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届五次会议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
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0日在政协扬州市
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徐 益 民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1年工作回顾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在中共扬州市委领导下,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三个扬州”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主线,始终坚持维护大局、突出中心、把握重点,广泛团结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重要作用,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为促进扬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以“三突出三走进”为履职重点,努力促进 “十二五”良好开局
为实现我市“十二五”良好开局,把全体委员的积极性凝聚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幸福民生等重点目标上来,市政协决定以“突出转型升级走进企业、突出幸福民生
走进社区、突出生态文明走进农村”为履职重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三个扬州”建设献计出力。
广泛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按照“三突出三走进”的要求,从3月中旬起,主席会议成员率先深入部分企业,探讨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之路,走进基层社区,了解、督查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到一些乡镇调研视察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5月上旬,紧紧围绕“三突出三走进”主题,开展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周”,市政协26个界别和县(市、区)政协近2000名委员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村,通过专题调研、专门走访、专项服务,广泛汇集民情民智,努力促进在企业转型升级、民生工程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突出问题的解决,联系职工、群众上万人次。各专门委员会把“三突出三走进”融进专题协商、调研视察、提案征集、界别活动、反映社情民意等各项工作中,为广大委员建言献策提供了有效载体。
认真汇集民情民意和各方智慧。主席会议成员走进企业、社区、乡镇调研视察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市政协领导开展“三突出三走进”调研情况的报告》,相关专委会整理综合“界别活动周”收集到的1200多条意见和23份调研材料,形成3份专题协商报告。在转型升级方面,委员们提出,要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引进人才,促进生产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质量效益型、节能环保型企业转变,促进有条件的企业由内产内销向跨国企业转变;在幸福民生方面,要增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加强督查,集中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立投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积极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和落实。6月下旬,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根据前期深入调研情况和“界别活动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农村生态文明和幸福民生三个专题,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会后,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交办协调会,将协商会汇总整理的85条具体建议向相关部门和广陵、邗江、维扬三个区进行交办,并下发专门文件,将办理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专项督查。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交办的意见、建议于8月下旬全部办复,落实、解决率达90%以上,一些重要意见和建议,如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支持成长性企业发展、部分社区配套用房建设、城乡养老保险衔接、乡镇污水场所建设等,得到落实或逐步实施。
开展“三突出三走进”,为广大委员围绕中心履行职能明确了聚焦点,为广大委员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拓展了新途径。省政协领导专门作出批示,认为以“三突出、三走进”为重点,开展政协履职活动,体现了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凝聚了广大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创新意义。《人
民政协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以“奉献一场宏大的交响乐”为题进行报道,认为一个主题贯穿全年,覆盖政协所有履职形式,是一连串创新的组合,表明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政协》杂志在报道中,评价“三突出、三走进”是扬州市政协今年履职创新的“最强音”。
二、围绕扬州科学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一年来,市政协加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带有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导方向。为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六届十九次常委会议组织常委赴市经济开发区视察新能源、新光源企业,积极为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建言献策。六届二十次常委会围绕“推动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进行协商,会议期间组织常委赴南京参观雨花软件产业园,在协商时委员们建议,牢固确立软件信息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突出智能电网软件与系统研发、软件服务外包、基础软件等发展重点,加快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速产业集聚,为打造“新兴软件名城”夯实产业基础。市委主要领导在市政协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市政府在制定《扬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培大培强行动计划》时,充分吸纳了政协建议。为加快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六届三十二次主席会议就建筑业发展进行专题协商,建议
更加重视这一富民强市产业,加强行业的规划、指导和整合,鼓励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走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之路,做响品牌、做大规模、做强企业。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政协建议后作了专门研究,把建筑业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制定政策,落实措施,支持建筑企业发展壮大。新华侨华人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六届三十次主席会议建议,建立由职能部门牵头、涉侨系统共同参与的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涵养资源,加强联系,汇聚侨智,切实发挥新华侨华人的积极作用。协商会后,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从成立协调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动态信息库和海外扬州同乡会、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等方面,认真研究落实政协的意见和建议。
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城镇化是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确定的“十二五”发展五大战略之一。为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调研,主席会议成员赴浙江湖州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在六届二十九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时,建议突出规划引领、特色发展、产业支撑、创新驱动和协调推进,通过强化重点镇、特色镇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市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7个方面27条具体落实措施,并向政协主席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农村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六届三十三次主席会议实地视察乌塔沟分洪工程、高水河整治工程、江都沿运灌区改造工程等现场,建议高度重视水利规划和基础设施
建设工作,加大农村水利投入、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河网水系综合整治、区域供水工程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后,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作出了批示。在视察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工作时,委员们建议,将新一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落实责任,培育典型,重点推进,督查考核,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积极建言社会管理创新。2011年是中国的“社会管理年”。市政协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主题举办论坛,邀请南京大学教授来扬作专题报告,组织发动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家学者,认真研究探讨,提出对策措施。论坛收到的106篇论文,从推进公众参与、培育社会组织、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市领导充分肯定论坛取得的成果,表示要认真研究采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努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席会议成员视察交通秩序和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召开由市文明办、交巡警支队和街道、社区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相关专委会在分管主席的带领下,就窗口行业管理和市场秩序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整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组织委员与相关职能部门一道实地察看,进行督查、指导和评议,促进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主动服务,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展文明志愿活动,营造创建浓烈氛围。
三、密切关注民生,为建设幸福扬州献计出力
一年来,市政协通过协商建言、专项视察、情况反映等形式,关注民计民生,努力促进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提升。
推进民生基础工程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建设“幸福扬州”的一项基础性民生工程。市政协与市农工民主党联合组成调查组,深入宝应、高邮等地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形成6份调研报告。六届二十一次常委会建议,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重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完备基本服务项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推动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六届三十一次主席会议建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规范操作程序,着力推进各类园区和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求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方面取得突破,实现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的合理协调增长。市有关部门采纳政协建议,出台政策文件,规范协商内容,强化基层工会组建工作,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
促进民生突出问题的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市政协走访市教育、规划等部门和幼儿园,召开社区主任、幼儿家长、幼儿园负责人座谈会,进行
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六届二十七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统筹规划,保障投入,抓好布局、新建、清理、补缺、规范等工作,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快速、有序、科学发展。市政府充分吸纳政协建议,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相关文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范畴,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的内容。城市管理工作关系城市品质和群众生活。市政协组织委员实地视察垃圾焚烧发电厂、街道摊贩疏导点、数字化城管等,建议构建市区衔接、部门协调、权责对应、执法有力的城管体系,立足长效管理、源头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视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时,建议针对“地沟油”、“瘦肉精”等重点问题,加强综合整治,确保群众权益。市政协还密切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组织委员调研视察,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
关注民生重要实事的进展。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是建设“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提出的重要民生实事。市政协组织委员实地察看“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深入城区交通“堵点”、“慢点”、“乱点”调研考察,听取情况介绍,研究对策措施。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建议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督查、保证质量,及时协调会办项目实施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工作进度,完善配套设施,让群众住得放心、住得舒适。在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方面,六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建议,突出交通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中的先行原则,完善市区路网结构和交通配套设施,加大“公交优先”的落实力度,加快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坚持标本兼治,盘活道路资源,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缓解城市交通“行车难、走路难、停车难”问题。
加强社情民意工作。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及时了解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愿和诉求。全年共编印政协《内部参考》9期、《社情民意》29期,反映的一些重要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社情民意上报后,省政府分管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吸取。“优化文昌阁周边公交线路与公交站台”、“完善市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等10多份建议,市领导作出批示后,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四、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广泛凝聚各方面智慧与力量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把团结和民主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调动各方面的智慧与力量,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激发活力,努力形成“三个扬州”建设的浓厚氛围。
营造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协例会、政协论坛,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联合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搭建议政平台,为各党派、团体的工作和活动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重大问题建言献策,较好地发挥了各界人士在参政议政、反映民意、民主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本党派、本界别的优势,以组织名义提交调研报告和会议发言37篇,提案62件,政协论坛论文48篇。其中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如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农村水环境整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发挥提案在履行职能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委员的积极性,引导委员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提案,努力提高提案质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共提交提案504件,立案494件。为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水平,市政协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加强提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办理过程中,通过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政协领导分工办理工作、专委会联系对口部门推动办理、加强提案者与承办部门沟通互动、召开公开办理答复会、组织委员视察办理落实情况等,促进了提案办理工作,提案落实率和委员满意率有了新的提高。
加强与港澳台侨外等方面人士的联系联谊。加强新形势下政协港澳台侨工作的研究,组织委员视察外资企业,召开海外人才归国创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帮助他们反映和解决在扬工作生活遇到的问题,增强我市对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吸引力。
举办国庆、中秋联谊会,邀请党派团体负责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扬外资企业负责人、海外归国创业人员代表、外籍师生代表等,共叙友情,共谋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经常性联系,主动关心少数民族同胞和信教群众,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参与政协的相关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文史资料和政协宣传工作。配合“文化遗产城市”建设,启动“扬州文化遗产丛书”编辑工作,制定编撰计划。编辑出版丛书第一辑《扬州盐商遗迹》,汇集了包括衙署、码头、街巷、会馆、住宅、园林、寺庙、碑刻等门类的150多个条目的盐商历史资料,为扬州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协作项目《江苏历史文化纵览》扬州部分的编撰工作,发挥文史资料的存史资政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协宣传工作,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江苏政协》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研究、建言献策文章30多篇。与市各新闻单位密切合作,宣传政协各项履职活动,适时开展深度报道。“政协之声”和“TV提案365”等专题栏目产生积极影响。
密切政协系统的联系沟通。配合全国政协、省政协在我市就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古城保护和城市建设等课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在省政协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上,就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推进社区养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等进行发言。组织驻
扬省政协委员围绕生态城、文化城建设赴徐州开展视察活动。认真做好各地政协来扬接待工作,交流经验,宣传扬州。加强与各县(市、区)政协的联系,就共同关心的课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支持政协之友社、政协书画会等社团开展工作。
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年来,市政协紧密结合实际,以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不断探索新思路,推出新举措。
推动重要履职载体创新发展。“三突出三走进”与各专委会年度调研任务、界别委员小组活动、政协专题视察、提案办理有机结合,使政协的履职活动更加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委员的关注点更加集中,建言献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界别活动周”、“政协论坛”是扬州政协履职的重要载体。为推动这两项工作不断完善发展,市政协加强组织领导,年初即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专委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多次与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县(市、区)政协进行沟通,对所联系的界别进行指导,认真汇总意见建议,做好整理报送、协商反馈工作。在“政协论坛”筹备过程中,选择重点课题约请撰稿人,认真确定发言选题,努力提高论坛质量,提升了论坛的实际效果。
提高专题协商质量。注重提高调研质量,制定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议题调研方案,细化调研内容,与相关民主党派开展联合调研,深入基层听取意见。注重提高调研报告质量,调研
报告形成以后,主动向有关专家学者、党政负责同志征求意见,提高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注重提高协商质量,既有调研组的总体发言,又有相关专家学者不同角度的专题发言,还邀请相关委员和基层同志发表意见,力求把议题议深、议透。2011年的两个常委会议议题、7个主席会议议题,均取得明显的协商成果,有的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有的在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后得到落实,有的在市政府出台的文件中充分体现。
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组织委员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巩固团结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召开全市政协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交流经验,研讨问题,推动工作。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展”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坚定委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举办“委员活动日”,组织市区200多名政协委员赴南通考察生态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驻县(市、区)委员赴仪征视察重大项目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邀请党政部门领导向委员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全局性工作和政协委员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委员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加强政协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在机
关形成重视学习、钻研业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良好风气。
一年来,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在起草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动到政协听取委员意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政协重要会议和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坚持到会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和研究采纳政协意见,充分发挥政协作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在政协各项活动中积极参政议政,努力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中共扬州市委加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党政各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政协委员、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代表人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六届政协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方面,在发挥界别优势和委员主体作用方面,在加强政协机关的协调和服务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2012年工作任务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扬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市政协要在中共扬州市委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导向,突出“稳增长、快转型、促统筹、惠民生” 工作要求,依靠全
体委员,团结各界人士,大力开拓创新,切实履行职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科学发展,服务“三个扬州”建设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城乡统筹、社会建设、文化振兴、绿色发展等“六大任务”,组织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拟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稳定发展中小实体经济、提升市区整体发展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城市管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推进地方公共外交、中医药事业发展等课题,开展协商议政,努力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继续办好政协论坛,组织各界人士围绕促进文化繁荣和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加强提案工作,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提出高质量的提案,不断改进办理工作,提高落实率和解决率。继续做好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出对党政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坚持民生优先,努力维护群众根本权益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把履行职能的实践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使政治协商成为民意进入决策程序的重要渠道,民主监督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有效方式,参政议政成为促进群众利益实现的重要过程。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
安全、城市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开展调研、视察、监督活动,推动市委、市政府2012年“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促进涉及民计民生重要问题的解决。深入研究提高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改善问题,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精心组织“界别活动周”,反映民情,汇集民智。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经常性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群众利益。
三、坚持团结民主,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建设“三个扬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加强同各党派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中作用的制度和措施,支持他们的各项履职活动,营造增进理解、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巩固和发展全市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社会政治局面。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帮助和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充分运用调研视察、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汇集社会各方的真知灼见,扩大各界人士的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开展海内外联络和对外交往活动,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不断拓展工作领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与各县(市、区)政协的联系,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调研视察、研讨交流等履职活动,增强政协工作的整体合力。
四、坚持开拓创新,保持政协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省委安排,今年六月份政协将进行换届。全体委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要认真总结六届政协工作的经验,以加强思想建设、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加强机关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协的自身建设。认真贯彻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市委有关政协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探索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促进界别活动经常化,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有效。适应新形势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研究政协工作延伸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方法,使政协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委员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开展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和支持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切实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做好政协的换届工作,为新一届政协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各位委员,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实现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扬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六届五次会议提案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江苏省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2年1月10日在政协扬州市
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卜
宇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我市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504件。经审查,立案494件。其中,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70件,界别小组提案10件。立案的提案分别提请中共扬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有关部门、园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研究办理;未立案的提案,分别与提案者联系,酌情转为其他方式处理。截止2011年10月底,所有立案的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223件,占立案总数的45.1%;提案意见被采纳、有
待逐步实施的249件,占立案总数的50.4%;因各种原因限制暂不能实施的22件,占立案总数的4.5%。提案者对办理方式、态度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对办理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9.7%。
(一)有关经济发展类提案97件,占立案总数的19.7% 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工业转型升级、扶持现代农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提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建议”,是市政协确定的5件重点提案之一,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扬州市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领导小组。市经信委在制定《2011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和《2011年全市“两化融合”工作要点》中,采纳提案的建议,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市工业经济目标考核内容。去年,我市对21家省级、120家市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进行定期监测分析,形成了立体推进的局面。市工商联提出的“加快行业商会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也列为重点提案,市发改委扎实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人员、财务脱钩,有350多名公务员辞去了在协会担任或兼任的领导职务,“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形成适应我市产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业组织体系。九三学社扬州市委会提出“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提案,市农委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建立了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市场及产地速测点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并公布举报电话,接收社会监督,于去年
底全面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李萍等多名委员围绕“推动农家乐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游特色品牌”提出提案,市旅游局积极倡导“背靠资源,面向城市、突出特色、打响品牌”,有效整合城市周边及县(市、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精品,促进全市乡村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
(二)有关城乡建设类提案198件,占立案总数的40.1% 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品质提升,不少委员就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市建设、道路交通和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提案,得到承办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民建扬州市委会提出的“超前规划、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提案,被列入重点提案后,市民防局、规划局、城乡建设局等主办和协办部门办理前先与委员进行沟通,邀请委员视察有关人防工程,专题汇报工作情况,充分吸收委员意见。去年我市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扬州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首条地下交通通道——瘦西湖隧道已开工建设。市城乡建设局充分吸纳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和民盟扬州市委会提出的“加强市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建议”,加强了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和管理,在修订的《城市排水管理办法》中,规划了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于伟平等委员提出“管一管淮海路两侧的餐饮企业”的提案,市公安局、城管局、环保局等部门积极协调,排查这些企业的设施及资质证书申领情况,现场办公,联手整治,取得较好效果。对我市存在的“停车难”、“渣土车管理”、“养犬管理”、“重点路段交通拥堵”、“电动车管理”等民生难
题,委员们锲而不舍,运用提案与相关部门交流、交锋,进诤言、献良策。去年,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先后有几个规章颁布实施,使这些难点问题得到缓解。
(三)有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提案101件,占立案总数的20.4% 围绕教育事业、文化产业、文物保护、体育设施建设等问题,提案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提出的“发展我市学前教育的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新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性质、教师编制、工资待遇、生均经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市文广新局采纳刘岚委员“建议文博场所增设青少年互动区域”的提案,统筹部署安排,市图书馆新馆少儿阅览厅和室外活动场所已启用,设在史可法纪念馆内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中心也开始动工兴建。市卫生局采纳民进扬州市委会和田圣春委员关于“综合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议,组织专项检查,推进制度实施,至去年底,我市所有公办乡镇医疗机构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也有30%先行实施。市科协根据农业和农村界别组提案中关于“提高农村居民科学素养的建议”,在《扬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意见(2011—2015)》中制定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并启动市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联合市人社局、农工办、农委,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四)有关劳动保障、社会法制、政协统战等方面的提案98件,占立案总数的19.8%
社区建设、小区物业管理、敬老养老、食品安全等,也是提案关注的重要内容。重点提案之一,农工党扬州市委会提出的“促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提案,市人社局认真采纳,全面梳理近年来各县(市、区)推行的农保措施与制度,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建立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换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民革扬州市委会提出的“整合司法社会资源,创新社区调处机制”这一重点提案,市委政法委多次与提案者沟通磋商,邀请他们到社区考察调研,与社区干部座谈商讨,使提案的合理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得到重视和采纳。祁文帆等委员提出的“让地沟油不再威胁我们健康的建议”,反映了市民群众的愿望,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工作的通知》。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牵头制定了《扬州市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奖励办法》,地沟油问题在我市得到有效遏制。致公党扬州市委会对我市老年人事业、城市养老设施建设十分关注,并提出建议。去年,市政府专题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我市老年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建的扬州市社会福利院颐和养老中心投入使用,原维扬区敬老院的主体工程已封顶,广陵区、邗江区的社会福利院也将按照规划于今年建成。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主要领导批示或提出要求,积极支持政协通过提案履行职能,在全市目标任务督查推进会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对提案逐一梳理,制订计划,认真组织办理,抓好落实。对市政协确定的5件重点提案,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5位副市长牵头督办。各承办单位把办理好提案作为接受民主监督,提高工作效率,改进部门作风的重要举措,列入本部门目标管理内容,加强考核检查,使全年提案办理任务顺利完成。
二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全国政协第六次提案工作座谈会精神,注重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切实发挥提案在履行人民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协调推进,着力提高提案工作的组织水平市政协常委会把提案工作放在政协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组织和开展,按照“三突出三走进”要求,提出“四结合一提高”:提案工作与全年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协商议题相结合、与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周相结合、与专委会专题调研视察相结合、与界别小组委员活动相结合,提高提案委员会跟踪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使提案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党委、政府、政协联合交办提案;主席、副主席关注提案办理质量,检查、视察、督办重点提案办理;各专委会分工联系相关承办部门,协助并推进办理工作;安排提案者参与有关内容 的专题调研,使提案的意见得到深化和充分反映。六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听取市政府对全年提案办理情况和5件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对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办理实效提出要求,提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二)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提高提案质量
市政协坚持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关键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委员的智力优势,运用政协机关的整体合力,促进提案质量的提高。一是强化提案征集工作。全会提案征集函发出后,提案委员会与各专委会密切配合,分别联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界别小组,商讨提案选题和征集工作;召开各种类型的专题座谈会,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各民主党派秘书长和机关干部会议,动员做好全会前提案征集服务,部署力量撰写集体提案,对有关专题调研报告和大会发言的建议进行整理,转化为提案。二是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丰富提案内容。近年来,每次市政协全会之前都以市级网站为载体,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在市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去年,收到意见建议220条,提案委员会整理后,分送各民主党派、政协各专委会和有关界别,作为深入调研、撰写提案的参考。这些意见建议中,有25条直接转为提案,20多条被吸收为提案和社情民意的主要内容,有些意见在政协组织的座谈协商、专题调研等参政议政活动中得到反映。三是依靠委员,把好提案质量关。全会期间大会提案组对委员提交的提案进行分类整理、认真审阅。对部分情况不明、建议不实的
提案,约请提案者共同会商,协助他们补充和完善后,再予立案,促进提案质量稳步提高。
(三)加大督办力度,着力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市政协密切与承办部门的联系,注重协调、跟踪服务,促进提案办理质量的全面提高。一是倡导协商,充分发扬民主。提案委员会参与并协同组织了20多个部门的见面协商活动,采取听介绍、看现场、议办理等方式,直接听取委员意见,使办理工作公开透明,形成良好的民主议事氛围,增进承办部门与提案者之间的理解与支持。二是搭建平台,促进“提办”互动。界别活动周期间,市政协围绕“三突出三走进”主题搭建平台,把市经信委、环保局、人社局、城乡建设局等承办部门领导和处室负责人请到市政协,与20多位提案人面对面协商,通报办理方案,交换改进工作的意见。政协分管主席、相关专委会主任全程参加,三方互动,共商共议,增进共识,提高办理实效。三是走访交流,总结推广经验。市政协分管主席带队,有重点地走访承办部门,有选择地督办重点提案,提案委员会与承办部门座谈交流,在推进办理的同时,宣传推广提案办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针对办理工作薄弱环节,探讨解决难点的途径,促进我市提案办理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四)坚持规范有序,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为提高服务水平,着力加强了三项工作。一是讨论修改《扬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条例》是政协提案工作的主要依据,根据全国政协和省政协的要求,市政协广泛征求各县(市、区)政协、市各民主党派、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部分承办部门的意见,对2005年通过的《条例》组织修订修改,经市政协六届二十次常委会议通过。修订后的《扬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增强了提案工作的政策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联系,相互支持配合,服务全市提案办理工作。“四办”联席会议定期分析交流我市办理工作的动态和特点,指导并帮助解决办理中的疑难问题。委员对办理有异议、不满意的办理件,及时会商,提出主导意见,要求承办部门重新办理。三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宣传政协提案工作。经过网络系统改造升级,市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和政协网站查阅提案及答复件更加便捷,还可跟帖对提案及办理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对委员写好提案、承办部门办好提案起到了鞭策作用。去年,扬州新闻媒体“党报在线”、“政协之声”、“TV提案365”等栏目都对政协提案和提案办理专题报道,不仅增强了委员通过提案履行职能的积极性,也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提案工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委员的知情渠道还不够宽泛;个别提案缺乏深入调研和分析,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办理结果与提案答复尚有差距;对一些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提案跟踪落实还不到位等,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审慎对待,加以改进。
三
2012年,市政协提案工作要以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明确职责使命,服从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要围绕中心,强化组织领导。市第六次党代会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组织动员委员关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民生,关注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提案集中委员的聪明才智,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贡献力量。
二是要突出重点,提高提案质量。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城乡统筹、社会建设、文化振兴、绿色发展“六大任务”,组织集体提案,民主推荐重点提案,有步骤地推进并形成提案质量的评定机制,促进提案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是要健全机制,形成协调高效的工作合力。提案工作是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工作,对新修定的《提案工作条例》要组织宣传和学习。进一步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党派界别的带头作用、承办部门的骨干作用,形成协调配合,高效运作工作机制,提升我市政协提案工作水平。
四是要回顾总结,组织提案工作“回头看”。今年是政协换届之年,对六届政协历次会议确定的重点提案,要有选择地进行跟踪了解;对委员普遍关注、影响涉及全局的提案问题,要组织办理工作回访;对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过的提案办理件,要检查落实情况。根据市政协《评选表彰优秀提案的实施
办法》的规定,将对六届三次、四次、五次会议的提案组织评选,表彰优秀提案,圆满完成本届政协提案工作任务。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让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积极运用提案这一履行政协职能的有效形式,建诤言、献良策,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我市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六届二次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浮梁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刘秋分
(2012年2月8日在县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浮梁县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换届后工作回顾
2011年是换届之年,县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于2011年9月16日闭幕。换届后,新一届政协在中共浮梁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摸清情况,理清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团结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注重沟通,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
履行政协职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政协工作,就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自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既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搞好多党合作,履行政协职能,发挥政协作用的根本保证,又是使政协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然要求。
根据这一要求,一是坚持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主要领导请示汇报,主动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县委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落实到政协的日常工作和各项任务中。如:换届后立即着手的关于茶文化和浯溪口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等三次调研活动就是建旺主席在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工作的过程中一起商议确定的。二是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新一届政协党组只有以主席为书记的四位成员,而且三位成员还身兼其他重要职务,但为了政协工作的顺利开展,几位党组成员经常在一起商量,认真研究工作思路和打算,提出初步的意见,然后召开主席会、常委会讨论并贯彻落实,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具体的体现。三是积极完成县委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如:挂点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学校,挂点乡、村换届选举等,县政协
班子成员及政协机关均认真对待,努力完成任务。四是积极邀请县党政领导参加县政协的全体委员会和常委会。使各位领导了解政协工作,支持政协工作,把政协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落实到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去。
(二)加强培训,深入学习,努力提升政协委员素质 换届后,政协领导班子、机关及委员都更换、增加了不少新的人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对政协业务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极为迫切。
换届以来,县政协在加强学习方面主要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及机关干部的学习。我们继承延续了历届政协好的做法,坚持每星期一的学习制度。不仅如此,新一届政协还规定,不驻会副主席无特殊情况也要参加政协机关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主要有党中央、全国政协、省市县的有关文件精神,政协章程、政协业务知识和省政协机关报《光华时报》刊登的文章,《求是》、《半月谈》、《当代江西》等党的机关刊物上的内容也在学习之列。由于学习内容广泛,大家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通过学习,使大家在思想上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熟悉了人民政协的工作,对国际、国内形势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二是抓好对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换届后,政协委员有201名,新委员121名,占60%。为了尽快使委员熟悉业务,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县政协于2011年11月29
日举办了新委员及委员活动组组长培训班,专门请了市政协常委、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随云同志亲自为委员授课,讲授政协业务知识。这次培训参训率达98%,张副部长讲课深入浅出,案例分析精辟,培训效果很好。同时,在8个委员活动组(区)开展活动时,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协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如何撰写提案等有关知识向广大委员作了深入细致地宣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政协职能
1、开展政治协商,加强民主监督。一是围绕中心,积极开展政治协商。在2011年换届大会上,委员们围绕政协的两个报告和“一府两院”的报告,认真进行了讨论协商,就我县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稳定、民生工程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拓宽渠道,加强民主监督。为了推动相关法律法规、重大方针政策的实施以及部门作风的转变、效率的提高,六届政协积极探索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开展民主监督。换届后,县政协有几十名委员应邀参加供电、税务、房管、建设、交通、财政等部门的听证会、项目评审会、政风行风评议会。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使委员们熟悉了情况、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法律法规的正确出台,部门转变作风、提高效能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
2、认真办理委员提案。六届一次会议期间,委员提案达97件之多,经整理合并后立案92件,是历届政协会议中提案件数最多的一次,这充分反映了新一届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满腔热情和积极性。会后,县政协提案委员会仔细审查归类,并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协调办理。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政协提案交办作为政府常务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并由常务副县长专门举办各承办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交办会,对政协提案进行科学分析、及时交办。不仅如此,县政协还把《政府应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关于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浮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增强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共三件提案列为主席督办提案。目前,已有不少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答复和办理。
3、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调研不仅仅是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调动委员积极性,活跃政协工作的有效形式。而且调研课题选择的合适与否都直接影响政协的视察调研成果。因此,建旺主席经请示县委,慎重选择了三个调研课题,分别由两个副主席及相关专门委员会共同承担一个课题,安排相关界别的委员代表,精心组织调研。一是2011年10月份由
社会、法制委和港澳台侨、环资委联合开展的关于全县敬老院建设情况的视察调研活动。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能力与管理服务水平,解决好农村五保对象的养老问题,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视察调研活动由县政协徐福成、耿丽萍两位副主席带队,调研组实地查看了瑶里、庄湾、王港、勒功、西湖、洪源等乡镇的敬老院,听取了县民政局负责人对全县敬老院建设情况以及被视察乡镇领导对本乡镇敬老院建设情况的汇报,调研组成员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最后形成了《关于全县敬老院建设情况的视察调研报告》。二是2011年11月份由农业、经济委和提案委联合开展的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视察调研活动。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库区移民安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科学规划移民建村建镇,以及今后如何加强库区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移民安置工作的主要课题。视察调研活动由县政协彭集祥、方才来两位副主席带队,调研组首先召开了相关职能部门座谈会,听取了移民安置指挥部的工作情况汇报,农、林、水等部门在会上做了踊跃发言。随后,分别在峙滩乡、蛟潭镇召开座谈会,听取乡镇负责人汇报情况,和乡镇分管领导、乡镇有关站所、部分村组和群众代表及所在乡镇的县政协委员进行了座谈,最后形成了《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情况的调研报告》。三是从2011年11
月开始,由科教、文卫委和学习、文史委联合开展的对浮梁古今引以为傲的“一瓷二茶”的茶文化进行探源调研,期望在盛唐诗人白居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千古吟唱中寻找到古代商贾浮梁购茶的踪迹,希望能再现浮梁唐代茶市鼎盛时期的风采,传承我县悠久的茶文化。调研组在县政协刘秋分、王筱松两位副主席的带领下,历时两个多月,足迹遍及瑶里、西湖、江村、勒功、浮梁镇等产茶乡镇,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老茶农,召开座谈会,查阅史料,上网查寻等方法,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中途还召开两次有市县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经过几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挖掘我县茶文化底蕴,推进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这三次调研活动形成的调研报告对我县的三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有深度、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凝聚了政协委员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在调研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多次询问调研进展情况,在召开专门讨论这三份报告的政协常委会上,县委金秋来副书记,县政府洪贵胜、李勇、马民三位副县长亲自到会听取并参加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县政协在换届后短短的几个月内能拿出如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非常不易,充分证明了新一届政协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明确表示将认真研究这三份报告,充分采纳调研报告中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4、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继续搞好委员活动组活动。政协委员是履行政协职能的主体。五届政协成立委员活动组并按时开展活动的做法改变了以往的“年委员”现象,使广大委员能更好地履行职能,提高了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一是及时成立新的委员活动组。六届政协继承五届政协好的做法,换届后立即成立了新的委员活动组,并就如何开展好委员活动组活动采取了新的举措:(1)明确县政协办公室具体负责委员活动组的活动,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活动主题、成果整理报送等工作;(2)创新思路,改变上届由邻近乡镇活动组联合开展活动的做法,采取远近交叉、东西搭配的方法,把18个乡镇委员活动组组成4个委员活动区,加大乡镇委员互相交流的范围和力度,丰富委员活动组的活动内容;(3)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安排在县直机关4个委员活动组,有力促进了县直机关委员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及时开展委员活动组活动。换届后,新一届政协针对六届一次会议中的提案在撰写方式和技巧上存在的问题,于2011年10月份专门下文,开展主题为“政协委员如何撰写提案”委员活动组活动。活动时间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共8个活动组(区)开展活动,每星期安排两个活动组(区)活动,县政协有关领导和政协办公室、提案委负责人每次均到场指导、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所在地活动组组长作为东道主介绍本乡镇(本部门)的基本情况,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撰写
提案,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基本知识,有的活动组还组织大家视察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厂矿企业等,委员们发表了不少的感想和意见。通过8个委员活动组(区)的有效活动,使近乎全部的委员交流了感情,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作为政协委员的荣誉感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四)完善机制,配强队伍,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1、合理调整政协内设机构和名称。为了更好地与上级政协机关工作委员会在工作上协调对口,参照省、市政协各工作委员会内设机构的设置并参考邻近兄弟县、市政协内设机构的设置情况,在征得县委同意的情况下,将政协内设工作机构调整为“一办六委”,即: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农业、经济委员会;科教、文卫委员会;港澳台侨、环资委员会,并对部分委办负责人作了适当调整。
2、合理选择人员,及时组建专门委员会。为了尽快开展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根据新一届政协委员的界别、工作性质,县政协于2011年10月就及时精选人员,组成6个专门委员会。专委会的构成与前几届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的特点:一是专委会组成人员比历届增多,每个专委会成员均有20名左右;二是28个政协常委和18个乡镇、3个县直机关委员活动组组长都均衡安排在6个专委会中。通过专委会的
工作,把政协班子成员、常委、活动组组长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增强大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和认同感,尽心尽力地履行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
3、合理分工,修订完善部分管理制度。一是调整政协班子成员分工。针对本届政协民主党派领导职数较多的实际情况,对班子成员分工作出调整。二是明确机关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机关工作职责不明或工作安排随意的现象发生。三是完善、健全机关工作制度。政协机关原有些工作制度由于制定的时间太早,已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为此,县政协参照市政协及其他兄弟县、市政协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和事,并且领导率先接受制度的约束与管理。通过上述措施,使政协机关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轨道。
4、听取老干部、老同志意见建议,关心体贴老干部、老同志。换届后,新一届政协领导班子对县政协退休的老干部、老同志非常敬重。一是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换届后和2012年元旦后县政协召开的第一个会都是老干部、老同志座谈会,通过座谈会向老干部、老同志介绍政协工作情况及今后的工作打算,认真听取老干部、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关心、体贴老干部、老同志。对生病、家庭困难的老干部、老同志专程上门看望慰问,嘘寒问暖。2011年
10月份,县政协先后有两位老干部因病不幸逝世,政协主要领导闻知后,马上亲自上门吊唁,安排善后事宜,在精神上给予死者家属最大的安慰,并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协对老干部、老同志的关心和爱护。
回顾换届以来的工作,虽然时间短,但在中共浮梁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协还是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如何调动全体委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如何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增添政协机关活力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2年县政协工作思路
各位委员,2012年是承前启后,加快浮梁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履行政协职能,发挥好政协优势,争取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和浮梁县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十二字履职方针做好视察、调研工作,为党政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意见和
建议。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谏诤言献良策。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及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开展不同层次的调研视察活动,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发挥政协的优势和作用。
(二)做好我县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我县茶业经济发展和茶文化发展史的调查、考证、整理编纂工作,力争填补我县茶文化发展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三)完成县政协“委员之家”的建设。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委员到了政协都有“家”的感觉,做到吃饭有食堂、活动有空间、交流有场所,为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提供新的履职平台,同时搭建书法、陶瓷、文学艺术交流的平台,丰富和推动我县文学艺术交流、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强横向联系与学习交流。人才汇萃、智囊作用是政协的优势。2012年,我们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尽力发挥这一优势的作用。“请进来”就是准备召开两个“论坛”峰会,一是浮梁县旅游总体规划高峰论坛,二是浮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峰论坛。“走出去”就是组织政协委员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参观外地先进典型并进行深层次的考察、研究,并为我所用。另外,竭尽所能,在县内帮扶一至两个农村专业合作社。
各位委员,2012年我们要努力把浮梁政协打造成与县委同心、政府贴心、人民连心的人民政协!打造成新时期与党和人民血肉相连、肝胆相照、休戚与共的人民政协!真正做到政治协商促和谐,民主监督促廉洁,参政议政促发展。找准位置,站好角度,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幸福浮梁努力履职尽责,以优异的履职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四篇:八届五次 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稿)
政协泾县八届五次 会议材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泾县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2月29日在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
(讨论稿)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县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特邀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泾县崛起和构建和谐泾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服务大局,进一步提高履职实效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注 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职能。
完善机制,推进多层次的政治协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协商议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做到充分准备、积极协商、认真落实,形成全委会议全面协商议政、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议政、专委会议对口协商议政的工作格局。一是以全委会议为载体,全局问题进行全面协商议政。在八届四次全委会期间,全体委员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并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议政。我们及时归纳整理了委员们提出的5个方面、23条针对性较强的建议,报送县委、县政府参阅。二是以常委会议为载体,重要问题进行重点协商议政。县政协召开了4次常委会,分别听取县政府办、县民生办、县农委、县住建委、县经济开发区、县重大项目办关于提案办理、民生工程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两高一快”(高铁、高速公路、快速通道)项目实施等方面情况的通报,常委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后,以会议纪要的形式送阅有关部门。三是以专委会议为载体,实质问题进行对口协商议政。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县直有关单位对口联系协商制度的意见》精神,政协各专委会继续加强了与县直有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就提案办理、司法援助、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对口协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县直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注重调研,开展多形式的参政议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选准角度,确定专题,通过调研、视察和座谈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探索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宣纸书画纸产业,促进我县宣纸书画纸产业振兴与发展,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于4月对我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和走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了“建设基地、搭建平台、培育龙头、重视人才、项目引路、政策扶持、制定规划、加强领导”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把泾县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宣纸书画纸生产加工地、最主要的文房四宝营销集散地、最有影响的书画艺术界名流活动地。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纳了县政协的建议,成立了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为成员的高规格机构,并下设九个工作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泾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的意见》。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实施之中。8月,我们组织常委就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情况开展视察,围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促进开发区长远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11月,我们还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和委员,就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召开了座谈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探索,实施多渠道的民主监督。我们利用各种会议、视察
调研、民主评议、特约监督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和途径,将民主监督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7月,召开政协通报会,组织委员听取县政府关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让委员们更多的了解县情,做到知情议政,更好的实施民主监督。部分委员受聘担任司法、工商、药监、物价、交管、供电等部门特约监督员,对有关部门工作进行监督,并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与要求,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继续组织委员参加对县直有关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等部门的民主评议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县政风行风的改进。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加强了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民主监督。
二、围绕中心,进一步为促进发展献智出力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大投入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一是全面推进“凤还巢”工程。根据年初确定的实施“凤还巢”工程计划安排,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了联系“凤还巢”工程项目和企业制度,确定6名主席、副主席联系41户“凤还巢”企业。分组对部分 “凤还巢”企业开展走访和调研,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完成了“凤还巢”专题片的制作,并在县电视台进行了一个月的连播。同时,通过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介,宣传“凤还巢”企业和人士的风采,介绍我县“凤还巢”工程实施情况,大力营造“凤还巢”的
浓厚氛围。据统计,我县“凤还巢”工程实施以来,泾县藉在外人士回乡创办企业已达61户。二是继续帮助委员企业和“凤还巢”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在总结2009年银企对接会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年初,我们做到早布置、早安排,召开了县联社、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向委员企业和“凤还巢”企业广泛宣传申报贷款的有关程序。同时上门协调,加强企业与县联社的沟通。在县联社、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8月再次成功召开“银企对接会”。会上,县联社共给24户委员企业和“凤还巢”企业发放贷款4415万元,给45户企业授信11405万元,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了银企合作共赢。
三、注重质量,进一步强化提案工作落实
坚持把提案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围绕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提案工作。县八届政协四次全委会议期间及会后,共征集提案83件。经审查,立案83件。及时召开提案交办会,将83件提案分别交给有关部门办理。为推动提案办理工作,经主席会议研究,确定7件重点提案,由县政协领导领衔督办。从6月底开始,县政协提案委和县政府督办室联合开展了对重点提案和提案承办大户的督办。9月份又对提案的落实情况,开展了“回头看”活动,对少数办理不满意的提案,进行了跟踪督办。继续与县电视台开办《提案之窗》专栏,就提案中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4次专题报道,扩大提案工作影响,提高办理工作实效。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进承办单位开门办案、协商办案,加强了提案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截止年底,已立案的所有提案均办理完毕,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6%。我们还对提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比,共评出先进承办单位3个,优秀提案8件。
四、突出主体,进一步发挥专委会载体作用
我们坚持并完善以专委会为重要载体、以委员为主体的工作机制,组织委员开展了学习、调研、考察、视察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委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县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结束后,及时召开了专委会主任会议,对各专委会2010年工作进行了布置。各专委会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制定了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委员开展各项履职活动。提案委员会切实做好提案服务工作,大力开展提案跟踪督办,狠抓办理工作落实,较好发挥了政协提案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委员会对部分企业开展走访和座谈,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民生项目的调研工作;文史资料委员会完成了《宣城古桥》泾县部分的文史资料编撰工作;社会法制委员会与县司法局开展对口协商活动,并组织委员旁听县法院重要案件的庭审;民族宗教和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组织委员赴台湾参观考察,走访了部分台胞,欢迎他们回大陆投资兴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对青弋江部分河段滥采乱挖河沙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撰写了集体提案,并与县林业局、计生委就林业改革、提高人口质量等方面开展对口协商,提出了具体意见
和建议。广大政协委员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同时,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表彰委员在履行政协职能和全县四个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县政协常委会研究决定,评选###等18名委员为县政协2010优秀政协委员。
五、发挥优势,进一步拓宽宣传联谊渠道
我们十分重视宣传联谊工作,将其作为扩大影响、沟通各方、增进团结、广交朋友的重要手段。一年来,我们积极运用报刊、电视、图片、网络等形式,加大政协宣传工作力度。认真开展政协全委会、常委会等重要会议的宣传,配合电视台、《泾县报》及时报道会议主要内容和精神。加强对政协重要工作和活动的宣传,重点对县政协开展的重要调研、视察活动和“凤还巢”企业进行了宣传报道。利用《泾县政协》、《领导参阅》、《政协信息》等内部资料,全面宣传政协工作和活动。加强了泾县政协网站建设,较好的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政协工作。
今年,接待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来泾就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文房四宝”专题调研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历无畏来泾的视察活动,接待了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田唯谦来泾关于促进宣纸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团结面大、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交流工作经验,开展联谊活动。我们也适当组织委员赴外地参观学习考察。十分注重加强与全县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沟通,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通报有关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六、巩固提高,进一步推进政协“三化”建设
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努力使人民政协事业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今年,我们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开展了自查,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了政协的“三化”建设。加强了政协专委会建设,每半年召开一次专委会主任会议,明确任务,指导工作,坚持了副主席分管专委会工作制度,加强对专委会工作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县政协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努力提高履职水平。加强了政协机关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开展了机关“平安创建”活动和文明创建工作,强化机关内部管理,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促进了政协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政协老委员联谊会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一年来,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就城市建设、市容管理、旅游发展、“三农”工作等方面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报送11个方面51条社情民意,并撰写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等3篇调研报告。社情民意和调研报告中所提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有的已得到采纳和落实。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的正
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离不开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政协,向所有重视、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向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有:履行政协职能的形式需进一步创新;民主监督的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参政议政的成果需要进一步转化落实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和提高。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泾县科学发展、加速奋力崛起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县政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加速崛起、富民强县”的战略部署,认真履行各项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推进科学发展、加速泾县崛起做出新贡献。
一、围绕全县大局,认真履行政协各项职能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适
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紧扣全县的工作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创造性的开展政协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认真开展政治协商。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年协商计划,完善协商程序,提高协商质量,特别要做好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和反馈工作。精心组织各个层面的政治协商活动,完善“全委会议全面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专委会议对口协商”的协商格局。常委会议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相关重点问题与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各专委会也要有计划地与县直对口联系部门积极开展协商活动。二是积极推进民主监督。认真探索创新民主监督的形式,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民主监督实效,为促进党政决策的贯彻落实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会议发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委员视察、特约监督、参与评议等多种形式,加强民主监督。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的贯彻执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开展重点监督,促进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促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围绕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实施有效监督,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能的提高;继续支持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的特邀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对有关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深入开展参政议政。政协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
工作安排,按照我县“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选择事关我县科学发展的有关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有见解、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使政协履行职能的活动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广集民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为推动我县的科学发展谏诤言、献良策。各专委会要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委员有目的、有重点的开展调研、视察、考察等活动,为推进我县科学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良策。
二、坚持第一要务,竭力助推科学发展
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衡量政协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加速崛起、富民强县”的战略部署,在促进科学发展上始终做到同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步。在认真履行职能的同时,2011年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凤还巢”工程。坚持县政协领导和“凤还巢”工作组成员联系“凤还巢”企业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走访,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与泾县籍在外兴业人士的联络,向他们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鼓励和动员更多的在外兴业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继续大力宣传“凤还巢”企业和人士的风采,积极营造回乡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2011年,我们将对本届政协实施“凤还巢”工程以来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在适当时候,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凤还巢”企业和人士予以表彰。二是继续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办法,加大工作力度,热情主动为客商做好服务,争取招商引资工作有新进展。三是继续为委员
企业和“凤还巢”企业融资活动牵线搭桥。借鉴过去两年银企对接会的成功做法,继续搭建平台,加强银企之间的沟通协调,促进银企之间的合作共赢,共同为泾县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四是继续协助县委、县政府推动宣纸书画纸产业大发展。我们将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按照工作要求和分工,积极参与,主动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我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工作。
三、着眼团结民主,继续做好凝心聚力工作
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共同合力的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在团结面广、包容性大的独特优势,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凝心聚力助推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上下通达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会议、调研、视察、提案、座谈、走访等形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的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二是要充分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的特殊作用,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沟通思想、理顺情绪、维护稳定、增进和谐的工作。三是要充分发挥位置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广泛联系和走访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四是要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
容,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树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要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党组织建设,为政协履行职能提高坚强的组织保证。继续加强政协工作所必须的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履职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协常委会建设,提高常委会的协商议事水平,充分发挥常委会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指导各专委会按工作计划开展活动,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加强政协工作宣传,扩大政协影响。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政协工作,形成有利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利用《泾县政协》内刊和泾县政协网站,全面宣传政协重要会议、活动和履职成果。继续办好《提案之窗》栏目,促进提案工作落实。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认真总结本届政协以来的工作实践与经验,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履职机制,巩固“三化”建设成果,推动政协工作新发展。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人民政协更加光荣的使命和更加重大的责任,新时期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政协工作大有作为,政协事业大有希望。让我们紧密
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泾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为决战“十二五”、实现大跨越、建设新泾县而努力奋斗!14
第五篇: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发言材料
科学创新锐意进取
关于促进我市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建议
周学铭
霍林郭勒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文艺人才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联系、协调、服务等方式推进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文联的工作中心。文化艺术是霍林郭勒市的灵魂和文明进步的标志。霍林郭勒市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不仅能全面展示城市的鲜明个性和魅力,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鲜明旗帜。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作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今文化艺术工作的中心。为此,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弘扬霍林郭勒人文精神,以及如何在现有文化艺术基础上又好又快的把我市的文化艺术工作抓起来,为此浅谈几点建议。
一、文化艺术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及文艺队伍建设情况
(一)文化艺术基础设施情况
目前我市建成并应用的文化基础设施有图书馆(总面积780平方米,内设阅览厅、书库、图书检索室、电子图书室和办公室)、歌舞团(总面积600平方米,内设小剧场、办公室及由办公室改建而成的声乐、器乐室等)、体育馆(隶属于市第一中学,1997年由霍林河矿务局建设完成并投入使
用,2003年移交我市,该馆最多可容纳2000人同时观看比赛)、门球馆(隶属于老年体协,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于2006年建成并使用。内设办公室、休息室和2个门球场地)、网球馆(隶属于教育体育局,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于2006年建成并使用。内设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和2个网球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隶属于教育体育局,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于2003年动工建设,2007年投入使用)、以及社区图书室和公园广场。
(二)文化产业情况
截止2011年底,我市娱乐行业共有各类娱乐场所129家。其中游戏厅32家、歌舞厅38家、网吧34家、台球厅16家、棋牌室8家、游泳馆1家。我市共有各类新闻出版行业经营场所112家。其中印刷厂3家、打字复印社39家、书店11家、音像社9家、工艺美术社36家、婚纱摄影14家。我市共有各类旅游行业经营场所9个。分别为圣泉山庄旅游区、观音山旅游区、静湖度假村、鸿雁湖旅游区、辉特淖尔草原旅游区、霍林郭勒素质拓展训练中心、水上高尔夫球场、霍林河滑雪场、CS野战训练基地。
(三)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文联通过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进行学习交流、采风创作、展示展演、理论研讨、举办展览等文艺活动,发现培养了一批文艺新人,壮大了文化艺术队伍。目前我市成立了书
法协会、文学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奇石协会、摄影协会、工艺人才协会,协会总数达到7个。今年,各协会新增会员累计32名,会员总数达到135名。
二、文化艺术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各协会会员交流学习时间少。由于各协会分散在全市各行各业,各协会班子及会员集中学习、交流时间较少,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力度不够。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我市对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投入很大,但是,对高雅艺术设施的投入尚属空白,没有施展才华的场所,集体活动艰难,文艺氛围不足,严重影响了文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三)公共文化软硬件设施匮乏。因文化经费不足,图书馆建成至今,其藏书量尚不及其它旗县的一个苏木(镇)级图书室的藏书数量,歌舞团、文化馆、社区文体中心因缺少资金,创作、编排、服装、道具等捉襟见肘,直接影响了文化服务质量。
(四)文化娱乐业服务功能不健全。按照一个发展成熟的城市所应配套设置的娱乐场所情况看,我市文化娱乐市场目前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城市功能建设的需要。缺少带有歌舞表演、杂技表演、模特表演、地方戏曲表演的高品味文化娱乐场所;缺少调酒艺术、茶道艺术欣赏,环境清幽的特色文化娱乐场所。
(五)文化旅游业产品单一。我市是一座新兴的绿色能源工业城市,旅游产品以草原游和工业游为主。从旅游项目开发及旅游产品延伸情况看,旅游内容及其产品相对单一,且地域特色不显著,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主要表现在草原文化和工业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缺少民族文化内涵和工业创业史链接。
三、文化艺术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公共文艺设施建设。应建立文化艺术收藏馆。没有文化艺术收藏馆,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就不能全面了解我市艺术家的作品和取得的成就,就不能起到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作用。我市需要建立一座“霍市文化艺术收藏馆”,加大收藏研究力度。可以采取政府出资,或给予艺术家相关待遇,颁发收藏证书,作品编号永久保留等方法;建立艺术家艺术档案,包括生平简历、影音资料、创作手稿、创作论文、相关评论等等,总结推介艺术家,追踪其创作历程。把收藏馆建设成为我市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二)群众文化建设。加强城市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建设。推动文学、戏曲、舞蹈、雕塑、绘画等文艺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创作,发挥文化馆(站、中心)等机构的组织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及社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
歌咏、书画、朗诵、演讲等各种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
(三)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打造蒙元文化圣地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已决定规划建设的蒙古可汗山、蒙古魂广场、蒙古风情园等旅游项目即将开工。围绕这些项目,不能仅仅依靠文艺文化系统独自联系协调,各部门应群策力荐,优中选优,积极发动各个协会,做好有关历史文献的挖掘和相关知识的搜集整理工作,齐心协力的把蒙元文化圣地这块名片打造出来。
(四)新闻媒体建设。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各类新闻媒体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把正确舆论导向同讲求宣传艺术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多地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以及典型宣传,加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做好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