点、范围、次数和方法,矿长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必须按时审阅瓦斯日报,及时处理出现的瓦斯问题;必须建立机电设备使用管理和检查维修制度,明确日常检查的范围、时间、方法和措施,坚决杜绝失爆,保障供电安全。选用经检测合格的机电设备,推广使用先进装备,严禁使用国家已禁止使用的设备。
24.严格监督考核。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制度,有效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要建立和完善瓦斯治理责任和制度的落实机制,明确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和执行标准,确保职责和制度的落实;要加强通风瓦斯装备和管理的监督考核,对违反瓦斯治理制度和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严格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八、落实主体责任,实施瓦斯“零超限”和煤矿分类管理,确保隐患排除
25.落实主体责任。煤矿企业要严格履行瓦斯隐患排除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瓦斯隐患排除所需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负责组织瓦斯隐患排查和落实隐患排除工作。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时,有权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排除瓦斯隐患的监管责任,完善驻矿安全督查员制度,建立隐患排除监督制度,定期开展矿井瓦斯等隐患排除检查工作。隐患排除工作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煤矿企业每月组织对瓦斯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排查出来的隐患必须落实资金、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坚持重大事故隐患不排除不生产的原则,消除隐患;县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管理部门每季度要对辖区内煤矿开展一次瓦斯隐患排除工作检查。市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管理部门每半年要对辖区内煤矿开展一次瓦斯隐患排除工作检查,并在主流媒体上公告。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实行“编号登记、挂牌督办、限期整改、专人负责、复查销号”制度。
26.实施瓦斯“零超限”管理。矿井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治理到0.8%以下才能作业。实施瓦斯“零超限”管理制度,发现井下瓦斯超限必须先撤出超限区域作业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处理瓦斯超限必须制定专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按措施组织实施;瓦斯超限要按未遂伤亡事故追查责任;瓦斯超限调查报告报县煤管局备案,未组织调查或未上报备案的,一经查实按瓦斯超限作业处罚。
27.推进“专家会诊”工作。各级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每年要聘请资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区域内煤矿进行瓦斯治理“专家会诊”,对“专家会诊”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在日常监管工作中重点督促落实整改。对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等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企业和政府部门挂牌督办,重点治理。各产煤县(市、区)负责辖区内15万吨/年以下煤矿的“专家会诊”活动,各市(州、地)负责辖区内15万吨/年及以上、45万吨/年以下煤矿的“专家会诊”活动,45万吨/年及以上煤矿的瓦斯治理“专家会诊”工作由省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各市(州、地)对所辖区域内各类煤矿存在的瓦斯重大隐患要在市级主流媒体上进行公告。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省级挂牌督办的瓦斯等重大隐患在省级主流媒体上进行公告。
28.实行煤矿分类管理。各产煤县(市、区)要对本地区煤矿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每半年进行一次分类评估,逐一排队。按照完善一类、提升二类、整顿或淘汰三类煤矿的原则,实施分类指导、分级推进、整体提高。
对于一类煤矿的监察监管,以技术指导和服务为主,扶持煤矿向标准化矿井和本质安全型矿井方向发展。检查时发现一般安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适度处罚。对于二类煤矿的监察监管,技术指导和行政执法相结合,督促煤矿安全管理上台阶、上水平。检查时发现一般安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适度处罚,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适用处罚条款规定的从重处罚。对于三类煤矿的监察监管,以行政执法为主,强制煤矿企业加强安全投入和管理,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整改无望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检查时发现一般安全隐患,适用处罚条款规定从重处罚,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必须责令停产整顿,停产整顿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逾期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或抗拒整改的,一律予以关闭。
九、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保障政策,推进瓦斯综合利用
29.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省政府安排的科技费用要支持省有关科研机构组织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课题科技攻关;省科技厅要根据需求安排一定的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科技攻关项目;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省煤田地质局等单位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根据我省煤层地质条件和瓦斯赋存特点,深入研究瓦斯灾害发生机理,争取尽快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区域防突、低透气性煤层抽采和地面煤层气抽采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形成适应我省煤矿不同地质状况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防治体系;国有重点煤矿要主动联合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研究和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发挥示范作用。
30.多方创造需求、努力提高利用比例。各级地方政府及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煤矿企业要在创造需求上下功夫,推进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工作,通过市场融资等方式参与煤矿瓦斯利用项目,拓展利用途径,使煤矿瓦斯广泛用于民用、发电、化工等方面;进一步制订完善瓦斯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落实瓦斯综合利用规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瓦斯综合利用的比例。真正达到以利用促抽放、以抽放保安全的目的。
31.全面落实政策。省财政厅负责中央财政煤矿瓦斯开发利用项目补贴费用的具体申报,对煤矿企业申请的瓦斯开发利用补贴,由省财政厅汇总后及时向财政部提出申请。各级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瓦斯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向开展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企业按国家要求颁发营业证照。贵州电网公司要严格落实煤矿瓦斯发电并网,全额收购发电量,上网电价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721号)、《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有关规定。
十、加强组织领导,齐抓共管,扎实推进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
32.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地)、各产煤县(市、区)、各煤矿企业要成立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辖区内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规划、目标、措施;各级政府、部门和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领导是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要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完善考核体系;要保障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重点支持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为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实行瓦斯抽采量、利用量、瓦斯事故等情况分级上报制度;煤矿企业每月5日前将本矿上月的情况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10日前报市(州、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州、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15日前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33.确保资金投入。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煤矿企业要建立瓦斯综合治理持续投入机制,用好维简费、安全费用和其他自有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投入应不低于12元/吨,为瓦斯综合治理提供资金保障;省政府安排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引导资金,各市(州、地)、各产煤县(市、区)要安排配套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建设各类煤矿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和示范县(市、区),包括高瓦斯、高地压、煤层群条件下的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严重突出矿井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煤层自燃严重的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煤层瓦斯地面、井下综合抽采与利用示范工程等;鼓励煤矿瓦斯利用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支持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引导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
34.严格瓦斯治理工作考核。发生瓦斯超限作业和瓦斯事故的煤矿企业不能直接延续安全生产许可证,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年内不能晋职(级),不能参与评优创先活动,并取消年终安全奖资格。
各市(州、地)、各产煤县(市、区)、各煤矿企业要根据省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考核办法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企业的考核办法,通过奖优罚劣,推进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35.着力推进瓦斯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各地和煤矿企业要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瓦斯灾害和地质赋存特点,研究探索瓦斯治理技术手段,构建适合本地区、本矿区特点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推进构建瓦斯治理体系示范企业和示范县(市、区)建设,提高本地区和本企业瓦斯灾害治理水平;认真落实省属国有煤矿企业帮助地方小煤矿工作,省属国有煤矿企业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帮助、扶持对口的小煤矿构建以完善通风系统为前提,以瓦斯抽采和防突为重点,以监测监控为保障,区域治理与局部治理并重的瓦斯治理体系。尤其是在矿井瓦斯抽采达标方面,帮助小煤矿在选择抽放方式、钻孔布置、钻孔施工、封孔工艺等方面突破瓦斯抽放“瓶颈”,保证抽放效果。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小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36.强化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煤矿行业管理,按规定组织开展所辖煤矿的瓦斯等级鉴定,严把审核批准关、严格按标准和规范确定矿井瓦斯等级;严肃认真地搞好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把构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要求特别是矿井通风、瓦斯抽采能力等作为生产能力核定的重要内容和约束指标。
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规定的日常监督,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重大瓦斯隐患,落实瓦斯治理各项措施;督促煤矿企业切实做好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防范瓦斯灾害的安全技术素质。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煤矿瓦斯治理情况作为监察重点,列入年度监察计划,开展定期监察、专项监察和重点监察,凡发现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抽采不达标等仍然组织生产的违法行为,必须要求限期改正,并实施停产整顿、罚款等行政处罚,对拖延整改或瓦斯灾害严重,整改无望的煤矿要予以关闭。
请各产煤县(市、区)政府将本通知印发至所属各产煤乡(镇)政府及辖区内各煤矿企业。
二○○八年八月八日
第二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意见(办%AD
【发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办字〔2009〕46号 【发布日期】2009-03-26 【生效日期】2009-03-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意见
(办字〔2009〕46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瓦斯治理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全省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力度,有效防范煤矿瓦斯事故,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现对全省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把防范瓦斯事故作为煤矿安全工作的核心任务
(一)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治理瓦斯是预防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防止群死群伤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各级煤矿安监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把瓦斯治理作为突出任务,以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工作体系为重点,坚持管理、技术、装备、培训并重原则,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核心,不断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
(二)瓦斯治理是煤炭行业管理的重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组织开展所辖煤矿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和行业规范确定矿井瓦斯等级;把构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是否达标,作为生产能力核定及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的重要内容和约束指标。
(三)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首要任务。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把瓦斯治理内容列入监管监察计划,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等形式实施全面管理,凡发现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抽采不达标仍然组织生产的,要求限期整改或实施停产整顿,对整改不到位或瓦斯灾害严重,难以有效防治的矿井,坚决予以关闭。
(四)大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和瓦斯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各市、县(市、区)和各煤矿企业要结合本地、本企业瓦斯灾害和地质赋存情况特点,研究探索瓦斯治理新途径新技术,构建完善的适合本地、本企业特点的瓦斯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进一步推进质量标准化和瓦斯治理体系示范矿井及示范县(市、区)建设,树立典型,规范管理,推动全省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强化管理,完善瓦斯治理制度、管理机构和配套设施
(五)矿井必须有完善的独立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按规定设计和施工。矿井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采区进、回风巷道必须贯穿整个采区。高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道;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道,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严禁采用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等。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贯穿于矿井建设、水平延伸、采区设计、生产准备、工作面移交各个环节;建设矿井在未形成全风压系统前,不得进行回采巷道掘进,严禁以掘代采;采区未构成通风系统不得开掘回采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系统后,方可回采;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高瓦斯矿井以及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之间不应设置联络巷。有特殊情况的,应经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或省属煤炭企业矿井的上一级机构(以下简称集团子公司)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批准;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煤巷、半煤岩、有瓦斯涌出岩巷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主、备风机必须同等能力,并实现自动切换。低瓦斯矿井的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要积极推广和使用“双风机”“双电源”,确保供风稳定可靠。
(六)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系统。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安装、维护、使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系统软件显示、打印报表、数据格式符合规定要求,并按新的MA标志证书确认的系统配置安装或更换稳定性为15天以上的传感器或传感元件等关联设备;甲烷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地点和报警、断电、复电值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调校、测试,保证甲烷传感器、超限断电和停风断电功能的灵敏可靠。对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或无法修复的安全测控仪器,要按照有关规定强制报废或淘汰;要保障系统主机双机或多机备份,备份主机能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监控中心站必须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监控室应设在矿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作出反应,按照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处理瓦斯异常问题;实现安全监控系统区域联网,重点产煤县(市、区)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实现区域联网,并逐步将低瓦斯矿井纳入区域监控网络,有条件的地区要实现多级联网。各级煤矿安监部门要根据联网情况,按照“分级监管、分级响应”的原则,建立非正常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对瓦斯超限、停风、馈电状态异常等情况作出准确及时反应,并根据预警情况完善应急措施。
(七)建立健全瓦斯治理责任制和瓦斯治理机构。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要健全以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依法健全管理机构,认真落实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责任制,强化对瓦斯治理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体系的作用;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按要求设立主管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工作的专业机构,并配备足够的专职技术人员;矿井必须设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突出矿井必须设地测副总工程师,并建立防突专业化施工队伍,落实“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突出煤层石门(井筒)揭煤应由防突专业队伍施工,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施工队伍应相对固定;大中型煤矿要建立监控系统管理机构,重点产煤县(市、区)要建立区域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机构,行政区域内没有重点产煤县(市、区)的应以设区市为单位建立区域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机构,满足本地中小型煤矿的服务需求;大型煤矿要建立救援队伍,配足救援装备,不具备建立救援队伍条件的小型煤矿要与周边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协议,一旦发生事故及时抢险和救助。
三、认真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加强突出矿井管理
(八)加强煤矿瓦斯地质工作。煤矿必须及时探明采掘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掌握煤体结构、瓦斯涌出量等情况。积极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准确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采取防治突出措施,检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完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矿井要做好非突出煤层向突出煤层转化的预警工作。非突出煤层采掘过程中出现瓦斯动力现象,煤矿企业必须及时向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和集团子公司报告,并请国家煤矿安监局授权单位对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未经审批前,矿井出现瓦斯动力现象的区域必须停止生产;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以及邻近生产矿井为突出矿井的新建矿井,在开拓新水平时,石门(井筒)揭煤必须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报县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子公司审批,并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26条规定收集“四项指标”资料,发现四项指标超标的,必须先按突出煤层管理,在规定时间内请国家煤矿安监局授权单位进行鉴定;低瓦斯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应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和压力。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个采区垂深每增加50m时,应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和压力及突出危险性相关参数。
(九)突出矿井要加强对采掘应力集中区的防突工作。突出煤层石门(井筒)揭煤要避开地质构造带和应力集中区,突出危险区域巷道,不得在地质构造带和应力集中区贯通。同一区段的突出煤层进行采掘作业时,相向采掘的两个工作面最小间距由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或集团子公司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确定;严格突出煤层巷道及工作面施工管理,在突出煤层的煤巷中施工,必须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实施,煤矿有关管理人员要现场带班,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建立石门(井筒)揭开(穿)突出煤层防治突出设计、措施报批制度。揭煤设计由煤矿组织会审后报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和集团子公司批准,揭煤措施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审批,并组织落实。石门(井筒)揭煤工作面控制范围应根据煤层的实际突出危险程度确定,但必须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8米以上(煤层倾角>8°时,底部或下帮5米)。钻孔必须穿透煤层的顶(底)板0?5米以上。若不能穿透煤层全厚,必须控制到工作面前方15米以上。煤巷掘进工作面控制范围为:巷道轮廓线外8米以上(煤层倾角>8°时,底部或下帮5米)及工作面前方10米以上。采煤工作面控制范围为:工作面前方20米以上;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严重的煤层,经专家论证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暂缓开采。
(十)突出矿井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必须开采保护层。突出矿井有条件的必须开采保护层,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预抽煤层瓦斯,预抽效果要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并经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和集团子公司组织认证;凡符合《煤矿地质规程》开采条件、经论证具有保护效果的煤层必须开采。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突出矿井必须制订保护层开采及瓦斯抽采规划,调整矿井开采部署,制订矿井开拓、掘进和回采接替计划以及配套的瓦斯抽采和治理技术方案。保护层工作面应正常衔接,推广无煤柱开采,不同煤层的保护层开采,其首采保护层的保护效果和保护范围必须进行考察。实施首采保护层开采的块段或工作面必须将保护层和被保护层的巷道布置、瓦斯综合治理方案报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或集团子公司审查。被保护层开采前必须经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和集团子公司组织专家对被保护层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进行评价。
四、强力推行先抽后采,做到抽采达标
(十一)严格抽采条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规定,下列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单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5立方米/分或单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立方米/分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抽采条件的;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
(十二)逐步实现“抽、掘、采”三量平衡。煤矿企业必须编制中长期和瓦斯抽采专项规划或方案,并贯穿于新井建设、水平延深、采区设计、生产准备到工作面移交的各个环节。瓦斯抽采专项规划或方案必须经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或集团子公司审批。需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在水平延深和新采区设计时,必须同步设计瓦斯抽采等内容。新采区投产前,必须具备瓦斯抽采的各项功能和条件,否则不准投产;瓦斯抽采工程要超前规划、超前设计、超前施工,留足预抽时间,做到先抽后采(掘)。瓦斯抽采要纳入矿井生产接续,保证矿井“抽、掘、采”平衡;煤矿根据瓦斯预测资料,对内所有需抽采的采掘工作面,提前制订有针对性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抽采矿井必须编制瓦斯抽采工程和抽采量计划并严格瓦斯抽采计量考核,按规定测定瓦斯抽采量,确保瓦斯抽采效果。
(十三)严格落实《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各企业要严格按照《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规定标准,确保瓦斯抽采达标。突出煤层在采掘作业前必须将瓦斯含量降到煤层始突深度的瓦斯含量以下,或将瓦斯压力降到煤层始突深度的煤层瓦斯压力以下;没有煤层始突深度瓦斯含量或压力数据的,必须将瓦斯含量降到8立方米/吨以下,或将瓦斯压力降到0?74兆帕以下;被保护层工作面未受到保护的区域,必须采取预抽瓦斯等措施消除突出危险。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前,保护层工作面的瓦斯抽采工程保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中规定的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要求。
(十四)积极探索瓦斯抽采有效途径。优先选择地面区域预抽,煤层平均渗透率大于或等于1毫达西,且具备煤层气开发条件的矿井,应优先采用地面钻井,规模化预抽煤层瓦斯;煤层平均渗透率在0?1到1毫达西之间的矿井,可采用地面钻井进行区域预抽;加强井下区域预抽。具备条件的矿井应将先期施工的开拓、准备巷道优先布置在岩层中,并利用顶底板巷道进行煤层瓦斯预抽;积极采用卸压区域预抽。可采煤层不能作为保护层开采的,可选择邻近不可采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同时,采用地面钻井或井下巷道穿层钻孔等措施,抽采被保护层和邻近层的卸压瓦斯;提高瓦斯抽采装备水平,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应制订抽采设备更新计划,逐步淘汰落后的抽采设备;实施瓦斯分源抽采,建立高、低负压(浓度)分源抽采系统,并留有一定的余量系数;推广使用大功率、大流量抽采泵,加大抽采管路直径,减少系统阻力,非卸压钻孔孔口抽放负压不应小于13千帕,卸压钻孔孔口抽放负压不应小于6?7千帕并应使波动范围尽可能降低,煤层瓦斯预抽率应大于25%。积极推广大功率钻机、大直径长钻孔,提高单孔抽采量。
(十五)严格施工现场验收。矿井要建立健全瓦斯抽采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采用地面区域预抽、井下穿层钻孔大面积预抽和平行、交叉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以及抽采采空区瓦斯时,其钻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当班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并作好施工记录,所有钻孔必须由带班人员现场验收签字,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矿总工程师要定期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在转入抽采工序前,矿总工程师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签字。抽采期间,施工人员要作好抽采记录,包括工作情况、抽采量等。矿总工程师要对抽采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抽采达标后下达采掘指令。
(十六)全面推进抽采利用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督促煤矿企业进一步加大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国家鼓励瓦斯抽采利用相关扶持政策,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全省瓦斯抽采利用考核指标;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要积极研究利用瓦斯的途径和方式。瓦斯抽采总量5立方米/分以上,要进行瓦斯抽采利用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强化对抽采瓦斯的利用,加快我省瓦斯利用项目建设步伐,实现瓦斯抽采和利用达标。
五、加大培训力度,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十七)加快培养通风、地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积极接受有关院校通风、地测方面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到企业瓦斯治理人员队伍中。同时加快与有关专业院校合作,通过企业选送、委培等形式培养通风、地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十八)加强瓦斯治理人员的培训。所有瓦斯监控系统维护及值班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复训。突出矿井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治突出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每3年至少复训一次;防突专业人员(预测预报工)必须具有煤炭中等专业技术学历或高中(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每年复训一次。培训工作由四级及以上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培训机构必须按照要求编制教案,初训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其中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复训时间不得少于7天。
六、强化现场管理,确保瓦斯治理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十九)认真执行采掘工作面开工许可证制度。采掘工作面生产前,必须由生产、安监、通风、技术等部门联合验收,确保“一通三防”安全设施和技术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并由主管矿领导签发“开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生产。
(二十)制订和实施重点环节管理工作程序。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积极推行管理工作程序,针对矿井防突、瓦斯抽采、老空及盲巷管理、防治自然发火等重点环节的特点,制订管理工作程序。合理设置管理控制点,制订各控制点联锁工作票,强化过程控制,实现管理责任的传递,使瓦斯治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工作现场的各个环节,保障瓦斯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性。
(二十一)加强现场瓦斯检查。煤矿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和容易积聚瓦斯的地点,必须进行巡回检查。矿井瓦斯检查的地点由总工程师签字确定。检查地点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进行调整。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瓦斯检查员发现瓦斯异常,有权停止作业。瓦斯检查员必须按照瓦斯检查点设置所规定的路线、地点、时间检查瓦斯,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手册,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斯检查手册、瓦斯记录台账“三对口”。矿井管理人员及时与监测系统数据比对,与监测数据一并存档备查;严格执行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规定。建立健全瓦斯超限追查处理制度,实行分级追查处理,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度,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当班矿级带班负责人必须到现场指挥处理;瓦斯浓度达到1?5%以上及采掘工作面瓦斯长时间处于临界状态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查明原因,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制订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和集团子公司。煤矿安监部门和集团子公司要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和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
七、加强“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实现瓦斯“零超限”目标
(二十二)加强“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对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监测监控以及机构队伍、规章制度、安全投入、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行排查和治理。建立健全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建立隐患分级监控制度,对矿井通风、抽采、监控、防火、防尘等系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公告公示,实行政府部门挂牌督办,重点治理,限期整改,直至隐患消除。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精心组织本企业的“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所必需的资金、人员和时间。各煤矿企业要用“四个制度”、“五定原则”和“四项措施”规范、监督隐患的治理过程。“四个制度”即隐患确认、隐患分级管理、隐患治理监督和隐患治理完成验收,“五定原则”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时间、定责任人,“四项措施”即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操作人员专项培训措施。
及时排查“一通三防”生产现场的隐患及随着生产推进将要产生的隐患,并主动整改治理,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具体化。
(二十三)坚决做到瓦斯“零超限”。县级以上煤矿安监部门、集团子公司要定期对矿井瓦斯超限及整改处理情况进行检查,把瓦斯超限作为隐患治理工作的重点。煤矿企业要将矿井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坚决做到瓦斯“零超限”。
八、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四)加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力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执法检查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
1?未按规定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
2?未按规定设立瓦斯治理机构或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3?不能实时监控各类传感器运行状态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
4?未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要求安设使用传感器。
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1?瓦斯治理的规划或方案、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
2?具备开采解放层条件没有开采;
3?瓦斯突出矿井未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瓦斯地质工作;
4?未按规定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防突知识培训;
5?井筒揭煤未安设瓦斯断电仪。
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产整顿:
1?采、掘工作面未按规定实行独立通风;
2?不具备开采解放层条件,抽采不达标;
3?系统不完善进行回采作业;
4?专用回风巷不符合要求;
5?违反规定进行放顶煤开采。
(二十五)把瓦斯抽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作为安全检查和执法的重点。凡不执行瓦斯抽采规定,瓦斯抽采不达标的矿井,必须停产整顿,限期整改,逾期仍不达标的,必须按瓦斯抽采达标煤量核减煤炭产量计划。
(二十六)把瓦斯抽采作为煤炭生产许可证办理、延续的必备条件。凡应建立瓦斯抽采系统未建立、抽采不达标的矿井,不得办理和延续煤炭生产许可证。
(二十七)基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矿井必须执行瓦斯抽采规定。对未按规定同时考虑瓦斯抽采系统设计的不予审批;对建设期间抽采系统建设滞后、机构不健全和资金投入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对抽采未达标的矿井,一律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二十八)严格责任追究。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瓦斯治理的法律法规。对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有关负责人,依法依纪予以严肃处理;各级煤矿安监部门要依法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对发现的重大瓦斯隐患不按规定认真查处致使酿成重大事故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煤矿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意见
煤矿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
十条”实施意见
煤矿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意见2007-12-16 23:36:1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意见煤矿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意见(2)为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综合治理十二字方针,坚持“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的原则,建设安全、高效、稳定的矿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推广的“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第1条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投入的重点是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矿井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及相配套的供电系统
等。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吨煤15元提取,并严格考核,确保资金提取和合理使用。第2条各矿井必须设置专职通防副总工程师,高突矿井逐步配备地测副总工程师,通风工区及安全生产部室应配齐通防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最低要达到中专水平,其专业必须对口。加强职工培训,努力提高“一通三防”人员素质,凡新增加的“一通三防”人员文化程度最低要达到技校或高中毕业水平,数量满足瓦斯治理需要。第3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及有高瓦斯区域的低瓦斯矿井要采取积极的人才措施,确保通风专业人员稳定。“一通三防”专业人员调动时,组织部门应及时予以配齐。第4条瓦检员、防突员、安监员享受采掘一线待遇,实行末位淘汰考核制度,并建立后备人才库(后备人数占在籍数的15)。第5条各矿应对生产及主要辅助单位现任班长、区(队)长进行“一通三防”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生产及主要辅助单位职工未经“一通三
防”专业培训、考试不合格,不得担任班长、区(队)长;特殊工种须经“一通三防”专业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第6条各矿井每年必须制定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确保瓦斯治理的针对性,实现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每季度最后一个月要结合下一季度生产安排情况对通防系统进行审查和分析,并将审查材料报集团公司备案。第7条集团公司、矿总工程师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一通三防”技术分析会,要对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形成会议纪要。矿须将会议纪要以书面材料报集团公司备案。第8条严格执行调度和监控中心值班制度,发现井下瓦斯超限必须在5分钟内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必须及时安排处理。第9条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严格执行瓦斯超限谈话制和分级追查分析处理制。采掘工作面风流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或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浓度≥%且小于的由矿总工程师或安监处长负责追查处理,采掘工作面
风流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的由矿长负责追查处理,并将追查处理结果于次日报集团公司备案。第10条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开采、采煤工作面设计中,对突出煤层必须编制防突专门设计;设计时必须考虑瓦斯与地质的关系,提前制定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合理生产布局,避免孤岛煤柱开采和在应力集中区布置巷道;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地区瓦斯治理工程应与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采煤工作面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先行投入使用。第11条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三条必须设置而未设置专用回风巷的老采区必须限期整改。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先完善其专用回风系统,确保其回风能够直接进入采区专用回风道,严禁其切断任一采掘工作面的唯一安全出口。第12条严格控制高、突区域及与其系统相关联的区域内作业人员数量。各采区每班作业人员数量应符合集团公司有关规
定,当生产布局发生变化时,矿必须对作业人员数量重新进行核定,并将核定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第13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地区必须编制瓦斯地质图,全面反映采、掘工程范围内的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瓦斯参数、巷道布置、防突措施、安全防护设施、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地点及强度等有关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填图。第14条所有石门揭煤及采、掘工作面投产前,必须由生产矿长或安监处长组织有关单位现场验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严禁揭煤和投产。第15条高突矿井遇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采掘应力迭加区域及瓦斯异常带前,必须制定“五位一体”现场管理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即地质人员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及时提供预测资料;打钻人员在钻进过程中发现瓦斯异常涌出时立即停机,并及时汇报;掘进施工人员发现地质、矿压、瓦斯异常时,立即停止工作;监控人员保证瓦斯超限时,立即切断掘进巷道及其回风系统内电源;瓦检员发现瓦斯异常时,立即撤出人员)。第16条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的巷道,特别是距突出煤层法线距离小于20米的掘进巷道,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和地质构造,巷道掘进每隔100米要施工地质探测钻孔控制层位(根据煤层和构造变化情况也可适当加密),防止瓦斯异常涌出或误穿突出煤层。第17条提前预警非突出煤层转化为突出煤层。在非突出煤层揭煤和煤巷掘进期间,如出现吸钻、夹钻、喷孔、瓦斯涌出异常等情况时,该地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由现场负责人向矿调度室汇报,矿必须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第18条掘进工作面采用先抽后掘、边抽边掘技术。有突出危险的掘进工作
煤矿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实施意见
第四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1998]100号 【发布日期】1998-07-15 【生效日期】1998-07-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
企业
(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黔府办发〔1998〕100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发〔1996〕36号),以及《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府发〔1997〕18号)精神,省经贸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拟定的《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规范管理,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对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工作。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日
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省经贸委 省计委 省财政厅 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1998年7月15日)
第一条 第一条 为规范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充分用好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辖区内所有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第二条 第二条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产品使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并符合国家公布的《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规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项目)。综合利用产品的范围,按照《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执行。
第三条 第三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项目),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有健全的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和完备的务、物资、质量、能源、安全等规章制度,具备相应的计量检测手段和较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必须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推广应用价值。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标准组织生产,没有上述技术标准的产品,必须有企业标准。
不破坏资源,不造成新的污染,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第四条 第四条 凡符合第三条规定的企业(项目),由企业填写《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报表》(附后)和企业(项目)有关说明材料,报经企业主管部门(中央在黔企业由省有关代管部门或直报省经贸委、省计委)审核提出意见后,送省、地(州、市)经贸委(局)、计委(或计划局)按以下程序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工作:
地及地以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现有企业由各地、州、市经贸委(局),基本建设项目由省地、州、市计委(计划局),会同同级财政、税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对申报企业(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配方、技术水平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由各地、州、市经贸委(局)或计委(计划局)在《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报表》上签注认定意见并发给《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证书》后,地、州、市税务部门再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减免税审批手续。
省直和中央在黔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现有企业由省经贸委,基本建设项目由省计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对申报企业(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配方、技术水平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由省经贸委或省计委在《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报表》上签注认定意见并发给《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证书》后,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再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减免税审批手续。
对工艺技术和产品配方复杂、检测水平要求较高、免税额度较大的地及地以下企业(项目),各地、州、市组织进行认定工作有一定困难的,可由经贸委(局)或计委(计划局)会同税务部门提出意见上报省经贸委或省计委,由省经贸委或省计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进行审查、认定后,签注认定意见并发给《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证书》。
省、地(州、市)计委(局)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后,要将企业(项目)的有关情况抄同级经贸委(局)备案。
第五条 第五条 经审查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可按国发〔1996〕36号及黔府发〔1997〕18号等文件规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对未经认定的企业(项目),税务部门不予办理税收优惠政策手续。
第六条 第六条 对认定后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变化使生产原料超出《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所列范围的,不得再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如生产原料改变,但仍在《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所列范围的,要重新进行申报认定。
第七条 第七条 《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由企业提出申请,向地、州、市经贸委(局)或省经贸委申请复核续认。不经续认的,所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自然终止。
《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证书》由省经贸委统一印制。
第八条 第八条 省、地(州、市)经贸委(局)要会同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已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对企业不按认定的工艺技术、产品配方进行生产而影响资源综合利用效果的,要限期改正,否则,注销《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证书》,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
第九条 第九条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机构。各地、州、市经贸委(局)、省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将本地区、本部门所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经营情况收集整理汇总,于当年7月底和次年元月底前分别将上半年和执行情况报送省经贸委、省计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第十条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经贸委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实施意见
云政发[2008]230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精神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17号)精神,强化煤矿瓦斯治理,巩固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成果,进一步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现就进-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一)认识煤矿瓦斯治理的重要性。煤矿瓦斯事故是制约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全省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增强瓦斯可控、可防、可治的信心,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严的态度和更扎实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打好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
(二)贯彻煤矿瓦斯治理方针。煤矿瓦斯治理必须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三)落实瓦斯治理规划。各产煤州(市)要依据《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云南省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和《云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要求,明确“十一五”后三年瓦斯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四)明确瓦斯治理的工作目标。瓦斯治理以有效遏制较大以上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总量为目标,到2012年,全省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以上瓦斯事故起数要比2007年再下降25%,全省煤矿瓦斯抽采总量达到2.66亿立方米。
二、加强瓦斯治理基础工作
(五)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坚持正规开采。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积极采用先进的支护工艺,科学合理确定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必须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各采区的同一煤层只能有1个回采工作面进行生产,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矿井要始终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与衔接。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三、建立合理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六)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矿井必须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并不断优化,适应矿井延伸和采掘接替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简单、稳定、可靠。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必须设专用回风井,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治理瓦斯的需要。严禁无风作业、微风作业和采取不合理的串联通风。
(七)确保风量充足。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当双机同能力配备,实现双回路供电。矿井有效风量率应达到87%以上。矿井风量应当在满足井下各工作地点、通风巷道和硐室等用风的前提下,具备充足、合理的富余系数,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和采区,风量配备要在满足防治瓦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防范自然发火的要求。
(八)确保通风设施完好。风机、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必须保持完好无损。矿井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要按规定定期检测、检修和维护,保证通风设施完好,正常运行。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爆门。风门必须按组设置,每组不得少于两道。各种通风设施设备和构筑物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保证设施设备完好。煤矿要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局部通风机管理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班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均衡供风、风流稳定,局部通风机不得随意停开,并有专人负责,实行挂牌管理。
四、强化技术措施,确保抽采系统运行正常
(九)实施多措并举。所有应抽采的煤矿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瓦斯抽采,因地制宜、因矿制宜,坚持地面与井下抽采相结合,邻近层与本煤层抽采相结合,采前抽采与边抽边采、采空区抽采相结合,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充分抽采煤层的瓦斯;要准确掌握开采水平和回采区域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科学确定抽采方式,并根据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合理选择抽采系统、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要积极采用密集钻孔、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巷道等工艺,强化抽采措施。全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技术措施要求,进行“专家会诊”,编制“一井一策”的瓦斯治理方案。凡已出现瓦斯动力现象的矿井、已达到相邻矿井始突深度且开采同一煤层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的矿井,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达不到防突要求的,要停产整顿,高瓦斯矿井要按照有关规程、标准、规定限期整改,经整改达标的煤矿,予以保留。
(十)做到应抽尽抽。所有应进行抽采的矿井要建立完善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最大限度地把煤层中的瓦斯抽采出来,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具备煤层气利用条件的生产矿井,“十一五”末要全部实现煤层气综合利用;新建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做到煤层气抽采利用与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否则,不予立项、不准开工建设。
(十一)坚持可保尽保。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必须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实施超前预抽瓦斯等区域防突措施,强化“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的落实,对防突措施必须进行效果检验,确保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突出煤层开采;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应采用煤层顶、底板巷道和穿层钻孔、顺层长钻孔等措施预抽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煤层掘进工作面应在预抽钻孔的掩护下进行作业,煤层在矿井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煤的可解析瓦斯量等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严重突出危险煤层要尽可能选择地面钻井预抽或穿层钻孔预抽。
(十二)确保抽采平衡。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编制矿井瓦斯抽采中长期规划和实施计划,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考核,保证矿井瓦斯抽采能力与采掘布局协调平衡。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采计划报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报州(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备案;省属国有煤矿瓦斯抽采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备案。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平延深和新采区设计要有瓦斯综合治理的专项内容。新采区投产前,必须具备瓦斯治理的各项功能和条件,方可投入生产。矿井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矿井瓦斯抽采达标煤量为限,计划开采煤量不得超出瓦斯抽采达标煤量;应抽采瓦斯的矿井生产安排必须与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相匹配,保持抽采达标煤量和生产准备及回采煤量相平衡,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
(十三)实现效果达标。瓦斯抽采要以满足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为前提。煤层经抽采瓦斯后,矿井瓦斯抽采率、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煤的可解析瓦斯量要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的要求,否则严禁组织采掘作业。
五、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十四)确保装备齐全。煤矿所安装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要求。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安装设置地点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和传输电缆、传感器等设备要齐全,数量和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双机或多机备份,备份主机能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要有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煤矿调度室内要有主机或显示终端;联网主机有防火墙及防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设备;井下分站应设置在进风巷道或硐室中;井下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接上页]
(十五)确保数据准确。所有矿井都必须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要制定安全监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完善图纸台账,配备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监控主机能显示所有传感器的信息,信息能真实反映监测对象的数值或状态;甲烷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报警、断电和复电值以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必须采用新鲜空气和标准气样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校,没有能力对系统和传感器进行维护、调校的小煤矿,要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十六)确保断电可靠。必须保证监控系统的断电和故障闭锁功能正常。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必须每隔10天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并有测试记录,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停风断电
功能和断电范围准确可靠,中心站应正确显示报警断电及馈电的时间及地点。监控系统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要准确,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瓦斯超限时,监控系统应声光报警、并能够自动切断监控区域内全部电气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十七)确保处置迅速。各地和煤矿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各地要按照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快煤矿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及系统联网进度的要求,加快监控系统区域联网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中心和服务机构非正常处置程序和应急预案,确保网络和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监测、控制和预警作用;所有重点产煤县(市、区)均要设立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中心,其他产煤县具备条件的要设立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部。煤矿企业要加强监控中心的值班、值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的责任,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瓦斯异常问题。
六、强化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到位
(十八)完善责任体系。煤矿企业要健全以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责任制度体系,保障瓦斯治理规划、目标、措施的制定实施和体系、机构、投入的落实;要细化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并分解落实到煤矿企业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专题研究一次瓦斯治理工作,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职责和制度的落实。
(十九)健全管理机构。煤矿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按规定设立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并建立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生产技术、“一通三防”等技术部门和机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按要求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专业队伍,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二十)确保制度落实。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把通风、抽采、监控、防尘、防火等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要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和各项措施。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制度,有效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要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实现群防群治。
七、加强领导,强化监管,落实措施
(二十一)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健全煤矿瓦斯治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瓦斯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要强化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纳入政绩业绩考核内容。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瓦斯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
(二十二)加强监管监察。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要求,完善机构,理顺关系,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切实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和指
导。各级煤矿安全监管和监察机构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煤矿、深入井下,督促指导,狠抓落实。要加大监管监察力度,确保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级安全生产指示指令在各类煤矿得到切实认真的贯彻落实。要坚持从严执法,对瓦斯隐患严重、排查治理不力酿成事故的,要依法从严追究责任。
(二十三)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煤矿维简费提取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83号)的规定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的费用必须用于安全生产,重点突出“一通三防”;建立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加大瓦斯治理投入力度,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由煤矿企业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税前列支,具体提取标准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40元/吨、高瓦斯矿井30元/吨、低瓦斯矿井20元/吨。
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不得挪作他用,资金使用由煤矿企业提出计划,报县(市、区)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审批实施,州(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州(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二十四)加快煤炭资源整合,促进煤矿安全基础工作。通过煤炭资源整合,提高煤矿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资源整合矿井必须按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进行建设或改造。积极推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鼓励引导国有煤矿通过兼并、收购、控股、托管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改造,通过改造提升小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二十五)深化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各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要建立瓦斯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重点排查煤矿“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隐患。对瓦斯隐患的治理,要做到整改措施、资金、责任、进度“四落实”。要建立健全煤矿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定期报告制度、隐患分级监控制度,推动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十六)落实瓦斯抽采利用政策。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06]47号)和国家有关鼓励和扶持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政策与措施,加大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力度。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用足用好已出台的销售煤层气(煤矿瓦斯)增值税先征后退、免征所得税、加速抽采设备折旧、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财政补贴、鼓励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上网和优惠电价等优惠政策。加大对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扶持引导力度,促进煤矿企业瓦斯抽采与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二十七)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开展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要加大煤矿瓦斯治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校企联合、定向招生、委托培养、在职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矿瓦斯治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发展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