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时间:2019-05-14 08:0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第一篇: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助力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委),有关单位:

特色小镇建设是我省加强供给侧改革持续增强增长动力的重要举措。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好服务和助力特色小镇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合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布局建设众创空间或星创天地。市县科技部门要加强与特色小镇建设单位的沟通和联系,立足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主动谋划并建设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鼓励打造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通过提供工作和社交空间,搭建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科技人员入驻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将特色小镇打造成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对布局特色小镇建设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符合条件的优先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并报国家众创空间备案,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管理。

(二)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根据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定位,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业科技

企业孵化器。已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并有条件整体搬迁入驻特色小镇的,设法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补偿支持整体迁入特色小镇。鼓励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结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和技术需求,在特色小镇设立分孵化器,充分发挥和利用已有的资源和管理经验为特色小镇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

(三)在特色小镇布局建设技术市场。市县科技部门要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定位,谋划建设专业网上技术市场或分市场,充分利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实现网上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对接洽谈、签约交易等功能,形成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创新服务链,打通特色小镇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加强有效科技成果供给。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体技术市场。

(四)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和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根据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创新研发、创意设计等需求,支持地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牵头或若干家企业联合在特色小镇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或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符合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的,优先纳入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计划,并给予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相应政策的支持。

(五)谋划设计并启动实施一批特色小镇科技项目。市县科技部门要结合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要求和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在产

业技术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智慧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和创意生态农业等方面主动谋划设计并启动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符合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要求的,优先给予立项支持。

(六)启动实施特色小镇专题研发计划。倾斜支持特色小镇主导产业科技攻关,结合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需求,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影响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特色小镇科技示范工程。

(七)支持特色小镇嫁接现代科学技术。市县科技部门要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广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智慧制造、机器换人、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和产品,构建适合新业态发展的运行环境,探索和创新一批适应市场机制的新模式,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小镇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一批互联网特色小镇。

(八)对接特色小镇加强科技服务。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特色小镇的科技合作。公共财政支持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向特色小镇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特色小镇提供技术咨询、检验检测、合作研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等服务,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发挥“创新券”作用,支持特色小镇的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创新载体的科技资源,降低企业和创业者的研发成本。

(九)建立特色小镇精准服务制度。市县科技部门要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当好科技“店小二”,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加强与特色小镇建设单位的合作,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倾斜支持特色小镇建设。要做好入驻特色小镇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落实好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的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辅导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围绕地方特色小镇建设技术需求,主动做好对接和服务。要主动跟踪并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调研,征集技术难题、项目合作和人才引进等需求,解决特色小镇和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十)建立特色小镇重点联系制度。已规划启动建设特色小镇的市县科技部门要尽快建立科技部门重点联系制度,主要负责人为服务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联络人,牵头做好调研,协调并解决科技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十一)本意见至2016年 月 日实行。

各级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科技部门的重点服务对象,整合创新资源,为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助推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6年4月13日

第二篇:北京: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

今年2月25日至26日,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也是北京作为首都的一项核心功能。

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字面上的关键词有3个,即“全国”、“科技创新”和“中心”。同时隐含了1个关键词,即“具有全球影响”。

(一)内涵和特征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指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产生大量的创新成果、建立先进的制度机制、形成优良的创新环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全国科技创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或区域。

从国内来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主导全国创新发展的方向,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进程。

从国际来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参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有话语权、有主导权,体现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全球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原创性。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丰富的科学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网络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科技人才等,在原始性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在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2.主导性。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全国科技资源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聚集了大量的高端创新要素,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对于全国科技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全国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同时对全国其他区域的创新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3.示范性。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要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坚持把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正确处理首都和国家、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科技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框架和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创新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4.集成性。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不仅仅局限在狭义的科技创新领域,而是要积极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衔接配套,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协同融合,提高创新驱动发展的整体效能。

5.世界性。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创新体系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参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桥头堡”,是我国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的重要主体,是我国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先机的主要力量,在全球科技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四个功能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的功能与其内涵、特征紧密相关,是首都、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等三项功能的复合体,主要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服务和示范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必须履行好“四个服务”的基本职责,这是首都最大的市情,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最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要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按照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增强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责任感,更加突出服务的功能,发挥服务的优势,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率先垂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形成首都创新体系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对全国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首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2.支撑和引领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保障功能。支撑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提供支撑,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技术供给和创新成果;二是为北京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和管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提供科技支撑,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三是为周边区域和全国其他省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提供智力资源、技术供给和科技成果,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在全国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引领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主要是在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始性突破,产生原创性、前沿性技术成果,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端创新和原始创新基地。二是推动创新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开发和拓展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应用、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新成果应用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三是营造鼓励创新、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业氛围和创新文化,成为我国创新文化的重要引领者;四是积极参加国际科技竞争合作,抢占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和发展先机,为提高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3.集聚和融合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功能。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成果的高度聚集,进一步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提出了要求,从而要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很强的融合功能,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中央和地方、国有和民营、外资和内资等不同所有制和隶属关系的科技资源实现融合发展,促进企业、高校、院所、金融、应用、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促进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空间、政策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导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提高首都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4.辐射和带动功能。

这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衍生功能。辐射和带动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重大科技创新基地、科研仪器设备、网络信息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设施为全国提供服务;二是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创新要素向周边地区和其他省区市辐射溢出,创新成果在周边地区和其他省区市得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周边地区和其他区域充分利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品牌和环境条件,建立总部机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吸引人才、开拓市场;四是科技创新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促进区域之间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五是制度机制和政策措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六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营造的“鼓励创新、勇于创造、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和创新文化,对全国具有很强的启发借鉴意义。

二、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基地,聚集了一大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团队,全社会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很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参加国际科技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对首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对全国创新发展的高端辐射作用日益突出,发挥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今后,北京要进一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作用,尚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促进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首都科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相应地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功能,即:科技资源的融合功能、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功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一)加强科技资源的融合功能,促进首都科技协同创新。

完善首都科技资源统筹协调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在中央和地方联动、创新主体协同、战略研究咨询和日常工作机制等四个层面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构建“政府支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突出企业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促进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真正构建“首都科技”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格局。1.建立完善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中央和地方的协同创新。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四个服务”职责,积极与中央国家机关、高校院所、中央企业、驻京部队加强沟通协调,深化央地合作,促进科技资源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面对国家要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部署和顶层设计方案的新形势,需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统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统筹推进重大创新项目和重点工程,统筹研究制定重大创新政策,统筹科技政策与产业、经济、财税、金融、土地、区域、国有资产管理等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集成和高效配置。

2.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

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平台,具有整合科技资源的天然优势,在联合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标准规范制定、技术方案选择、商业模式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有技术创新联盟150余家,已经成为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载体。今年2月,在北京市科委的引导和支持下,北京地区的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成立了首都创新大联盟,初步形成了跨界发展、产业融合的态势。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需要充分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科技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中央、地方、国有、民营、外资等创新资源的协同,促进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的协同,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协同,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环节的协同,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军民融合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服务等创新体系的协同。3.发挥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促进战略研究资源之间的协同互补。

充分发挥北京地区各个类型的研究咨询机构、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简称“专家咨询委”)以及北京市与中央单位联合共建的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首科院”)的作用,支持引导战略研究机构建立“小核心、大网络”的研究咨询网络,支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尤其是科技思想库,汇集和凝聚首都丰富的专家智力资源,为北京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4.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促进首都创新体系的协调发展。

完善与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部市会商工作机制,深化与中科院的院市合作,全面落实与中央单位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研及产业资源对接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北京落地。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和转移平台,支持军地企业联合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园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平台的作用,深化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和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完善产业布局和调控机制,将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功能,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撑和引领功能,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支撑手段和先导引领;同时,“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也为强化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提供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

1.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北京市今年4月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04—2007年)》。组织实施两个类别的重大专项:一类是以技术创新支撑解决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培育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类是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的激励碰撞达到一定的融合程度时,才能诞生出引人入胜的商业模式。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破解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瓶颈,通过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股权激励措施,完善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和激励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政府采购的调控作用,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从市场端拉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使供给侧政策和需求侧政策相互促进、协同互补,传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接力棒”,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3.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针对中小企业在初创、成长、发展等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构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全链条的科技金融政策,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多渠道资金支持体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创新资源集成机制,建设完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促进科研仪器、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资源的开放共享和转移转化,为全社会创新创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

(三)加强首都科技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建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深入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形势下,要发挥首都科技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支持三地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

联合开展战略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联合研发关键技术和创制技术标准,共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根据三地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要素条件,注重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北京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天津和河北建设科技孵化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对接合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2.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配置。

制定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市场、产业技术联盟、科技创新人才、信息服务等创新要素按照市场规律流动配置,为京津冀区域提供研发创新服务。北京科技孵化服务机构在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打造品牌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输出和品牌输出,完善科技孵化服务网络,创新孵化服务模式,培育新型孵化服务业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3.推动京津冀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

支持京津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科技企业跨区域布局。围绕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区域环境治理等迫切需求,以承接重大工程、共建技术联合攻关、组建区域产业联盟、建设生态园区、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等手段,在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利用、垃圾污水治理等方面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支持北京地区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积极参加河北、天津的钢铁、电力、能源、化工、建材等产业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雾霾和环境质量。培育和发展平台型企业,形成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挖掘利用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配套发展。

第三篇:倪光南: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倪光南: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了全面阐述、系统部署。其中,有关创新发展的论述高屋建瓴、层层深入:‚十三五‛时期‚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核心—先发—引领,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形成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实践链条、逻辑体系,进一步丰富了‚第一动力论‛的科学内涵,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科技创新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两会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双创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倪光南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刻理解、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关键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有哪些建议?

倪光南:当今世界,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创新已经成为产业革命的引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曾经指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是技术升级,美国经济增长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只有20%左右源于资本积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科学院的演说中指出:‚20世纪美国之所以领导了世界经济,是因为美国领导了世界科技创新。‛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稳中有升,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排名第19位。然而,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仍亟待提高。十余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长期徘徊在5%左右,在公布此项数据的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基础研究投入的不足导致我国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不多,直接后果是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正如总书记所说,我国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时下,全国上下无处不曰创新,自主创新创效活动蔚然成风。企业应该如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倪光南:近年来,我曾对联想和华为两大企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该研究主要从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知识产权、品牌价值和创新软实力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当大力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企业如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同时还要深化改革,政府要以企业为主体,采取企业友好型的创新政策,引导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社会的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

对于高技术产业的评估一般是用R&D投入强度,即R&D投入占据销售额的比率作为产业技术含量的标志。据1991-1999年12个OECD国家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它们的R&D投入强度为9.3%。相比之下,我国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仅有华为等极少数企业能达到这样的强度。

为了缩短企业进入这个良性循环的时间,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是一个有效的举措。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国家长期以来对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投入,使它们具有较雄厚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储备,如果它们的研究力量、科技成果能与企业相结合,就可以迅速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它们更快地进入到市场的良性循环中。中关村的一些高技术企业的经验表明,‚产学研相结合‛在帮助高技术企业创业方面有重大成效。

企业还应当注重创新企业文化的培养。这一点国外许多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谷歌公司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最近,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与前任高管罗森博格联合撰写了《How Google Works》一书,这本书也许可以称之为谷歌的‚创新宝典‛,可使人们对谷歌的创新企业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此外,企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目前,‚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贸工技‛等思想,在一些企业中还有市场。应该坚决清除这种思想的影响,否则的话,即使客观环境改善了,企业仍不可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 ‚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参加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您是如何理解‚互联网+‛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在‚双创‛工作中的作用?

倪光南:‚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应该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牵引力。具体而言,要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推动‚双创‛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打造支撑平台。要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成长,助推‚中国制造2025‛,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支持众创空间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推动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批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众创空间。

记者:2015年的两会,‚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引爆我国创新创业的热潮。目前,创业浪潮在全国范围内涌动,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如何看待‚创客‛这一现象?‚创客‛的出现有哪些内涵?如何更好地培养‚创客‛?

倪光南:‚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在中国,‚创客‛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在互联网时代,生产资料(如社会化平台、开发工具)的支配权是免费分享的。创客个人可直接‚接入‛社会化的大平台,自主把握开发各种应用的机会,而开发仅需‚轻资产‛——创造性的想法以及可以通过众筹获得的运作资金。

‚创客‛的培养与‚互联网+‛的对接密不可分。‚互联网+‛指明了创新创业的方向,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和创业的环境,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降低了创业边际成本,促使更多创业者的加入和集聚。

‚创客‛是‚互联网+‛的伙伴和推动者。‚创客‛的创新创业对于推进‚互联网+‛向各个传统行业、各个垂直领域、各个价值环节的渗透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正如科技部部长万刚所说,‚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可以和使用者、用户直接沟通,缩短了与用户的距离,从而加快了创新的步伐。‛

记者:您是首届‚中国双创联盟‛的专家委员会主席,请问联盟的成立的背景是什么?联盟成立的宗旨是什么?联盟成立以来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联盟未来有哪些重要规划?

倪光南:中国双创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由有关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研究机构及个人等共同发起,为创新创业者搭建的全国性新型综合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联盟本着‚促进发展、友好合作、安全对接、资源共享‛的原则,聚合与创投紧密关联的企业及个人,团结有志于创新、创业、创造的优秀人才,联合资源、资本和智慧,以学习、交流、交往、合作的方式,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快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速发展。

联盟以整合、服务企业创新,民众创业,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办公效率为出发点,围绕政府相关部门、科研单位、专家、企业、民众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多方式的需求,从划分角色用户,交流创新创业需求,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展示创新成果、服务广大民众等方面着手,以数字化的手段建立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创新、民众创业服务体系,全面促进服务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联盟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第一,组织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技术合作,推动民众创业、企业创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经常举办创新创业沙龙、技术推广现场会、科技成果交流会、技术合作会议,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

第二,积极开展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组织青少年双创讲座,组织青少年科技人才进行创新创业考察参观,举办青少年创新创业报告会与创新成果展;

第三,组织开展专家咨询服务,落实科技合作项目,围绕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的各项课题,组织专家到企业做实地考察,帮助企业解决各项难题,推动企业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接;

第四,提供各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申报指导、咨询服务; 第五,组织开展各种互动交流,促进企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第六,开展技术论证、咨询服务,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

在以后的发展中,联盟将不断完善平台优势,为会员单位提供更迅捷、完善的服务,为投资方联系更优秀的投资项目,助力我国创新创业事业发展。

第四篇:突出工作创新发挥代表作用

突出工作创新 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县人大常委会受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负责市三届人大代表##代表小组的日常工作,不断深化对人大代表工作的认识,准确把握人大代表工作特点,坚持以代表活动为主体,通过不断创新代表活动机制,丰富活动内容、规范活动制度、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效果,使代表工作更加富有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好的发挥了人大代表作用。

一、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代表素质

(一)突出学习重点。在人大代表中深入开展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活动为载体,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安排部署,县委“”的发展战略及相关重大工作安排意见作为学习重点,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增强建设##、发展##的政治责任感。结合“五五普法教育”计划,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代表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依法履行职务。结合各自岗位实际,开展学科技、学业务活动,努力成为工作岗位能手,企业技术骨干,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代表小组组织代表学习培训近18多人次,参学率达到了100%,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

(二)注重学教结合。在学习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级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代表活动,召开一次履职工作会议,开展一次经验交流,找准工作差距,明确工作目标,增强工作信心。通过学习动员、交流经验、理论辅导,使人大代表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代表综合素养,为更好执行代表职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保障有力。坚持每年为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云南人大》等报刊杂志和多种学习资料,组织代表系统地学习了《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在视察、调查、议题审议前,对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学习。

二、创新代表小组活动机制,发挥代表闭会期间作用

代表小组活动是代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履行职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几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更好地发挥了代表的作用。

(一)强化阵地建设,夯实小组活动基础。根据代表分布广泛的特点,按照就近和方便履职的原则,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县省、市、县、乡(镇)593名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组建10个代表小组,并明确了小组组长和工作职责。各代表小组按照“有标牌、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有记载、有实效”的要求,建起了7个规范化的乡镇人大代表中心活动室和55个

代表活动室,为开展小组活动提供了保障,市人大代表##代表小组除参加本组活动外,平时就近参加所编入的代表组活动。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小组活动管理。为促进代表小组活动,保障代表工作有序开展,代表小组完善了《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制度》、《人大代表小组组长职责》、《人大代表小组工作职责》等制度。制度建设坚持继承与完善并举,务实与创新齐抓,使代表活动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保证和促进了代表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

(三)强化平台建设,扩展小组活动实效。积极探索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提出一条以上有价值的建议;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次以上的专题调研;帮助群众办一件以上的实事和帮扶一个以上的贫困户;参加一次以上的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参加一次以上的所编代表组组织的集体活动;参加一次以上所编代表组代表小组组织的集中视察活动;围绕学法律、学政策、学技术的“三学”活动,使代表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或工作技能。几年来,代表小组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代表工作,代表小组共开展活动18次,组织视察8次,开展调查10次。推动了代表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创新代表联系机制,搭建代表履职平台

为了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积极开展代表活动,更好

地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县代表小组不断探索创新代表联系机制,以人大代表为主体,代表工作部门为抓手,建立健全代表住宅电话、办公电话、移动电话、家庭住址痕迹管理台帐,定期抽查代表联系选民情况,搭建代表活动新平台。一是坚持以代表小组为基本形式,加强对代表小组活动的服务,不断提高代表小组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做到年初有计划,活动有内容,事后有报告。二是为了更及时、方便、有效地发挥代表联系选民,建立了代表专用登记簿,对选民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及时登记处理,需要解答和解释的及时解答解释,需要解决的及时协调解决,代表解决不了的,向相关部门反映协调解决,常委会代工委不定期开展检查、抽查,并进行通报。几年间,共受理选民反映问题和诉求96人次,其中代表自行协调解决90人次,反映到相关部门解决4人次。三是积极支持代表持证视察、约见“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保障代表执行职务,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鼓励代表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认真提出议案建议,增强代表履职责任

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务的具体体现。几年来##代表小组认真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深入基层,联系选民,选择事关民生、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或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开展视察、调查,为人代会期间审议好各项报告和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作准备。共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21件。其中:

连续提出的5件,80%的议案、建议得到解决,得到了选民的肯定和好评。

五、创新履职激励机制,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代表小组不断强化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激励机制建设,激发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服务选民。一是各级支持,保障经费。搞好代表小组工作,经费落实保障是基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工作,逐年加大对人大代表工作经费的投入,代表活动经费实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改善,活动室得到落实。二是扎实开展人大代表工作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人大理论宣传工作考评办法,充分发挥网站、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及时报道人大代表工作动态和成效,宣传人大代表的履职典型,不断扩大人大工作的影响,先后在##电视台、##政府网等媒体开展宣传16条次。三是开展代表年终述职活动。##代表小组开展代表年终向选民述职活动,向选民通报工作情况,接受选民的监督,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代表履职服务的积极性。几年来,##代表小组在创新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充分汲取各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积极进取,为开创全县人大代表工作新局面、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2011年6月14日

第五篇:创新工作机制 发挥人民调解作用

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

星火司法所按照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新要求,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处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引发的各类矛盾的重要手段,使人民调解工作在创建“平安星火”、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全乡各级调解组织已调处民间纠纷68件,调解成功68件,调解率达到100%,无因民间纠纷调解不及时或不当而引发民转刑案件或酿成群体性事件。

一、创新组织领导责任机制。司法所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支持,将开展人民调解作为改善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基础工作,成立了星火乡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人民调解工作计划,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主要目标责任体系,定期对各村各单位的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完善了党政统一领导、司法行政为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工作环境。

二、创新专业调解指导机制。一是成立了乡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切实加强对全乡的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二是充实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部配齐了专职人民调解员,贴近群众、为民服务。三是在村社设立调解信息员,及时掌握民间矛盾纠纷信息。全乡共建成调委会12个,建成率达到了100%,从而形成了以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社调解信息员队伍为补充的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需求。

三、创新业务教育培训机制。司法所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重点培训等方式组织调解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今年来,已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4期,全乡42名人民调解员的培训率、合格率均达到100%,使调解员的调解技能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创新调解工作宣传机制。针对农民群众不熟悉人民调解组织的功能与作用的现状,司法所加大了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引导村民合理选择解决纠纷的途径,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开支,最大限度减轻负担。积极开展了《人民调解法》宣传主题活动,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发放《人民调解法》等人民调解宣传资料3000余份,得到了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同。

五、创新排查调处机制。司法所指导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扎根基层的优势,认真研究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因人、因地、因事、因时等预防机制,主动做好排查调处工作,实现了矛盾纠纷及早、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下载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xx区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意见为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甘肃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座谈会交流材料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2004年12月19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院地院企合作,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实践......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一、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互动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文化与自然相对立的两者关系来说,人类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自然支......

    认识引领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创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认识引领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 在创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创......

    求真务实 大胆创新 切实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

    求真务实 大胆创新 切实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 (2012年8月17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团委的张斌。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下面我就送......

    创新发展乡贤文化 发挥乡贤引领作用

    桂园街道创新发展乡贤文化 发挥乡贤引领作用 为更好地助力林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桂园街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通过在村(社区)大力开展“新乡贤”示范引领,乡......

    创新长效机制 发挥党组织维稳作用

    创新长效机制 发挥党组织维稳作用 环江洛阳镇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激发新活力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从创新党组织设臵方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农......

    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党组织作用08.5.29

    发挥党组织作用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中共安阳市昌泰公司委员会安阳市昌泰纺织(集团)公司始建于1957年,其前身是安阳县纺织总厂,1997年改制为完全由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改制十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