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材料
教育教学两不误 创优争先占一流
----------记武强XXXXXXX先队志愿辅导员xxx
XXX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年年出色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积极投身于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努力按素质教育规律办事,尤其是在担任我校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后,更是注重少先队的工作,他认为少先队的工作做不好,学校一切工作无处下手。少先队工作做好了,学生素质提高了,班级也就好管理了,学校会有多方面的收益。于是他更是不分昼夜地操劳着,一心一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谋划着、实践着,而且成绩显著,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校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一个典型代表。
一、少先队工作成绩显著
XXX老师在少先队工作上作出过很多骄人的成绩,自从他走上工作岗位就担任了少先队的体操队列比赛的指导工作,无论在XXX联校还是在XXX小学,连续6年他指导的队伍代表中心校参加县里面的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05-2006年连续两年指导的艺术节参赛节目获得XX市一等奖。并且张老师每年都会在艺术节举办时积极的为少先队组织节目出谋划策,动脑筋想办法,在他的参与下,我校在县艺术节参赛连年获奖。
二、“爱”是工作的源动力。
热爱学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工作中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用情感去打开她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作为校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习成绩的优劣,家庭的贫富。学生之间发生了摩擦,学生与家长之间出现了问题,总是第一个找他寻求解决办法,“教育无小事。”他总能及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与指导。在孩子的进步中,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在孩子的变化中他深受家长好评
三、用真情浇灌花朵
因爱孩子而爱红领巾,爱星星火炬;又因爱星星火炬,爱红领巾,才更爱孩子。在工作中,同事们常戏说他太纵容学生,但那是宽容和信任,因为宽容能吹开迟放的花朵,唤醒冥顽的灵魂。给学生一点宽容,让他有自我反省的余地,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多方面着手发展学生素质
不断探索少先队工作新思路作为一名辅导员,光会组织一些观摩活动和文艺表演是不够的,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发现存在的问题。现在同学们的学业负担变轻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变多了,有的同学找到了自我提高的岗位,而有的同学却成为游戏机的“俘虏”。爱玩的孩子才能有创造;只要为孩子提供有益的娱乐活动和场所,就会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XXX校长建议下我校在班中组建象棋队、小记者协会、智力乐园、舞蹈表演等应有尽有。
五、积极开展特色活动,探索少先队工作新思路
XXX老师自从担任我校教导主任一职以来,就把少先队工作作为带动教育教学发展的主动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于活动中,利用学雷锋日、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等有利契机,举行队活动、黑板报、校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班队活动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等情感,树立起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在群众中反映强烈!
六、注重培养“小干部”
要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光靠少先队辅导员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让他知道培养一支强有力的中队骨干,是建设优秀团队的工作核心。因此,每带一个中队,都特别注意培养中队干部。张老师所带过的班级,人人都是“班干部”,通过申报、选举等过程,为每个中队成员确定工作岗位,然后进行培训并与平时活动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指导。这样使每一个中队干部、每个中队成员提高了工作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同时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们也越来越变得更加自信、更加阳光。
七、少先队工作永在心中
XXX老师担任校长一职后,工作更加繁忙。但是少先队工作仍是他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总是能抽出时间给我们少先队辅导员座谈、指导工作,亲自过问每年级每班的少先队情况,今年每班的少先队入队名单。在六一节前夕,他主动找到我们询问六一节排练节目需要什么服装道具,并于5月19日亲自去了省城石家庄购买当地购买不到的服装。用他自己的话说:“少先队工作体现的是学校的灵魂!”
第二篇:立足校园文化建设__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立足创建绿色生态校园 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
102团子女学校争创绿色生态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六师102团学校 2014年6月 立足创建绿色生态校园 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
102团学校争创兵团绿色生态校园工作汇报
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发展的活力之基、动力之源,更是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从而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是102团学校始终坚持和追求的目标。具体的做法是:长远规划,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促进学校均衡特色发展。根据
一、调整布局,长期规划绘远景
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是当前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几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级大地优化和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我校今后五年规划将保留包括已建和在建公共教学设施两栋以上,校园区域布局基本成型,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持久的工程。因此,我们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的前提下,拟订学校近、中、远期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要求做到方案有特色,举措有创意,操作有实效。
我们的目标是:坚持规划适度超前,一步到位,实施分步细 化,实事求是,力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把我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优美校园。
二、优化环境,示范影响转观念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内的有形、有声的文化景观、教学硬件、视听设施等环境资源,努力构建优美、舒适、温馨、和谐的校园静态文化,使学生目之所及、足之所涉、耳之所闻都能够受到浓烈的感染和熏陶,是实现启智育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布局调整后,学校办学条件、环境绿化、经费紧张等问题,日益凸显,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然而,在“以人为本,民主决策,目标激励,制度约束,情感渗透”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各部门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102团学校教育发展新的一页。全校教职工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在校园原有的基础上,平整场地,铺设路面,栽树植草,治理卫生死角,建立宣传橱窗……手掌磨出血泡,汗水浸透衣裳,虽是辛苦,却甚是感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绿色生态校园的认识,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什么是绿色生态校园”、“什么是和谐校园”、“如何创建和谐的、绿色的、生态的校园”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借鉴,全校师生对绿色生态校园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学校要想在全兵团的几百所学校中竞争中 胜出,并持续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地位和水平是最根本的发展之道。没有文化建设的学校,等于是一个少了筋骨也没有灵魂的空壳,永远不能以鲜活、示范、丰满的形象站立起来。为保障校“三创”工作的落实,我校成立“三创”领导小组,通过职代会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方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纳入了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通过狠抓教学管理,落实具体工作,校园文化有了新的起色,同时更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
三、规范管理,优化外显促内涵
(一)规范优化校园环境,努力促进外显文化合理布局,提高文化品位。
本着“整体布局,合理优化,量力而行,节俭高效”的原则,对于绿化带、花木栽植等设置,采取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既要参考、借鉴又要结合本校实际的方式;对校墙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科室文化、宿舍文化等设施,不搞重复建设,不朝建夕改,尽可能从长计议。珍惜每一分钱,力争上一个项目,增添一处美景。
(二)规范良好行为习惯,努力促进内涵文化深层发展,提高师生综合素质。
1、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利用“国旗下讲话”、“青春之声”、“红领巾广播站”等有声资源,营造氛围感染学生;利 用校园宣传橱窗和教学楼内走廊上的“优秀作品展示栏”等固定的舆论阵地,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通过开展图书进课堂、“诵名篇、学名人”及“诗文经典诵读”等活动,以“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故事熏陶学生;通过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解读校训、校风、学风内涵,利用“童谣”征集等活动,以智慧启迪学生;通过“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感动教育”“礼仪教育”等主题教育,铸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拓宽课堂渠道,丰富课堂文化。
我校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鼓励全体青年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把影视、多媒体以及课本剧等,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探究,尝试体验,感受快乐。学校还注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书兴趣。举办阅读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教育人、熏陶人。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更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因此,迫切需要把学校文化渗透到教育中去,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3、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发挥学生的特长,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梧桐林校刊、红领巾广播站、美术、书法、篆刻、十字绣、乒乓球、舞蹈、合唱等兴趣小组及“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走好队”等“六好”活动,较好地张扬了学生个性,发展了学生特长。
4、完善制度文化,实行人文管理。
高品质的制度文化,对师生决不仅仅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方向导航,一种目标激励,并真切地内化为师生的自身素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从而逐步形成“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并居于核心的地位,它对全体师生员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常常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士气和创造力,并以强大的精神内驱力推动着学校的发展。
“以人为本,民主决策,目标激励,制度约束,情感渗透”。各校发扬民主,健全制度,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中心学校关注教师发展,先后组织开展“讲师德、重品行、树形象、练师能”及“三争一创”活动;关注学生发展,坚持开展了“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系列家访活动,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谈话角”,“才艺展示室”等,尽力唤醒、尊重、信任、激励学生,实施人文管理。
我们尽力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精神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新,并结合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考核评估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督查。每年都进行全校性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活动,如节庆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绘画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每年还结合教师节表彰活动,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成绩优异的学校、校长及师生予以表彰奖励。
四、广泛参与重实践,持续发展显特色
目前,我们按照学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和谐育人,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特色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学校“三创”工作方案”,推进争创“兵团绿色生态校园”的具体工作。如今,统领指导全校“三创”工作思路基本形成,具体工作也逐步实施并逐渐完善落实。一是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狠抓教学教研工作,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加大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三是推进校园文化特色的发展;例如:我们通过开展电子琴、跆拳道、经典诗文诵读、工艺编织、绘画、航模以及书法、篆刻等特色课堂的设置,提高学生感知和追求真善美的意识;打造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宿舍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园林文化等特色文化。以此指导和推动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促进学校“三创”工作的“逐步规范化、趋于科学化、凸现特色化”进程。实践中,本着以点带面、连片带动、辐射全校的目的,通过制定规划、研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规范创建管理工作、适时开展植绿护绿实践活动、开展班 队会主题教育展示观摩、国旗下讲话等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在参与“三创”实践的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会自然生成,也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沿着创建兵团绿色生态校园的目标愿景,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于学校绿化美化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循序渐进,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改进。那么,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管理自觉,学习自主,生活自理,温馨和谐,溢满阳光,奋发向上的高品质校园绿色生态文化,就一定会变为现实!这是我们全体师生的理想,也是我校领导干部共同的希望!
102团子女学校 2014年6月
第三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我校作为秀山县一所新建直属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特色发展”的模式,严格按照“高起点,超常规”的战略思路开展工作。通过环境打造,课堂教育,机制约束,活动熏陶,家校互动,使全校师生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基本达到了以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以学校管理为保证的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
一、完善硬件夯实基础,打造文化精品
1、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
硬件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我校占地面积51.8亩,学校整体设计采用新加坡建筑风格,布局设施一流,具备宽敞明亮的教室,具备实验电教、信息技术教育等配套齐全的教学功能室,建有图书室、舞蹈室、书法室,建有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目前学校已申请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集硬件、图书、互联网等功能为一体的“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项目,“班班通”工程已纳入学校规划,同时正积极多方筹资,建设和完善学校风雨操场、食堂、运动场后期工程和校园的绿化工程,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抓好校园的绿化工作,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
我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着“追求高品味”的原则,我校在建设规划中,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力争做到错落有致、疏密合理,建造具备育人功能的景观,做到点面结合,校园户外张贴物、宣传品管理规范,校内各种标牌规范。
学校处于建设之中,但学校仍按整体的绿化规划和思想进行校园绿化工程学校按照“四季长青”的绿化要求,修建了花台、花园、假山景观、环校绿化带,目前我校以“森林校园”为契机,栽植香樟、桂花树700多株。在全体师生中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了卫生保洁的良好习惯,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3、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我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注重美观、精致,走廊、椄道、过道和室内均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语等,采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加以展示,在走廊柱壁上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走廊文化墙内容定期更换,班级图书柜图书定期更换,让每面墙壁、壁柱、围墙说话,确保了校内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
通过两年多的不断建设发展,使学校更显大气、美观,基本达到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景致宜人,设施齐备,功能齐全,为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内涵,打造学校精神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我校本着“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宗旨,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铸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精神家园。
新建直属,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树立起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和打造名校品牌的信心,我校采用“项目管理”项目招标的形式向全体师生询计问策,征求“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发展规划”的建议和意见,学校的重大决策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最后集全校师生之大成,形成了“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的办学指导思想,“个性校园,书香凤栖。”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章程和学校管理规程。同时结合学校新建直属,地处城郊的特点,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敬业奉献、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培育“学校发展,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增加了师生的认同感,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敬业奉献的师资队伍。
我校是以原平凯小学教师为班底,向全县公开考调20多位教师而组建的新学校,建校初,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制订学习培训计划,健全学习制度,做到一周一次政治学习,一周一次校本培训,一周一次教研活动,实行一月一交流,半年一总结。开展了围绕“敬业”和“爱生”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育,在教职工中培育“六种精神”:即“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树立“学校发展,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关心学校的发展,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对工作要树立“三心”,即:“爱心、耐心、信心”;“三不”,即:“不埋怨、不嫌弃、不放弃”;“三个一样”,即:“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工作要像对待家事一样”,“对待同事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依法执教、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体协作、为人师表。学校还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给每一个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喜悦,努力形成一支团结和谐、有改革意识、教学基本功过硬、教改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3、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强化年级组管理,实现德育队伍全员化,内容课程化,目标层次化,制度规范化,评价合理化。我校结合县级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研究”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一日常规及学生管理的每一环节中,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宣传栏、班级文化墙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文明之风,礼仪之范,通过开展示范岗、监督岗,实行路队制,校园静化工程,对学生校内外行为规范作了具体的要求,使整个校园浸润在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打扫街道、小手牵大手爱心传递等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品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受到社区家长的一致肯定。
4、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为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我校开展了针对教师的课件制作比赛、论文竞赛、文体比赛、唱红歌比赛等;针对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讲故事、传箴言、唱红歌活动、广播操比赛、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手抄报比赛等;主题教育和创建活动方面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以“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等;针对学校新建直属,社区家长对学校缺乏了解,开展了深入广场、深入社区家庭的宣传活动,向社区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了解社区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意见;开展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大摸底,对问题学生实行行政、班主任和教师重点家访,做到了“关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居,辐射整个片区”的效果。
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优化了学生心理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整个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新气象。在“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的办学指导思想指引下,通过进一步强化“待人以诚,处事以正”的校训,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敬业、奉献、和谐、创新”的学校精神。
三、健全制度实现依法治校,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我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1、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坚持校长领导下的部门工作问责制,建立全员参与、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认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加强全校师生的参与度,凡属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加强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加强上下沟通,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
3、健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规章体系。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学校管理规程,通过改革和实验,不断充实和更新各种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种制度的制定皆经过教职工提出建议意见,学校行政制定方案,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执行的督查体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由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做到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年段组长负责制。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扁平化管理,完善年段组长竞聘和管理办法,落实年段组长的责任和目标,明确年段组长的管理权限,促进年段组互动发展、和谐发展,提升年段组教育教学质量。把一系列的管理权限(考核权、经费使用权、教学活动组织权等)下放到年段组,实施绩效管理,学校考核与年级组挂钩。改革班级管理体制,在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基础上,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坚持班主任持证上岗,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经济待遇,制定评优选先制度,定期征集和评选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开展优秀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教师在实践中转变了教学指导方式,以引导塑造学生为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开发学生的潜能。
四、创新思路促进学校发展,凸显特色构建文化品牌
校园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我校紧紧围绕“秀山县优质教育基地,武陵山区名校”这一目标,坚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书法教学、美术班、舞蹈班、体训班、成立器乐队,校园文化队伍的成立和建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而且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初步显示出了特色成效。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健康文化、班级文化、公共文化、特色文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构建和谐校园和“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为目标,按照逐步完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为打造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我校作为秀山县一所新建直属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特色发展”的模式,严格按照“高起点,超常规”的战略思路开展工作。通过环境打造,课堂教育,机制约束,活动熏陶,家校互动,使全校师生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基本达到了以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以学校管理为保证的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
一、完善硬件夯实基础,打造文化精品
1、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
硬件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我校占地面积51.8亩,学校整体设计采用新加坡建筑风格,布局设施一流,具备宽敞明亮的教室,具备实验电教、信息技术教育等配套齐全的教学功能室,建有图书室、舞蹈室、书法室,建有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目前学校已申请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集硬件、图书、互联网等功能为一体的“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项目,“班班通”工程已纳入学校规划,同时正积极多方筹资,建设和完善学校风雨操场、食堂、运动场后期工程和校园的绿化工程,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抓好校园的绿化工作,优化校园内外部环境
我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着“追求高品味”的原则,我校在建设规划中,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力争做到错落有致、疏密合理,建造具备育人功能的景观,做到点面结合,校园户外张贴物、宣传品管理规范,校内各种标牌规范。
学校处于建设之中,但学校仍按整体的绿化规划和思想进行校园绿化工程学校按照“四季长青”的绿化要求,修建了花台、花园、假山景观、环校绿化带,目前我校以“森林校园”为契机,栽植香樟、桂花树700多株。在全体师生中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了卫生保洁的良好习惯,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3、美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我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注重美观、精致,走廊、椄道、过道和室内均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语等,采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加以展示,在走廊柱壁上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走廊文化墙内容定期更换,班级图书柜图书定期更换,让每面墙壁、壁柱、围墙说话,确保了校内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
通过两年多的不断建设发展,使学校更显大气、美观,基本达到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景致宜人,设施齐备,功能齐全,为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内涵,打造学校精神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我校本着“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宗旨,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铸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精神家园。
新建直属,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树立起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和打造名校品牌的信心,我校采用“项目管理”项目招标的形式向全体师生询计问策,征求“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发展规划”的建议和意见,学校的重大决策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最后集全校师生之大成,形成了“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的办学指导思想,“个性校园,书香凤栖。”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校章程和学校管理规程。同时结合学校新建直属,地处城郊的特点,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敬业奉献、艰苦创业
精神的教育,培育“学校发展,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增加了师生的认同感,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敬业奉献的师资队伍。
我校是以原平凯小学教师为班底,向全县公开考调20多位教师而组建的新学校,建校初,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成立学习领导小组,制订学习培训计划,健全学习制度,做到一周一次政治学习,一周一次校本培训,一周一次教研活动,实行一月一交流,半年一总结。开展了围绕“敬业”和“爱生”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育,在教职工中培育“六种精神”:即“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树立“学校发展,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关心学校的发展,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对工作要树立“三心”,即:“爱心、耐心、信心”;“三不”,即:“不埋怨、不嫌弃、不放弃”;“三个一样”,即:“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工作要像对待家事一样”,“对待同事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依法执教、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体协作、为人师表。学校还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给每一个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喜悦,努力形成一支团结和谐、有改革意识、教学基本功过硬、教改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3、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强化年级组管理,实现德育队伍全员化,内容课程化,目标层次化,制度规范化,评价合理化。我校结合县级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研究”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一日常规及学生管理的每一环节中,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宣传栏、班级文化墙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文明之风,礼仪之范,通过开展示范岗、监督岗,实行路队制,校园静化工程,对学生校内外行为规范作了具体的要求,使整个校园浸润在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打扫街道、小手牵大手爱心传递等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品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受到社区家长的一致肯定。
4、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为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我校开展了针对教师的课件制作比赛、论文竞赛、文体比赛、唱红歌比赛等;针对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讲故事、传箴言、唱红歌活动、广播操比赛、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手抄报比赛等;主题教育和创建活动方面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以“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等;针对学校新建直属,社区家长对学校缺乏了解,开展了深入广场、深入社区家庭的宣传活动,向社区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了解社区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意见;开展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大摸底,对问题学生实行行政、班主任和教师重点家访,做到了“关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居,辐射整个片区”的效果。
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优化了学生心理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整个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新气象。在“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的办学指导思想指引下,通过进一步强化“待人以诚,处事以正”的校训,我校已初步形成了“敬业、奉献、和谐、创新”的学校精神。
三、健全制度实现依法治校,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
和规范作用。我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1、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坚持校长领导下的部门工作问责制,建立全员参与、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认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加强全校师生的参与度,凡属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加强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加强上下沟通,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
3、健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规章体系。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学校管理规程,通过改革和实验,不断充实和更新各种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种制度的制定皆经过教职工提出建议意见,学校行政制定方案,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执行的督查体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由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做到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年段组长负责制。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扁平化管理,完善年段组长竞聘和管理办法,落实年段组长的责任和目标,明确年段组长的管理权限,促进年段组互动发展、和谐发展,提升年段组教育教学质量。把一系列的管理权限(考核权、经费使用权、教学活动组织权等)下放到年段组,实施绩效管理,学校考核与年级组挂钩。改革班级管理体制,在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基础上,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坚持班主任持证上岗,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经济待遇,制定评优选先制度,定期征集和评选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开展优秀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先学后导,小组互助学习”,教师在实践中转变了教学指导方式,以引导塑造学生为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开发学生的潜能。
四、创新思路促进学校发展,凸显特色构建文化品牌
校园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我校紧紧围绕“秀山县优质教育基地,武陵山区名校”这一目标,坚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书法教学、美术班、舞蹈班、体训班、成立器乐队,校园文化队伍的成立和建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而且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初步显示出了特色成效。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健康文化、班级文化、公共文化、特色文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构建和谐校园和“提升教师,关注学生,影响家长。”为目标,按照逐步完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为打造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去博里、施河学习有感
(马甸中学张宝龙)
在总校的带领下,马甸镇全体教育干部去博里、施河等学校参观学习,看到人家校园文化建设深有感触。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全力营造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校园精神和物质形态,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文化塑造着学校形象,学校形象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我认为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可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继承和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
我认为学校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突出办学理念,彰显学校教育特色,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突出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操作的原则:遵循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基本要求: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先进性、审美性、实用性和主体性;运行的思路: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保证,以校园活动文化为载体,使精神文化提升,物质文化出精品,制度建设有特色,活动文化出成果,全面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加强硬件建设,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创设简洁、实用、素雅、美观的物质文化;修订完善学校的机构体制,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校纪、校规守则等,健全学校的制度文化;开展多彩的德育、科技、文体、综合实践等活动,丰富师生的学校活动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积淀学校文化内涵,彰显教育的特色。
二、扎实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师生和谐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中,我认为着重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四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既考虑到每种文化的独特意义和作用,更考虑到四者是一个共同体,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的相辅相成的意义和作用。我认为,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道德风貌等精神意识,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实质和水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讨论(动员、座谈、研讨、演讲、征文等形式),使师生深刻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与蕴含的文化底蕴,发掘学校的文化实质和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学校精神文化,在尊重教师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建立起学校的共同愿景。积极向上、用于探索、尊重教育规律、加强“三风”建设。在教师中倡导三大氛围——讲大气、讲品位、讲合作;弘扬四大精神——人文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确立了五种工作方式——现代的思维、工作、教育、学习和生活方式。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大力彰显“团结、活泼、勤奋、开拓”的校风,倾心打造“亲和、优雅、勤勉、执着”的教师形象和“大胆探索、朴实严谨、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奋、刻苦、活泼、主动”的学风。在校园显要位置标示学校表层的精神文化;在规范的管理中使全校师生逐步认同、接受,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使师生日常和谐的精神风貌成为学校深层精神文化的体现。
我认为,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如校园建筑物的布局装饰、教学设施设备、设景布点、绿化美化等,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对师生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我们先后多方筹资数百万元高标准建成了南教学楼、连廊、塑胶操场,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本着“简洁、实用、美观、素雅”的原则,精心设计,合理布局,规划完善多个主题教育功能区,使每一个小区域都能够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如德育功能区、英语会话区、艺术长廊、运动健体区、绿色种植区等。同时,在师生全员参与的范围内征集、设计、完善体现学校文化内涵的形象标志,使校徽、校旗、校歌、校训、校服等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生动标志。另外,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小记者站、校刊等文化传播载体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功能,营造正确的文化导向,提升师生的精神修养。
我认为,学校制度文化既表现为以文本、书面文字等形式显现出来的学校规章制度,又表现为师生对建立和遵守规章制度的态度和价值观,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具有巨大的潜在保障功能。要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补充、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凸显学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陇西特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制度无情人有情,体现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规范师生行为的自觉规范,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营造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真正发挥制度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拓展活动的空间和渠道,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把活动文化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建立有专门的领导组织网络,有规划和计划,有实施和评价的细则,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例如利用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节假日,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主题教育;坚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活动;全员参加的课外文体活动和第二课堂专业训练活动;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师德教育活动和教师文化活动等,充分发挥和体现了活动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随着学校建立和发展而逐步积淀并形成的。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务本求实,开拓创新,使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得到创新和不断积淀,最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马中精神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