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武口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情况汇报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
全面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
大武口区是石嘴山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其中城镇人口24.5万,占全区人口的85%。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目标,强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市化“两大”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情况
我区是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也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企业改制的实施,带来矿区居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贫困人口多等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任务艰巨。历届区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抓住石嘴山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宁夏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等机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突破,经济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坚持以优质增量调存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由“十五”末的1.5:65.4:33.1调整为2011年的0.7∶64.3∶35。一是做强新型工业。工业经济实现了以传统涉煤产业为主向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的转变,新型工业占工业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6%上升为2011年的30%,预计“十二五”末达50%以上;涉煤产业占工业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70%下降为2011年 的55%,预计“十二五”末下降到50%以下。工业经济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速度,对GDP贡献率达70%。二是做大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地产开发、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产业,第三产业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由“十五”末的12亿元上升为2011年的46亿元,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30%,预计 “十二五”末达36%以上。三是做优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依托2000栋日光温室,扩大瓜果、蔬菜、花卉、蕃茄育苗等种植规模;依托湖泊湿地资源,加大“适水”产业开发,扩大螃蟹、渔类养殖,拓宽增收渠道。
(二)城乡环境巨大改观,城市转型成效明显。坚持蓄水、植绿、治污并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退出力度,实现了由“煤城”向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的转变。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实施了星海湖、舍予圆、北武当景区等一批水利建设、生态绿化工程,辖区湖泊面积23平方公里,城区绿化面积33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5%、绿地率达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7平方米。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采取“关停并转”相结合,对山水大道、隆湖大道两侧高耗能、高污染的金属镁、铁合金、炭素加工等企业进行了转产、搬迁、淘汰。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十大铁律”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控,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三是提升城乡管理水平。连续 五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加大城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环保项目,开展了一站、兴民、潮湖等村庄集中连片整治,配备环卫保洁人员,建设垃圾转运站,配置封闭式垃圾清运车辆和垃圾收集箱,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转型扎实推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加大投入力度,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完成了19所企业学校移交,实施了12所学校校舍安全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开展城乡教师轮岗、城乡学校结对,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强区和国家“两基”验收。二是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富民”工程,规划建设了九大创业示范基地,制定了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2011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低于控制目标0.9个百分点。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抓好“五免一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等工作,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温暖夕阳”工程,实现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抓好矿区居民下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市各项政策扶持,配合神华宁煤集团规划实施了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迁建工程,计划总投资22.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14万㎡,建房13813套,安置居民5万余人。锦林、丽日小区已投入使用,配套建设了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社会公益设施,目前已安置 下迁居民7250户2.4万人。
二、区级领导班子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区委围绕“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干部队伍”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区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班子的作用,全力“抓项目、引资金,夯基础、建城市,保民生、促和谐,强队伍、提效能”,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坚强保障。
(一)全力抓项目、引资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包抓项目制和招商引资责任制,全力抓进度、抓投产、抓达效。区委、政府对每年确定的重点项目,成立由区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推进组,实行“一名区级领导牵头、一个部门具体负责、一个方案狠抓落实”,协调解决项目用地、规划审批等问题,用推进项目建设的成效来评价干部、衡量工作。加大“三争双招”力度,采取区级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招商、部门招商等措施,紧盯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十一五”期间共引进项目358个,到位资金115亿元,争取各类资金4.6亿元。
(二)全力夯基础、建城市。区委、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宁夏统筹城乡试点等机遇,积极争取自治区、市项目政策支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了贺兰山南路延伸段、星海镇“三纵四横”、隆湖大道改造、长城路等一批城乡道路工程,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积极争取市星瀚集团、供电局支持,实施 了供排水、供热、天然气、高压电网改线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区面积由37平方公里拓展到60平方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达920万平方米,城市产业、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全面提升,为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2009年我区连续两年被自治区评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三)全力保民生、促和谐。针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群体人数多,以及就业压力大、贫困救助面广、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任务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区委、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民生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30%,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特别是针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先后完成了农场户养老保险办理、企业学校移交、街道社区整合等工作,实施了矿区居民下迁安置、棚户区改造、城乡低保提标扩面等工程,解决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力强队伍、提效能。随着市区管理机制由原有的“市建区管”向“市区共建、重心下移”的转变,管理内容和服务范围剧增。针对行政事业编制少、干部队伍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区委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机关效能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坚强保障。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2009年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强化“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 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市相关部门支持,在保持现有行政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于2011年、2011年先后招考了39名公务员,补充了新生力量,为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奠定了基础。三是创新干部选任机制。采取“署名推荐、海推提名,差额选任、岗前实践,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措施,扩大干部选任民主和选人用人视野,实现人岗匹配、适岗适能,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四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围绕全区重点项目(工作)抓效能,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考核细则,实行目标管理清单制考核;采取“周督查、月贴牌、季考评、年考核”的方式,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动了全区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几点建议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加大对传统优势企业、改制企业的扶持力度。大武口区作为宁夏老工业基地,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特色明显,特别是原煤机一厂、二厂、三厂等传统机械装备企业,为国家、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建议自治区、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老企业、技改企业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促进同类产业或配套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和配套合作,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十一五”期间,我区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整体呈现“总量不大、比重偏低,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不足,消费动力不强、产业发展体系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建议自治区、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专业市场、重大商贸设施及旅游景区景点、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企业、职业教育设施及四星级(含)以上宾馆用地,优先给予扶持;对从事仓储、配送的物流企业,实行与工业类项目用地同等的优惠政策;拓宽服务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投入体系,保持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增加行政事业编制和干部职数。大武口区现有干部职工2490名,与辖区人口比例高达1:104,其中公务员337人,占干部职工比例在全自治区22个市、县(区)中最少。建议自治区、市对我区行政事业编制给予倾斜,加大新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考力度,补充新生力量,切实解决干部使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突出问题。
第二篇: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文章标题: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一、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资源型城市是随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我国存在较多的资源型城市。据统计中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占到全国城市总数的1/4以上。这些矿业城市按其开采年限,可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种情况。其中有29座城市发展时间不足20年,属于幼年期矿城;有131座城市建市在20-50年之间,步入中年期;还有18座城市建市时间超过50年,进入了老年期。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力和生活方式,一个城市亦然。也有其少年、中年和老年,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矿业城市中,有1/10的城市矿产资源开始枯竭,如辽宁的阜新市、甘肃的白银等,已经亮起红灯,开始了从资源丰富型城市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滑落,开始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转型,重振雄风。资源枯竭的定义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情况。按此分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三类。其中第一类约有20多个,正在成长,前途风光:第三类也约有20多个,日子十分难过;其余的都在第二类之列,再过10-15资源开始枯竭,属于眼下不急,马上就难过的境地。全国有95座高度依赖矿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58座是煤城。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解决好认识、规划和环境和调产问题。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的立身之本。资源型城市过去得以笑傲天下,依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所谓人无我有。比较那些资源缺乏的地区,相对来讲处于较为优越的地位。但是,正因为如此,资源型城市大多依赖资源的开发,只是在扩大资源开发规模上想的办法比较多,在资源的深度加工上作的文章少。对本地优势资源以外的产业涉猎更少。过分依赖资源,靠山吃山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有市场,并且显得十分合理和可行。可是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他的可利用程度也是受到限制的。一味靠山吃山,结果必将是坐吃山空,资源枯竭。要想使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走上正确道路,首先要设法改变根深蒂固的单纯依赖自然资源过日子的思想。这方面的难度很大。但是不做就无法改变人们的认识。认识不改变。走转型之路就可能成为空话,或者被淡化和边缘化。其次我们要未雨绸缪,尽早对城市的发展和转型进行规划。俗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如不及早动手,现在那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今天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资源是有限的,不停的挖总有一天要采完的。我市的煤炭资源按现在的开采强度,大矿不到50年,盂县15年左右,郊区不到10年,平定也只是30年。而且现有的资源我们也不能吃干喝净,总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余地。第三、要尽早发展接续产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势在必行。就好象人要老一样,资源型城市也要老的。我们人老了要享受社会保险,城市呢,就必须发展接续产业,延缓他的寿命。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全市的城市形象和人民身体健康。已经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需要大量资金治理。我市的支柱产业是煤炭,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和回旋余地,对付市场波动乃至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一旦煤炭市场价格发生下滑,全市的经济马上围绕之发生不良后果。所以我们无论煤炭市场好与坏,都必须坚定调整产业结构的信心和决心,市委确定的建设两个基地,发展六大优势企业的方向不能动摇,速度不能走慢,步伐不能停止,更不能倒退。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可行的办法
(1)要走科学发展道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循环经济之路。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大量煤矸石,粉煤灰和工业废弃物要充分用起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吃干榨净。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加其附加值。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过去我们走的是拼消耗浪费资源的路子,但是我们的资源储量和人口数量都不允许再走下去。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我市去年的18项技术创新项目达效后就可以新增销售收入2亿6千万元。如有意识的加大扶持力度。将会产生更大效益。
(2)要早做规划,科学规划,合理规划。作好规划。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引进新项目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环境因数和环境容量。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变企业与环境保护的对立关系为互助关系。
(3)进一步加强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宣传力度,增强市民对城市转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家献计献策。
(4)要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缺乏是我市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人才老化和人才断档尤为突出。我市是山西省高考大市之一,每年外出到外省就学的人数以千计,恢复高考以来先后输出上万名大学生。由于我市发展速度较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相对滞后。加上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活条件环境不尽人意,他们大多选择留在外地和国外境外。培养了没回来,为其他地区作了铺路石。可是要从另一
方面看,这样也未必全是坏事。这些人在外面经历风雨和考验,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他们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人才库。虽然他们人在外,但是对家乡还是有感情的。对他们要作到不为我所有。
(5)民营经济在转型中要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充分发挥一切积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开手脚发展非公经济。真正落实中央36条。消除发展民营经济的障碍,作到法无禁止既自由。要着力培养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发展高速成长的“瞪羚企业群”。
(6)国企要做转型的主力军。**是资源型城市。开发资源型国企占的比重很高。其中煤炭企业的人数和产值在全市占有突出地位。煤炭作的贡献很高,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全市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转型的责任。其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和要求,加大改革的力度。促进其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加快主辅分离,减少办社会负担,在煤炭主业以外多元化发展,逐步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单一结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煤兴企兴,煤落企衰,进而造成煤盛城兴,煤竭城衰。市委市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在支持煤炭主导产业的同时针对性的制定了调产的战略,并逐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5年确定的23项重点调产项目中已有13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可以年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下面要做的就是在煤炭市场看好,价格高扬的时候,要坚持不懈的支持调产项目达产达效。
(7)借鉴国外成功转型的经验,为我所用。老工业基地重振,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中遇到过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北加莱地区的转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大致有几条:
一、高层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老工业基地重振;
二、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对矿工进行免费转岗培训;给矿工进行创业咨询同时提供小额优惠贷款;允许不够正常退休年龄的矿工提前退休并给以较高的退休待遇,并对其免费培训。创造再就业条件;确保矿工的医药费来源,并对职业病进行免费治疗;由国家出资对矿区旧房进行改造。
三、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资源枯竭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进行生产力布局时优先在矿城布点;同时给予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环保资助、增加研究和发展补助等措施支持矿区。
四、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五、建立培养从事老工业基地重振的专业队伍。我们是资源准枯竭城市,应该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8)要选好项目。说千道万,这是关键。选好接续项目,这是实实在在的,要出真正经济效益的事。等煤炭,矿产等资源枯竭时,要依靠它吃饭的。这方面我建议要一方面利用过去的煤城的名气,搞好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要做强,要在产业链的延伸,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要在煤炭加工和利用上下工夫,还要特别注重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这方面我们有着特殊的优势,而且每年放空的数量以亿立方米计算,必须抓紧进行利用。要发展煤炭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乙炔化工,煤机制造,煤炭工业配套产品。已有的煤电铝产业链要作大作精。进一步发展铝的深加工产业,发展铝箔,铝型材、铝镁合金、蒸发器等产品。利用**的能源优势和资源优势,建成全国的铝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要作好两个基地的大文章。另一方面。就要脱离传统产业,把眼睛盯在那些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上。这方面主要是要使有潜力的产品和产业做大规模。这个说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十分艰难。一来、本身高新技术产业就有较大风险,失败的概率较高;二来、掌握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商业化,进而为大家接受,在竞争和挑战下生存和壮大,成为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支柱产业,其中每一步的困难,都是以指数形式增长。要正视困难。要百折不挠。
(9)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
(10)资源型城市转型时尤其要城乡兼顾。城市周边的农村是矿产丰富地区。开采时造成的损失也集中在农村。要及时足额给农村和农民以足够的补偿。转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要优先推动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好新农村。只有城市区的繁荣,没有高标准新农村的建设,城市的转型就不能说彻底和顺利完成。
《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rjs
方面看,这样也未必全是坏事。这些人在外面经历风雨和考验,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他们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人才库。虽然他们人在外,但是对家乡还是有感情的。对他们要作到不为我所有。
(5)民营经济在转型中要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充分发挥一切积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开手脚发展非公经济。真正落实中央36条。消除发展民营经济的障碍,作到法无禁止既自由。要着力培养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发展高速成长的“瞪羚企业群”。
(6)国企要做转型的主力军。**是资源型城市。开发资源型国企占的比重很高。其中煤炭企业的人数和产值在全市占有突出地位。煤炭作的贡献很高,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全市的发展。国有煤炭企业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转型的责任。其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和要求,加大改革的力度。促进其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加快主辅分离,减少办社会负担,在煤炭主业以外多元化发展,逐步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单一结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煤兴企兴,煤落企衰,进而造成煤盛城兴,煤竭城衰。市委市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在支持煤炭主导产业的同时针对性的制定了调产的战略,并逐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5年确定的23项重点调产项目中已有13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可以年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下面要做的就是在煤炭市场看好,价格高扬的时候,要坚持不懈的支持调产项目达产达效。
(7)借鉴国外成功转型的经验,为我所用。老工业基地重振,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中遇到过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德国的鲁尔,法国的北加莱地区的转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大致有几条:
一、高层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老工业基地重振;
二、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对矿工进行免费转岗培训;给矿工进行创业咨询同时提供小额优惠贷款;允许不够正常退休年龄的矿工提前退休并给以较高的退休待遇,并对其免费培训。创造再就业条件;确保矿工的医药费来源,并对职业病进行免费治疗;由国家出资对矿区旧房进行改造。
三、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资源枯竭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进行生产力布局时优先在矿城布点;同时给予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环保资助、增加研究和发展补助等措施支持矿区。
四、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五、建立培养从事老工业基地重振的专业队伍。我们是资源准枯竭城市,应该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8)要选好项目。说千道万,这是关键。选好接续项目,这是实实在在的,要出真正经济效益的事。等煤炭,矿产等资源枯竭时,要依靠它吃饭的。这方面我建议要一方面利用过去的煤城的名气,搞好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要做强,要在产业链的延伸,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要在煤炭加工和利用上下工夫,还要特别注重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这方面我们有着特殊的优势,而且每年放空的数量以亿立方米计算,必须抓紧进行利用。要发展煤炭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乙炔化工,煤机制造,煤炭工业配套产品。已有的煤电铝产业链要作大作精。进一步发展铝的深加工产业,发展铝箔,铝型材、铝镁合金、蒸发器等产品。利用**的能源优势和资源优势,建成全国的铝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要作好两个基地的大文章。另一方面。就要脱离传统产业,把眼睛盯在那些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上。这方面主要是要使有潜力的产品和产业做大规模。这个说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十分艰难。一来、本身高新技术产业就有较大风险,失败的概率较高;二来、掌握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商业化,进而为大家接受,在竞争和挑战下生存和壮大,成为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支柱产业,其中每一步的困难,都是以指数形式增长。要正视困难。要百折不挠。
(9)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
(10)资源型城市转型时尤其要城乡兼顾。城市周边的农村是矿产丰富地区。开采时造成的损失也集中在农村。要及时足额给农村和农民以足够的补偿。转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要优先推动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好新农村。只有城市区的繁荣,没有高标准新农村的建设,城市的转型就不能说彻底和顺利完成。
《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来源于网,欢迎阅读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rjs
第三篇: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产业结构单
一、生产方式粗放、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是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困难。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依赖资源,抑制了人们的创造能力,结构调整缺乏内在动力,并且带来了生态恶化、收入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山西省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长期倚重于煤铁资源。近年来,晋城市坚持从资源型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调产,增创优势,在优化结构中构筑支柱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晋城市始终把转型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狠抓四个重点。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根据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重组整合之后,全市保留矿井129座,产能规模为1.12亿吨,平均单井规模由32万吨提升到87万吨。在此同时,我们还及早规划新建玉溪煤矿1000万吨,东大800万吨,沟底、沁和各500万吨,国投一期400万吨等几个现代化的骨干矿井,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
2.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下功夫作了三篇文章。一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在稳步建设高浓度氮肥项目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形成煤肥电和醇醚烃及精细化工并举的产业链条,实现由主要生产化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二是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加快了煤层气开发利用步伐。到2008年底,已建成地面煤层气抽采井2621口,年抽采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以上。全市累计建成煤层气发电厂21座,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同时建成煤层气加气站5座,累计改装煤层气汽车3000余辆,市区内出租车全部改装成为双燃料汽车。城市主城区80%区域和居民用上了煤层气。三是大力发展煤电化一体产业。主要是鼓励煤电化工企业整合重组,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目前途经我市的全国首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完成,实现了由输煤变输电的跨越。
3.精心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了形成多元稳固的产业格局,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发展精密铸件和制造业。通过淘汰落后工艺、整合冶炼资源,延伸产品链条,积极扶持发展中高档铸件和汽车精密铸件。目前,全市已形成150万吨中高档铸件的生产能力。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晋城市的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已经起步,2011年底晋城市工业园区将实现产值百亿目标,成为全球重要的精密光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发展新型建材业。充分发挥当地陶土优势,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阳城建成了建瓷工业园区,入区企业已达到6家,生产能力达到2100万平方米。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拓展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市背靠三晋腹地、面对千里中原的区位优势,利用高速运输网络,通过整合资源,正在抓紧物流中心园区建设和各县(市、区)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
心建设。依托当地丰厚的旅游资源,2008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50.6亿元,同比增长21.64%。
二、统筹兼顾,创新机制,在工作实践中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子
转型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兼顾,超前谋划,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1.未雨绸缪,及早规划。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转型必然会陷入 “矿竭城衰”的困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资源稳定开采阶段的各种优势,抓住国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订了全市转型发展规划,努力掌握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巨大动力。这几年,我们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先后吸引了台湾富士康、香港华润、德国北威州RWE公司以及中海油、中石化、中煤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晋城落户。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的引进落户,为我市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牵引拉动的火车头作用。
3.注重科技,尊重人才。不断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识,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企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培训和引进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实用技术人才,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4.注重生态,优化环境。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先后关停了500多家污染企业和节能减排不达标的企业。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7天,位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狠抓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城市绿化、镇村绿化和企业绿化,完成高等级公路沿线、白马寺山和城市可视荒山绿化任务,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口、城市出入口绿化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5.7%,市区绿化覆盖率45.8%,绿地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5.注重安全,促进和谐。在转型发展中,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认真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使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2009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8%、89.1%、16.6%、93.5%,为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安全环境。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五大惠民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和实事工程,着力抓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们在转型过程中有稳定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修编完善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将市区规划 “六位一体”、带状向心、联动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农民创业。加强新农村建设,坚持“抓住两头、带动中间、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针,全力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区,重点搞好环城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村镇规划和产业规划,促进这一区域的城镇和新农村向中心城市融入,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第四篇: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会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会
发布时间:2005年08月13日 10:02 来源:《求是》 期号:2005.1 作者:马金忠
作为我国最早开发的三大煤矿城市之一,枣庄因煤而建而兴,但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严重依赖,也导致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煤炭和水泥这两大产品的价格高低,几乎成了枣庄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此同时,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十分突出。现实说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决不能围着有限的资源打转,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经济竞争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结构调整要速度、要效益、要后劲。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延长产业链。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首先要尊重实际,立足实际,着眼于切实增强城市竞争力,充分而合理地发挥依然处于主体地位的现有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枣庄的煤炭是优质冶炼动力用煤。从现有基础和前景看,煤化工有可能是我市最有优势、最有成长潜力的产业链。从全国产业发展战略看,煤化工是“十一五”期间及以后一个时期国家确立的12个重要产业之一。另外也要看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为我们发展能源、煤化工等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鉴于这种情况,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认为,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着眼于延长产业链,增加贡献率,着力建设煤化工基地。一是大力发展煤—气—化联产,发展以煤为原料的新型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其中主要是依托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优先发展以甲醇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甲醇用途广泛,污染轻,市场前景好,效益好,是目前煤化工业的成熟项目。从我市实际看,尽管经过长期开采,但目前枣庄煤炭仍有相当储量,另外,兖矿鲁化集团已掌握国内最先进的煤气化合成甲醇技术,储备了一批包括两项国家863高科技煤化工项目,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工程技术队伍,优势明显。现实情况说明,在我市大力发展以甲醇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出路在于紧紧依托兖矿鲁化的技术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甲醇、醋酸、二甲醚等系列产品的开发。二是大力发展煤—焦—化联产,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交通容量,鼓励发展焦化联产,以“焦”为辅,以“化”为主,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煤—电—化联产,整合电力资源,抑小扶大,加快提升电力行业技术及装备水平,配套发展高耗电、高附加值的机械加工或其他产业,实现电力二次增值。2003年9月兴建的巴以热电厂,是山东省第一座新建水煤热电厂。用水煤浆为燃料进行发电,既大大减少了煤燃料副产品“煤泥”对矿区的污染,又很好地改变了矿区的产品结构,使企业的竞争力大为增强。如今,在枣庄,以煤为依托,煤、电、焦、钢、油等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正在成型,“鲁南煤城”已经在向“煤化工城”转变。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关系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为切实改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的落后状况,我们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重选择了新材料、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电子信息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一是充分利用鲁化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的工艺设备和分析仪器,发挥高压反应装置的技术优势,生产高压反应制备的独特医药中间体,优先发展基础较好、成长性良好的医药产业。如投入资金6000万元的广润生物源有限公司,能够开发生产三个系列十几种类型的生物制品;投入资金2000万元,兴建了以针剂为主的枣庄百科制药厂。二是大力培育高成长性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围绕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发送、传输与接收,重点开发利用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光通讯传输系统产品和软件。着眼于引进、开发工业废水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重要污染源的防治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空气污染和治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的产业化程度。2003年,枣庄热电公司投资建设了垃圾发电厂,两台机组每年可消化垃圾21.09万吨,年发电能力5亿千瓦时,新增电量100万千焦。三是拓宽、提高基础较好、实力较雄厚的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产业。以鲁南机床厂、滕州机床厂等机械行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以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和产业优势的数、微控机床、气液相色谱仪器等系列产品为发展重点,形成三个年产值过亿元的新型产业。在新材料领域,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磁性材料、超细粉体材料、特种材料为发展重点,培育四个过亿元的产业群体。四是加快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对重工业、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围绕煤炭、水泥、机械等传统重点行业,科学规划,依靠技术创新,突出重点企业的改造,坚持优化增量投入和盘活存量相结合,促进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五是大力推动园区发展,促进科技园区成为孵化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目前我市有省以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9家,其中年技工贸过亿元企业8家。一批新兴产业群正逐步兴起。2004年全市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1.1亿元,同比增长42.6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9%。
以发展服务业为重点,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拓展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从枣庄的实际来看,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一方面可以利用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和拉动,促进和推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通过发展服务业,改造和提高制造业水平,为加工业、制造业打造更宽广的平台。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我们把重点放在生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上。近年来,我们围绕“提高认识,突出特色,优化环境,壮大规模,实现突破”的基本思路,重点抓了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放宽服务业的准入门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如在供水、供热以及其他一些公共服务业方面,我们加大了市场运作力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不断加快其社会化的步伐。二是利用政府各种调控资金加大对社会服务业的投入,重点是建设几家大型现代物流中心。如通过资产重组、整合等方式扩大市属国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社会服务业的投入。以沿运河经济带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建设煤炭、建材等大宗物资流通中心;以枣(庄)薛(城)经济带、高新区为载体建设各类工业品流通中心;以滕州、台儿庄、峄城为基地建设农产品流通中心。三是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近年来我们依托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峄城万亩石榴园、台儿庄古运河风光、科圣墨子故里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景点积极发展旅游业,同时开发滕国故址、红荷湿地和莲青山等旅游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市旅游收入连续四年以18%的速度递增,2004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9.6%,收入达20.96亿元。四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在政策和措施上给予大力支持。从现实情况看,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的法制环境、政策措施有关。为此,我们着重加强了对各类执法、收费的规范管理,努力做到严格执法、依法收费。对用水、用电等公共事业服务部门,着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努力为各类服务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不动摇,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为城市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2004年1—9月,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8.51亿元,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2.08亿元,增长31.2%;实现利税68.44亿元,增长80.3%,其中利润34.44亿元,增长104.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27亿元,增长31%。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部署推进各项工作,是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中共枣庄市委书记)
第五篇:生态重建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
生态重建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
王建鸣
2012年第1期 ——生态建设
黄石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三大战略”为统领,以促进经济生态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强化生态重建,引领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重塑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我们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坚持“高新化、集约化、低碳化”三化并举,奋力开拓产业发展新路径。
一是坚持高新化提升。针对我市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能耗高、排放多、污染重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内涵提质,一手抓新型产业培育壮大、拓展增量。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施重大科技专项320多项。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大力培育电子器件、新能源、现代物流、先进制造等八个“百亿元”新兴产业集群。近三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体持续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2家,其中重新通过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累计开发高新技术新产品327个,其中50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项产品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居国内第一。
二是坚持集约化发展。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既突出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又突出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努力促进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围绕打造“三基地一中心”(全国重要特钢精深加工基地、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鄂东、皖西、赣北现代物流中心),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和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产业链延伸加工及配套发展。五年来,8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近百平方公里起步区累计完成投资767亿元,集聚各类企业达到4300家,成为黄石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坚持低碳化引领。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应用示范为突破口,探索资源型城市低碳化新模式。在发展低碳能源方面,以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黄金山低碳工业园为突破口,实施了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引进中海信100万吨生物质能源生产应用示范项目,与中广核集团商洽的总装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的3个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在发展低碳产业方面,依托光伏发电项目,建立年生产能力100兆瓦的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带动高效太阳能设备、绿色照明等产品,形成100亿元以上的光伏产业链。在实施低碳应用方面,投资2.7亿元购置640台CNG(天然气)公交车及配套设备;在新建的黄石一中引入先进的“地源热棒空调系统”及太阳能设备,校园内制冷、制热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和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同时积极引导市民形成低碳资源观、绿色消费观,养成健康、环保、文明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二、强化恢复治理,重建生态系统
加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现阶段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们围绕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努力在节能减排、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上下功夫。
一是打好节能减排硬仗。面对资源型城市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我们坚持多管齐下、突出治本,大力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循环减排、管理减排等四大减排措施,全面完成省定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围绕结构减排,累计整治关闭了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五小企业”1000多家;大力推行“退二进三”,关闭和搬迁了中心城区的300多家工业企业和经营网点,为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的企业腾出了环境容量。围绕工程减排,制订实施了五年滚动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计划,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0亿元,完成了工业污染排放治理项目300多个,其中世界规模最大澳斯麦特炉——大冶有色铜冶炼节能减排工程竣工,成为我省“十一五”节能减排标志性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硫1万吨。围绕循环减排,大力实施了10个重点项目、10家重点企业、10项重点技术推广循环经济“310工程”,基本形成“资源再生循环”、“原材料增值循环”、“工业副产品转化循环”、“能源利用循环”和“生态保护循环”等5种适合我市产业结构和企业特点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2010年,全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标准煤近2万吨。围绕管理减排,通过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环保设施效能,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二是狠抓地质灾害治理。黄石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历年开矿采掘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95个,开山塘口400多处,工业尾砂库153座。我们结合黄石实际,积极探索项目、技术和开发相结合的地质灾害治理新思路。在推进项目化治理方面,积极抢抓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以及国家“百矿换新颜”、石漠化治理政策机遇,成功实施了全国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板岩山危岩整治工程、全国重点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铜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到国家、省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9个。在运用先进技术治理方面,积极引进和吸收日本、德国高陡边坡治理技术,成功研发出适合黄石实际的平台植绿法、客土喷播法、飘台燕巢法、绿色覆盖法等四大治理技术,对开山塘口进行全面治理,面积达60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借助3G-TD电子政务国家级应用试点机遇,开展了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3G应用,在地质灾害易发点配置了智能化无线实时传输设备,有效提高监测效率效果。在结合旅游开发治理方面,找准矿冶文化旅游开发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契合点,大冶铁矿边坡综合治理成功申报建成国家4A级景区——国家矿山公园,铜绿山矿山修复治理也转化为我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三是着力恢复生态环境。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思路,大力实施“四大”生态工程,着力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实施了湖泊治理、山体生态修复、开采矿山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项子工程,对已被破坏和污染的山体、水体和土壤进行了生态治理和修复,对王英仙岛湖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等七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实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逐年提高,分别达到32%和11.95平方米;投资5亿多元实施了沿江和环磁湖景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长江黄石段、磁湖、大冶湖等主要水体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近三年建成投产7座污水处理厂、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等大型环保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2.05%和95.34%。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对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噪声等污染源的限期治理力度,对餐饮业油烟污染、环境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了综合整治,连续三年全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0天以上。实施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开展以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创新体制机制,重构生态建设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化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从更新观念入手,超越传统的资源观,强化生态成本观、环境大局观、绿色政绩观,着力构建保障生态建设的制度体系。
一是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围绕盘活存量、拓展增量,我们坚持把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和新机制。依托科技,深度开发矿产资源,积极引进和发展金属矿山深部探矿技术,开展了主要成矿区带深部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使重要矿产工业矿体勘查深度推进到1000米以上。实施了16个省部级危机矿产找矿项目,新增资源储备价值约700亿元,其中两个项目被国土资源部列入全国地质找矿十大成果;大力开展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变废为宝,全面整合土地资源,针对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不足和大量工矿废弃地闲置浪费的矛盾,积极抢抓“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机遇,积极争取全国第二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补偿平衡机制,全市复垦矿山废弃地2.7万亩,争取增减周转用地指标5025亩,在此基础上,将大冶、铁山地区的工矿废弃地统一规划、连片治理,规划建设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30平方公里的省级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
二是创新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针对黄石生态保护欠账多、负担重、投入大的实际,我市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破解生态建设资金难题。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在全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累计缴存备用金8000多万元,对工矿集团等30多家特困企业进行援助,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矿山整合,引导资源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实现采矿权有偿价款8亿多元,扭转了长期以来矿产开发“老板发财、百姓受害、政府买单”的被动局面。创新资金融贷机制,通过市城投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向亚行争取贷款1亿美元,用于四湖生态治理、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等七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国开行签订了99亿元的开发性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成为国开行支持城市转型专项贷款试点城市。率先开展科技项目贷款贴息和专利权质押贷款,鼓励企业抢抓黄石比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阳新享受比照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遇,用好增值税转型政策,三年来,全市企业税前抵扣8亿多元,完成工业投资670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三是创新生态监管考核机制。党委、政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环节。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断改进和完善监管考核评价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充分体现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等刚性任务以及适应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特点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建立了环境准入机制和项目集约用地考核机制。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方法,以扩大考核公开性和透明度为方向,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生态环保公开约谈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民评官”机制,广泛推行实绩公示、公议制度,探索完善民意调查、市民评议等方式;根据省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适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考核,切实解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还不够到位的问题。加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通过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把考核结果与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安排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杆”;对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实行严格问责,在评优评先、选拔使用等方面予以一票否决。■
(作者系中共黄石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