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

时间:2019-05-14 08:0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

第一篇:关于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

关于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无线通讯及其他大功率发射系统大量投入使用,促进了社会的前进。特别是广播电视,通过其所发射的无线电波,将各种大量的信息准确地、及时地传送给千千万万个接收对象。没有广播电视,就谈不上今天的美好生活,广播电视与人们的生产、工作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重性,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必然也会随之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广播电视所发射的强大电磁波,会对一定范围内的生活空间选成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干扰与污染。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DTA)在1989年的年度报告中强调指出:输电线路、配线及家用制品等都能释放数量很大的电磁波。对此,早在二、三十年前,世界上有关组织就指出:电磁波干扰、电磁波泄漏、电磁波污染,电磁波危害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害。

当前,由于城市布局与建筑结构的极大变化,使得广播电视,无线通讯等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发生相当大的变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辐射污染。特别是迅速扩大的建筑群在广播电台、无线通讯等发射系统附近兴建与投入使用,使得这一敏感问题更加突出,成为众所关注的大问题。

近几年来,有关大型广播电台发射系统发射的电磁辐射对其附近周边居民区所造成的辐射污染的投诉屡屡发生。解决这一类问题,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要很大的资金投入。问题的发生,朔本求源,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力。我们仅以近期发生的一起业主委员会投诉事例为题进行剖析。

事情发生在北京,早在几十年前建立的某大型广播电台发射系统,承担着对北京和附近省市的广播任务。当时,电台周围是一大片农田,电台与当时的平房居民区有相当一段距离,两者相安无事。在八十年代,由于当时教学网点布局的需要,在距发射塔120~130m处建筑了某中学,并陆续招生,开展了教学活动。但是,没出几年,这个中学的百八十名教职员工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宋庆龄教育基金会、北京市政府等十多个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反映广播电台的辐射污染。市里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辐射场强测量与身体健康状况调查,证明该中学有局部学习场所辐射过量。后来,该中学停办。时间进入了2003年,类似问题又发生在这里。今天,在该电台发射塔西侧的一定距离上矗立了两栋大型建筑住宅楼,而其中近于发射塔的居民楼为一栋17层楼高的塔式结构。住在这里的居民,以106名业主的名义联名于2003年3月5日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写了投诉信,强烈反应电磁辐射污染并建筑质量等问题。

今天再次发生的这一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功率系统电磁辐射环境及其与周边居民区的辐射污染”问题。作为从事电磁辐射污染、防护技术与防护材料研究达四十多年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我深深感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严格执法、以及相关部门协调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

首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7年3月25日发布施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体使用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划定的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和幼儿园等敏感建筑”。对于大型广播电台发射系统,我国主管部门制定有相应的保护范围,规定在保护区域之内不准建有大型建筑物。这些规定,都是从保护广播发射电波的有效传播;防止辐射干扰与污染等不同角度出发的。

这些强制性规定,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及涉及到的各有关单位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特别是对已经发生过投诉事件的主体行为,各相关单位必须慎之又慎。

当然,由于城市发展以及广播发射系统建设规划的需要,也可能会出现广播电视、无线电通讯发射台站搬迁。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变化,要求各地主管机关、规划系统及相关单位必须及时了解、掌握做出相应调整,并积极贯彻执行,保证国家的有关规定的落实。

从现场辐射场强实测结果来看,在这个距离上盖17层高楼,又是住宅区,不仅影响了广播电波的有效发射和接受质量,而且会对一定高度的生活区构成污染,对其中的敏感人群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定,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这些规定,都要求承担环境预测与评价单位与岗位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与评价手段,如实地进行环境项目测量、准确地运用相应的国家标准(限值)进行评估,以便做出正确的环境评价报告。

根据本人最近阅读到的关于这个居民小区建设前所做的“环境评估报告”,存在着一定问题与缺陷:

1.就报告而言,环境预测仅反映了该地域地面2-3m高度的广播电台辐射状况与场强分布,而没有进行拟建居民楼实际高度的场强模拟测量与等效计算,这在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就此地面2-3m高度的场强值而下结论,不构成对居住环境与人员的污染,则是错误的。

从近期组织的现场实地测量结果来看,其中2号楼16层以上,阳台部位均在46V/m以上,均超过《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40V/m的规定。而2号楼8层以上,室内环境场强最大值均在21..22 V/m以上,均超过《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一级(安全区)”<10

V/m的规定。以上数据虽然是部分住户内实际测量的部分场强值,但足够说明问题。所以不同高度,辐射场强差距很大,不可以用地面高度的场强值描绘高处场强辐射值及其分布状况。(实际标称16层,实为13层)

这个问题很简单,专业人员都知道,不同标高,环境场强不一样,离地面垂直高度越高,直线距离越近,辐射强度越大;而且高处空间辐射场强衰减比地面上场强衰减要小,所以即使距离相等,空间场强一般比地面场强要大。

还要强调的是:做为环境预测与评价,是在建设项目未投入实施之前,在空旷地带及空间进行背景场强测量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附近不存在二次感应体的影响,这种实施前的测值一般大于在建筑体上所测之值。

2.该评价报告,选用《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计算值28.3 V/m作为限值,这是不对的。原因是该广播电台主体发射频率在0.1~3MHz频段,其限值应为40 V/m(电场)和0.1A/m(磁场)。

总之,这个评价报告不尽人意,存在问题又是原则性的。虽然,当时存在相当困难,对一定高度空间场强测量受到一定条件的影响,但是也是不允许的。既然承担了评价任务,就必须想办法(例如模拟测试)去完成,客观地描述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第三,我国制定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都强调,“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要求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前,要申请竣工验收。鉴于大功率广播电台对其周边建筑所形成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是一个敏感问题,为确保住宅内居民的身体健康与有用信号传递,进行住宅楼建成后入住前的现场监测与验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开发商与有关部门忽视了这一规定,据了解该住宅楼未进行竣工后入住前的辐射监测与专项验收。

对于居民住宅的百多名业主的联合投诉,应当采取切实的办法加以研究解决。只要事件各方持有真诚的态度,努力协商是可以解决的。以我个人的拙见,解决对策有:

1.大动作——电台搬迁。从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和北京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大手术,采取大动作,电台搬迁,当然是理想方案。据了解,这个电台附近周边又有几个开发商在建住宅小区,而且又是高层的,有可能同样存在辐射污染问题。为了这块土地的高效利用,为了改善电台的设施与服务效果,土地方、开发方与电台三方多采取沟通,协商,会找到一个妥善解决办法的,做到各方皆大欢喜。

2.简便动作——实施防护。这个措施主要针对过高场强的居民单元,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理方案,同样可以保证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达到装饰美观的效果。

此外,还有其他解决办法,但都不如上述两大办法。

对于这一问题的发生,本人还要谈的是:城市有关主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承担环境评价的单位与建设项目的开发方等,务必从中吸取教训,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环境保护。

关于防护方针,我国历来主张“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然。虽然电磁有害论目前还受到某些疑问,因为目前还无法科学地论证引发白血病或其它癌症等严重病症,就像目前人类还无法说明白血病等许多疾病的产生原因一样,即使现代医学与科学相当发达,但对人体的研究仍远远不够。20世纪初某位学者提出吸烟导致肺癌时也遭到包括医生在内的许多学者的质疑。直到30年后,医学界才承认了吸烟引发肺癌。与吸烟一样,人们应该提高对电磁辐射危害的认识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综合目前的疫学调查,人们无法否认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因此,人们应自主地避免接触强辐射;非接触或暴露在强辐射环境不可时,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版权所有:中国辐射探测网 京ICP备08010301号 EMail:radoncirp@163.com 中文域名: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改造设计

二、项目简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

本工程属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技术改造领域。

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设施和配套设施改造两部分。经建设单位科学组织,精心实施,完成810KHz 200KW发射机、1530KHz 50KW发射机、810KHz调配网络、高频传输路由、安防监控、冷却降噪除尘、发射机房等系统改造,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总体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项目最大特点:

(1)复杂程度高。技术设施改造和配套设施装修改建同时上马,点多面广,十分复杂,并且由于项目资金主要来自专项,根据财政规定不能随意改动。施工期间,各分项工程齐头并进,必须充分协调好各施工单位工程进度,充分考虑施工每一个环节。

(2)施工难度大。由于实施不停播改造,工期紧(90天),作业面狭窄,既要维持安全播出,又要正常推进工程进展,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或纰漏都可能导致发射台节目停播的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任何工作必须科学安排,精心组织,任何工作必须一丝不苟。

(3)克服难点多。一是抗干扰。大功率多频点发射台,电磁干扰和各频率相互串扰无处不在,方案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通盘考虑上述因素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许多工作只能安排到凌晨两点后至三点三十分停播间隙进行。二是抗灰尘。工程实施期间,为确保发射设备的运行安全,必须耗费大量精力用于消除灰尘对新旧设备的影响,施行特别保护措施。三是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多。需要建设单位尽快熟悉掌握相关知识和设备。四是没有专业人员帮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从前期准备到工程实施与监督,一切只能依靠自己。为此传发中心和某发射台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改造工程完工后,某发射台发射设施和整体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得到增强,为发射台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造工程同时为全国大功率中波发射台原址更新改造创造了一种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新系统的合理配置以及创新技术的应用对中波台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1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项目主要创新点有:

1、中波天线网络针对南方雷暴天气多的特点,采用多种防雷技术专门设计,电感由线径4.5CM铜管绕制,采用高压真空电容,设置同台播出的另两套中波广播的阻塞网络,采用多重防雷手段:石墨放电球、天线对地并接微亨级电感,输出通路设置三级隔直电容,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防雷性能,确保优质安全播出。经浙江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多种防雷手段的200KW中波天调网络在全国200KW以上大功率中波发射台中创新使用。

2、安防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方案,在200KW中波广播发射台采用数字摄像头,信号利用地埋光缆数字传输,红外对射设备就近取电,缩短电源线,防止中波通过电源线串扰进红外对射系统,信号传输采用点对点方式。图像信号清晰,无网纹干扰,红外对射布防正常使用,有效解决了在全国200KW中波台大功率高场强下传统监控摄像系统会受到高频影响,图像产生网纹、红外对射受到干扰的难题。

3、应用模块式水冷机组建设冷却降噪除尘系统,隔绝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大大减少灰尘进入量,达到发射机室恒温,恒湿。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效率高,运行可靠,为全固态发射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和条件,为安全播出提供了保障。据了解,在全国大功率中波台中还没有利用此种方式冷却降噪除尘的先例。

四、项目详细内容

1、立项背景

某发射台是省属最大功率等级的中波发射台,承担着广播电视集团AM810KHz江之声(发射功率200KW)、AM1530KHz城市之声(发射功率50KW)、AM603KHz旅游之声(发射功率10KW)三套节目的中波发射任务,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发射台建于1954年,前身为江人民广播电台某发射台,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服务区域主要为杭嘉湖宁绍及苏南、上海等长三角发达地区,覆盖人口6000万。

近年来,由于受高清电视、数字广播、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和影响,调幅广播在全国范围内均出现收听率降低、受众群减小、影响力收缩现象,导致技术改造滞后,跟不上广电技术飞速发展的节拍。某发射台除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过发射机、供电系统、信号传输链路局部升级改造外,技术改造总体投入不够,系统装备和技术水平已明显陈旧、落后,尤其是浙江广播主频率浙江之声810KHz主备发射机超期服役,故障不断,严重影响发射台安全播出和保障能力,技术改造已迫在眉睫。

随着国家广电“西兴工程”的推进,加上在“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初南方特大冰冻灾害等特殊时期中波广播显示出了重要战略意义,使中波广播重新得到认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对此高度重视,并得到省财政厅、省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8月,某发射台改造工程正式立项。

2、详细技术内容

改造项目总投资1015万,包含两方面内容:发射设施的更新改造,配套设施的改造。

1、设施更新改造: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拆除810KHz原200KW电子管板调机、1530KHz原50KW发射机各一部。对发射台三个频率的发射机、倒换和配套设备进行重新布局和设计。

(2)、安装调试HARRIS DX-200(200KW)、HARRIS 3DX-50(50KW)全固态发射机各一部。

(3)、同步更新810KHz馈电路由和天线调配网络一组。引进126M 4英寸Andrew软馈地埋敷设用于810KHz高频信号传输。安装Dielectric倒换开关一只实现200KW、100KW主备发射机倒换功能。安装400KW仿真假负载一台用于810KHz主备机日常使用,建设天调网络实现阻抗匹配、对同台发射的另外两台节目的阻塞、良好避雷功能。

(4)、完成现用另外四台发射机移位。对三个频率发射系统进行联调,试用正常后,利用凌晨停播间隙进行新旧割接。

(5)、对改造以后的广播发射系统进行技术指标测试和调整。

2、配套设施的改造:

(1)、完成冷却降噪除尘系统建设。采用模块式水冷机组搭建系统建设方 案,实现发射机室恒温(常年控制在23度),恒湿(50%),降噪除尘功能,并满足节能环保和稳定运行需要。

(2)、完成发射区域安防监控系统建设。采用全数字方案实现200KW中波台 重点区域的实时摄录,监控,回放和技术区域400M小围墙的红外对射设防功能。

(3)、完成主机房和发射机室整体改造,满足全固态发射机的运行要求。

(4)、完成附属用房改造。利用闲置的180M2短波机房改建解决发射台长期 以来一直没有后勤用房的困境,利于发射台日常管理。

(5)、完成810KHz天线调配房和射频电缆工艺管道建设,为新天调网络和 高频传输软馈提供配套。

(6)、对配套设施进行强弱电及给排水改造。

改造工程按照上述内容制定了详细缜密的实施方案,并充分考虑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对安全播出可能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对策和应急预案(抽调技术力量,加强值班、巡查、维护,在第四发射台搭建发射机作备份等)。由于科学规划、操作规范、专人监理、措施得力,再加上全体职工的热情参与,改造工程始终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取得了最终的圆满成功。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某发射台广播发射系统的改造主要由技术设施改造和配套设施改造组成,采用的技术和方案,与全国部分大功率发射系统改造基本类似,但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

在天线调配网络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全固态发射机对防雷的敏感性,针对江南雷暴天气多,某发射台天线场地条件比较差(场地狭小,总共两座天线,拉线塔和自立塔相距不到200M)的特点进行了专门设计,创造性地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防雷性能。一年来,基本没有发射机由于雷电保护导致降功率和损坏器件发生。

采用Dielectric倒换开关和Andrew软馈地埋敷设搭建810KHz高频传输路由,解决传统明馈阻抗不稳,软馈架空难以维护的问题,提高了系统效率,具有更高的运行指标。

采用全数字方案建设安防监控系统,图像信号利用地埋光缆数字传输,红外对射信号采用点对点回传,跟传统建设方案相比,图像更清晰,运行更稳定。

另外在制定配套设施改造方案时充分考虑全固态发射机对运行环境的高要求,针对发射台临近104国道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和摸索,采用模块式水冷机组建设冷却降噪除尘系统实用,可靠,对发射机运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四台老发射机改造前由于积尘影响,故障不断,一年以后,运行趋于稳定,状态越来越好,间接延长了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某发射台广播发射系统的整体改造,与其他大功率台改造相比,在应用技术和方案制定、实施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合理性。

4、应用情况

改造工程完成后,极大地改善了某发射台技术设施的运行环境,发射设施得到全面更新,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标和行标。

(1)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和发射台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发射设备的更新换代和运行环境的更新改造,使得某发射台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大家的业务水平得到跃升。过去碰到雷暴天气,经常发生设备降功率保护或器件损坏,一年以来已不再发生。810KHz新建高频路由和天调网络的投入使用,也使得系统的效率更高,运行可靠性更有保障。

(2)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大为减轻。由于运行环境的彻底改变,四台老全固态发射机过去由于灰尘引起接触不良引发的故障越来越少,运行状态越来越好,一年来已少有过去经常需要赶赴一台处理特发故障的经历,也间接延长了发射机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大量的改造资金。

(3)为发射台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项目工程在不停播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圆满稳妥地处理好了安全播出、设备更新、土建施工三者的关系,探索出了一条大功率中波发射台的原址改造的新路子。更为重要的是,改造工程同时锻炼了一支能吃苦、会战斗的技术队伍,为某发射台今后的发展和改造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第三篇:电磁推进航天综合发射系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磁推进航天综合发射系统

作者:李可 安邦 李航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3期

摘要:根据电磁原理,设计优化新型电磁发射轨道,这是电磁推进航天综合发射系统的核心,从而将航天器的发射动力由原来的一次性运载火箭转移到可重复工作的加速轨道上。研究项目组通过已有的电磁原理和已经应用的电磁炮技术为突破口,查阅有关书籍并请教相关专业老师,找到创新点,优化原有的电磁炮发射轨道,在已实现的超导磁场、超导电流的技术基础上利用相关理论计算发射轨道长度,论证应用电磁原理发射航天器的可行性。

关键词:电磁原理 电磁推进 发射系统

第四篇:广播电视发射系统雷电防护分析论文

1天馈线路侵入及解决方法

天馈线侵入即雷电通过广播电视发射机的天馈线系统侵入到广播电视系统中。由于天馈系统大多安装在铁塔上,引入雷击几率很大。我们台利用高低通滤波器组合避雷器,可以对天馈线路防雷起到一定作用。我们知道雷电电流冲击波的主要能量大约在40kHz以下频率,而广播电视信号频率分布在几百千赫至几百兆赫以上频域,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利用高低通滤波器将雷电冲击波和有用信号分开,低频雷电冲击波直接入地,广播电视有用信号正常通路发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天馈线路雷电侵入的问题。

2信号线路侵入及防雷方法

信号侵入即雷电通过信号线侵入到广播电视系统中。在当今广电系统中,信号放大器、卫星接收机、信号解调器、光端机以及计算机、电话等信号传输往往使用的是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当雷电产生电磁脉冲时,会在导体中产生交变电磁场,使导体中的感抗和容抗发生变化,从而会产生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会对广播电视设备形成强烈干扰,并会形成驻波,严重时往往通过接口处形成过电压从而损坏电器设备。对此种雷电侵入我们采取的办法一是加强对电缆的屏蔽,保证电缆外金属皮有良好的接地,二是通过信号隔离避雷器进行信号与雷电通道分离,在电缆输入端和电缆输出端加隔离器,截断雷电波的侵入,保证了广播电视各系统的信号线路防雷安全。

3电源线路雷电侵入及解决方法

电源防电,一直是我们解决防雷问题的重中之生,之前我们说过,雷电电流冲击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40kHz的低频段,我们现在的供电电路不管是220V还是380V,其工作频率是50kHz。如果有雷电发生,所产生的较大的能量波谐波分量就会比较容易与附近的供电电路发生耦合谐波,特别是我们一般的发射台站都建在高山上或空旷地带,交流电网分布面积比较大,雷电电流的冲击波比较容易从电源线路进入供电系统,强大的电流会瞬间破坏电器设备的电源系统甚至破坏整个发射系统。对于电源线路的防雷,我们采取在电源配电室变压器次级、机房配电柜及发射设备电源进线处并联三级三相、单相电源保护器,把电源进来的雷电进行多级分流,分别引导入地。电源系统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分别是:第一级就采用高能量防雷器,防雷击电流不小于100kA,响应时间不小于100ns;第二级采用过压保护器,可随最大放电电流40kA,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第三级采用浪涌吸收精细过压保护器,可承受放电电流5kA,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如果电源有雷电冲出波侵入发生时,电源配电室高能量防雷器避雷器会首先启动,避雷电阻瞬间会降至短路状态,雷电电流会经过避雷电阻分流入地,保证后面设备安全。如果还有雷电冲击波存在,机房配电柜过压保护器随之启动,直至发射设备的浪涌吸收精细过压保护器启动,三级电源保护器可以有效的保证发射系统电源线路的防雷安全。雷电冲击波过后,各级保护器会瞬间再恢复为对地断路状态,保证设备供电正常。

4直击雷的预防

现在大多数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和接收设施都安装在高山或铁塔上,所以会受雷电的直击的概率比较大。通常我们会在发射塔上安装一根避雷针,通过避雷针把闪电吸引到接闪器上,然后利用地线把闪电的电流冲击能量导入地下,从而保护了避雷针周围的建筑物。汤原县广播电视发射塔上的避雷针可以有效保护避雷针高度向地面幅射45度以内的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但设备也必须安装相应的电子避雷器。为了达到引雷电入地的目的,应尽量减小发射铁塔的地网阻值,对地阻值必须<4Ω。

5地电位反击与接地

当雷电击中室外避雷针(发射塔)时,闪电电流会在避雷针的接地连接处产生瞬间的高电压,对附近的公共接地极放电,把闪电的瞬时的高压引向公共接地的设备,造成室内的设备损坏,这种现象称地电位反击。因为当避雷针引雷电入地时,会在接地处产生1kv以上的冲击过电压,而大地的冲击击穿场强平均值约为600kv/m,因此在接地体3m以内的大地会产生新的冲击电流,会与更远处的设备接地线产生电位差,从而使更远处地线连接的设备受到雷电波及。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把汤原广播电视台原有的微波站、电台、电视台的机房及发射塔、和配电室的各种工作地、保护地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接地网,做成一个等电位,变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当闪电电流入地时,大家共同升高,避免形成电位差造成地电位反击。要想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接地质量十分重要,如果接地不好,轻则会降低设备的可靠性,损坏机器设备,重则会并涉及到人身生命安全。各种接地线与地网必须保证可靠电气连接,焊接点要进行防锈处理。汤原广播电视台机房在做地网时,添加使用GDSZ系列高效降阻剂,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地线是选用:100mm×0.3mm型号的宽铜带,安全地线选用:4mm扁铜,其长度绕发射机机房一圈,共同接入公用地网。另外在发射机房中,还会有许多与发射机相配套的设备,如发射机箱、配套设备等的外壳均要与地线相接,接地电阻控制在4Ω以内,应避免发射机地与其它设备地电压不同,保持电压一致,否则有电位差。标准的安全地线对机器设备和操作者都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虽然防雷电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雷电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使我们不可能完全免除雷电的伤害,尽可能的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和手段把雷电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是我们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永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卞清华.浅析广播电视系统防雷技术[J].广播与电视技术.[2]沈香敏.广播站防雷系统关键技术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3]孙腾发.广播电视网络防雷技术浅析[J].西部广播电视.

第五篇:声发射系统操作指南-罐底定位

开机检测

1、把USB加密狗插在声发射主机上,点击图标AEwin for SAMOS,软件打开过程会自动扫描24个通道。

2、先不要连接电缆及探头,建立一副“撞击vs通道”图,把门槛设置为35db,并开始采集,此时系统应该采集不到任何信号;把门槛降到20db,所有选择的通道应该都会有信号

软件设置

1、硬件设置

2、定位设置

一号探头布置在正北方向,所有探头按顺时针排列。

3、定位设置

(1)定位图

(2)各个通道幅值随时间的散点图

(3)撞击随时间的累积图

(4)波形图

测试步骤

1、正确连接探头、长电缆、短电缆,并保证它们一一对应。

2、观察所有探头背景噪音。

3、用橡皮锤或木锤敲击每个探头附近,因锤击信号很大,所有探头应该都能达到满幅值99db。

4、把门槛调至80db,在每个探头附近断三次铅,通过行列表,记录每个探头的断铅响应以及计算它们的平均值。

5、把门槛降至35-40db,开始采集并保存数据。一般数据记录时间为两小时,若信号量非常少,可相应缩短检测时间为1.5小时;若信号量非常大,可适当延长检测时间为2.5-3小时。

6、停止采集,并把声发射系统的数据保存到笔记本电脑中。(由于连接步骤的第4部,笔记本电脑的某个磁盘是声发射系统的自盘,所以数据可以直接拷贝)

7、关机,右键点击声发射主机的任务栏选择“任务管理器”,选择关机。

下载关于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功率发射系统电磁辐射环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WSR-88D雷达电磁辐射影响的附加环境评估报告(SEA)

    WSR-88D雷达电磁辐射影响的 附加环境评估报告(SEA) 下一代天气雷达系统项目委员会(JSP0) 1992年12月 WSR-88D项目由商务部、运输部、国防部组成的联合协会正在进行最后尾声......

    发射机房安装空调和排风系统的必要性

    发射机房安装空调和排风系统的必要性 王亚彪 摘要: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安装空调后加装排风系统,不但有效的控制了温度、湿度、洁净度,确保了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安全正常工作,发挥效率......

    智能库房环境监控系统

    智能库房环境监控系统 一、系统概述 ....................................................................................................................................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一、概述................................................................................................................................

    机房环境监控报警系统

    QLT-68B型机房环境监控报警系统 本监控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对机房场地的动力环境实现集中监控,包括对机房动力系统(包括主要配电设备、UPS电源、动力电监控)、环境系统(机房漏水......

    EMS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EMS系列环境监控系统 解决方案 2010年4月 第 1 页共 35 页 环境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五篇范文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1.概述 ..........................................................................................................................................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介绍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介绍 一、 概述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一种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