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

时间:2019-05-14 08:0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

第一篇:[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

[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 2016-05-21

广州数控产业基地内,技术人员在对数控机器人进行调试。南方日报记者肖雄 摄

深圳某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测试。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摄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外国人看中国——创新中国”活动日前结束了在广东的考察。来自欧盟驻华代表团,西班牙、埃及、匈牙利等1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多位驻华大使、外交官、负责人和外交专家,实地考察了广州和东莞两地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升级情况后纷纷表示,中国技术创新的高水平让人印象深刻。

广东创新成果获得称赞的背后,是实打实的数据。2015年,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技术自给率达到71%,两大指标取得重大突破,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速。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推动科技工作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举措,连续打出“组合拳”,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改革红利、政策创新红利逐渐释放。2015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随后,省有关部门出台了8个配套文件。其中,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等政策措施均属国内首创。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2015—2017年)》《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更明确了我省未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与举措。这些改革措施力度大、含金量高,对于破除我省科技体制机制瓶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

注“强心剂”

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往往面临动力、资源和资金方面的困难。

“很多时候创新企业不是败在产品、服务上,而是因为企业较小、成立时间太短,在新产品还未获得市场认可的时候就倒下了。政府如果能在产品处于市场投放初期时给予购买帮助,可以帮助不少优质的中小微创新企业健康地„活下来‟。”珠海一家企业负责人道出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声。

为给企业创新注入“强心剂”,广东在国内率先提出运用财政补助等机制,激励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2015年3月,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出台了《广东省激励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试行方案》,对已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根据研究开发投入情况对企业实行普惠性财政补助。据悉,该补助专项资金3年计划高达75亿元,具有“普惠性”和“引导性”。

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共有1494家企业获得财政补助,总金额为12.11亿元,申报企业绝大多数为高新技术型企业。整体来看,广东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在第一年的落实中呈现积极态势,这对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家纷纷感慨,这一制度既有利于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又有利于企业规范使用省市各类财政科研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科研资金使用绩效。

科技创新券政策,也是广东为激励企业创新投入而出台的又一项惠普性举措。创新券,由政府向企业发放,企业可用于向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购买科技成果或科技服务,再持创新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

自2015年4月1日广东实行《关于科技创新券后补助试行方案》起,首批科技创新券金额达6500万,为广大中小科技型企业送来阳光雨露。

这种灵活的资助方式,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研发计划,灵活选择所需的服务类型;高校或研究机构也能将技术成果转化到企业,增强了市场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提高了政府的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

如今,创新券补助制度在清远、中山、佛山等地已率先启动。作为清远第一批申报创新券补助的企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用50万专项券补助,购买了仪器设备。

“制药企业的研发时间长,有时长达10年才能出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券支持,我们先得到设备用于生产,设备生产企业则通过创新券获得财政补助,减轻研发企业成本,加速成果投产。”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曾少群为这种“共赢方式”竖起大拇指。

喂“定心丸”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连接点。近年来,广东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积累了大量科技成果。但让院校颇为苦恼的是,由于相关管理制度的限制,科技成果绝大多数未能开发利用。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分析,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一个重要原因是“红线”太多,转化过程中碰到的阻力大。

王校长的话说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心坎上。我国院校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与国有资产处置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国有资产处置,成果转化自主处置权限低、转化审批管理过于严格、审批流程复杂、转化责任风险大等问题逐渐成为成果转化的“绊脚石”,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随着《广东省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出台,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

方案明确,高校和科研院所校长、院长、学科带头人可技术入股,奖励科研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50%。“99%都可以。奖励后留归单位部分不上缴国库,用于奖励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大家放开手脚,先行先试。”在省科技厅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省科技厅副厅长钟小平的一番解读,又让科研人员吃了“定心丸”。

在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看来,政策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可大大调动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华南农业大学便尝到了政策的甜头。该校摸索与企业合作之路,如今正与一个海洋技术企业合作,既出技术、人才,又出真金白银,参股达7%。

乘政策东风,该校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以知识产权成果转让的收益,分配比例是研发人或团队80%,所在院系15%,而学校只占5%。这80%的留成中,除了30%作为科研的再发展经费之外,其余可作为劳务报酬。另外,不少教授在企业里面任职、挂职,同时直接带着研究生,这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说到人才,可谓推动自主创新的根本力量。然而,过去科研经费管理,有着明显的“重物轻人”问题——一般规定人力资源成本开支(俗称“人头费”)不超过5%,最多不超过15%。而且这笔钱只能用来支付临时工劳务费,正式科研人员不能领取。

今年3月31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修正案)》,把承担项目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费,由原来的30%调至为40%;软科学、社会科学和软件开发类项目,该项上限从50%提高到60%。

由此,广东科研人力成本可占项目经费40%—60%,这一规定让长期被诟病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大大松绑,尊重了科技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对于提高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积极性、促进自主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广东还将有更多行动,提出打破以往“论文为王”的科研人员职称评审标准;明确以多种途径解决高层次人才安居问题……这将引导高层次人才向省内集聚,加速提升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撑“孵化器”

为新型研发机构“开绿灯”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也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孵化器建设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新增孵化器166家,目前全省拥有孵化器399家,其中国家级43家,孵化场地面积达1348万㎡,在孵化企业超1.5万家。

孵化器已成为广东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为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仍然存在孵化器数量相对较少、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

为难的是,孵化器建设投资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容易出现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投资运营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也容易因缺乏固定资产而成长缓慢。

为力撑“孵化器”,广东推出了许多实惠的扶持政策,包括建立孵化器建设用地政策、孵化器新建或改扩建新增孵化面积后补助政策,孵化器运营后补助政策,孵化器风险补偿制度等。

如今,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已有至少16家孵化器申请了财政补贴。这一政策在其它地市引起“共振”——深圳、东莞、中山、惠州、肇庆、江门等分别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细则。

河源市设立科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孵化器建设等;佛山市提出设立总规模5000万元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与省财政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配套联动;江门市提出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由市本级财政与项目所在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和实施,提升了孵化载体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为孵化器内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在广东创新圈,还有一批“奇兵”——新型研发机构。2015年,我省认定新型研发机构124家,累计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千家。有别于传统科研院所,它们是向全球开放的人才平台,机构类型和人员编制灵活多样,具广东特色,全球视野,又与企业和市场密切结合。

新机构也有“新烦恼”。它们难以享受国家及其他相关优惠政策,在引进人才的医保、社保、住房、子女上学、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由于与国内政策不完全对接而难以解决。

为了赋予其更多的市场自由度和发展空间,广东省针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缺位问题,出台扶持这类机构建设发展的财税等系列政策,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等方面可享受国有科研机构待遇。

在此基础上,广东也正式实施《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试行办法》,针对这类机构的人才和项目等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为这类机构“开绿灯”,着力破解其的“身份”难题。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余丽颖 通讯员 粤科宣

广东加快迈向制造强省

没有轰鸣的噪音和弥漫的烟尘,在国内最大的数控产业基地内,从搬运到涂胶,再到切割、喷漆,广州数控自主研发的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着精密的自动化操作。除此之外,东莞松山湖的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顺德高新区的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器人示范区和集聚发展高地在珠三角先后涌现。

作为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制造业基地,广东要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跃升,“广东制造”的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接连出台重大举措,自去年起全面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机器代人”步伐,推动广东省制造业再创发展新优势。

目前,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与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倒逼下,广东制造正在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的转变,工厂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机器设备从“庞大、半自动化”转向“精细、智能、自动化”。

三年内,省财政将统筹安排516亿元,集中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计划到2017年末,我省初步形成国内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稳步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未来10年将完成智能制造六大主要任务,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到2025年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

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工业转型升级持续向好——我省工业高端、先进产业发展较快,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08.27亿元,增长9.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9.5%;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844.26亿元,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8.5%。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延续良好态势,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利润率不断提高。

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达45.5万家,比2010年增加20.8万家。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广州 新型研发机构全省最多

广州坐拥全省最多的新型研发机构,其搭建的通道和平台,全球创新资源与人才得以在广州汇聚,形成了创新力量的“二次南下”。仅广州开发区,就已经聚集两院院士3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创新创业“国家队”已经达到97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6个共83人。

从千年商都到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正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迭代。从物流、商品、资本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向知识、信息和人才意义上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升级。

深圳 专利密度居全国城市第一

专利开发的深圳速度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据统计,2015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5481件,年增长近三成,其中发明专利达40028件;至2015年底,深圳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存量已经达到了83903件,专利密度已达到73.74件/万人,居全国各大中城市榜首。

在另一项反映全球知识产权优势的指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只有30多年城市史的深圳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2015年达到13308件。

佛山 以跨国并购合作驱动创新

在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浪潮袭来之时,“佛山智造”以跨国并购、跨国合作闯出新路,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2015年,佛山备案的境外中方投资额为4.64亿美元,增长90.4%。今年一季度,该指标飙升至5.9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8.6倍。

以创新为导向,佛山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也越来越多。作为广东国际合作的桥头堡,位于佛山的中德工业服务区已引入欧司朗亚太总部、西门子、库卡、安联保险、瑞曼迪斯等20余家欧洲知名企业、机构落户。正在建设的广东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吸引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及25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进驻。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马芳

赵越

第二篇:3M组合拳打造创新斗士.

从企业文化到团队精神塑造,3M公司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打造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人才团队。

世界上很少有公司像3M那样具有无比强大的创新精神。这家1902年由五个年轻人创办的采矿公司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创新产品的巨幅图卷。目前,3M已经生产并销售了6万多个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从航空材料、通讯电缆、建筑材料、医疗护理、劳防、办公、清洁、图书管理等数十个领域,3M开发的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汽车、手机、电脑等各种产品上,甚至还包括一次性尿片上。世界上5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公司的产品。3M平均每2天便推出3个新产品,每年销售额的35%来自于过去4年研制的新产品。

对于3M这样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生存依托的公司而言,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员工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资源,也是3M赖以达成目标的主要工具,3M将这类员工称为“创新斗士”。为了保证创新斗士的不断产生,从企业文化到团队精神塑造,3M公司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来打造一个永远创新的人才团队。

创新型企业文化保证

创新斗士成长

总结3M培育创新斗士的经验,3M的管理人员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把创新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3M的使命是成为最具创意的企业,并在所服务的市场里成为备受推崇的供应商。“创新”被写在企业使命当中,成为企业的精神内核。

在3M所有员工的意识里,创新不仅仅停留在产品上,而是无处不在,并始终以四种对象作为服务的目标,即:客户、员工、投资者和社会。

对于新来的创新斗士,主管们都会给他们上一堂企业文化课,课上讲师会宣讲公司如何鼓励创新斗士勇敢创新的制度规范,并批评干扰者,为创新者开辟创新的通路、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接下来,3M通过“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来保证创新斗士的成长。而3M在培养主管时非常注重领导力的培养,希望主管能为“斗士们”创造成长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主管和经理要对手下员工的表现与发展负责,需要经常与员工进行坦率的交流。鼓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其提供创新方面的指导与自由。冒险与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诚实与相互尊重的气氛中给予鼓励和支持。

“创新产品小组”是3M公司对创新斗士支援系统的基本单位。这种创新产品小组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由各种专业人才全力共同参与的无限期任务;全是自愿者;具

有相当的自主权。

一个创新小组的成员至少要包括技术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营销人员、业务人员或财务人员,而且全部都是来自各个部门。3M公司的决策层明白,在这种制度下,有些成员也许不能立刻派上用场,而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但这是必须的。例如,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大概只需用1/3的生产制造人员,但是3M公司愿意付出这种代价,好让工作人员专心一致、热衷投入工作。他们的观点是,唯有指派专人工作,才能促使员工全力以赴,专注于一项任务之中。

3M另一个激励员工效忠奉献的方法,是让创新小组的成员完全由自愿者来组成。更为关键的是,即使创新小组工作失败,小组的成员也能够回到原来的岗位上,使得员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创新。

3M企业文化的“第十一诫”是“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公司更是用制度来保障“新的构想不被扼杀”。在3M公司,产品开发小组的技术人员提出一项新构想,正常途径是先向直属上司申请费用,要是上司不支持该项目,他可以直接向总部申请“起源基金”,该基金是3M为那些被正常申报程序判死刑的创意提供第二次机会的奖金。申请前,研发人员要做初步试验,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再把项目介绍及试验结果发给专门管理基金申请的负责人,等待他们的评审。根据项目本身的大小,申请金额在几万美元内变动。迄今为止,该基金为3M的70多个项目提供了资助,总金额超过350万。而且,通常部门经理是不能干涉员工干此类“私活”的。

即使到了穷途末路时,3M还有个最高法庭,即“创新事业发展部门”,供他们提出最后的申诉。真正非常高深特殊的研究提案通常都在此获得最后的判决。为了配合这套制度的发展,3M对于人事的调动非常富有弹性。例如,甲小组的工作人员的构想,一旦被乙小组的一位部门经理所采纳,那么这位工作人员便可随着他的构想一起转移到乙小组工作。

创新组合平台促进

创新斗士交流

创新往往不是由独立的事物造就出来的,而是由不同的头脑、不同的部门在基于相同平台的基础上产生的。除了“创新产品小组”,3M更关注于“创新平台”的构建,近两年已经由42个核心技术组成的创新平台变成了45个。这45个核心技术包括粘接、膜光控制、研磨、陶瓷、电子封装等等。在这45个技术平台上,再按照工业及运输、医疗、电子电力及通讯等事业部针对不同市场领域的需求开发相关的产品。由于这45项技术在各个事业部都有广

泛的交互应用,因而是最核心的创新平台。

创新平台能够使技术人员和市场、生产人员打破部门间的阻隔真正进行沟通,也能够使核心技术被各部门所自由使用。

以3M中

国公司的光电缆接头盒产品创新团队为例。该团队是由3M中国公司的研发人员为核心发起,由分布在全球15个国家的3M子公司30个主要员工和十几名辅助研发员工组成的跨国虚拟团队。

在这样的团队中,要实现创新的目标,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团队中,中国员工和外国员工的沟通,都是在正式的会议之前,先把会议要沟通的内容要点写成文档,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对方,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会议沟通时,由于不同国家的英语口音不同而导致的误解和障碍。如果中国的工程师在特殊情况下,在会议上不太明白外国工程师所讲的内容,都会被鼓励去让外国工程师讲慢一点,清楚一点,或者换一种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该团队的成员都在业余时间主动地去钻研和自己研究技术相关的专业英语,提高语言沟通的能力。

除了这45个核心创新平台外,3M公司还致力于构建更为畅通的交流环境,比如定期举行的“技术论坛”等。技术论坛是3M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平台,成员有数千人,每天都有各种活动。技术论坛下设分会、各委员会。分会主要讨论技术问题,包括诸如物理分会、生活科学分会和产品设计分会。技术论坛委员会负责组织各种活动、教育和交流事务。公司对外委员会负责3M员工与其他公司人员进行交流的活动。这个组织还通过公司内部的电视系统向全美各地的分部传送活动情况。交流委员会则向技术论坛成员定期分发公司的业务通讯。

3M中国公司2005年将技术论坛引入中国,从零开始让员工自发组织、建立和运作自己的技术论坛,公司只是提供一点必要的支持。

与3M全球的技术论坛相比,中国公司的技术论坛具有独特的地方。一是技术论坛下属的17个专业学会,与美国总部技术论坛的30多个专业机构,在专业上有所不同;二是中国业务发展非常快,更需要一个知识、技术和产品分享平台,不同的创新团队在这里进行脑力激荡,更快地开发出适合本土市场和消费者的产品。

技术论坛除了为多个创新团队分享技术和提供激发创意火花的平台以外,还为组建新的创新团队提供契机。3M中国公司材料研究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陈雪花介绍说,在技术论坛的一次大型活动上,她把先进材料创新团队和自己在其中研究纳米技术的成果作成海

报,和参加技术论坛的来自不同部门的人进行交流。她的成果引起了职业安全产品组一位技术支持工程师的注意,这位工程师发现这些成果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去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有了这样的契机,纳米涂层技术应用于呼吸面罩创新团队才得以建立起来。

创新式团队提升

创新斗士战斗力

任何一个单个的创新斗士是无法实现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创新的,要保证3M公司基于创新的强大竞争力,就必须打造高绩效的创新团队。3M公司通过以下方式来将创新斗士组合成创新式团队,以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奖励制度

对3M公司的创新团队及其成员来说,只要创新做得足够好,那么各种各样的奖励就会纷至沓来。这些奖励既有奖励团队的,也有奖励团队中的个人的。

3M全球共有的奖项,最著名的是“卡尔顿奖”、“金靴奖”和“全球技术卓越创新奖”。卡尔顿奖设立于20世纪60年代,以3M前总裁卡尔顿(Richard P.Carlton)命名。这个奖项象征着3M科学家个人的最高荣誉,用以奖励在科学上获得重大突破或者做出杰出贡献的3M科学家。金靴奖是3M全球鼓励团队创新和激励产品商业化推广的最高奖项,全球技术卓越创新奖则是3M员工个人技术水平的最高奖项。相比于奖金,这些奖项中蕴涵的精神奖励对创新团队和团队成员的激励更为有效。因为,对于追求创新的团队及其成员来说,获得最高级别的认可,才是最高的荣誉。

3M中国特有的奖项,往往是根据中国员工的特点而设立。在3M美国,奖项一般都是每奖励一次,而在3M中国,由于发展速度很快,人才的涌现和业绩提升很快,所以改为每季度都有优胜奖,这样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嘉奖那些做出优秀业绩的创新团队和员工。

在知识产权的奖励上也是如此。在3M美国,一项发明做出来后,向专利局申请专利,等到专利获得批准后,公司会做一块十分漂亮的匾奖给发明者;但是由于申请专利的时间比较长,短则一年,长则五六年,已经不适合3M中国公司发明创新比较快的特点。所以3M中国公司决定设立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奖,只要一项发明专利在公司内部登记,并经过公司总部同意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就开始奖励发明者,等到若干年后获得专利局的批准再次给予奖励。

“15%时间”法则

“15%时间”法则是指3M公司的每个员工可以有15%的工作时间用在自己选择和主动提出的项目上。而在3M中国公司,“15%时间”法则不仅是鼓励员工个人创新的方法,也是鼓励

团队创新的方法。陈雪花介绍说,她就是利用占自己工作时间15%的自由时间,对纳米技术进行了额外的研究,并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研发出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涂层技术,从而在先进材料创新团队和纳米涂层技术应用于呼吸面罩产品创新团队之间架起了桥梁。

协调

创新团队的协调,主要由队长负责。以“DYNASTY工业胶带产品本土化”项

目团队为例,该团队的队长熊海锟有一种很管用的协调工具——电子表格。他用电子表格把团队目标具体量化为项目“里程碑”;产品雏形开发出来后,怎样拿去市场上获得客户反馈,他也是用电子表格。

他把雏形产品的反馈安排用电子表格发给来自销售部门的团队成员,让他们填写:每一个销售片区的目标客户是谁?哪些销售人员负责把产品样品带去客户那里?他希望和哪个技术支持工程师一起去?希望产品样品的尺寸是什么?什么时候把客户的反馈带回来?

“通过精心设计的电子表格,能够在2个小时的会议里,把这项关键工作下一步的计划安排界定得非常清楚,”熊海锟说,“客户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反馈到我们这里以后,我们开展下一步的试生产就很有信心。”

在创新斗士的培养中,创新产品小组、创新平台和创新式团队是培养过程的核心元素。正是在这一系列元素的支持和运转之下,3M公司才得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创新斗士,从而使得3M的创新产品策略有今天如此出色的表现。

第三篇:政策“组合拳”为楼市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来看,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陆续出台,使得购房者的成本降低,改善型需求得到大力支持。

外界认为,央行降准对实体经济是利好,同时,对于稳定楼市也将起到一定作用。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全部下降。4月19日,央行决定再次降准,对于稳定楼市将起到一定作用。

房地产市场或有复苏迹象

从数据直观来看,房地产市场似乎还尚未趟过这滩前景并不怎么“美好”的水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告诉记者,房价同比全部下跌,从统计学意义上讲的确不是很好。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考虑到物价、房产地段稀缺性等因素,买房在近几年都是一个早购置早获益的时代。尤其是房地产不动产属性决定了很多房源一旦被购置,就不可能有第二次认购的可能。对于刚需群体来说,不应该简单地从房价涨跌来判断置业行为是否正确,否则这样的置业策略带有投机色彩。

尽管如此,目前各地库存依旧较高也成为业内人士对房地产行业担忧的重要因素。仅从去年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在建、竣工和新开工的商品房合计有101.2亿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72.1亿平方米;而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2.1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10.5亿平方米。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内,消化库存依旧是楼市主旋律。

严跃进指出,从市场成交量看,3月份楼市开始复苏;从价格走势看,当下房企的定价策略主要是随行入市,部分则开始酝酿涨价。尤其是部分城市高端物业,在目前政策环境下会加大优惠力度,从而实现尾盘清盘的目的。

土地出让金下降且明显分化

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直接导致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效应,加剧了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作为过去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土地出让金的下降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成交土地共117块,土地成交总建筑面积为1132万平方米,两者均为近三年的最低点。其中,四个城市一季度土地出让金9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47%。土地出让金的下滑不仅存在于一线城市,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份,中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4068亿元,同比减少43%。期间,全国受监测的40个大中城市中,超过30个城市均不同程度下滑。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10个城市,降幅均超过75%。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前3个月的土地市场分化明显――京沪两地土地市场在1月及3月趋于活跃,一季度出让金均在300亿元以上,而广深则各有两个月宅地零成交。而二三线城市各项指标也以同比下降为主,出让金平均减少四成左右,降幅较一线城市略小。

不过,去年以来,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即逐步减少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并建议推广PPP等高效、合作的模式,希望可以“生财有道、财有所依”。基于这样的情况,未来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将会减弱。

“降准”利好实体经济和楼市

在房地产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结果显示,3月30日新政出台的次日,受监测的30个城市中,有28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环比增长。目前来看,一系列楼市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使得购房者的成本降低,改善型需求得到大力支持。不过,新政彻底落实依旧需要一段时间,而且银行也必定会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客户情况来调整首付比例及利率,以控制风险。

另外,从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看,自3月30日政策“组合拳”陆续出台后,各地房交会大热;清明小长假期间,北京成交量也略有上涨。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如此,观望人群依旧占多数。严跃进表示,近期股市上涨无疑对冲了楼市政策的部分利好效应,部分购房资金流入到股市中。同时,宏观经济疲软,使得楼市政策效应也难以较好地显现。

不过,政策还是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相当关注。4月19日,人民银行决定再次降准。外界认为,虽然降准不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放水”,但对实体经济是利好,当然也包括楼市。

谈到未来房地产的走势,严跃进表示,随着3月份市场成交量的持续上升,房价环比跌幅持续收窄,预计第二季度市场成交量将继续上升,市场预期也会因此改变,带来房价止跌反弹的形成。

如何在稳定楼市的同时摆脱过去由于房价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以及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成为政策调控的着力点与难点。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不失速也不盲目亢奋,才是宏观经济新常态下的政策应有之道。

辉煌岁月 http://www.xiexiebang.com/hhsy/

第四篇:以“三建融合”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三建融合”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省直机关工委以机关党建在思想、政治、服务、组织、制度、创新、作风和廉政、群团活力八个方面的引领行动(简称“八大引领行动”),驱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简称“三建融合”),助推“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早日实现。

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动员省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领会、自觉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导引,扎实推进机关党建“三结合三注重三落实”行动。在“四重温四增强”党性锤炼行动中,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爱党、忧党、护党、兴党意识,使党章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遵循。省直机关工委已编写《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一百问》学习资料并印发到基层党组织供学习,还组织开展省直单位“机关精神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征集活动,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激荡机关党建的“精气神”。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机关党建要服务好“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牵引,动员机关党员干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来实施。组织开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共产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省直单位第三届工作技能大赛以及“省直千名博士进产业园区服务” “央企市县行”等一系列活动,把服务“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落到实处。

扎实推进作风和廉政建设。开展“严守纪律、严明规矩”和“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专题教育,落实“五个必须”政治规矩,深化纪律教育月和廉洁文化创建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和党规党纪教育,开展省直机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民生热线等工作。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旗帜榜样和导向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南粤楷模”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最美一线人物”等评选活动,营造学习先进典型的良好舆论氛围,使争当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有气节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公民的信念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激发党群组织活力。创新机关党建带群建的方法与路径,聚焦团结和服务群众这个主题,通过推进党建带群建和“四个之家”创建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实施以严格机关党组织管理为主体内容的组织引领行动,开展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三个深刻”教育、严格“三会一课”、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好机关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实施机关党组织建设“十百千”项目等机关党建行动;加强志愿服务统筹协同,加大培训志愿服务骨干,建立志愿服务观摩点,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实施包括困难党员、职工帮扶计划在内的“八件实事”;更加重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激活省直机关文体协会平台,开展“助力中国梦”等系列文化活动。

推进机关党建创新。创新工作路径、载体和平台,探索构建一系列党建创新制度和机制。从顶层设计上谋划机关党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主题和路径、载体和平台、制度和机制,多元参与、优势互补、资源聚合、力量融合;搭建党建工作智慧平台,打造精细化、动态化的党建管理服务新模式;创新党建信息系统、党建网站、手机党建报载体,以及构建“五好六有”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服务机制;以法治思维谋划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与全面深化改革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保障;把核心价值观建设纳入政绩考评制度体系,用刚性的制度引导人们保持正确的价值判断,确立正义的道德天平,推动形成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2013年楼市调控将适度从紧 或打政策“组合拳”

2013年楼市调控将适度从紧 或打政策“组合拳”

26日,上港集团旗下威旺置业有限公司以56.8亿元竞得上海海门路55号地块,楼板价23330元/平方米,溢价率21.11%,成为2012年全国总价地王。值得注意的是,这距国土部“喊话”不足10天。

2012年3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明显,时近年底更是轮番上演土地、售房高潮,在此背景下,消费者预期被改变,甚至出现了恐慌性购房、千人排队购房等现象。以上种种房地产市场的非正常现象,为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蒙上层层面纱。

市场分析人士透露,近日多部委的及时表态除了强化当前楼市的政策执行信号,也是对明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基调的一个表态,确定2013年房地产政策总指导方针,防止未来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业界普遍认为,201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适度偏紧。在执行原有政策之外,或以市场监控、预期管理、土地供给、房产税等多项关键要素形成“组合拳”,进行楼市调控。

市场

年底“量价齐升”现象明显

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一度低迷,并殃及全国范围的土地市场,土地流标和底价成交比比皆是。但是一季度结束后,楼市开始逐渐复苏,成交量的提升开始带动价格小幅上涨。进入第四季度后,楼市“量价齐升”尤为明显。

26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1月份30个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1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1%,持续9个月同比上升。同时,商品住宅成交量在11月达到年内最高点。

在价格上,11月份30个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449元/平方米,环比增长3.0%,同比增长6.3%。易居方面分析指出,尽管高库存令不少开发商不敢轻易上调价格,但年末商品住宅价格依旧保持稳中缓升的态势。

2012年下半年市场成交情况明显好于上半年,业内普遍认为是购房需求受到抑制后在年前集中释放的结果。

其中,近期来自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个别楼盘提价、抢房以及地王等现象,引发购房者对房价可能暴涨的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易居方面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幅分别为22.4%、18.4%与-2.5%,同比增幅分别为112.2%、79.5%和75.7%。

此前统计局发布的11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也是佐证:该数据显示,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有53个,比上月增加了18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进一步扩大。

由于今年11月房价上涨明显加速,超过70%的城市价格出现了环比上涨。业界有分析指出,房价已经在当前的一二线等主要城市开始率先反弹。

基于2012年楼市成交量整体上升以及房价的波动情况,业界关于“房价将于来年进一步暴涨”的预期逐渐加剧。来年的调控政策趋势正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预测

明年市场趋势整体好于今年

自2012年3月起,我国房地产市场现回暖迹象,成交量节节攀升,房价随之走高。我国房地产市场2013年将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一方面,2013年宏观经济将企稳向好,城镇化、经济体制改革等中长期政策继续推进,为中长期经济和房地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在房企资金链有所好转的背景下,稳健且适度向好的货币环境继续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利好。

全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聂梅生表示,明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形势将好于今年,将不再拘泥于商品房,而是向城镇、新经济产业地产等新领域转型。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从紧的背景下,201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增速略有提高,投资增速趋稳,新开工止跌反弹”的特点。

从需求来看,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201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将略有提高,呈现上下半年增速前高后低特点。

他们预计,201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8%,销售额同比增长23.9%;下半年增速明显回落,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降至0.7%,销售额同比增速降至8.2%。

但是,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张磊认为,2013年一季度将呈现明显的成交清淡现象,价格也不会有明显回升。他指出,在继续限购、限贷的背景下,我国主要城市的购买需求,仍主要由刚性需求担当。但是,由于今年11月、12月的年内第二波成交高峰,是在某种恐慌性情绪下发生的,透支了2013年的部分需求,因此,2013年1月、2月将再现环比下滑现象。

聂梅生也指出,明年暴涨的可能性不大,现阶段虽然商品房价格较调控初期稍涨,房企资金链也较为宽松,但是多数开发商涨价动力并不足。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预计,2013年住房市场总体趋势稳中有进,大稳定中有小震荡。

调控

有望用“组合拳”治理楼市

刚刚落幕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定调201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明年将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措施,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住房需求,支持合理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各省市要编制好实施好住房发展和建设规划,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

“201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将在继续维持关键性调控的基础上适度偏紧。”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虽然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于稳定,但是若房价继续上涨且涨幅超出政府容忍范围,可能出台更严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聂梅生指出,最近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已持续超过两年半,政策效应有所递减。由于我国购房需求量仍然较大,但以现阶段限购、限贷的调控方式很难完全抑制投机性需求。因此,在执行原有政策之外,还应逐步采用市场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并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完善土地供应制度,以市场监控、预期管理、土地供给等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多项关键要素形成“组合拳”调控楼市。

事实上,未来房地产调控“组合拳”已经初显。针对近日来多发的“地王”现象,国土部就出台新政,表示将重点监测房价、地价异常波动城市,并针对大房企和大地块建立跟踪督察制度。

除此之外,为避免出现所谓的“地王”误导市场,国土部要求各地对总价较高的地块实行分割处理,划为多宗地供应;对地段较好、单价较高的优质地块,综合采用多种竞价方式或招标出让;对那些可能出现过度竞争的地块,选用“竞地价、竞配建”等多种竞价方式。

住建部则在限购、限贷政策的基础上,要求明年各地要继续“编制和实施好住房发展和建设规划,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明年继续在市场准入、销售、租赁、估价等环节强化监督,加强预售监管,加强房地产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与此同时,要密切监测市场形势,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发布有关信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做好政策储备。”

除此之外,为外界瞩目的房产税试点扩围信号明显。姜伟新透露,将会同财政部、国税总局研究扩大房产税试点相关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限购政策不退出,但是建立市场化手段为主的调控政策体系也在研制之中。姜伟新表示:“明年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研究以财税金融等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系统配套、科学有效、稳定可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news/yejie/1864/

下载[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