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素质

时间:2019-05-14 07:2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素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素质》。

第一篇: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素质

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文章的能力和素质

各位同事,大家好!

按照全局宣传干部培训班的课程设臵和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来探讨“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文章的能力和素质”这样一个课题。当然,要写好调研文章,离不开思维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锻炼。所以,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希望我们一同来学习、来探索,并有所收获,达到我们这堂课的效果和目的。

在座的各位都是专职宣传干部,是我局宣传思想战线的中坚力量,在目前的人员状况和形势任务面前,且专职又不能专干,还担当了一些非本职的工作,大家的辛苦劳累可想而知。那么,什么是宣传思想工作呢?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在互联网上也进行了一些搜索,令我感到惊奇的是没有看到关于这个词语的有关解读和确切概念。不知各位对此有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鉴于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范畴,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自己可以去研究。

作为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一年四季既是点灯熬油、加班加点,也有写不完的材料。通讯报道、工作汇报、信息调研、总结规划、文件电报、宣传提纲等等。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性质,也是宣传思想工作最基本的工作任务。因为不论从具体内容还是运作程序来看,任何一项宣传思想工作从设计策划、进行实施 到具体落实到位、产生效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文字材料。比如:今年在全局开展的“挖潜扩能保增量”形势任务大宣讲活动,从局党委提出要求,到活动基本结束,形成并下发《实施方案》和有关通知、电报4份,编写宣讲材料1份、活动周报8期,撰写领导讲话1份,最后形成了一个经验性的调研报告《凝心聚力的有效实践——西安局开展形势任务大宣讲活动的实践与启示》,先后在《铁路政工》、《铁路文化建设》刊物推介发表。形成的文字材料总计达4万多字。这还不包括局报、台、刊、网和基层单位围绕此项教育活动形成的各种通讯报道、信息以及周报等文字材料。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考验的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力、文字功底、理论素养以及写作水平。

在宣传思想工作诸多材料中,“调研文章”是最常用、最难写、也是最能反映我们综合素质的一种文体。如果能把调研文章写好,其它材料也就不在话下了。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来一块探讨探讨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文章的能力。围绕这个问题,我将讲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什么是调研文章;一篇好的调研文章的标志;写好调研文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怎样提高撰写调研文章的素质和能力。

下面,我讲第一个问题:

一、什么是调研文章 1.调研文章的概念。所谓调研文章,就是指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文章。简单地说,顾名思义,调研文章就是通过调查研究而形成的文字材料。一般调研文章成型以后以调查报告或者是调研报告命名。

2.调研文章的分类及作用。

调研文章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就是通过反映现实生活某一方面的情况以及作者的分析与思考成果,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调研文章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是总结经验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某地、某单位工作上的突出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榜样,以此推动面上的工作。通常在某项工作有试点向面上推开的时候,在人们对某项工作普遍感到难度很大、需要示范引导的时候,或者实践中出现某个新生事物、某方面的突出典型,需要扶持和宣扬的时候,就需要这类调研文章。举例:《》。

二是揭示问题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种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暴露其真相,找准其根源,分析其危害,以期引起有关党政组织、有关部门或全社会的重视,促成问题深入解决。

三是工作研讨性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对某项工作或全面 工作的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指明努力方向。(例如:《对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状况的调查》)。

四是直接服务于领导决策的调研文章。即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有关情况,直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类文章一般形成于某项决策形成之前,领导觉得某个问题需要决策,但由于情况不明一时下不了决心,需要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再做出决断,于是亲自出马或指派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而后以文字形成决策依据。(例如我们开展的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就属于这一类)。

3.调研文章的结构。

为了使大家更具体的了解调研文章的结构,这里我们着重以调研报告为例来加以说明。调研报告侧重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理性思考,而形成的调研文章则是它外在表现形式。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对象。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㈠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对我局大学毕业生培养情况的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招不进、留不住》。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研的对象、范围、问题,如《凝心聚力的有效实践――西安铁路局开展形 势任务大宣讲活动的实践与启示》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㈡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⑴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⑵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⑶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二、一篇好的调研文章的标志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调研文章尽管属于公用文写作的一种,有着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但是,如果太过于拘泥于所谓的固定模式,有时就会扼杀我们的思想和激情。一篇好的 调研文章,起码应具备以下几点要素:

1.选题适时,前瞻性强。千古文章,为时而作。古人叫“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我们撰写的每一篇调研文章,都是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而进行。因此,选题适时且具前瞻性,就是选择的调研课题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推动企业大政方针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比如:去年以来,围绕路局实施“安质效”考核管理机制,我们多次开展的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为路局不断完善“安质效”考核机制起到了一定的决策参考作用。选题的前瞻性,做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我们对企业的中心工作走向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准确把握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超前去预想谋划。比如:1998年全路实施减员增效改革措施实施前及实施过程中,当时西安分局宣传部开展的系列调研活动,形成的《关于当前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现状•难点•对策及思考》以及《对干部在减员分流中思想状态的调查与思考》等三个报告,就属于这一类。不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撰写的许多调研文章都是因上级要求而被动为之。这些选题一般都是企业发展所需的。

2.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表述调研经过和结果的方式,必须强调逻辑性、层次性和条理性。在日常的撰稿实践中,一些同志不太注意文章结构的编排设计,特别是标题的制作,这会使文 章显得零乱而缺乏美感和吸引力。特别是经验性的调研文章,更要注重各级标题的新颖、谋篇布局的严谨和谐。具体来说,确定文章结构,首先要看题材的大小和量的多少,其次要看复杂程度,如果表现的内容较多而复杂,就得选用复杂一些的结构。当然,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主要还是要看文章内容是否丰富充实,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同时,调研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实,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3.用词准确,文风朴实。调研文章有其特定的语言和语境,那就是用词要准确,语言要凝练,文风要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很好的典范。语言运用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三个标准务必做到:第一,要精练、精致、精巧。一句话中不能有多余的字,并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词;一段话和整篇文章中不能有意思的重复。古人云:写文章要“辞约而旨达”,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言简意赅,贵在一个“简”字,不像战国时期的那些纵横家那样,为了说服一个人要讲的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不着边际,讲了半天才引出要开始讲的话题。第二,要准确,一方面用字用词要准确,另一方面语意氛围要准确。第三,要连贯,也就是说论述的时候,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依次进行,一种意思没有表达完,不得插入其他内容,不能跳跃,不能性急。否则会造成论证 上的突然中断。再一点,调研文章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通俗、易懂。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要切忌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

4.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就是形成的调研文章包含有价值的信息量要大。调研文章的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论据就是通过调查所获得的各种客观事实。如果调查不深入、不全面,掌握的事实材料不足,就会造成内容的空泛。要坚决避免为了完成调研任务,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实证性的研究,而闭门造车想当然。当然,内容充实不是事实罗列的越多越好,要选用能代表普遍性、具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在事实材料的选择上,绝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表象掩盖实质。如果这样,就会使调研报告显得虚假而失去说服力。文风问题实际上是心态问题,讲树立良好的文风,就是要求深入实际调查,不浮躁,不想当然。写出的文章要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要言之有物,不哗众取宠,不急功近利。

5.实际实用,操作性强。我国古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对于调研文章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衡量一篇调研文章是否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关键看是否能引起人们的思考,看总结的经验或者反映的问题是否具有推广和解决的价值和紧迫性,看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三、写好调研文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总体上来说,调研文章不同于通讯报道,更不同于文学作品,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归纳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字写作水平、政策理论水平等等。那么,写好调研文章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以我在实践中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调研文章虽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要求笔下妙笔生花、生动感人,但做到文字严谨、凝练、准确,具有一定文采和可读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实践中,有些同志可能不太注重这方面的修养和锻炼,形成的调研文章缺乏文采,语言贫乏而枯燥无味,甚至表达不准确,很难吸引别人看下去。这里还要强调的是:调研文章的语言不同于通讯报道,更不同于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写文学作品不一定能写好调研文章,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一个可以随心所欲,一个力求精练准确。因此,要写好调研文章,首先必须培养练就较为过硬的文字写作功底,这是我们写好调研文章,也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如果连这点素质都不具备,那要写好调研文章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不论那种类型的调研文章,都是要在掌握大量事实、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最后形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一是思维的广阔性,就是能够全面地看问题,考虑到有关的各种因素,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多方面分析、综合、比较,找出事物的本质;二是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而不被各种表面现象所迷惑;三是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指不因循守旧,善于打破常规,按照不同的材料和条件,灵活地改变思维方法和方式;四是思维的逻辑性,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律,判断和推理有根有据。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高和锻炼,是一个极其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举例:调研报告《“六大理念”在铁路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有效实践——襄渝二线工程建设决战决胜的启示》)后面我还要专门讲这个问题。

第三,要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政策理论水平主要体现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体现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体现在对企业大政方针 的把握。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在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我们所撰写的任何一篇调研文章,所反映的主题、观点、问题、启示,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企业的大政方针,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因此,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使我们在撰写调研文章中,一方面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有深度和新意,另一方面更能把握调研文章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更能紧贴企业中心工作,更能精准体现企业的政策方向和政策精神,达到更有效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并产生良好的效应。

第四,要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一篇成功的调研文章,从选题、调查、思考、撰写到成稿,是一个极为艰苦辛劳的过程。因此,许多同志一提起写调研文章就头疼,就打退堂鼓。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写材料。这是一个既吃苦受累、又寂寞清贫的差事。特别是在目前整个社会以追名逐利为趋势,以投机取巧为时尚的环境下,我们更需具备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具体到撰写调研文章,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下得了功夫、吃得了苦头。因为调研文章的核心一是调查,二是研究,搞好调查没有深入细致、严谨认真的作风,是难以详细深入地占有第一手资料;搞好研究,没有苦思冥想、深入思考、点石成金的劲头,就不会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因此,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如果想把本职工作干好,想把调研文章写好,就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第五,要具备过硬的业务工作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一篇调研文章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选题反映的是你的政治敏感性和把握全局的能力;调查的过程反映的是你的策划组织及工作方法的能力;研究的过程反映的是你的政策 理论水平以及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成文的过程反映的是你的逻辑思维以及文章编排、文字运用的能力等等。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政治工作定位的不断转换,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已经担当了越来越多的职能,我们开展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担当调研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所以,我们不仅要具备搞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业务能力,行文如流水般的本领,更要具备铁路各系统、各专业最基本的业务知识。否则,很难做出有成效的工作。具体到调研文章,上面提到的各种素质和能力,都是我们必须具备的。

四、怎样提高撰写调研文章的素质和能力

下面,我讲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今天这堂课的重点。这就是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文章的素质和能力。上面我曾提到,一篇调研文章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仅仅掌握了调研文章的结构和基本要求,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其途径不外乎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一些环节。

首先,关于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维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我们开展学习活动,还是进行一切宣传思想工作,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就是思 考的能力,在我们的综合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

一篇调研文章的形成,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用到形象思维,而更多用到的是抽象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性思考。比如:逻辑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等等。思维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那么,我们怎样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呢?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善于推陈出新。这主要训炼的是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当我们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摆脱旧有的思维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尽可能赋予它们新的性质。比如:铁道部党组提出的“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要求,主要是针对安全生产管理而言,我看到许多调研文章,站在不同的角度,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这就是一种推陈出新。日常工作中,只要我们有这种意识,着意而为之,就会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二是要善于聚合抽象。这主要锻炼的是我们思维的逻辑性。把所有感知到的、或者调查到的事实,按照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找出它们的共性特征,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 性结论或成果。这里的“聚合”也可以理解为归纳整理。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求我们开展深入有效的调查,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材料形成总体的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的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个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最后,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举例:襄渝二线建设经验启示的调研形成过程。)

三是要善于生疑提问。这主要锻炼的是我们思维的深刻性。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或善于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人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日常工作中,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尤其是在开展调研工作的实践过程当中,要敢于走出习惯思维的陷阱,敢于否定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忌生搬硬套,使形成的调研报告落入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俗套。

四是要善于集思广益。这主要训练的是我们思维的开阔性。在日常撰写调研文章的实践中,当我们遇到重大课题或者比较难做的课题时,一般都会采取集体研究讨论的方法,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不仅有利于调研成 果的形成,而且具有培养我们思维的开阔性以及研究能力的潜在作用。因为,当大家聚集在一起研究讨论时,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产生种种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比较、对照、切磋,这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和改进。

总之,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他既与一个人的天性有关,也与一个人后天的学识、习惯、锻炼有关。提高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锻炼,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关于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

前面我们曾经谈到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对于写好调研文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呢?其内容和途径主要有:

一是要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这些话虽然是老生常谈,没有任何新意,但作为一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如果对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一无所知,就很难提高自己思想理论水平,在开展调查研究中就很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做一个马列主义理论家,但我们起码得掌握一些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些理论形成的思维方法。比如:现当时我们遵循的是科学发展观,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 路。如果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一无所知,我们就很难站到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和理解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分析和研究企业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用之于调研工作实践。

二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我们的政策理论水平跟上时代步伐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大政方针,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现实性,也是一切政治经济活动的指南,更是我们搞好宣传思想工作、增强政治敏感性的先导。比如今年以来,只有我们了解了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出台的大政方针、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目前我国铁路有那么多的新线建设工程获得批准并纷纷开工。我们不仅要学好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要准确把握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实质。这样,我们在开展调研工作时,才具有思想上的敏锐性,思考上的深刻性。

三是要及时了解和把握企业改革发展的施政方略和进程。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我们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都是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而服务的。如果你对企业改革发展各个时期的战略部署、目标任务、管理理念、经营策略等等不清楚,不仅很难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而且在开展调研活动中很难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机统一,也难以形成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掌握铁路和我局改革发展大政方针,要紧紧抓住对 一些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以及企业党政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并能结合实际理解其来龙去脉和丰富内涵。比如,当下我们起码要知道部党组“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我局“推进二次创业、建设模范路局”以及“安质效”考核等等一系列要求、目标和管理机制的内容。

四是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作为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多地去涉猎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做到攻有所专,博采众长。另外,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及报刊等现代传媒,有选择地及时掌握各种有用的信息,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变得更高远,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同时对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改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提高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都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

第三,关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当中,尤其要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1.要养成多读多看的习惯。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说只有勤奋读书,作文方能轻松自如。要提高 文字表达能力,唯一办法是多读、多看。“多读”,就是要多读一些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写调研报告“理有所据”。“多看”,就是要多看一些刊载在各级各类报刊上的优秀调研文章,尤其要多看革命导师的经典调查报告,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做到“体有所摹”。在看的同时,可以联系我们自身开展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文章的实际,加以借鉴与模仿,久而久之,自然就能掌握各类调研文章撰写的基本要领和规律。

2.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勤于动笔就是要做到多写、多练。熟能生巧。这可以说是锻炼提高撰写调研文章基本功的重要途径。就平时而言,写工作日记,写学习心得,写读书札(zha)记,都是好办法。写多了,就掌握了规律,运用自如了。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许多同志都懒得动笔,觉得用笔写东西既麻烦又不好看。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不用笔用电脑也可以,总之要养成勤于写东西的欲望和习惯。现在时兴在互联网上开“博客”,在座的许多同志可能都有自己的博客,这是一个提高和锻炼自己写作能力的很好平台,要勤于更新和维护。但不能把博客办成传播不健康、不文明信息的舞台,那就离查封不远了。

3.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这个世界不缺会干活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人。对宣传干部来 说,是不是善于思考,不仅是一个学习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有的同志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工作却没有什么起色,为什么?不能、不愿、不会思考,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要成为工作中“无心的懒人”。失去了“思考”,我们就会变得懒惰——错失了看见新事物的机会,所做的工作也只是简单的复制。实践证明,只有勤于并善于思考,才能学得更快,悟得更深,做得更好。学习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沟通和建立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静止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变成自己的财富。思考,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思考是促进运用的必要手段。从学习到运用必须经过“思考”这个桥梁,否则就容易“变形走样”。只有深入思考,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工作才会有起色、有进步;只有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观点,才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有认真思考不断发展的现实,运用创新理论谋划工作,思想才不会僵化,工作才不会被动。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切实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要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调研文章,同样要有积累。除了以上我们所说的思维能力、政策理论水平、文字功底的积累之外,撰写调研文章还需要多方面的积累。比如:一些比较经典的调研报告、时评文章、名言警句的积累;一些与本职工 作有关的材料和素材的积累;一些事实、事件的积累等等。总之,只要自己感到有用的文章、资料、素材,都尽量能储备起来,说不定何时会用得上。与过去相比,现在我们进行积累的条件和手段已经相当先进,就是在电脑上建几个文件夹的事。

结束语:这堂课我们重点讲了有关调研文章的基本知识和提高撰写调研文章能力和素质的一些基本要求。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细致而艰苦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实践。希望我的讲课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讲课之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如果因此而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还请各位谅解。最后,祝各位学有所获,工作进步,生活快乐。谢谢大家!

第二篇:如何提高班组长素质和能力

如何提高班组长素质和能力

——设备设施科陈刚

作为班组长,无论在业务上,还是个人修养上,都应是群众的表率,部门的骨干力量。围绕这两点,班组长应做到:

1、好的自律能力,模范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班组长是公司凝聚员工的基层单位的组织者,这些组织者本身必须有良好的自律能力,是公司可以信任和依赖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将公司制度向群众的宣传者和维持者,要模范遵守和维护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带领身边员工共同遵守这些制度。

2、比较强的业务学习能力,业务上成为部门相关领域的骨干 班组长不应只是尊章守纪的模范,他的主要任务还要带领员工完成分管的任务,因此他还应是领域内的业务骨干,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和指导员工按照质量要求,合格地完成任务。

3、一定的管理能力

要组织班组员工有效完成任务,他必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包括制定计划的能力,组织能力,检查判断能力等。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效组织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按计划完成任务,并达成公司下达的目标。

4、比较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规划制标能力、文字能力

班组长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同样决定班组管理的水平,决定班组长的个人工作效果。比如制定标准的能力,决定了负责区域内的标准化管理成效;文字能力,决定了班组管理和成果输出的成效;各种综合知识和技能,决定了他的工作效率;等等。

5、比较优秀的创新能力

班组长不同于普通员工,他既要按照公司要求去组织员工完成任务,又要想着岗位创新。任何一个公司,员工都是创新的源泉,是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这种创新需要有人引领和激发,而班组长就是这个引领和激发者。因此,他必须具备更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

给员工以引领。

6、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作为基层组织者,队伍要稳定,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可以凝聚员工的核心,这个核心的凝聚力,和班组长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有关。他要处事公正,办事民主,决策果断,善于关心同事,理解同事,做同事的知心朋友。这种个人魅力,是班组稳定的关键。

7、培养新人的能力

他的任务不只是带好一批熟练的员工去完成任务,还要能够培养新入职的员工,使技能欠缺的员工尽快成为业务熟手,甚至培养出业务能手。所以,班组长也是企业员工队伍教育的基层骨干和中坚力量。

8、企业安全的基石

企业的责任,不仅是要组织生产,同时也有义务让每一个员工健康、安全地从事工作,不出人身事故,做到大家小家共同平安。班组长同样肩负了组织安全生产的责任,要代表公司照顾好身边的每一个员工,确保他们工作期间的安全。

2011-10-27

第三篇:如何提高机关干部能力素质

如何提高机关干部能力素质

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观察,还是从我们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形势来讲,人的能力素质都是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一、要在加强学习中提升能力素质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学习是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机关干部必须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以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一是要真学善学。机关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提高本领、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第一要务,把学习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学习精神和劲头,提高效率“挤”时间学,减少应酬“腾”时间学,排除干扰“争”时间学。常言说,人生大计,学习为先,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必将大有裨益。二是要活学善积。就是要处理好大脑与电脑的关系,既要巧用大脑,发挥理性思维优势;又要借用电脑,发挥其在信息记忆、存贮和分类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机关干部对于常用的数据、论述、提法等要下功夫背下来,对常用的本职业务政策规定要熟记于心,当明白人和活电脑。条令、条例、纲要以及业务手册等,都要常备身边,随时查询,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外,我们还应记住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及时建立文稿备份资料库,分门别类地做好文件摘抄、报刊摘记、读书笔记和资料剪贴,不断积累有用材料,厚实理论功底。三是要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使学习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进入思想就是要通过学习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升化人生追求,完善道德修养。进入工作,就是要把学习成果转 1

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转化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要在日常实践中提升能力素质

实践出真知、增智慧、长才干、出人才。对机关干部来讲,本职岗位是锻炼提高能力素质的“主阵地”和最佳课堂。从亲历的工作中感悟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得到别人难以得到的真经。这些能力水平,是在实践中一招一式中练出来的,在一点一滴中积攒起来的。要想成才就要成事,要想快成才就得多实践。一是要在认真干好每一件小事中提高能力素质。机关工作,大量的都是具体的、事务性的。有些表面看虽然很简单、很琐碎,但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学问。承办具体事务的过程,就是增长才干的过程。只要对每一小事都用心去做、认真去干,自己的能力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锤炼提高。二是要在参与大项任务中提高能力素质。重点工作、大项活动是锻炼人的大舞台。我们周围那些能力素质提高快的,都是靠中心紧、干中心任务多的同志。为此,要把参与大项任务作为锤炼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的舞台,有一种见到中心工作就手心发痒,靠不上中心工作就忐忑不安的境界,久而久之,能力水平就会“水涨船高”,积小成为大成。三是要在勇挑重担中提高能力素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干难事最能提高人、最能锻炼人。一件棘手的事往往就是一个好老师,一个难题往往就是一层成才的阶梯。因为难事用常规的办法已很难解决,要攻克它,就必须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一旦问题得以解决,就能增一份才干、长一分见识。机关工作的特点就是任务重、要求急、标准高,应自觉把岗位作为接受培训、提高素质的平台,作为磨砺意志、锤炼作风的最佳场所,敢于在实践中摔打自己,力求搞一

份材料、承办一件事情,都能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提高。

三、在总结反思中提升能力素质

常回头大有益,多总结出智慧。要促使工作实践向素质能力转化,就需要多当事后“诸葛亮”,常放“马后炮”。每完成一项工作,都应及时作一番思考,这样坚持一步一回头,一事一总结,交一次学费,明一层道理,天长日久,肯定会获益匪浅。为什么有些领导、老机关总结能力强、为什么他们看问题站立点高、提出的观点新、工作完成的出色?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总结归纳。如何搞好总结归纳,一是要养成勤于总结的好习惯。总结反思贵在有心。每做完一件事情,完成一项任务,都注意在脑子里滤一滤,想一想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哪些是得当的,哪些是欠妥的,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徒劳的,有哪些规律可循,从中得到启迪,促使工作落实更有成效。要做到这一点,决不是一时一地的事,必须经常自觉地付诸行动,养成定期总结的好习惯。力争做好一项工作,得到一条经验;处理一件事情,学会一种办法。这样,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就会积久成学,获得丰厚的收获。二是要有“别人吃堑我长智”的悟性。别人成功我受益,别人摔跤我警醒,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要谦虚,把别人经验当成自己的财富。要敏感,用别人的教训戒勉自己,防止在别人摔跤的地方自己再跌跤。

四、在激励机制中提升能力素质

激励保障是能力素质的提升源动力,一套科学细致的激励保障体系,一方面能够提高干部在工作上的主动性,提高干部管理的有效性,为机关进行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保证。另一方面,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是防止公共权利异化、建设廉洁政府的前提。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激励机制一是调动公务员积极性的需

要;二是公务员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三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范公务员管理的需要。只有激励才能产生高效率,只有激励才能产生凝聚力,机关才能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在机关中,一要健全考评机制。将干部职工的考核与平时的考评融为一体,通过采取自我测评、理论测试、专业测试、同事评价、社会评议和组织评定等多种形式,客观公正地评定每个干部职工的德、能、勤、绩、廉,将之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打破素质高低一个样、能力强弱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营造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用人机制。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始终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能干、会干、肯干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去,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舞台。三是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操作性强的岗位职责和各项制度,使每个干部职工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好什么,并通过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在团结协作中提升能力素质

团结出形象,出作风,出战斗力。机关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无论本部门之间的合作,还是部门之间的合作,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上的。在机关工作,应登高望远,顾全大局,珍惜缘分处关系,干好事业聚力量,增进感情促和谐,靠团结协作求得共生共赢共荣。要搞好团结协作,就是要在容、诚、谦、爱等几个字上作文章。一是“容”。就是要有宽阔的胸怀,容人的气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单位,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经历阅历、处事方法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如果你不敞开胸怀去接受别人,那么,在你容不下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你已经被别人拒之门外。二是“诚”。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大家相处就会有踏实感、有信任感。否则今天耍个小聪明,明天弄个小花招,时间长了,就没人愿意与你共事,更不会有人与你交心。三是“谦”。与人相处,只有谦虚才能赢得平和,才不会引起争端。谦虚,就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就能放下架子摆正自己的位置。机关干部要时时谦虚,处处谨慎,在谦恭中团结共事,融为一体。四是“爱”。要与人为善,对人充满爱心。对别人的缺点,诚恳指出,帮助纠正;对他人的困难,主动伸手,热心去帮;对同志的闪失,拉拉袖子,及时提醒。无论是和上级,还是与同事、与下级共事,都要施之以敬、施之以爱。

六、在吃苦奉献中提升能力素质

要想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没有吃苦耐劳奉献的精神是不行的,机关干部的成长历程,大部分都是吃 “亏”吃出来,挑重担子“压”出来的,急任务给逼出来的。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开拓视野,要肯吃苦乐于吃苦,把每项任务都看成是机遇,应当把参与性工作当成积累知识的过程,当作锻炼实践、增长才干是借鉴提高的机会。要把完成大项任务作为锻炼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的舞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项任务往往有着很强的政策性,规范性,有很强的全局性、系统性,必须宏观筹划,周密计划,必须加强学习,把好方向。另一方面大项任务有很强的严密性、复杂性,有很强的综合性、艰苦性,必须加强协调,必须精益求精。总之,所有的成功,所有的进步,所有的幸福都是苦出来的,从主流和长远看,最终能成就事业的大多是那些埋头苦干素质过硬的人。

第四篇:素质能力提升年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干部身处基层改革发展一线,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需求,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思想作风不适应。一是不安心基层工作。部分干部不愿留在基层工作,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了找门路、跑调动上,工作中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二是发展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中习惯于上级安排,满足于完成任务,对自身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按部就班,主动性、创造性工作不够。三是群众观念淡薄。部分基层干部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动于衷,不能经常性地走访入户,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主动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素质能力不适应。当前,群众在土地收储、房屋拆迁、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社区多元化服务等方面迫切需要一批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带领居民群众在纠纷调解、小区管理、居民自治、便民利民等方面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但部分基层干部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本应由基层解决的事情不去认真解决,致使小事变大事,造成越级上级,给区委、政府无形中增加负担。

队伍结构不适应。首先,基层队伍不稳定,干部流动快。特别是社区干部队伍组成人员情况复杂,有正式干部、“4050”人员、大学生居官、大学生志愿者、社保协管员等,这些干部待遇低、没有保障,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上2年左右刚刚熟悉了社区工作因待遇低离开了社区,造社区人员短缺。其次,从文化结构看,基层干部第一学历普遍偏低,多为中专、高中学历,尽管许多干部通过进修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但也多为中、省党校函授经济管理、法律专业,而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第三,缺员问题比较突出。按照300户配1名基层干部,各个社区都存在缺员现象,且基层干部流出快,工作人员少,工作负担加重,工作负担越重,越想脱离社区,造成恶性循环,致使基层总是存在缺员现象。

管理方式不适应。一是制度落实力度不够。近年来,各级在基层干部管理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但部分基层乡、镇、办事处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走形式现象,使各项规章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对基层干部的管理仍处于“粗放”模式。二是一般干部交流困难。科学合理的交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干部成长。而事实上基层一般干部交流的机会极少,许多干部从参加工作直至退休都在同一个乡、镇、办事处。三是缺乏有效激励措施。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对一些长期在基层埋头苦干、做出一定实绩的工人身份人员不能及时落实政治待遇,有的直到退休还是一般同志;对那些工作业绩平平、“混日子”的基层干部不能给予有效惩罚,使一些干部错误地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二、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客观方面。一是基层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基层干部拿着与部门干部同样标准的工资,工作中却要付出更多,常常是“有假不能休、有家不能回”,心理上产生不平衡。二是教育培训滞后。各级各部门往往只注重基层科级以上干部的培训,而忽视了对一般干部的培训,基层一般干部学习培训的机会极少,且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不佳,造成基层干部素质能力跟不上形势需求。三是政策机制因素制约。在基层干部管理上现行机制“僵化”,难以有效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缺乏一套科学的交流、激励和关爱机制。

主观方面。一是宗旨意识淡化。由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基层干部思想上出现偏差,过多地关注个人得失,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二是角色定位不清。基层职能转变虽然已进行了多年,但部分基层干部对基层职能转变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思想观念没有真正从“管理”转变到“服务”上来,对如何服务群众、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心中无数。三是学习自觉性不够。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基层工作是干具体的事,学不学政策、懂不懂理论、会不会技术关系不大。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学了一点东西就自以为是,认为应付工作绰绰有余,完全放松了学习,甚至不学习。

三、对策及建议:

突出思想教育,力促观念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臵常抓不懈,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服务意识。时刻牢记宗旨,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理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所盼,解群众所忧,谋群众所需;始终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和依据;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学习意识。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自我改造,自我提高,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三是创新意识。有创新才会有发展。要切实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以发展为己任,主动出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素质能力。要不断探索基层干部培训新机制,着力锻造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一要注重广泛性。坚持区级培训与基层培训相结合,既要抓好基层班子成员的培训,又要抓好基层一般干部的培训。区级大规模培训每年不少于两次,基层每年不少于一次,确保每两年将基层干部轮训一遍。二要增强针对性。要根据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围绕当地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进行“菜单”式培训,让基层干部各取所需,学有所用。三要增加灵活性。坚持多渠道培训基层干部。鼓励基层干部参加学历教

育;积极选派优秀基层干部到条件复杂的岗位挂职锻炼;定期组织基层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发展,学习先进经验。四要突出实效性。建立干部培训考学制度,做到“凡训必考”,每次测试成绩载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以后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内容;建立外出参观学习交流汇报制度,扩大学习效果,提高培训实效。

拓宽进人渠道,优化队伍结构。要进一步开阔选人用人视野,采取多种途径及时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有效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一是加大大学生居官培养力度,对大学生居官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适时吸收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二是进一步扩大从优秀基层干部中招录基层公务员比例,让更多工作有本事、致富能力强、群众信得过、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三是采取出资聘用的办法,从社会上公开选聘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热心基层工作的人员到基层工作,以解决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

健全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激发基层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一是交流机制。制定基层一般干部交流办法,明确交流范围、时限、方式等,使基层一般干部的交流经常化、制度化。二是竞争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三是奖惩机制。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及时给予重用;对表现差,经教育无明显转变的干部,按照相关规定坚决处理,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四是关爱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支持基层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基层干部的呼声,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

难;加大对基层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基层办公条件;积极探索提高基层工人身份人员政治待遇新路子,让在基层埋头苦干工人身份人员能享受到应有的政治待遇,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

第五篇:如何撰写调研报告

如何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格式

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 +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论证和评估。

二、调研报告的组成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三、如何写好调研报告

第一,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研报告的生命。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

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

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

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六,要对职工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职工、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关键一点,调研报告要有目的性!

下载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素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提高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素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一、什么是调研报告?什么是调研报告?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 某一经验或问题, 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 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 “......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定稿)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一、什么是调研报告? 什么是调研报告?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 某一经验或问题, 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 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汇编)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 1 什么是调研报告 什么是调研报告?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

    调研报告撰写

    调研终点站——报告的撰写调研知多少 (一)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 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人员对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专题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 如何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

    撰写调研报告

    撰写调研报告【嘉华培训】【刘宇用户名是我Q】 (一)调研报告格式 1、开篇部分 包括:封面、题目、目录和摘要(调研目的、问题的描述、处理问题的途径、所采用的方案设计)。 2、主......

    提高十个素质,六种能力

    中共 枣庄市烟草专卖局 山东枣庄烟草 有限公司 枣烟党„2010‟6号 委员会文件 ---- 关于印发《关于以提高“十个素质” 和“六种能力”为重点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活动的实......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如何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