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应急系统建设调研报告
环境应急系统建设调研报告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
根据湖南省环境应急系统总体方案课题要求,为进一步做好环境应急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我公司分别赴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无锡市环保局、安徽省铜陵市环保局、河北省张家口环保局、广东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等地进行调研学习。
公司始终按照“预先规划方案,现场学习观摩,返回总结提高”的原则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学习,了解了我国当前环境信息化建设及环境应急系统建设的现状,学习了相关省市的先进建设经验,探讨了环境预警与应急的机制,为我省环保应急系统总体方案的修改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国内建设总体情况
目前,全国环境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在环保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环保应急系统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调研的五家单位是全国范围内在环境信息化、环境应急系统领域建设得较好的地区。调研单位环境信息化程度较高,并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逐步梳理出环境预警与应急处置的相关机制,并着手开展了环境应急系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其中:江苏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大规模投入,无锡市基于物联网的“感知环境,智能环保”的建 设理念,安徽铜陵市实用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张家口尾矿库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深圳市的移动执法与依托社会力量的环保应急处置机制,都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二、好的做法
1、理念创新,加大投入
环境信息化建设做得较好的地区都有理念创新成果,并且舍得投入资金用于环境信息化建设。江苏省环保厅在全省信息化建设上采取了“市县先行、融合提高”的策略,由于江苏各地市很重视环境信息化建设,经济条件也较好,建设资金较为充裕,因此下属地市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上投入较大,先期已经投入1.7亿元用于建设太湖流域环境监控平台。江苏省在地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侧重做好高层数据融合工作。无锡市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上提出了“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的理念,充分利用物联网的理论与技术优势搭建大环保数字平台,预计将投入1.3亿元进行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安徽铜陵市以满足自身使用需求为出发点,研发了一套实用性强、技术先进的系统,发挥了很好的效益。张家口市处于首都北京的上风上水,环境保护责任重大,该市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组织了尾矿库突发应急事件的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深圳市在移动执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大运会防化环境应急系统子项目投入1228.78万元,依托社会力量进行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做法也卓有成效。
2、技术先导,试点推广
调研的各家单位都很重视新技术应用,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益。
江苏省环保厅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环境数据库,并利用卫星图片结合GIS系统监测太湖蓝藻状态,实现了实时蓝藻预警。江苏省无锡市利用物联网概念进行环境监测,重点针对水体水源、大气、土壤、噪声、放射源、危险品废弃物等几类典型环境监测对象,构建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实时全向互联的多元化、智慧型环保感知网络。安徽省铜陵市坚持总体设计,软件开发按照“1个中心、2个平台、8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建立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与可视化空间表征平台2大平台。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进行信息中心建设,各下属区县统一利用市里的平台开展各项环保业务,以信息流驱动业务流,实现环境的有效管理,开展了尾矿库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张家口市还与瑞典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京张水环境流域综合管理体系》,与水利等相关部门联动,展开处置手段的课题研究,共同研制了拦坝设备,并依托卫星图片数据,针对流域的整体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广东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以街道办为基础划分网络,建立了“能定位、能执法、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考核”的网格化移动执法系统,实现了“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的环境全覆盖责任管 理体系。
3、完善机制,管理先行
江苏省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三统一”,即:统一监控平台,统一计划实施,统一运营维护。在总体信息库的基础上,对各系统进行地域整合、专业整合,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环境资源平台。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发布,实现“环境信息一网通”。建立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业务平台,监控现场端采取第三方运营,补助给每个现场端1.5万元。对间歇性排放进行重点监控,建立数据审核规则,建立了省、市、县三级24小时值班的互动业务平台,实施收费监管。
无锡市的“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旨在完善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标本兼治,推进污染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环境与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及协调发展。主要建设以下四个层次:“测得准”的智能多元化环境感知、“传得快”的高速网络传输、“搞得清”的智慧信息处理、“管得好”的智能管理服务。建设监测中心、监控执法中心、数据交换与共享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中心和教育展示中心等六大管理分中心。
铜陵市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了环境监控中心,设立了数据共享中心,开通了8个业务系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污染源视频在线监控系统、空气质量在线监控系统、环境噪声在线监控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污染事故应急处 理系统、数据导入与查询分析系统、12369投诉举报受理系统。
张家口市拟制了应急工作指南,拟制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手册。加强了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建立了五等以上尾矿库的实时动态数据库。在管理上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在应急处置中的责任划分。推动联合审批机制,提高项目审批门槛。做好装备保障物资储备工作。建立市、县、企业三级物资储备体系,采取企业协议储备模式,应急时临时征用。完善了监控中心的建设,启动了应急事件整体演练。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成立单独的环境安全管理处(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的环境安全和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在应急能力建设上,建成了以“中控站、指挥系统、应急车”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应急监测体系,建立环境应急专家库和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处置资金保障机制。深圳市建立了依托社会力量的环保应急处置机制,2010年深圳市拟资助5家环保应急处置依托单位环保专项资金585万元,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建设。
三、借鉴参考
1、完善应急工作机制,优化技术条件配置
环境应急工作应以事故防范为主,进一步发挥环境监控系统的作用,突出预测预警功能建设。完善应急工作机制,依托部分社会力量进行环保应急处置是可取的办法,要逐步探索环境污染事故肇事单位向处置单位支付处置费用的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建立应急专家库和各项管理制度,采用必要的机制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实施。
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配置相关技术条件,加强以数据中心为主的信息中心建设,配置相关应急处置车辆,加强应急软件建设,确保应急信息流、业务流畅通。
2、突出湘江流域环境数字资源中心建设,提高应用效率
大型数据中心、数据集中处理是目前环境信息化的研究趋势。湘江是湖南境内最重要的河流,由于多年来工业结构偏重与布局不够合理、污染治理欠账较多、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污染源控制难度大等多方面原因,重金属等污染较为严重。湘江流域环境数字资源中心建设尤为必要。湘江流域环境数字资源中心是环境应用软件的重要信息基础与条件。数字资源中心应整合现有环保业务及政务信息资源,实现各种应用系统、异构数据库、不同网络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实现环境信息的充分共享与应用。
3、重视应急平台建设,增强移动应用能力
应急处置工作依赖于各类信息的实时沟通,移动应用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应急平台建设的成效。应急平台在环境数字 资源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依托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移动应用终端系统,并在其上开发移动业务应用,确保应急响应、处置的时效性与便捷性。
综上所述,根据调研成果,我们建议湖南省环境应急系统建设应对当前已建的软件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建议目前主要工作划分为三部分:
一是将全省各类环境数据库进行整合,建立全省统一的数字环境资源中心;
二是结合平时应用,在环境监控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应急管理一期平台。添置环境应急指挥车,建立软件应用平台,实现指挥调度、预测预警、应急处置、辅助决策、评估演练等功能;
三是移动信息终端建设,实现平时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移动信息查询、移动应急处置、移动评估演练等功能。
妥否,请批示。
湖南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O年八月二十三日
附件1:江苏省环保厅调研情况汇报 附件2:江苏省无锡市环保局调研情况汇报 附件3:安徽省铜陵市环保局调研情况汇报 附件4:河北省张家口市环保局调研情况汇报 附件5:广东省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调研情况汇报
第二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各项体制机制,强化落实了各种制度措施,现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完备、应急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应急物资装备逐步改善。
二、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应急管理体制不尽完善。虽然区级层面成立了区政府应急办,但各镇街和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专职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农林、卫生、安监等部门承担着全区重要的应急任务,普遍反映部门内部没有设立相应的应急管理科室,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人手严重不够。
二是应急救援装备尚待改善。我区现有高层建筑531幢,其中50米以上的337幢;地下建筑158个,拥有重庆面积最大、人流量最大的杨家坪地下商场;易燃易爆生产储存销售单位75个,有西南地区最大的战备储油站;有化工仓库及生产企业9家,加油加气站57家,应急任务十分艰巨。但目前用于专业救援的特勤器材更是严重缺乏,远不能满足处置大型灾害事故的需要,处置急、难、险、重救援任务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三是应急管理资金投入不够。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目前,由于应急保障投入不足,将直接面临应急装备、物资短缺,应急队伍建设难以到位,应急培训和演练无法开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根据《“十一五”期间**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结合2009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和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1.由于农林、安监、卫生、公安分别承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协调处置的职能,建议在上述四个区级部门中挂牌成立专项应急指挥分中心(科级),各增加人员编制2名,专职从事本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处置工作。
2.在各镇街完成应急管理办公室挂牌工作,并内设1名专职工作者,直接负责镇街突发事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3.在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分别设立1名兼职应急管理信息员,全面形成区、部门、镇街、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多级应急管理模式。
(二)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资金保障
对此,建议区政府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项工作资金,以2009年100万元为基数,逐年按一定比例递增,纳入财政预算。
1.应急管理工作经费需求约80万元,其中包括日常应急值守、一般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专家组工作经费、应急管理培训、应急宣传教育、应急设备运行、应急预案修编、应急考察调研、应急工作会议经费等。
2.安排20万元专项用于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由区政府应急办牵头,在区级层面举行1-2次大规模综合应急演练;四个指挥分中心在区政府应急办指导下,分别牵头在本系统内开展2次以上分类演练;区政府有关部门分别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开展1-2次针对性演练。
3.各镇财政按照现行的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别负担本级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经费。
(三)进一步实现应急救援装备提升
建议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设立应急装备保障提升专项资金,重点用于:
1.石油化工、有毒有害、地震灾害等特殊灾害事故特勤器材购置和公安消防应急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改善。
2.四个应急指挥分中心专项应急救援和灾害事故监测预警装备投入。
3.各镇街灭火、防汛、抗旱等应急器材和保障基层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基本应急装备的购置,如防护靴、安全帽、强光手电、对讲设备和应急处置装备包等。
4.消防特勤装备改善,逐步提高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效果。
第三篇:关于办公室系统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办公室系统建设调研报告
办公室是各级行政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是机关对内、对外的窗口,是直接为领导工作服务的部门。办公室具有执行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角色,是一个机关沟通上下左右关系的枢纽和桥梁,是领导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其工作地位特殊、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办公室工作,也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此,我办组织力量对办公室系统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全县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下发了调查问卷,共收回80 份其中乡镇29 份县级部门51 份此外还组织调研组到**等6 个乡镇和财政局、教育局、规划建设局、农业局、畜牧食品局、供销社等6 个县级部门进行了座谈综合各方情况我们对办公室系统建设有如下思考。
一、我县办公室系统的现状
一办公室系统队伍建设情况。全县办公室队伍534 人平均年龄38.9 岁。其中公务员200 人占37.5%事业编制145 人占27.2%工勤95 人占17.8%借用人员94 人占17.6%。大专以上学历343 人占64.2%高中及以下学历191 人占45.8%。能熟练操作电脑229 人占42.9%。**镇等8 个乡镇和财政局、水利农机局等15 个县级部门设有专职信息员和电子政务工作人员其余乡镇和部门均为
兼职人员。
二办公室系统办公环境。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均配有1-2 间办公室和专用档案室打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化办公用品基本齐全按照有关保密规定的要求基本做到了一机一网、专机专网杜绝了党政网和互联网混用现象的发生。为便于工作的开展个别条件较好的乡镇和县级部门设立有打印室同时拨有专项办公经费其他乡镇和县级部门基本上也做到了实报实销。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办公室作用的不断显现全县办公室系统办公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三办公室系统履职情况。2008 年全县办公室系统共收文103432 件其中乡镇收文49204 件县级部门收文54228 件共发文17390 件其中乡镇发文7369 件县级部门发文10021 件。办公室系统共计筹办大型会议2117 个其中全县性会议188 个举办大型活动595 个撰写文稿5099 篇撰写调研报告365 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和媒体发表82 篇。
二、办公室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单位对办公室工作重视、关心不够。部分乡镇、县级部门对办公室工作认识有误区。认为办公室就是“打杂的”、“只会用钱的”部门,忽视了办公室的参谋助手和综合协调作用,在人、财、物等方面不能给予办公室足够的支
持。一是在用人上,办公室人员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相对更少。近两年来,全县办公室系统干部职工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上的仅2 人。二是在经费上,除**镇等7 个乡镇党政办和文体局、总工会、团县委等6 个部门办公室有200060000 元不等的专项办公经费外,其余单位均无专项办公经费。三是在硬件上,办公条件较差。突出表现为办公电脑严重缺乏特别是乡镇**镇等12 个乡镇党政办仅有电脑1台,只能满足党政网公文传输需要。
二办公室队伍存在“三少”。一是年轻人少。全县办公室队伍平均年龄超过40 岁的乡镇和部门有32 个占40%其中平均年龄超过45 岁的有11 个占13.8%。办公室队伍严重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办公室工作繁杂工作时间也不能象其他部门站所一样灵活安排且加班时间多又没有相应的补贴所以其他部门站所人员不愿到办公室工作同时我县公务员队伍考录名额很少新进公务员只有极少部分被安排到办公室工作造成办公室队伍年龄结构断挡如宋家镇最年轻的公务员也已经38 岁。二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少。乡镇在机构改革后大部分乡镇把退二线的老同志和负责宣传、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归口到党政办造成党政办人数虽多但从事具体工作人少的局面。如**镇党政办现有19 人实际从事办公室具体业务的只有6 人银山镇党政办现有15 人实际从事办公室具体业务的
只有5 人。县级部门也大多将专职司机归口到办公室如县教育局办公室在编人员14 人实际从事办公室具体业务的只有3 人规划和建设局办公室人员现有10 人其中司机和门卫就占到7 人。三是专业人员少。文秘人员严重缺乏,这也是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超过三分之二的乡镇党政办和近一半的县级部门办公室能担任文秘工作的只有1 人其中**镇、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农业局等单位都是由办公室主任亲自从事文秘工作。并且现有的文秘人员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在草拟文件和写作文稿方面基本上属于“依样画葫芦”、“摸着石头过河”制发的文件和草拟的文稿质量不高。乡镇党政办在收发文程序的各个环节上还很不规范。所以部分单位的领导在重要的文稿写作上不得不亲自动手。同时各乡镇党政办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只占27%**镇等乡镇党政办甚至只有1 个人会电脑。
三办公室日常工作多,创新工作少。一是文件制发泛滥,随意性发文现象严重。虽然县委办、县政府办每年都发文要求控制发文数量,但从调研情况看,文件滥发的现象并未得到遏制。2008 年乡镇党政办平均收文近1892 件发文283 件县级部门平均收文1085余件发文200 件最典型的是县财政局收文数量高达5179 件发文1802 件平均每个工作日仅是公文处理量就达到29 件。收发的文件
大部分都要求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甚至部门工作的年终总结也要求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使节俭的无纸化办公又回到了耗费物力、人力、财力的原始办公。二是工作创新少。办公室主要精力被迫用于应付这些事务性工作对自身工作总结反思少调研工作少。本次调查中,只有县财政局办公室创新了“工作代理AB 岗制度”其余的单位都没有创新工作。同时办公室开展调研少客观上领导极少安排办公室人员调研机会办公室人员也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主观上办公室人员也缺乏工作主动性导致办公室对单位全面工作不熟悉文件和文稿草拟多为“闭门造车”缺乏针对性。信息工作滞后全县有法院、财政局、审计局等26 个单位办有信息刊物仅占32%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上级部门的指导、管理不到位。办公室与其他职能股室站所不同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县委办、县政府办虽然是上级部门却没有直接的业务隶属关系在管理上存在真空。同时办公室工作无法量化难以统一考核标准难以进行评定、表彰。近十年来全县没有对办公室人员进行过系统的办公室工作培训也没有组织召开会议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指导没有对办公室工作进行表彰。所以办 公室人员缺乏归属感缺乏荣誉感工作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领导重视要到位。领导重视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关键。一是加大办公室工作人员提拔重用力度。各级各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应打破身份限制,优先考虑综合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特别优秀的办公室事业干部,可以破格提拔为行政实职副科级领导。二是全力保障工作经费。对办公室特殊岗位,如党政网专职工作人员,可以给予适当的岗位补贴,使办公室人员安心工作。三是重视办公室硬件建设。办公室至少应配备党政网、党政外网等两台专用电脑,另外,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等办公设备也应配齐。
二、人员保障要到位。一是优化办公室人员年龄结构。对新考入公务员,除有特殊要求外,首先安排到办公室锻炼,既有利于办公室年龄结构逐步年轻化,也有利于新入公务员快速、全面了解本单位情况,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在公务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轮岗制,按照个人自愿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以2-3 年为一个周期,让更多的年轻人轮流到党政办工作。二是提升现有人员综合素质。积极为办公室人员提供参与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的机会,提高其综合协调能力,努力挖掘办公室人员内在潜力,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人成长。全面落实多岗锻炼和工作代理AB 岗制度,使办公室人员成为能够胜任不同岗位工作的多面手,避免因一人脱岗而其工作无人接替现象。三
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办公室领导干部和文秘人员后备库,加强对后备人员的理论和业务培训适当放宽对办公室选人用人的种种限制将优秀的文秘人才引入办公室队伍。
三、主动工作要到位。一是进一步遏制发文过滥现象。从县委办、县政府办做起,每年初对县级各部门全年发文数量进行规定,可根据上年发文总数的90%来确定上限,以后按此比例逐年递减,对县制发的文件要求乡镇每件都写出对应的实施方案、总结力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乡镇、部门上报的各类材料不用公文形式的量不用公文一步规范使用党政网“公文交换箱”信息办应该定期清查发文单位不分主送单位一律全县普发的、按规定不该进入公文交换箱的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室进行通报批评。二是进一步规范发文程序。严格按照文件起草、办公室文字初核、分管领导会签、主要领导签发、办公室和起草部门共同校核、印制正式文件的程序发文。实行涉秘文件专人管理制专人收发密级文件按照密件登记、送领导审阅、阅后立即收回、另行交办、专柜存档、年终交回发文部门的程序严格涉秘文件的办理。三是加强无纸化办公管理。除涉密或有特殊规定的公文、资料外他公文、资料都应该通过党政网“公文交换箱”或“个人资料交换箱”进行传送量减少纸质材料打印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四是建立超前快捷的信息调研机制。开展全员办信息调研,将信息调研工作纳入办公室岗位目标责任制中,任务量化到人。可实行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系行业及股室工作的信息调研工作机制,分口负责信息调研工作。各单位可以自办信息调研刊物,出版间隔时间由各单位自定,为领导了解情况及决策提供依据。实施信息调研采编奖励,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对信息调研文章的编写及被上级部门采用给予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信息调研文章质量。五是建立高效有力的督查督办机制。加大公文督办力度议乡镇和部门在公文处理签上设立“是否纳入督查督办”栏,对领导确定需要进行督查督办的事项或领导交办的其他督办事项,由办公室安排专人进行跟踪督办,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相关领导。强化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督查,特别是乡镇应加强对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人员上班情况的督查,对未按照上下班制度严格上下班的进行通报,并将通报情况报送主要单位领导和派驻机构的主管部门领导。、指导管理要到位。一是加强培训指导。每年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组织开展1-2 次全县办公室系统业务培训别要加强对办公室新进人员的业务培训。当前急需进行的是公文处理和公务礼仪知识培训。建立跟班学习制度单位选送办公室工作人员到两办相应股室跟班学习针对性地提高业务能力委办、县政府办也应积极推荐工作人员到
市级或更高一级党委、政府办公室跟班学习习上级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二是加强学习交流。建立全县办公室系统年会制度和业务交流制度年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召集全县各级各部门办公室主任召开一次年会结工作流经验。由各乡镇分片区、县级各部门分系统每季度召开一次办公室业务交流会时还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其他形式的业务交流会。三是落实表彰激励。探索对全县办公室系统进行考核评定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县委办、县政府办的名义年对先进办公室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连续10 年担任办公室主任且年龄超过45 岁的议组织部门给予其副主任科员待遇高其工作积极性。
第四篇: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XXX县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粮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作为特殊商品,关系到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健全粮食安全体系,完善粮食应急预案,是粮食部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履行职责的题中之义。XXX县于XXX年制订了粮食应急预案,后又经过修改完善。但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推进,地方政府对区域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会越来越弱,一旦发生粮食抢购,启动粮食应急预案,粮食加工问题就会十分突出,处置不当,可能会影响粮食供应,继而引发社会不稳定。为确保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性粮食市场波动,使粮食应急预案发挥应有的作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和全县粮食安全,XXX县粮食局按照市粮食局的工作要求,着手调研了XXX县XXX面粉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面粉有限公司、XXX县军粮供应代理点,三个市级加工企业和一个市级军供网点,对企业的现状,应急加工能力等有关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居民口粮需求情况
全县XXX万人,其中:城镇居民XXX万人,农村居民XXX万人。据调查,城镇居民年均消费粮食XXX吨,农村居民年消费粮食XXX吨。也就是说,全县全年需要供应的人口达XXX万人左右,每天需用小麦XXX吨,折合面粉XXX吨。
二、全县粮食加工企业现状
通过现场调查,上门走访,我们总的感到粮食加工企业面对应急加工喜忧参半。目前调查的这三家企业都通过QS认证,其中:XXX县XXX
面粉有限公司日加工量780吨,日加工能力800吨;XXX有限公司日加工量980吨,日加工能力1000吨;XXX面粉有限公司日加工量280吨,日加工能力300吨;三家企业除维修设备外处于常年加工状态,有此可见,XXX县粮食加工企业有几十家,但档次都比较低,规模小,预案确定的3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量均为680吨,三、供需之间的基本情况
(一)加工量与应急供应量的情况。从农户自备储粮情况看,过去家家产户有余粮,并有相当数量的自备储粮,碰到饥荒年时足以自我应付3到5个月,不少农户的自备粮甚至超过1年以上。现在,不仅城镇居民家内无存粮,粮源在市场,而且许多农民存粮都不多,口粮也来源于市场。据调查,全县农户人口XXX万人,年末存粮只有XXX吨(人均XXX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吃商品粮的人口快速增长,粮食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按全县人口XXX万人(人均XXX公斤),每天需用小麦XXX吨(折面粉XXX吨),如果规定每人每月供应一袋面粉(每袋10公斤),则需要面粉XXX吨(折小麦XXX吨),在应急时如按10天供应1次,需要面粉XXX万吨左右。XXX县现在确定的3家应急加工企业最大日加工能力1000吨,加工量能够满足供应需求,但是,原粮的采购经常出现季节性短缺。
(二)应急加工与企业自身利益的矛盾。根据调查,目前全县粮食企业(包括个体)应急可随时投放市场供应城乡居民的库存粮食不能满足应急需用,县级储备小麦只有XXX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为零。一旦发生突发性粮食抢购和粮价异常波动现象时,政府没有足够的粮源可投放
市场。现有3家加工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粮食抢购势必会带来粮食价格的上涨,这些加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会心甘情愿地加工政府应急供应的粮食。即使加工,也可能会讨价还价,影响加工进度和应急供应。
四、缓解应急加工与应急供应矛盾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定点企业制度。要对全县粮食应急加工定点企业作出规划,确保应急加工数量,对定点企业实行挂牌,切实抓好定点企业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粮食应急加工管理体制,增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以确保紧急状态下全县的粮食有效的供应保持市场稳定。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粮食应急加工事关整个粮食应急预案能否成功启动,事关粮食应急供应大局。XXX县虽已经落实三家粮食加工企业,但在平时没有过多和企业沟通联系,一遇到紧急情况时各企业可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在服从政府的安排上会打一定的折扣。为确保粮食应急加工任务能顺利完成,平时要加强与加工企业沟通和联系。对定点企业一是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把这些粮食加工企业列入县政府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考核和奖励范畴,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二是在应急周转粮布局上,把全县的应急周转粮适当分散储存在这些企业。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应急加工时粮食调拨带来的困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加工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应急加工的顺利实施。
(三)适当储存成品粮。有突发事件时,建议在应急周转粮中适当储
存部分成品粮,这样在突发事件初期政府就可以争得主动。由于成品粮保管难度较大,每年需轮换至少3次以上,每次轮换会产生一定的进销差价,经济压力较大,因此成品粮储存可采用委托代储的方式。和那些经营量大、信誉好、一直守法经营,没有销售过劣质粮食的经营企业和经营大户,签订委托代储协议,明确代储品种、数量、质量要求和权利与义务。代储企业和经营户对代储成品粮资金自筹,价格风险自担,平时在生产经营中自行周转轮换。县财政按季核拨代储费用,县粮食局定期对代储户库存进行核查,确保应急供应时调得动、用得上、质量有保障。
(四)建议市政府发文、县政府储备一定规模的成品粮、面粉和食用油,储存补贴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0一0年五月四日
第五篇:环境调研报告
灵水湖环境调研报告
前言:
灵水湖水温23℃左右,冬暖夏凉,是全国三大恒温泉水湖之一,素有“龙津吐碧城南面,是个天然的泉水湖。它不仅是闻名区内外的游泳避暑胜地,而且是武鸣县城及周边村镇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包括一些企业的生产用水)。目前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灵水湖水质受到污染,湖中水草不断死亡,湖底裸露严重,湖水水量逐年减少等。7月7日至7月14日实践队在查阅相关资料下对灵水湖和周边景区的现状开展了研究工作,为深入研究这里水系环境变化的原因,在宋勇生博士和柳正葳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对重要景区灵水湖的水质情况进行了水质监测,并对景区污染源、当地居民用水情况、环境满意度、岸边生态情况和相关环境保护政策进行了调查。并得到了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与数据,以及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灵水湖简介
灵水风景区位于武鸣县城南面,距南宁市区30多公里,传说这里的泉中曾生活着两只光彩四射的灵犀鸟,该湖以此得名。灵水是全国三大恒温泉水湖之一,素有“龙津吐碧”之称,湖面面积达2.93万平方米,周长一公里许,水面宽达5000平方米,水深2-3米,是个天然的泉水湖。湖中九股清泉,潺潺突涌,湖水终年清澈见底,其水质、水位终年不变,水温保持23度左右,冬暖夏凉,具有恒量、恒清、恒温的特点。湖岸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是闻名区内外的游泳避暑胜地。灵水的奇妙之处有两点:一是四季常清,清可见底,鱼窜虾游,历历在目,不管大涝或是大旱,它仍然不溢不涸,不混不浊。二是不管春夏秋冬,它的水温都保持在摄氏二十三度左右,是个天然游泳池,炎夏跃入水中,酷热顿消;冬天在水中浸泡,遍身温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及中秋节,数万壮族乡亲都会汇聚湖边,搭台对歌,观灯赏月,度过一个欢乐的夜晚。一年四季到此游泳的人络绎不绝,还是国家体委游泳队的训练基地。近段时间,灵水湖的水位突然下降,己经没有了当年的常年保持的一年四季都不变的水位,灵水湖的出水量明显减少。伴随而来的是湖底常年生长茂盛的水草,现在成片成片的死掉了。
三、水系环境调研结果
1、水质环境
(1)水文条件:湖面面积达2.93万平方米,周长一公里许,水面宽达5000 1
平方米,水深2-3米,是个天然的泉水湖。湖中九股清泉,潺潺突涌,湖水终年清澈见底,其水质、水位终年不变,水温保持23度左右,冬暖夏凉,具有恒量、恒清、恒温的特点。湖中水草丰茂。湖岸怪石嶙峋,绿树成荫。灵水湖水流入灵河,常年不断。
(2)旅游开发:由于灵水湖恒温,恒清,环境优美等水文环境的决定,使得灵水湖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游泳避暑。但由于灵水湖周边景区没有统一规划,缺乏壮民族特色;景区内土地权属不一,阻碍了灵水湖风景区的开发利用与和谐发展;债务沉重基础设施投入少,景观设施老化等综合原因,导致灵水湖旅游以游泳为主。每日有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游泳,例外管理不佳游客和居民洗澡使用化学剂,当地居民洗衣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成为灵水湖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环保意识:景区环保设施不是很齐全,垃圾箱布置少且不合理,景区缺乏环保宣传手段。游客环保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较弱。队员在景区发现湖面上漂浮不少垃圾如图()游客存在随意扔可垃圾的现象。由于景区的小朋友较多,管理不科学,景区同时存在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反映(游客和居民们的水资源调查情况)
(4)水质监测:
(3)居民用水:武鸣县居民用水有一部分来自灵水湖,在灵水湖的清泉口布有水管,并设置专门的护栏加以保护,据我们的数据监测情
2、周边景区现状
(1)污染企业的调查:
(2)居民用水水质调查:
(3)景区周边生态环境调查
(4)相关环保政策
四、调查结果分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知,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这里有着许多旅游优势,首先,景区植被丰富,高大而特别是亚热带物种丰富植被茂盛,景区幽静和谐,沁凉宜人,正是人们休闲时陶冶情操的好地方;其次,湖水水质良好,水体清凉,温度适宜,不管春夏秋冬,它的水温都保持在摄氏二十三度左右,是个天然游泳池,炎夏跃入水中,酷热顿消;冬天在水中浸泡,遍身温暖。
不过,灵水景区虽然环境美好,但在水环境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旅游开发项目单一,过多的游客对灵水湖水环境危害过大。环保设施缺乏,环保宣传不够。
2.游客使用洗涤剂,大量当地居民在湖中洗衣服,对湖水构成较大威胁。
3.景区管理不完善,忽视生态旅游,一味的追究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治安管理较弱。导致灵水湖水质下降
通过此次调研得出发展古村旅游产业的若干建议如下:
1.景区可通过门票等其他方式对每日游客人数进行控制,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最大承载量的范围内,避免对灵水湖水质和景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2.景区内出台一系列措施,严格制止当地居民在景区洗衣,严格控制游客使用洗涤剂,避免对水质污染和水藻的大量死亡
3.加强景区环境的管理设施,合理安排垃圾的回收装置,可增强清洁措施,加大对游客的环保意识的宣传,可在特殊地区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标语。
4.武鸣县大部分是壮族居民,可将旅游与壮族民俗民风结合起来,将文化与旅游结合。增加旅游结构,减少单一的游泳也对灵水湖的水质的影响。
5.可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景区的治安管理。避免少数人为的因素对景区的生
态环境和水质的影响。
以上的一些建议均根据水质监测情况,水资源问卷调查,走访居民,环境满意度调查的等情况提出,若能采用对灵水湖的水质和灵水湖的保护以及灵水湖的旅游开发必有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