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辽宁交界玉米膜下滴灌可行性报告
内蒙古、辽宁交界玉米膜下滴灌可行性报告
一、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区域基本情况
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区域包括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和辽宁省的朝阳市、阜新市及铁岭市等,该区域地处内蒙古高平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一般在400-1500米之间,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本区域恰巧处在南北向的大兴安岭和东西向的燕山山脉中间的接口之处,夏天渤海水气向东北走,而西来的水气被蒙古高原挡住,蒙古高原上的风沙可以轻而易举的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加倍该区域的干旱程度。
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处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年平均气温0-6℃,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10℃积温3000-3200℃,无霜期140-160天,年平均降水量300-400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倍左右,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20-30天。
内蒙古东部、辽西地区处于我国东北四省春玉米主产区,粮食作物以玉米种植为主,兼高粱、向日葵、甜菜、胡麻等经济作物,一年一熟,广种薄收,旱作为主。辽西地区每年种植玉米的面积占辽宁省的2/3,平均单产6000 kg/hm2。玉米在该区域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从种子发芽、出苗到成熟的整个生育期间,除了苗期应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外,从拔节至成熟,都必须适当的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才能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处由于地形原因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滴灌技术的引进,为该地区玉米节水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二、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可行性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将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在滴灌带上覆盖一层地膜的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通过滴灌带将水直接滴在玉米根部,按作物需要供水,无深层渗漏,每亩灌水量不足10立方米,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特别适合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干旱半干旱区域玉米的种植。
目前,膜下滴灌技术在黑龙江大庆已非常成熟,经过多年实践,大庆市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在种子选择、种植工艺、机械配套、田间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大庆特色的运作模式,并制定了黑龙江地方标准《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规范》,吸引了省内外多座城市的学习考察。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时播种,可参照黑龙江地方标准《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规范》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耕种习惯等进行实施,为了避免地膜使用后的回收难题及残膜污染问题,推荐使用可降解环保型农膜。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使传统农业用水方式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从大水漫灌转向浸润式灌溉,不会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每个灌溉滴头的浸润半径保持在30-50cm,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水分保持适宜,土壤通气良好,这样既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又有很好的节水作用。二是从浇地转向了浇作物,田间无垄,作物棵间无水,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的升腾,膜内的水分也很少蒸发,最大限度的防止了水的损耗;三是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把水变成了庄稼的“复合水溶剂”,农民形容膜下滴灌是在给作物“挂吊瓶”。
三、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试点情况
滴灌作为一项新型节水技术已经在内蒙古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自2007年依托农业部财政补贴项目开始在大田推广以来,滴灌技术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大田滴灌面积达5万多亩,2009年达20万亩,截止2011年内蒙古地区滴灌面积合计297万亩。膜下滴灌种植玉米具有增产、节水、节肥、节电、保墒、增温、省工、增效等多项效果,受地形规模坡度影响较小,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和认可。
2010年在内蒙古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即与辽宁省交界处,赤峰市委、市政府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以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为目标,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赤峰市要大力实施千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即“1571”工程,其中,玉米膜下滴灌整体目标为500万亩。2010年赤峰市已微灌18万亩,2011年又新发展玉米膜下滴灌117万亩。内蒙古敖汉旗积极响应国家“节水增粮行动”,完成玉米膜下滴灌47.5万亩。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起草的《内蒙古燕山丘陵区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规程》已于2013年2月份开始向各地方征求意见。
而在与内蒙古交界的辽宁省西部及西北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推广示范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效果显著。2011年辽西凌源市水利局在小城子镇小城子村和宋杖子镇二十里堡村选择了4500亩大田实施玉米膜下滴灌试点工程,当年春季该项工程试验田玉米长势明显好于一般大田玉米,比普通玉米叶厚秆壮,长势更胜一筹。
四、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效益分析
水利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内蒙古工作分站马兰忠曾对内蒙古膜下滴灌做过调研,并分析了赤峰市玉米膜下滴灌效益,分析发现:
玉米膜下滴灌亩均产量1800斤以上,与地面灌溉比较亩均增产200斤左右。与地面灌溉比较,膜下滴灌节水140m3.实施膜下滴灌后,新增地膜费40元/亩,滴灌带和支管更新费200元/亩,减少电费23元/亩,减少灌溉用人工费用150元/亩,实际亩均净增收一般在113元左右。
与旱地玉米比较,膜下滴灌玉米亩增产1500斤以上,亩均增加毛收入1350元。实施膜下滴灌后,新增滴灌带和支管更新费200元/亩,新增电费60元/亩,新增灌溉人工20元/亩,实际亩均净增收在1070元左右。玉米采用膜下滴灌后,只比采用地面管灌的情况多收入113元左右(不足以弥补每年滴灌带的更新费用),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但采用膜下滴灌比采用管灌亩均节水140m3,节水效益十分显著。若国家每年给予地上滴灌带更新费用补贴,玉米膜下滴灌可长期使用。旱地发展玉米膜下滴灌比在原水浇地上发展滴灌对农民更有吸引力,更受欢迎。
总体来说,玉米膜下滴灌整体效益表现为九大方面:
1、增产:膜下滴灌玉米亩保苗可达到4200—4500株,比常规玉米多1000株以上。每亩膜下滴灌地块比常规地块增收40%,玉米滴灌地块平均亩产可达2000斤,比常规玉米增产650斤。如遇灾年,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2、增温:年可增加有效积温240度,相当于提高一个积温带,延长生育期10—14天,从而可以选种生育期长的高产作物。
3、增效:按亩产2000斤,每斤0.6元计算,亩收入1200元,扣除设备、水源、地膜及常规栽培管理等投入576元,每亩纯收入624元,比常规玉米增加400元以上。
4、节水:单眼机井控制面积,滴灌可达到500亩,喷灌为250亩,漫灌为70亩。滴灌亩用水量是喷灌的1/2,是漫灌的1/7。滴灌比管道灌溉节水55%,滴灌比漫灌节水80%,节水效果显著。同时,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5、节肥: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吸收,减少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追肥期间可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并可防止土壤板结,同时,滴灌出水水温高,植物不感冒。
6、节药: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虫害的传播。另外,地膜两侧较干燥,无湿润的环境滋生病菌。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20%以上,杀虫效果。
7、省工:膜下滴灌实现了免耕免铲,管理定额可由25亩/人增加到200亩/人左右。
8、保墒:覆膜土壤0—14厘米含水量比常规地块高出14%以上。
9、提质:收获期膜下滴灌玉米成熟度好,平均含水量比常规玉米低8%以上。常规32-34个水,使用滴灌技术后可达23-26个水,籽实质量普遍高出常规玉米一个等级以上。
五、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实施困难及建议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一定优点,但各地生产水平并不均衡,对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农民接受程度不一,推广此技术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农业灌溉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和水利部门没有出台水资源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膜下滴灌推广应用刚起步,还没形成优势产业,相关技术和管理还不规范,企业产品(滴灌管、地膜、环保膜)成本较高;技术服务(膜下滴灌技术、可降解农膜实用技术等)不到位等。针对上述问题,为使滴灌技术能够更快大范围推广应用,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提高水情、旱情认识,强化节水发展可持续农业
近几年来,随着气候的严重干旱,降雨量减少,水浇地粮田灌溉也得不到保证。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合理开采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必须采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确保水浇地发展旱坡地,加强节水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2、建立膜下滴灌技术标准,规范膜下滴管技术产业市场
膜下滴灌工程建设前期缺乏统一规划及水资源论证,工程勘察设计不够扎实,使得后期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低于国家技术标准。而膜下滴灌技术的主体材料地膜因考虑到使用后的回收及可能导致的残膜污染问题,国家规定传统地膜的厚度应大于0.008 mm,但是很多无良商家出于利益驱使,采用大量回收垃圾塑料制作违法的超薄地膜,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着生态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建议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加大对超薄普通地膜的执法力度,使地膜市场重返健康有序发展的正轨,或者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广使用可降解的环保地膜来解决地膜回收的困难或者残膜污染等问题。
3、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的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2011中央1号文件相关精神,政府应对农业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科学分配使用水资源。用制度和经济措施约束用水者,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膜下滴灌高效节水项目成功推广。
4、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要认真总结膜下滴灌成功经验和技术,不断进行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加快节水灌溉先进推广应用。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建立高素质的膜下滴灌技术推广队伍。企业要建立健全膜下滴灌技术服务体系,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适用的灌溉节水技术以及可降解环保地膜的使用,达到增产增收、节水灌溉、低碳环保的目的。
第二篇:膜下滴灌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施工
1.施工安装规定
(1)滴灌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应先征得设计部门同意,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实施,必要时需经主管部门审批。(2)施工前检查图纸、文件等是否齐全,并核对设计是否与地形、水源、作物种植及首部枢纽位置等相符,发现问题应与设计部门协商,提出合理修改方案。
(3)施工前应检查现场,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严防发生各种事故。(4)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工期要求制定计划,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
(5)施工中应随时检查质量,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坚决返工,不留隐患。
(6)施工中应注意防洪排水保护农田和林草植被,做弃土处理。(7)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对隐患工程必须填写《隐患工程记录》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全部工程施工完成应及时编制竣工报告。
2、施工前的准备
(1)应检查图纸、文件等是否齐全,并校对是否与灌区水源、地形作物种植及首部位置相符,发现问题应与设计部门协商,提出合理修改方案。
(2)应检查现场,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按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计划。建立施工组织,拟定放样、定线等各项施工顺序,编制劳力、工种、材料、设备、工程进度计划,制定质量检查方法。(3)按设计要求检查工程设备器材、准备好施工工具。
3、施工程序
(1)施工放样,现场应设测量控制网,并应保留到施工完毕。放样包括首部枢纽和干、支管的管线测量。(2)基坑开挖,排水及基础处理。
(3)建筑物砌筑,混凝土、砌石、砖石建筑施工,可参照GBJ141《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鸡蛋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回填,回填土应干湿适宜,分层夯实与砌体接触紧密。
4、施工流程图
5、水源工程与首部工程
机井施工按GBJ141《给排水构筑物施工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水处理建筑物按GBJ13《室外给水工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6、管槽施工
(1)管槽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施工放样轴线和槽底设计高程开挖,使槽底坡度均匀,确保管道排空无积水,地埋管管槽设计开挖深1.0米,干、分干管槽宽不宜小于80cm。
2应清除槽底部石块杂物,并一次整平。
3管槽经过卵石等硬基础处,槽底超挖不应小于10cm。清除砾石后用细土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4开挖土料应堆置管槽一侧
5固定墩坑、阀门井开挖宜与管槽开挖同时进行。(2)管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及管件安装过程中应在管段无接缝处先覆土固定,待安装完毕经冲洗试压,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
2回填前应清除槽内杂物,排净积水,在管壁四周20cm内的覆土不应有直径大于2.5cm的砾石和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回填应高于原地面以上10cm,并应分层轻夯 或踩实,每层厚20cm。
3回填必须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单侧回填。
7、管线施工
(1)入冬前保证干管不存水的条件下,顶端埋深应大于70cm,管沟开挖宽度不宜小于80cm,基槽应平整顺直,并应按规定进行放坡,管沟纵坡应大于0.002,以便将管中余水排入排水井或排水渠。(2)干管转弯、三通、分岔或阀门处应设固定墩。当地面坡度大于20%或管径大于65mm时,宜每隔一事实上200米长度增设固定墩。(3)干管及管件安装过程中,应在管段无接缝处先覆土固定,待安装完毕,经冲洗试压后,全面检查质量合格后,方可回填。(4)回填必须在管道两侧时时进行,严禁单侧回填。二设备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
(1)安装前工作人员应全面了解各种设备性能,熟练掌握施工安装技术的要求和方法。
(2)准备好安装用的各种工具和测试仪表:如紧绳器、打孔器、PVC胶、双扩口、压力表、扳手、管钳、手钳等。
(3)确定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土建工程已经验收合格,并按设计文件要求,全面核对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2、首部枢设备安装
(1)抽水加压设备安装要求:
1电机与水泵安装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并按《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2电机外壳必须接地,接线方式应符合电机安装规定,并通电检查和试运行。
3机泵必须用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座或专用架上。(2)过滤器安装要求:
过滤器应按说明书所提供的安装图纸进行安装,并应注意按输水流方向标记安装,不得反向。
(3)施肥和施工农药设备安装要求。1施肥和施农药装置应安装过过滤器前面。
2施肥和施农药装置的进、出水管与灌溉管道连接应牢固,如使用软管,应严禁扭曲打折。
(4)量仪表和保护设备安装要求。
1安装前应清除封口和接头处的油污和杂物,压力表应接在环形连接管上。2应按设计要求和流向标记水平安装水表。3按要求安装逆止阀、进排气阀,保证其正常工作。(5)阀门、管件安装规定
1法兰中心线应与管件轴线重合,紧固螺栓齐全,能自由穿入孔内,止水垫不得阻挡过水断面。
2干、支管上安装阀门时,确保连接牢固不漏水。铝三通螺纹上缠绕塑膜,密封止水。
3管件及连接处不得有污物、油迹和毛刺。4不得使用老化和直径不合规格的管件。(6)施工暂停时应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机泵、阀门等设备应放在室内,在室外存放应必须放置于高处,严禁曝晒、雨淋和积水浸泡。
2存放在室外的塑料管及管件应加盖防护,正在施工安装的管道敞开端应临时封闭。
3应切断施工电源,妥善保管安装工具。(7)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质量。(8)各项检测资料应全部归档。
3、干管安装
(1)对塑料管规格和尺寸进行复查,管内保持清洁。
(2)承插管安装轴线应对直复合,承插深度应为管外径的1-1.5倍,粘合剂应与管料匹配。插头与承插口均涂粘合剂后,应适时承插,并转动管端粘合剂填满空隙,粘结后24小时内不得移动管道。(3)塑料管套接时,其套管与密封胶圈规格应匹配,密封圈装入套管槽内不得扭曲和卷边。
(4)插头外缘应加工成斜口,并涂润滑剂,正对密封胶圈,另一端用木锤轻轻看样入套管内至规定深度。
4、支管、付管安装
厚壁支管与付管铺设时不宜过紧,应铺设1-2天后使其呈自由弯曲状态,并在早8时前后测量打孔尺寸及位置,用按扣三通时,在付管上打孔应垂直于地面。
5、毛管的铺设安装
(1)铺设毛管的播种机应改装正确,导向轮转动灵活,使毛管在铺设中不被挂伤或磨损。
(2)迷宫式滴灌带铺设时应将流道迷宫向上。
(3)毛管连接应紧固、密封,两支管毛管应从中间断开。
第三篇:大棚蔬菜膜下滴灌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
蔬菜膜下滴灌项目可行性报告
目 录
一、膜下滴灌简介.....................................2
二、现有浇灌方式分析:...............................5
三、滴灌技术的优点...................................6
四、滴灌技术的应用...................................7
五、项目优势分析.....................................8
六、社会、环境评价...................................9
七、项目结论........................................10
一、膜下滴灌简介
膜下滴灌是把工程节水——滴灌与农艺节水——覆膜栽培两项技术集成的一项崭新的节水农业技术,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功能,它是干一项具有可控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关键技术。
膜下滴灌这一关键技术是把滴灌带(毛管)铺于地膜之下,同时嫁接其它有关技术和管道输水技术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供水技术,构成大田膜下滴灌系统工程。具体说是在传统灌溉的斗口设供水站,水源可用渠水、井水等,包括泥沙过滤系统、电力系统和施肥、量测装置等,用塑料干、支管代替斗、农、毛渠,用滴灌带代替沟、畦、漫灌,以膜下滴灌为主,兼用秸秆等覆盖技术和其它灌溉技术,如微喷、微喷带、渗灌、地下灌、涌泉灌、管灌等,以适应各种作物和乔木、灌木、人工草地的灌水要求。
滴灌系统是在普通大田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引进、消化、改造了国外滴灌带生产设备后,以生产一次性可回收塑料滴灌带为主形成的大田滴灌系统,使用时播种、覆膜、铺带一次完成。滴灌带直径16mm,壁厚0.2mm,每米重12~13g,滴头流量1.0~3.6l/h,滴头间距10、20、30、40cm不等,铺设长度在滴头间距30cm时播种棉花75米左右,一个灌水小区1.33~2公顷(20~30亩)。
通过大田试验显示出:滴灌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同时,膜下滴灌有显著的压盐作用,可解决缺水难题;一年使用一次的薄壁型滴灌带便于机械化铺设,并解决多年使用滴灌带出现的堵塞和塑料老化等问题,当年由生产厂家回收造粒又不需要冬季储存,还可降低投入;地产化是降低投入最有效的方式。说明:不含井泵和电力系统投入,滴灌带(管)通称毛管 膜下滴灌的突出优点是“三性”
膜下滴灌有许多优点,是一项节水农业的关键技术。其突出的优点为可控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膜下滴灌的关键点
(1).增加作物成活率,提高作物品质。滴灌使作物根系活动区土壤经常维持在适宜的含水量和最佳营养状态,创造了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水、肥、气、热环境,作物根系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另外,每个滴头灌溉一棵作物,滴灌可降低水流传播病害的可能。以上结果必然导致作物成活率高、品质好。
(2).省水、省肥、省工、节能。设计和管理得当的滴灌系统,灌溉定额仅为地面灌的三分之一,喷灌的二分之一。使用滴灌有效避免了输水过程损失和深层渗漏损失,局部湿润减少了地面蒸发,低灌水速率避免了径流损失,滴灌将可溶性肥料随水分送到作物根区,改善了对定位定时施肥的控制,少施勤施,便于作物吸收,充分发挥肥效。有关实验表明,滴灌较沟灌平均省肥50%左右。滴灌系统每次浇水仅开一下电源或阀门,如果选用自动控 3 制,那么只要将所需的条件输入电脑即可完成灌溉,大大节省了工时费用。
(3).适应性强。滴灌用一系列塑料管道输水配水,管材轻便,能适应各种不良土壤,如沙土、黏土、盐碱土或贫瘠土壤等。滴灌流量小,可以充分利用地面灌和喷灌所不能利用的小水源或低压水源。(4)自动化灌水
以膜下滴灌为基础,嫁接集成有关节水农业技术,构成田间滴灌系统工程,一个河水系统的规模约100公顷(1500亩)左右,可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经营。滴灌还可自动化灌水,为农业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础,并集成有关高新技术,可实现绿洲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膜下滴灌兼有经济、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经济效益是现实效益,生态效益是长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远期经济效益。膜下滴灌的效益与时俱进,应用的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其综合效益,不仅利于当代,还有利于子孙后代。基础性关键技术
以膜下滴灌为基础可集成嫁接诸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构成田间滴灌系统工程。
田间滴灌系统工程的构成包括三项主要内容。①田间灌溉以膜下滴灌为主,集成秆秸等覆盖技术、其它微灌技术(微喷、微喷带、涌泉灌、渗灌、地下微灌等)和管灌(用于水稻等),能 适应各种作物和乔木、灌木、人工草地的灌水需求。这样,田间滴灌系统是以滴灌为主集成了各种灌溉技术,并不是唯一的膜下滴灌。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可提高到0.95。②嫁接塑料管道技术实现田间输水配水管道化,管道输水利用率可提高到0.95。③在传统灌溉的斗口设供水站并打井,地上水与地下水互补利用,可以克服单独使用水资源的弊病。这样构成的田间滴灌系统工程,能使不种水稻的旱作作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9。
田间滴灌系统工程建成后,可初步解决田间施肥困难问题,并比传统灌溉斗口灌水量节水一半以上。
二、现有浇灌方式分析:
目前,浇灌方式采用大水漫灌,需要的人工、机械台班、燃油、水费等费用高等弊端:
2、浇灌过程中维护费用高
漫灌浇水一般出水量大,会有相当一部分水顺坡流走,解决方法只有减少水车的出水量或及时修补扩大水圈,这样两种办法都会增加工时,使养护成本提高;
3、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大水漫灌,没有计量依据,浇水量的多少都靠人为主观决定,不能做到精确灌溉,使得作物的灌水量远远超过需水量,浪费的水量还是占很大比例;
总上所述,我们建议大田浇水采用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滴灌,进行作物的浇灌。
我们先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滴灌技术:
一、滴灌技术施水特性
滴灌不同于常规的漫灌或沟灌,其优点是由它的施水特性决定的。滴灌的施水特性:
1.只部分湿润土体,作物行间保持干燥。滴灌时,水滴不仅在重力作用下垂直向下运动,逐渐湿润深处的土壤,而且向四周扩散,形成“洋葱”状,不同层次由于受力不同,使得含水量不同。
2.缓慢地湿润根层,使作物主要根区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优含水量。
3.低压管路输水、配水,运行压力低。
三、滴灌技术的优点
1.增加作物成活率,提高作物品质。滴灌使作物根系活动区土壤经常维持在适宜的含水量和最佳营养状态,创造了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水、肥、气、热环境,作物根系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另外,每个滴头灌溉一棵作物,滴灌可降低水流传播病害的可能。以上结果必然导致作物成活率高、品质好。
2.省水、省肥、省工、节能。设计和管理得当的滴灌系统,灌溉定额仅为地面灌的三分之一,喷灌的二分之一。使用滴灌有效避免了输水过程损失和深层渗漏损失,局部湿润减少了地面蒸发,低灌水速率避免了径流损失,滴灌将可溶性肥料随水分送到作物根区,改善了对定位定时施肥的控制,少施勤施,便于作物吸收,充分发挥肥效。有关实验表明,滴灌较沟灌平均省肥50%左右。滴灌系统每次浇水仅开一下电源或阀门,如果选用自动控 制,那么只要将所需的条件输入电脑即可完成灌溉,大大节省了工时费用。
3.适应性强。滴灌用一系列塑料管道输水配水,管材轻便,能适应各种不良土壤,如沙土、黏土、盐碱土或贫瘠土壤等。滴灌流量小,可以充分利用地面灌和喷灌所不能利用的小水源或低压水源。
四、滴灌技术的应用
作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在我国引起重视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最近10年,其发展速度之快居世界前列,推广面积从九十年代中期的数十万亩发展到2005年底的600万亩左右。
针对目前现状,采用滴灌技术,虽然一次性投入高,但从长远来看,一方面可以解决原有浇灌方式存在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1、滴灌系统属于低压供水系统,而且所需水量小,可充分利用原有蓄水池,利用地形高差,尽可能节约能耗;
2、滴灌系统中,针对地形有起伏的区域,可以采用压力补偿式滴头,使高低不平地块实现均匀灌溉,不需人为对控制区域做平地、修补扩大水圈等辅助性工作,3、滴灌系统特有低流量的特点,可以使水滴充分渗透到作物根系部位,滴头的出水量为固定值,根据作物的灌溉定额,可以精确计算出浇灌时间,从而做到满足作物需水量的同时尽可能 节约水资源;
五、项目优势分析
1、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又由于能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不存在外围水的损失问题,又使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灌溉可方便地结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后灌注入灌溉系统,由于化肥同灌溉水结合在一起,肥料养分直接均匀地施到作物根系层,真正实现了水肥同步,大大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又因是小范围局部控制,微量灌溉,水肥渗漏较少,故可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运用灌溉施肥技术,为作物及时补充价格昂贵的微量元素提供了方便,并可避免浪费。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2、控制温度和湿度 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 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3、保持土壤结构 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4、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设施园艺滴灌技术适应了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这也是其能得以存在和大力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
六、社会、环境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科技在现代农业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人类生存用水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农业滴灌技术的应用得到重新认识与重视。滴溉是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的不足与时空上的不均、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重要措施。以往的农业用地没有配套完整的灌溉系统,灌水时只能采用大水漫灌或人工洒水。不但造成水的浪费,而且往往由于不能及时灌水、过量灌水或灌水不足,难以控制灌水均匀度,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农业用地滴微灌技术以其节水、节能、省工和灌水质量高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精心设计的滴灌系统,通过正确选择滴头和毛管孔点的布置,不仅能满足农作物需水,而且在灌水时可以形成水动景观效果。
随着现代化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在农业用地的广泛铺设与使用,将会大大节约农民的生产成本与种植效率,同时节约节水、节能、省工,将会极大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膜下滴灌工程将给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七、项目结论
膜下滴灌工程是一项高瞻远瞩、长效可行的举措,它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加快了农场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步伐,该项目可行。
第四篇:广德公镇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广德公镇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建设
工 作 总 结
广德公镇2011年玉米膜下滴灌实施1.8万亩,项目落实在9个行政村43个村民组,69个项目地块。
一、工作落实情况
2010年11月底完成了地块和农户落实以及一级地埋管道的开挖铺设任务;今年4月完成了滴灌设备及滴灌系统的安装任务;5月份完成了滴灌管带铺设、设备安装调试和打压试水;5月末工程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广德公镇2011年玉米膜下滴灌实施1.8万亩,整个工程埋设一级地埋管道5.1万延长米,新打机电井6眼,更换水泵69台,其中配全套水泵6台,69套首部过滤器等配套设施均已到位,其中,61套已经安装完毕。项目涉及到兰巴地村、巴林道村、关井子村、四分地村、郝家窝铺村、关东铺子村、四道沟村、高家梁村、黄谷屯村9个行政村40多个村民组,69个地块,其中兰巴地村7200亩,巴林道村2200亩,关井子村500亩,四分地村3800亩,郝家窝铺村440亩,关东铺子村1770亩,四道沟村1430亩,高家梁村200亩,黄谷屯村460亩,实施面积中水浇地12000亩,占总实施面积的67%,旱地面积6000亩,占总实施面积的33%,现 1 已铺设80涂塑水带5万米,63PE管、32PE管道各11.2万米,铺设膜下滴灌带1800万米。(具体实施情况详见附表)
二、工作采取的措施
今年是玉米膜下滴灌的开局之年,任务艰巨,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我镇积极采取措施。坚持五个到位,即:措施推进到位、产品质量监管到位、技术指导服务到位、宣传落实筹措到位、建设面积落实到位。积极做好玉米膜下滴灌任务。
(一)强化领导,细化责任。
在玉米膜下滴灌任务下达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此项目作为我镇2011重点主抓的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的玉米膜下滴灌领导小组,同时把责任细化,各领导包村到户,成立了6个玉米膜下滴灌专项推进工作队,实行科级领导包村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包到底,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村玉米膜下滴灌任务的完成及相关的技术指导,从技术培训、种植、良种选择、机械的调配做到村村有人抓,户户有人管,同时镇政府把玉米膜下滴灌实施情况纳入村和部门的实绩考核,与村级班子签订责任状,对完成好的村和部门给予奖励,对完成不好的、给农牧民造成损失的,甚至带来负面影响的村、部门,实行问责。
(二)建设队伍,做好服务 为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运行,我镇成立三个专业技术服务队,搞好服务工作。
1、成立了滴灌技术服务队,水管站负责滴灌系统、滴管制度及运行管理办法,并按照金土地公司提出的玉米膜下滴灌设计要点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做出设计及水源井建设、管路开挖、一级干道安装回填、地面管路及滴灌带安装、使用、管理及维护。
2、农业技术服务队,农业站具体负责项目区内的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贮备(即在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品种上提出适合本地区的、质量过硬的指导性、推荐性品种供农户选择),及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实现项目区内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
3、农机技术服务队,农机站具体负责地膜玉米覆膜机的订购和驾驶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项目区内机械播种
(三)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做好宣传工作,镇党委政府召开了玉米膜下调度会,各项目村、各站所按照实施方案及会议的要求,下大力气进行了宣传发动。农业站与金土地公司联系,实行现场演示,授课,讲解此项技术的优势。广播电视部门也利用各种形式,加大玉米膜下滴灌的宣传力度,以农牧民现身说法,播放主题片、印发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包村工作队积极深入到组户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动,坚定了群 众的发展信心和决心。
三、玉米膜下滴灌存在的问题
1、因过滤器滤网过细,阻水严重。
2、施肥罐的使用问题、滴灌系统的冲洗问题。
3、缺少对滴灌设备系统维护知识进行培训。
4、农户种植农作物无法全部统一,影响滴灌正常实施。
四、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1、指导农户及时压好地膜,防止大风揭膜,适时田间管理。
2、认真做好示范地块总结,进一步确定适宜我镇玉米膜下滴灌种植的品种及配套技术,不断创新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模式。
3、积极探索不同作物膜下滴灌种植模式,辐射带动膜下滴灌其它作物种植在全镇推广。
广德公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第五篇:节水滴灌玉米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摘 要:所谓玉米覆膜指的是在玉米种子播种前后在地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不仅可以让土壤温度提升,还可以有效阻止水分的蒸发,使保湿的效果更明显,增强土壤供肥和保肥的能力,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基于此,介绍该项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节水滴灌;覆盖膜;高产栽培技术
使用节水滴灌玉米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增加玉米的产量,经过多次实验667 m2玉米产量在1 000.0~1 200.0 kg,有效地促进了国内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播种前的准备
首先,土地选择应坚持的原则是土地集中、便于机械作业、涂层要深、中等肥力。然后,深松30 cm,利用机械进行平整,保证地块无较大土壤颗粒。此外,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667 m2施加1 000.0 kg的农家肥,同时还要结合适量的尿素、磷酸二铵等肥料。播种
选择符合当地玉米播种要求的日期进行播种,并且集播种、施肥、除草、覆膜于一体一次性完成。667 m2玉米苗株数保持在3 800~4 000,播种重量维持在3.5 kg左右,每穴2粒种子,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不低于3 cm,不高于5 cm。在用机械进行播种时,要有专人进行观察,以保证机械作业保持均匀,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完成上述工作后,进行主管道的铺设,让毛管与支管相连接,首次使用滴灌进行浇水时,要注意水量的控制,阀门的设置为2 hm2 1个,浇灌时间约为6 h。水肥管理
3.1 滴水 滴出苗水的时间大都是4月下旬,6月中旬(拔苗期)进行第2水滴水,之后每隔10 d左右滴水1次,整个过程滴水9次左右。
3.2 施基肥 秋天翻地施肥标准为:磷酸二铵5.0~10.0 kg、58.0 kg钾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施加2 000.0~3 000.0 kg的优质厩肥或1 000.0 kg的纯羊肥作为底肥。
3.3 滴肥 从第2次滴水开始进行滴肥,每次滴灌施肥8.0 kg,玉米生长的全过程共滴肥70.0 kg。在抽雄至灌浆成熟期施肥量要增加,同时还要配施适量的磷肥和钾肥。
3.4 化学调控 在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时,喷施50.0 kg左右的玉米健壮素,让玉米的株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其抗倒伏的能力,让玉米的授粉条件得到改善,最终实现增产的目的。田间管理
4.1 苗期 放风、引苗、定苗要及时,并用湿土压严通风的基础部位。一旦出现缺苗情况,补苗或补种要及时跟上。之所以要进行管理,就是让苗更健壮,水分充足的地块滴管水量适当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
4.2 拔节期 这个阶段是玉米的根、茎、叶快速生长的时期,处于雌雄分化期,如果有旱情出现要及时滴灌,同时随滴灌施加20.0 kg尿素,为玉米获得丰收打下基础。
4.3 开花灌浆期 玉米在生长周期中需水的最高峰是开花期,此时刚好是夏天。灌水可以有效及时降温,对授粉和结实率非常有利。授粉后,若发现叶色呈现早衰的现象,要随滴灌进行施肥,施肥量为10.0 kg/667 m2。
4.4 适时收获 玉米外叶发黄10 d后,就会变得松散,玉米颗粒也会渐渐变硬、富有光泽,含水量低于26%,此时就可以收获。
4.5 后期地块处理 玉米收获后,要注意进行滴灌管和农田残膜的回收工作,尤其是残缺的薄膜要清理完全。把玉米秸秆放回田中,让土壤中的有机质进一步增加,提高土壤的肥力。防治病虫害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用50%辛硫磷1 000倍进行喷雾,对粘虫和玉米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以施加50%多菌灵500倍液,隔5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左右,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5.1 清除杂草 通常杂草是一些害虫卵的寄生场所和幼虫的食物来源。因此,一定要做好杂草的清理工作,可以有效断绝害虫食物的来源,尽可能减少虫害的发生。
5.2 诱杀成虫 一般害虫都有趋光、趋化的特性,把黑光灯用于羽化期可以达到很好的杀虫效果,不仅可以杀虫,还可对害虫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设置糖醋液(6份糖、3份醋、1份白酒、10份水外加一份敌百虫)对成虫进行诱杀,对第1代虫量可以达到很好的抵御效果。技术表现
在玉米种植中使用节水滴灌覆膜栽培技术,投入成本低,节省劳动力,由于玉米行间没有灌溉水,所以杂草有所减少,从而减少了除草上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而且滴灌使土壤板结的情况得到大大缓解,土壤的柔软性较好,可以降低锄地次数,灌溉量和劳动强度均得到改善。土地节水、保水、保湿的情况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而且作物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其推广意义比较大。结语
总之,采用滴水灌溉,土壤不会出现板结的情况,还能让锄地次数有效减少,让农民在田间灌水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大大减少。节水滴灌玉米栽培技术,大面积的地块只需要很少量的水就可以满足需要,改变了以往粗犷式的灌溉,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