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转型工作情况汇报(修改稿)
滕州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5月14日)
滕州位于山东省南部,隶属枣庄市,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124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68万人,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滕州因泉水奔涌而得名,北与泰山、孔子故里曲阜及孟子故里邹城相邻;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距今7300多年的“北辛文化”遗址,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善施仁政的滕文公、勇于自荐的毛遂、招贤纳士的孟尝君、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滕州坚持把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按照“合力抓发展,关键抓转型,突出抓项目,全力强实力”的总体要求,强化项目带动这一龙头,突出培植煤化工、机械制造千亿元产业集群两大重点,实施服务业提速、城市功能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三项工程,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转变,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工矿生产型城市 向生态宜居型城市转变,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的四大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煤产业规模膨胀、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城市功能大幅提升、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谱写了城市转型的新篇章。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突破“四个大关”,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33.9亿元,增长14.3%;境内财政收入突破70亿元,达到71.2亿元,增长28.8%;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0.1亿元,增长3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13.4亿元,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30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07元,增长18.8%。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实现155.8亿元,同比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亿元,同比增长24.1%。1—4月份,境内财政收入实现30.03亿元,同比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4亿元,同比增长20.9%。在全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列第13位,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强化项目带动这一龙头,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转型发展的后劲和活力。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核心之举,更是推动转型的关键措施。近年来,滕州牢固树立 “转方式、调结构就是科学发展”、“抓转型就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转型”的理念,大力实施以项目带动促城市转型战略,围绕培植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推进城市功能转型等转型重点,着力引进和实施了一大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带动辐射作用大的重点项目。2010年,全市共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102个,其中机械制造项目15个、总投资81.3亿元,煤化工项目9个、总投资180亿元,两大产业项目总投资占工业项目投资总量的58.4%;现代服务业项目30个、总投资15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个、总投资232.5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新兴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34.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2%。在我市确定的第一批88个城市转型项目中滕州有25个项目纳入,今年又有13个项目列入枣庄城市转型重点项目,为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初步筛选了287个过亿元重点项目,总投资235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950亿元,这些项目投资将有力促进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和城市转型进程。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将调整为5:51:44,转型工作将取得阶段性胜利。
二、突出培植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最核心的就是要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植壮大新兴接续替代产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滕州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按照 “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重点打造机械制造和煤化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围绕打造机械机床千亿元产业集群,依托鲁南机床、威达重工、山东鑫泰等骨干企业,规划建设了8平方公里的机械制造工业园和中小机床孵化、零部件加工两个基地,加快推进威达数控机床、鑫泰数控设备、愚公机械、大地数控机床等15个过亿元机械机床项目。形成了“龙头企业做品牌、中小企业做配套、小型企业做零件”的集群化发展格局。2010年,滕州规模以上机械机床企业达到212家,年销售收入达到359亿元、利税37亿元,分别增长37.4%、36.5%。中小机床产业集群列入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滕州被评为山东省优质机床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围绕打造煤化工千亿元产业集群,依托兖矿鲁化、国泰化工、联想集团、辰龙集团、新能凤凰等骨干企业,围绕煤气化和煤焦化两大产业链,积极引进实施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精细化工项目,推动产业向生态环保、高附加值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总投资131亿元的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水煤浆加压气化多联产、总投资30亿元的中盛化工陆续竣工投产;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80亿元建设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基地的战略框架协议,目前进展顺利。2010年,规模以上煤化工企业达到17家,主营业务收入147.1亿元,利税14.9亿元,具备年产130万吨尿素、100万吨醋酸、103万吨甲醇、75万吨合 成氨的产品生产能力,滕州成为我国产品最多、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煤化工基地之一。
同时,坚持把经济开发区和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加快城市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滕州经济开发区成功进入省级开发区20强,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省科学发展园区”、“山东最佳投资园区”。西岗苯制品、东沙河童车童床、级索太阳能等十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鲍沟玻璃产业基地被确定为全省玻璃产业基地,滨湖蛋制品加工基地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三、推进实施“三项工程”,激活城市转型内生动力,提升转型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围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扩大财源”三大目标,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城市功能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三项工程,成为滕州城市转型的强力引擎。一是实施服务业提速工程。服务业是富民产业、朝阳产业,具有投入少、产出大、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滕州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秀美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打造北部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板块”。微山湖湿地公园、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2处国家4A级景区;A级景区达到11处,A级景区总量位居山东省县级首位。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总投资15亿元的伦达国际商贸城、总投资11亿元 的中国滕州国际机床市场、总投资4.1亿元的东联汽车城、总投资3.8亿元的新奥化工物流港等25个项目加快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40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35家,肯德基、两岸咖啡等28家全国知名连锁企业先后进驻滕州。2010年,滕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9.3%。二是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经之路,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滕州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宜居宜商宜游城市目标,坚持高点定位,提升品质,依靠实施大批城建项目推进城市功能快速提升。2010年,开工建设各类城建项目155个,其中过亿元重点项目23个,完成投资90亿元。京沪高铁滕州站、104国道改线、京台高速互通立交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伦达国际商贸城、滨江国际大酒店、城市综合体等项目顺利推进,城市的承载、聚集、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山山相连、河河相连、河湖相连的三条生态链条,积极实施总投资60亿元的荆河、小清河两岸生态休闲长廊建设,开工建设了5处湿地森林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三是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也是培植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滕州坚持政策推动、规范引导,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汽车配套、太阳能光伏三大优势新兴产业,总投资20亿元的滕州东方钢帘线及金属制品基地、总投资11.8亿元的山东亿诺工程用巨型全钢子午轮胎生产、总投资4.25亿元的香港华易200万套LED电子节能灯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信息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级索太阳能科技产业园被评为“中国光电产业最具投资潜力园区”,滕州被评为“中国光电产业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投资20亿元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加快建设,该园区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产业,以高新技术孵化、工程技术研发和项目产业化示范为目标,争取落户项目20—30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0—100亿元,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化背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四、坚决打赢城市转型攻坚战,力争实现“四大转变”,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更是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的所在。滕州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事业的发展,坚持和完善了全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就业再就业、“双零家庭”就业、城乡养老保险、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五保供养、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等十项保障 制度。在全省县级市率先推行了全民医疗保险和全民养老保险,累计办理养老保险近2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市政府每年都要为民承诺办好“十件实事”,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水、电、路、医、学、供热、天然气等突出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滕州在经济发展“自觉转型、主动转型”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城市转型之路越走越宽。通过城市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十二五”末,滕州城市转型将取得阶段性胜利,初步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转变,由主要依靠二产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工矿生产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型城市转变,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四大转变”目标,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城市的综合交通、生态绿化、安居保障、防灾减灾应急等功能达到新的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滕州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转型示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特色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文明幸福城市。
第二篇:网点转型工作汇报
XX县支行网点转型工作汇报
XX年以来,XX县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行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以网点改造带动网点转型,以网点转型带动业务转型,以业务转型带动经营转型”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转变和发展之路。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把提升软实力作为网点转型的重点工作,以转变员工思想,提高服务和营销质量为目标,通过加强培训学习、开展系列营销活动、完善激励机制、评先选优等一系列工作,努力提升软实力。
通过努力,员工的思想得到高度统一,陈旧的理念得到更新,员工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得到转换,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网点岗位设置、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网点改造带动软实力提升,以软实力提升推动网点转型的良性循环,有效地促进了业务经营发展。
一、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为网点转型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转型工作开展之初,针对部分员工存在的错误认识,该行确定了“改造硬环境,提升软实力”的工作方针,重在提升软实力上下功夫,迅速在全行开展了系列培训教育活动,把网点转型的知识和理念灌输给员工,对员工进行“洗脑”。按照一级带动一级、一层推动一层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软转工作。
首先,行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先进的服务、营销理念,并将知识以专题学习会议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使员工认识到提升 服务和营销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领导带动激励员工转变。其次,先后六次组织网点负责人和大堂经理赴哈市及江浙等地,对当地转型工作出色的营业网点进行观摩学习,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普通网点与转型网点的区别,体会到服务和营销理念的提升才是网点转型真正的内涵,以网点负责人作为推动网点软转的突破口,以网点负责人意识的转变推动基层员工的转变。第三,多次邀请上级行及有关单位的领导及专业人员举办了多场服务、营销及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在为软转打好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学习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细化措施,强力推进,确保转型工作取得实效 在如何转的问题上,该行在探索中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在客户识别、现场管理、角色转换、人员培训及制度建设完善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优质客户的识别与维护。配备了专人对系统进行使用和日常维护,并将个人优质客户系统提供的各种数据,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维护流程,细化岗位分工,并将优质客户的日常维护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范围,全力抓好优质客户的识别和日常维护。
二是全面实施现场管理。明确了网点负责人、大堂经理等岗位的职责,规范晨会流程,严肃巡查制度,制定了规范化服务细则,把管理重点逐渐由内部向外部转移,由纵向向横向延伸,细化服务和营销中的每一个环节。
三是抓好员工角色转换,使其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根据基层网点实际的情况,把网点负责人与大堂经理岗位相融 合,网点负责人即是对内的管理人员又是对外的服务人员,实现岗位不变职责变;其次,在旺季,把大堂经理充实到前台担任柜员,这样在缓解了柜台压力的同时,也使员工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增强;另外,每周安排一名前台柜员担任一天时间的大堂经理,履行大堂经理职责,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员工,也增进了员工间的理解,增强了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了岗位不变角色变,从而推动了软转进程。
四是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转型网点开展了一次规章制度大检查活动。采取检查和自查的方式,查找旧制度与新工作之间的磨擦,广泛听取制度使用者的合理意见,在收集反馈意见后,逐步完善现有制度。先后制定了《个人优质客户管理维护制度》、《XX县支行营业网点规范化服务细则》、《营业网点“神秘人”检查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内容涵盖了组织管理、服务规范、工作制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大厅制胜”、“渠道为王”的经营理念已深入人心,员工思想达成普遍共识,基层员工的服务、营销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转型工作初见成效。截止到XX年末,全行各项存款XXX万元,较年初纯增XXX万元;新发各类银行卡XXX张;代销各类保险XXX万元;新增优质客户XXX户,中间业务收实现XXX万元。
第三篇:城市转型专题研讨会发言稿
专题研讨班分组讨论会上的讲话
今天上午讨论大家发言都很好,都很精彩,反映了淮北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次市委利用一天半时间举办“加快城市转型、打造精致淮北”专题研讨班,主要想法是把半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整个淮北未来发展的总体谋划告诉大家,进而进一步统一市、县、镇、村四级干部的思想,形成一个同频共振、共谋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
确立建设精致淮北的目标,打造产业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风精细的淮北是未来淮北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战略,这也是党的政治路线在淮北的具体体现,毛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能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能否按既定路径建设精致淮北,取决于各级干部。大家经过昨天一天的学习,每个同志都作了深入思考,大家对精致淮北的领会也好,结合工作谈的下步设想也好,提出的建议也好,反映大家对淮北的发展在认真思考、在积极谋划,也说明这次研讨班收到了预期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这里,我再谈四点意见,也是一个讨论发言。
一、深刻领会内涵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精致淮北,包括产业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风精细,是市委、市政府深刻谋划、认真思考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1+4”文件征求了社会方方面面意见,反复修改,这是一个指导淮北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从纵向上看,精致淮北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完全一致,精致淮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淮北蓝图”,是中国梦在淮北的具体体现,与省委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目标完全一致,这体现淮北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个地方的梦,建设美丽中国、美好安徽,要用精致淮北融入这个美好的梦想。举办这次专题研讨班,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就是希望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频共振,成为美丽中国、美好安徽、精致淮北的组成部分。
从横向上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是全国亿万人民的美好愿望。就淮北而言,如何从美丽中国建设落实到精致淮北建设,如何在全省16个市、在中原经济区30个市、在淮海经济区22个市、在全国众多中等城市中彰显特色,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淮北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是淮北在新时期面临的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根本的重大任务。作为每一个县区,每一个镇(街道)、每一个村(社区)能不能在建设精致淮北的进程中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是大家需要思考和谋划的关键所在。
从时间上看,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精致淮北,体现了对过去的继承、今天的创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淮北是一个工矿城市,产业上过去就是挖煤,历史上从相土建城,几千年来积淀了厚重的文化。今天在此基础上如何创新,未来如何使这座城市更有生机、潜力,这是市委市政府认真思考的。每个县区、每个镇村,怎么去创新,如何实现持续发展,这是大家要思考的。
从空间上看,建设精致淮北体现开放包容、拓展提升。过去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仅考虑地上,没考虑地下。淮北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上面有地未必就能建房,可能压煤。这次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我们请淮北矿业集团、国土部门等一起参与,弄清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下情况。空间上把淮北摆在安徽的北部门户,综合考虑作为中原经济区、黄淮海地区的重要一员,长三角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结合部,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全国的能源基地和新兴城市等战略定位,还把内外交通、全域空间作了规划,确保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从总体上看,产业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风精细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三大规律。发达地区的今天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之所以招商引资,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因为生产要素是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招商引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集聚淮北。我们削减行政事业性收费,压缩审批环节,通过一会制、一表制提高审批效率,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这是遵循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因为没有好的发展环境,外商就不会来淮北投资。人的发展要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温饱解决了才有精神的需求、才有政治的愿望,顺应规律去做就会经得起历史检验。比如城市修一条马路,该不该修,搞一条市区通往临涣煤化工的快速通道要花16个亿,能不能搞,要不要搞,为什么要搞?这都要遵循发展规律,否则好心办了坏事。我们要避免做违背规律的事,避免做不讲科学的事,我们的决策,特别是实施重大投资项目,要尽可能经得起时间、历史的检验,我们的干部在思考和谋划地方发展时都要想到这个问题。
二、善于谋划项目
我们最美的蓝图、最好的规划、最激动人
心的设想,都不是空的,必须通过具体化的项目,一个个具体项目支撑来实现。有了蓝图,急不得,也慢不得,更等不得。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把两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工作要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
城市建设方面,在规划区内,要根据城市规划谋划城建项目,每一个区块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缺什么补什么。城市建设是为
人服务的,当干部要牢记一切工作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需求,“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深化。我们的城市很美,但功能很不完善,大家要研究,城市区域功能缺什么,优质资源怎么布局,新区怎么建,怎么加快城市组团发展等等。
产业发展方面,我市现有六大支柱产业,未来要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各地也要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积极谋划和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文化服务方面,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追求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就要建设发展什么样的文化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愿望。
基础设施方面,目前,这方面我们谋划的项目还不够。比如老城区基础设施很薄弱,棚户区需要改造,地下排水管网不够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不配套。省里近期要投入资金,对“七小”水利工程进行提升改造,市、县区和镇村要抓住机遇,积极谋划和争取建设改造一批水利项目。
三、坚持开放发展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发展的空间取决于开放的空间,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开放的水平。淮北是基础很好的城市,建城之初比较开放,人口来自四面八方,但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相对滞后,思想观念落后,体制机制固化。
首先,要思想解放、眼界开阔、胸怀宽广。不开放发展不了,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哪个地方不开放就是死路一条。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依靠两种因素,一是内力,二是外力,干部的成长也是如此,一是组织培养,二是自己努力。不引进外力,不借助外部资源,不走出去、请进来根本发展不起来。当前淮北最紧要的就是推进开放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精致淮北也是从开放的角度定位其发展目标、方向和路径的。
第二,要有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要开放发展善包容,否则外面好的东西进不来,没有包容也开放不起来,开放包容是两个方面,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借鉴,把外面好的东西拿到淮北,内外结合才能促进发展。要多管齐下,从体制、机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和优化促进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三,要领导带头招商引资。发展靠项目,项目靠什么?靠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生产要素,怎么把内部的激活,怎么把外部的引进来,这是我们干部要带头做好的事情。体现在招商引资方面,干部怎么引领群众?就是领导带动一般干部,一般干部带动普通群众,以招商引资统揽工作全局,在全市上下形成招商引资压到一切的氛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淮北发展所用。
四、作风决定成败
归根结底,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还是干部。我们举办这次专题研讨班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找准定位、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转变作风,进一步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首先,要创新思路。创新是当今社会的最大特征,看干部首先看是不是开放型、创新型干部,用干部首先要用这样的干部。没有开放创新在当今做不成事,只有开放创新才能找到正确思路,墨守成规不行,社会变化了,工作对象变化了,老的办法可能不管用了。创新不是乱创新,要合乎规律、合乎科学,把上级政策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工作任务与人的特点结合在一块,谁善于结合谁就善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二,要有好的方法。有则事半功倍,没有则事倍功半,出了力流了汗也没有好的结果。好的方法离不开开放创新,这是科学发展的时代理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工作推进中,既要与时俱进,又要有好的方法。特别是我们的镇村两级干部,最重要的是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善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群众智慧,从群众中来是因为群众是父母,是英雄,到群众中去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决策再去实施,有群众支持才能做得好。比如做好新形势下征迁拆违工作,既要控违,又要在不违背群众利益的前提下搞好拆迁,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把政策宣传透,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不能因眼前利益影响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不起来才是对群众利益最大的损害。
第三,要真抓实干。我们有创新的思路,有科学的方法,还要有实干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定下来的事,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办好,能否提质提效把项目建成,取决于干部的作风实不实、责任心强不强。干部只要对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并且把好的思路、好的办法、好的作风结合起来就能成事。打造精致淮北,实现作风精细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要继续努力。
第四,要清正廉洁。廉洁不仅决定事业成败,也决定干部个人成败。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以上是在大家发言之后谈的几点想法,也是和大家作一交流研讨。希望大家以这次专题研讨班为契机,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为推动转型、加快发展,建设产业精良、文化精深、城市精美、作风精细的精致淮北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不同经济成分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等,促使城市居民逐步突破了传统单位体制的局限与束缚,开始寻求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活动方式。“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改革思路要求政府和企业将大量的社会和服务职能剥离出来,交由社会或者市场来承担。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已成为时代之需。
一
从封建社会的“什伍”制、“邻保”制到民国时期的“保甲”制,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思想都是以对居民个人的控制为基础。街、居体制建立的初衷也秉承了这一思路。
改革前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街道和居委会的权力很小,功能有限。除了国家主要通过“单位”传达各类城市管理信息,进行社会组织、社会动员和资源分配,街居自身处于边缘性地位外,区政府各类职能部门还在街道设立了相应的对口单位实行所谓的“条条”管理,于是“区政府政策实施主要通过各职能部门,然后再由各局传达到街道各所,街道办事处只是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比如宣传和动员,以及随同税务人员和工商人员进行检查等。[4]”尽管在改革前的二十多年中街居组织的职能有所扩张,机构也不断膨胀,功能的虚拟性有所改观[5](p29-34),但其边缘性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即使创办托儿所(幼儿园)、副食品经营网点、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有限度的社会保障等,也都是以为“单位”外居民提供服务为主,并不侵入传统的“单位”内居民原有的利益圈。二是“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职能,起到了“把市民组织起来”的作用,压缩了社会权力的存在空间。在“低工资、高就业率”的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为居民及其家属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服务。源于军事供给制的“单位”制度承担的不仅是经济职能,更多的是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职能,这种复合功能特征使它具备了超强的动员和管理社会的能力,从而把街居组织的城市管理职能压缩在数量极少的无单位居民范围内。三是造成居民工作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区域分离。对单位体制内的城市居民来说,“单位”就是其福利共同体,按照国家政策和规定负责为其分配工资、福利及各种政治、社会资源,大到就业、升迁,小到结婚、吵架,“有事找单位”,与居住地的基层组织没有太多关系。街居组织由于无法介入居民生活,不可能有效实施社会管理①。四是强化了居民的身份特征。在“单位”与街居组织的二元管理体制之下,城市居民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身份特征。有单位的可以根据单位性质享受相应的政治、福利和社会待遇,没有单位的则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由于个人在单位中的不同序列及单位在整个单位体系中的不同序列,使得具有不同单位身份的居民拥有不同的社会感受。单位的封闭性特征则使单位外人员很难有机会流入单位内,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成员流动也大都借助“关系”等非正式资源。
二
面对社会形势的迅猛变化,民政部门从承接企事业单位转移社会服务项目的需要出发,提出了“社区服务”的概念。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汉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对社区服务的内涵作了定义,明确了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各项改革事业的逐步深入,城市基层基础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如前所述,附着在“单位”身上的政治、社会、教育、保障等功能迅速剥离,单位组织的整合作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引导下岗工人再就业、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正在形成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重心。上海、石家庄、青岛、沈阳、武汉等地先后开展了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从近些年来各地开展社区建设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从单位主导型向街居社区主导型转变,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弱化单位的复合功能。主要是指国有经营性单位和国家财政供养单位继续分离办社会的职能,逐步与所办的幼儿园、食堂、学校、医院以及其他服务性机构脱钩,通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把单位的后勤保障逐步推向社会,实行市场化管理。二是通过简政放权,强化街居职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区政府的授权,街道办事处享有或者扩张了综合协调权、执法权、处置权、监督检查权等,从而能够行使相应的政府管理职能,对辖区内的社会治安、市容市貌、便民服务、精神文明建设、街区建设等进行有效的管理。武汉市江汉区按照费随事转、财随责走,责、权、利相配套的原则,把职权和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使社区居委会有职、有权、有钱。三是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这是新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组织基础。对原来的居委会按照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社区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等原则进行重组,以适应功能扩张、人口居住密集度增加以及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客观情况。调整后的社区居委会规模一般在1000户至3000户之间。原来从属于各单位的家委会也一并转制为社区居委会。四是加大居民社区参与力度。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是社区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目前的居民社区参与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参与渠道有所拓宽,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除了三年一次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外,日常议事和决策的参与制度也有所完善。北京、上海等地都开展了居民直接选举居委会的试点工作,并准备大面积推广。沈阳、武汉等地在社区内普遍建立了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代表组成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社区内的重要事项。居民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决策中来。
向街居社区主导型体制转型反映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治理现代化国家的新理念,对于当代城市基层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体制关注的不是基于行政区域划分后的控制,而是对人的关怀,强调的是与居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日常事务。从管理目的来说,由过去的控制向服务转变。单位体制限制人口流动,固化了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关系,强调资源在单位内部的相对公平的分配。通过政府-单位-资源分配-职工实现城市管理的目标。社区体制则以服务为核心,强调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人文居住环境,并不关注居民流动或其工作单位的变更。实现城市管理的链条是政府-社区-居民。从管理形式来说,由过去行政命令式的统治向强调居民参与的治理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具有很强的行政功能。政府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都是服从与被服从的行政命令关系。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都按照行政命令模式运行。社区体制则强调透明、回应与参与,要求社区事务的处理、各项措施的制定、实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从而拓宽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对话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基层管理的方式。以小政府、大社会为导向下放权力是街居社区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上海、北京等地都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下放部分管理权,赋予街道办事处更多的权限[8],街道也同样向社区居委会下放权力。政府权力的回缩为社区组织的发展释放了更多的权力空间,不仅为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等法定性社区组织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促进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晨练队、法制宣传队、秧歌队等非法定社区组织的发展。街居社区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社区不总是为了“管”居民,居民也不再“躲”社区。社区成了居民实现利益诉求的必备通道,居民愿意为社区发展出策献力。当居民与社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关系,生活的重心从单位转移到社区,能够通过参与各种法定性或非法定性社区组织的活动,对社区事务的处理“说三道四”,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时,受单位的束缚就会越来越少,也就为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打下了基础。
三
推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的标志性工作是开展社区建设。尽管目前全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拓展的可喜局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单位体制在城市基层管理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基本态势。许多城市开展的社区建设尚处于示范和总结阶段。总体上说,目前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还处于初始阶段,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仍然是人们经济收入及福利分配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最具活力的社会成员仍然集中于各种各样的单位之中[5](p199)。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单位体制正呈现出逐步弱化的趋势,街居社区体制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正呈现出逐步强化的趋势。
社区主导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主张合作、参与、效率、共享,符合当代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理念。公共管理领域的治理以善治为目标。“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9](p326)”这一体制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把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区事务交由社区自己管理,强调居民与政府之间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将“善治”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10]。对照善治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性六个基本要素[11],可以发现当前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行政化倾向诱发了社区管理机构的合法性危机。这里的合法性是指被社区居民内心所体认并服从的权威和秩序,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关系。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事实上,居委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按照街道办事处的指令开展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并没有被居民体认为“自己的组织”。各地在社区建设中重构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等社区管理机构多数由户代表象征性选举产生,即使是在直接选举的地方,也都采取先选后聘的办法。功能上与过去的居委会没有实质性差别,主要工作仍然是承办“上级”部署的任务,工作人员的薪酬亦由政府财政拨款解决。在社区管理机构看来,政府是老板,社区居民是管理对象。行政化了的社区管理机构不能表达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也就无法获得居民的信任。
第二,居民参与不充分导致居民与社区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出现断裂。社区是居民生活的环境依托,只有居民知道社区真正需要什么。社区管理机构如果不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就会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所以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必须容纳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建立管理机构与居民之间协调的、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居民参与普遍不足,参与机制很不完善。一方面,社区管理机构提供的、供居民参与的事项极少涉及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居民对参与的价值和作用表示怀疑,缺乏足够的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另一方面,居民缺乏通畅的参与渠道。常常是社区管理机构感到有必要了,就召集居民来开会、布置、传达,或者是政府有关部门提了要求,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赶快组织居民。即便是在成立了居民代表大会的社区,什么时候开、讨论什么主题也都是由社区管理机构定,居民代表只有“听”的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缺乏一套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程序或规定作支撑,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居民参与的缺失影响了社区管理机构与居民之间的有效合作。
第三,法律滞后模糊了社区各类组织之间的权利界线。法律是公共管理的最高准则,社区各类组织和居民都必须在法律划定的范围内活动。如果法律没有清楚地划定社区组织、居民之间的权利界线,就容易引发争议,造成管理的低效率。如果法律的规定得不到遵守,也同样不可能实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转型。目前涉及城市基层社区的法律有《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居委会组织法》。前者制定于1954年,后者于1990年颁布实施。由于制定时间较早,这两部法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对居委会结构、功能、范围、组织、产生等方面的规定就与当前社区建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也可以说已经突破了法律所调控的范围。关于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之间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街道往往利用自己掌握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将居委会“改造”为自己的“派出机关”,形成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一些新兴的社区组织,如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服务等与街道、居委会之间的关系,也缺少法律上的规范。由此引发的各类组织之间的权利纠纷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效、协调的社区管理机制的形成。
第四,职能转变不到位妨碍了社区管理的成效。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如果居民没有足够的权力参与社区的选举以及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就不可能热心于社区事务,所谓的善治也就丧失了基础。现在的问题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功能模糊不清。有些方面越位,包揽了过多的应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的职能;有些方面又缺位,对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中介机构、社会工作团体的培育、指导不力,对介入社区发展的专业性非政府组织的“资助性投入”不足[12]。另外,还存在着职权不足的问题。虽然各地在推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也都按照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的原则开展了简政放权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许多条条上的实权部门并不情愿将权力下放给街道,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城市基层管理新格局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由于职能转变不到位、责权利不对等,街道的管理尽管门类齐全,但效率并不高。街道对社区权力的制度性侵蚀,又削弱了居委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阻碍了社区自治的正常发展。
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是构筑新型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各地在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社区立法进程。当前较为紧迫的任务是修改《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尽快制定《物业管理条例》、《社区服务办法》等一系列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修改后的《居委会组织法》应吸收近些年来各地在推行社区建设过程中创造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使之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需求相适应。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社区内各权利主体的活动。
二是深化街道体制改革。重点是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认真转变职能,进一步理清与区政府和社区居委会之间不同的职责定位和相互关系。一方面要努力完善自身职能,依据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确立街道办事处对辖区管理负总责的地位;另一方面要从深化“服务”入手,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开展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并从制度上约束街道的“创收”冲动,使其专致于指导、监督和资金、政策上的引导。尤其要彻底摈除街道随意向居委会下派任务的制度根源,使街道与居委会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落到实处。
三是推动居民利益社区化。以街居社区整合城市居民的关键在于居民利益社区化。当社区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时,居民的生活重心自然就会转向社区。因此应当强化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居民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参与社区事务的愿望。从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史不难发现,社区建设本身就是居民利益社区化的重要表征,只是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显不足。由于“单位”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使得许多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仍然非常紧密,这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特别是政治、福利、保障功能等,降低职工与单位之间的依存度,使居民除工作之外的其它利益关系都能在社区得到体现。
四是努力构建社区参与平台。参与冲动的强弱受制于社区与自身利益的关联度和参与渠道是否通畅。在城市,由于工作单位不同,居民们尽管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彼此却大都不认识。人文环境的陌生弱化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因此必须努力构建适宜的参与平台,使居民的参与冲动能够有机会释放出来。构建居民社区参与平台应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法定性平台为主,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秧歌队等非法性平台为辅。
五是促进社区自治制度化。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依托,社区自治应走制度化之路,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使社区居民切实享有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首先要依法选举社区自治组织,逐步推广直接选举制度;其次要规范居民日常议事程序,不同的社区要依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议事规则;再次要推行区务公开,社区事务的决策情况、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都要及时向居民公布,便于居民监督。
六是建立一支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基层社区的需求也逐步向多元化迈进。过去那种以退休老人为主体的居委会成员结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社区需求。因此,应将社区工作者及相关的社区专业工作,纳入正规的职业范围,促进社区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城市基层社区管理。同时要加强社区工作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尽快造就一支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产业结构单
一、生产方式粗放、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是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困难。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依赖资源,抑制了人们的创造能力,结构调整缺乏内在动力,并且带来了生态恶化、收入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山西省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长期倚重于煤铁资源。近年来,晋城市坚持从资源型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调产,增创优势,在优化结构中构筑支柱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晋城市始终把转型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狠抓四个重点。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根据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重组整合之后,全市保留矿井129座,产能规模为1.12亿吨,平均单井规模由32万吨提升到87万吨。在此同时,我们还及早规划新建玉溪煤矿1000万吨,东大800万吨,沟底、沁和各500万吨,国投一期400万吨等几个现代化的骨干矿井,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
2.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下功夫作了三篇文章。一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在稳步建设高浓度氮肥项目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转向发展以醇醚燃料为主的碳一化工,形成煤肥电和醇醚烃及精细化工并举的产业链条,实现由主要生产化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二是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加快了煤层气开发利用步伐。到2008年底,已建成地面煤层气抽采井2621口,年抽采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以上。全市累计建成煤层气发电厂21座,总装机容量18万千瓦;同时建成煤层气加气站5座,累计改装煤层气汽车3000余辆,市区内出租车全部改装成为双燃料汽车。城市主城区80%区域和居民用上了煤层气。三是大力发展煤电化一体产业。主要是鼓励煤电化工企业整合重组,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目前途经我市的全国首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完成,实现了由输煤变输电的跨越。
3.精心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了形成多元稳固的产业格局,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是发展精密铸件和制造业。通过淘汰落后工艺、整合冶炼资源,延伸产品链条,积极扶持发展中高档铸件和汽车精密铸件。目前,全市已形成150万吨中高档铸件的生产能力。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晋城市的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已经起步,2011年底晋城市工业园区将实现产值百亿目标,成为全球重要的精密光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发展新型建材业。充分发挥当地陶土优势,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阳城建成了建瓷工业园区,入区企业已达到6家,生产能力达到2100万平方米。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拓展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我市背靠三晋腹地、面对千里中原的区位优势,利用高速运输网络,通过整合资源,正在抓紧物流中心园区建设和各县(市、区)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
心建设。依托当地丰厚的旅游资源,2008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50.6亿元,同比增长21.64%。
二、统筹兼顾,创新机制,在工作实践中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子
转型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兼顾,超前谋划,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1.未雨绸缪,及早规划。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转型必然会陷入 “矿竭城衰”的困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资源稳定开采阶段的各种优势,抓住国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订了全市转型发展规划,努力掌握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巨大动力。这几年,我们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先后吸引了台湾富士康、香港华润、德国北威州RWE公司以及中海油、中石化、中煤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晋城落户。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的引进落户,为我市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牵引拉动的火车头作用。
3.注重科技,尊重人才。不断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识,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企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培训和引进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实用技术人才,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4.注重生态,优化环境。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先后关停了500多家污染企业和节能减排不达标的企业。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7天,位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狠抓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城市绿化、镇村绿化和企业绿化,完成高等级公路沿线、白马寺山和城市可视荒山绿化任务,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口、城市出入口绿化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5.7%,市区绿化覆盖率45.8%,绿地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5.注重安全,促进和谐。在转型发展中,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认真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使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2009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8%、89.1%、16.6%、93.5%,为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安全环境。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五大惠民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和实事工程,着力抓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们在转型过程中有稳定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修编完善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将市区规划 “六位一体”、带状向心、联动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农民创业。加强新农村建设,坚持“抓住两头、带动中间、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针,全力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区,重点搞好环城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村镇规划和产业规划,促进这一区域的城镇和新农村向中心城市融入,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