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泉团市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阳泉团市委
2012年上半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阳泉团市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综治委的有力指导下,严格按照《阳泉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责任分解方案》的要求,积极履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把综治工作作为全市各级团组织的一类工作目标,年底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贯彻在共青团工作各个环节,不断推动全市广大青少年逐步成长为转型跨越的推动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力量、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由于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团市委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全市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成为全省11个地市团委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此外,团市委连续多年被辖区综治部门评为综治工作“红旗单位”称号。现将阳泉团市委2012年上半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领导重视是成功开展各项工作的一条普遍经验。实践证明,凡是成绩突出、进展顺利、效果显著的地方,一定是一把手高度重视的地方。为认真抓好综治工作,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杨日祥同志作为团市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与市委签订责任状,并积极对社会综合治理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1、认真学习,迅速贯彻。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结束后,团市委在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中共阳泉市委办公厅、阳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阳泉市加强和创新社会
管理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阳办发【2011】76号)、关于印发《阳泉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阳办发【2011】77号)、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阳办法【2012】72号)文件精神。会后,团市委专门下发文件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结合实际,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措施。
2、加强领导,组建班子。团市委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团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全市各级团组织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向。
3、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团市委年度工作计划。在3月份召开的共青团阳泉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团市委提出要创新服务青少年需求,进一步增强对青少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求各级团组织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融入团工作全局,成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工作思路
要想开展好工作,客观的依据和科学的思路必不可少。为此,团市委立足青少年工作实际,理清思路,着重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社会稳定主流人群;带领青少年建功立业,把握社会安定主导方向;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缓解社会安定主要矛盾;开展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安全主体力量四个方面大力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1、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社会稳定主流人群。
——各界青年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市各级团组织采取座谈会、学习会等不同形式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我省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业务本领,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市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创新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市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四拒绝一倡导(拒绝黄赌毒、拒绝烟酒、拒绝暴力、拒绝冷漠、倡导绿色、文明、健康、和谐)”主题教育,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着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青年文化建设,找准青少年思想文化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号召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阳泉精神”表述语征集大讨论活动,通过电话、网络、座谈会等形式,1万余名青少年参与大讨论,整理收集表述语257条。各级团委开展山西青年大讲堂、形势政策宣讲活动60余场。
2、带领青少年建功立业,把握社会安定主导方向。——深化青年就业创业行动。截止6月底,共发放农村青年贷款7569.57万元,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189%。支持农村青年人数1757人,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220%。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15%。发放城市青年贷款6113万元,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122.26%。此外,团市委还积极与市人行沟通联系,积极推动青年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事宜。
——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截止6月底,培训农村青年580人,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290%,实现就业人数465
人,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230%。评选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86户。全市新建见习基地44家,组织青年上岗见习166人,录用109人,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55.33%。开展订单式培训542人,完成团省委工作任务的180.67%。
——持续开展青工技术比武、竞赛等活动。对全市12家2011年度山西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争创集体进行了复查考核。新推报5家单位为2012-2013年度山西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申报集体。青年文明号积极参与真情助困活动,与困难家庭结成对子167个,新推报6家市级青年文明号。
——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山城好人”志愿服务活动。在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期间,举办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在《阳泉日报》开辟“新时期雷锋精神大讨论”专栏,团市委书记杨日祥发表《呼唤新时代雷锋精神》署名文章,全市新注册青年志愿者2000余名。
3、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缓解社会安定主要矛盾。——创新开展爱心大礼包派送活动。六一期间,团市委一改传统,从以往的唱歌跳舞中走出来,从惯有的锣鼓彩旗中跳出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拓宽载体、打造亮点,从少年儿童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推出六类少年儿童群体爱心大礼包派送活动。团市委领导、市青联副主席、常委和青商会会员组成六路爱心队伍为平定黄统岭寄宿制学校少年儿童送去书包、文具、餐盒,360斤猪肉、650斤鸡蛋、130箱鲜奶和100余床夏凉被等学习生活用品,同时,为3名单亲家庭的少先队员分别送上了2000元的救助金;为矿区大病少年齐瑞,平定家庭贫困的董钊、董倩兄妹,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和2万元的慰问金;为城区培智学校的50余名残
疾少年儿童送去1套投影设备,堂鼓、铃鼓、小京镲、小马锣、三角铁、竖笛、双响筒,沙锤等5套中国民乐器,篮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绳、毽子、口哨等50余套体育运动器材以及肯德基套餐;为市盲聋人学校全体少年儿童送去投影设备、体育用品,全校聋哑学生每人1台价值300多元的掌上游戏机和夏日饮料,并捐赠梁氏三兄妹1万元助学金;为北大街小学100余名农民工子女送去书包、文具盒、保暖水壶等学习用品以及掌上游戏机、篮球、羽毛球、兵兵球等体育用品,还邀请10名农民工子女及他们的家长在祥禾大酒店欢度 “六一”; 为盂县下社联校送去了电子琴、口风琴等音乐器材和篮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体育用品,为包含留守儿童在内的全校218名学生送上了崭新的书包和新华字典。此次活动共发放了总价值36万元的慰问金及物品,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把党委、政府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关爱和温暖送到青少年手中。
——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按照“青年团队+农民工子女+接力”的模式,结合全市实际,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和感受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七彩课堂”服务,累计开展各项活动279次、574小时。目前,全市1234名青年志愿者与全市85所学校5508名农民工子女结成1000个对子。
——建立教育帮扶对象“三色”档案。郊区为每一名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建立专门的档案,按照严重困难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有困难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一般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类别,分别对应为红、黄、绿“三色”档案。建立《阳泉市郊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
情况总表》、《阳泉市郊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登记表》、《阳泉市郊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结对帮助表》等基础台账,动态管理,实时把握,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开展教育帮扶亲情关爱活动。针对服刑在教人员与其未成年子女相互思念牵挂之情,市综治委、团市委协调一监、二监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开设“亲情温暖日”,未成年子女把家信、小卡片、贺卡等送给服刑在教父母,鼓励父母好好改造,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使服刑在教人员及其子女都能在亲情需求的时候得以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
——开展教育帮扶困难关爱活动。针对部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困难的实际,市综治委、团市委持续开展困难关爱活动,发动青年志愿者和青年文明号等为100余名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子女捐助慰问金,为200余名服刑人员捐助学习、生活用品,让服刑人员和其未成年子女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4、开展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安全主体力量
——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暨反腐倡廉宣教活动全市青少年辩论赛异彩纷呈。为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团市委组织开展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暨反腐倡廉宣教活动全市青少年辩论赛,全市16支队伍参加了决赛,参赛队伍涵盖机关工作者、青年学生、国有企业青工、非公企业青工、青年教育工作者、农村青年、青年文明号单位等,行业覆盖率达到100%,参与比赛人数达1000
余人,参与书面知识问答的青少年达20000余人。
——红领巾文化周周行体现团队组织人文关怀。先后在盂县仙人小学和郊区八一希望小学开展红领巾文化周周行活动,以红领巾文化每两周流动一个学校为主要形式,以开展“送好书上门,畅游知识的海洋”活动、开展“送辅导进校,体验科技的乐趣”活动、开展“送音乐到手中,感受成长快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为全市广大少年儿童特别是农村少年儿童、贫困少年儿童、留守儿童提供便捷的阅读和科技制作渠道,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课外生活,使他们在读书和科技实践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活动中,采用市场化运作,动员豪门集团公司、三星电子阳泉总代理、森海连锁公司积极为边远地区学校捐赠图书、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品。
三、强化品牌工作,全力搞好服务
1、深挖传统工作品牌。在阳泉市第13个成人仪式节期间,荫营中学、阳泉卫校等2000余名学生团员齐聚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开展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广泛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在今年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成功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团组织组织团员青年继续参与助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2、积极开展探索建立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调查摸底、动态管理和关爱机制。12355阳泉青少年服务中心良性运行,接听电话及各类咨询157次,答复及办结满意率达95%以上,开展12355阳光行动——中高考心理减压专场辅导10余场。新推报10个“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深化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法律援助等工作。
3、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围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和“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和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在 “两会”召开前集中开展了23场面对面活动,《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提案》、《关于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阳泉市动漫产业发展的提案》、《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的提案》等21条集中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提案、议案、建议被带到了各级“两会”。活动中,团市委还为山西六建十一分公司盂县一中项目工地的农民工送去了价值5000元的各类图书、电话充值卡、图书借阅卡、电影票等物品。
4、开展教育帮扶成长关爱活动。针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大多受其父母影响,存在沉默寡言、自卑等心里问题,市综治委、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和青年文明号与未成年子女结对子167个,在他们生日时送一份生日礼物,在他们学习中送一本图书,在他们心情低落时送去一次温馨的问候等等,使广大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在思想道德、个人品质、心理情感等方面得到很好地发展。
5、希望工程事业巩固壮大。真情助困暖人心。开展平凡的感动——阳泉共青团“情暖阳泉”爱心之旅公益活动。共筹集面粉l万斤,白菜1万斤,肉2千斤,油2千斤,发放各类资助款18.1万元,资助贫困青少年180名、患病青少年20名。希望工程铸辉煌。五四期间,团市委发放爱心善款30万元,为13名大学生发放每人5000元五四励志奖学金,为113名中小学生发放每人2000元五四励志奖学金。此外,筹款25万元,为身患白血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16岁以下青少年发放5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大病救助金。
阳泉希望工程开展七年来,共筹集善款1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34名、贫困中小学生795名,援建希望小学8所,资助身患重大疾病的青少年111名。
四、讲求部门联动,注重工作实效
社会管理综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率先组织成立了阳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及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专项组成员单位会议,下发了《专项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专项组及成员单位职责任务》、《专项组工作制度》等文件,专项组19家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多方联动、预警通报运转机制建立运行。
1、充分发挥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及成员单位的刚性优势。2012年4月11日,团市委率先牵头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专项组成立以来,19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部门联动。按照专项组会议要求,市工商局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网吧专项整治、文化市场“扫黄打非”专项治理月活动;市关工委开展了青少年读书演讲比赛、关爱辍学儿童重返校园等活动;市司法局命名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5个、举办青少年法制教育座谈会5场、举行“现身说法”青少年警示教育大会5场、组织青少年参观法制教育基地10余场次,有效地促进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开展。
2、充分发挥监狱系统团工作的立地优势。阳泉一监、二监团委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实际情况,创新开展各类教育帮扶活动。二监团委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心帮扶活动,同时还成立了“阳泉市首家青年志愿者帮教服务站”,与18个监区签定了“一对一”的青年志愿者帮扶协议,使服刑人员能够摆脱后顾之忧,好好改造。一监团委紧密联系和充分调动各
基层团支部积极性,建立团组织包监区、团干包重点、团员青年和服刑人员子女结对子的帮扶机制,从思想教育、心理疏导、救济帮扶等方面关心关爱服刑人员子女。
3、充分发挥各方资源的社会优势。团市委一直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团的活动的理念,充分利用和调动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等团内资源开展帮扶工作,通过结对子、定期走访、节庆日慰问、日常通信联系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
近年来,团市委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和创造性成绩,为全市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够多,抓大事、办实事的精力不够集中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需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阳泉各级团组织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为推进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2011年阳泉团市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总结(精选)
2011年共青团阳泉市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总结
自2009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9】6号)和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晋办法【2009】8号)文件以来,共青团阳泉市委切实加强教育引导、规范管理、健全体制、专项治理多措并举,推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团市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与工商、文化、公安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职能,不断健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领导体制。坚持同规划、同考核,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强化自身职能;同时,针对内容涉及面广的特点,形成了由团市委党组总牵头,各部室根据部室职责分工协作的工作体系,确保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工作到位。
二、把握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
坚持以先进思想促凝聚,举办党史交流、报告、座谈会70余场,3万余名青少年参与“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扎实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青年近千人,43家基层团组织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坚持以宏伟目标促凝聚,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团干学习贯彻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我与 1
祖国共奋进、我与山城同发展”形势政策报告会106场,2万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坚持以先进文化促凝聚,开展五四纪念活动100余次,组织植树造林10余次,开展主题团日活动35次,举行追授高艾清同志阳泉青年五四奖章暨高艾清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为青年树立了可学可敬的身边典型,成功举行第四届青年集体婚礼。
三、培育利用有效载体,不断提升预防工作水平
深入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2000多名青年志愿者与50所学校5771名农民工子女结成1000个对子,新注册青年志愿者10000名。市青少年宫积极争取团省委、省财政厅项目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全新推出阳泉共青团“四进五送”贴心工程,扎实推进12355服务中心载体建设,52所学校建立了12355温馨驿站。加强“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畅通青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继续开展希望工程助学行动,2011年筹集资金36.94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46名。至此,我市希望工程共筹款近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21名,中小学生682名,资助患重特大疾病的青少年99名,援建希望小学8所。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2018年,我局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列入全局工作目标责任制内容整体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以理念创新带动方法措施,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年初,局党组即召开专门会议,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行专题研讨,及时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副局长为分管领导,局办公室为具体承办科室。负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日常工作。制定《右江区林业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在具体的工作中,注重理清思路,创新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吧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组织作用,着力构建局领导、社会协同、全局人员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把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作为着力点,带着感情抓好矛盾排查,全力打造“12119”森林防火举办电话,进一步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大调解”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治安重点区域作为突破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把信息化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利用良好的信息化条件,在抓好人防、物防的同时,不断强化技术的作用;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的总要求,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营造勤政廉政氛围,优化反腐倡廉,努力使全体人员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的队伍。三抓团队建设,一团队文化立本。一要进一步祝好班子建设工作;而要进一步抓好内部协调工作
;三要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XX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XX村位于绍兴县西北部,村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共有X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XX户,户籍人口XX人,外来人口XX人,出租房XX间,外来人员已办理临时居住证XX人,办证率达XX%。现有党员XX人,村民代表XX人。近年来,XX村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村村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村按照XX镇党委、镇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XX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及早准备,提前安排,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主任为副组长,其余两委会成员为主要工作人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小组,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的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XX村作为XX镇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村,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中受到了镇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班子成员表示关切之余,多次下村指导工作。与此同时,我村两委会成员根据镇领导的正确指示,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为加快完成我村社会管理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当前,我村已完成“一站二室三中心”的建设,均已投入使用,共投入建设资金XX万元,包括今年6月翻新代表接访室与党员服务中心;新建综治工作站、司法行政工作室、村民议事中心;加之2010年已建设完成的便民服务中心,“一站二室三中心”村级社会管理运行模式已建立完成,进一步加强了我村社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有效性。此外,我村特别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分别到相应办公室顶岗工作:一名担任代表接访室、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名担任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担任综治工作站、司法行政工作室、村民议事中心工作人员。
作为创新村级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村尤为重视建设和加强村级综治平台,规范建设村级综治工作站。XX作为XX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各类企业密布,外来打工者众多,并多数就近居住于XX村,且人口流动性特征明显。因而,形成了较为特殊的人口结构,即外来人口数呈倍数多于户籍人口数。为规范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突出动态管理特色,我村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在XX镇派出所的支持与帮助下,落实了流动人口“专管员驻村制度”;并且,正在探索“出租房星级管理制度”,确保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切实发挥维稳效应。
目前,我村已设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由我村妇女主任担任专管员,XX镇派出所派遣两名工作人员作为流动人口专管员长期驻村协助办理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工作。流动人口专管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外来人口的迁入与迁出登记;跟踪了解外来人口的去向,确保对外来人口的动态管理。对于“出租房星级管理制度”正在探索阶段,我村计划通过出租房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出租房房东的监督作用,了解外来人口工作、居住动向,与“专管员驻村制度”形成互补,两者结合共同推动落实外来人口管理工作,进而形成良好的综治管理氛围。
XX村是XX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村,在镇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并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村级社会管理格局。但工作之余,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与完善,我们将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以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坚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争取尽快完成试点任务,以点带面,助推XX镇整体社会管理创新建设。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西华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全县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启动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方面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6月29日全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后,镇上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为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工作氛围。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广告牌,书写宣传橱窗、办黑板报、无线调频广播等多种宣传方式,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使全镇上下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工作开展创造了深厚的氛围。
三、创新工作载体,典型示范带动。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管人,在认真调研镇情实际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提炼,在全镇深入开展了“六大典型培育”工作。一是在“五
村联创” “和谐五星”创建评选活动上树典型。严格按照县上安排,在全镇14个村(社区)开展了“五村联创”“和谐五星”创建评选活动。目前,以王寨、裕民等村为重点的“五村联创”创建活动正在扎实有序的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谐五星参评户达2241户,占全镇总户数的40%,已评出星级户368户;二是在社区人口网格化管理上树典型。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了“以户管人”的工作机制,按照“准、详、实”的要求,开展人口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目前,全镇13个村委会,1个社区所涉及的86副图已全部绘制结束,到户信息链接全面通过审核,全镇 “以户管人”的工作机制全面建立;三是在留守妇女之家建设及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上树典型。组建了留守妇女志愿者服务队和“种植、养殖、美洁家园、女红、服务”五个互助组,有效破解了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和“心连心”结对帮带活动,使留守妇女学到了一技之长,为她们今后的生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了关爱行动实施方案,在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结成了“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帮扶对子,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书法绘画、娱乐、手工制作”等课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特长,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在教育、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难题,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娱乐场所,搭建一个与老师、家长、监护人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有效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是在“五镇一区”技防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上树典型。筹资20余万元,在镇区境内安装技防设施14个,在重要路段卡口、重点要害部位架设视频监控11个,全镇初步形成了重点路段技防设施的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全镇的治安环境,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安全的环境;五是在基层综治维稳中心及村、社区、企业综治室建设上树典型。按照县上要求,在全镇14个村(社区)组建了标准化综治室,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村民调综治干部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综治专干的工作职能,定期对全村治安综治工作进行检查,对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及时排查化解,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六是在平安便民服务上树典型。扎实开展了“法律七进”活动,对涉及农村的《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防邪、禁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的宣传教育,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定期深入各村开展重大社会矛盾和积案化解攻坚活动,按照“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邪毒联治、法制联学、困难联帮”的原则,认真开展了“十户五联”活动,建立了“中心户长”工作责任制,真正达到了治安综合治理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有效地保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我们为每个干部下发了民情日记,为每户群众下发了民情联系卡,既方便干部联系群众,又破
解了群众找人难、办事难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为了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推进,我们提出了“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方法在一线创新,经验在一线总结;推行了一项工作、一个部门、一套班子、一系列措施工作机制,采取定部门、定人员、定任务、定进度的工作措施,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同当前全镇各项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坚持每月一督查、季度一考核,半年一点评,形成了督查与考核两者合力的推进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虽然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严格检查考核,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