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峪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卓尼县大峪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卓尼县旅游局 二0一一年十一月 卓尼县大峪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一)卓尼县基本情况
卓尼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5419.68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人,有藏、汉、回、土、满、苗等十多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63%。全县境内海拔2000—4920米,年均气温4.6℃,年均降水量580毫米,无霜期119天,属高原性大陆气候,寒冷湿润,四季不明,山高林多湿度大。卓尼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饶,人杰地灵。水电、旅游、优势矿产、农畜牧产品及山野珍品是全县五大优势资源。全县耕地面积16.3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油料、蚕豆等;草地面积498.4万亩,畜种主要有牦牛、犏牛、马、绵山羊、蕨麻猪等;林地面积294.1万亩,森林资源中的优势树种有云杉、冷杉、松柏、桦等。林地出产蕨菜、羊肚菌、木耳等山野珍菜,开发价值较高,并出产党参、当归、麝香、冬虫夏草、贝母、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黄河一级支流——洮河流经县境8个乡镇,长达174公里,各类大小河流呈网状分布,水能蕴藏量62.84万千瓦,水电资源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由于全县地质属北秦岭褶皱带南部,结构复杂,地下矿藏亦较丰富,初步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铅、锌、汞、大理石、石灰石等。全国三大名砚之一的洮砚,其石料产于卓尼县洮砚乡喇嘛崖,并以雕刻精美享誉神州。卓尼县 旅游资源相当富集,以“四沟”(大峪沟、拉力沟、卡车沟、车巴沟)、“两峡”(康多峡、九巅峡)、“两点”(县城、麻路)为代表,景点多达60多处,规模较大的有大峪沟国家AAAA级景区。卓尼旅游资源集自然生态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觉乃民俗文化、土司历史文化、洮砚产业文化之大成,以其多样性、原始性、神秘性著称,在州内、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藏王故里”、“洮砚之乡”。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甘肃省卓尼县木耳镇境内。距县城37km、省会兰州370km、景区处于兰州至九寨沟热线的中间。
项目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西秦岭古生代褶皱地带。上中石炭统和中下三叠统地层出露。主要岩石有灰岩、砂岩、板岩等。地貌类型以中山高原地貌为主,多中心峡谷地形。整个地势南高北低,最高山海拔4425m,最低海拔2680m,坡度一般介于20°—35°之间。景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温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4.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水量600—800mm。因植被覆盖率高,蒸发量小,地下水丰富,气候湿润。沟内沟壑纵横,水资源丰富。属青藏高原植被区的森林草原地带。植被覆盖率达86.7%,其中森林覆盖率为46%。
(1)项目概况
大峪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木耳镇大峪沟,距县城30多公里,景区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集山雄、石奇、水丽、林秀为一体,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甘南州的十大王牌 景点之一,也是省旅游局推出的王牌景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景区建设,县上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用于景区的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并按照AAAA级景区建设标准对大峪沟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善,2007年 7月份,一举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终评。大峪沟不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肥美的草原和鬼斧神工的奇峰峻崖,又有名刹古寺等建筑遗迹,交通便利,水、电充足。
(2)资源概况:
融人文和自然资源为一体,以人文资源为主体,辅以自然资源,二者在旅游资源的概念上水乳交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①自然旅游资源以森林草原景观及水文地貌景观为主体。目前已用大峪沟之名于2003年申请成功国家森林公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其它景区正在拟报国家AA级或AAA级景区。
生物景观:包括有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植被、丰富的植物种类、明显的季节变化以及繁杂多样的动物种类。是甘肃乃至西北都比较罕见的茂密林区;
地文景观:包括雄浑壮观的苍山翠岭、造型别致的象形山石,险峻幽深的峡谷等;
水文景观:包括大峪河、以及一线天瀑布等,水体清澈透明,而且颇具保健价值;
气候气象资源:大峪沟夏季气温不高,是难得的消夏胜地。同时,由于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高,有“天然氧吧”之功效。冬季景区内白雪皑皑见于林间,是难得一见的美景。②人文旅游资源是该区旅游价值的核心,在国内具有唯一性和强大的吸引力。主要包括:
藏传佛教文化:大峪沟内居民基本上为藏族,笃信藏传佛教,宗教特色已贯穿于居民的生活习俗之中。又大小寺院16座,有安多藏区最早的寺院,有国内藏区少有的原始藏寨,更有与西藏三大寺相媲的安多小三寺(康多寺、勺哇寺、多玛寺)。
觉乃藏族民俗文化:有至今还保留着公元8世纪吐蕃遗风,包括服饰、礼仪、语言舞蹈(阿迦、善巴)等等,特别是妇女独特头饰、服饰、民间文艺在全州、全藏区、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表现出同其它藏族不同的特点,特色浓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唯一性觉乃“三格毛”服饰等。
卓尼历史文化:卓尼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是开创西藏策墨林制度的摄政王一世(藏王)的家乡,共传四世,有许多关于策墨林的遗迹;二是有关觉乃藏族渊源的说法,据传觉乃藏族乃是吐蕃军人后裔;三是传承500年之久的卓尼土司历史文化。四是享有中国三大名砚之一的洮砚文化,被誉为“藏王故里 洮砚之乡”。
二、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丰富,品味很高
大峪沟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这是其进行资源开发的物质基础。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在甘肃和西北地区居一流地位;而其人文资源,尤其是觉乃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洮砚文化、策墨林文化和卓尼土司文化在大区 域内具有独特性,品味高,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良好,人文资源吸引力优于自然资源。
景区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资源组合度的概念上得到了高度统一。从旅游吸引物的角度上来说,人文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优于自然资源。
综上所述,从旅游资源的类型、内容、价值和特色等方面进行考察,大峪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三、发展前景
以觉乃藏族文化为主线,自然生态为依托,建设旅游精品“旗布林卡”。近期,把大峪沟建设成“甘南香巴拉”核心旅游区,申报为国家地质公园;中远期建成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的国家AAAAA级旅游区,卓尼县建成“大九寨—香巴拉”最佳旅游目的地。
四、建设必要性:
卓尼县旅游业发展顺应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及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立足“卓尼藏族民俗文化及自然生态体验旅游”,用5-10年时间,建成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的著名旅游区。
卓尼旅游业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应抓住机遇,抢占全州旅游开发的先机和制高点,超前发展,集中力量打造旅游精品,创立旅游品牌,随着外部道路交通文件的改善,一定能够发扬优势,超常发展,把卓尼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把卓尼县从旅游资源大县变为旅游经济强县。
五、市场预测及项目前景 卓尼县大峪沟景区的开发顺应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及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立足“卓尼藏族民俗文化及自然生态体验旅游”,用5-10年时间,建成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改良的著名旅游区,可以预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专家预测,卓尼县大峪沟景区经过开发后,到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9.4万人次,旅游收达到7450万元。
六、项目建设内容
为进一步完善大峪沟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计划新建
1:大峪沟游客服务中心配套给排水、电力通讯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计及绿化等4000㎡,停车场5000㎡.2、一线天停车场至阿角沟旅游环线10㎞游步道、5㎞索道。3、修建多坝--旗布寺--一线天三级旅游公路35.1公里。
4、旗布林卡游客服务中心一处,建筑面积3000㎡,停车场3000㎡,木栈道、观景台、休息亭、游步道。进行自然风貌恢复工程,配套建设安防、消防、电力、给排水、安防、消防、绿化及环卫等附属工程。
5、塔古滩旅游入口区建设。(包括景区大门、游人广场、喷泉花坛、木质平台、管理用房、休息亭、景观廊架、生态游步道)
6、修建大峪沟旗布林卡吉祥宫(民俗博物馆)一座,建筑面积5250㎡,藏式风格,原木结构建筑,主体单层,局部双层,庭院式结构。停车场3000㎡(自然风貌恢复工程,配套建设安防、消防、电力、给排水、安防、消防、绿化及环卫等附属工程。)
7、旅游标识系统、信息系统、景点包装
8、修建县城至大峪沟核心区旅游星级厕所30座。(建设位臵包括县城至景区沿线、多坝村、木耳沟口、塔古滩、旗布寺、三角石、一线天等处)及景区管理人员培训、导游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35913万元,其中申请世行贷款资金2922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687万元。
八、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国民经济产业,与相关行业有相互促进和制约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通讯、宾馆、餐馆、商贸、建筑等行业将会有长足发展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如果其它产业发展不均衡,也会影响旅游来的发展。
景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建成塔古滩旅游入口区旗布林卡游客服务中心及吉祥宫,将会极大地改善服务质量,强化文物保护,深度挖掘文物资源,提升文物展示形象,充分展示卓尼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有效改善景区旅游活动的功能作用,不断提高卓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对外开放能力,增加外来游客流量,同时也为景区内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地农民可以经营民族工艺品,经营马车旅游,或者改善居住环境改造农家乐接 待食宿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也为下岗职工提供发展空间,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大峪沟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开发,将会改善甘南香巴拉黄金旅游线路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影响,大峪沟景区具备的高品位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觉乃民族风情,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AAAA级大峪沟景区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带来便利的条件,将会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和科学考察工作者,这对整个卓尼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生态效益
旅游业客观上对保护环境也是积极的,当人们在与自然的交往和感受大自然的无限自魅力的时候,也会感受到自然界与人类共生共存的哲理,游人也会在亲历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环境意识,这也是人类追求环境效益的主题。
景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建成多坝-旗布寺-一线天三级旅游公路、一线天停车场-阿角沟旅游环线步道、索道,将会进一步优化景区交通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大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同时把游客规范在旅游步道范围内,即不会造成对森林资料的毁坏和对环境的污染,也有效地保护了水体,人们旅游过程中,即能亲历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又确实感到对自然的破坏是对人类自己的毁灭,无形中也加强了游客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对景区内农民也是一个无声的教育。因此本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极积作用,是任何经济效益不能比拟的。
经济效益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预计进入景区的国内外游客量达到1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450万元人民币,按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10.3万人预计,则旅游收入创造的人均GDP为723.3元人民币。12年可收回投资,年效益达2993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审批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审批
申请材料清单
1、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建议书的申请文件
2、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建议书(适用于总投资500万元以上)
法律法规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第三部分:“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第(四)条:“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划分审批权限。按照项目性质、资金来源和事权划分,合理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项目审批权限。对于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从投资决策角度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审批开工报告,同时应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
第(五)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第7条:“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审批”。
3、《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鄂政发[2005]12号)第四条:“要认真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4、《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下放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权限的通知》(鄂发改重点
[2009]700号)第二条:“保留省级审批项目目录。以省级政府投资为主体的项目;三峡库区和丹江口库区污水、垃圾处理及环保项目;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水利血防、水土保持、分蓄洪区建设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运港口建设、航道疏浚、机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战备建设项目等”。
5、《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09]886号):“由省发展改革委核定批准初步设计概算的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09]1545号)
第三篇:大洞沟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 目 名 称: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
项目建议单位:德江县建设局
联 系 电 话:(0856)8520128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日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小城市,大战略”的战略决策。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城乡规划和城市化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作出了“关于加快城市建设的若干决定”。贵州省发改委、贵州省建设厅制定了《贵州省十一五期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意见》。2003年8月,贵州省建设厅贵建[2003]23号文《关于实施重点城市建设的意见》,把德江县列为全省重点发展小城市。
特别是2006年底,德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县新一轮城市建设若干意见的决定以来,我县决定强力推进德江城南新区开发和城北居住区开发之时,又逢国家实施第十个西部大开发和第十二五规划以及贵州省提出用10年的时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随着国家战略的需要和我县独特的区位条件,“三高二铁一港口”在我县的产生,为积极对接这些有利条件,为使我县更好地成为改革开发的承接地,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一道,发扬“5+2”和“白+黑”的精神,努力加快我县自身建设发展的步伐等等;这些都为德江县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向小康迈进了迫切的要求,把“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招商、以商带农”作为小城市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德江县委、县政府根据资源条件、区位优势,提出了加快“德江县城南拓北扩”建设的重大开发建设计划。
德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从以人为本出发,站在新的建设起点、新的高度,为了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配合德江县城南拓北扩发展的需要,努力推进德江城市建设上新台阶,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休憩需要,在德江县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所有成员结果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德江县城主入口门户方向上有着良好植被和环境的区位划定一个占地约为33公顷(合500亩)的区域用来建设市民休憩的场所,受单位的安排由德江县风景名胜和项目办公室编写了《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以下简称《建议书》),以供县委、县政府用来作招商引资等提供资料。
把“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建设作为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对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市民休憩等都有着特殊重要意义。
本建议书包括:概述、德江县域和县城概况、项目技术措施、项目实施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估算、综合效益分析、建设资金筹措和偿还方案、结论九部分。
目 录
一、项目概况...............................................................................5
二、项目背景...............................................................................5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6
四、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8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
六、项目产品市场分析..............................................................9
七、效益分析.............................................................................10
八、环境影响评价.....................................................................11
九、结论建议...........................................................................12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
(二)建设规模:35公顷(合525亩)
(三)项目投资:10000万元
(四)资金来源:拟招商引资为主
(五)主办单位:德江县建设局
(六)建设性质:新建
(七)建设地点:德江县青龙镇南主出口(城南社区)
(八)合作方式:独资或合资
(九)建设目标:立足德江县城建设条件,抓住“三高两铁一港口”过境德江的机遇,建设和完善配套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功能,完善区内功能结构。对内,承接外来游客休憩、娱乐、服务和餐饮之所需;对外,有组织的开展本县市民休憩、娱乐、服务和餐饮,使之成为铜仁地区旅游中心。
二、项目背景
(一)随着我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由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向综合追求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以消除由对工作所产生亚健康,满足市民休憩、娱乐、服务和餐饮之所需。
(二)城区没有大型集中公园,现有休憩、娱乐、服务和餐饮处于初级阶段,经营管理及交易方式落后。
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大豆,烤烟,花生。主要工业门类有煤炭,电力,酿酒,化工,农机,印刷等。土特产有生漆,桐油,乌柏,柑橘,天麻。近年来,我县把发展战略思路放在首位,我县平均海拔高度470米,年均气温16.5℃,全年无霜期302天,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环境资源,辖区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前景。
县城概况:县城所初青龙镇位于县域几何中心,城市凝聚力优势明显,城市化上升空间很大,后发优势较周边各县城更加突出。截此2009年底,有县城人口近10万人,在贵州省东北部是最大的县级城市人口。
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对内辐射全县20乡镇51万余人,对外可承接南来北往(陕川渝-港澳粤),西来东去(华东-东盟)的大量游客。
2、带动性强。加快德江县城大洞沟公园建设,是我县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将带动全县各行各业俱兴,增加大量社会就业,创造劳动者的增收。
3、我县广大人民需求热情程度高。目前我县名片少、包装难,尚未有规模大、品种全、功能多的旅游休憩、娱乐、服务和餐饮中心,但广大人民需求热情程度高。
(二)项目建设条件
东-东盟)的游客,带动的其他一系列产业发展和升级,促进德江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和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
四、项目建设的内容以及规模
(一)建设规模:场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内容:
1、兴建场内旅游公路、道路广场、停车场;
2、旅游宾馆、景观步廊、休闲娱乐中心小品;
3、餐饮配套设施;
4、管理用房(包括食品安全检疫);
5、公厕及垃圾回收站;
6、区内配套市政管网设施建设;
7、其他相关先进设备建设。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本项目研究文件、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
2、价格依据
(1)工资标准:定额人工费×地区系数
(2)主要材料价格取定:按贵州省2004年定额执行。主材:425#水泥400元/t,钢筋(综合)4500元/t,钢板(综合)5000元/t,松原木450元/m3,石料:片石50元元/m3,(7)建设监理费:按第5项中的(2)(3)(4)项工程造价之和的0.8%计算为7079万元×0.8%=57万元。
(8)不可预见费,按第5项中的(1)(2)(3)(4)项工程造价之和的3%计算。8879万元×3.0%=260万元。
(二)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0000万元,其中工程静态投资8879万元,流动资金1121万元。
六、项目市场分析
(一)截至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51.2万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42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2元,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群众对精神生活的休憩、娱乐、服务和餐饮享受欲增强,必然带来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
(二)贵州地处偏远、污染少、在多彩贵州下的原生态乡村旅游国人皆知,德江县的旅游市场竞争力后发优势明显,利于德江旅游业走向快速发展。
(三)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休憩、娱乐、服务和餐饮享受欲快速增长,只有集中向内外提供旅游休闲消费场所,才能拓宽劳动者的就业门路,才能保障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带动的其他一系列产业发展和升级,才能保证全县旅游业结构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德江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和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
七、效益分析
13、设臵专门垃圾场、无害化处理场,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和无害化处理残留,环卫定时清扫,配臵垃圾清运车,对垃圾及时处理,保证街道清洁卫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安定。
4、对游客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建后管理措施
本项目按照规划标准建成后,区内具备良好的配套休憩、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建成后又可吸引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引导游客各方面的全面进步。
九、结论建议
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建议有关部门及单位,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协调与领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争使本项目早实施、早见效。
第四篇:福建土楼(南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福建土楼(南靖)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单位:南靖县土楼管理委员会
编制时间:二〇一一年四月三日
(停车场及道路)项目建议书
福建土楼(南靖)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及道路)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福建土楼(南靖)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及道路)
2、项目业主: 南靖县土楼管理委员会
3、建设目标: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内的停车场、道路建设,旅游车辆提供方便的交通环境和足够的停车位,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有效促进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议书编制依据: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旅游规划
6、建设内容与规模:该项目拟选址于福建土楼(南靖)景
区。该项目包含云水谣停车场、下坂停车场、云水谣过境公路,停车场总建设面积10300平方米,公路里程1.514公里等。
8、建设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
该项目总投资概算为1058.5万元
(2)资金筹措
①自筹:658.5万元;
②向上争取扶持资金:400万元。
二、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随着福建土楼“申遗”成功,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的游客与日俱增,特别是到田螺坑景区的游客更多,给裕昌楼景点的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旅游高峰期经常性出现堵车现象,为此,在裕昌楼景点建设生态停车场显得尤为必要。
2、随着福建土楼“申遗”成功,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的游客与日俱增,云水谣景区因道路线形差,人口密集度大,给云水谣景点的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旅游高峰期经常性出现堵车现象,为此,在云水谣景点建设停车场显得尤为必要。
3、随着福建土楼“申遗”成功,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的游客与日俱增,云水谣景区因道路线形差,人口密集度大,给云水谣景点的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保证游客及群众的出行安全,为此,在云水谣景区建设过境公路显得尤为必要。
3、目前,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旅游事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经逐步被国内外游客所认同,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景区周边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田螺坑村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整治,把景区建成一个即生态又具有土楼特色的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已经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重要工作,为此,开展周边环境修缮具有重要的意义。
4、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建立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土楼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农村二、三产
业的发展,促进南靖县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是可有效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拓展农业之外的增收渠道,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可以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就近转移,改变就业方式,增加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项目实施条件
该项目建设不会影响道路交通安全,过境公路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保证旅客及群众出行安全,为旅游事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南靖县人民政府对于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旅游工作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特别是对于因基础设施建设等造成资金不足的,都给予全力支持,所以该项目建设的资金可以得到保障,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四、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
云水谣停车场拟定项目前期工作于2011年5月份完成,项目2011年6月份动工,至2011年10月份竣工,预计建设工期6个月。
下坂停车场拟定项目前期工作于2011年5月份完成,项目2011年6月份动工,至2011年10月份竣工,预计建设工期6个月。
云水谣过境公路拟定项目前期工作于2011年8月份完成,项目2011年10月份动工,至2012年3月份竣工,预计建设工期1年5个月。
五、项目结论
1、该项目的实施符合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要求;
2、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旅游接待能力;
综上所述,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南靖县土楼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四月三日
第五篇: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
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07万亩完成资金14万元
2、集雨节灌0.1万亩完成资金20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15维修机井3建高位水塔5建沟边上水工程5建蓄水池2打小电井20建提灌站15建自来水管线70.07公里共完成资金77.4万元
14、村组道路48完成资金34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42万元
二、增收项目
1、马铃薯
2、中药材
3、苹果0.09万亩,完成资金7万元
4、日光温室
5、蔬菜拱棚
6、牧草0.05万亩完成资金56万元
7、铡草机
8、养牛0.2万头完成资金8.65万元;
9、养羊0.044万只完成资金8.65万元;
10、养猪
12、互助资金
13、扶贫贴息贷款
14、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7.3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
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2处完成资金8万元;
2、科技培训0.44万人完成资金11万元;
3、劳务技能输转培训
4、“两后生”培训输转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7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1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0.006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推广
7、完成其它科技项目资金
200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1万亩完成资金21万元
2、集雨节灌0.2万亩完成资金15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4维修机井1建高位水塔1 建提灌站6 建自来水管线19公里共完成资金99万元
14、村组道路51完成资金40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100万元
二、增收项目
3、苹果0.1万亩,完成资金10万元 牧草0.04万亩完成资金4万元
8、养牛0.13万头元建建牛棚0.06万座完成资金20万;
9、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1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 建设建村科技文化卫生培训中心2处完成资金8万元、2、科技培训培训农民技术员0.36万人培训扶贫系统和贫困乡村干部0.03(万人)完成资金22万元;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10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6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2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1.3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0.03万只、完成资金31万元
200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07万亩完成资金14万元
2、集雨节灌0.1万亩完成资金20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15维修机井3建高位水塔5建沟边上水工程5建蓄水池2打小电井20建提灌站15建自来水管线70.07公里共完成资金77.4万元
14、村组道路48完成资金34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42万元
二、增收项目
1、马铃薯
2、中药材
3、苹果0.09万亩,完成资金7万元
4、日光温室
5、蔬菜拱棚
6、牧草0.05万亩完成资金56万元
7、铡草机
8、养牛0.2万头完成资金8.65万元;
9、养羊0.044万只完成资金8.65万元;
10、养猪
12、互助资金
13、扶贫贴息贷款
14、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7.3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
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2处完成资金8万元;
2、科技培训0.44万人完成资金11万元;
3、劳务技能输转培训
4、“两后生”培训输转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7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1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0.006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推广
7、完成其它科技项目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