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传达学习和规划制定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7:1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传达学习和规划制定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传达学习和规划制定情况汇报》。

第一篇: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传达学习和规划制定情况汇报

安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传达学习和规划制定情况汇报

收到市保密委员会、市国家保密局下发的安保办【2011】11号文件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随即在全局传达通知精神,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新时期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我局将继续严格按照各项保密制度,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党和国家保密事业发展的攻坚期。“十二五”规划纲要着眼国际国内形势新的深刻复杂变化,紧紧抓住当前保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立了未来五年保密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最有效措施,采取最管用办法,全面提升党和国家保密能力,确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以下是我局制定的保密工作规划:

安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使保密管理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密载体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保护和应用对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窃密与反窃密越来越具有高技术抗衡的特点。面对保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加快“十二五”期间保密技术的发展,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提高我局保密技术工作的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技管并重、保障发展”的方针,围绕保密工作的中心任务,开拓创新,加快发展,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局的保密技术防护和检查体系,为确保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

基本原则: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以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保密安全设施为重点,按照分级保护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原则,积极推广实用的保密科学技术产品;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保密防护和检查技术,健全安全保密监督机制,完善措施手段,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涉密信息从产生、存储、处理、传输直至销毁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整体推进我局保密 技术工作的发展。

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保密技术防护和监管体系,提高保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保密技术防护和检查能力明显增强,保密技术产品应用更加广泛,宣传教育及培训更加普及,保密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保密技术防护工作

1、建立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全面推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

2、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单位的涉密网络建设。

3、加大对保密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服务力度。同时,做好对重要涉密会议和重大涉密活动的保密技术保障工作。

(二)加强保密技术检查工作

1、加强对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的保密技术检查,对重要涉密会议和重大涉密活动实行保密环境检查,提高泄密事件发现能力。

2、定期开展对我局及所属单位的保密检查,特别要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运行和有线、无线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管理的保密技术检查。

(三)强化保密技术法规、标准的执行和制度建设

1、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安全保密管 理的法规制度,按照国家标准体系规范我局涉密信息系统和通信、办公自动化等设施的建设。

2、贯彻执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测评指南、涉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防护技术要求、保密技术检查规范等国家保密标准及部门规章。

3、修订和完善保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使其更加明确和规范,具有可操作性。

(四)加强保密技术基础建设

1、加强和完善我局保密技术基础建设,配备保密技术检查设备,对我局的计算机、涉密信息系统和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工作环境开展保密技术检查检测。

2、加强涉密载体的销毁工作,集中销毁涉密纸介质、音像制品、磁介质、光介质等涉密载体。

(五)开展保密技术教育培训

1、统一保密科学技术管理办法、法规、标准、制度。

2、利用保密科学技术展览、演示、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直观形象的保密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

3、开展对保密技术干部和涉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和提高保密技术管理、检查和防护能力,做到对保密技术要求应知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保密技术工作的领导 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保密技术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关心和支持保密部门依法开展保密科学技术工作,确保保密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加强保密技术队伍建设

要改善人员结构,加强对保密技术干部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指定专人负责保密技术工作的日常督促检查和防护工作。

(三)保障落实保密技术经费

加大对保密技术的投入,切实解决发展保密技术必要的经费。将保密技术术基础建设和保密技术装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经费投入,保证“十二五”期间的保密技术基础建设、保密技术检查和防护设备的配备落到实处。

(四)加强保密技术工作目标管理

把完成保密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保密责任书,切实抓好落实,并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强化保密技术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的责任和具体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同干部、职工签订保密责任书中应包括保密技术工作目标管理内容。

第二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令计划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必须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来统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准确领会、全面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制定和落实好“十二五”规划、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中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主要考虑

《建议》立足当前世情国情民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中央提出这一指导思想,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发展大势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更把我国推到了国际社会的前台,谋划我国发展越来越需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复苏进程将缓慢而曲折;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调整,一些发达国家加大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力度;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争相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交锋激烈,将对各国发展和全球共同利益产生深远影响;世界经济治理体系正在重塑,但改革攸关各方利益,博弈会持续下去。国际环境出现的这些新情况,使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正是在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新趋向作出敏锐反应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二)紧紧抓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这些年,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中间既有长期积累的老矛盾老问题,也有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遇到一些新的“两难”问题,呈现出各种矛盾问题交织叠加的情形。最突出的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消费投资出口比例失调,结构调整进展不够快,创新驱动作用不明显,体制机制创新有待深化;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群众对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意见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因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司法不公、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得我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面临的困难极为复杂,应对不当很容易跌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达到3700美元,进入由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时期,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我们是一个重大考验。中央正是在深入研究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着力破解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三)深刻认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世纪第一个10年我们抓住机遇推动了发展,现在第二个10年即将到来,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压力和摩擦也同步加大,面临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风险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是一个必须作出清醒而准确判断的重大问题。应当看到,虽然国际上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趋于复杂、安全压力有所增大,但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1

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国对我国的借重、合作意愿增强,为我国和平发展营造了总体有利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组和流动加快,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难得机会;我国有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雄厚积累,有着潜力巨大的内需空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国民储蓄率,为未来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我国已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为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总的看,我国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的重大结论没有变,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同时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科学运用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贯彻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朝着既定奋斗目标前进。中央正是在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行深刻分析、对未来发展作出前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四)科学总结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性实践

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新探索新创造,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比如,有的地方超前谋划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结构升级的新战略,有的地方努力走出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路子,有的地方积极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途径,有的地方推出一系列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新举措,有的地方实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办法,等等。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沉着冷静、综合施策,不但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显著成果,而且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在抗击各类重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团结拼搏,不仅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和恢复重建的重大进展,而且获得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自然灾害的宝贵启示。所有这些可贵探索和鲜活实践,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中央正是在尊重各地首创精神、汇聚各方实践创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五)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完善施政方略,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制定教育及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部署。特别是在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从今年4月开始又部署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中央正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汇总和深化十七大以来一系列新思路新部署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二、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建议》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强调了高举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确保“十二五”规划的正确方向,确保“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强大合力。

(二)明确了基本着眼点——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这两个基本着眼点体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依循的两个维度:一是形势发展的维度,就是要针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与时俱进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从而制定出体现时代要求、立足现实状况、符合客观规律的好规划。二是群众需求的维度,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期待和要求体现到规划中,从而制定出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得民心的好规划。

(三)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要是因为:首先,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世界100位左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难度,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最终还要靠发展。其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要破解发展难题,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为此,《建议》作出一个重要论断:“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未来5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主要是因为:其一,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迫切需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弊端更加凸显的情况,只有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基础上,建立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其二,这是解决我国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现状,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切实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三,这是赢得未来竞争主动权的战略之举。面对各国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形势,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的长期竞争优势,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才能为经济发展增添充沛后劲、开辟广阔空间。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十二五”时期,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主线的位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突出了动力和目的——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能取得现在这样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更大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不会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将失去中国的明天。在实现宏伟事业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风险和挑战,都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动摇。制定“十二五”规划、推动“十二五”发展,必须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创新,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注入蓬勃活力。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践行执政宗旨的具体体现。制定“十二五”规划、推动“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下大气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六)确立了目标方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实现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现在距离2020年还有10年时间,“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果如何,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有经济建设方面的指标,而且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不仅追求物的增加,而且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使一些地区、一部分人达到全面小康,而且要覆盖全部城市乡村、惠及十几亿人口。以此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作出艰苦努力。“十二五”时期,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着力抓好薄弱环节、解决难点问题、突破滞后领域,为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坚定的决心、清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建议》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阐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从需求结构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外需、投资拉动,导致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从产业结构看,我国一产不够稳、二产不够强、三产不够大,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特别是服务业比重过低;从城乡结构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打破,城镇化率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水平;从区域结构看,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有所缩小,但经济总量差距仍在扩大。“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在更为庞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在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在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市场条件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破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关口,通过结构优化升级化解各种矛盾问题,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在坚实基础之上。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定位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放在了“五个坚持”的首位,并从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是根本,培养人才是关键。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还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从世界范围看,科技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实力决定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我们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就必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更多“中国创造”、“中国名牌”涌现出来,实现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目前,我国不少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度比较高,创新型人才比较匮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因此,《建议》明确提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发展转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仅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可以释放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其本身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获得持续动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当前我国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相当艰巨,必须采取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强、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推动民生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建议》明确提出,要通过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议》针对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突出强调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针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突出强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突出强调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损害成本大,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弊端。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与我国资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不相适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开发更加剧了灾害的发生。从国际上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高度关注,我国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议》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抓住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害。“十一五”期间我们把节能减排作为硬约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还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建议》突出强调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个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同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不同,我国的现代化不能再走过量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的老路,必须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也将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根本上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没有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价格、财税、金融、投资、收入分配、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还不到位,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二五”时期,必须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症结攻坚克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保障。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好地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打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为此,《建议》明确提出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强调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四、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主要特点

《建议》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具有一些鲜明特点:

(一)统筹国内和国际

《建议》在提出指导思想时十分重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统筹分析,在二者的相互联系与转化中把握宏观大势;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统筹配置,在两种资源的优势互补中获取更好的发展条件;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统筹拓展,在用好两个市场中开辟更加稳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政策与国际规则统筹把握,在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提高参与世界经济治理能力;国内期待与国际关切统筹考虑,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努力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二)兼顾当前和长远

《建议》在提出指导思想时,不仅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反映在总体要求上,就是既强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又强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反映在目标设定上,就是既重视完成好五年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又重视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反映在对策谋划上,就是既提出解决当前紧迫问题的短期政策措施,又提出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中长期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高度统一。

(三)明确全面和重点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抓好全局工作的同时,着力在重要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建议》在提出指导思想时,注意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在全面中抓重点、在一般中抓要点,特别是确定的主题主线、提出的“五个坚持”,都是事关全局、举足轻重、刻不容缓的重大紧迫问题。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抓住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这些重要方面取得了突破,就可以带动全局工作实现突破。

(四)照应需要和可能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要凭主观努力,也要讲客观条件。《建议》在提出指导思想时,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基本国情,区别轻重缓急,既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热情和需求,又清醒认识发展的制约条件,充分考虑现实基础和发展水平,体现了保持前瞻与留有余地、鼓舞人心与切合实际、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思想。

五、认真贯彻落实好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谋划一个好思路不容易,把这个好思路落到实处更紧要。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央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力度,切实把全党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工作重心集中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一)要真正体现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

《建议》是我们党对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考虑和总体思路,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全会审议通过后,国家有关部门将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把中央提出的指导思想不折不扣地体现到纲要编制中,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真正做到目标瞄准主题主线确定、任务围绕主题主线展开、政策针对主题主线设计、措施紧扣主题主线安排,凸显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鲜明导向,真正制定出一个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的好纲要。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十二五”时期地区规划和专项规划时,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在中央提出的指导思想统领下谋划思路、部署工作;要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找准落实中央精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追求速度,不盲目攀比,不层层加码,真正制定出体现中央要求、富有地方和部门特色的好规划。

(二)要真正贯穿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

《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总纲,而且是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针;不仅要体现在“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而且要落实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要把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牢牢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大方向不动摇,即使遇到一些困难、碰到一些问题,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进。要把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到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和生动局面。

(三)要真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中

要把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保证。要用观念转变来保证,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决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切实改变重速度轻效益、重眼前轻长远、重虚功轻实绩的思想观念;要用政策配套来保证,制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强化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导和支持,使新思路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用体制创新来保证,全面加强制度、法规和环境等建设,形成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利益导向、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要用组织措施来保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选人用人制度,激励各级干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工作、扎实奋斗。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学习

通过十二五规划形式教育讲座的学习,我对十二五规划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首先,我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其次,我也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大思路。经济上平稳快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民生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文化上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党建上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改革上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所以,我们要为祖国的十二五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创业富民,积极参与村级组织事务管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第四篇: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乌兰县民政局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整体提升了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为“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低保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镇低保标准238元,农村低保标准每月110元。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救助因病困难群众数量不断增加。避灾疏散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

——养老服务事业进一步加强。争取投入补助资金, 修建希里沟敬老院,茶卡敬老院。大力推进敬老院向区域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转型。五保供养保障标准明显提高。

——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孤残儿童由家庭分散寄养到集中供养的转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积极推进救助管理信息化,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累计救助各类乞讨人员数量扩大。发行各类福利彩票285万元。

——优抚安置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优抚对象优待政策有效落实,按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完善和支付医疗补助制 度。按时发放自谋职业和发放义务兵优待金,接收退伍士兵,有条件时协调有关单位分配工作。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民军政关系,双拥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村民自治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不断深化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力推进难点村治理工作,在全州率先圆满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卫生、教育、劳动、文化、法律等服务普遍进社区。出台《乌兰县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城镇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大都达到350平方米以上要求,社区工作者待遇明显提高。

——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取得成效。在巩固城镇设标的基础上,积极向农村推进,4个乡镇设置新门牌、路牌,全县设标率100%,第一轮界线联检工作顺利完成,平安边界创优率100%。

——婚姻登记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08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婚姻、收养登记合格率100%,配合计生部门做好了“两免”工作,婚检率居全州前列。

——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 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指导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以绿色殡葬为主题的生态葬法改革深入推进,殡仪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联合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推出丧葬补助便民举措。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全面建设“平安乌兰”、努力建设“法治乌兰”的总体部署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坚持发展和改革,全面实施民政事业现代化战略,进一步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机制,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促进全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步伐。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不断健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民政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民政管理体制 改革,提高民政部门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客观要求,准确定位民政职能,推动民政部门成为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

——进一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规范完善城乡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和谐社区步伐。优化社会组织总体结构,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其社会参与和社会服务水平。

——努力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责任明确、政策完善、运行顺畅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力度,建立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探索形成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捐赠机制。倡导形成群众互助氛围,促进社会扶助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切实完善优抚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一体退役士兵安置办法。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社会自治管理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强化救助工作保障,发挥好民政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作用。

——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建立县乡两级低保信息管理联网,实现网上审批。全面建立村(居)低保救助(联络)员制度,形成县、乡(镇)、村(居)三级低保管理网络。

——完善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办法。把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简化救助手续。开展即时救助,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医疗费用在扣除医疗保险补偿和医院的优惠减免后,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个人自负部分费用给予全额救助。

——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能力。深入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敬老院管理新体制,完成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推进全县敬老院全部向区域性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提升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健全完善救灾减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救灾应急队伍、避灾安置场所、减灾宣传阵地、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 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实现救灾工作信息化,积极推进救灾物质储备库建设。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二)坚持适度普惠原则,深化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在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的同时,全面启动孤残儿童福利保障政策的制订实施工作,加快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推动城乡老龄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政府主导、社会集资、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化养老工作,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2015年,力争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员达到老年人口总数3-5%。积极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服务产业,全县非营利性民办养老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全部床位数的比重达到80%以上。

——推进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孤残儿童的家庭养育模式,深入探索研究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具体政策。

——大力发展慈善捐赠事业。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慈善组织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努力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健全流浪救助人员管理机制。着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不断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加大救助站基建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力争在2012年完成。县级财政部门要确保救助经费。

——规范福利企业发展。通过加快福利企业的改革发展,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创造适合福利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出一批企业制度完善、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市场竞争的福利企业,使我县福利企业的残疾人就业水平、残疾职工权益保障和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市福利企业前列。

(三)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居)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自治管理,努力构筑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

——深化居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保障居委会的办公场地、活动场所、工作经费。推进居委会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中心城区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活动用房建筑面积逐步提高。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加强居民会议制度、居委会工作评议及居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建设。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和谐社区示范创建率达80%。

——完善城镇社区服务和保障。大力推进社区为民服务项目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 量,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提高村委会选举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理顺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大力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激发农村基层社会的活力。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一村一社区”的模式,建设一批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村容村貌环境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维护优抚安置对象合法权益

要积极探索创新双拥共建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力度。

——进一步做好做实双拥工作。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化“爱心献功臣”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大力推进法律拥军、智力拥军、行业拥军、社区双拥共建。

——建立城乡一体的优待和抚恤标准。落实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改变二元结构,取消优抚对象优待和抚恤的城乡差别,实行城乡统一的标准发放办法。——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制订城乡退役士兵社会化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优惠办法,开展退役士兵就业服务和上岗前培训工作,巩固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科学确定补偿金比例,使发放标准与户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大病救助体系,全面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

(五)健全社会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文明服务,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政区域调整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的要求,努力打造核心城镇和特色区域经济中心镇。平安边界创优活动要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实现界碑一体化设置,按时完成第二轮县际界线联合检查任务,保证边界的稳定和繁荣。

——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殡仪服务场所建设,巩固和扩大全县丧事严管区范围,稳步推进丧事集中办理工作。

——大力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抓好婚姻登记规范化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婚姻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保持婚姻登记率和合格率都达到100%。积极创 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示范单位”,争取于2014年实现目标。

——加快发展与规范管理社会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社会组织。在农村,大力培育农村专业(行业)经济协会等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组织;在城镇,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为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

调研汇报材料

尊敬的事业部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供热公司欢迎事业部各位领导的光临指导,下面我就事业部一届四次员工代表大会落实情况、“十二五”规划编制等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事业部一届四次员工代表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一)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召开公司班子、中层干部、基层员工三个层面的专题会议,采取多种形式,传达贯彻落实事业部员工代表大会精神,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事业部坚持企业化经营、内涵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矿区服务业务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为吉林石化公司实现第五发展阶段目标提供坚强保障的目标;深刻理解了事业部“十二五”开局年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的内涵。综合办公室将工作报告上传至供热公司门户,为各单位全面学习和落实会议精神提供方便条件。党群部门制定了形势任务教育学习材料以及党课教育材料,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员工代表大会精神。截至目前,学习覆盖率100%。

(二)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1、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为确保“十二五”开局年,起好步,开好头,公司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工作部署,组织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按照生产、经营、技术、党建、企业文化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多次分组讨论。利用10天时间深入13个基层单位开展调研活动,掌握各单位对事业部一届四次员工代表大会的落实情况,听取基础单位意见与建议。

2、分解落实全年 经营指标。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年工作指标进行了逐项分解,共计分解指标66项。召开了2011年经营指标落实大会,与基层单位签订了业绩考核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为全年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3、积极配合事业部结构调整工作。对全体干部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持续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工作思路,使全员正确认识经营系统调整的重要意义。同时,相关部门提前准备,认真进行数据整理,确保调整工作顺利进行。事业部客服中心自3月份投入运行以来,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派工点调研,对派工和维修情况进行了解,确保“一站式”服务双轨运行有序推进。

4、节能降耗多创效益。从今年2月份开始,结合全区供热系统投放药剂时期,供热监察队伍加大了打击窃热、私自放水力度,重点对投药区域公用户进行检查,进一步降低失水率。积极开展能源分析活动,每周例会对供热运行情况进行细致分析,随时调整能源分配指标,坚持做到日对量、周分析、月总结,确保能源总量受控。

5、克服困难做好稳定工作。国家“两会”期间,加强领导干部值班制度,采取双重包保升级管理的办法,掌握不稳定人员行踪。全部包保人员采取轮流拦防的办法对上访人员进行拦截。确保了不稳定人员思想和行为受控,实现了“两会”期间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献至诚服务、建设和谐矿区”为宗旨,突出抓好优质服务和经济运行两项主要工作,努力解决生产运行当中 的瓶颈问题,通过内涵式发展,强化科学管理、完善服务机制、提高员工素质,站在高标准、高质量一流供热企业起点上,在吉化百姓和驻矿单位心中,实现服务由“暖身”向“暖心”延伸,提升和叫响 “暖万家”吉化供热品牌。

(二)企业自然状况

主营业务:一是吉化宅区热能转供运行;二是供暖设备及设施的改造和检维修。

兼营业务:一是街区下水设施的维护及疏通;二是民宅电气设备及设施的改造和检维修;三是民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及运行;四是总医院供水、排水、空调等十个系统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及运行。(资产管理及房费收缴业务暂未列入,待事业部裁定)

组织机构:机关科室8个,基层单位13个。资产情况:现有转供热业务固定资产31,904万元。

人员情况:截止到2011年3月份,在册员工560人,其中:厂处级6人(二线2人),中层干部60人(二线5人),一般管理干部109人,操作服务人员385人(不在岗6人)。长期劳务用工141人,短期劳务用工(季节性泵工)135人。

生产情况:根据热源分布情况自然划分为7大供热系统,各系统共有热力站48座,管网总量272千米,主干网长度47千米,网上供热面积687万平方米,7大供热系统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企业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的供热事业仍处在高能耗的初级发展阶段,节能潜力还很大,热计量收费改革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并将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从中油矿区系统看,吉化供热从规模、技术、能源控制等方面走在前列。从供热资产上看,吉化供热系统通过“十一五”期间的投资改造,资产状况较好,技术、设备领先于国内同行业,现与长春热力等同。从热源上看,我公司为单一热源,与拥有多热源的其他热力公司相比,运行调节还存在差距。从热用户层面看,供热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吉化供热品牌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吉林百姓所接受。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资源优势:供热设备、设施等有型资源相对完备;技术水平、社会认同感和管理经验等无形资源逐年提高。

企业资源劣势:人力资源配备上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企业能力优势:历经30余年供热运行,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运行管理方法,供热运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能力劣势:尚未破解供热运行过程中的部分瓶颈问题。

(三)企业定位

对外:通过对全国供热行业对标分析,在运行、成本、技术、服务、自控等方面,吉化供热已跻身于一流供热企业行列。在规模、热源、调峰、效益等方面尚有差距。

对内:通过矿区事业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供热公司已打造成供热运行、供热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供热服务系统保障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发展原则 做专主营业务;做精经济运行;做实基础管理;做优服务品牌。

(五)规划目标

抓住事业部“十二五”大发展的机遇风,供热公司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实现下列目标:

1、五大控制中心全部实现运行目标。2、48座热力站全部实现智能控制。

3、创造条件建立调峰热源。

4、建立热计量改造试点工程。

5、供热面积达800万平方米。

6、街区回水率提高0.5个百分点。

7、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危害、稳态运行。

8、供热服务满意度达96%以上。

(六)重点项目及投资安排

到2015年,完成规划项目48项,计划投资58,732万元,预计节能1.5万吨标煤,节热水23万吨。供热运行系统得到全面优化,在热源单位水温达标的情况下,具备提升转供100万平方米的能力(780万平方米),48座泵房全部达到远程传输、自动控制、适时调节的先进水平。重点项目及分年投资安排如下:

1、节能降耗项目33 项,投资44,028万元。

其中,2011年投资12,886万元; 2012年投资10,358万元;2013年投资7,448万元;2014年投资7,508万元,2015年投资5,828万元。

2、安全隐患治理项目10 项,投资7,940 万元。其中,2011年投资2,192万元; 2012年投资1,532万元;2013年投资1,422万元;2014年投资1,422万元,2015年投资1,372万元。

3、水暖电基础设施改造及其它配套设施改造项目5 项,投资7,264 万元。

其中,2011年投资1,950万元; 2012年投资1,778万元;2013年投资1,232万元;2014年投资1,160万元,2015年投资1,144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全面实现供热控制自动化。

一是巩固“十一五”时期稳态改造成果,查找稳态运行不足,改造和完善供热系统的设备设施,对现有运行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和升级,实现热力站的全自动控制。二是积极探索三级热量管理方式。积累运行数据,优化分解供热运行曲线,形成多条有针对性的曲线,提高控制指令的准确性,科学性。三是充分发挥调度指挥中心、区域控制中心、热力站三个层面的自控设备作用,确保热量管理水平全面升级,7大体系全部形成由调度、控制中心、热力站组成的三级热量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供热运行。

2、加大供热系统改造力度。

一是对非吉化住宅供热系统进行改造,解决非吉化住宅失水量大,严重影响供热系统整体运行质量的问题。二是对腐蚀严重的、能耗高的供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确保系统高效、长周期运行。三是对部分楼房室内钢管更换为耐腐蚀、阻力小的塑料管,部分室外钢管更换为新型玻璃钢管材,降低系统阻力,解决堵塞问题。四是改变热力 站配电室屋面防水形式,平屋面改成坡屋面,确保用电安全,降低系统风险。

3、建立吉化供热调峰热源。

一是积极向市供热办及有关单位反映情况,督促电厂对供热机组进行改造,提高热源输出能力,满足供热需求;协调吉化动力一厂恢复锅炉供热系统并与现有热源联网,作为调峰热源,在严寒天气启用,缓解热源不足的矛盾。二是协调电厂允许吉化在一次网首端建成相对独立的集、分水系统,增强自主调节能力;同时使采暖药剂作用在相对独立的吉化区域内循环,减少药剂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4、稳妥推进热计量改革进程。

2011年1月20日,国家财政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财建[2011]1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扩大改造规模,到2020年前基本完成对北方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为了稳步推进吉化矿区热计量改革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公司计划对现有民宅供热系统进行热计量改造试点,今年将选择几座楼做热计量改造实验,为今后改造的顺利进行积累经验。在安装智能预付费计量表的同时,配套安装温控设施、远程抄表和远程测温设备,实现抄表、按热量收费、欠费停热的远程操作,提高用户节能意识,减少热源损失。

5、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理顺管理 流程,组织好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标准和质量规范,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运行。通过抓基层强基础,抓规范强管理,抓素质强能力,抓督导强服务,全面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二是完善热力站星级达标考核制度。到“十二五”末期,建成“五星级”泵房10个,“四星级”泵房30个,“星级变配电厅所”“星级仪表控制室”各5个,以此全面推进热力站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进程和运行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三是继续开展供热运行对标活动。扩大对标范围,不断在国内、中油系统内部同行业对标,树立本单位学习和赶超的标杆。通过对标,查找自身差距,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努力提高供热业务服务系统保障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6、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目前我公司以管工、焊工为例人均维护面积达3.7万平方米,基本满足日常维修需要。至“十二五”末期管工、焊工由现有的166人减至134人,人均维护面积达4.5万平方米,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为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将合理地调整人员,不超定员配备。一是通过内部积极挖潜。二是根据事业部总体要求,逐步引进社会用工,保持用工总量满足工作需求。对公司新增工作业务的变化情况,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做好人员配备,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不断完善公司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机制,充分体现按效益、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培训,计 划每年开展培训30项,组织竞赛8至10项,每年培训约1000人次,参培率100%。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和员工队伍。

7、全面提升、叫响吉化供热品牌。

提升和叫响吉化品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吉化供热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暖万家”工程建设。强化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的考核,加强对事业部宗旨和工作理念的贯彻,强化“服务产生效益、服务创造价值、服务促进发展、服务确保稳定”的思想教育,转变被动服务观念。二是实行服务承诺制和违诺追究制。从着装到维修规范,从服务时限到服务行为,从服务态度到职业道德,从服务工具到文明施工标准,向社会提出郑重承诺,全方位提高维修服务质量。三是全力配合“一站式”服务的开展。定期对“一站式”派工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专业队伍,为事业部“一站式”服务的改革工作贡献力量。

8、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

一是努力提高班子整体功能。要以“五个建设”为班子建设的抓手。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突出学习重点,改进学习方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班子议会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设和谐型领导班子。更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推行领导分线负责制,领导带头服务一线,结对帮扶,建设务实型领导班子。按照平易近人、务实清廉的要求,建设清廉领导班子。使两级班子都能达到“四好班 子”标准,公司班子连年争创石化公司优秀领导班子。

二是不断凝炼“热文化”内涵。要以“四个丰富”为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的注入“热文化”新的内容,明确员工的言行标准和规范。丰富企业文化评价体系。巩固企业文化成熟发展阶段建设成果,积极创作反映企业精神的有说服力、感染力的作品,确定2个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力争年年创成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平台。以召开座谈会、征集企业文化格言等形式,将“暖万家”的共同目标固化于每名供热员工心中,使“热文化”理念转化为每名供热员工的自觉行动。丰富文化传播渠道。通过各种媒体,广开文化传播渠道,对内统一思想,对外展示形象,不断推进吉化供热服务品牌建设。

三是全面推广“一化三优”活动经验。以“三个发挥”为党群工作主线。发挥带动作用。全面推广电气仪表维修站党支部“一化三优”活动成功经验,强化“三基”建设,通过学习交流,自主创新,使其先进做法在公司各站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典型群体的引领作用。以吉化“四种精神”典型为榜样,以供热公司历史积淀为依托,选树具有供热公司特点的能够吃苦耐劳讲奉献的一线工人,充分挖掘不同层面的典型集体和个人,举办事迹报告会,印刷成典型教育书籍,予以大力宣传和推荐,力争培树出省级、中油级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心作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 10 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建立“一个核心、三条主线、四个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营造思想和谐、干群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是尽职尽责确保一方平安。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局面。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严格督查催办。积极推行首办负责制,认真处理好群众的初次来信、来访,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职责。努力解决困难群体生活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热源存在风险问题。

“十一五”期间,吉化热源始终来源于吉林市热电厂一家单位,且电厂自身已满负荷运行多年,热源供应不足与采暖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

1、持续低温和极端天气情况下,热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就目前供热公司实际情况,热源明显供应不足,造成区域水温不达标,供热质量受到影响,用户存在不满情绪。

2、单一热源存在安全风险,我公司无备用和调峰热源,一旦热源供应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2010年,一些城市热源就出现过此类问题,结果造成大面积停热,部分系统冻堵,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我们公司供热系统也存在同样的风险。

建议恢复动力厂630供热系统,作为调峰热源使用,缓解热源不足问题,同时降低运行风险,提高供热系统应急能力。

(二)非吉化小区供热设施陈旧问题 我们公司辖区内非吉化楼190余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供热系统形式不合理,立管在用户室内,无法有效控制用户私接行为,存在窃热现象。

2、地下管网和室内管线锈蚀穿孔、跑冒滴漏严重,资源浪费,影响供热质量。

3、部分室内管线为钢管,堵塞严重,普遍存在私自放水现象。

目前急需改造的有140余栋。按照《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供热企业应该维修到用户终端前阀门外(即锁闭阀)。建议对非吉化小区根据管线腐蚀情况逐年安排维修改造;对有产权单位,也有能力进行维修改造的用户,由其产权单位维护和改造,解决以上问题。

(三)热力站、配电厅所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我公司所属各热力站及民宅变电厅所共计74座,防水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其中50座热力站及变电厅所存在漏雨和外墙破损严重的情况,占设施总数的67.5%,防水面积共计1.4万平方米。存在问题如下:一是配电设备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年限降低。二是受潮后或雨水滴落在配电设施上,容易造成短路跳闸,系统停运,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平稳运行。建议“平改坡”。

(四)个别维修站生产环境与居民生活相互影响问题。目前我公司基层单位员工食堂及班组休息室环境差,设施老旧不齐全。特别是松江供热维修站由于棚户区改造占地迁移,至今无合适办公场所,百姓生活与站队生产相互影响,且曾发生过摩擦。建议事业部能够给予关心,解决基层维修站的实际困难,改善员工食堂和基 层班组休息室环境,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为正常的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供热业务是确保矿区建设持续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在“十二五”这一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事业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发奋图强,振奋精神,抓住机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建设更专、更精、更实、更优的供热公司而努力奋斗!

供热公司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下载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传达学习和规划制定情况汇报(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密事业“十二五”规划传达学习和规划制定情况汇报(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制定学习规划

    如何制定学习规划,选择课外读物要想制订学习计划,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计划要全面 订的是学习计划,自然要多考虑学习的具体安排。不过,为了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应当对学习生......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建议

    调查与决策——《全省党委系统政研室主任会暨政研室内部建设交流会上 各市(州)对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建议》总第369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37期 全省党委系统政研室主任......

    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

    开远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情况总结 和“十二五”规划设想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档案业务主管部......

    郑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郑政〔2011〕8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02月10日 17:46 (国家档案局2011年1月14日印发)“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

    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

    枣阳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和《湖北省关于加强全省气......

    连州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连州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和规范全市殡葬管理工作,按照广东省和清远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要求,根据《关于印发连州市国......

    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模版]

    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06月23日10:46 手机看新闻 2011年5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目 录 一、序言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