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一、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互动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文化与自然相对立的两者关系来说,人类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自然支配文化,人受自然控制,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文化开始支配自然,人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开辟了自然进化与文化进化的两条进程;第三阶段的特征是,人类超越了其赖以起源的动物界而进入了文化自身发展的新阶段,自然成为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科学技术造成文化变迁,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在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过程中,文化逐步起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的作用,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比如,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有了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才有唐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才有康乾盛世的歌舞升平。
文化阻碍科学进步在历史上也是很多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宗教裁判所对科学家的迫害。自然科学把它的殉道者送进了火烧场和宗教裁判所的牢狱。特别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侯,加尔文便烧死了他,并且是在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之后;而宗教裁判所只是把乔尔丹诺·布鲁诺简单地烧死便心满意足了。尽管罗马教皇在20世纪后期宣布为伽利略平反,但这毕竟为时已晚了。
早期的文化影响主要是通过科学而折射到技术发展上。文艺复兴后的二次工业革命都是科学知识与工业技术的结合而实现的。文艺复兴之前,中国具有远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优越的文化,但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出现在西欧。这是因为文艺复兴的“发现精神”使科学知识与技术实现结合。历史学家确认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必要的科学知识,早在100年前就已存在,只是等着能够使用这些知识的社会条件成熟;或等待一些自学成才的天才发明家,如纽科门、瓦特等,将现有的知识和工艺技术结合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新技术。文化是科技革命得以实现的助产土和催化剂。当然,世界性的工业革命与中国无缘,除了文化影响科学落后,失去与技术结合的历史机遇之外,还有许多值得反上思的其他原因,尤其是闭关锁国,不开放不与外国交流,是中国在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影响在当前更加明显。美国马里兰大学华裔教授钱颖一在对美国硅谷何以成功的环境和文化作了研究以后认为,硅谷环境和硅谷文化造成了创新和创业的新天地。发展高科技,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的体制和文化,用以造就创业者的栖息地。而后者正是中国目前更缺乏的。前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对中关村能否同硅谷的创业竟争持并非乐观的态度,原因是两者在文化上的差距很大。李开复说:“硅谷正在生成一种转向市场驱动的文化,而在中国,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的趋动。”要从“受技术驱动的文化”转向“由市场驱动的文化”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还同时受制度文化的制约。这种转变需待以时日。目前最重要的是应努力营造创新文化,让北京与上海等重点城市成为区域的创新温床,争取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心”。关键在于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也即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生态系统。
到今天,文化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我们在文化上还必须以极大的努力补课。因为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文化在其最深层,是与有关整个世界工作原理的核心假设交织在一起的一种工作模式。这些假设虽然并不为人们所明显意识,但它们是组织基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物质需求等方面的直接表现。尤其在今天处在“科技创造实在”的时代,文化意义决不可小视。杨振宁教授甚至说,要想“知道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看21 世纪的文化是什么样子。”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得与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的某些特征和价值观念,有许多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和精华,特别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但另一方面如尊经注经、论资排辈、重义轻利、明哲保身、封闭保守等,是与创新的思想相违背的。它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受这种文化长久熏陶的人,中庸为先,较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为天下先。因此儒家文化多少影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迎来生机勃发、敢闯善创的创新之风,我们就要对文化进行反思和变革,亦即来一番文化创新。
实用与探索 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的是“经世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追求知识的实用,知识于是不再是对自然万物的无限认识,而应有所止,它的“止境”就是“德”。用传统儒家的话说,就是“学者以圣王为师”,而圣人则“不求知天”。读书既是为“用”,那么知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下,其好处是学以致用,但却影响对自然、对事物本身的真正探索,很难产生求真求美的科学精神。
西方的文化传统正好与我们的相反。古希腊人之对于知识,往往出于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而不是把它当作“手段”或“工具”。正是因为有了对知识的这种态度,这种不计利害的追求,例如一代大科学家、大发明家阿基米德出乎我们意料的坦言:他之发明各种机械,其实仅仅“是自己研究几何学时的消遣而已”。正是古希腊先哲的这种思想帮助形成了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并直接促成了十六、十七世纪西方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
威与创新 墨守陈规和等级森严的儒家传统,给现代中国社会遗留了长远的阴影。在过去的年代中,“尊经注经、论资排辈”的文化意识对科技创新带来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权威统治和遵奉心态造成的氛围,无助于形成一个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而个人创造力是科学探索的关键。听从老师的话和接受经典论著的教条是儒家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模式究竟是帮助了还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可以争论的。尊奉权威和现存的条框是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子在中学阶段,甚至在大学的学习课程中在国际的竞争中十分出色,而在科学创新的研究中就相对逊色的原因。
鼓励与批评 中庸为先,明哲保身的儒家思想,也对我们的科技创新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的学术交流中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科学家之间缺少公开的批评性的学术交流,人们习惯于相互之间的鼓励,而不善于开展批评性的争论和讨论。公开、坦诚的交流将使许多学术研讨会不仅仅是友谊性的聚会,而是使人受益的学术活动。对于学术批评的态度也反映在成果鉴定,项目评价上。目前我国的科研项目完成时的验收、鉴定,多数是以说好话为主,大家给项目挂上一个达到某某先进水平的帽子,很少真正能听到对项目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非常尖锐的批评。这是因为从上到下,都是希望听到赞扬的一面。
科学与行政 官本位的思想也直接反映到科技活动中,为创建一个有益于科研的环境,许多中国研究机构面临着两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行政结构的改革和以业绩为基础的评估体系的建立。研究人员不得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应付单位里或上级部门行政人员“制造的”非科学事务上。对行政性的制约和繁琐的抱怨是世界上的普遍现象,但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还有额外的障碍。科学研究就像很多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在政府直接的规划下进行的。为数可观的研究经费是给予那些有高度组织的、包括众多研究人员参加的、有明确规范的应用性的大型项目。政府主要基金的使用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科研行政部门具有庞大责任和权力。科研机构的行政人员经常充当“指挥者”,控制经费资源,下达指令,而不是对科学家提供服务,以便于他们的科研工作。
长远与短期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科学技术对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向产业化转化,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解决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这是科技界极力在追求对目标,也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积极的一面。但由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期望较高,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更多提出的是短期的目标,各种评价、考核指标也是以环绕短期目标进行,而这些又和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各种利益直接挂钩。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科技人员不免耐不住寂寞,产生急功近利、浮躁的情绪。可能在短期的指标上能够很好,但对长远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对真正的科学追求却是毫无益处的。
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这已成为一个民族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造就开放,进取,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和文化环境。我们既要支持学以致用,把科学和技术尽快地转换为生产力,但也要提倡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要支持一部分研究者耐得住寂寞,孜孜不倦地也追求自然的真谛。
今天,突破传统文化中的相对僵化和保守,重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再造中国创新文化的辉煌,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都将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科技创新对建设智慧城市作用研究
科技创新对建设智慧城市作用研究
当前,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如火如荼,很多城市都出台相关措施和行动计划,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产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解决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实际问题。但如何让智慧城市建设真正落地?如何找到好的盈利和运营模式?特别是具有更强的集中智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具有更强的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作为基础和支撑。
一、科技创新在智慧城市中的需求
1.科技创新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
从内涵上看,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统筹整合各类城市信息系统,从而对城市中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与协同应用。建设智慧城市是高度集成、融合各种科技创新技术,实现实体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的有效结合,是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大规模普适运用,将带来新一轮大规模的科技创新。2.科技创新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途径
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设智慧城市其实就是实现城市从传统发展到智能发展,致力于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尤其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提升。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鼓
励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追求技术的更新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实施更加高效的科技创新战略,能进一步激发智慧城市建设的活力。
二、智慧城市是科技创新应用的结果
科学技术加速创新应用,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首先,物联网解决了信息自动采集、获取和传输的障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将具有移动终端、RFID、传感器等等智慧化模块的末端设施,通过短距离通信、有线长距离或者无线和设备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满足智慧城市对城市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利用互联网将城市设施中无处不在的智慧化传感器有效的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对城市全面感知,对教育、城市服务、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政务、民生等等各方面的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决策支持,让智慧城市真正做到“智慧化”。
其次,云计算解决了信息高效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信息技术应用快速推广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云计算可以认为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所谓云计算以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为基础,让智慧城市应用系统根据自身的需求,从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词中获取与之相适应的软件服务、存储空间以及计算能力,提高对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次,移动互联网为智慧城市的应用拓展了空间。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资源下载、移动音视频服务、手机游戏和应用、手机支付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商业模式
日趋成熟,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需要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服务,而通过移动互联网则可以拓展信息化应用的时空范围,实现随时随地、无缝的服务。随着3G、4G、城市WiFi网络与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移动办公、移动政务等不断创新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方式为各行业用户创造了新的基础办公方式。
最后,运用系统集成技术有效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讯及业务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大综合大集成提供可能。系统集成技术对城市中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与协同应用,它强调的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应用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并为决策者提供解决方案。
三、加强智慧城市科技创新的举措
智慧城市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市场环境、发展阶段而各有侧重,在发展理念上应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科学化管理、相关科技制度等各个方面,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动力,惟有创新才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才能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每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不一样,产业结构不同,各有特色,不能盲目跟风,需要根据各地实际合理规划和定位,因地制宜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智慧城市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下一步相关举措如下: 1.夯实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加强科学基础研究和战略科研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应重点聚焦在科学基础、科技前沿和科研人才,推动各学科均衡发展和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国家级科技计划中,切实加强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同时,加强战略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前瞻部署有望催生未来变革性技术的重大基础研究,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我国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的路线图,明确优先领域和方向、发起和组织机制。适时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和组织构架,探索在我国具有优势特色且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域,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2.优化科技产业创新布局
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协调发展有机结合。选择若干创新资源富集、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实质性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成试点区域试验方案,建立完善试点工作监督评估与协调机制,总结并向全国推广一批可复制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加大基层科技工作力度。发展县市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的评价与监测,推动创新驱动成效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加强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和科技管理人员培训。
3.完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
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完善重点领域协同。进一步加强创新战略对话,深化区域联合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基础和需求,推动重点领域的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共建特色园区,推动企业积极与国外先进企业洽谈合作,推动同港澳台科技合作再上新台阶,完善驻外科技机构和科技外交官的全球布局。
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加快建设对外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国家级科技合作平台升级,引领优势产能和创新合作;加强科技人才交流,培养国际化青年科研人员,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能力;推动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我国建立合作研发机构,引导先进技术产业化、商业化,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人才资源保障。4.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探索科技服务业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新兴服务业态和科技服务产业集群。加强对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的指导和支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良好载体与必要设施。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也是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涉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类科技创新将大大提升互联和智能方面的特性,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技术动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你我都能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方便与舒适。
第三篇: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关于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助力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委),有关单位:
特色小镇建设是我省加强供给侧改革持续增强增长动力的重要举措。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好服务和助力特色小镇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合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布局建设众创空间或星创天地。市县科技部门要加强与特色小镇建设单位的沟通和联系,立足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主动谋划并建设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鼓励打造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通过提供工作和社交空间,搭建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吸引科技人员入驻特色小镇创新创业,将特色小镇打造成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对布局特色小镇建设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符合条件的优先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并报国家众创空间备案,纳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管理。
(二)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根据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定位,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业科技
企业孵化器。已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并有条件整体搬迁入驻特色小镇的,设法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补偿支持整体迁入特色小镇。鼓励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结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和技术需求,在特色小镇设立分孵化器,充分发挥和利用已有的资源和管理经验为特色小镇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
(三)在特色小镇布局建设技术市场。市县科技部门要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定位,谋划建设专业网上技术市场或分市场,充分利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实现网上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对接洽谈、签约交易等功能,形成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创新服务链,打通特色小镇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加强有效科技成果供给。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体技术市场。
(四)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和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根据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创新研发、创意设计等需求,支持地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牵头或若干家企业联合在特色小镇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或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符合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的,优先纳入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计划,并给予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相应政策的支持。
(五)谋划设计并启动实施一批特色小镇科技项目。市县科技部门要结合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要求和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在产
业技术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智慧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和创意生态农业等方面主动谋划设计并启动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符合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要求的,优先给予立项支持。
(六)启动实施特色小镇专题研发计划。倾斜支持特色小镇主导产业科技攻关,结合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需求,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影响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特色小镇科技示范工程。
(七)支持特色小镇嫁接现代科学技术。市县科技部门要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广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智慧制造、机器换人、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和产品,构建适合新业态发展的运行环境,探索和创新一批适应市场机制的新模式,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小镇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一批互联网特色小镇。
(八)对接特色小镇加强科技服务。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特色小镇的科技合作。公共财政支持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向特色小镇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特色小镇提供技术咨询、检验检测、合作研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等服务,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发挥“创新券”作用,支持特色小镇的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创新载体的科技资源,降低企业和创业者的研发成本。
(九)建立特色小镇精准服务制度。市县科技部门要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当好科技“店小二”,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加强与特色小镇建设单位的合作,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倾斜支持特色小镇建设。要做好入驻特色小镇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落实好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的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辅导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围绕地方特色小镇建设技术需求,主动做好对接和服务。要主动跟踪并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调研,征集技术难题、项目合作和人才引进等需求,解决特色小镇和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十)建立特色小镇重点联系制度。已规划启动建设特色小镇的市县科技部门要尽快建立科技部门重点联系制度,主要负责人为服务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联络人,牵头做好调研,协调并解决科技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十一)本意见至2016年 月 日实行。
各级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科技部门的重点服务对象,整合创新资源,为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助推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6年4月13日
第四篇:强化人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强化人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袁兆亿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蓬勃发展,面对新的挑战,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必须明智地抓住加快自身人才资本扩充这个关键,积极应对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态势。要提升科技创新力,首先必须拥有足够的创新人才,只有科技人才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水平提升了,科技创新力才能提升。事实证明,谁占有更多人才,谁就拥有更强的创新潜力。
一、科技创新,理念先行
(一)历史的经验
科技创新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史为镜,历史上,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科技中心由经济发达的英国逐步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德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德国在哲学上首先摆脱了机械论的束缚,发展了辩证法和唯物论。因此,要造就创新型的社会,推动全民创新,首先要在全社会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一种创新文化,要采取措施构建起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中国,也许是受了传统文化的浸泡,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天生的性格使然,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科技体制和社会文化熏陶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厚实传统观念和思想积淀,使科技人员往往重虚不重实,例如,一些人偏好于论文的发表,不知不觉中发表论文渐渐蜕变成了这些人的一种寄托,一个情节,一种精神遗存,而不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约束了创新文化的生长。因此,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首先要培育一方土壤,要真正树立起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观念,无论是政府,或是民间都要从思想上对创新有一种本质的认同,有一种执著的追求,并通过科技领域创新行为的带动,使其向全社会扩展和蔓延,并不断壮大。
(二)新经济模式对传统科研的挑战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的创新成分越来越高。随着科技对经济的日益渗透和发展,科技应用趋势日益加强,科技应用日趋复杂,用户服务需求的非稳定性和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管理思想和方法等知识与信息技术的集成日益强烈,同时科研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适应环境、技术,以及市场的需求和迅速变化,我国的科研开发途径和科
研体系的构造方式也在进行着适应性调整。这场变化正在挑战着人们传统的科研概念和习惯,并已渗透到科研机构的技术与设备、人员与组织、策略与管理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在促使科研工作模式发生着许多新的适应性变化,各种跨团队和跨职能的合作不断出现,甚至出现虚拟工作团队。因此,科研机构的人员管理也相应地由过去对科研人员点的定位,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区域或区间的定位。
(三)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不懈追求
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就必须充分把握和深刻认识各种科技资源潜在的挖掘价值和开发空间,不断构建新的创新能力。创新力是在各个独特关键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基础上,对核心创造力进行综合运用,并使其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等因素对科技创新力的获得、运行,以及对人本环境的形成影响极大。科研机构作为一个系统,其创新能力地位的确立和维持,要求在现有系统中进行资源的合理组织和不断开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重知识管理的创新。
现代市场竞争的实践证明,赢得市场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自主创新。如芬兰抓了移动通讯的机遇,因而成了移动电话的先进国。印度大力发展软件,因此成了软件出口大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胜者全得”的理论,认为在技术上领先一步者,就有可能赢得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市场,因此,现代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创新则是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发挥效能的重要切入口。
二、开发科技人才资本是维持创新动力的关键
(一)科技人才资本提升创新实力
人才资本具有人和资本的双重物性,携带高质量人才资本的人才不但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而且更是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者。人才资本与劳动的结合不但能够产生新的生产要素,而且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运用,节省和替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数量,并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科技实力和人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层次越提升,经济发展越成熟,社会劳动所包含的知识越丰富,人才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就越发明显。事实上,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席卷全球,正是由于作为其基础的知识和信息所蕴
藏的巨大能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以较低投入和较低资源消耗,有效获取高产出的经济增长局面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高密度的人才资本参与是绝对办不到的。
(二)高存量人才资本形成创新的连锁能动效应
近年来,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显示,具有高创新力的知识产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型增长空间,并对经济结构起到优化和柔化的作用。15年前,经济效益在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几乎全部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加工、制造基础上的资源经济型企业。而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名列前茅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具有高创新力的知识型企业。其中,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这类企业以其雄厚的人才资本和成熟的现代“知识员工”队伍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实践表明,在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人才资本的转化所带动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在生产力提高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它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先导,形成了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未来潜力的发挥无可限量,以至于人们难以预知人才资本极限竞争力的终点之所在。
(三)人才资本深度开发是创新力持续提升的保证
人才资本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取效益,而这种效益最重要的是由创新活动来体现的。我国的人才资本整体开发效益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活动中创新力偏低的现象比较常见。同时因为传统体制因素的束缚,造成人才资本使用的低效率引致的科技资源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由此导致了我国本来就不容乐观的人才资本存量更加大打折扣。
人才资本既是一种个体主动型资本,也是一种体制被动型资本。事实证明,人才资本是一种可活化资本,其活化程度是环境变量的函数,良好的体制环境因素是发挥个人主动性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十分注意那些长期起作用的结构性因素对人才资本的影响。积极消除影响人力资本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制度创新促进人才资本的健康发展,真正形成人才资本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本的潜在创新力。
(四)创新是人才资本的最高层次开发
在世间一切资源的开发中,人才资本开发当属最高层次的开发,它是知识经济赖以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这已经愈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经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人类的 未来发展没有尽头。
人才资本是附着于人脑的、一种内化了的知识力,人才资本能动性的价值之高,就高在它不囿于现有的思维定势和知识范畴,敢于不断创新,善于创造新的知识,从而推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社会为人们无限制地吸收知识,无限制地发挥人才资本的内在创造力,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可能。造物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创造人类,而人类的最独特优势在于创新。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其不仅追求生存,而且追求发展。因此不断地创新就自然成为人类进化的一种极端重要的手段。
(五)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无限创造力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资本的要求是把创造力摆在首位的,因而创新能力将成为人才的核心素质。自古以来,世上不知有多少宝贵的精力,都白白地牺牲在毫无意义的没有创新精神的守旧工作中,这确实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损失。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基础源于人才资本的积累,创新的冲动来自于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发展和储备核心人才资本竞争力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创新。由于高质量人才资本所具有的无限的内在创造力,从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要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通过人才资本的不断积累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不断铸就创造力的坚实根基。
三、提升人才的战略地位,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一)突出人才战略的领先地位
一种历史现象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一个经济机遇的到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在接受这个挑战中所遇到的最大难点,最终可能来自于自身的人才资本障碍。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效地及时解决,那么我们面临的历史机遇所引发的可能将是一场危机,一场事关中国发展前途的人才资本危机,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近年来,发达国家大规模兴起的人才资源战略,极大地激化了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强度。当前明显存在的人才倾向性流动,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变。努力培养和大量吸引各类人才,加速扩充自身的人才资本存量,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由于人才资本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延展性等特点,所有重视和积极强化人才资本积累的国家和地区,均能在各方面的发展中取得极大的获利回报,而且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迅速释放出巨大
的竞争能量,并延伸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要在这场竞争中避免落伍,就一定要把人才争夺战略放在十分优先的位置。
国家科技部不久前宣布实施三大战略,即人才战略、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其中,把人才战略摆在了首当其冲的位置。国家科技部的人才战略针对入世后我国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的状况,提出要加入国际人才争夺战,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为此,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都将把发现、培养和稳定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尖子人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使得人力资本作为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要素的地位进一步突显出来。
(二)强化吸引科技人才的多向效应
为了加快对科技人才的吸引,促进人才资本的扩充,发达国家一直在着力构建高度灵敏的人才反应机制,不但注重国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把眼光投向国外,通过大力招收外国留学生,以达到吸引优秀人才的目的。事实表明,在人才资本发展策略中,以投资方式引进人才是快速获取高质量人才资本的重要而有效途径。为此,不少国家相继制订出一系列吸引外国留学生的计划、政策和措施,并且构架了较齐全的为留学生服务的管理机构和服务设施。为了应对国际间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态势,我国在吸引国(境)外优秀科技人才方面应不断加大力度和提高档次。
科技投入是科技人才资本投资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投入带动了科技人才团队的成长,扶持和培育出了一批年青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争得了主动权和持续的发展动力。今后还可以考虑通过对科技项目进行组合型投入,有意识地对科技人才团队进行组合型培养,使科技人才结构更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和面临的新挑战。
(三)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方向及选择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推进,必须兼顾考虑群体和个体两方面因素。就群体而言,应根据特定范围内的原有人力资本群体结构特点,在群体性的知识扩充、整合、互补基础上,对整体性人才资本的配置进行优化;就个体而言,则主要通过个体人才资本的扩充和复合,达到个体人才资本结构的优化,从而为整体人才资本结构的调整打下基础。人才资本结构调整的目标在于,不但要促使每个个体拥有更多
更优质的人才资本,而且更要保证整体人才资本实现最优的互补性配置,达到1+1>2的整合优势。因此,这是一个从个别空间或领域的人才资本结构调整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人才资本结构链的调整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不但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资本支撑体系,而且将进一步形成更强大的人才资本竞争力。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当前科技人才资本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科学层次的高质人才资本,二是发展技术层次的高质人才资本。从我国近年的发展情况看,科学型的高质人才资本发展相对较快,而技术型的高质人才资本发展相对不足,从而导致高质人才资本结构的不尽合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技术型高质人才资本的需求不但是大量的,而且将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美国高科技圣地硅谷,企业的口号是“永远缺乏工程师”,表明了经济发展对技术型高质人才资本的大量需求。
鉴于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间存在的人才资本差异,在实施人才资本结构调整战略时,除了要进一步加快自身的人才资本结构调整外,还可以考虑面向全球某特定区域作为外延人才资本库的选择目标,并在所择向的范围内构建人才资本战略联盟,作为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之有机组成部分和战略补充,这不仅能够使每个地区或部门既保持自身所独具的人才资本优势,同时也外延了其对外部人才资本有效利用的范围,从而有利于促使各地区或部门能够突破和超越自身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潜在的人才资本资源实现共享。
四、科技人才流动有利于激活创新氛围
(一)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
人才流动机制不活,不但可能影响人才作用的发挥,而且往往会极大地削弱吸引人才的政策力度,使其效果不明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如果人才担心一旦进入某单位,就再也离开不了的话,那么在进入之前总是要思前顾后,不敢贸然进入的。如果一个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硬性把人才留住,那是等于死用人才,用死人才。而我们提倡的是活用人才,用活人才。一个敢于让人才流动的单位,往往是一个善于用好人才,有能力用好人才的单位。虽然,无论是人力资本的进入或退出,其成本都是相当昂贵的,但是从用好人才的科学角度考虑,我们还是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支持人才流动,这不论是对人才或是对单位的发展都是一种有益的促进。
(二)在流动中实现科技人才资本增值
知识型员工往往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科研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因此同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现代社会,知识型员工已由追求终身饭碗,转为追求终身创造事业能力。事实上,人才流动是必然的,人才不流动,科研人员的能力就不可能提高,人才资本就不可能增值,也就难以激活人才的创新潜力,因此,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管理要有动态思维,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五、人才资本产权保护
(一)确立人才资本产权的法律地位
一般来说,货币资本是被动型资本,人才资本是主动型资本,货币资本没有人才资本的推动是运转不起来的。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其资本构成可界定为非人才资本和人才资本两个方面。根据法律,人才资本是不能作为风险抵押品的,因此人才资本所有者在产权规定上不能成为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除非其所有者以自有风险资金作为抵押保证。因此,非人才资本是科研机构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非人才资本所有者往往成为科研成果产值剩余索取权的主体,特别是那种高风险性的科研项目更是如此。
但是人力资本同样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在知识含量较高的科研成果里,人才资本的投资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往往只在特定的科研部门,或者特定的科研领域里具有专有价值,项目一旦失败,人才资本的退出成本相当昂贵。虽然人才资本不具有抵押功能,但形成人才资本的投资风险性很大,因而这部分人才资本也往往要求剩余索取权。这就涉及科研管理中对高质量人才资本投入的风险回报和价值体现,处理不好则会影响科技人才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正确理解人才资本产权价值
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对科技人才实行技术入股,或给予股权、期权分配等,以及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中对科技人才给予各种价值回报,这些都是在实质上对科技人才的人才资本产权的一种认可。但是目前对人才资本产权的界定仍然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人才资本产权评价缺乏规范性的标准,这些对于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六、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基础和环境
(一)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报告显示,企业技术创新已日益受到我国企
业的重视。虽然目前我国仅有少部分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有相当多的企业准备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进军。不过这份报告同时显示,创新人才的缺乏、创新资金引进渠道的不畅、缺乏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等等,均已成为制约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
目前,全世界约有企业孵化器3000多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以企业孵化器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为例,企业孵化器在美国以每周新开一家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美约有620家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约达到30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孵化器大约容纳20个新创企业,其中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会员孵化器则平均容纳24个新创企业。这些孵化器公司有不少在美国的NASDAQ股票市场上市。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上市的孵化器公司最多时达到近百家。
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在数量和质量都已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但是与其相对应的科技人才数量也必须有大的发展才能适应需求。因此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能否及时跟进,将成为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否获得高速发展和成功的关键。
(二)积极推进企业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拉动产品科技化的火车头。有了基础研究的支撑,应用技术的产业化才有根基,产品的科技含量才有可能真正提升,从而赢得高附加值。否则,企业只能做新产品的追随者。世界大有前途的公司都非常重视研究机构的建设与投入。这些跨国公司巨头的研究部门汇聚的科学家很多都在八九千人之众,科技创新投入非常之大。实践证明,大型企业建立科研机构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力量,并已形成了一支门类较齐全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大企业似乎对基础研究的兴趣不大,为此必须在政策上对此加以强力引导。我国企业要跻身世界,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例如,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能力,如果能在基础研究平台的搭建上更向前迈出一步,引导企业和企业科技人才注重基础研究,那么中国电子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是指日可待的。
(三)在高等院校设立工业创新中心
在人才密集的著名高等学府设立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已成为国际惯例。
通过在大学设立“工业创新中心”,建立起“市场—产品—技术”链,以形成专利和产品原型为主要目标,产生一批以产品原型与技术队伍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的不少高校,都具有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应该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七、加快发展创新型科技产业
(一)以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的健康成分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中的科技创新成分越高,经济抗冲击的承受力就越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的日本经济持续增长近30年。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NP)已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追赶美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在追赶过程中,日本没有重视随时解决深层次矛盾,其中主要是体制问题、财政赤字、坏账问题,以及经济结构等问题,致使日本经济陷入持续十多年的低迷。但是日本对于经济衰退显示了很强的承受和应变能力,其经济基本面仍然相当强健。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和民间一直在不断地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始终重视科技创新,使日本保持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保证了其在经济调整方面比其它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具有更从容的余地,因此,日本经济增长潜力不可轻视。
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虽然经济一度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其不重视技术创新,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过分依赖外来技术,因此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造成很大损失。应该看到,我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所走过的路子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东南亚国家有些相似,这场危机对于中国如何选择新的发展模式具有警示意义。
(二)科技人才资本存量与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创新力概念不仅是对科技经济状态的一种反映,而且尤其是对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一种科技经济关系整体结构所发生变化的描述,这种变化突显了以人为本的新兴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新经济环境中,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模式选择,客观上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人才资本存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度的创新力,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多次顺利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是与其坚持依靠充实的人才资本存量作为支撑密切相关的。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够首先在美国崭露头角,最关
键的也正是在于其拥有足够的人才资本来推动和保证知识经济的发展。
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当前的发展战略选择会受制于现时的境况,但未来的发展战略选择则取决于今天的准备。伴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朝阳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面对国际知识经济的发展大潮,顺势而上,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推进人才资本的快速积累,提高人才资本利用效益,从而加快提升整体经济要素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实施对中国早日进入知识经济最为有利的人才战略,构造新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八、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生长点
(一)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有关资料表明,国外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很高的创新密度,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是构建科技创新生力军,培育创新快速生长点的有效办法。有关资料显示,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发展项目的7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的人均发明是大型跨国公司的2.5倍。但在我国家,除了部分高科技成长型公司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是以半机械化为主,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存在很大差距,在整个产业层面上影响了我国创新力的快速生长。因此,政府要注重引导企业处理好经济与科技的关系。有时候,技术尤其是基础技术,并不能立即变成市场价值,变成受欢迎的产品,但企业并不能因此轻视基础研究。但凡成功的企业,奉行的都是企业与科学家紧密结合之道,关注市场,因势利导。只有在技术研究领先一步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抢占市场先机,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二)合理布局科技产业
我国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和安排。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传统产业,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的,同时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嫁接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用高新技术成果来改造传统产业,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我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充自己的知识产权,搞自己的产业化,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产业基础和工业基础,否则高新技术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要在科技产业布局中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进行逐步调整,同时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做到以传统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九、创建学习型组织
(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知识素质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智力因素。创新者是永远的学习者。成功的科技人才除了运用好自己的知识素质外,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今天的教育培训是潜在的明天的创造力,要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学习动力,是保持创新后劲的重要因素。创新与学习这两者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国科技人才的群体中,个体学习的时候多,团体学习的时候少,这样不利于学术思想的交流,不利于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因此,科技人才群体的组织管理创新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科技人才培训国际化
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的竞争已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国际化,因此人才培训工作应具有全球战略眼光,要走国际化培训的路子,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培训中心和先进设备,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可以每年从大学生中选出尖子,进行专项的精英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优秀人才队伍。(作者袁兆亿,《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年)。
第五篇: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科学技术也将更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其发展空间将会缩小,其生活质量也将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无论是从个人命运或国家前途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科技教育和创新教育都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充分挖掘青少年固有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对培养科技人才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能充分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还能激发创造力,引导青少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寻找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就我馆开展“科技活动”与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一番探讨。
一、科技活动能激发青少年科技实践的兴趣
从成功中树立起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我馆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是为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创设的前提条件与心理基础。
1.树立起自信心。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本身就是一种易于使人获得愉悦心理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意的产生、发展、检验与论证,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在不断地螺旋上升发展,稳定的心理素质一直伴随并贯穿于整个制作和发明的全过程,而成功的愉悦将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参与研究的精神动力。
2.多元智能开发。元认知是“对认识的认识”,它是学习方式的核心成份。元认知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人们的认知过程,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自我控制执行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意识往往被教师牵着走。而科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元认知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支配下,逐步具备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形成比较持久的、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付诸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独立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获取知识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技活动能启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我们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就是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阵地和机会,让他们在科技活动中真正领略到创新和实践的快乐。
1.在玩乐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他们玩乐、探索和创新的小世界。我们采用学、玩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无拘无束地活动在创新的天地里。由于活动本身带有玩的色彩,因此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而玩乐则是学生最自由、最快乐的时刻,这对创造心理来说是最佳时机,因为此时思维活跃,联想流畅。
2.满足好奇,培养创新精神。好奇是创新的种子,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好奇,一方面反映他们的幼稚,另一方面反映他们的求知欲,因此要努力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创新的萌芽。举办中小学生现代科技知识竞赛,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了解人类科技进步历程和世界最新的科技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学科技、爱科技的兴趣。另外,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发现,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尝试改进和发明。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努力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吸引到科技创新上来。
3.鼓励“想像力”,发展创新思维。想像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想像绝不同于胡思乱想,它是对以前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因此要在日常的创新活动中,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设想,为发挥想像力创造条件。想像还能产生灵感,而灵感是创新的内燃机。灵感有其偶发性,但灵感往往产生于想像中的一刹那。想像更能激发兴奋点,而兴奋是创新的翅膀。兴奋时大脑的思考力特别灵活,并且思路清晰,有独到的见解。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我们既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也不要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出惊人的成绩。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因此需要开展经常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如科普“六个一”活动,即:每人做一个科技小制作、写一篇科技论文、讲一个科学家小故事、参加一次科技活动、出一期科技小报、每班出一期科技黑板报。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实践活动,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会一蹴而就。只有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科技馆才能成为小发明家的摇篮。
三、利用科技活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活动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动手动脑,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也发展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新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1.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成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科技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造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从而使青少年真正受益。
2.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新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对事物的观察、记忆、操作等。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如电子技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到手,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真正认识各种电子元器件,认识电子电路,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逐渐掌握这门技术,也只有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电子制作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3.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人生具有表现的本能。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指导老师应有效地利用人的机能性和情绪性,来唤醒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创新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的目的。
世界著名的创造学专家奥斯本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这种潜力随时均可任意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各种途径的开发和训练才能变成现实能力。因此,根据创造教育的特点,在青少年中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科技活动,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才能使科技活动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