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的调研报告 - 副本(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8:2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的调研报告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的调研报告 - 副本》。

第一篇:关于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的调研报告 - 副本

关于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的调研报告

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范克永

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和形态迥异的地理风貌塑造了山水、田园、文化和历史等不同景观类型的村庄。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村庄用地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我国美丽乡村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乡村规划的弱化,导致村庄出现了破败和杂乱等问题,村庄用地也出现了粗放、无序利用等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国在这种世界大势的驱使下,也在不断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于是制定了“农村向城镇集中”的建设规划以及“让农民进城”的工作方针。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搞好新农村建设,让村庄和城市和谐发展,保持村庄特色,搞好村庄的多元化发展目标。此篇调研文章选取江苏省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

一、特色村庄的概述。

1、特色村庄的定义:村庄形态、地形地貌、农业产业、农民住宅、乡村文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村庄形态自然,风貌朴素。丘陵山区、水网地区等具有地形地貌特质的村庄,村庄建设应注重加强现有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形成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村庄空间形态。具有产业特色的村庄,村庄整治应与村庄特色 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新建建筑与现有房屋外形风貌有机衔接,村庄道路宽度适宜、用材本土化;景观绿化自然乡土,水体护坡自然生态,较好地延续村庄的文脉。充分体现“乡土风情浓郁、环境自然整洁、设施配套适宜”的总体要求。

2、我国搞特色村庄建设的重要性:

(1)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差距日趋缩小。然而,原有规划管理制度是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规划时就乡村论乡村,规划缺乏合理引导,从而导致盲目建设和无序建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土地和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这种传统的规划制定及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城乡统筹的实际需要,影响了我国城乡统筹的健康发展。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村庄规划时务必做到规划先行、全盘考虑和统筹协调,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建设。在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重新研究并制定村庄规划细则,以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无序建设、没有规划以及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

(2)乡村规划制定及实施的管理制度化要求

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制定及实施的管理相对滞后。乡村规划制定及实施过程缺乏充分合理的社会参与及专家论证,政府行政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许多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普遍存在盲目模仿城市规划等问题[3]。由于未充分体现出农村的实际特点,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需要,最终无法真正实施。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地方政府(包括村委)随意变更规划乃至无视规划而进行建设。此外,我国农村建设量大,村庄规划的管理力量极为薄弱,致使实际过程中的村庄建设较为散乱,管理手段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农民住宅、公益设施及乡镇企业等建设的实际要求。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最近几年,各地明显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农民收入出现了较快增长,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然而,相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民生活质量仍处于中下水平,乡村的各项设施建设依然落后。而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现状最急需的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

(4)缩小当前城乡差距的要求

众所周知,解决我国城市问题的根本在加强农村建设,只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成让城里人都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过上令城里人羡慕、让乡下人自豪的健康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式,即并非把农村城市化,而是依据农村实际把农村规划好、建设好,使农村生活步入现代化,农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二、泰州特色村庄的类型

1、泰州特色村庄的含义

泰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江苏中部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泰州下辖7个县级市(区),100个乡镇(街道、园区),1603个行政村(涉农街道),8274个自然村。尽管每个村之间有许多相同处,但由于各自的物质环境条件(如地理、气候等)和精神环境条件(如文化差异、生活方式、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成每个村庄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形态,拥有独特的资源的村庄。

2.1、泰州特色村庄从地区差别上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沿江地区,指的是靖江市、泰兴市南部、高港区;二是通南地 3 区,指的是泰兴市北部、姜堰区南部;三是里下河地区,指的是兴化市、姜堰区北部;四是主城区,指的是海陵区。

2.2、泰州特色村庄从产业结构上可以分为十小类:第一类是旅游休闲类,代表村庄为高港区的许庄,姜堰区的河横,兴化市的城北;第二类是农家乐,代表村庄为泰兴市的李圩,兴化市的陆姜;第三类是渔村,代表村庄为高港区的东江、兴化市的草王西;第四类是生态农业,代表村庄为靖江市的东进、高港区的蔡庄、泰兴市的新洋;第五类是规模产业,代表村庄为高港区的马厂、姜堰先进、兴化董北、海陵界沟;第六类是历史文化,代表村庄为姜堰区的湖北,兴化市的管阮、曹垛;第七类是田园景观,代表村庄为靖江丰产、姜堰曹家、泰兴申庄;第八类是乡土银杏,代表村庄为高港区的丰徐庄、姜堰区的塘桥、泰兴市的宣堡;第九类是小康社区(集中居住),代表村庄为靖江市的孝化、泰兴市的印桥、姜堰区的银穆、;第十类是水乡风光,代表村庄为兴化三庄、邹罗、征北。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彰显特色,构建和谐”具体建设中,要以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特色突出突出建筑特色,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民不仅能够安居,更能够乐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建设标准,建设类型,建设时限要求。加强引导,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群众 4 主体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和使用。教育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对建成项目的管理。

特色村庄建设从改善农村的生态和景观入手,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扶持特色产业、保护特色文化、带动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为理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探索,也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特色村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长期以来,我州农村一些村庄缺乏编制规划或规划起点低,农村建房随意性大、布局不合理,小而散的居住状况,使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特色村庄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从群众所需出发,以发展产业为支撑,围绕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以政策为保障,整合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整村推进、“一事一议”奖补等各类项目资金,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宜居环境的打造和旅游人气的提升上下功夫,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更加注重村庄的功能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将因此得到改善。

特色村庄建设有利于增收致富目标的实现。全州农村安居工程特色村庄暨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特色村庄建设将以产业为支撑,并要求金融、财政、扶贫、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加大项目、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特色村庄产业的发展壮大。这对实施特色村庄建设的当地群众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特色村庄建设有利于特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同样也是一个区域、一个村落的魅力所在。特色村庄建设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强调对古村落、古建筑及地方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掘的思路,对于村庄山水人文资源的保护、传统戏剧和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的繁荣及农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具有积极的意义。

特色村庄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实践的又一创新,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我们要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群众的主体作用,结合“美丽彝州”建设,共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特色就是指某一事物所具备 的突 出的或独有的性质、特征。从人 的认知角度来说,它往往指事物外部形象上所具

有的特殊性,能使人们 由此容易识别 以区分于其他事物村庄特色是某个族群或某个村庄长期 以来 由于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 民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演变的产物。一个村庄 的人群构成、历史演变、文化发展的过程不 同,文化底蕴也不 同,从而形成 了各 自的传统习俗、人文风格和地方特色,这就是村庄特色的个性体现村庄的特色 主要体现在内涵和外在形态 2 个 方面 :内涵主 要是指村庄 的性质、产业特征、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 ; 外在形态主要是指村庄的 自然地理环境、村落布局、街巷景观、建筑风格、民俗风貌等。二者相辅相成,密切关联。如果说外在形态是村庄特色的“灵”的话,那么 内涵则是村庄特色的“魂”。在村庄特色保持问题上要二者兼顾,切不能只重视“灵”而忽视 “魂” 村 庄特 色 的构成 要 素 2.1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村庄所在地的 自然地理条件。这 是形成村庄特色的基本因素,而这种 因素是先天的。“自然环境的利用是构成城镇特色的最重要 的因素。构成城镇空间的人工元素,如建筑是可 以抄袭 的,但 一定地域的 自然景观则是难 以模仿的,它具有永恒 的魅力。”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 自然环境要素的不 同组合构成了乡村景观的底 图。其中,地貌条件不仅对村庄特色的宏观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往往也限制着地 区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进而影响各地农村的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形成不 同产业特征、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景观。气候条件对农村景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动植物的分布、土地的类型、耕作制度及 民居类型实现的。生物,尤其是植物是农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们形成 了各具特 色的森林景观、农 田景观、草原景观等;不同的动物种群又形成了牧场、渔场、各种饲养场等不同景观。总之,一定 的自然环境形成一定的自然特色。2.2人工环境

村庄特色是以 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工环境为主导的人类文 化与 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 自然文化复合体。具体来说,有特色的村庄的人工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村庄的用地布局和整体结构。村庄 的用地布局和整体结构是村庄特色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具体表现为村庄的用地结构、道路、水体等的综合布局。我 国广大农村聚落的形成是一个 自然而缓慢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对过去和现有生活、功能 以及环境 的适应,包含了对村庄这一特殊人类聚落中共同生活方式的认可,其现状 用地布局和结构往往是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化而形成的。受我 国古代传统聚落文化的深刻影响,多数村庄(尤其是一些古村落)在用地选址、布局和整体结构方面充分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天人合一 的山水观、基于风水 的生态观和趋吉观、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观。如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的江南水乡;以“山深人不觉,全村 同在画中居”为特色 的皖南山区古村 落;以“土楼安其居,风水助其祥”为特色的闽、粤、赣等地的客家古村 落;以“芭蕉、竹楼和缅寺”为特色的云南南部傣族村寨);以“人融于 自然”为特色的西北窑洞村落 ;以“高耸的鼓楼和精美的风雨桥 ”为特 色的湘、黔、桂边地的侗族村寨 ;以“吊脚为楼、顺坡造屋”为特色的四川境 内临江村落 ;以“节奏分明、错落有致的短坡屋顶”为特色的广东茶阳传统渔村 ;以“厚重、富丽 的马头墙,丰富的天际线”为色的湘西地区古村落等。2.2.2 街巷景观。村庄街巷景观的形成与其总体用地布局和结构有密切关系,同时街巷也是农村重要 的公共空间之一,不仅承担着交通的功能,更是农村 中人们生活和交往的重要空间,是村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功能使得村庄的街巷空间充满了多色彩、多情调的公共生活,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场所精神。而不同的 自然地理环境、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使街巷成为体现 村庄特色的一个重要载体以福建地区为代表的客家土楼等。

2.2.4民居建筑。民居建筑的差异是村庄特色的又一重要体现,具体表现在建筑单体的造型、群体空间组合、庭院的排列、结构的穿插、门窗的位臵、局部的雕凿、整体的神韵气度、建筑选材等方面。如云南的傣族竹楼、陕北的窑洞、福建 的承启楼、内蒙古的蒙古包、西藏 的碉房、西南 的吊脚楼等

都深刻地反映着当时当地 的 自然、社会、文化背景,且 和周

围环境非常协调,使得各类 建筑形态 因地方性 表现出各 自 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建筑文化。2.3 村庄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 村庄特色中最深刻和本质的因素,文化 的积淀和大 自然的馈 赠造就 了村庄历史文化。“五里不 同风,十里不 同俗”,民俗

风情是村庄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如果说历史文化是 村庄的内在气质,那么民俗风情就是这种 内在气质 的一种 外化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村庄特色最本质 的一面。3 当前导致村庄特色丧失的因素

该文所说 的特色丧失 是指在村庄 的发展建设 过程 中“魂”的消逝和“灵”的趋 同。导致这一后果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 村建设 的“快 速建造”行为。“就在人们反思城镇建设的得失之时,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高潮又将来 临,成千上万来 自城市的规划师们 已经带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意志,奔向无数的乡村”,这句话

1、打造特色村庄应该重视对村庄景观的保护

2、打造特色村庄应重视生态、延续文化

3、打造特色村庄应重视保护已经受损的文化古迹

创新思路谋发展,围绕特色做文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首先从我国搞特色村庄建设意义,即时代必要性和可行性角度出发说明了在我国建设特色乡村的重要性;

(二)接着分析了泰州特色村庄的现状,从乡情,风俗,民情角度客观地分析存在和总结经验;

(三)最后立足实情,对我国未来的特色乡村建设提出方法构思。

第二篇:村庄治理调研报告

村庄治理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在如今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在以加快农村城镇化为目标的背景下,重庆政府始终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线,实行了多项政策,各级干部反哺农村,帮助农民建设家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降低农民负担,保障生活环境安全稳定,丰富文化生活,增收产量。总结来说就是使农村

1、生产的发展

2、生活的富裕

3、乡风文明

4、村容整洁

5、管理民主。我们以村庄治理为主进行调研,了解如今真实的农村治理情况。

调查结果如下:

一、村干部反应其主要工作

过去村干部主要做的是有两件:一是调解邻里纠纷,二是向村民收各种费税。现在村委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替企业招工做宣传,政府搭桥,鼓励更多的人外出务工;二是维稳,搞好安全生产,比如应对自然灾害,森林防火;三是民生工程的推进,如万元增收。用村书记的话说:“现在的政府是服务型,不是以前的管理型,政府转变职能了嘛。”

二、村民反应村庄治理情况

1、村委选举

农民自己选出来的干部,镇干部不用;镇干部自己任命的又不干事,耽误了村里事务。干得好的干部,群众威信高,但会被排斥。

300多人的村民小组,实际上只到了17人,大叔的儿子还没到法定年龄,但是填了20多张票。是村支书让他这么做的。冉重云,刘仲强,以及大叔的儿子三个人填的最多。候选人代表也是干部指定的。村民代表只值两包烟的钱,给两包烟就可以选你为代表。49年一个人可以代表4票。62年2票,现在是一人一票。村委会干部都是给钱买来的。

案例:

一位老人1999年——2004年连续当了两届,6年村长,2004年到了退休年龄,退了下来。当年当选上村支书的故事非常有趣。因为前一届村长比较腐败,被选下去了。当时他在一家私人砖窑厂工作,完全不晓得自己当上了村长。上头通知他,才知道村里人认为他人比较正直,又当过侦察兵,那时一个人能干过三四人。当过厂长,有一定能力,选了他。

案例:

由于某黄村长很贪,以前选举是党员投票,他就收买了党员,选他当村长,然后他就借村长的职权乱收费,比如增加农业税。黄村长让村民去开会,村民们对他不满所以就以不去参加会议的方式来反抗他的贪污作风。后来由村民投票选举时,就把他给弄了下来,没有当选,现在黄村长担任的是民兵连长。黄村长下台之后是由镇上的吴易修代理的村长一职。

2、村庄收费情况

1、改造电表

2011年改造电表说每户要交250块钱,其中他说里面就有16块钱是用来给政府开销的,除了开工钱,电表其实只要15块钱就够了!这样统计一下,全村4000块钱就落到了上面的腰包里了!

2、电费

问:电费多少怎么交?水费呢?

答:0.52元每度,自己交,国家电网负责的。水是山泉水。不用水费

3、合作医疗

今年农村合作医疗每人交50元,另外政府补贴10元,但是也有人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村民直接向朱医生报销,但是朱医生在向医院申请报销时,却不能100%的报销,要被医院扣掉2%的网络费,如此一来,朱医生还要倒贴2%的费用。

4、门牌号

门牌号收了两次钱,每次6元。共12元。村民怀疑村的财务有问题。干部说“你拿出票据来”,可是这个地方从来不出票据的啊!

5、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04年的时候是每户每月2毛,现在是12元

6、卖菜

“去集市上卖个菜都要收钱”(菜市场地盘被两个人一次性买断了,一个人是公安局的退休干部,一个是居委会主任),你家要是有菜吃不完想去卖点,他们就要收你1--5元不等。看他们心情。

3、路的建设 75、76、77年,集体修了三年的路,在这之前还是小小的山路。93、94、95年又整修了一下公路,每人收120块钱。

现在公路没有硬化,坑坑洼洼,一下雨就不好走,去一趟镇上,打摩的来来回回要60元。去年村里头原本有打算要修路来着,按人口出钱,无论长幼富穷,每人360元。老村长家有四口人,就收了1500元,但由于村里头交钱的人少,路没修起来。

据了解,当地道路基础建设政策是这样的:道路硬化实际需要40万/公里,政府每公里补贴23万元。还有17万元/公里是要村集体出,村里头只能每家每户集资。该村路段有8——9公里。据姜叔介绍,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关于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专款专用:不能找农民收钱的,谁收钱,谁负责。他揣测又是政府卡钱。

2012年有将从镇里到村上的路硬化的计划,通过测算,每公里需要35万元,村的路程长度是约13公里,而上面每公里只划拨25万元,还差十万元一部分县城一家企业每公里捐赠二、三万元,另外不足的钱还不知从何凑足。

公路——村里的那条公路前几年加宽了,上面也增加了一些碎石,当时村民们是每人交了160元,政府出资大部分(修建成本10万元/里)。最近听说这条路要硬化,还要村民交钱,但村民说上面政策是不用村民交钱的,村干部如果要来收,他们也不会交。

2011年时,村支书要求每人交300元修公路时,许多村民都说政府拨了款,另外,大部分家庭的拿不出那么的钱,所以,公路迟迟未修。听一位爷爷说,今年村中的公路要重新,每户出30~50元。

鹿头村村里修了六公里路,花了8万,现在有一个坎,填平要七八万,不敢搞。没有钱。现在集资很难,一是农民不愿意出钱,二是农民外出打工。村里原来有440户人,现在130户左右,一是去打工的,二是去陪读的。

10多年前,村庄修建公路,占用该农户住宅地八十多平方米,当时在村支书等干部的号召下搬迁至学校暂居,并未签下任何合同,村支书等说国家会给予补贴,但至今并未见到补贴。去年,该户在学校附近修建三间砖房,欠下建筑工以及材料费用等三万多元,至今尚未还清。村民反应:“打官司要付3500元律师费,即使打赢了,也只是一张纸,执行不了。现在县里上访办还有我们的上访记录。反映情况不行,互相扯皮推诿。”

4、村庄水库建设情况

七十年代,国家用资金修了水库,但以后都没有资金投入,起不到作用。

村上的那个水库,国家几次拨款进行维修维护,但是却没见到任何改观,去年由于大旱,王先生连稻谷都没种。却见村长家的猪圈,鱼塘,阳台,都已个个诞生,院里还有一堆没有用完的水泥。

鹿头村水库98年的时候上级补助30万,被刘仲强拿了,还有09年的人畜饮水工程,上级的17万,以及水库拨款的20万都被贪了。饮水工程的水管坏了,也没钱维修,现在只有三户人家能用到。水库的修建厚度应该是20公分,但是实际情况只有5--8公分。最薄的只有5公分,水泥设施被暴雨冲坏了,农民饮水难。现在的饮水卖了,变成了镇上的吃水用的了---集体的水库不为村民服务,村委会把村民的利益出卖了,他们从中得到了实惠。

村上的水库是大伙出力,流血,流汗。结果还让村委卖给了镇政府。

两个水库,每年每个拨款350万元扩建,钱已拨付,但一直尚未动工,估计今年农历二三月间会动工,背景是高阳镇需要饮用水

5、村庄治安情况

赌博比较多,偷盗比较少,最多就是偶尔的偷鸡摸狗,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农民对社会治安的感觉是:“人吃人”一般。感觉竞争力强,有点自私,不是很和谐。

6、其他基础设施

原来没有办公室和活动地点,“那个当书记就在哪个家里开会”,现今两层楼房是于2008年建成,我们看到,一楼有三个房间,一个是办公室,一个是接待群众所,一个是村图书室。二楼是一件大大的会议室,有崭新的一排排整齐的桌椅组成,内有一小房间是村官的住所。在图书馆,农民可以交押金借书,星期二、四、六开放。据了解,一般只有年轻人会去那,而且很少。

三、总结

总的来说,村庄的治理是一步一步的在完善,包括基础设施的完善,民主管理的完善,村庄和谐的完善,干群关系缓解的完善,相信指日可待。虽然现在老百姓还有很多不满,但希望农民们也要换位思考一下当干部的难处,干部也要体恤老百姓的心情,这样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共同创造和谐家园。干群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共同建设家园的前提。老百姓的素质文化需要提高,干部的务实之精神需要得到升华,廉洁之文化要铭记于心。这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第三篇:村庄变迁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杭埠镇村庄变迁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檀亮亮

摘要:通过对舒城县杭埠镇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村庄变迁情况的调研,分别从对村庄变迁的客观分析、对以后的村庄规划与趋势分析、对村庄变迁的意见和建议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村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与思考。

关键词:村庄变迁城镇化工业化土地利用征地拆迁规划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以及新时代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与理念的变更,我国广大农村以村庄变迁为主要形式,发生了诸多变化。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及省农委通知的要求,现就我镇2003至2013年村庄变迁情况调研报告如下:

一、近十年村庄变迁统计数据

二、村庄变迁各方面情况的客观分析

随着乡镇工业化发展对村庄的征用与挤占,许多自然村庄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位于集镇近郊的村庄,取而代之的是城镇集中建设的多层安置小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离开土地的农民为社会上其它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促进总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从这个层

面上说,村庄变迁的背后有着许多积极的方面。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将使原本薄弱的农业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三、对今后村庄变迁的规划、考虑和趋势分析

我镇已于2006年对所有村庄进行了规划设计,形成各村布点规划文本,同时在2010年又进一步对部分村庄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规划设计。未来几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投入资金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上。从目前形势来看,随着我镇工业强镇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未来几年,村庄变迁还将以自然村庄逐步减少的形势出现。对此,杭埠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已经纳入考虑,划定比较明确的建成区界限,防止建设用地无限侵吞村庄的现象,并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有计划地开展村庄整治工作。

四、对村庄变迁的意见和建议

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大潮中,村庄的变迁可以说是一个必然会触及的领域,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城乡差别如何加剧、界限如何模糊,城与乡始终都应以各自的形态而存在,就我镇而言,村庄的变迁是一件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应将村庄遗忘,任由其被其它产业的发展而覆盖、消失。要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与保护耕地,对于已征用的土地与拆迁工作,要确保乃至提高被拆迁户的征用安置补偿。要保护生态,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应始终将农业视为最基础的保障性产业。

参考资料:《杭埠镇土地利用规划》

杭埠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报告(2003年至2013年)其它土地、规划、派出所等统计数据

第四篇:村庄绿化情况调研报告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村庄绿化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林造字[2006]72号文件的要求,我县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按照好、中、差三个绿化档次,对全县的村庄绿化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摸清底数的同时,对近年来的村庄绿化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形成了书面调研材料。

一、村庄绿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为目标,以造林绿化为主线,在大力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农田林网改造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同时,把村庄绿化列入全县为民办的实事工程,重点部署,积极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县农村森林覆盖率达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庄绿化已成为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的新亮点。我县所辖*乡镇、*办事处,共有××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全部完成行政村的绿化规划,做到了一村一绿化详规;完成绿化村庄——个,植树——万株。其中,人均达到10棵标准的绿化村庄——个,人均达到5棵标准的绿化村庄——个,人均5棵以下的绿化村庄——个。庭院绿化较好的村庄——个,一般水平的村庄——个,较差的村庄——个。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经验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把村庄绿化工程列入政务督查考核内容,进行重点调度,并成立了由县林业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委组织部下派办、县文明办和县教育局六部门联合组成的督导小组,具体来抓工程协调与督导,明确规定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一督导责任人。二是实行领导包工程责任制,县领导与各乡镇书记,各乡镇书记与绿化村庄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状,细化、量化工程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制定政策,保障投入。本着打造样板、树立典型、增强辐射带动力的目标,始终坚持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原则,制定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一是规定村庄绿化凡达到速生林建设质量标准要求的,可抵顶速生林建设任务,享受速生林建设优惠政策。二是本着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有机统一的原则,制定出台了无偿为农户提供绿化苗木的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县乡各级财政投入达300多万元。三是积极鼓励各乡镇根据各自实际,制定比县里更优惠的扶持政策。例如我县的××*镇、××*镇在积极落实县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了种活一棵树,每株补助一元的奖励措施,极大调动了所辖绿化村群众的种植管护热情。四是创新绿化方式,采取市、县直部门与绿化村庄结对帮扶搞绿化的方式,由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投入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调动了绿化村庄群众的绿化热情,提高了村庄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三)先点后面,梯次推进。结合小康文明村试点建设,在村庄绿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把沿省、市、县主干线路的村庄列为第一批绿化重点,然后分步实

朝阳【wlsh0908】整理

施,按照示范村每人10棵,标准村每人5棵的标准绿化,树立典型,以点连线,以线促面全面铺开。

(四)统一规划,科学种植,确保质量。在村庄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县本着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自始至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务求实效,做到了严把五关:一是把好规划关。工程实施前期,县林业局专门派了多名林业工程技术人员会同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对全县绿化村庄、学校进行了实地勘察、测量,并在摸清各村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帮助各绿化村庄、学校分别制定了具体的绿化方案,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把好工程关。要求凡是造林地片,必须整平筑坝拿畦。坝要够大、够直、够实,畦要大小一致、整齐美观。三是把好苗木关,注重苗木质量。所用苗木都是严格按照标准规格选购,胸茎达到2.5cm以上,根系完整,侧枝发达。同时为防止苗木带入病虫害,发生蔓延现象,县、乡(镇)林业主管部门的苗木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对所有绿化用苗木进行了质量检测,确保了苗木质量。四是把好栽植关。根据多数乡镇村民植树不够科学、规范,缺乏种植知识的实际,县乡(镇)林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派林业技术人员深入绿化村庄,通过知识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向村民传授栽种技术要领,树木成活率明显提高。五是把好栽后管理关。栽后管理是绿化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为切实避免“重栽轻管”现象的发生,我县绿化村庄栽植的树木全部实行了承包到户或专业队管护,并严格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房前屋后,实行“谁栽谁有,谁毁树谁赔偿”的奖罚机制;成片造林达到规定面积的,严格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保护受益权”的原则,给予兑现奖惩,确权发证,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种管积极性。

(四)强化督导,严格奖惩。督导、检查是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的重要保障。在村庄绿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县高度重视工程的检查督导工作,实行了月调度、季排名、年底评比等多项督导制度,多次组织检查人员深入乡镇村庄、学校等建设一线进行检查、督导,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统一评分排名。对工程进度快、质量好的乡镇和村庄大张旗鼓地进行公开表扬、奖励;对工程速度滞后,质量差,不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施工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无故拖延的,严格按照奖惩规定,在扶持政策上实行区别对待,提高了全县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与速度。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群众对村庄绿化认识不足,参与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不高。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宣传,多数群众都认为村庄绿化工程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惠民利民实事工程,自觉参与栽植、管护的热情较高,有力推动了村庄绿化工程的实施,但仍有部分群众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满足于村庄环境现状,对改善自身生活环境漠不关心。个别对村庄绿工程认识不足,有甚错误认为村庄绿化工程是一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村庄绿化投资大、扶持政策少,造林经费短缺。我县建制较晚,陆地是由黄河携带泥少淤积而成,土壤贫瘠,盐碱化程度较重,村庄绿化的树木成活率低下。为确保绿化树木成活率,多数村庄需要实施客地换土、压膜隔碱等工程造林方式,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加之目前,各级都没有专项的村庄绿化造林经费,村庄绿化的扶持政策少,而且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不强,造成了村庄绿化经费短缺,工程建设进展缓慢。

(三)村庄绿化与庭院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目前我县实施的村庄绿化工程,主要以村庄街道、四周空地绿化为主,庭院绿化采取“自主、自愿”栽植的绿化方式,由群众根据喜好自行选择树种、花卉搞绿化,没有专门列入村庄绿化规划的总体规划,统一标准、要求。群众主要还是沿袭传统习惯,种植一些乡土树木,没有充分利用院内土地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未把绿化与增收有机结合起来。

(四)造林树种相对单一,绿化缺乏特色。由于我县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为提高栽植树木的成活率,必须选择耐盐碱的树种,但目前我县抗盐碱树种筛选试验经费短缺,试验进展缓慢,树种选择上仍以多年延用的白蜡树种为主,村庄绿化树木单一,缺乏特色。同时,由于大面积栽种白蜡树,造成了林分单一,抗逆性差,引发林木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危险系数增加。

(五)村庄绿化机制单一,市场化融资造林还没有形成气候。我县的村庄绿化工程,目前仍以政府投入、管理为主,多元化融资造林体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各界参与营林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建议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支持村庄绿化工作的扶持政策,在林木确权、承包、抵押、村庄绿化树木的管护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充分调动群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资金扶持。一方面各级财政专项列出部分村庄绿化资金,用于工程费、苗木费、管护费的补贴;另一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拿出部分资金按照村庄绿化水平高低,区分档次,参照一定的比例数兑现奖惩;再则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大耐盐碱树种选育试验经费的投入力度,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新树种的选育,丰富村庄绿化树木的品种,增强观赏性和林分构成的合理性。

三是积极探索村庄绿化的造林新机制。按照“谁开发、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林业经营新机制,大力支持鼓励企业、个人参与到村庄绿化造林中来,发展包括企业、个人等私有林在内的多种所有制林业,转变过去单纯政府种植,管理难度大,造价高,树木成活率低,效益低下的弊端。

第五篇:努力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努力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库山乡庄科小学在中心小学正确领导下,在库山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秉承“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思想,以“办有特色学校,建有文化校园,塑有智慧教师,育有个性学生”为宗旨,紧紧围绕“改革创新促发展,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工作思路,以“自主作文校本特色”、“家长学校德育特色”为突破口,努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位一体”育人途径,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现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

以自主作文为突破口,突出校本特色

自主性是人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只有以自主性为灵魂,学生的各种素质才能实现1+1﹥2的叠加,才能被激活和放大,才能铸就一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此我们把语文学科的教学难点——作文教学作为课改的重点,开展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自主作文序列研究。所谓“自主”作文就是学生能够自觉地拿起笔来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言为心声”,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达到自主选择、自主表达、自主立意、自主创作。实践中我们具体做到:

1、丰富生活,激发作文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更是写作的动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供写作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续写、改写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增强体验教育,丰富学生写作材料;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加强应用文训练;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利用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活动阵地,刊登、朗诵学生的优秀作文,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把握素材,拓宽写作视野;通过课外阅读中“精读”、“博览”,不断吸纳众家之长,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了解家庭,感受生活,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厚的积淀。

2、构建序列,创设情感激发点

为克服传统作文训练无序列、随意性大的弊病,我校根据语言交际功能发展年龄特点及学生年龄阶段的主要活动的不同,确定整个小学阶段作文的训练序列。

根据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准确把握学段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一、二年级)以写话为主,第二学段(三、四年级)以自然段向意义段过渡(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五、六年级)以篇章为重点(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写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3、日记引路,铺就自主作文坦途

要想让学生有较高的作文能力与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首先教学生会写日记,把日记与作文结合起来,使日记为作文铺路奠基础。

日记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从玩耍到生活中的趣事,从景物到场面,从人物到环境、从家庭到社会„„形式自由,长短自由,内容自由,而且日记种类繁多。学生通过写人、叙事、写感想、写景状物,把各种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日记上,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驰骋,施展自己的才能。无形中就把日记当成了作文来看待,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

4、不拘一格,引导自主表达

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晨会活动课”、“语文活动课”、“作文活动课”、“作文训练课”、“语文学科课”五种课型形式开展了“小学生自主作文序列训练”。并按照自主性、开放性、创新性、序列性原则在我校教师中开展了序列培训,引导教师严格执行“两确定”“三自主”“五结合”的训练制度。(“五结合”制度即:按学段确定训练目标、按年级确定训练内容;保障写作时间自主、写作形式自主、写作空间自主;实行识字与作文相结合、倾听与作文相结合、说话与作文相结合、阅读与作文相结合、实践活动与作文相结合。)目前,作文教学已成为教师的“趣事”,学生的“乐事”,{无论是晨会、班队会时间,还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读书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捕捉到师生们潜移默化地进行有效训练的影子,而且,我们的作文训练还与县教育局德育工作的“七个一”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

几年来,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从“仿说—听说—看说—会说”到“仿写—看写—会写—评写”的作文教学新路,初步形成了“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的作文教学方法。现已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

二、突出家长学校办学,彰显德育特色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家庭又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最大限度的整合学校与家庭德育资源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新台子中心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径,从农村实际出发,倾力创办家长学校,以净化和改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环境为切入点,从源头上解决现行教育中出现的反弹现象。拓宽了教育渠道,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格局,我们本着“创新、重情、同乐、共享”的原则,以解决家庭教育现存的问题为根本点,着力解决家庭教育上的共性问题,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等弱势群体家庭教育问题,为家长提供多层次、多侧面的系列家教对策及建议,给家长广阔的家教实践的舞台,从真实的事例和成功的经验开启家长睿智的大门,促进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实现家长家教能力提高的同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达到创办一个家长学校教育三代人的办学目的。

工作中,我们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群众性的实施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工作方法,大胆创新,逐步探索出符合我镇实情的工作流程:即“集中授课——自主实践——家教咨询——家校互动——培植典型——整体提高。

我们通过对全镇小学家长进行广普授课,提高广大家长家教实践的理论水平和家教方法的实施策略,打通了家长的家教思路,为以后广大家长的家教实践既提供了理论支撑,又提供了参考案例。在实践中,我们要求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参与活动的态度,积极程度以及活动中的变化。做到边实践,边观察;边总结,边调整;边记录,边反思。使家长在纠正孩子缺点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家教水准。在帮助孩子进步的过程中,促进自己成长。我们通过家教咨询,解决家长在家教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家庭、学校共谋教育良策,搭建了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教实践活动,丰富了家长家教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搭建了互动的平台。

为了促进广大家长参与家教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采取典型牵动的策略,征集既有群众性、又具有特殊性的经典案例做教材;选拔、培养典型家长做讲师。为广大家长提供了贴近自己身边的鲜活的案例,促进了广大家长家教能力的提高,同时调动了家长参加家教实践的积极性。我校四名家长的家教实践活动报告令与会的领导、老师、家长赞不绝口。

几年来,我们通过创办家长学校,使广大家长的素质得到提高。家长经过学习,更新了家教观念,改进了家教方法,家教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创办家长学校,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文体、绘画等比赛在全乡均名列前茅。

通过创办家长学校,进一步密切了家校的联系,“三位一体”共育新人的大好局面已经形成。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声誉。

虽然我校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努力进取,强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创建学校特色!

下载关于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的调研报告 - 副本(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如何努力打造泰州特色村庄的调研报告 - 副本(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努力建设本质安全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在积淀和形成朴素的安全价值理念过程中,**本着“精益求精、扎实改进、团队提升”的宗旨,从转变安全观念、培养安全习......

    寺东村庄调研报告

    寺东村调研情况 一、村庄基本情况 洋河镇寺东村位于胶州市南部,洋河镇政府驻地东4.5公里处。村西0.5公里处与周村相邻,村南1公里处与大村相邻,村东1.5公里处是黄墩后村,村北2.5......

    嵩县村庄变迁调研报告

    嵩县村庄变迁调研报告近年来,嵩县围绕“建设5A嵩县、带富城乡群众、建成小康社区”目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的聚集效应和拉动作用,逐步......

    教育,就是打造一个村庄

    教育,就是打造一个村庄 总喜欢在睡前手捧书本,翻阅几页文字。尽管很多时候没看进去多少,但还是乐此不彼。 《教师博览》一直是我喜欢阅读的杂志,文章短小精悍,总充满哲理。很多时......

    打造“六张品牌”,努力彰显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打造“六张品牌”,努力彰显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法宝,也是区域经济的灵魂,立足沁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县大力实施名人名村名牌战略,着力打造了六大特色文化品牌......

    打造“平安**”调研报告

     市“平安**”课题组平安既是一个地区的形象,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投资环境,我市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都需要一个平安的社会环境。......

    特色住宅调研报告

    一、对住宅的理解 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

    特色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对龙潭区龙潭区中小学校特色工作的调研报告 ————龙潭区技工学校一、 调研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吉林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