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杆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杆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的
保证基础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 适用范围
适用于35KV-110KV 现场浇筑基础和装配式预制基础。3 编制依据
根据《35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90]第五章基础工程编制。4 一般要求
4.1 基础工程外包时,施工承包单位及现场施工人员均必须具备合格的资质及能力并签定合同,施工的安全责任均由其(施工单位)负全责。
4.2 施工前必须认真核对设计图纸、施工说明、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技术交底,学习GBS233-90、GB 50204-92 规范及评级标准,还应做好首基基础的试点示范工作。
4.3 严格施工管理,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施工的各种资料,并对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4.4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拉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面的,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4.5 基础混凝土中严禁掺入氯盐。
4.6 基础钢筋焊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的规定。
4.7 当转角、终端塔设计采取预偏措施时,基础顶面应按该项偏值未成斜平面,并应共在一个整斜平面内。
4.8 位于山坡或河边的杆塔基础,当有被冲刷可能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4.9 线路经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分坑;分坑后,经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基础施工。4.10 混凝土基础的每个腿应连续进行浇灌,如中途必须停顿时,应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若超过初凝时间,在一定位臵留施工缝,并进行施工缝处理。4.11 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其养护日期应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决定。
4.12 浇制杆塔基础尺寸的误差,应不超过下列规定: 4.12.1 保护层厚度:-5MM
4.12.2 立柱断面尺寸:-1% 4.12.3 同组底脚螺丝中心对立柱中心的偏移不大于10MM 4.13 基础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的接线必须可靠,严禁乱接乱搭,各种电气设备接地必须规范,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对施工人员造成触电伤害。5 现场浇筑基础
5.1 现场浇筑基础包括现场浇筑铁塔基础和现场浇筑拉线基础。5.2 施工过程 5.2.1 基坑开挖
5.2.1.1 开挖前必须再次复核桩号(塔号)、塔型、根开、复核桩位(拉线角度、距离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按基础型式放样开挖。
5.2.1.2 基坑放样应考虑土壤安息角,留现足够的余度以防开挖后出现塌方。5.2.1.3 基础坑深等于基础深加垫层厚度,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为准;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50mm,拉线基础坑深不允许出负误差,基础坑深偏差≥100mm 时,应按规范GBJ233-90 第4.0.3 处理(其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5.2.1.4 基坑开挖时,应防止塌方,严禁在“+”开埂上填土。
5.2.1.5 基坑开挖后,应平整坑底并操平;同基基础坑在允许范围内按最深的一坑操平。5.2.2 制模
5.2.2.1 模板一般应为钢模板,在经同意后也可用木模板,但严禁以土代模。5.2.2.2 模板内表面应平整并接缝严密,并涂油以利脱模。
5.2.2.3 制模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必须保证基础的外形尺寸及外观;当单块模板长度不够时,可以拼接,但须保证模板内表面的平直度。
5.2.2.4 模板制好以后,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固定,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移动。5.2.3 扎筋
5.2.3.1 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扎好钢筋笼子后,再运到现场。5.2.3.2 绑扎钢筋应由有以验的人员进行。
2.3.3 钢筋、底脚螺栓的数量、规格、质量要在扎筋前进行详细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扎筋工作。
5.2.3.4 主筋在绑扎前均除锈,绑扎钢筋的各部分尺寸和钢筋规格应符合设计(施工图)要求,纵横钢筋的交叉点用合格铁丝绑扎。
5.2.3.5 底脚螺栓应安装牢固,位臵正确;安装前,应除锈并在丝扣上涂黄油包包裹;基础有顶偏的,应注意地脚螺栓预留高低尺寸。5.2.4 浇筑混凝土
5.2.4.1 水泥应选用具质保书的合格产品,严禁不同品种混放,同基基础不得混用相同品种但不同厂家的水泥。
5.2.4.2 黄砂、石子、应按国家规范执行。
5.2.4.3 浇筑前应验线、验钢筋、验底脚螺丝、验模板组合后的几何尺寸、强度等,确认无误后才能浇筑。
5.2.4.4 浇筑混凝土应使用无腐蚀性清洁水。
5.2.4.5 拌制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搅拌,当条件不允许时,可用人工搅拌。机械搅拌时按GB 50204-92 执行;人工搅拌时须执行“干三翻、湿三翻”。5.2.4.6 混凝土配合比须按给定的配比称重,并有适当的强度储备,并按每个基础或每班至少检查二次塌落度。
5.2.4.7 单基基础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中间停歇时间不得超过二个小时;若有特殊困难,应会同有关部门协作处理。
5.2.4.8 浇筑混凝土应用机械捣固,捣固应分层进行,厚度应在机械振捣部分的1.25 部;对于基础立柱及与台阶连接处应特别注意,可适当加大级配且配合捣固钎轻轻插捣,从而避免烂根现象。
5.2.4.9 试块制作、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每基基础制作一组试块。5.2.4.10 混凝土的养护应按GBJ233-90 第5.2.7 条执行,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且强度不低于2.5MPA 时方可拆模。5.2.4.11 混凝土表面修整齐应按GB50204-92 执行。5.2.4.12 冬季施工应按GB-50204-92 执行。5.2.5 回填土按GBJ233-93 第4.0.7-4.0.9 条执行。5.2.6 接地
5.2.6.1 接地体埋深规格应按设计规定执行。5.2.6.2 露出地面部分应满足杆塔接地需要。5.2.6.3 开挖接地沟时应清除影响接地效果的杂物。5.2.6.4 接地沟埋深禁止出现负误差。
5.2.6.5 接地沟回填按GBJ233-90 第4.0.10 条执行。6 装配式预制基础
6.1 装配式预制基础包括铁塔预制基础,拉线预制基础,电杆本体预制基础。6.2 施工过程
6.2.1 基坑开挖依照现场浇筑基础2.1 条执行。6.2.2 铁塔预制基础
6.2.2.1 装配前应认真组织学习施工图纸,使施工人员对组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6.2.2.2 现场装配前应对各构件进行认真检查,防止有缺陷现象存在,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6.2.2.3 在基坑中工作时应防止塌方,以及由于空间狭小而造成人员的伤害等。6.2.2.4 装配式基础底座与立柱连接的螺栓、铁件及找平用的垫块,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
6.2.2.5 组装时对照杆塔组立的规定执行,不得强行组装,不得用气割扩孔,螺栓应逐个紧固等。
6.2.2.6 当需要浇筑水泥沙浆时,应同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一样进行养护。6.2.2.7 当立柱顶面找平时,修正顶面高差抹面层应大于20mm,并进行养护,强度不低于混凝土强度。
6.2.2.8 组装结束后应经检查后方可进行回填。6.2.3 拉线预制基础的装配
6.2.3.1 现场装配前应认真进行检查,防止有缺陷存在。
6.2.3.2 装配前首先对拉线角度方向等进行复核,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6.2.3.3 工作时应防止人员受到伤害及塌方。
6.2.3.4 拉线盘埋设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按GBJ233-90 第5.3.7 条执行。__ 6.2.3.5 拉线盘按装就位后经检查即可回填土。
6.2.3.6 回填土时应该按GBJ233-90 第4.0.7 条第4.0.9 条执行。
6.2.3.7 回填土后拉线棒及拉线环应处于拉线受力方向,以防止造成拉线松动的现象。
6.2.4 电杆本体预制基础
6.2.4.1 装配前应复核桩位(塔号)、根开是否位移等,确认无误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
6.2.4.2 安装前均应检查其是否存在缺陷。6.2.4.3 应先下底盘,待立杆后再按装卡盘。
6.2.4.4 底盘就位于坑底,应进行微调,确保底盘中心位于所要求的位臵,找正
后底盘四周填土夯实。
6.2.4.5 卡盘安装前应先将其下部回填土夯实,安装位臵方向应按图施工,其深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0mm。6.3 要点
6.3.1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对人员的伤害及预制构件的损坏。6.3.2 预制构件均应有试块强度报告及出厂合格证。7 技术和质量要求
7.1 对于转角塔予偏,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每一基转角塔的基础面予偏值,责任落实到操作 人员。
7.2 施工中做到安装质量和安装工艺的完美统一,尤其对基础施工、接地装臵、埋设加强工艺管理,施工中做到基础外形符合图纸、底脚螺栓出土整齐、基础表面有棱有角、无麻面等缺陷、基础顶面一次成形、回土符合要求,接地装臵埋设符合设计要求,引下线沿基础保护帽敷设美观;保护帽浇筑符合设计要求、表面美观。
7.3 对每一基基础的施工,公司都必须派出质检人员跟班进行全过程的检查,并与监理人员协调一致。若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不在现场,则基础的制模、浇筑和拆模等工序均不得进行。
7.4 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及分项工程中间验收制度,认真填写好验收记录。
7.5 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必须对砼配合比、坍落度等即时检测,对浇筑质量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确保基础的浇筑质量。
7.6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抓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大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力度;虚心接受、设计、运行及监理单位的意见,向用户提供符合规范的工程安装产品。
7.7 在基坑开挖、支模和浇筑过程中,必须执行安规的有关规定。7.8 每基杆塔基础的试块,其养护条件必须与同基基础的养护条件一样。8 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
8.1 施工驻地内生活生活设施布臵合理,遵守当地的环境卫生规定,妥善处理生活垃圾,不影响周围环境。
8.2 基础施工材料运输应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如无路,则新建运输道路宽度不得
大于2 米。施工过程中施工面积必须控制在基础根开的5 米以内。
8.3 基础施工现场应布臵紧凑,材料堆放井然有序。整基基础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残留的砂、石等杂物,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8.4 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污水不准直接排放在植被和农田上,也不准直接排放在河流、鱼塘内。施工前应在施工地点旁新挖污水处理池,以使排放的泥浆水得到过滤,减少对周围植被、农田和鱼塘环境的影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污水应用车外运。
8.5 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灌过程中应尽量降低搅拌机的噪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高声喊叫,在居民区附近不允许基础夜间施工。
8.6 基础施工现场多位于树木、杂草茂密处,在施工时应严格防火。9 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措施
9.1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施工工艺。9.2 认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着重学习贯彻“三标一体”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安全生产法等方面的内容。
9.3 搞好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辩识,进行风险评价。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潜在的危险,保证施工安全和职工的身心健康。
9.4 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的管理,现场施工机具经常检修保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机具设备带病作业。
9.5 对产生噪音、扬尘、辐射等有害于身体健康的设备、工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降低或避免对身体的伤害。
9.6 抓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采购管理,采购的各种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必须是经国家安全认证的合格产品,产品的合格证、准用证等证件齐全,进场时,严格验收,确保产品质量,保护使用者的人身齐全。
第二篇: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难点分析
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难点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产业也迅猛发展。其中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设施建设尤为突出。虽然其带来了一定可观的经济效应,但带来的社会问题却不容忽视。其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其基础建设难点所导致的,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基础产业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克服这些难点。本文将从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问题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施工难点;分析;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M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4)08-0000-01
一、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存在现状
(一)技术瓶颈
我国基础行业设施的发展,特别是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产业存在着很大的技术问题。产业生产力较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薄弱,整个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然目前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却无法长久发展,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中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突破技术瓶颈。
(二)人员意识的淡薄
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领导,更应加强团队意识。这不但体现在参与的施工建设方。更加注重要提高人们在基础建设中的教育精神。加强人文管理,提高人们关于基础建设方面的知识。但是在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企业有一定的影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人们在建设后期的防范过程中,并没有积极遵循。所以可以看出对人们的意识教育多么刻不容缓。人员是企业的根本,人员的教育做好,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二、对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难点的分析
(一)存在对雇工的无意识伤害
在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企业要做好对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保障。无论是触电,物体打击还是跌伤,都是雇工在工作时容易频发的事件。只有保障好了雇工的人身安全,才能更好的工作,效率才会高。企业可以加大在员工身上的投资,例如,从员工所穿的保护服上,加大质量,设置可靠的围栏,防止路人或工作人员不小心受伤。给与员工保险,让其安心工作,一心一意为企业付出。
(二)自然环境的问题
由于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建设大多在偏远的地区,例如山区。这样是为了绕过城镇,乡村,更好地发展远距离的线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大家不能忽视的是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客观因素。包括地形地势,天气等方面。就以山区为例,山区地区土层较高,土质较疏松,在此进行电线建设难度较大,较为困难。同时遭遇恶劣的天气,更会导致电线的晃动,甚至是山体滑坡,土地表层的松动,更带来了相当大的安全影患。
(三)建设后期的安全防护隐患
尽管在许多基础设施行业中,企业建设步伐等早期建设得以完成,但是却总是遭到后期的质疑。安全后期建设,在对于施工建设方来说是常常容易忽略,然而其中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建设后期忘记设立警示牌。加强后期的安全隐患的排查等许多后期方面的安全检查。从而导致了许多不可避免的社会悲剧的产生。
三、10kV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难点的解决方法
(一)政府的政策和管理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而针对在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政府对此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比如说在基础设施的工程中,明确各个人员应该负责的部分,将责任到人。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无人负责,出现一塌糊涂的局面,也不用担心人员的不服从调配,和有环节的缺口。这样无论是对建设方还是对监督方都有很多的好处,政府的管理也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基础施工的建设变得有条有理,并且配电线路杆塔的基础施工变得更加规范。因为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硬性的要求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使得每个人对国家的事物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镇府的作用。
(二)社会的支持
随着我国综合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能力的进步,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建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且加以对这一类的工程的投资。这样的话,在工程投资的方面,许多富豪都得到邀请,来对此类活动的支持。打破了以往的行业的建设,使得让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建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样社会的支持就成为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建设的主要力量,让更多的技术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社会上确定正式的方案,社会是一个很大的团体,很多是要依靠这社会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去,而在日后的生活中,社会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地方也会是在群众中,在社会的几个地方,所以说社会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三)人文的因素
在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建设中,人员的配合、素质好坏都有一定影响。首先,工作人员不能偷懒,必须严格实施规定的计划,如果实在有拿不定的问题,要和工程师商量,计划规定出解决的方法,一定不能凭着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其次,需要群众人员的体谅。同时,相关人员要懂得技术的运用和原理,这样在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建设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额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将政府的政策告知给大家听,让大家在心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给大家规定一个硬性的条件,就是大家一定要服从的。然后就是从个人的技术方面来看,每个人应当发挥自己最重要的运用,不影响他人工作。或许在配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难题,需要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浩.10kV配电线路施工工程管理浅谈[J].民营科技,2013(11):38.[2]蒋相清.10kV配电线路故障及防范处理措施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12):188.[3]曹海亮.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对应措施[J].广东科技,2010(02):114-115.
第三篇:杆塔和基础设计(写写帮推荐)
杆塔和基础设计 3.1高低腿杆塔设计
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各色各样,地形也干差万别.当铁塔位于斜坡或台阶地时,塔腿之间会形成高差,这就要用高低腿来平衡,高低腿在四个任意方向都可以连接.目前塔腿级差一般设计为1.5m,长短腿的最大差值一般设计为9.om。而地面高差是任意值,当长短腿不能完全平衡地面高差时,一方面可将部分主柱露出地面,另一方面塔腿级差可缩短为1.On,长短腿的鼍太差值也可以扩大,做到不开方或少开方.设计杆塔时,应考虑在杆塔位于陡峭山顶控制铁塔的正侧面根开,减少施工基面开方量.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形,塔腿长短腿已用到最大高差,仍不能平衡地面高差时,可采用长腿对应基础主柱升高的办法来平衡过多的高差,必要时可做特殊基础,在基础设计无法满足或其他具体因素主柱不宜升高时,可对短腿所在基面做适当开方。
全方位高低腿,4个塔腿一般为不等长的形式,可适应各种不规则任意地形的需要,组合成各种不同长度的高低腿。
3.2采用V串布置,限制线路走廊
线路局部地段经过林区,为减少沿线房屋拆迁及对了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林区砍伐量和赔偿费用,必需减小走廊通道。采用v串布置可缩小线路线间距离、减少线路走廊宽度的方式,不仅可减少树木砍伐量,同时还减少房屋拆迁等其它线路走廊清理用.因此,本工程在房屋集中地段及森林地段地形条受限时,铁塔型式考虑采用V串布置.2002年,我院设计的咸昌线,采用4XLGJ400/35导线的酒杯塔,I型串和v型串布置比较,I串的主要优点是绝缘子片数只有v串绝缘子片数的一半,缺点是线路走廊宽度比v型串布置的宽5米左右;v串布置的主要优势是通道宽度比I型串布置的通道宽度约减小5米左右,可以减少房屋拆迁和林木砍伐量,本工程经过林区长度较长,214.4km,约占20%,按此长度计算就可减少林木砍伐面积约1600亩,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利于施工运行和维护.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使用v型串布置是必要和合理的。
3.3设计原状土基础,减少开挖土体
输电线路程通过山区,大部分塔基地处近山顶的山坡上或山顶,大开挖的基础型式不仅基面保护范围大,而且基坑、基面的土石方量大大增加.山区的地质情况大多为不同风化程度岩石、岩石的残积层或覆盖层,通常为硬塑及坚硬状态的粘性土覆盖层(无地下水)。这样的地质条件非常适宜于做原状土基础,如岩石嵌固基础、直柱或斜柱粘性土全掏挖基础、岩石锚杆基础等。这类基础都避免了基坑大开挖,充分利用原状土力学性能,提高了基础抗拔能力,减少了土方开挖量,施工不用模板或少用模板,简化了施:[]:艺.更为重要的是塔位原状土木受破坏,有利于塔基稳定,基本没有对环境的产生不良影响,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4设计深埋基础,减少基础降基
在以往的线路设计中,山区塔基降基应考虑基础保护范围内将基础降为同一作业面,使用深埋基础,配合铁塔高低腿的使用,降基值只计算到腿部出土点高差,保护范围的高差采用深埋主柱,基础降基大幅度地减小,而且杆塔的高程相应的提高了,降低了呼称高。
一般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通常为(0.1~0.3)m。主柱加高基础的主柱即在值的基础上,按照需要加高一个适当的高度Ah,Ah通常取为o.5,1.o,1.5,2:o,2.5,3.om等,如图3.4示。
主柱加高基础计算项目基本与不加高基础相同.山区线路采用主柱加高基础时,设计基面以上的土体实际上不挖除,因此,可以将士方的开挖量减少到最小程度。为避免和减少基面土石方开挖量,保持塔基稳定.应尽量采用高低腿塔及主柱加高基础.根据现场地形需要,二者同时使用,经济效果将更为显著.采用高低腿塔及主柱加高基础,可基本做到基面不开挖土石方而维持原地形地貌
3.5使用塔脚架加高主柱基础
为避免和减少基面土石方开挖量,保持塔基稳定,在以往的基础上,设计了塔脚架,采用格构柱的结构形式。混凝土加高基础加高超过2 om后,由于偏心弯矩的增大而导致基础主柱截面和钢筋量都很大,而钥结构塔脚架能充分发挥了钢材的特性,并具有结构自重轻,简化施工工艺的优点。根据现场地形需要,合理使用塔脚架加高主柱基础,经济和环保效果将更为显著。
据统计,山区线路所定塔位边坡大多数在35°以内,超过35°者只占极少数。在下列2种情况下同时采用高低腿塔及主柱加高基础,可基本做到基面不开挖土石方而维持原地形地貌。图3.5塔脚架配合主柱加高使用简图。
图3.5塔脚架配合主柱加高使用简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场定位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塔位于山腰中的梯田或斜坡地内,或位于丘陵地区几块不同标高的耕地内.此种情况不宜采用基面大开挖的方法,否则会破坏塔位处的原耕地高程,影响农田耕作,而采用高低腿、不同高度的主柱加高基础及铁塔基础构架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精细设计,做好基面综合治理 4.1基面处理
基面土石方大量开挖,不但破坏了塔位原有的天然植被,而且使原稳定土体受到扰动.开挖土石方后的斜坡以及高低腿之间的坡面,暴露在大气中,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和塌方.同时,大量的基面挖方弃土堆积在基面边坡上,增加了边坡附加压力,在雨水浸蚀下,容易产生坍方和滑坡。总之,基面大量挖方,破坏了原有土体稳定状态,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隐患,而且很不经济。因此在咸昌500kV送电线路工程基础设汁中提出四个塔腿分别降基的概念,在考虑施工作业面以及边坡稳定点后,塔基基础分坑应形成四个小基面,基坑中间的土体完全保留,见图4 1。
这种小基面的设计理念将对原始地貌的破坏降到最小程度,保证了山体的稳定,减少了施工难度,而且增加了基础抗拔能力.实际运用在工程中的效果也很不错,土方量很少。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设计对基面处理的思路为:在测出塔位及保护范围内带有等高线的平面图,综合采用铁塔的高低腿、深埋基础,按照自然地形地面.达到完全不降基。
对同一斜坡上的塔位.主要有下列几种基面设计形式,见图4.2。
不同的基面形式经济比较见表4.1。
采用全掏挖及岩石嵌固式基础,土石方采用人工开挖及小爆破。第1种基面形式最不经济。若将基面开挖引起塌方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或弃土运走所增加的费用考虑进去,则其造价会更高.所以在本工程中,此种基面形式没有采用。
4.2基面排水
4.2.1基面外设排水沟
通畅良好的基面排水,有利于基面挖方边坡及基础保护范围外临空面的土体稳定.塔位有坡度时,为防止上山坡侧汇水面的雨水、山洪及其他地表水刘基面的冲刷影响,陈塔位位于面包形山顶或山脊外,均需在塔位上坡侧,依山势设置环状排水沟,以拦截和排除周围山坡汇水面内的地表水.应对降基挖方的基面作出留有内高外低的捧水坡度的规定。
基面排水坡度尽可能向基础保护范围大的缓坡方向倾斜,以便基面雨水从此方向排出.对高低腿塔的挖方基面,应避免流水直接冲刷两腿间有高差的陡坎,使基面雨水从塔位排出.
合理确定基面范围,基面范围a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降基的多少。a值的确定与地质条件、杆塔类型、基础作用力、基础类型及计算方法等因素有关。
4.3护坡
护坡通常沿塔位周围自然山坡或基面挖方后的缓坡面用坡石砌筑,对塔基边坡起保护作用,防止边坡被雨水》》刷或由于风化而剥落坍塌。在绿色环保特别重要的今天,我们在采用以往浆砌块石护坡的基础上,提出植被护坡的概念。采用植被护坡相对于传统的浆砌块石护坡有以下优点:1.深根的锚固作用:植物的垂直根系穿过坡体的浅层的松散风化层,锚固到深处较稳定的岩土层上,起到预应力锚杆作用:2.浅根的加筋作用,植草的根系在土中盘根错节,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草根的复合材料,草根视为带预应力的三维加筋材料,使土体强度提高:3.降低歧体孔隙水压力;4.控制土粒流失。
护坡通常在下列情形中使用:
(1)基础保护范围虽满足设计要求,但塔基周围土质松散或为严重强风化岩石,无植被或植被稀疏,在自然雨水作用下,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影响塔基安全稳定。
(2)少数塔位因基础局部保护范围不满足设计要求,需填土夯实,以满足设计要求.当边坡较陡,若填上不采取措施易被冲刷流失时,需在穷实的填土外侧局部砌护坡.(3)当基面挖方较多,上山坡侧坡面虽技规定要求放坡,但因土质松散及岩石风化极其严重,易剥落坍塌,影响塔位安全,此时需沿挖方坡面局部或全部砌护坡.
塔位护坡可能是大面积的,也可能是局部范围的,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传统的护坡采用浆砌块石贴于坡面的原状土上,而护坡坡脚基础置于较好的地基上,并用水泥砂浆砌筑、勾缝,并按规定留泄水孔。这样本来就陡的边坡上还要清除覆盖层,导致因砌筑扩坡而开挖的土方量相当可观.从已做的工程来看,而且由于块石的重量较重,在较陡的边坡上施工很麻烦,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植被护坡是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岩土边坡同时美化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技术,是涉及岩土工程、恢复生态学、植物学、土壤肥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技术。结合送电线路工程的特点,我们推荐以下两种植被护坡的方法:1.土工格室植草护坡,该技术是指在展开并固定在坡面上的土工格室内填充改良的客土,然后在格室上挂三维植被网,进行喷播植草施工的一种护坡技术。2.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该技术是指采用浆砌片石在坡面形成框架,尝结合铺草皮、三维植被网、土工格室、喷播植草、栽植苗木等方法形成的一种护坡技术。北方地区在选择草种时,应选择耐寒型的草种,常用的植草型式见图4.5。
4.4挡土墙
挡土墙的作用是把土挡在指定范围.在山区,塔位降基开挖基面土方破坏了原有土体稳定平衡状态,或基础临空面边坡陡峻,易于崩坍,或高低腿间斜坡因基础根开小无法放坡,或少数塔位因受线路走廊限制,不可避免地位于土体稳定差的地段等,由于坡度陡,如砌护坡,不能起挡土作用,必须砌挡土墙。
4.5护面及人工植被 在山区,当地质为强风化岩石时,常采用岩石嵌固基础.为防止降基后基面岩石继续风化,每个塔脚基础在设计基面表层规定的范围内作成素混凝土护面.对少数风化和冲刷特别严重的塔位,整个基面表层全部作护面.对个别塔位挖方后的放坡面及高低腿间的坡面,有岩石剥落或风化物坍塌时,往往需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护面.护面宜在线路施工后期(组塔和架线完成后)进行,以防止施工中塔材、零部件及机具等打、砸、压坏护面.做护面前,基面表层的泥土、杂物须清除干净,护面应依基面排水坡度作为斜面,以利基面排水。对能自然形成植被的塔基基面,无须进行人工植被.对塔位表层为残积层或风化岩夹粘性土、无植被或植被很稀疏、边坡较缓的塔基,为防止水土流失,可采取人工植被,保护基面及边坡。人工植被应因地制宜,视具体情况植草皮或移植矮小杂草及灌木。
第四篇:作业指导书 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材料要求
(1)模板采用规格为951mmX1830mmX16mm胶合板拼装,模板龙骨用于50mmX100mmX3000mm及100mmX100mmX4000mm方木参考选用。
(2)模板及龙骨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安装前先检查模板和方木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3)对拉螺栓:采用ø14以上的Ⅰ级钢筋(最好用HPB300),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4)隔离剂:严禁使用油性隔离剂,必须使用水性隔离剂。
(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6)支架系统:钢管、扣件等。
二、质量标准
2.1主控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稳固。
(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结构(底板、中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3)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及其混凝土接搓处。
2.2一般规定
(1)模板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能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规范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三、安全技术要求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2)采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3)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4)支设4m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5)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6)拆除模板应先办理《拆模申请令》,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后方可拆除。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工完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7)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预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加顶撑支牢,防止构件倾倒。
(8)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扎脚和空中滑落。
(9)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10)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11)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12)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抛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加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13)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14)支撑、牵杆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m高以上。
(15)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附落。
(16)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地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上的预留,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17)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的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除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18)在组合钢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用36伏低压电源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19)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在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0)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21)模板顶撑排列必须符合施工荷载要求,尤其遇地下室吊装,地下室顶模板、支撑还另需考虑大型机械行走因素,每平方支撑数,必须根据荷载要求。
(22)砼板上的预留孔,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做好技术操作规程(预设钢筋网架),以免操作人员从孔中坠落。
(23)工作台、机械的设置,应合理稳固,工作地点和通道应畅通,材料、半成品,堆放应成堆成垛,不影响交通。
(24)操作木工机械不准戴手套,以防将手套卷进机械造成事故。
(25)木模车间内的锯屑刨花应天天清理。在车间内禁止吸烟动火。
四、安全防护措施
(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隙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2)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3)拆模后模板或方木上的钉子,应及时拔除或敲平,防止钉子扎脚。
(4)模板施工完毕现场内所有遗留扣件、扣件丝杆、对拉螺栓、螺帽、钉子等零星材料全部清理上来并投入使用;暂不使用的退回仓库,不需退回仓库的清理到原材料堆放处。
(5)所有废旧大板上钉子起净,并整齐堆放;可重复使用的大板必须清理至上面施工现场合理利用。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4标
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4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二月
第五篇:绿化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坡面绿化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DK539+120~DK598+340范围内所有路基坡面绿化施工作业。包括:区间路基边坡绿化、站场路基边坡绿化、线路防护林绿化、隧道洞口绿化及区间路基特殊工点绿化。
二.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附近草木生长情况及种类的考察分析。
三.设计原则
1、安全性
绿化布置遵循内低外高、内灌外乔的原则。植物的栽植位置、成年高度、冠幅、根系和落叶等不得影响铁路运输和设备安全,不得影响路基压实和稳定。距线路外轨25m内不得栽植树型高大、浅根性、易倒伏树种。
2、生态性
借鉴当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建植,引导自然演替正向发展。不得使用未经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外来生态入侵
(3)保证边坡绿化覆土的厚度和质量。当边坡土(岩)质不适宜植物生长时,应采取土壤改良和客土等措施,客土厚度不小于20cm。
(4)针对光面爆破等全圬工防护坡面,以及重要路段的路堑侧沟及边坡平台设置绿化槽,种植爬藤植物及花灌木以美化环境。
(5)对景观要求较高的路段,在边坡上移栽部分花灌木作为景观点缀。4.1.2、施工工艺
(1)清理边坡:施工前清楚坡上的垃圾和杂物,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平整;
(2)坡面覆土:边坡回填种植土厚度不宜大于10cm。种植土中可加草筋增加附着力。砂类、碎石类等植被生长困难的边坡应通过横向开槽、挖坑等方式增加边坡覆土厚度;
(3)点播灌木:坡面按由坡顶至坡脚顺序依次移栽灌木,每穴按3株灌木进行栽植,以确保每穴至少有2株灌木成活;
(4)灌木养护:点播后及时用无纺布对坡面进行覆盖,并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待灌木普遍出苗后揭开无纺布。
(5)撒播草籽:在草籽中掺入3倍于种子体积的干细沙。撒播时要将种子均匀撒开,沿不同方向连撒3遍。撒完种后适当喷水,喷水时最好能形成雾状,尽量避免冲溅,水量的大小以充分湿润表土(5cm),又不见明水为宜;
(6)养护:在边坡交验前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补植、浇水、施肥、除虫,直至植被生长稳定。
4.1.3、边坡绿化防护局部效果图
灌草护坡
人字形骨架内灌草护坡
锚杆框架梁内灌草护坡
六棱砖内灌草护坡
4.2、站场路基边坡绿化 4.2.1、施工方法
(1)站场路基边坡绿化参照区间路基边坡绿化相关原则,并着重选用景观效果较好的植物组合。
(2)对于一般站场边坡,在第一级路堑边坡底部,以及路堤边坡靠近路肩处,各栽植两排花灌木作为景观点缀。栽植株距1m,行距1m。
(3)对景观要求较高的站场特殊工点,在灌草护坡的基础上,利用彩叶植物和花灌木组成一定样式的纹理图案,形成特色景观,美化站区环境。4.2.2、施工工艺
(1)清理边坡:施工前清楚坡上的垃圾和杂物,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平整;
(2)坡面覆土:边坡回填种植土厚度不宜大于10cm。种植土中可加草筋增加附着力。砂类、碎石类等植被生长困难的边坡应通过横向开槽、挖坑等方式增加边坡覆土厚度;
(3)点播灌木:坡面按由坡顶至坡脚顺序依次移栽灌木,每穴按3株
4.3、线路防护林绿化 4.3.1、施工方法
(1)防护栅栏内外两侧0.4m处各栽植一排小灌木(火棘),栽植间距为1m。
(2)一般区间路堤排水沟至用地界区域栽植2排乔木,行距1m,株距4m。
(3)一般区间路堑堑顶至用地界区域栽植1排花灌木,株距1m。(4)站场路堤坡脚至排水沟栽植1排花灌木,栽植间距为1m。排水沟至用地界区域栽植2排乔木,行距1m,株距4m。每间隔20m,种植1丛花灌木,每丛7株。
(5)站场路堑堑顶至天沟栽植1排花灌木,栽植间距为1m。每间隔12m,种植1丛花灌木,每丛5株。
(6)用地界内除边坡绿化范围以外的其他裸露区域满撒草籽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7)对桥下防护栅栏围合区域内的裸露地表,撒播耐荫草种进行绿化。其余地段应结合用地属性及周边环境由施工单位按原貌进行植被恢复或复垦,不纳入绿色通道设计范围。4.3.2施工工序
放线定点→挖种植穴→施基肥→修剪→栽植乔木、小灌木→撒播草籽→养护管理
线路防护林绿化效果图
4.4、隧道洞口绿化 4.4.1、施工方法
(1)根据隧道边仰坡高度及工程防护要求,分别采取灌草护坡、喷混植生,以及骨架内灌草护坡、挂三维网垫灌草护坡、植生袋灌草护坡、喷混植生护坡等绿色防护措施。
(2)隧道洞口仰坡参照路基边坡对应形式进行灌草绿化,洞顶平坡、缓坡地段植草绿化。
(3)隧道洞门两侧边坡及边坡平台结合现场情况和视线观赏要求栽植花灌木进行景观美化。4.4.2、施工工艺
隧道洞口绿化工程各防护形式边坡具体施工工序参照对应形式边坡绿化设计图进行灌草绿化。
隧道洞口绿化效果图
4.5、区间路基特殊工点绿化
主要包括:DK549+018~DK549+370段、DK549+650~DK550+893段、DK566+330~DK568+900段、DK570+600~DK570+896段绿化防护工程。4.5.1、施工方法
(1)根据路基边坡高度及工程防护要求,分别采取灌草护坡、喷混植生、六棱块空心砖内灌草护坡、爬藤绿化,以及骨架内灌草护坡、挂三维网垫客土灌草护坡、植生袋灌草护坡、喷混植生护坡等绿色防护措施。(2)隧道洞口仰坡参照路基边坡对应形式进行灌草绿化,洞顶平坡、缓坡地段植草绿化。
(2)边坡土壤裸露部分均采用点播灌木加撒播植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点播间距为50cm。
(3)路堤边坡线路绿化林区域采用栽植“2排乔木”的方式进行绿化建植,路堑边坡线路绿化林区域采用栽植“1排花灌木”的方式进行绿化建植。并在防护栅栏两侧各栽植一排火棘(小灌木),乔木栽植间距为4m,花灌木栽植间距为100cm ,火棘(防护栅栏两侧)栽植间距为 100cm。当线路绿化林区域宽度不能满足设计图中植物栽植形式及排数,或距线路外轨距
1无挡墙路堑边坡,需根据图中所示区分位置栽植。容器苗要去掉不易降解的包装,栽植时保证根系舒展,扶正后均匀回填种植土,并分层夯实。栽植坑应成圆筒形,挖好后先浇灌底水,待水全部渗透后栽植。
(7)养护:在边坡交验前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补植、浇水、施肥、除虫,直至植被生长稳定。
喷混植生护坡绿化施工工艺如下:
(1)坡面清理:清楚边坡上不稳定的石块,对不平整地方进行大致整平,以便让种植材厚度均匀,对于松散的岩石用水泥砂浆抹缝粘结。坡面应平整完毕且交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喷混植生施工。
(2)坡面锚杆施工:用Φ49风枪钻孔,孔深比锚固深度深5cm,将孔中岩粉冲洗干净,插入锚杆,灌注M30水泥砂浆,使锚杆处于锚孔中心。锚杆一端设置弯钩,其端部15cm及弯钩部分涂防锈漆防锈。
(3)挂金属网:挂网时应拉紧网,网与锚杆用扎丝固定,并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垫块来调节,使金属网与坡面的距离保持在12cm左右。金属网采用机制镀锌铁丝网。
(4)底层种植基材喷射:喷射的底层种植基材按比例混合后呈干粉状,要求使用专用客土喷播机在大马力空气压缩机的风压下,将底层种植基材均匀的喷上岩石表面,在喷口处用另外的设备同时加水,以保证底层种植基材落在岩石上的潮湿度。喷射时应随时检查厚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5)含草种、灌木种的表层种植基材喷射:底层种植基材喷射完成后,用喷播机将含草种、灌木种的表层种植基材均匀地喷射于底层种植基材上。
(6)覆盖无纺布:喷射完成后,要及时用无纺布对坡面进行覆盖。
3季到来之前使边坡植被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未形成防护能力时,应采取排水、覆盖等临时保护措施。
9、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和场地布置,加强对周边自然植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施工过程中材料和设备的运输、放置、植物建植、养护等不得影响既有线安全运营。
10、绿化施工单位与土建施工单位应相互密切配合,加强施工组织安排和资源配置,保证绿色通道建设质量。绿化、站前、铺轨及四电施工单位要加强沟通和监督,做好交叉施工期间植物的保护。
11、施工单位应做好验收前绿色通道植物的养护管理,确保植物的成活率、覆盖率及景观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应对绿化责任范围内的超高、侵限、覆盖电缆沟和检查踏步的植物进行修剪或砍伐,确保不影响线路正常使用。
六、相关说明
1、边坡中部平台种植槽不接地气,植物生长条件受限,故不设置种植槽。
2、挡墙与侧沟平台种植槽仅在重要的站场段落设置。原来已施工的种植槽,统一栽植爬山虎进行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