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7:0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

第一篇: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

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

《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是国内首份关于行动学习的调查报告。调查由本刊联合北京百年基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共同进行。以下是调查结果的部分内容。65%的企业计划引进行动学习

在此次受调查的企业中,有64%的单位或组织从未应用过行动学习,只有36%的单位或组织应用过行动学习。

而在未应用过行动学习的单位或组织中,有28%的单位或组织正在引入行动学习,有37%的单位或组织打算在1~2年内引入行动学习,没有这个打算的只占到3%。

正在引入或打算在1―2年内引入行动学习的单位或组织占到65%。从这一数据来分析,我们发现,行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促进组织发展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单位或组织的认可,未来行动学习会在更多的单位或组织中发挥其作用。

高市场竞争的行业优先导入行动学习

在应用过行动学习的企业中,电信服务业占25%、制造业占18%、IT业占12%、多元化企业占12%、建筑与房地产开发占10%、金融与投资占8%、电力占6%、医疗保健及药物占6%、其他占3%。行动学习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人才发展方式

在调查中,我们还对“你认为最有效的管理人才发展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是:行动学习(55%)、导师制(34%)、挑战性任务(3 1%)、轮岗(30%)、课堂培训(26%)(见图表1)。

有7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行动学习会成为中国企业主流的管理人才发展方式。

在企业应用行动学习的初衷调查中,提升领导力/发展人才遥遥领先,占到了62%,其余理由按占比大小分别为:改善运营绩效(39%)、推动组织变革(33%)、加强战略规划与执行(26%)。另外,在调查中,有的企业还提到,促进文化落地也是其应用行动学习的初衷。

行动学习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此次调查中,企业认为带给自己的价值最大的前五项分别为:培养参与者的系统思维能力(65%)、有利于创建学习型组织(58%)、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管理能力(53%)、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业务问题(49%)和培养参与者的沟通能力(43%)(见图表2)。

91%应用过行动学习的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催化师队伍

要想将行动学习在企业内得以推广,一支催化师队伍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但本次调查发现,只有9%的企业拥有自己的催化师队伍,91%的企业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催化师队伍。绝大部分企业对于引入催化师培养项目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其培养方法缺少思路。

对于行动学习在组织内成功导入的建议

明确目的结果导向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必须导入行动学习,如果只是为了赶潮流,把行动学习当成一次“运动”或“作秀”,那么这样的引入将收效甚微。行动学习不是简单地开一个研讨会或“纸上谈兵”,它真正促使参与者将所学系统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没有清晰的目的和目标,行动学习就不可能成功。

组织导人行动学习进行具体项目设计时,需要根据项目目的,从个人发展、团队发展、业务发展、组织发展多维度系统考虑,以保证项目设计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发动高层选准时机

导入行动学习从来离不开高层的支持和参与,华润、中粮的成功实践向我们充分说明了高层支持的重要意义。当行动学习导入时能以高层“夜不能寐”的绩效和业务问题入手,从某种意义上说,行动学习便成功了一半。

因地制宜体验先行

我们建议根据行动学习认知度和准备度,企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导入方式。无基础的可先采用引入行动学习体验课程的方式,再引入相关项目;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企业也可先进行试点导入再进行系统导入。同时,可借行动学习工作坊的形式进行一些行动学习方法的体验,以强化对行动学习的认知与体会。

系统设计混合学习

多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人才培养与发展实践证明,影响人才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70%来自于关键经历(根据人才的特点匹配相对应的、关键性的业务岗位或角色);20%来自于人际反馈(从同事、上级、或客户那里得到反馈和建议,实现自我提升);10%来自于培训教育(参与专业技能类的、通用管理类的课堂培训,获取知识和信息,实现个人提升和发展)。

一个成功的行动学习项目除了融合除行动学习,往往还结合诸如测评、e-Learning、课堂培训、跨界学习、内外部论坛、教练反馈等多种人才发展方法,以保证项目设计方法的混合性与成果的有效性。

狠抓跟进促进落地

行动学习真实的挑战来源于离开课堂后项目小组成员都做了些什么。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群策单干”:课堂上小组研讨很热烈,课后实践却成为组长一个人的事,没有形成真正的团队学习。行动学习项目启动时需建立承诺,并加强项目管理与过程管控。

注重反思改善心智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著名组织学习专家阿吉里斯(Chris Argris)认为,“反思的技巧用于放慢思考的过程,使我们更能发觉到自己的心智模式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阿吉里斯的合作者熊恩(Schon)经过长年的研究发现,“行动中的反思”使真正杰出的人士与众不同,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行动学习应用过程中,有些企业意识到了“行动”的重要性,但一味强调“行动”,追求行动的结果,却没有及时放慢脚步进行反思,忽视了通过质疑反思促进心智模式的转变的学习机会。其实,如果忽略“反思”的作用和环节,所谓的行动结果就只能是暂时的,是单环学习,很难取得长久的收益。

队伍建设内化移植

行动学习需要精心的设计与准备,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帮助和参与,需要有能力组织和引导参与者展开有效对话、进行有效反思的催化师。催化师不是直接告诉或教导别人,而是激活别人沉睡的智慧,引导别人贡献智慧并引导大家理解分歧、达成共识。优秀的催化师是行动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二篇:中国企业的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的调查报告

对企业开展相关的调查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的经济现状。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企业的调查报告,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企业的调查报告一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温和复苏之中,但受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则处于进入新时代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了解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现实状况及企业家对未来发展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了“XX·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历史上并不多见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正常状态。企业产销逐渐回暖,库存水平趋于正常,企业盈利改善,企业景气明显回升。

从对未来的预期看,企业家认为未来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价格保持上涨态势,用工需求温和上升,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上升明显,投资信心有所增强,企业经营前景整体比较乐观。

在企业景气回升的同时,产业、区域、规模等结构分化十分显著,新旧发展动力正在转化,质量效率有所提高。IT、医药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景气持续大幅上升,正逐步替代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企业创新动力有所增强,创新投入持续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增加。

调查发现,企业家认为当前经济“偏冷”或“过冷”的比重,以及经济形势“很差”或“较差”的比重均明显下降,而认为当前经济“正常”的比重,以及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比重均上升较多。值得注意的是,XX年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企业家首次超过一半,为自XX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调查表明,相对于我国经济经常表现出的冷热交替、波动剧烈的特征,多数企业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历史上并不多见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正常状态。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企业的创新动力也有所增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家在选择“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同时,% 的企业家选择“增加创新投入”,连续两年超过60%。

基于企业景气状态的改善,企业家预期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稳健态势。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的中位数为%,与此同时,企业家认为,当前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设备利用率仍处于低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企业成本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尚未缓解,此外原材料成本、环保支出增加也较多;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四是房价上涨预期依然较强,二三线城市尤其明显,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造成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在加大;五是各地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民间资本参与热情低、潜在风险积聚等问题。

企业家认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要珍惜当前宏观、微观经济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决防范潜在的经济风险,更加注重简政放权相关措施的实际成效,通过进一步减税等举措实实在在降低企业成本,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产业政策,更深程度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企业的调查报告二

一、调研情况

(一)机构基本情况

1、机构成立时间

机构创建时间

所有机构均成立于XX年以后,其中2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8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4家机构成立于XX年及以后。经计算,14家机构的平均存续时间为年。

在欧美等地区,社会企业是在公益组织发展上百年以后才有组织地出现的。和欧美地区不同,在北京,公益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大量出现,社会企业紧随公益组织在XX年以后大量涌现。

2、机构规模

机构年收入(XX年)

14家机构中,有7家XX年收入在100200万(不含100万)之间,有4家在100万及以下,1家在XX00万(不含200万),1家在300400万(不含300万),1家在500万以上。经计算,14家机构XX年平均收入为万元。

所有受访机构XX年收入小于1000万,均属小微企业;结合年的平均存续时间和万元的平均收入来看,受访机构与商业企业相比,发展速度缓慢。

3、机构注册类型

机构注册类型

14家机构中有8家在工商部门注册(其中3家因工作需要,正在申请民政部门注册),1家在民政部门注册(有工商注册的计划),4家同时在工商及民政部门注册,1家未在大陆地区任何部门注册,也在争取民政部门注册。

造成受访机构注册类型多样的原因,不仅和社会企业的来源有关(如部分机构仅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部门,部分机构从商业企业转型而来),也和政府相关政策有关(如部分机构原本计划在民政部门注册,但由于政策限制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但一直没有放弃申请民政部门注册,有的机构原本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为了顺利申请政府资助,又同时选择民政部门注册)。同时选择工商和民政部门注册的机构,基本上还是一对人马两块牌子,其商业部分和社会公益部分独立和配合的有效方法还在探索之中。

4、对社会企业的认知

是否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计划成为社会企业

所有机构均表示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认为社会企业是“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计划成为社会企业。

经过有关机构多年来的不断努力,社会企业概念已在受访机构中有了很好的认知。

5、对利润分红的认知

机构分红情况

14家机构中,2家机构无数据,其余12家机构中,有1家表示不可以分红,所有利润应用于机构的扩张和社会目标的实现,11家表示可以分红(分红比例也有差异,比如有机构明确表示30%利润不能分红),但是其中至少有9家未分红(原因是这些机构尚处于发展期,有的尚未实现盈利,有的将盈利用于产品研发,无力分红,有的为民政部门注册,但有工商注册计划且愿意分红)。

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企业分红比例的意见均来自于国外经验和学者研究,而各国社会企业的官方分红标准各有不同,学者对此也各持己见,因此各机构对于社会企业是否应该分红、分红比例是多少也持不同态度。分红有利于激励管理团队和吸引外部注入,不分红有助于保持机构的独立性和目的的纯粹性,应慎重决策。

(二)创始人情况

1、年龄

创始人年龄

14家机构的创始人年龄为2160之间,其中3140岁的为6家,5160岁的为5家,4150岁的为2家,2130岁的为1家。

受访机构创始人3140岁和5160岁的人占多数。其中5160岁的创始人所在领域基本为养老助残等传统社会领域,而3140岁的创始人所在领域则稍显多元。

2、性别

创始人性别

14家机构共有22位创始人,其中12家机构创始人数量为1,2家机构创始人数量为2,1家机构创始人数量为3及以上。21位创始人中,仅有4位男性。

受访机构的创始人中女性的比例高达82%,远高于商业企业创始人中女性比例不到30%的比例。

3、动机

创业动机

14家机构中只有3家机构的创始人是事业型创业,其余11家为情感型创业。

根据创业动机的不同,商业企业可分生存型和事业型两类,二者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商品交易赚取利润。和商业企业不同,受访机构的创业动机分情感型和事业型两类,其中情感型创业的创始人应平衡情感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4、合伙人

合伙人情况

14家机构中有8家机构除创始人以外无合伙人,2家机构有12位合伙人,3家机构有2位以上合伙人,1家机构正在建立合伙人制度。

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曾说:“对于一个创业机构而言,团队的重要性大于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机构成长环境变化快速的情况下,只有建立一个精干的核心团队,机构才会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否则单靠创始人自身是难以应付机构的管理、营销、公共等诸多事务的。合伙人的缺失是制约机构成长的因素之一。

5、培训经历

是否参加过企业相关培训项目

14家机构中有12家机构的创始人参加过企业相关培训,其中有8家参加过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以下简称:bc)组织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4家创始人参加过其他组织提供的培训,2家机构创始人没有参加过企业相关培训。

受访机构不缺乏参加各类企业相关培训的机会,这些培训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不过,这些培训多是普适性的,个性化不足。有针对性的、深度的辅导和扶持成为很多受访机构的迫切需求。

6、国际交流

是否参加过国际交流

14家机构中,10家机构参加过国际交流活动。说明和商业企业相比,北京的饿社会企业拥有更多与国际同类型的一流组织交流的机会(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组织的参会参展、基金会组织的交流学习等)。

国际交流让受访机构开阔了视野,了解到了国际一流组织的发展经验。不过,如何将这些经验本土化,使其符合的实际国情和机构的发展水平,也成为了受访机构面临的难题。

(三)商业化水平

1、战略与模式

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模式是决定企业基因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商业企业甚至有“战略是企业的生命”、“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的说法。因此,商业企业高度重视机构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设计。

受访机构在机构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设计方面,和商业企业相比存在差距。有的机构战略决策缺乏科学有效的论证,具有随意性;有的机构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机构背上了沉重的发展包袱。

2、管理水平

(1)员工培训制度不健全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企业长远发展。良好的员工培训制度将机构战略和核心需求与员工的自我发展需要相结合,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受访机构员工培训制度普遍不健全。多数机构仅对员工进行了基本技能的简单培训,缺乏培训的系统化、制度化和日常化安排,有的机构认为为员工提供外部机构组织的学习活动就是培训,更有机构认为员工培训就是“灌输虚的东西”,没有意义。

(2)机构文化建设不足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相关核心理念的塑造和传播的过程,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凝聚企业的向心力,激发员工的斗志,还可以对员工起着行为约束作用,引导整个企业保持健康向上的氛围。

受访机构对机构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甚理想。有的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停留在机构视觉形象的塑造层面,有的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早晚会和表彰先进,缺乏对机构的理念、文化等的提炼和传播。

(3)人员设置不科学

人员设置是否合理对于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员设置,可以充分发挥人员的作用,使保持良好的运转效率。

受访机构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很多机构人员岗位职责不清,经常出现临时调配的情况,这样不仅使员工难以专注本职工作,影响了机构工作效率,还使得员工绩效难以评估,从而使机构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体系。

(4)人员梯队建设较差

人才梯队建设能够引导企业从企业内部和市场中发现优秀人力,在实践中培养大批人才,同时激发人才的创造精神,形成继任者的人才源泉,为实践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受访机构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的表现不佳。多数机构由于缺乏合理的员工培训和激励体系,人才的培养速度较慢,经常出现机构一发展人才就紧缺的情况,因此很多机构普遍出现“1+n”的人才阶梯结构,即创始人带领一堆相同级别和能力的员工。

3、宣传与营销

(1)媒体宣传

成功的企业也往往是善于开展媒体宣传的。因为,他们深知树立企业品牌是长期的工程,而巧妙借助媒体力量是树立企业品牌有效方式之一。

多家受访机构比较重视媒体宣传,部分机构借助媒体对公益事业的关注获得了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但是,总体看来,受访机构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难以将媒体对机构和创始人的关注转化为对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存在较大程度的被动性,难以主导媒体传播过程;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危机公关的能力不强等。

(2)产品销售

对于社会企业而言,产品的销售是其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产品销售,社会企业就没有经济实力去完成社会使命。从这一点上来说,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一样,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通过产品销售,赚取利润。

受访机构在产品销售上存在诸多不足: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往往从自身出发,较少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和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销售渠道方面,不仅缺乏建设经验,也缺少系统设计。

4、外部吸引

(1)商业才人吸引

社会企业是用商业的手段和智慧来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商业人才对于社会企业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优秀的商业人才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运营理念,还可以帮助企业整合,优化产品,开拓市场。

很多受访机构表示在吸引商业人才方面存在巨大困难。主要原因包括:机构发展战略不清、激励机制缺乏,难以吸引人才;过分强调报团取暖,不主动拥抱商业社会。

(2)外部投资吸引

外部投资,尤其是股权投资近年来已经成为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里有近60%的企业上市前接受过私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不仅为企业解决了资金困难,还为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和运营的一整套理念和方法,从而帮助企业突破瓶颈,快速成长。能否吸引到外部投资,尤其是外部股权投资,成为判断一个企业价值的重要标杆。

受访的14家机构中只有3家机构受到商业股权机构的投资,投资总额方面,1家在100万以下,1家在5001000万之间,1家在1000万以上。其余机构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未受到投资。因此,受访机构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投资的参与,更需要自身固本强身。

二、发展建议

(一)政府

1、制定社会企业认定标准

厘清目前商业企业、社会企业、社会组织没有明确界限的混乱局面,从组织目标、收入来源、利润分配等方面出发,制定适合国情并可操作的社会企业认定标准,将社会企业与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区分开来,有利于社会企业自身明确经营目标、规范经营制度、清晰参与方预期等,同时有利于政府对社会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明确管理规范、落实具体措施等。

2、加大政府购买社会企业服务力度

将社会企业作为单独门类纳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范围,加大对社会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整合优质优先在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青少年服务、计生特殊家庭服务、信访服务、矫正服务、扶贫与社区发展、生态保护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民生福利领域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提升社会企业承接购买服务的能力,促使社会企业的自身发展迈上新台阶。而且,运用社会治理理念谋划系统的政府购买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有效的社会治理,有利于构建新型政社关系和社会格局。

3、鼓励专业组织为社会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政府要在购买服务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市场化运作,形成良性发展环境。以政府可以以购买服务、委托课题等多种形式鼓励专业组织,如企业、高校等,发挥自身所长,为社会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同时对提供服务的专业组织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以政府的引导力量促进多种专业向社会企业聚集,提升社会企业从规划到执行等各个方向的建设和发展能力,帮助社会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4、制定社会企业政府扶持政策

参考北京市扶持福利企业、高新企业发展的经验,系统制定除购买服务之外的社会企业扶持政策,如将社会企业的发展纳入北京市的社科规划、给予社会企业适当的各类税收优惠、给予社会企业服务和产品良好的信用评级、等同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社会企业、应届毕业生选择社会企业就业给予北京落户政策、对于购买社会企业服务或产品的企业予以支持等,以保证社会企业发展初期有足够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

5、建设社会企业孵化园

参考各地建设高科技园区的经验,建设社会企业孵化园,为初创期的社会企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办公场地、适当的经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并有计划地引进为社会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科研等服务的机构,社会企业的聚集也利于彼此沟通信息、交流成长经验。对于批准入驻孵化园的社会企业,由园区管理机构与其签订孵化协议书,办理相关入驻手续,并将相关资料报备,通过园区管理建立起沟通政府和人才、资本与技术、科技和产品、研发和市场的桥梁

6、对社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政府以投资方式促企业发展的角色正在逐渐转变——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直接投资者转变为间接投资者,这种做法同样可以在社会企业领域借鉴。由政府牵头设立社会企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于社会企业初创期,从而培养出一批极具创新能力、市场前景好的初创期社会企业快速成长,为商业化投资机构进一步投资规避一定风险,引导其后续投资,并为企业提供上市辅导等,用“接力棒”方式将社会企业做强做大,为乃至全球社会企业的发展树立崭新榜样。

(二)企业

1、树立正确的利润观

勇于言利,处理好社会效益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的关系,要清楚知道经济效益的实现是社会效益得以可持续实现的前提,在不妨碍社会目标的前提下争取利润最大化,同时对利润分红做出限制;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外来投资,要敢于描绘和阐述经济效益以吸引更多的合作;利用多种场合,宣扬正确的利润观,拒绝对社会企业进行道德绑架。

2、学习现代商业管理

现有社会企业多数是从社会组织转化而来,对商业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不是十分了解。这种情况下,更要多学习商业企业的运营经验,开阔眼界;积极搭建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赢得市场的尊敬,实现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建设与自身商业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培养职业化、专业化、行业化的工作队伍。

3、整合社会

社会的公益之风方兴未艾,社会企业建立信息整合通路,敏感捕捉各种有用信息,同时积极行动,整合各种社会为组织的发展服务,不能“坐、等、靠”。比如积极申请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借助免费名额等方式参加北京大学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中欧商学院mba培训等;与大学、知名企业、爱心人士等合作,借助其专业力量,提升社会企业发展能力。

第三篇:中国企业危机调查报告

【ICXO.com编者按】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一、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

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场中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零点调查最新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正面临1-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一般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3-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企业,那么目前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处于高度危机状态),仅有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

危机在爆发之前如同人体恶性肿瘤,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就完全不可防范。任何事物都不是空穴来风,多数危机在爆发前都有或多或少的预警信号,只是在危机真正爆发之前,这些蛛丝马迹的预警信号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足够的重视而已。从字面上看,“危机”中既包含“危”———危险和危难,也包含“机”———时机和机遇,危机的危险性和机遇性是同在的。中国的一句古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辨证地阐明了危机本质的双重性。危机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危机的机遇性在于:首先,危机可以暴露企业的弊端,使企业能够对症下药,为进一步发展清除障碍;其次,企业在危机中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危机处理得当,可以比在常态下更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的一次机遇。危机的危险性是固有的,而危机的机遇性必须基于企业成功的危机处理。

危机的普遍存在性、隐蔽性和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

二、缺乏高级管理人才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危机类型也越来越多。有的危机只是特定企业所特有的,有的危机却困扰着很多企业。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前三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分别有高达53.8%、50.0%和38.7%的被调查企业曾经经历过或正在面临着这三种危机的困扰。其中人力资源危机不仅是中国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危机,也是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之一,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当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人员一定的流动率是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员的正常流动是必需的,关键在于流动的频率(过度频繁的流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以及流入的是否是企业想要的人、流出的是否是企业想留的人。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市场,而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是“主动资产,只能由其天然的所有人控制着这种资产的启动开发和利用,其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足或者不合理时,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这一“主动资产的最大价值,如何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零点研究集团的另一项针对新社会阶层从业人员“跳槽原因的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福利待遇低、想体验新的生活;他们心目中理想职业的特点是:收入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单位有前途;他们对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单位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太少。由此可见,员工既关注当前的福利待遇,也关心个人和单位今后的发展前途及企业的文化氛围。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人才,既需要完善与员工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薪酬体系,更需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增强激励效果、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如何在企业发展的大前提下,尊重个人的发展和提高,给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平台,以事业吸引人才,以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凝聚人才是当前企业所需考虑的问题。因为一味“高薪只会使跳槽现象更加频繁,只有当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最大合理化之后,人才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三、危机识别能力薄弱

2003年春季,肆虐中国大地的非典危机唤起了许多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绝大多数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认同“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弱点,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转变成危机”、“危机管理不仅仅是事后采取应对措施,事前更要做尽可能多的计划工作”、“大多数危机是可以防范的,危机发生前都会有警告信号”、“企业应倡导每个员工都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等说法。

尽管普遍意识到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中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却同样普遍地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

如果将能从19种潜在危机中正确识别出5种或者5种以下者界定为低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6-10种的为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10种以上者为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根据这一划分,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企业管理者危机识别能力之薄弱由此可见一斑。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危机识别的能力比较薄弱,在危机识别时还具有一定的短视性,表现在对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具有非常直接关联的危机,如人力资源危机和产品服务危机等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对于并购、诉讼、工作事故、天灾人祸、媒体危机等与企业的经营和收效间的关联似乎不那么直接的危机的敏感

度相对较低。

但是,媒体危机、工作事故、天灾人祸、诉讼等危机发生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样能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因为它们与企业的生产运营间的非直接关联性使得企业管理者对它们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敏感的反应,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危机管理功效追求上的“短视性”应该引起重视。

四、处理危机措施不力

该项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在危机来临时,采取的措施普遍不力。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处理媒体危机的措施。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强化公众意识、反应和引导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媒体的社会传播通过影响企业的形象、知名度、美誉度而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另外,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使得信息传播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范围。当企业面临各种危机、内外交困时,企业无法避免地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目标,媒体对企业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纵观商海,既有因在危机中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而使形象一落千丈的企业,也不乏因在危机中妥善处理好了与媒体的关系,不仅使危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还“乘势”扩大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现代企业与媒体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许多企业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时普遍存在以下特点:对企业在常态时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与媒体的合作主要是常规的、表层的合作,缺乏积极有效的深层次合作;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或者是比较消极被动地应对媒体的报道,或者是对于媒体不利于自己企业的报道采取过激的反应,导致与媒体间关系紧张,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危机公关。调查发现:对于媒体不利于本企业的不真实报道,11.5%的企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36.3%的企业要视公众的反应之后再反应;33.2%的企业要投诉该报道的记者。这些消极被动或者是过激的反应均不利于企业与媒体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不利于企业用好媒体这把双刃剑。

二、企业处理产品和服务危机的措施。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灵魂,当企业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如果处理不当,往往还会引发媒体危机、客户危机、经济抵制、索赔、诉讼等诸多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进一步提升。

当出现产品危机时,企业如何应对?9.2%的企业认为产品和服务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当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不采取任何措施”;25.5%的企业采取“观望”态度:当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先不采取措施,视媒体和公众的反应再制定应对方案;39.3%的企业会按照企业内部现行的处理机制进行处理;只有25.5%的企业会立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并采取行动。处理危机,“兵贵神速”,危机来临时,选择不采取措施和“观望”态度往往会使企业“兵败如山倒”。

三、企业处理中高层管理人员意外离职的措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非常直接和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

但是,仅有17.2%的企业在平时就比较注重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接班人”,一旦出现重要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其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会造成过大影响;18.2%的企业对企业重要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持不在意态度,出现高层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时由上级领导指定临时接班人;47.9%的采用先企业内部竞聘,然后由管理会决定的方式;14.4%的采用由管理会直接决定的方式。

中国企业经理人职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现在已在进行,但是,对于当前许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他们是在尚未真正成熟起来之时就被推上了国际化、市场化的大舞台,如同一个刚开始学驾驶者却不得不自己驾车上路,并且上的是一条车多人多、路况复杂的路。随着WTO时代的来临,市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复杂,相比于国际化的规则和知识,“新手上路的中国企业管理者更缺乏的是经验;相比于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更难的是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因为后者更多的是基于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管理者当前最缺乏的。如何在正确危机管理理念基础上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危机防范胜于危机处理

“隐患险于明火,预防胜于救灾”,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防范危机同样胜于处理危机,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防范措施,而下面四条防范措施则应该受到所有企业的重视。

一、防微杜渐。有些危机(如重大自然灾害、疾病等)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有些危机却可能源于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足或失误的积累。前一种危机具有一定的不可预防性,而后一种危机如果能及早得到重视却是可以避免的。在日常的经营运作中对企业的薄弱环节或潜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形成正确认识,是危机防范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微杜渐”法。

有多少企业具有“防微杜渐”意识?在此次调查中,有74.7%的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表明他们所在的企业会对企业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有23.8%者表示不会。

二、设立危机管理团队。虽然危机管理并非只是特定部门或特定人员的职责,而是企业内各部门的联合责任,在企业内设立危机管理团队还是完全应该且必需的。调查发现,44.1%的企业内尚没有设立危机管理团队。

危机管理团队应该是企业的常设机构,因为危机类型繁多,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团队应该包括决策层负责人以及企业各部门(如公关部、人事部、保卫部、财务部、技术部等)的主管或优秀人才,还可外聘公关专家,组成一个智囊团。这些人才在企业常态时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起着防范和预警企业危机的作用,当企业一旦出现危机他们

就应该在高级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协调下快速起到处理危机的作用。当企业出现危机时,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快速直接调用相关专业人员的权利和能力。危机出现时,能否快速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团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平时的人才资源储备情况。

每个企业都有遭遇危机事件的可能性,但是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足够的能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并储备足够的危机处理资源。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法则和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下,这一对矛盾的客观存在将会孕育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危机管理中介服务市场。目前的中国危机管理专业服务市场尚不发达,但已有一些公关公司、管理顾问和咨询公司注意到了这一商机,推出了一些危机管理项目,但其重点只是集中在对实际危机的处理上,少有危机防范和危机预警服务。

三、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虽然说预先识别出危机并将危机“扼杀”于无形是成本最低的危机管理方式,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即便防范措施做的再好,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保证危机绝对不会发生。因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超前决策、精心策划出全面的危机管理计划,以便一旦危机真的来临时能够从容面对,不至于措手不及地去打无准备之仗。超过半数(58.5%)的企业意识到了危机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在制定经营计划的同时会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但是,由于危机管理计划与一般计划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计划在制定后就要努力使之付诸实现,而危机管理计划在制定之后,人们并不希望该计划有实现的机会,并且在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危机管理计划并没有实施。这就使得有些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来思考和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调查发现有近四成(39.5%)企业在制定经营计划时并没有制定正式的危机管理计划。

四、危机管理培训与演习。任何企业行为都是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实现的,因而有必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向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培训,首先要强调“居安思危”,强化其危机意识,强调许多大的、灾难性的危机可能仅仅源于小的疏漏,提高他们对于危机事件发生的警惕性;其次,则在于培训和提高员工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培训内容应该包括:①熟悉危机时企业内部的沟通系统和应急反应计划;②了解危机时应该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媒体、政府等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③传授其它企业实际危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调查发现,有31.2%的企业没有对内部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的培训。

危机既可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启示和机遇。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往往是深刻的,而从危机中获得的经验也往往是非常宝贵的。危机过后,企业如果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从危机中发现自身弊端、看到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采取措施为今后的发展扫除障碍,那么,危机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转机。

第四篇: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高层人员管理现状

内容摘要:我国企业董事会的决策作用明显增强,但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产生的主要方式还是由上级或行业机构任命;企业高管薪酬收入多元化,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建立了长期激励计划,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企业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尚需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报酬激励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体系企业发展治理结构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经营的决策者、组织者与指挥者,承担着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和责任。围绕“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产生的方式”、“有无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和包括高层管理人员“薪酬项目”、“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培训方式”及“薪酬收入水刊平”等项目,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我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产生的方式主要是由董事会聘任和上级或行业机构任命;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逐渐多元化,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建立了长期激励,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一.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产生方式

总体上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产生的方式主要是“董事会聘任”和“上级或行业主管机构任命”,占被调查企业的比例分别为786家(42.7%)和631家(34.3%);“社会招聘”产生高层管理人员的企业有362家(19.7%)。可以看出,董事会的决策作用已逐渐凸现,但由“上级或行业主管机构任命”的比例也很高。

从企业性质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由“上级或行业主管机构任命”(70.4%);董事会的决策作用最弱(27.0%)。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主要通过董事会决策产生高层管理人员,由“董事会聘任”的分别占64.6% 和48%。私营企业任用高层管理人员的市场化程度最高,由“社会招聘”方式产生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最高,为36.6%;而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社会招聘”方式最低,只有2%。

从不同行业看,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建筑业选择由“上级或行业主管机构任命”的比例较高,均为56%以上。制造业、社会服务、IT业和房地产业选择“董事会聘任”的比例相对较高,均为44%以上。农林牧渔业、批零餐饮业选择由“社会招聘”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35.3%和28.3%。

从企业上市情况看,境内境外都上市的企业采用“上级或行业主管机构任命”的比例最高(62.0%),拟上市企业这一比例最低(25.0%)。境内境外都上市企业选择“社会招聘”比例最低(4.0%),这与单独在境外上市企业采用“社会招聘”的比例最高(21.8%)形成了对比。拟上市企业采用“董事会聘任”的比例最高(49.4%),这说明企业为了满足上市要求,逐渐加大董事会的决策作用,力求完善公司治理。

从企业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看,企业规模越大,由“上级或行业主管机构任命”产生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越高;企业规模越小,“社会招聘”比例越高。

选择“董事会在公司内部聘任”的企业在不同地区相差不大;选择“由上级或行业主管机构任命”的中部企业(42.8%)要高于东部(32.2%)和西部(38.2%)企业;选择“社会招聘”的东部最高(21.6%),中部最低(19.4%)。

二.不同背景企业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情况

企业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的情况尚处于起步阶段,被调查企业中仅有四分之一建有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从企业性质看,集体企业有近二分之一建立了高管任职资格体系,其他类型企业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一般只有五分之一至

四分之一建立了高管任职资格体系。从行业分布看,建立高管任职资格体系比例最高的为金融保险行业,为52.3%;其他行业比例在15%~36%之间。从上市情况看,境外上市企业建立高管任职资格体系的达38%以上,高于国内上市企业(28.5%)和未上市企业(25%)。从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看,企业规模越大建立高管任职资格体系的比例越高。从不同地区看,中部企业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体系的最多,为32.1%,东部和西部分别为24.1%和25.8%。

三、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构成情况

支付给管理人员的薪酬通常是根据个人工作对组织的价值和个人履行职责的表现来确定的。从调查结果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收入构成与大部分员工的薪酬结构一样,主要由“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各种津贴”和“奖金”等四项组成,分别占85.1%、71.3%、66.6%和78.5%;有近一半的企业考虑了“年功工资”;只有23.3%的企业有“技能工资”项目;设立“长期激励”的企业占32.3%。看来,根据我国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应积极推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报酬激励机制的创新。

从企业性质看,在“岗位工资”、“各种津贴”上差别不大;在“职务工资”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最低(64.7%),其他都在72%~75%左右;在“年功工资”和“奖金”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5.3%、83.0%)最高,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最低(36.3%、72.4%);在“长期激励”上,集体企业最高(42.9%),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最低(24.2%)。从行业分布看,“岗位工资”是各行业普遍设置的薪酬项目,尤其是公用事业最高(97.6%);在其他各项目上,公用事业也基本都是最高的;而IT业在“长期激励”方面最高(41.7%)。从上市情况看,“岗位工资”、“各种津贴”方面差别不大;而在“职务工资”项目上,非上市企业要高于上市企业7~15个百分点;在“年功工资”、“技能工资”、“奖金”项目上,境内外都上市的企业最高(66.7%、45.1%、84.3%);“长期激励”方面,拟上市企业比例最高。从销售和资产规模看,大部分项目差别不大,但企业规模越大,设置“年功工资”的比例越高。从不同地区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构成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

四、不同背景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长期激励的方式

企业长期激励计划的目的在于: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繁荣,以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和奖励管理人员,并使高级管理人员在决策时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被调查企业中有608家对高层管理人员实施了“长期激励”,占32.3%;在这608家企业中,采取“股票”、“股票期权”和“虚拟股票”等方式的企业大约各占四分之一。

从企业性质看,我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通过改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加大,企业的产权进一步明晰,一部分经营管理者成为企业的股东或通过“虚拟股票”获得了分红权。集体企业、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股票”的比例高于其他性质的企业,分别为14.3%和14.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的比例最低,为6%;而在“虚拟股票”这一方式上,私营企业、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高于其他性质企业,分别是14.9%和12.8%。“股票”、“股票期权”和“虚拟股票”对高层管理人员虽然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国家政策限制,采用的相对较少。

从行业分布看,IT业在“股票”(12.0%)、“股票期权”(17.1%)和“虚拟股票”(13.4%)方面都是最高的;交运储邮业在选择“股票”(11.9%)、“股票期权”(10.4%)的比例位居第二;在“虚拟股票”的方式上,房地产业(11.6%)、社会服务业(10.1%)选择的比例也较高。

从上市情况看,上市企业采用“股票”和“股票期权”方式的高于“虚拟股票”的方式,而拟上市企业在这三种方式上的比例差不多。境外上市的企业采用“股票期权”(20.0%)方式最多。拟上市企业采用“股票”方式的比例(17.7%)高于上市企业。

从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上看,3亿元以上企业选择“股票”和“股票期权”的高于3亿元以下企业;3亿元以下企业选择“虚拟股票”的高于3亿元以上企业。

五、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主体

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董事会和主管部门是最主要的业绩考核主体。选择“董事会考核”的企业1050家,占55.8%;选择“主管部门考核”的企业789家,占41.9%;选择“群众评议”的企业385家,占20.4%。

从企业性质看,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选择“董事会考核”的比例都比较高,分别是70.7%、62.8%和60.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除了接受董事会的考核外,更主要是由主管部门进行考核,分别占61.8%和60.7%;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选择“群众评议”也比较高,占32.5%。

从不同行业看,房地产业、制造业和IT业选择“董事会考核”的比例为69.5%、61.1%和59.7%;金融保险业、公用事业选择“主管部门考核”的占77.9%和61.0%;建筑业和公用事业选择“群众评议”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7.2%和31.7%。

从上市情况来看,拟上市企业选择“董事会考核”(68%)的比例最高;境内外都上市企业采用“主管部门考核”(58.8%)和“群众评议”(39.2%)的比例最高;其他差别不大。

从销售规模和资产规模看,1.5亿元~3000万元的企业选择“董事会考核”的比例最高(58.4%、60.0%),而3亿元以上规模企业选择“董事会考核”的比例最低(52.9%、53.9%),但3亿元以上规模企业选择“主管部门考核”的比例最高(48.2%、46.7%),并同时选择“群众评议”的比例也最高(24.2%、24.6%)。规模越大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除了接受董事会的考核外,一般还要接受主管部门的考核和群众的监督。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选择“董事会考核”的比例(56.8%)高于中部和西部,而选择“主管部门考核”(39.0%)和“群众评议”(17.7%)的比例低于中部和西部企业。

六、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首要被考核内容

对“高层管理人员首要考核内容”,从总的结果来看,更注重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财务指标的考核。选择“业绩目标”的企业1313家,占总样本的76.1%;另外,选择“个人品质”作为高管考核内容的企业比例(6.3%)低于选择“能力”的企业比例(14%)。

从企业性质看,呈现各种类型企业都选择“业绩目标”为首要考核内容比例高、选择“能力”和“个人品质”比例低的特点。集体企业选择“个人品质”的比例高于其选择“能力”的比例,而其他企业与此相反。

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保险业选择“业绩目标”的比例最高,占84.4%,同时选择“个人品质”(11.1%)的比例不但高于各行业,也远远高于其选择“能力”(2.2%)的比例。

从上市情况看,企业无论是否上市都选择“业绩目标”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考核内容,随着企业由未上市到境内境外都上市,对“业绩目标”的要求比例也越来越高;未上市企业选择“能力”的比例普遍高于上市企业,说明未上市企业更依赖于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

从销售规模和资产规模看,规模越大,对高层管理人员“业绩目标”的要求比例越高;规模越小,对高层管理人员“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要求越高。表明大企业主要关注财务业绩指标,而能人对小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从地区分布看,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约四分之三以上企业以“业绩目标”为主、以“能力”和“个人品质”为辅,没有太大差别。

七、不同背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

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层管理人员对新知识的需求加大;企业更加重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开发,采取多种形式提升管理水平。调查显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选择各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方式,不仅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总结,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也非常重视学习国际领先企业的经验,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学习及脱产学习。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主要以“工作实践”为主,有1215家,占总样本的64.5%;其他方式依次是“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44.7%)、“自学”(43.2%)、“脱产学习”(29.3%)和“轮岗”(15.7%)。

从企业性质看,除外资、港澳台资企业将“脱产学习”(占总样本82.1%)作为第一位的高管培训方式外,其他各种企业普遍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占总样本比例均在62%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选择“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59.7%)的比例最高,“脱产学习”的比例(41.8%)也仅次于外资、港澳台资企业而高于其他性质的企业;除私营企业(29.7%)外,其他性质企业将“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的方式均排在第二位,表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国际商务意识在加强,更加注重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技术。

从行业分布看,社会服务业最注重“工作实践”,占总样本的72.9%;金融保险业“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最高,占总样本的58.3%;房地产业要求高层管理人员“自学”的比例最高,占总样本的66.3%;各行业在选择“脱产学习”方面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从上市情况看,不管企业是否上市,普遍选择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自学”,所占比例分别在58%~84%之间和37%~45%之间;境内外都上市企业选择“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的比例最高,占总样本的70.6%,其他各种方式上所占比例也都是最高的。

从销售规模和资产规模看,不同规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在3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壮大,参与全球商业活动与联盟的扩展,更加需要高素质管理人才,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企业更注重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所采取的学习、培养的方式多样化,特别是选择走出去“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进行学习的比例比较高,企业规模越大,这一比例就越大。

从地区分布看,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式略有差异,中部企业在选择“工作实践”、“脱产学习”、“出国或到其他公司考察”和“轮岗”的方式所占比例均高于东部和西部;中部和西部企业选择“自学”的比例高于东部。

八、不同背景企业总经理收入与员工平均收入的差距

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经过20多年的探索、改革,总经理的薪酬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拉大,报酬制度有了很大改变。总体上看,总经理与员工平均收入的倍数相对集中在3~15倍之间,有1061家企业,占总样本的61.2%;15~20倍的企业151家,占总样本企业的8.7%;20~25倍的企业92家,占总样本企业的5.3%;25~50倍的企业128家,占总样本的7.4%;50倍以上的企业111家,占总样本企业的6.4%。

从企业性质看,不同类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大部分企业总经理与员工的倍数相对集中在3~15倍之间;非国有企业总经理的收入高于国有企业;除集体企业外,不同类型企业之间总经理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总经理的收入水平最高,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最大,相差25~50倍占到14.7%,相差50倍以上占到15.3%;其次是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及私营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也比较高,与员工的倍数在25倍以上的比例占总样本的13.5%和12.9%;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总经理的收入相对比较低,大部分企业总经理的收入集中在3~15倍之间,但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高收入比例也占一定比例;集体企业总经理的收入最低,大部分企业总经理的收入集中在高于员工3~10倍之间,占总样本的72%,与国家关于总经理与员工5~10倍差距的指导政策相吻合。

从不同行业看,各行业企业总经理的收入大部分集中在3~15倍之间,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IT业企业总经理收入高于员工25倍以上的比例较高。

从上市企业情况看,上市企业总经理收入明显高于非上市企业,在总经理收入高于员工50倍以上,上市企业比例为38.1%,而非上市企业仅为14.3%;有境外上市的企业总经理收入高于境内上市和非上市企业,总经理收入高于员工25倍以上境外上市企业达32%,境内外都上市企业达21.3%。

从企业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看,企业规模越大,经营者的收入相对越高,3亿元以上企业总经理的收入最高,在高于员工25~50倍和50倍以上,均达到9%以上;而企业规模越小,总经理的收入越低。1.5亿元以上企业总经理的收入相对集中在3~20倍之间;在1.5亿元以下企业总经理的收入相对集中在3~15倍之间。

从地区分布看,存在地区差异,东部企业总经理的收入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在总经理收入高于员工25~50倍和50倍以上企业占到总样本的15%,比中部和西部约高近5个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总经理收入比较低,与员工的差距相对比较小,在高于员工3倍以下的比例大大高于东部,都在17%以上,表明存在地区差异。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白皮书)课题组

课题发起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总顾问:陈清泰

特邀顾问:鲁志强谢伏瞻邵宁林用三徐颂陶

课题领导:陈小洪李兆熙张文魁

课题组长:林泽炎

问卷调查合作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问卷设计:王继承林泽炎马淑萍李春苗王玉丛

数据处理:王继承林泽炎孔繁敏李超平郑晓露

资料编辑:李春苗马淑萍肖庆文王玉丛孟娜

本报告文字撰写:王玉丛林泽炎肖庆文李春苗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王玉丛

第五篇: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2005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由网上搜集所得,本网仅做整理处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培训虽然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您了解中国企业的培训现状吗?当你在为员工设计培训方案及实施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了吗?您认为企业中员工培训最大的困惑在什么方面?

为此,中人网策划并组织了“2005 年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以期用数据来揭示中国企业培训的真实状况,为企业在今后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性的数据支持。

我们希望调查结果能够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所使用,并为中国企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理念启发、经验分析与实操指引。

1.不到一半的参与调查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下去

调查显示,有45.65%的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培训计划,而且能按计划执行;有41.30%的企业有培训计划,但是不能按照计划执行;只有13.04%的企业没有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了对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且有相应的计划,但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不能按照计划去做,执行力很弱,可见许多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① 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图20显示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的比例最高为61.54%,其次为外资/合资企业,比例为45.45%,而私营或民营企业的比例最低仅为38.10%;在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未执行的比例中,外企/合资企业的比例最高为45.45%,而国有企/事业单位、私企或民企比例相差无几,分别为:38.46%、38.10%。

② 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就越高

如图21所示,按照企业的不同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就越多,且执行比率也越高。统计显示: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仅有16.67%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而没有员工培训计划的企业比例高达66.67%;企业规模在100—500人之间的,约有41.18%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另一方面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没有执行的比例也很高,达到52.94%;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都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执行的比例

也不是很高仅为59.09%。

2.企业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65%的企业需求和培训脱节

调查显示,有34.78%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正式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培训;有26.09%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但很少按需求安排培训;有39.13%的参与调查企业很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数据说明企业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盲目性,仅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会对培训作需求分析,且按照结果安排针对性的培训;而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对安排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随意性很大。这样就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① 私营/民营企业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最低

图23显示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约有77% 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都做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但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却不高只有46.15%,有30.77%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做需求分析,但很少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私营、民营企业在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最低,仅为23.81%;而外企、合资企业培训前不进行需求分析的比例最高为63.64%

② 企业规模越大,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越高,但整体水平仍偏低

如图24所示,对不同的企业规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的,安排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结果安排培训的比例越高,500人以上的企业比例为40.91%;而在培训前很少进行需求分析的企业比例中,1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比例最高,达到了66.67%。

3.近半数企业高层每年只能接受两次以下的培训

统计显示:有41.30%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3.04%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8.26%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企业高管一般承担着很多的任务,工作繁忙,于是培训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不亚于是一块“鸡肋”。但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应该相应提高,这方面,培训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高管素质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4.企业中层接受培训的次数整体基本于高层持平。

统计显示:有39.13%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5.22%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2.17%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17.39%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6.09%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统计显示:有28.26%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21.74%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10.87%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26.09%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13.01%的企业对基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基层管理者是最初步入管理的人群,他们非常需要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来满足新的工作岗位带来的要求。故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有意向基层管理者倾斜。

6.多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偏低

调查显示,有41.30%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一下;有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有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10%;有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25%。

调查显示,虽然多数企业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上并不是很大方。若企业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必然增加企业的成本,这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企业能够认识到恰当的培训会对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企业仍然会对培训加大投入。

7.针对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内容时,管理技能培训位列首位。

调查数据表明:有74.47%的企业在为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的培训列为首选内容;其次是36.17%的企业选择为高层管理者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高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7.02%及14.89%;另外还有4.26%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8.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培训的比例大幅增加

调查数据表明:有78.72%的企业在为中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有48.94%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8.51%及21.28%;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基本技能培训成企业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的首选

调查数据表明:有85.11%的企业在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基本技能的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55.32%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而选择管理技能、商务技能作为基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0.64%、2.13%;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知识企业高管成为最受员工欢迎的培训师

调查显示,企业在安排员工培训时,员工最希望的培训讲师是实战派的知识企业高管,占74.80%,53.20%的员工希望职业培训师进行培训,38.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对其进行培训,2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从事本人相关工作的优秀员工为其进行培训,1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学院派的知名学者教授对其进行培训,另有2.4%希望其他人员对其进行培训。

10.半数以上员工希望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进行

调查显示,58.80%的员工都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的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白天,亦即上班时间,2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1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由此可见,大部分参与调查者不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占用其非工作时间。

11.员工对培训地点的选择没有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41.98%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企业安排的培训只在公司内部进行即可。38.9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度假村,38.17%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会议中心,32.82%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大学校园中,27.48% 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宾馆酒店中进行培训,另有

1.5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其他地点进行培训。

12.体验式、互动式的培训模式最受员工欢迎

调查显示,员工最喜欢互动交流这种培训形式,占65.65%,64.1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体验式培训比较好,48.85%的参与调查者对摸拟操作表示认同,46.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专家讲授这种培训形式,17.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多媒体演示。

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更弱

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即员工的“选、育、用、留”工作。员工培训工作很大一部分承担了企业育人、留人工作。从调查结果可知,我国企业,无论企业大小,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对

员工培训工作都没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虽制订了书面的、正式的员工培训计划。然而,多数企业仅仅是有一纸计划,而该计划往往是废纸一张,根本不能按计划执行或根本没有执行。致使很多企业的员工认为“企业培训”只是个概念,无法将培训视为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利用企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企业在制订培训时,“闭门造车”现象较为严重,即三分之二的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随意性较大,很多企业的计划制订者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需要哪一类的培训,哪种培训会对员工未来的工作有本质性的帮助。因此导致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满意度不高。

在新的培训计划制订过程中,计划制订者需花大精力了解真正的员工培训需求,并结合本企业的核心岗位员工胜任素质,制订出一套最适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切实执行。

二、培训工作流程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培训沦为“花瓶”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这种意识并没有使企业重视员工培训,许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实则成为了“花瓶”,具体表现在: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制订与员工培训需求脱节;

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培训后没有进行过培训效果评估,究竟企业安排的培训效果如何,是否对员工有所帮助,该讲师授课风格是否符合员工口味,企业培训负责人不得而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评估,但也仅局限在最表层的授课满意度评估层面,极少企业对员工行为改善层面进行评估。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普遍较低,近半数企业每年在员工培训投入上竟不足员工工资总额的1%。正是由于企业在培训计划制订中,未能充分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或需求计划与培训内容脱节,使员工对企业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员工参加完培训后大部分企业忽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使企业无法对培训效果进行真正评估,进而使培训与需求脱节,使得员工对企业培训的满意度普遍偏低,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企业不愿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成本支出,而员工也对企业的培训越加的不重视。

下载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中国企业行动学习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2010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内容摘要:通过对国内不同背景企业员工培训状况的问卷调查和有效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仍处于不稳定和低......

    中国企业领导力培养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领导力培养现状调查报告》发布2009年09月28日来源:中国网2009年9月17日在庄重典雅的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凯洛格(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洛格”)正式发布了《中......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正式发布,4月24日将在北京举办"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坛暨调查成果发布会". XX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人力资源开......

    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结论大全

    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报告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更弱 狭义的人......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正式发布,4月24日将在北京举办"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坛暨调查成果发布会". xx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

    2010年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全文5篇]

    2010年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 摘要:调查显示,2010年曾提供放账交易的企业自08年来以16%的复合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在2010年进一步升至87.6%,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经济......

    工作报告——18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推荐]

    工作报告——2018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 “>工作报告——2005中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调查报告2007-02-10 16:47:59一、中国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本次......

    光盘行动调查报告

    关于“光盘”行动的调 查报告班级: 学号: 姓名:XXXX XXXX XXXX 摘要:中国紧急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在大学,每到开开饭时间,餐桌上总是杯盘狼藉,在这些餐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