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8: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的通知

京建法„2011‟26号

各相关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新农办、财政局、规划分局:

为完成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任务,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新农办、市财政局、市规划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附件:

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011-2012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2011-2012年)》(京新农办函„2011‟12号,简称《实施方案》)和《北京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市规发„2010‟1137号),为确保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工程质量,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实施方案》的本市本村农民或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据抗震节能标准依法采取自主或集中方式对自用住宅进行新建翻建、节能保温单项改造(简称“单项改造”)和抗震节能综合改造(简称“综合改造”)建设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 农民住宅新建翻建、单项改造、综合改造应满足相关建设标准要求:

(一)抗震要求。新建翻建项目必须满足北京市《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DB11/T 536-2008);该规程未

做出规定的内容,执行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的规定;综合改造要符合国家《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

(二)节能要求。新建翻建项目应满足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节能65%设计标准中围护结构要求。单项改造和综合改造的外墙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0.45W/(m〃K);外窗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2.7W/(m〃K)。

第四条 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民住宅建设工作,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简称“市新农办”)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市新农办负责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做好全市农宅抗震节能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做好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

第五条 区县政府是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在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负责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实施主体责任。区县新农办牵头组织区县相关部门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要做好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22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的实施主体,在区县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发挥属地管理主体作用;负责对限额以下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指导。

第二章 任务落实与确户

第七条 区县政府将《实施方案》确定的农民住宅建设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乡镇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任务时要结合本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安排。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及行政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应根据建设任务向农民宣传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的相关政策、经济效益和抗震节能效果,引导农民积极申报。

第九条 农民自愿填报《新建翻建项目申请信息表》(附件1)或《单项改造、综合改造项目申请信息表》(附件2),并签字确认。对于集中建设项目,村委会可统一填报申请信息表,由相关村民签字确认。

第十条 村委会要对申报农户身份进行核实,确保每户农民及配偶未曾享受过政府新建农民住宅、既有农宅节能改造补贴资金。同时对每户户主及配偶姓名、既有住宅情况等信息进行核实,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

村委会将核实公示后的信息进行汇总,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 综合改造项目应由有资质的房屋评估鉴定机构进行评估鉴定;对符合综合改造要求的,出具综合改造实施方案。改造实施方案经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专家组成员应是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专家库中抽取的结构抗震、建筑方面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结合镇村发展规划对村委会报来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通过初步审查的申报项目进行统计汇总,报送区县新农办。

第十三条 区县新农办会同区县国土、规划、建设等专业主管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来的建设项目进行审定,统计汇总后报市新农办,市新农办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给予确认。

第十四条 市区(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宅抗震节能改造予以奖励。市政府按照新建翻建及综合改造每户2万元,单项改造每户1万元的标准,对区县政府予以奖励,奖励资金由各区县政府统筹使用。各区县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区县补助资金标准及农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其他费用(包括施工图文件审查、监理、鉴定评估、建材检测、技术服务指导等费用)支出办法。市财政局按照各区

县确定的任务量,预拨50%奖励资金,剩余资金在项目完成后拨付。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新建翻建项目的土地管理、规划管理和施工管理要按照《北京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新建翻建项目提倡集中建设。新建翻建项目设计方案可选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委推荐使用的《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09BN);也可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

新建翻建跨度不超过6米的平房项目可选择由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以个人身份进行工程设计,也可选择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村镇建筑工匠进行工程设计。区县组织专家对工程设计进行抗震节能措施审查。

新建翻建项目可以由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也可选择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组建的队伍进行施工,或者委托经培训合格的村镇建筑工匠施工。

第十七条 单项改造项目提倡集中建设,统一确定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自主建设的单项改造项目,农户可以确定施工单位、注册专业人员或取得合格证书的建筑工匠,委托其提出改造实施方案,并经乡镇建设管理人员认可。

第十八条 综合改造项目需由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

第十九条 提倡本市村镇建筑工匠承揽新建翻建和单项改造建设项目,优先安排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农民劳动收入。

第二十条 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可以定期发布农民住宅主要建材产品供应商名录,对名录中涉及的建材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抽查,向社会公告,以方便建设单位和农民选用。

第四章 建设过程管理

第二十一条 新建翻建项目开工建设前,农民个人或村委会应按规定到乡镇人民政府办理工程报建备案手续。申请备案时需提交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证明文件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文件以及与施工方签订的建设协议。乡镇人民政府应即时完成备案手续,并将备案工程纳入监督管理服务范围。

第二十二条 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实施信息化管理,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要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将项目信息录入北京市农民住房新建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民住宅建设安全质量监督制度,作好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管理人员要每月按时填报项目进度信息(附件

3、附件4),并录入北京市农民住房新建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工前、施工中、建设完成后都要保存相应资料和照片,尤其要做好施工中地基深度、梁柱节点、保温层厚度等节点部位影像资料的留存工作。同时对自主建设的单项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按改造标准进行确认。

第二十四条 村委会将已完成项目报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核查确认,并将各方签字的《分户验收信息表》(见附件

5、附件6)备案。乡镇人民政府将核查信息及时录入北京市农民住房新建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报区县新农办、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审核并存档。

第二十五条 区县新农办将完成审核的项目报市新农办,经市新农办会同相关部门确认后,由区县财政局向市财政局提出拨付奖励资金申请,市财政局根据市新农办等相关部门确认的户数拨付其余奖励资金。

第二十六条 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做好对乡镇人民政府专业指导工作,对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安全质量流动巡查工作机制,巡查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结构质量、节能措施上,可对相关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对于违反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责令相关单位、人员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抽查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力度。会同市规划部门编制技术指导资料,加强全市村镇建筑工匠管理,组织对村镇建筑工匠和基层建筑技术人员培训。

第二十八条 对于综合改造项目,在项目验收后,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对本地建设的技术和措施及时总结,为扩大推广积累经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区县政府可依据《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2011-2012年)》及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区县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新农办关于怀柔区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新农办关于怀柔区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 区新农办关于怀柔区农民住宅抗震节能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有关单位:

区新农办制定的《怀柔区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怀柔区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区新农办 二○一二年三月)

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以及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2011年北京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提出的“要大力推进‘暖起来’工程,通过‘以奖代补’等措施,完成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目标任务”的要求,为加快本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依据《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实施方案(2011—2012年)》(京新农办函〔2011〕12号)和《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京建法〔2011〕26号)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以“改善民生、拉动投资、扩大内需、节能减排”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操作规范、统筹推进”的原则,坚持科学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政策引导和政府支持,加快推进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

二、实施范围和建设任务

本方案的实施范围包括三方面内容:新建翻建农民住宅、节能保温单项改造和既有农民住宅抗震节能综合改造(以下简称“农宅新建翻建、节能保温单项改造和综合改造”)。

(一)实施范围。

1.农宅新建翻建。重点在规划保留村内实施。可包括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重点工程搬迁村、5年内有整村改造计划的规划保留村、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整建制搬迁村等整村开展的农房新建翻建,以及单个农户按规划进行的农宅新建翻建。新建翻建住宅必须是本村农民或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集体土地上自筹资金建设的自用住宅,商品房开发、公租房不在此列。新建翻建住宅必须是完善相关审批手续进行建设的单层或多层住宅。

2.节能保温单项改造。重点在近5年内没有拆迁计划的非规划保留村内实施。实施节能保温单项改造的住宅要结构完好、居住安全。规划保留村中,近5年内整村没有改造计划的农民住宅也可实施节能保温单项改造。

3.综合改造。重点是对规划保留村内2005年以后建设的和2005年以前建设且抗震结构基本完好的农户实施综合改造工作。

各镇乡应结合辖区实际,逐步实施整村农民住房抗震节能改造。

(二)建设任务。

2012年,用1年时间完成13875户的抗震节能型农民住宅建设和既有农民住宅节能改造工作任务,使改造完成的农户住房符合抗震节能标准或节能保温标准。在推进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中优先安排农宅新建翻建项目。各镇乡要结合辖区实际,确定建设任务。

三、组织机构及单位职责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主管副区长任组长的怀柔区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详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新农办,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各镇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任务落实。

(二)明确单位职责。

1.区新农办:负责农村抗震节能的统筹、协调;会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做好工作计划及任务分解工作;对各镇乡上报的建设项目进行审定,统计汇总后报市新农办;组织公开招标;监督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实际问题;会同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及各有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

2.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协助区新农办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制定技术标准,编制技术指导资料,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协助区新农办监督项目总体进展情况;会同区新农办及各有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

3.区财政局:积极筹措资金,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做好政策兑现的审核拨付工作,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4.规划分局:协助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编制技术指导资料。

5.区监察局:对各单位抗震节能工作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6.各镇乡政府:按照政策要求和任务,确定村、户的申请申报;宣传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相关政策、经济效益和抗震节能效果,引导农民积极申报;每月按时填报项目进度信息并录入北京市农民住房新建改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改造完成的工程进行预验收,并填报验收信息;保存好项目各阶段所有施工及影像资料。

四、实施方式和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至2012年4月30日)

1.调查摸底(2012年1月30日—2012年2月15日):各镇乡进行初步摸底调查,确定建设任务,同时责任到村,将基本数据报区新农办。

2.自愿填报(2012年2月15日—2012年3月15日):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采取农户或村集体自愿申报的方式,由申请人填报《新建翻建项目申请信息表》或《单项改造、综合改造项目申请信息表》,并签字确认,村委会同意后报镇乡政府审核;对于集中建设项目,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统一填报申请信息表,由相关村民签字确认后报镇乡政府审核。镇乡政府将本镇乡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申请审定后报区新农办。

在填报过程中,镇乡政府要严格审核。一户多宅的,只能以户为单位申请1处农宅实施新建翻建及改造;一宅多户的,只能以住宅为单位申请1处农宅实施新建翻建及改造。

3.审核确定(2012年3月15日—2012年3月25日):区新农办会同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对信息表进行审核,最终确定各镇乡新建翻建、单项改造、综合改造的任务。审核合格的名单、建设内容、补助金额等内容由各行政村进行公示。

4.公开招标(2012年2月20日—2012年4月30日):鉴于农村住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区新农办统一实施。新建翻建设计方案要按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委推荐使用的《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09BN),也可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新建翻建跨度不超过6米的平房项目可选择由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以个人身份进行工程设计,也可选择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村镇建筑工匠进行工程设计,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新建翻建施工,由村级组织或新建翻建个人确定施工单位,由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也可选择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组建的队伍进行施工,或者委托经培训合格的村镇建筑工匠施工。监理单位由区新农办统一招标。单项改造的设计测绘以户为单位进行单价招标,施工建设以平方米为单位进行单价招标,监理单位以户为单位进行单价招标。

(二)整体实施建设。(2012年4月1日—2012年10月15日)

各镇乡应积极协调设计测绘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加强对村委会的指导,督促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并按时填报进度信息,确保工程在2012年10月15日前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后,由各镇乡政府组织对本镇乡抗震节能工作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向区新农办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三)全面检查验收。(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1月15日)

区新农办、区住房城乡建设委根据各镇乡施工进展情况及申请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联合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其整改,确保2012年11月15日前完成全部验收工作。

(四)项目评审。(2012年11月15日—2012年12月30日)

区新农办组织评审材料,区财政局负责项目评审。

(五)总结典型经验。(2013年1月)

区新农办对抗震节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存在问题等作全面总结。

五、建设标准

农民住宅新建翻建、单项改造、综合改造应满足相关建设标准要求:

(一)抗震要求。新建翻建项目必须满足北京市《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DB11/T536—2008);该规程未作出规定的内容,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的规定。综合改造要符合《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二)节能要求。新建翻建项目应满足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节能65%设计标准中围护结构做法要求。单项改造和综合改造的外墙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0.45W/(m2·K);外窗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2.7W/(m·K)。

六、抗震节能政策补助标准

2为鼓励农民积极建设抗震节能住宅,使农民住宅尽早达到抗震节能标准,本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建设抗震节能住宅的农户给予奖励。

(一)新建翻建。以新型农村社区试点、生态搬迁、险村险户搬迁、村民自建房为重点。按照建设标准,各户自主实施新建翻建的,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补助4万元,资金直接兑现到户。生态搬迁、险村险户搬迁项目,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补助2万元,资金直接兑现到村。农村优抚和社救对象新建翻建农宅,优先纳入抗震节能计划,按照《北京市农村住房救助办法(试行)》(京民救发〔2010〕101号)规定执行。

(二)单项改造。以村为单位整村实施。根据每平方米造价公开招标的结果及每户农宅建筑面积,测算出节能保温改造中各户所需建设费用,按照招标造价,由农户承担15%,政府补贴85%。单项改造中,对于“五保户”,经相关部门及镇乡政府认定,在镇、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由政府承担100%的建设费用。

(三)综合改造。按照建设标准,统一实施综合改造,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补助4万元,资金直接兑现到户。

此外,对正式实施抗震节能工作的镇乡、村,可给予一定的管理费补助。

七、有关要求

农村抗震节能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区新农办等相关部门、各镇乡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农村抗震节能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各单位要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聚焦”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附件:

怀柔区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朱淑霞 副区长

常委副组长:解金明 区农委主任

副 组 长:任武军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主任 成 员:李长来 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冯俊福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副主任 马春秀 区农委副主任 乔登银 区监察局副局长 刘红军 区财政局副局长 张文龙 区审计局副局长 杨平生 规划分局副局长 王永兴 国土分局副局长 张淑华 怀柔镇副镇长 昝大勇 庙城镇副镇长 王文忠 杨宋镇副镇长 张春城 北房镇副镇长 刘智慧 桥梓镇副镇长 黄海云 渤海镇副镇长 徐 静 九渡河镇副镇长 王加顺 雁栖镇副镇长 张文俊 怀北镇副镇长 王本信 琉璃庙镇副镇长 张宪刚 汤河口镇副镇长 蒋桂娟 宝山镇副镇长

谭玉军 长哨营满族乡副乡长 王岳清 喇叭沟门满族乡副乡长

第三篇:新型抗震节能房实现农民

新型抗震节能房实现农民“安居梦”

4月27日,在伽师县江巴孜乡依排克其村,一排排雪白的抗震安居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村民艾力·热西提热情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抗震安居新房:“这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于去年8月盖起来的新型土坯石膏浇筑抗震安居房。这个房子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去年伽师县遭遇了历史上最冷的天气,可我家里却挺暖和的,我心里感到很温暖。”

面对南疆地震频繁、农民生活贫困这一现状,为落实好抗震安居房建设,自治区建设厅与伽师县人民政府积极探索抗震安居建设的新途径。他们首先从房屋的结构和材料入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摸清了当地的建材资源状况。经过大胆探索、多次对比试验后,在伽师县首创了中外建房史上第一个生态环保、价格低廉的现浇石膏土坯抗震房。

石膏土坯房的建造者、现任喀什行署副专员的刘夏宁告诉记者:石膏土坯抗震房建造成本低,可为农牧民节省大量资金。以当前喀什市场价格计算,采用石膏土坯结构体系每平方米建造费用为175元至200元,较砖木结构每平方米节约160元;按50平方米建房标准计算,每户平均可节约5000元至8000元左右。目前喀什地区尚有20多万户需要建抗震安居房,如果其中的三分之一采用这种结构体系,可节约建房费用16亿元以上。去年这种房屋在伽师县推广后,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

第四篇:关于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京人社调发〔2018〕38号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各委、办、局人事处,各市属机构人事处,各相关单位:

现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2月28日

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本市人才队伍结构,加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保障,根据《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京发〔2017〕20号)、《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京政发〔2017〕38号)及国家和本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围绕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坚持政治站位,坚持首善标准,以德为先,通过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地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

第三条 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来京工作的,可快速办理引进手续:

(一)“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

(二)“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

(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

第四条 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

(一)在京承担国家和本市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等任务或进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团队,其领衔人可办理人才引进;由2名国家或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推荐,优秀人才团队的成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二)近3年累计自主投入5000万元以上(含)或近3年累计获得7000万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自主投入资金或融资资金到位且运营效果良好的,其主要创始人和核心合伙人可办理人才引进;近3年累计自主投入1亿元以上(含)或近3年累计获得1.5亿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自主投入资金或融资资金到位且运营效果良好的,由2名主要创始人或核心合伙人推荐,其团队成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三)市属各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总公司及其他相应单位实施的重点人才工程中创新创业成效突出的入选人,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第五条 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及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引进力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一)“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专利在京落地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

(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总部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企业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8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6倍);

(三)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科技创新服务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机构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20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15倍);

(四)本市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入站人员,出站后被本设站单位聘用的。

第六条

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力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一)在京注册运营、近3年年均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含)且年均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以上(含)的文化创意企业,其任职满3年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等领域国家级奖项获奖人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

(三)社会贡献较大的知名媒体人、自由撰稿人、艺术经纪人、文化传承人、展览策划人和文化科技融合人才,以及著名的作家、导演、编剧、演员和节目主持等人员。

第七条

加大体育人才引进力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赛事策划人和组织人、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国际级和国家A级裁判员、知名体育解说员和体育节目主持人;

(二)具有良好发展趋势和培养前途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第八条

加大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人才保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一)在京注册的重要国际组织或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聘用的核心人员;

(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发机构、外国或港澳台地区来京投资设立的规模以上企业等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三)本市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熟悉国际间商务、法律、金融、技术转移等规则的人才。

第九条

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力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一)基金管理人和所管理基金均在京设立并备案,实收资本1亿元以上、近3年实际投资本市高精尖产业5000万元以上的天使投资基金管理人,其任职满3年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代表等高级管理人员;

(二)基金管理人和所管理基金均在京设立并备案,实收资本3亿元以上、近3年实际投资本市高精尖产业5亿元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其任职满3年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代表等高级管理人员;

(三)在京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金融组织聘用的贡献突出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

第十条

加大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健康等专业的人才引进力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一)具有国家“双一流”大学(或学科)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年以上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职称的高等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

(二)具有省级或地市级优质中小学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三)具有三级医院10年以上从医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健康专业人员;

(四)本市紧缺急需的其他具有相应水平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健康人才,以及其他类型事业单位所需的专业人才。

第十一条

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

(一)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人及其主教练、本市职业技能一类竞赛第一名获奖人及其它国家级以上相应技能竞赛第一名获奖人且贡献突出的,可办理人才引进;

(二)本市科技成果转化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第十二条

建立自由职业者引进通道。对本市科技创新或文化创新贡献突出且依法纳税的自由职业者,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第十三条

拓展紧缺急需人才遴选引进范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用人主体中稳定工作、贡献突出,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一)在国内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

(二)经人才引进综合评价合格的;

(三)经本市行政区域内各区或局级单位按程序推荐的;

(四)经相应的人才认定委员会认定推荐的;

(五)其他特殊特艺人才或紧缺急需人才。

第十四条

拟引进的人才应无刑事犯罪记录,提出引进时一般应在聘用单位工作满2年。引进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第十五条

加强引进人才落户保障。引进人才无产权房屋的,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落户;聘用单位无集体户的,可在单位存档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集体户落户。

第十六条

优化引进人才办理程序。引进人才本人签署诚信声明,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做出书面承诺后,由聘用单位向所在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具有管辖权的局级单位提出申请,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核。市人力社保局对拟引进人才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办理引进落户手续。

第十七条

明确引进人才工作职责。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对全市引进人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区人力社保局(含开发区人劳局)、具有管辖权的局级单位人事部门等报送单位负责对引进人才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聘用单位负责加强对引进人才的管理与服务,履行帮助办理引进手续、缴纳社会保险等责任和义务;申请人应如实提供引进材料,并遵守法律法规和聘用单位规章制度。

第十八条 加大廉政风险防范和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明确相关主体职责,防范廉政风险。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贿受贿、推诿拖延等行为的,依法依规处理。其中,主管部门和聘用单位给予全市通报、压减办理数量、列入黑名单、暂停办理调京业务等处理;申请人取消调京资格、不良信息按照本市有关规定进行有效期为5年的记录,已取得本市常住户口的予以注销;相关人员违法违规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施行,此前发布的《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京人发〔1999〕38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256号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256号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6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 王安顺 2014年6月24日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民用建筑节能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改造等活动中,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采用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材料、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第三条 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提高节能技术标准,加强节能管理,实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社会受益。

第四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综合统筹、监督、协调工作,具体负责民用建筑建造、使用、改造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供热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发改、财政、统计、农村工作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五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主要指标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项规划制定民用建筑节能工作计划。

第六条 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等单位及其相关人员,按照规定承担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方面的建筑节能责任。

民用建筑使用中的节能责任由所有权人、运行管理人、使用人按照规定或者约定承担,没有规定或者约定的,由所有权人承担。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提高节能意识,采取节能措施,加强日常行为节能。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宣传工作,普及建筑节能科学知识,引导、鼓励社会公众节能行为。

第八条 本市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本市地方标准。根据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可以制定强制性条文。

第九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等部门,定期发布本市推广、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本市推广安全耐久、节能环保、便于施工的绿色建材,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砖、粘土瓦、粘土陶粒。

第十条 本市实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分类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能源阶梯价格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集中供热的公共建筑实行热计量收费制度,集中供热的居住建筑逐步实行热计量收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本市建立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统计、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民用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人、运行管理单位和能源供应单位应当配合建筑能耗调查统计工作,并按照规定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要的资料。

第十二条 本市在民用建筑中推广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民用建筑节能项目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奖励政策。

本市节能专项资金中应当安排专门用于民用建筑节能的资金,用于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和推广、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宣传培训以及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等项目的补贴和奖励。

鼓励以商业银行贷款、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推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

第二章 新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

第十三条 本市编制、调整城乡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气候、地形地貌、资源等条件,按照建筑节能与宜居的要求,对区域功能、人口密度、能源消耗强度、基础设施配置等进行统筹研究、合理安排。

第十四条 新建民用建筑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包括建筑节能内容。

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和标准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文件,由发展改革部门组织节能评估并出具节能审查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将节能审查意见中的能源利用方案、能耗指标和提高能效的要求转化成具体措施。

第十五条 新建民用建筑的设计说明应当注明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符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要求的具体措施。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和规定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且涉及建筑节能内容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履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程序。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采用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在施工作业中,应当按照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绿色施工。

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之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

第十七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市建筑材料使用管理信息化监控平台,实行建筑节能材料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定期发布建筑节能材料的相关信息,对涉及建筑节能效能的建筑材料实施重点监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报送相关建筑节能材料的数据信息。

第十八条 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标准和规定安装能耗计量设施,大型公共建筑应当安装能耗分项计量设施。新建民用建筑安装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热量表经计量检定合格;

(二)温控装置具有检测合格报告;

(三)供热计量装置达到数据远传通讯功能;

(四)建筑物室内分户安装采暖温度采集远传装置。

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安装应当便于日常巡检、维修,并保证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 采用集中供热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与供热单位签订集中供热设施的运行管理合同,明确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的采购、技术标准及安装要求。供热单位采购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对装置安装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参与采暖节能工程分项验收中的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安装工程验收工作。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不符合要求的,供热单位不予验收。

第二十条 本市新建民用建筑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需要,部分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或者住宅产业化要求进行建设,具体范围由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部门确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行动态调整,并制定建设计划。

确定为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或者住宅产业化要求进行建设的项目,相关建设标准或者要求应当在土地出让条件、选址意见书或者规划条件中明确。

第二十一条 市规划、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的民用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评审,对评审合格的民用建筑,颁发绿色建筑设计、运行标识,并按照规定给予补贴或者奖励。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房屋销售场所、房屋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所售房屋的建筑节能设计指标、绿色建筑星级、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供热方式、供热单位及供热计量收费方式、节能设施的使用与保护要求等基本信息。

第二十三条 由农村集体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三层以上建设项目应当执行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鼓励其采用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清洁能源。经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符合本市农村村民住宅节能标准、采用清洁能源的,市和区县财政部门可以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第三章 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

第二十四条 本市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且有改造价值的民用建筑逐步实行节能改造。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改造工作。在实行抗震加固、老旧小区改造时,应当同时进行节能改造。

第二十五条 既有普通公共建筑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所有权人在进行改建、扩建和外部装饰装修工程时,应当同时进行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和能耗计量监控设施改造,并依法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在进行改建、扩建时,应当同时进行能耗分项计量监控设施和用能系统节能改造。

未同步进行节能改造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改建、扩建和外部装饰装修工程的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本市鼓励对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居住建筑进行围护结构和供热计量改造,改造资金由政府、所有权人共同承担。既有居住建筑属于职工购买公有住宅楼房性质的,改造资金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及原售房合同的约定承担。

第二十七条 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由建筑物所有权人负责组织实施,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为分散业主的,由公共建筑的运行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属于政府直管或者单位自管的,由房屋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其他居住建筑由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有关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工作。集中供热系统热计量改造由供热单位组织实施,负责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的采购和组织安装。

中央在京机关、军队、企业、事业单位的居住建筑,由房屋管理单位按照国家主管部门和市人民政府的规定组织实施。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督促所监管企业做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建筑物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应当依法配合节能改造工作。

第二十八条 既有居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应当制定改造工作方案。改造工作方案由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确定的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的主体制定,并征求房屋所有权人的意见。改造工作方案应当确定实施改造的项目管理人,项目管理人承担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民用建筑节能运行

第二十九条 实行物业管理的民用建筑,物业服务单位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承担建筑节能运行管理责任。物业服务单位应当向建筑物所有权人提出建筑物节能运行的方案。

居住建筑的物业服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开展节能宣传教育,负责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的节能管理工作。公共建筑的物业服务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采用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负责用能分类分项计量调控系统、数据远传系统的运行管理。

第三十条 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采取节能技术和措施,采取建筑物用能系统节能运行方案,减少能源消耗。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使用人应当提高节能意识,在日常使用中注意节电、节水、节能。

第三十一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等主管部门确定重点公共建筑的能耗限额,对具有标杆作用的低能耗公共建筑、超过能耗限额的公共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向社会公布。

对超过能耗限额的重点公共建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建筑物所有权人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其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第三十二条 本市建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能源审计制度。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每年向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显示建筑物出现能源利用状况明显异常或者超过公共建筑能耗限额20%的,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该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实施能源审计。所有权人应当聘请能源审计机构进行能源审计,将审计结果报送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依据能源审计结果加强节能管理和实施节能改造。

第三十三条 任何人不得损坏、擅自拆改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层、供热计量装置与调控系统、能耗计量设施等。

第三十四条 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所有权人应当改进空调运行管理,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管理运行单位和使用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室内温度控制。

第三十五条 新建民用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经验收交付后,供热单位应当按照本市规定实行供热计量,并与用户签订按照供热计量收费的供用热合同。

供热单位应当在民用建筑区的显著位置公示实行供热计量信息及其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应当实行供热计量的民用建筑,供热单位未按照供热计量方式收取费用的,用户可以按照供热计量收费的基本热价标准交纳采暖费。

第三十六条 供热单位应当负责并做好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的管理、维护、抢修、更新改造等工作,并加强巡检,提高节能运行水平。供热单位应当定期监测水质,并在非供暖季,对供热系统实施充水保养。

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本市供热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畅通供热计量投诉、举报渠道,对用户反映的供热计量意见,及时受理和处理;发现供热单位不按照规定实行供热计量的,应当督促供热单位及时整改,并移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要求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的,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履行相关信息告知义务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在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外部装饰装修工程时,未按照规定同时进行相关节能改造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重点公共建筑连续两年超过能耗限额20%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未按照要求开展能源审计、未按照规定报送能源审计结果或者报送虚假审计报告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损坏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层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损坏供热计量装置与调控系统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影响正常供热的,可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共建筑的运行管理单位或者使用人不按照规定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经验收交付后,供热单位不实行供热计量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供热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处3万元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新建民用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翻建的民用建筑。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2001年8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发布的《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1-2012年)》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