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安徽省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
王明方
(2012年2月10日)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协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投身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伟大实践,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致力于团结各界、凝聚人心、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加强学习、注重运用,着力提高履职能力 一是坚持学习党的科学理论,为开展政协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我们始终把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坚持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主席会议重点学习、常委会议专题学习、委员培训系统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 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巩固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刻理解走出“六条新路”、打造“三个强省”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了投身美好安徽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认真把握政协工作方针政策,明确履职尽责的努力方向。深入推进对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再学习、再宣传、再落实,提高对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地位、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特点、规律的认识,增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注重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自觉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积极贯彻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认真协助省委筹备召开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会前,围绕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问题,广泛开展调研,认真总结经验,深化思想认识。在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上,省委张宝顺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全省政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省政协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政协工作会 议精神的意见》,指导全省各级政协进一步振奋精神、统一思想,巩固发展“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社会关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生动局面,推动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努力提高人民政协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
(二)围绕中心、积极作为,着力服务科学发展 一是争取支持促发展。为促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省政协积极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千岛湖水资源保护专题调研,所提建议引起全国政协的重视。经中央领导批示,财政部、环保部已建立每年5亿元的专项资金(其中国家安排3亿元,皖浙两省分别安排1亿元),正式实施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和皖浙两省,启动了《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协助在皖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92件、大会发言材料18篇,有的意见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重视,为加速安徽崛起争取了支持。
二是全会聚智促发展。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共收到发言材料118篇,内容涉及建设创新型安徽、发展低碳经济、创新金融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方面。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对25篇大会发言材料作出30次批示。还有不少大会发言内容转化为提案后,有力地促进了相关工作。如《践行低碳发展,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大会发言,转化为提案后,省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关于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实施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作。
三是专题协商促发展。围绕加快构建我省地方金融体系召开专题常委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构建我省地方金融体系的建议案》,有33处内容被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所吸纳。召开以“充分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深化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委员专题座谈会,就完善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省直管集中区建设等问题,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意见建议。
四是调研视察促发展。紧扣全省科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调研视察活动。先后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合肥城市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太平湖旅游发展等课题开展调研视察。多篇调研报告和提案得到省领导批示。如《建立相关标准,强化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案,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作为重点提案办理。
(三)关注社会、关心民生,着力促进和谐稳定 一是重点建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经过较长时间的精心准备,召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资政会。通过对2949份有效调查问卷、6000户电话调查情况的系统梳理,对62份调研报告和会议发言材料的综合分析,经会议深入研究讨论,形成的《关 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建议案》,有36处内容被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十二五”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指导意见》所吸纳。省委张宝顺书记将此次资政会及其成果誉为政协发挥作用的“成功范例”。
二是多渠道献策改善民生。丰富民主监督形式,由40多位委员组成4个巡视评估组,对8个省辖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巡视督查,促进了相关工作落实。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重点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等方面,向省委、省政府报送17条意见建议。先后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民营医院发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促进农民创业、完善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机制等问题,在广泛调研、视察的基础上,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充分运用提案促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解决。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公共租赁房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农村自来水厂建设、加快社会组织发展、完善民生工程长效机制等提案,得到相关承办单位重点办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切实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的提案,促进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在全省的施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此外,坚持抓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界别活动,积极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全年共报送各类信息350多期,26个界别组织开展了多项调研和视察活动。
三是着力促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围绕“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开展考察活动,重点就社区建设与管理、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等问题积极建言,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始终关注我省社会管理现状,就“涉法涉诉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基层综治维稳和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开展视察活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四)广泛团结、真诚合作,着力凝聚智慧力量 一是积极营造和谐顺畅的合作共事氛围。及时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省政协的重要工作,大力支持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协商讨论和省政协的有关重要活动,做到提案重点督办,发言重点安排,社情民意信息重点报送,使政协更好地成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
二是积极推进我省与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的联谊交流。加强经常性联系,密切与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在皖亲属的联谊和交往;组团参加澳门安徽联谊总会成立5周年庆典、港区省政协委员和安徽籍代表人士座谈会、第三届香港国际茶展,参与举办首届皖台科技论坛,促进我省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支持港澳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积极为他 们在皖投资兴业、开展合作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搞好服务。
三是积极促进民族宗教政策贯彻落实。深入调研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反映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积极参与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宣传普及工作;专题视察宗教场所管理及教职人员备案、财务管理“两个专项”工作开展情况,调研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情况,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增进了民族团结与宗教和睦。
四是积极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通过座谈会、党课报告会等形式,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广泛宣传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真情履职、服务大局的显著成绩,增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编纂《百年安徽风云》、《安徽辛亥英杰》等书籍,会同有关方面举办了“辛亥革命与百年安徽”学术研讨会,与广东省政协共同举办了纪念书画联展,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贡献力量。
(五)外展形象、内聚合力,着力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对政协工作更加关注。“政协论坛”、“政协江淮行”等宣传活动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更注重服务政协履行职能重点工作,更注重贴近基层政协。省政 协全会、重要履职活动和在皖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全会的宣传,都加重了分量。召开了省政协宣传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得到各类媒体对政协宣传工作的支持,提高了政协工作的社会关注度。
二是积极为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服务工作更加主动。注意加强委员学习活动,认真组织委员参加相关会议和调研视察等,为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依托委员优势,培训贫困地区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推荐和鼓励委员参加党政部门组织开展的调研、检查、评议、监督等,为委员发挥作用拓展空间。坚持走访联系委员制度,了解委员工作生活情况,征求委员对改进政协工作的意见,并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设立专事委员学习联络的机构,加强委员的学习,密切与委员的联系,改进对委员活动的协调。在机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效能建设、爱岗敬业等活动,努力提高为委员履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加强与老委员的联系,积极为老委员联谊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鼓励老委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协事业中,当好大团结大联合的终身使者。
三是加大对市县政协工作指导力度,上下联动更加密切。召开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就全省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讨、形成共识;召开省辖市政协秘书长暨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座谈会,就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进行具体谋划;有计划地安 排县(市、区)政协主席列席省政协常委会议,了解省政协履行职能情况。各市、县(市、区)政协积极参与省政协资政会、专题常委会议等重要会议的调研筹备工作,提交了一批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和大会发言材料,增强了各级政协履行职能的整体合力。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配合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省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的最高原则,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政治保证,才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进;搞好团结民主,是人民政协的最高使命,只有始终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不断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政协事业才能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增进人民幸福,是人民政协的最高追求,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人民政协才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获得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科学发展,是人民政协的最大任务,只有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人民政协才能准确把握时代主脉,顺应党和人民的热切期待;做到满怀真诚,是人民政协的最大功夫,只有始终坚持真诚合作共事,真诚民主协商,人民政协才能履行好 职责,不断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与人民政协承担的使命相比,与广大政协委员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是:政治协商的计划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发挥界别作用的机制和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协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也真诚希望全体政协委员多提意见建议,共同把政协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2年工作部署
2012年,是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我省深入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巩固发展“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政协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为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注重在深化认识、指导实践上下功夫。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省第九次党 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积极为中共十八大召开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融洽的政治氛围贡献力量。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十八大对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努力开创我省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注意改进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和主席会议重点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结合召开常委会议举办专题讲座。把理论学习与深化研究结合起来,加深对政协工作规律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我省政协工作实践。
(二)紧扣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协商议政,致力服务美好安徽建设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努力走出“六条新路”、打造“三个强省”,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服务大局的突出着力点。
促进经济强省建设。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继续促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加速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重点围绕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问题,召开常委会议暨资政会,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促进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合肥经济圈发展和加快皖北发展,分别召开委员专题座谈会,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建议,为 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等问题,召开协商座谈会,为我省出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资政建言。
促进生态强省建设。重点就着力提高生态环境竞争力、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节约集约永续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等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召开常委会议暨专题协商会,为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多献务实之策。
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履职方式,持续围绕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实施献计出力。继续关注民生工程实施效果,并就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执行情况、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等课题,组织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就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体系、做好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等问题,依托有关界别深入开展调研,召开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为更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献计出力。
(三)牢记人民政协神圣使命,进一步推进大团结大联合 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更好合作共事。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支持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履职,尊重和保障他们在政协会议上以本党派、本团体及个人名义发表意见和开展视察、参与调研、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以及参与政协各项活动的权利,充分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重视他们的批评和监督,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加强政协组织同委员的联系,努力使关系更加紧密,感情更加深厚。加大对各级政协委员学习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推动力度,组织省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有关培训,依托省政协网站等平台,创新委员学习方式。确定联系分工,制定《关于加强同省政协委员联系的意见》,建立省政协领导联系委员责任制,切实做到与委员联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畅通联系渠道,改进联系方式,明确联系内容,协助委员不断提高履职成效。通过加强与委员的联系,推动委员更好地联系群众。继续做好老委员联谊会和书画社工作。
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围绕推进“十二五”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使用、宗教界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开展调研视察考察活动。促进“和谐寺观教堂”、“和谐民族乡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围绕发挥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中的积极作用召开专题座谈会,着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
认真做好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进一步发挥省政协港澳委员、香港和澳门安徽联谊总会的作用,组织港澳委员在内地开展考察视察活动,组织港澳委员和海外华侨华人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献智出力;加强同台湾的民间交往,围绕促进我省台资企业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推动皖台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做好来皖相关重要团组和知名人士的接待工作。
(四)持续推动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巩固和发展政协工作良好局面按照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推进落实。积极协助省委对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协商内容,规范协商形式,完善协商机制,提高政治协商水平。
加强工作总结和研讨,适时召开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各级政协履行职能的丰富经验,同时选择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的有关问题开展理论研讨,进一步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认真做好换届准备工作。配合省委及其有关部门研究新一 届省政协界别设置、委员名额等有关问题,协助做好省政协委员安排的推荐和协商工作。
(五)坚持求真务实,提升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质量 巩固强化提案在政协委员履职中的基础地位,促进提案工作与专门委员会调研视察考察的有机结合,扩大社会各界对政协提案工作的参与。创新提案工作方式方法,健全提案工作运行机制,抓好提案的提出和办理。继续畅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激励机制,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效。
进一步做好文史资料工作。立足建设美好安徽的生动实践,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努力为建设文化强省服务。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三亲”史料,积极参与《安徽省志》的编纂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文史资料学术研究,继续办好《江淮文史》,做好文史书刊的发行工作。
切实加强政协宣传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协宣传工作座谈会精神,密切同新闻媒体的协作配合,突出对委员履职活动的宣传,继续办好“政协论坛”,精心组织“政协江淮行”活动。加强政协系统宣传队伍建设,加大对《江淮时报》的指导力度,提高《安徽政协》和省政协门户网站质量。
(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履行职能成效
积极探索开展界别活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更好体现政协组织的界别特点和优势,修订关于加强界别活动的意见,丰富 界别活动内容,创新界别活动形式,完善界别活动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协界别作为发扬民主、联系群众、广集民智的重要渠道作用,为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营造良好环境。
组织好委员活动,推广由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委员活动日”的经验,并以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委员活动质量。协调好驻合肥以外省政协委员跨市视察。协助组织好在皖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委员视察工作的意见》,完善视察工作制度,提高视察工作实效。
全面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深入推进“四型”机关建设,完善机关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和交流力度,举办机关业务知识讲座,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政协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政协机关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机关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后勤保障水平,进一步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工作氛围。加强对市、县(市、区)政协的联系和指导。运用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省辖市政协秘书长暨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座谈会等形式,交流全省政协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推动年度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工作机制,改进县(市、区)政协主席列席省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办法,举办县(市、区)政协主席培训班。
今年是本届省政协的届末之年。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共事机会,倍加珍 惜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思想上不松懈,工作上不松劲,善始善终履行好职责,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各位委员!
人民政协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为人民政协提供了更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也对人民政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出色完成今年的各项履职任务,为开创安徽科学发展新局面而共同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第二篇:2012年刘伟在山东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工作报告(全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2年2月18日在政协第十届
山东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刘伟
一、2011年,是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也是全省政协事业科学发展、不断进步的一年。
中共山东省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姜异康、姜大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去年,召开了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出席会议,姜异康同志作重要讲话,制定下发《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为我省政协事业实现新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完善了机制制度、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强大动力,全省各级政协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一年来,省政协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工作部署要求和贾庆林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结合实际、强化措施、认真履职,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运用政协会议、读书班、政协讲堂、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利用政协报刊网站等阵地,积极组织和推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革命史和奋斗史的认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90年来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认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政协得到贯彻落实。
(二)突出主题主线,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围绕增创山东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形成了相关建议案,提出了“加强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健全产业体系、确保产品安全、突出环境保护”等意见建议,得到姜异康、姜大明等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会同省有关部门共同商讨、推动建议案的转化落实工作。围绕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先后就建立防旱防涝保收长效机制、创建绿色矿山、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土地融资管理、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科技评价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以及推动信息、旅游、航空、休闲、花卉等产业发展,提出了专项建议。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山东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认真研究政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弘扬齐鲁文化、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的措施办法,就社区文化建设、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设、“齐鲁画派”品牌塑造等工作,组织开展了多项
调研视察活动。召开了纪念京杭大运河开通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完成了18卷1000余万字的《山东区域文化通览》编纂和三峡移民史料征集等工作。
(三)充分发挥优势,助推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围绕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整合知名专家学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多次就科学谋划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海洋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深化体制创新等重大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议政,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积极配合全国政协调研组就蓝黄战略实施中需要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关问题,进行实地了解和研讨论证。此外,还就打造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加快鲁南临港产业发展、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重要问题,开展视察考察和评议监督活动。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等方式,积极为政协委员及业内人士到蓝黄两区投资兴业牵线搭桥,做好资金、项目和人才智力的引进工作。
(四)坚持重心下移,力促民生改善社会和谐
通过建立基层政协联系点,办好“直通民意”和“民声连线”栏目,组织行风评议,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积极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鼓励引导广大委员就社会养老体系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以及食品安全、学前教育、安全生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主动了解群众意愿、呼声和诉求,并结合做好
政协信访工作,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推动相关民生实事得到妥善解决。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积极推动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充分发挥团结联谊功能,通过组织考察、走访委员企业以及组团出访、接待来访等形式,进一步密切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深化我省对外经贸文化交流。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11‟16号文件和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建立各界人士在政协经常性工作机制、完善委员产生机制、建立乡镇(街道)政协工作机构等问题,深入研究具体配套推进措施。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工作中作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修订完善了《提案工作条例》。一年来,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共提出提案99件,提交发言材料29件。加大领导督办和联合督查力度,去年提案已全部办结。坚持选题求准、论证求深、成果求效,改进调研视察的组织方式,优化人员结构,强化监督功能,提高建言水平。按照增强政协意识、学习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坚持一流标准、一流作风、一流服务,建设政协委员之家、各界人士之家、基层政协之家、政协机关干部职工之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年”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力度,积极改善机关办公和
职工生活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着力营造学习、实干、创新、团结的良好风气。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健全完善制度,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政协宣传和理论研究,建好政协网站,办好《联合日报》、《春秋》、《委员天地》等报刊,加大对基层政协新鲜经验、工作亮点和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省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国政协有力指导和中共山东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凝结着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加强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推进政协工作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对充分发挥政协在推进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作用以及开展好政协的民主监督还有待深入研究,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调动委员积极性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加强,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真诚希望广大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关于今年的政协工作,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省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先后进行了认真研究。大家一致认为,今年
要在全国政协的有力指导和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各位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服务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努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思想政治建设,要围绕中共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展开
中共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形势下召开的重要会议。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共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是今年政协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大会召开前,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使大家充分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把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重大成果,切身感受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给齐鲁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以团结、安定、喜庆、祥和的氛围迎接大会召开。大会召开后,要在全省政协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引导大家准确理解中共十八大和省第十
次党代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准确理解未来五年我国我省发展的宏伟目标,准确理解大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特别是对政协工作的新要求,从政协实际出发,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
(二)服务中心工作,要为稳中求进、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
今年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两会”精神,紧紧抓住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投资增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做大做强齐鲁文化产业等事关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多做动态性分析、前瞻性研究、可行性论证。特别是要围绕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两项课题,组织开展好专题调研、协商议政和建言献策活动,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要继续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咨询推动力度,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山东区域协调发展、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强大引擎。
(三)加强政治协商,要在落实好相关制度和措施上下功夫
去年召开的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以及制定下发的加强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我省政协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要进一
步抓好会议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及时跟上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认真改进工作不足。要协助有关方面尽快制定政协政治协商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要主动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抓好协商议题提出、活动准备、组织实施、成果报送、跟踪反馈等工作,真正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确保取得实效。要积极探索有效开展协商活动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使政协的政治协商更加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四)参与社会管理,要按照党政所需、政协所能、群众所盼履职尽责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事关大局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注重发挥政协的团结功能,通过政协这个大平台,切实搞好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合作共事,积极推进有序政治参与。要充分发挥咨政功能,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视察和调研,广泛了解群众对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期待,深入研究社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可行的意见建议。要充分发挥协调功能,针对当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多样的新形势,坚持把民主协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政协特点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政协委员同界别群众的联系,深入做好宣传教育、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充分发挥监督功能,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改进民主监督方法,积极运用提案、视察、大会发言、委员信箱、调查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的评议监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
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五)政协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影响力
要以贯彻落实政协自身建设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抓手,认真做好发挥党派作用、界别作用以及加强专委会建设和委员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要按照“四个意识、三个一流、四个之家”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政协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要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大力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服务,为政协委员和基层政协服务,为各界别、各专委会和干部职工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认真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和省纪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政协机关中中共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弘扬优良作风,抓好廉政教育,严格执行纪律,始终保持纯洁性。
要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的部署要求,认真做好政协换届筹备的各项工作。要建立健全换届筹备工作领导机构,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要认真总结五年来我省政协事业的成绩和经验,加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理论研究,提出未来五年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思路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既实事求是又鼓舞人心的报告。要深入研究新一届政协的界别设置、组织机构设置、委员构成等问题,及时向中共山东省委提出意见建议,配合做好有关人选的酝酿、推荐和协商工作。要加强宣传报道,努力为政协换届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各位委员,今年是本届政协任期的最后一年。对于我们这届
政协,对于我们每一位委员、政协的每一位同志来说,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什么样的理念谋划工作、以什么样的标准推进工作,事关政协工作水平,事关履职成效。我们每一位同志一定恪尽职守、勤勉敬业、毫不懈怠、再接再厉、狠抓落实,努力做好本届政协的各项工作。
要始终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站在什么立场、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是政协事业发展带有根本性、原则性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谋划和推进政协工作,更加自觉地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作为共同价值来坚守、作为共同使命来担当,更加自觉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要不断开阔眼界提升境界,切实履行好职责。眼界有多宽,思路就有多宽;认识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作为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我们要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注意虚心学习兄弟省区市政协的好做法,注意跳出政协博采众家之长,注意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要十分珍视人民政协这一体现民主本质、顺
应世界潮流、根植民族传统、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见,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和作用。要坚持立足大局服务大局促进大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坚持讲落实抓落实重落实,坚持求新求变求活,进一步拓宽领域、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努力形成特色、打造亮点、培育品牌,使我省政协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要深怀赤诚之心,讲真话建诤言献良策。政协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唯有心怀真诚,唯有讲真话,唯有追求真理,才能真正做到同心同德、心心相印,才能真正做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使命所在、职责所在。要坚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大局出发,把热情负责的精神与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起来,讲真话讲心里话讲有见解的话,讲就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讲就要讲到点子上议到关键处,努力建诤言献良策,努力当诤友做挚友。
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发扬民主。人民政协是团结的象征,是民主的产物,是和谐的家园。要切实把团结的精神、民主的作风、和谐的理念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进一步形成民主讨论的风气、开诚布公的风气、各抒己见的风气,努力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要心系群众,更好地履职为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民生连着民
心,民心凝聚民力。人民政协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协开展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更多地关注民情、关注民意、关注民生,多做为群众鼓与呼的工作,多做富民安民利民的工作,多做暖民心顺民意聚民力的工作。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使人民政协永远扎根在人民群众当中,永远充满坚定向上的力量。
要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政协工作文化特色。文化是灵魂是纽带是精气神。政协蕴含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创造积淀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独具魅力的文化,特别是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理应在文化建设上有所贡献、有所建树,真正使政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促进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政协工作,继承传统而又面向未来,打造富有齐鲁文化特点、体现鲜明时代特征的山东政协文化,使我省政协事业焕发出更加璀璨亮丽的光彩。
各位委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全力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三篇:2011年安徽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全文)打印版.
2011年安徽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全文)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第十届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安徽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来,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协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决议,牢牢把握两大主题,积极履行三项职能,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团结民主、生动活泼、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良好局面,并在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坚持抓学习与抓检查并重,进一步推动了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中共安徽省委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
一是深化学习。在巩固已有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及2006年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以下简称‚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
和张宝顺同志在走访省政协时讲话精神的学习,把握精髓、领会实质,着力指导政协工作实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同时,注意将其与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安徽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八届十三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相结合,进一步找准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二是总结检查。根据全国政协《关于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总结检查的通知》,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就我省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情况,组织开展了总结检查。在指导各地各部门广泛进行自查的基础上,召开了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省政协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充分交流了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的情况,进一步推动了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履职、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政协工作格局不断巩固,‚有事必商、有请必到、有策必纳、有报必批、有求必应‛的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环境不断形成,‚信任政协、尊重政协、理解政协、支持政协、宣传政协‛的有利于政协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断浓厚。
(二)始终围绕中心履行职能,在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人民政协的作用
一是积极促进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加快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召
开资政会。在会前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42份发言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对6366份有效调查问卷和电话调查3000户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了《关于促进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加快发展的建议案》,从科学编制规划、提升开放水平、集聚发展后劲、做强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重视社会事业、加大财力支持、完善领导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省长王三运出席会议并强调:‚对会议的成果,要认真对待、深入研究,消化吸收、抓好落实。相信通过这次会议,认真吸收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一定会对省委、省政府抓好下一步皖北发展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
二是积极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围绕这个主题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就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目前的状况、存在的差距、面临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重点研究,形成了 《关于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建议案》,从发展规划编制、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产品创作、文化企业培育等十一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建议案》上批示:‚请省委宣传部、文化厅认真研究省政协常委会议建议案,努力编制好‘十二五’文化强省规划‛。此后,省委宣传部就《建议案》的办理,正式向省政协作出答复。从答复情况看,有的意见建议已经被采纳,还有的也已进入了决策视野。
三是积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召开‚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委员专题座谈会,积极为加快构建高水平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促进江南、江北集中区建设建言献计;召开‚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就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产业、创新机制、创新服务等问题进言献策。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对这两次座谈会上委员的发言相继作出批示,认为这些意见建议,对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要求省直有关部门‚逐一研究,尽可能采纳,并体现在工作部署和推进举措当中‛。
四是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关重要问题。广大委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关重要问题,向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交了106篇大会发言材料,有23位委员作了大会口头发言,发言内容涉及参与世博会、强化创新型安徽建设、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创新金融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等数十个方面。王金山、王三运、王明方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对14篇大会发言作出21件(次)批示。比如,时任省委书记王金山在《参与世博会,融入长三角,为推进安徽快速发展作贡献》的大会发言上批示:‚服务世博盛会,分享世博利益,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要积极主动参与,紧张动员起来,围绕世博主题,抢抓世博机遇,利用世博平台,展现安徽形象。‛
五是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建言献策。以各种会议为平台,以各项重点工作为牵引,以专委会和界别为纽带,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为载体和途径,积极建言我省‚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广大委员不仅就‚十二五‛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
意见建议,还积极围绕制定工业、文化、旅游、民生、节能减排、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项规划贡献聪明才智。就‚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省政府相关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指出这些意见很有价值,相关部门要认真吸纳,把《安徽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思路》和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修改好、完善好。
六是各专委会和界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参政议政活动。各专委会、界别先后就重大项目布局和建设、合肥经济圈可持续发展、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推动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利用农产品期货服务农业经济、军工单位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相关工作在我省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发挥社区矫正工作在构建和谐安徽建设中的作用,有关专委会和界别提出从立法层面解决矫正政策和法律脱节问题、重视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建设以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加大矫正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等意见建议,引起了省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视,要求省编办、省财政厅、省司法厅共同研究落实好相关意见建议。
(三)认真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尽职尽责
一是运用提案促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妥善解决。以‚提案质量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评选表彰活动为动力,推进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的提高,共表彰了74件优秀提案,18个先进承办单位和20名先进承办个人。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903
件,经审查立案900件,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建议已经采纳或列入计划拟解决的795件,占88.33%。提案内容涉及我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遍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抓好信息报送网络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信息收集方式。做到既注意广泛征集社情民意信息,又注意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广大政协委员专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切实发挥了下情上传的‚直通车‛作用。全年共报送各种信息327期,其中 《社情民意》235期、《安徽政协信息》92期,及时将许多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准确地传送到相关党政领导和部门,推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通过调研和视察、考察反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就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困难群体就业和生活状况、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民生问题进行调研和视察、考察。如对铜陵市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民生问题的视察报告,省委书记张宝顺批示:‚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应予高度重视‛;省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请住建厅加大对相关市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养老事业发展,有关专委会经过调研提出,必须坚持养老事业的公益性质,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些意见建议与相关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相呼应,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四是发挥委员优势直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及时组织广大委员、机关干部职工,向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灾区捐款。会同
安徽文达电脑集团、文达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第六期部分县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班‛。在省卫生厅大力支持下,邀请省立医院、安医附院、中医附院、省立儿童医院的医卫界委员和知名专家学者赴颍上县,开展第18次送医下基层活动。会同省文化厅、教育厅、财政厅全面启动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一些港澳委员还捐资兴修乡村道路、电灌站和救助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向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赠送慰问金。
(四)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为安徽加速崛起凝聚力量 一是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各界别在各种例会上,根据会议议题,通过大会发言提出本界别的意见建议;充分运用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及时反映本界别所联系群众的意愿。此外,先后有28个界别400余名委员就25个课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通过界别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委员的界别意识;通过界别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密切了人民政协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也有效地拓展了各界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各界人士新春茶话会、中秋联谊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界人士的交往与友谊。
二是进一步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与沟通。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就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会议上发表意见,表达心声,协商讨论全省大政方针。重点安排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发言,重点办理和充分反映他们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重要视察、考察活动,有计划地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
加。同时,在省政协重点工作开展中,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优势,开展联合调研视察。为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良好政治格局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是进一步加强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利用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平台,扩大与港澳台侨同胞的联系,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的联谊。与省文化厅、省台办联合主办‚两岸情——2010中秋音乐会‛,协助开展‚2010海外台商安徽行‛,参与接待‚台湾国乐团‛,不断扩大对台文化交流。关心港澳委员在皖投资兴业,积极为他们在皖考察、投资牵线搭桥。加强同海外侨胞的联系,会同省人大有关专委会、省致公党、省侨办、省侨联协力做好侨务工作。此外,还在香港举办首期‚安徽省政协港情研习班‛。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宣传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事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服务。
四是进一步加强民族和宗教工作。组织开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视察,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其中,《关于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报送省政府后,相关领导及时作出批示,要求‚省民委、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工作安排中,认真研究、吸纳、落实‛。着眼促进宗教和睦,召开‚发挥新时期宗教团体积极作用‛专题座谈会,开展禅宗文化调研,关注宗教教职人员医疗养老保险,推动信教群众生活困难的解决。有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建议,已在省政府《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
中得到充分体现。
(五)切实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人民政协事业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一是成立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抓好研究会自身建设,开展政协理论研究论文征集活动,取得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我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加强与全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的联系,自觉接受其业务指导,并重视与兄弟省(市、区)和我省省辖市政协理论研究会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加强政协新闻宣传。认真做好在皖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及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和其他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组织部分中央驻皖新闻单位和省主流媒体记者赴淮南、阜阳、安庆等地,开展第七次‚政协江淮行‛采访活动;‚政协论坛‛围绕‚文化强省‛主题,制作四期节目,在省主流媒体刊播。同时,注重借助各类媒体的力量宣传全省政协工作,并认真做好《安徽政协》杂志的编辑和赠阅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文史工作。着眼文史资料征集重心转移的新要求,编印了我省 《新中国成立后文史资料征集选题参考提纲》,征集到一批重要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的‚三亲‛史料,完成了全国政协文史协作项目 ‚5〃12‛汶川特大地震救灾、三峡移民安徽部分史料的征编工作。《江淮文史》不断拓宽办刊思路,提高办刊质量,成功进入‚农家书屋‛配送目录。扎实推进《百年安徽风云》选编工作。圆满完成《安徽省志〃政协志》编纂任务。
四是加强机关建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社会公开遴
选工作人员。科学安排机关干部挂职锻炼、参加培训。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自觉以沈浩为榜样,积极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政协机关倾心尽力,先后有28项工作在全省各类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或先进。
五是完善省市县政协联动互动工作机制。省政协每项重点工作,都根据具体内容邀请有关市县政协共同参与,同时省辖市政协有关重点工作也视情邀请省政协相关部门参与探讨。先后有14个省辖市5个县政协在省政协资政会、专题常委会议、委员专题座谈会、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作了27次大会发言,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通过表彰优秀社情民意信息、举办‚安徽省第六届政协好新闻‛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市县政协工作的指导,密切省市县政协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合作。通过召开省辖市政协秘书长和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座谈会,经济、社会法制、文史和人口资源环境等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不断提升省市县政协之间联动互动的水平和实效。
各位委员!
省政协常委会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积极为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贡献力量的过程中,也有了一些体会。主要有:
(一)维护核心,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摆在首位。党的领导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的。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认真执行
党关于人民政协的各项要求。省政协常委会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统一、提高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思想认识,把党的主张和意志转化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共同意志;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和战略部署来开展和谋划工作,自觉与党和政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既坚决维护了党的领导,又不断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出了应有贡献。
(二)围绕中心,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人民政协的命运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民政协也理当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省政协常委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把履行职能的重点放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上,积极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为民全心,始终把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工作,是人民政协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政协常委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量,真正做到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有效畅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协助党委、政府多做稳人心、得人心的好事实事。
(四)聚力同心,始终把团结和民主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
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政协的神圣使命。省政协常委会充分发挥广泛代表性,通过开展最广泛的团结,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协这个组织里,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巨大包容性,通过最广泛的民主,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协这个组织里,提出主张,发表意见,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同时,通过团结和民主,协助党委、政府进一步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五)修养自心,始终把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作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决定了政协自身建设的总体布局和特有内涵。省政协常委会着力促进党派合作,努力突出界别特色,切实尊重委员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专委会作用,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政协机关,人民政协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活力和蓬勃朝气。
各位委员!
过去的一年,常委会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我省人民政协事业得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国政协有力指导的结果,是中共安徽省委坚强领导、省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协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是省直各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结果,是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人民政协工作
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还比较薄弱;政协委员的‚三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实践创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加以改进。我们真诚希望各位委员对常委会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以更好地推动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效。
二、2011年工作部署
2011年,省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 ‚两文一会‛精神,以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建言献策、资政为民,凝聚人心、团结鼓劲,化解矛盾、促进稳定的工作,不断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宏伟大业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使命感
一是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加强中共十七届五
中全会精神学习的同时,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抓好中共安徽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注意通过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学习交流等形式,不断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加强学习,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工作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政协职能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政协工作的能力。
二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我省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的通知,积极协助省委做好召开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的准备,进一步推动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两文一会‛精神在我省全面贯彻落实。
三是不断改进委员学习培训方法、丰富委员学习培训内容。围绕委员如何切实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发挥好代表作用,举办两期委员培训班。
(二)履职尽责,进一步助推安徽科学发展
一是围绕事关安徽发展的重大问题履职尽责。资政会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主题,重点围绕促进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等问题资政建言。专题常委会议以‚完善安徽地方金融体系
建设‛为主题,着重围绕完善金融发展布局、金融管理体制机制、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全面实施金融支撑工程、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问题建言献策。委员专题座谈会和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分别围绕‚充分发挥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在深化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中的作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二是围绕‚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展相关视察调研活动。紧紧围绕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着眼安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选择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课题,重点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皖北、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非公经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等,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同时,组织好在皖全国政协委员的视察活动,协调好合肥以外省政协委员的跨市视察活动;协助做好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和团组来皖调研和视察、考察的服务保障工作。
三是切实发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继续抓好提案质量,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和办理质量评价标准,加大跟踪督办和反馈工作力度,增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
(三)团结合作,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着力推进民生改善。坚持以人为本,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重点围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法制安徽、进一步做好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建立工资协商机制、深化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护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我省实施的民生工程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继续开展送医下乡、为贫困地区培训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等活动。
二是继续维护和促进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党关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重要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参加政协重要履职活动的机制,充分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的统一部署,以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光辉业绩,更加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是继续加强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进一步发挥好香港、澳门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皖港澳交流合作向更广领域拓展;积极拓展同台湾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的联系和沟通,促进皖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发展与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为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服务。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召开座谈会,出版《百年安徽风云》,举办书画展览,开展安徽辛亥革命名人故居保护情况专题调研;协调组织省主流媒体开辟
专栏、设置专题。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海峡两岸同胞共识,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四是继续协助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围绕民族和宗教政策贯彻落实、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禅宗文化发展、‚十二五‛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规划实施等,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协助省委、省政府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为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参与和谐安徽建设贡献才智。
五是继续关注不同阶层利益诉求。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通过人民政协这个渠道,充分反映他们的合理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兴皖富民大业凝聚人心,增添力量。
(四)营造氛围,进一步夯实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切实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以安徽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为平台,围绕‚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筹备召开理论研讨会;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为提升我省政协理论研究水平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二是继续做好文史资料工作。进一步做好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提高《江淮文史》办刊质量,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做好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换届工作。
三是大力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注重发挥各类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作用,大力宣传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情况;继续报道好省‚两会‛和在皖全国政协委
员参加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和活动,办好‚政协论坛‛、组织好‚政协江淮行‛、提高《江淮时报》、《安徽政协》报刊质量,并适时举办全省政协系统宣传干部学习交流会,努力提高宣传工作水平,密切同各新闻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为我省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是密切政协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加强与全国政协相关部门的经常性联系和协作,积极争取全国政协的指导和支持;加强与兄弟省(市、区)政协的联系与沟通,学习借鉴他们开展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召开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以及省辖市政协秘书长和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座谈会、专委会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密切上下联系、左右联动机制,协同开展工作。协调有关市县政协围绕省政协有关重点工作开展调研。
(五)强基固本,进一步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健全和完善履行职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切实发挥好政治协商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切实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参政议政科学选题机制、协作配合机制和成果追踪反馈机制,切实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二是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各专门委员会在积极参加省政协重点课题调研的同时,突出界别特色,进一步探索界别和委员活动形式;加强与政协各参加单位的联系,积极为他们参加政协的有关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加强与有关部
门进行对口协商,及时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积极为委员履职尽责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三是不断提高机关的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提升机关整体形象;扎实开展学沈浩和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促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力度,做好机关新进人员培训工作;加强机关工青妇组织建设,构建和谐机关;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机关后勤保障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各位委员!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协工作意义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不断把我省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推向前进,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宏伟大业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六届五次会议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
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0日在政协扬州市
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徐 益 民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1年工作回顾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在中共扬州市委领导下,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三个扬州”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主线,始终坚持维护大局、突出中心、把握重点,广泛团结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重要作用,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为促进扬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以“三突出三走进”为履职重点,努力促进 “十二五”良好开局
为实现我市“十二五”良好开局,把全体委员的积极性凝聚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幸福民生等重点目标上来,市政协决定以“突出转型升级走进企业、突出幸福民生
走进社区、突出生态文明走进农村”为履职重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三个扬州”建设献计出力。
广泛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按照“三突出三走进”的要求,从3月中旬起,主席会议成员率先深入部分企业,探讨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之路,走进基层社区,了解、督查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到一些乡镇调研视察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5月上旬,紧紧围绕“三突出三走进”主题,开展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周”,市政协26个界别和县(市、区)政协近2000名委员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村,通过专题调研、专门走访、专项服务,广泛汇集民情民智,努力促进在企业转型升级、民生工程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突出问题的解决,联系职工、群众上万人次。各专门委员会把“三突出三走进”融进专题协商、调研视察、提案征集、界别活动、反映社情民意等各项工作中,为广大委员建言献策提供了有效载体。
认真汇集民情民意和各方智慧。主席会议成员走进企业、社区、乡镇调研视察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市政协领导开展“三突出三走进”调研情况的报告》,相关专委会整理综合“界别活动周”收集到的1200多条意见和23份调研材料,形成3份专题协商报告。在转型升级方面,委员们提出,要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引进人才,促进生产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质量效益型、节能环保型企业转变,促进有条件的企业由内产内销向跨国企业转变;在幸福民生方面,要增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加强督查,集中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立投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积极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和落实。6月下旬,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根据前期深入调研情况和“界别活动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农村生态文明和幸福民生三个专题,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会后,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交办协调会,将协商会汇总整理的85条具体建议向相关部门和广陵、邗江、维扬三个区进行交办,并下发专门文件,将办理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专项督查。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交办的意见、建议于8月下旬全部办复,落实、解决率达90%以上,一些重要意见和建议,如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支持成长性企业发展、部分社区配套用房建设、城乡养老保险衔接、乡镇污水场所建设等,得到落实或逐步实施。
开展“三突出三走进”,为广大委员围绕中心履行职能明确了聚焦点,为广大委员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拓展了新途径。省政协领导专门作出批示,认为以“三突出、三走进”为重点,开展政协履职活动,体现了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凝聚了广大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创新意义。《人
民政协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以“奉献一场宏大的交响乐”为题进行报道,认为一个主题贯穿全年,覆盖政协所有履职形式,是一连串创新的组合,表明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政协》杂志在报道中,评价“三突出、三走进”是扬州市政协今年履职创新的“最强音”。
二、围绕扬州科学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一年来,市政协加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带有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主导方向。为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六届十九次常委会议组织常委赴市经济开发区视察新能源、新光源企业,积极为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建言献策。六届二十次常委会围绕“推动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进行协商,会议期间组织常委赴南京参观雨花软件产业园,在协商时委员们建议,牢固确立软件信息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突出智能电网软件与系统研发、软件服务外包、基础软件等发展重点,加快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速产业集聚,为打造“新兴软件名城”夯实产业基础。市委主要领导在市政协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市政府在制定《扬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培大培强行动计划》时,充分吸纳了政协建议。为加快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六届三十二次主席会议就建筑业发展进行专题协商,建议
更加重视这一富民强市产业,加强行业的规划、指导和整合,鼓励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走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之路,做响品牌、做大规模、做强企业。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政协建议后作了专门研究,把建筑业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制定政策,落实措施,支持建筑企业发展壮大。新华侨华人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六届三十次主席会议建议,建立由职能部门牵头、涉侨系统共同参与的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涵养资源,加强联系,汇聚侨智,切实发挥新华侨华人的积极作用。协商会后,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从成立协调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动态信息库和海外扬州同乡会、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等方面,认真研究落实政协的意见和建议。
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城镇化是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确定的“十二五”发展五大战略之一。为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调研,主席会议成员赴浙江湖州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在六届二十九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时,建议突出规划引领、特色发展、产业支撑、创新驱动和协调推进,通过强化重点镇、特色镇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市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7个方面27条具体落实措施,并向政协主席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农村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六届三十三次主席会议实地视察乌塔沟分洪工程、高水河整治工程、江都沿运灌区改造工程等现场,建议高度重视水利规划和基础设施
建设工作,加大农村水利投入、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河网水系综合整治、区域供水工程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后,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作出了批示。在视察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工作时,委员们建议,将新一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落实责任,培育典型,重点推进,督查考核,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积极建言社会管理创新。2011年是中国的“社会管理年”。市政协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主题举办论坛,邀请南京大学教授来扬作专题报告,组织发动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家学者,认真研究探讨,提出对策措施。论坛收到的106篇论文,从推进公众参与、培育社会组织、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市领导充分肯定论坛取得的成果,表示要认真研究采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努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席会议成员视察交通秩序和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召开由市文明办、交巡警支队和街道、社区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相关专委会在分管主席的带领下,就窗口行业管理和市场秩序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整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组织委员与相关职能部门一道实地察看,进行督查、指导和评议,促进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主动服务,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展文明志愿活动,营造创建浓烈氛围。
三、密切关注民生,为建设幸福扬州献计出力
一年来,市政协通过协商建言、专项视察、情况反映等形式,关注民计民生,努力促进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提升。
推进民生基础工程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建设“幸福扬州”的一项基础性民生工程。市政协与市农工民主党联合组成调查组,深入宝应、高邮等地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形成6份调研报告。六届二十一次常委会建议,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重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完备基本服务项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推动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六届三十一次主席会议建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规范操作程序,着力推进各类园区和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求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方面取得突破,实现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的合理协调增长。市有关部门采纳政协建议,出台政策文件,规范协商内容,强化基层工会组建工作,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
促进民生突出问题的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市政协走访市教育、规划等部门和幼儿园,召开社区主任、幼儿家长、幼儿园负责人座谈会,进行
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六届二十七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统筹规划,保障投入,抓好布局、新建、清理、补缺、规范等工作,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快速、有序、科学发展。市政府充分吸纳政协建议,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相关文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范畴,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的内容。城市管理工作关系城市品质和群众生活。市政协组织委员实地视察垃圾焚烧发电厂、街道摊贩疏导点、数字化城管等,建议构建市区衔接、部门协调、权责对应、执法有力的城管体系,立足长效管理、源头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视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时,建议针对“地沟油”、“瘦肉精”等重点问题,加强综合整治,确保群众权益。市政协还密切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组织委员调研视察,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
关注民生重要实事的进展。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是建设“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提出的重要民生实事。市政协组织委员实地察看“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深入城区交通“堵点”、“慢点”、“乱点”调研考察,听取情况介绍,研究对策措施。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建议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督查、保证质量,及时协调会办项目实施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工作进度,完善配套设施,让群众住得放心、住得舒适。在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方面,六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建议,突出交通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中的先行原则,完善市区路网结构和交通配套设施,加大“公交优先”的落实力度,加快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坚持标本兼治,盘活道路资源,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缓解城市交通“行车难、走路难、停车难”问题。
加强社情民意工作。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及时了解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愿和诉求。全年共编印政协《内部参考》9期、《社情民意》29期,反映的一些重要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社情民意上报后,省政府分管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吸取。“优化文昌阁周边公交线路与公交站台”、“完善市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等10多份建议,市领导作出批示后,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四、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广泛凝聚各方面智慧与力量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把团结和民主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调动各方面的智慧与力量,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激发活力,努力形成“三个扬州”建设的浓厚氛围。
营造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协例会、政协论坛,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联合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搭建议政平台,为各党派、团体的工作和活动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重大问题建言献策,较好地发挥了各界人士在参政议政、反映民意、民主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发挥本党派、本界别的优势,以组织名义提交调研报告和会议发言37篇,提案62件,政协论坛论文48篇。其中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如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农村水环境整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发挥提案在履行职能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委员的积极性,引导委员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提案,努力提高提案质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共提交提案504件,立案494件。为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水平,市政协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加强提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办理过程中,通过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政协领导分工办理工作、专委会联系对口部门推动办理、加强提案者与承办部门沟通互动、召开公开办理答复会、组织委员视察办理落实情况等,促进了提案办理工作,提案落实率和委员满意率有了新的提高。
加强与港澳台侨外等方面人士的联系联谊。加强新形势下政协港澳台侨工作的研究,组织委员视察外资企业,召开海外人才归国创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帮助他们反映和解决在扬工作生活遇到的问题,增强我市对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吸引力。
举办国庆、中秋联谊会,邀请党派团体负责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扬外资企业负责人、海外归国创业人员代表、外籍师生代表等,共叙友情,共谋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经常性联系,主动关心少数民族同胞和信教群众,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参与政协的相关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文史资料和政协宣传工作。配合“文化遗产城市”建设,启动“扬州文化遗产丛书”编辑工作,制定编撰计划。编辑出版丛书第一辑《扬州盐商遗迹》,汇集了包括衙署、码头、街巷、会馆、住宅、园林、寺庙、碑刻等门类的150多个条目的盐商历史资料,为扬州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协作项目《江苏历史文化纵览》扬州部分的编撰工作,发挥文史资料的存史资政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协宣传工作,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江苏政协》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研究、建言献策文章30多篇。与市各新闻单位密切合作,宣传政协各项履职活动,适时开展深度报道。“政协之声”和“TV提案365”等专题栏目产生积极影响。
密切政协系统的联系沟通。配合全国政协、省政协在我市就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古城保护和城市建设等课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在省政协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上,就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推进社区养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等进行发言。组织驻
扬省政协委员围绕生态城、文化城建设赴徐州开展视察活动。认真做好各地政协来扬接待工作,交流经验,宣传扬州。加强与各县(市、区)政协的联系,就共同关心的课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支持政协之友社、政协书画会等社团开展工作。
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年来,市政协紧密结合实际,以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不断探索新思路,推出新举措。
推动重要履职载体创新发展。“三突出三走进”与各专委会调研任务、界别委员小组活动、政协专题视察、提案办理有机结合,使政协的履职活动更加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委员的关注点更加集中,建言献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界别活动周”、“政协论坛”是扬州政协履职的重要载体。为推动这两项工作不断完善发展,市政协加强组织领导,年初即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专委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多次与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县(市、区)政协进行沟通,对所联系的界别进行指导,认真汇总意见建议,做好整理报送、协商反馈工作。在“政协论坛”筹备过程中,选择重点课题约请撰稿人,认真确定发言选题,努力提高论坛质量,提升了论坛的实际效果。
提高专题协商质量。注重提高调研质量,制定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议题调研方案,细化调研内容,与相关民主党派开展联合调研,深入基层听取意见。注重提高调研报告质量,调研
报告形成以后,主动向有关专家学者、党政负责同志征求意见,提高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注重提高协商质量,既有调研组的总体发言,又有相关专家学者不同角度的专题发言,还邀请相关委员和基层同志发表意见,力求把议题议深、议透。2011年的两个常委会议议题、7个主席会议议题,均取得明显的协商成果,有的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有的在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后得到落实,有的在市政府出台的文件中充分体现。
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组织委员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巩固团结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召开全市政协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交流经验,研讨问题,推动工作。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展”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坚定委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举办“委员活动日”,组织市区200多名政协委员赴南通考察生态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驻县(市、区)委员赴仪征视察重大项目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邀请党政部门领导向委员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全局性工作和政协委员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委员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加强政协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在机
关形成重视学习、钻研业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良好风气。
一年来,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在起草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动到政协听取委员意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政协重要会议和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坚持到会通报情况,认真听取和研究采纳政协意见,充分发挥政协作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在政协各项活动中积极参政议政,努力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中共扬州市委加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党政各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政协委员、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代表人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六届政协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方面,在发挥界别优势和委员主体作用方面,在加强政协机关的协调和服务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2012年工作任务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扬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市政协要在中共扬州市委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导向,突出“稳增长、快转型、促统筹、惠民生” 工作要求,依靠全
体委员,团结各界人士,大力开拓创新,切实履行职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科学发展,服务“三个扬州”建设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城乡统筹、社会建设、文化振兴、绿色发展等“六大任务”,组织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拟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稳定发展中小实体经济、提升市区整体发展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城市管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推进地方公共外交、中医药事业发展等课题,开展协商议政,努力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继续办好政协论坛,组织各界人士围绕促进文化繁荣和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加强提案工作,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提出高质量的提案,不断改进办理工作,提高落实率和解决率。继续做好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出对党政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坚持民生优先,努力维护群众根本权益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把履行职能的实践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使政治协商成为民意进入决策程序的重要渠道,民主监督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有效方式,参政议政成为促进群众利益实现的重要过程。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
安全、城市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开展调研、视察、监督活动,推动市委、市政府2012年“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促进涉及民计民生重要问题的解决。深入研究提高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改善问题,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精心组织“界别活动周”,反映民情,汇集民智。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经常性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群众利益。
三、坚持团结民主,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建设“三个扬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加强同各党派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中作用的制度和措施,支持他们的各项履职活动,营造增进理解、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巩固和发展全市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社会政治局面。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帮助和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充分运用调研视察、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汇集社会各方的真知灼见,扩大各界人士的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开展海内外联络和对外交往活动,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不断拓展工作领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与各县(市、区)政协的联系,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调研视察、研讨交流等履职活动,增强政协工作的整体合力。
四、坚持开拓创新,保持政协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省委安排,今年六月份政协将进行换届。全体委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要认真总结六届政协工作的经验,以加强思想建设、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加强机关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协的自身建设。认真贯彻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市委有关政协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努力探索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促进界别活动经常化,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有效。适应新形势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研究政协工作延伸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方法,使政协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委员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开展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和支持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切实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做好政协的换届工作,为新一届政协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各位委员,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实现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扬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六届五次会议提案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江苏省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2年1月10日在政协扬州市
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卜
宇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我市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504件。经审查,立案494件。其中,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70件,界别小组提案10件。立案的提案分别提请中共扬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有关部门、园区管委会、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研究办理;未立案的提案,分别与提案者联系,酌情转为其他方式处理。截止2011年10月底,所有立案的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223件,占立案总数的45.1%;提案意见被采纳、有
待逐步实施的249件,占立案总数的50.4%;因各种原因限制暂不能实施的22件,占立案总数的4.5%。提案者对办理方式、态度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对办理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9.7%。
(一)有关经济发展类提案97件,占立案总数的19.7% 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工业转型升级、扶持现代农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提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建议”,是市政协确定的5件重点提案之一,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扬州市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领导小组。市经信委在制定《2011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和《2011年全市“两化融合”工作要点》中,采纳提案的建议,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市工业经济目标考核内容。去年,我市对21家省级、120家市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进行定期监测分析,形成了立体推进的局面。市工商联提出的“加快行业商会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也列为重点提案,市发改委扎实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人员、财务脱钩,有350多名公务员辞去了在协会担任或兼任的领导职务,“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形成适应我市产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业组织体系。九三学社扬州市委会提出“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提案,市农委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建立了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市场及产地速测点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并公布举报电话,接收社会监督,于去年
底全面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李萍等多名委员围绕“推动农家乐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游特色品牌”提出提案,市旅游局积极倡导“背靠资源,面向城市、突出特色、打响品牌”,有效整合城市周边及县(市、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精品,促进全市乡村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
(二)有关城乡建设类提案198件,占立案总数的40.1% 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品质提升,不少委员就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市建设、道路交通和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提案,得到承办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民建扬州市委会提出的“超前规划、科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提案,被列入重点提案后,市民防局、规划局、城乡建设局等主办和协办部门办理前先与委员进行沟通,邀请委员视察有关人防工程,专题汇报工作情况,充分吸收委员意见。去年我市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扬州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首条地下交通通道——瘦西湖隧道已开工建设。市城乡建设局充分吸纳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和民盟扬州市委会提出的“加强市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建议”,加强了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和管理,在修订的《城市排水管理办法》中,规划了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于伟平等委员提出“管一管淮海路两侧的餐饮企业”的提案,市公安局、城管局、环保局等部门积极协调,排查这些企业的设施及资质证书申领情况,现场办公,联手整治,取得较好效果。对我市存在的“停车难”、“渣土车管理”、“养犬管理”、“重点路段交通拥堵”、“电动车管理”等民生难
题,委员们锲而不舍,运用提案与相关部门交流、交锋,进诤言、献良策。去年,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先后有几个规章颁布实施,使这些难点问题得到缓解。
(三)有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提案101件,占立案总数的20.4% 围绕教育事业、文化产业、文物保护、体育设施建设等问题,提案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提出的“发展我市学前教育的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新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性质、教师编制、工资待遇、生均经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市文广新局采纳刘岚委员“建议文博场所增设青少年互动区域”的提案,统筹部署安排,市图书馆新馆少儿阅览厅和室外活动场所已启用,设在史可法纪念馆内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中心也开始动工兴建。市卫生局采纳民进扬州市委会和田圣春委员关于“综合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议,组织专项检查,推进制度实施,至去年底,我市所有公办乡镇医疗机构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也有30%先行实施。市科协根据农业和农村界别组提案中关于“提高农村居民科学素养的建议”,在《扬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意见(2011—2015)》中制定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并启动市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联合市人社局、农工办、农委,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四)有关劳动保障、社会法制、政协统战等方面的提案98件,占立案总数的19.8%
社区建设、小区物业管理、敬老养老、食品安全等,也是提案关注的重要内容。重点提案之一,农工党扬州市委会提出的“促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提案,市人社局认真采纳,全面梳理近年来各县(市、区)推行的农保措施与制度,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建立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换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对民革扬州市委会提出的“整合司法社会资源,创新社区调处机制”这一重点提案,市委政法委多次与提案者沟通磋商,邀请他们到社区考察调研,与社区干部座谈商讨,使提案的合理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得到重视和采纳。祁文帆等委员提出的“让地沟油不再威胁我们健康的建议”,反映了市民群众的愿望,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工作的通知》。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牵头制定了《扬州市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奖励办法》,地沟油问题在我市得到有效遏制。致公党扬州市委会对我市老年人事业、城市养老设施建设十分关注,并提出建议。去年,市政府专题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我市老年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建的扬州市社会福利院颐和养老中心投入使用,原维扬区敬老院的主体工程已封顶,广陵区、邗江区的社会福利院也将按照规划于今年建成。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主要领导批示或提出要求,积极支持政协通过提案履行职能,在全市目标任务督查推进会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对提案逐一梳理,制订计划,认真组织办理,抓好落实。对市政协确定的5件重点提案,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5位副市长牵头督办。各承办单位把办理好提案作为接受民主监督,提高工作效率,改进部门作风的重要举措,列入本部门目标管理内容,加强考核检查,使全年提案办理任务顺利完成。
二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全国政协第六次提案工作座谈会精神,注重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切实发挥提案在履行人民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协调推进,着力提高提案工作的组织水平市政协常委会把提案工作放在政协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组织和开展,按照“三突出三走进”要求,提出“四结合一提高”:提案工作与全年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协商议题相结合、与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周相结合、与专委会专题调研视察相结合、与界别小组委员活动相结合,提高提案委员会跟踪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使提案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党委、政府、政协联合交办提案;主席、副主席关注提案办理质量,检查、视察、督办重点提案办理;各专委会分工联系相关承办部门,协助并推进办理工作;安排提案者参与有关内容 的专题调研,使提案的意见得到深化和充分反映。六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听取市政府对全年提案办理情况和5件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对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办理实效提出要求,提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二)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提高提案质量
市政协坚持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关键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委员的智力优势,运用政协机关的整体合力,促进提案质量的提高。一是强化提案征集工作。全会提案征集函发出后,提案委员会与各专委会密切配合,分别联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界别小组,商讨提案选题和征集工作;召开各种类型的专题座谈会,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各民主党派秘书长和机关干部会议,动员做好全会前提案征集服务,部署力量撰写集体提案,对有关专题调研报告和大会发言的建议进行整理,转化为提案。二是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丰富提案内容。近年来,每次市政协全会之前都以市级网站为载体,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在市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去年,收到意见建议220条,提案委员会整理后,分送各民主党派、政协各专委会和有关界别,作为深入调研、撰写提案的参考。这些意见建议中,有25条直接转为提案,20多条被吸收为提案和社情民意的主要内容,有些意见在政协组织的座谈协商、专题调研等参政议政活动中得到反映。三是依靠委员,把好提案质量关。全会期间大会提案组对委员提交的提案进行分类整理、认真审阅。对部分情况不明、建议不实的
提案,约请提案者共同会商,协助他们补充和完善后,再予立案,促进提案质量稳步提高。
(三)加大督办力度,着力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市政协密切与承办部门的联系,注重协调、跟踪服务,促进提案办理质量的全面提高。一是倡导协商,充分发扬民主。提案委员会参与并协同组织了20多个部门的见面协商活动,采取听介绍、看现场、议办理等方式,直接听取委员意见,使办理工作公开透明,形成良好的民主议事氛围,增进承办部门与提案者之间的理解与支持。二是搭建平台,促进“提办”互动。界别活动周期间,市政协围绕“三突出三走进”主题搭建平台,把市经信委、环保局、人社局、城乡建设局等承办部门领导和处室负责人请到市政协,与20多位提案人面对面协商,通报办理方案,交换改进工作的意见。政协分管主席、相关专委会主任全程参加,三方互动,共商共议,增进共识,提高办理实效。三是走访交流,总结推广经验。市政协分管主席带队,有重点地走访承办部门,有选择地督办重点提案,提案委员会与承办部门座谈交流,在推进办理的同时,宣传推广提案办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针对办理工作薄弱环节,探讨解决难点的途径,促进我市提案办理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四)坚持规范有序,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为提高服务水平,着力加强了三项工作。一是讨论修改《扬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条例》是政协提案工作的主要依据,根据全国政协和省政协的要求,市政协广泛征求各县(市、区)政协、市各民主党派、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部分承办部门的意见,对2005年通过的《条例》组织修订修改,经市政协六届二十次常委会议通过。修订后的《扬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增强了提案工作的政策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联系,相互支持配合,服务全市提案办理工作。“四办”联席会议定期分析交流我市办理工作的动态和特点,指导并帮助解决办理中的疑难问题。委员对办理有异议、不满意的办理件,及时会商,提出主导意见,要求承办部门重新办理。三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宣传政协提案工作。经过网络系统改造升级,市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和政协网站查阅提案及答复件更加便捷,还可跟帖对提案及办理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对委员写好提案、承办部门办好提案起到了鞭策作用。去年,扬州新闻媒体“党报在线”、“政协之声”、“TV提案365”等栏目都对政协提案和提案办理专题报道,不仅增强了委员通过提案履行职能的积极性,也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提案工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委员的知情渠道还不够宽泛;个别提案缺乏深入调研和分析,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办理结果与提案答复尚有差距;对一些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提案跟踪落实还不到位等,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审慎对待,加以改进。
三
2012年,市政协提案工作要以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明确职责使命,服从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要围绕中心,强化组织领导。市第六次党代会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组织动员委员关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社会民生,关注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提案集中委员的聪明才智,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贡献力量。
二是要突出重点,提高提案质量。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城乡统筹、社会建设、文化振兴、绿色发展“六大任务”,组织集体提案,民主推荐重点提案,有步骤地推进并形成提案质量的评定机制,促进提案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是要健全机制,形成协调高效的工作合力。提案工作是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工作,对新修定的《提案工作条例》要组织宣传和学习。进一步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党派界别的带头作用、承办部门的骨干作用,形成协调配合,高效运作工作机制,提升我市政协提案工作水平。
四是要回顾总结,组织提案工作“回头看”。今年是政协换届之年,对六届政协历次会议确定的重点提案,要有选择地进行跟踪了解;对委员普遍关注、影响涉及全局的提案问题,要组织办理工作回访;对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过的提案办理件,要检查落实情况。根据市政协《评选表彰优秀提案的实施
办法》的规定,将对六届三次、四次、五次会议的提案组织评选,表彰优秀提案,圆满完成本届政协提案工作任务。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让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积极运用提案这一履行政协职能的有效形式,建诤言、献良策,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我市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