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时间:2019-05-14 08:2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第一篇: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

见(全文)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8月18日11: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打击拐卖犯罪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全文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1〕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人口流动加速、一些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家庭监护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

坚持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积极主动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保障其生活、维护其权益;同时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

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不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未成年人外出流浪。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各方协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救助保护工作的合力。

三、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措施

(一)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救助保护。公安机关发现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应当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对有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嫌疑的,要依法查处;对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批评、教育并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无力自行返乡的由救助保护机构接送返乡,公安机关予以协助配合。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展主动救助,引导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城管部门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应当告知并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将其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对突发急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和民政、城管部门应当直接护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作用,组织和动员居民提供线索,劝告、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救助保护机构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二)加大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力度。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要一律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比对,及时发现、解救失踪被拐未成年人。加强接处警工作,凡接到涉及未成年人失踪被拐报警的,公安机关要立即出警处置,认真核查甄别,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立案工作,实行未成年人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充分调动警务资源,第一时间组织查找。建立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打击拐卖犯罪工作机制。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被拐未成年人的调查、取证和解救工作。

(三)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回归家庭。救助保护机构和公安机关要综合运用救助保护信息系统、公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和向社会发布寻亲公告等方式,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对查找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及时安排接送返乡,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要在购票、进出站、乘车等方面积极协助。流出地救助保护机构应当通知返乡流浪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救助保护和帮扶工作。流出地救助保护机构要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对确无监护能力的,由救助保护机构协助监护人及时委托其他人员代为监护;对拒不履行监护责任、经反复教育不改的,由救助保护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在继续查找的同时,要通过救助保护机构照料、社会福利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照顾。对经过2年以上仍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公安机关要按户籍管理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便于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对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民政部门要将其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抚育,公安机关要按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

(四)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救助保护机构要依法承担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责任,为其提供文化和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等救助保护服务,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要协助司法部门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救助保护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或替代教育,对沾染不良习气的,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纠正行为偏差;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对流浪残疾未成年人,卫生、残联等部门要指导救助保护机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

(五)强化流浪未成年人源头预防和治理。预防未成年人流浪是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源头预防是解决未成年人流浪问题的治本之策。家庭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流浪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家庭履行监护责任的指导和监督,对困难家庭予以帮扶,提升家庭抚育和教育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随访制度,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要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公安机关予以训诫,责令其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学校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资助和特别关怀。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龄儿童辍学、失学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学校做好劝学、返学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做好协助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纳入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工作、“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将流浪残疾未成年人纳入残疾未成年人康复、教育总体安排;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队伍和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其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教育、矫治等服务。

四、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救助保护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建立民政部牵头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和督促地方做好工作。民政部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定期通报各省(区、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建立挂牌督办和警示制度。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力、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严重的地区,追究该地区相关领导的责任。

(二)完善法律法规。抓紧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修订相关工作,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制度,健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安置和源头预防等相关规定,规范救助保护工作行为,强化流浪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和保护,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加强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现有救助保护机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作用,不断完善救助保护设施。要加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队伍建设,合理配备人员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救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对救助保护机构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公安机关要根据需要在救助保护机构内设立警务室或派驻民警,协助救助保护机构做好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保障工作,地方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补助。

(四)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开展慈善捐助、实施公益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营造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二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总结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总结

根据自治区、XX电视电话会议的安排部署和地区《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要求,XXX积极开展了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了由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治办,主任由综治办主任兼任。及时召开动员会,对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结合XXX实际制定下发了《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各乡(镇)和成员单位也层层召开了动员会,并结合各自职责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自身建设,切实维护青少年权益。一是县委政法委加大对公、检、法、司“打拐”工作的协调,形成了“打拐”合力,杜绝了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并积极开展各项“打拐”工作,有效预防了拐骗操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截止目前,我县未发生拐骗操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二是加大各乡(镇)、各单位联系协调力度,构筑起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民政及各乡(镇)、各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参与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制,建立“三方联席、定期例会”工作机制(村(社区)、家庭、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失学且愿意上学的贫困少年儿童,联合辖区派出所和所在学校,形成“五位一体”帮扶机制。针对流浪儿

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四无乡(镇)”(无未成年人流浪、无遗弃家庭成员、无因家庭暴力外出流浪、无安置后人员反复)创建活动,并纳入文明乡镇考评内容,从源头上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出现。三是县委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及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单位利用中心组学习、干部大会、政治学习的机会,重点对中央、自治区有关“打拐”会议讲话精神及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学习,并通过学习达到人人懂“打拐”政策、人人会“打拐”法律法规的氛围。

(三)加强基础建设,切实维护青少年权益。一是为进一步加强对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力度,活动开展以来XXX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正式挂牌成立了XXX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配备了专职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室,并划拨了充足的保障经费,基本实现了资金、人员、办公场所“三落实”。二是结合当前“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实践的活动,积极开展了青年就业创业指导、留守学生关爱、青年志愿者注册、流动团员登记等4项服务内容,规范事务处理流程,构建起了涵盖全县青少年的综合服务平台。

(四)健全工作体制,认真摸排查。根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构筑起公安、民政及各乡(镇)、各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参与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制,以保护为重点,以教育为根本全面开展工作,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进行摸底排查,对流浪未成年人登记造册,实行一人一档,逐一查明去向,逐一签订救助保护责任书,从而确保流浪未成年人不失管不失控,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真正做到了发现一个救助保护一个,对于那些能转化的就及时进行教育,从根本上转化一个。经过摸底,目前

XXX县共有外出未XXX84人(学生58人,人户分离26人)。未发现被拐骗及被他人操纵情况。自工作开展以来,XXX县在地区救助XXX接回一名18岁的在外流浪的未成年人,目前已安置其在县农办工作的哥哥家中。

(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一是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横幅、板报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打击活动中,参与到关心支持救助保护工作中,形成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公安局设立“防拐”咨询电话,为群众答疑解惑。结合“六五”普法和“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救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宣传力度,从源头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县法制副校长授课12余次,张贴标语500余条,悬挂横幅23条,广播电视滚动播放10多小时,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受教育学生达6900余人(次)。二是积极促进青少年家庭教育。大力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法制建设、家庭科学育儿等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家长和孩子的法制素质。在暑假放假前夕组织开展了争创“平安暑假”活动,举办保健知识、安全知识、生活常识等形式活泼的家长、青少年讲座15场次,受益家长、青少年11300人次。通过一系列活动,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从源头消除和预防了未成年人流浪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是深入开展“青春自护”活动。通过开展“社区未成年人远离毒品行动”、“青春红丝带”预防艾滋病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的自护体验,推进青少年的自护教育。

(六)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确保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力。我县全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建立辍学学生责任制和报告制度,保证适龄儿童都能够入学接受教育,对于辍学的学生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对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工作不力的学校和家长实行责任追究,有效的控制了辍学率。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管理力度,对影响校园学生活动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对影响学生上课的施工单位进行教育,让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对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努力给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规范电子游戏厅、网吧经营、文化市场和二手手机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对网吧、文化及二手手机市场检查了25次,确保未成年人有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单位领导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开展还不够扎实。

2、个别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安排、过问、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掌握不清。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健全完善救助保护工作机制。一是提高各乡(镇)、单位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主要领导要及时过问、安排救助保护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救助保护网络,充分发挥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细化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同时,发挥社会及民间组织的作用,实行家庭、社区、学校联动,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网络。二是定期召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领导小组联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解决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三是对返家的流浪未成年

人,及时与其家人及所在村委会或社区联系沟通,了解生活状况,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四是针对流浪儿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四无乡镇”(无未成年人流浪、无遗弃家庭成员、无因家庭暴力外出流浪、无安置后人员反复)创建活动,并纳入文明乡镇考评内容,从源头上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出现。

2、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乡(镇)治安联防队员、村治安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十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及时发现和登记流入流出未成年人。通过亲属或派出所了解具体情况,建立登记台帐,摸排重点户(有流浪史)和特困户,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救助计划,做到对未成年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开展预防工作试点,建立“三方联席、定期例会”工作机制(村(社区)、家庭、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失学且愿意上学的贫困少年儿童,联合辖区派出所和所在学校,形成“五位一体”帮扶机制。

3、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在秋季开学期间,组织法制副校长进入校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救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源头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加强督查考核。县综治办不定期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于督查出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确保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XXX县综治办 XXX 2011年9月19日

第三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汇报

齐河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工作落实情况 8月19日,在收看了国家、省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立即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和谐安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我县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坚持“完善机制、提升服务、源头预防、标本兼治”的目标,进一步钢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出台文件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完善出台了齐政发《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成立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卫生局、城管执法局、交通局、团县委、妇联、残联、铁路部门以及晏城街道办政府、铁北街道办政府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晏城街道办社会福利中心内成立齐河县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中心、齐河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

二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健全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财政、公安、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我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意见,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认真分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逐一制定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及措施,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周到、优质、高效的救助保护服务,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网络管理机制。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仅靠一个或几个部门难以做到全覆盖,只有建立部门、乡镇、村(居)委联动的管理网络,才能对流浪未成人予以更好的救助和保护。一是建立乡镇、村(居)委救助网络,做到救助不留死角。以乡镇民政办为主体,对乡镇、村、社区流浪未成年人予以救助和保护,充分调动村(居)委干部、村(居)民的积极性,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向乡镇民政办报告,乡镇民政办迅速给予救助,不能救助的及时送往救助管理站,并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信息台账,建立健全县城以救助管理站为主体、乡镇以民政所为主体的救助保护责任机制;二是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救助保护全覆盖。县救助管理站落实专人定期在县城及周边区域巡查,发现一起救助一起;三是发挥公安执勤亭、便民服务亭的作用,达到救助不留空挡。加强同公安、城管、环卫部门的协调、联系,利用公安执勤夜间

巡逻、城管执法、环卫清扫等时机,一旦发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人员及时赶往现场对其实施救助;四是主动联系、协调卫生部门,对生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实施医疗救助,确保流浪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

四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加强救助管理人员的法规政策、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救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法规、政策的培训。以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主要内容,使全体救助管理人员进一步熟悉法规政策、科学合理运用,做到依法、依规、依政策救助;二是加强救助业务知识培训。在做好救助常规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重点强化对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培训力度,要求全体救助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认真钻研,采取聘请专家到站讲课和派员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准确揣测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行为状态,疏导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积极加强同教育部门的协调、联系,对流浪未成年人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聘请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或专家对其进行心理、行为的矫治工

作,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尽快消除心灵中的阴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是建立生活保障机制。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科学的生活保障机制是减少或杜绝流浪未成年人流入社会的关键举措。一是建立基本生活保障机制。结合区域流浪未成年人流入社会的现象和特点,按法规、政策将当地生活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分类施保,切实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对因灾、因病造成生活临时困难的家庭,给予医疗或临时生活救助,帮助困难家庭渡过生活困难期,从源头预防流浪未成年人的现象发生;二是建立生活救助保障机制。救助管理站切实履职尽责,对到站主动求助或送往救助站的流浪未成年人,依法依规、按政策给予救助,切实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食宿、教育、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工作,对能提供家庭住址的及时护送回家,对实在不能提供家庭住址的安排寄养或到当地儿童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切实保障了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三是建立部门协调的救助机制。积极协调公安、卫生、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对未成年人实施共同救助的长效机制,教育部门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卫生部门保证生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财政部门提供较为充裕的救助保障经费,同时,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对流浪未成年人给予救助保护,真正形成部门联动、人人参与的救助保护工作格局。

第四篇:XXXX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汇报材料

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自治区、地区电视电话会议的安排部署和地区《阿克苏地区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阿克苏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要求,XXX全面开展了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了由县委XX为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治办,主任由县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兼任。及时召开动员会,对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结合XXX实际制定下发了《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各乡(镇)和成员单位也层层召开了动员会,并结合各自职责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横幅、板报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打击活动中,参与到关心支持救助保护工作中,形成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公安局设立“防拐”咨询电话,为群众答疑解惑。结合“六五普法”和“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 1

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救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宣传力度,从源头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县法制副校长授课12余次,张贴标语500余条,悬挂横幅23条,广播电视滚动播放10多小时,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受教育学生达6900余人。

(三)健全工作体制,认真摸排查。根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构筑起公安、民政及各乡(镇)、各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参与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制,以保护为重点,以教育为根本全面开展工作,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进行摸底排查,对流浪未成年人登记造册,实行一人一档,逐一查明去向,逐一签订救助保护责任书,从而确保流浪未成年人不失管不失控,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真正做到了发现一个救助保护一个,对于那些能转化的就及时进行教育,从根本上转化一个。经过摸底,目前XXX共有外出未成年人84人(学生58人,人户分离26人),其中,XX人,XX人。未发现被拐骗及被他人操纵情况。自工作开展以来,XXX在XX救助管理站接回一名18岁的在外流浪的未成年人,目前已安置其在县农办工作的哥哥家中。

(四)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确保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力。我县全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建立辍学学生责任制和报告制度,保证适龄儿童都能够入学接受教育,对于辍学的学生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对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工作不力的学校和家长实行责任追究,有效的控制了辍学率。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管理力度,对影响校园学生活动的违章建筑进行

了拆除,对影响学生上课的施工单位进行教育,让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对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努力给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规范电子游戏厅、网吧经营、文化市场和二手手机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目前为止,对网吧、文化及二手手机市场检查了25次,确保未成年人有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外出未成年人中存在人户分离的情况,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

2、个别单位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开展还不够扎实。

三、下一步打算

(一)设立警务交流平台。对人户分离的外出未成年人,由公安局与外出未成年人所在地派出所联系,向其告知外出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请求所在地派出所予以协管。对流入未成年人所在地派出所告知的人员进行协管,使人户分离的未成年人不失管不失控。

(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乡(镇)治安联防队员、村治安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十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及时发现和登记流入流出未成年人,通过亲属或派出所了解具体情况,做到对未成年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救助实效。一是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对返家的流浪未成年人,及时与其家人及所在村委会或社区联系沟通,了解生活状况,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二是探索建立预防机制。建立登记台帐,摸排重点户(有流浪史)和特困户,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救助计划。开展预防工作试点,建立“三方联席、定期例会”工作机制(村(社区)、家庭、民政部门),对于贫困失

学且愿意上学的贫困少年儿童,联合辖区派出所和所在学校,形成“五位一体”帮扶机制。三是开展“四无乡镇”创建工作。针对流浪儿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的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四无乡镇”(无未成年人流浪、无遗弃家庭成员、无因家庭暴力外出流浪、无安置后人员反复)创建活动,并纳入文明乡镇考评内容,从源头上减少流浪未成年人的出现。

(四)规范工作制度。一是完善责任体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突出重点,落实责任。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研究解决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工作。三是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通过上下联动,在全县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网吧、学校周边及文化市场进行检查整治,净化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影响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加强督查考核。县综治办不定期对各乡(镇)、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于督查出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确保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XXX综治办

2011年6月22日

第五篇:探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新办法

探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新办法

探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新办法

探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新办法

徐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2007年3月)

近几年,我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徐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深入扎实的开展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新途径,加强自身建设,收到了较好社会效果,2005年4月,被共青团徐州市委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

我站下设的徐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按照民政部有关要求于1998年依托原收容遣送站试运行。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为推进救助管理工作专业化发展,民政部于2006年7月制定颁布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中心在原有救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流浪未成年人教育、心理疏导以及行为矫治等方面的工作。

截至2006年底,我站共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5064人次,从性别上看,男3564人次,占70%,女1500人次,占30%;从年龄结构上看,14岁以下2333人,占46%,14岁-16岁1524人次,占30%,16岁-18岁上1207人次,占24%;从流出地看,因我市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临近省份,特别是安徽、河南、山东的流浪未成年人居多,也有部分东北、新疆、四川、云南、湖北的流浪未成年人。

二、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方法

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之前的几年,我们已经按照救助工作的宗旨和原则对流浪未成年人进行了保护性救助,救助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站加大了救助的力度,组建流动救助队,在街头不间断的开展流动救助、重点救助,发现流浪未成年人积极引导其到我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受救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占我中心总救助量的39%;对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护送来的流浪未成年人,特事特办,简化办事程序,优先接收;同时借用高校志愿者的力量,积极上街劝导流浪未成年人到站内接受救助;2006年,我站又开展了“救助管理工作进社区”活动,动员全市的社区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同公安部门或我们联系,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保护措施。

三、流浪未成年人入站后的管理保护措施

在流浪未成年人入站后的管理保护措施上,我们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流出原因、年龄结构、文化和智商程度不尽相同的特点,在教育形式、内容上采用不同的模式,因人施教,实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

(一)举办学习班,实施相对集中教育。根据流浪未成年人的不同状况,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初次离家出走,并表示不再流出的孩子,采取短期培训,及时救助,尽快送回家;对长期流浪恶习难改和一时回不去家的孩子,采取长期培训教育;在培训中,我们还普

遍对流浪未成年人进行法律常识、思想品德、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对不同情况的未成年人实施不同的教育,采取形象和典型事例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来教育和感染他们,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在进行各种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在生活上体贴关心流浪未成年人,为他们理发、洗澡、洗衣服,从家里给他们带食品和衣物,为孩子们过生日等,使他们感受到救助中心就像家一样温暖。几年来,我们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流浪少年未成年人342人,绝大部分回家后没有再流出,尽最大努力保证他们和正常未成年人一样的生活、学习。

(二)依托学校的有利阵地,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为了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主动与附近的小学、技校、驻徐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开展共建活动。流浪未成年人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安抚。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还在我中心建立了实习基地,团市委心缘志愿者服务队在我中心建立了义工活动基地,它们通过专业社工的方式对流浪少年未成年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受到了较好的效果,有力的弥补了救助中心人力的不足。2004年12月,一名13岁少女(略有智障)被一辆出租车遗弃在我中心门前处,附近技校的学生发现后及时送到我中心,在中心对其救助的26天里,这些学生每天都来看望她、陪她做游戏、给她讲故事、帮助恢复记忆,最终协助工作人员问清了家中情况,使这名少女及时地与家人团圆。我们还组织流浪未成年人到车站、部队学习、参观、劳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流浪未成年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逐步树立起自尊、自立、自强的信心。

(三)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救助。在救助保护工作中,开展心理咨询,解除心理障碍,弥合心灵创伤,纠正行为偏差,是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思想转化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设置了心理咨询室,聘请专家为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市青少年心理减压中心的医师经常到救助中心坐班,针对流浪未成年人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确定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的实施方案:我们还针对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不同情况,对孩子和家长进行双向心理辅导,化解心理障碍和矛盾,实现双方感情沟通。2006年8月,我中心接到市110送来的张家港籍流浪少年赵某,因父亲赌博、喝酒、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赵某不堪父亲打骂,经常逃出家门,有钱就上网,没钱就乞讨,我中心及时同其家人联系,耐心细致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最终父亲意识到放纵孩子的危害,重新担负起父亲的职责,顺利地化解了家庭危机。

(四)坚持定期回访制度,提高救助效果。我们每半年回访一次,重点了解流浪少年未成年人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对可能再次流浪的,我们及时与当地政府联系,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了他们的再次流浪。我们还对贫困的流浪未成年人家庭进行救助,例如11岁的睢宁少女耿某,父亲出事故死亡,母亲改嫁,丢下她一人和奶奶一起生活,迫不得已外出流浪,我中心救助她后,发现她流浪的根源在于家庭太穷,无力上学,经与当地政府协商,我中心与其结成帮扶对子,逢年过节去看望她,送去米面、衣物、学习用品并资助部分学费等,使她能够正常地生活、学习,不再流出。

四、流浪少年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未成年人流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因素。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乞讨,单靠救助站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和发动社会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救助保护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流浪问题。

(二)经费短缺是制约救助工作的最大障碍。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没有专项经费,经费严重短缺,只能依赖救助站原本就十分有限的业务经费维持运行。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流浪少年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还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面对个别长期因厌学、逃学、会网友、遭家庭遗弃等情况外出流浪的未成年人,我们难以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有效的管理,往往是刚把孩子送回原籍就又发现他们仍在继续流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流浪的问题。如果针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情况出台专门性法规,整合民政、公安、教育、劳动、司法、卫生等部门的力量,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下载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浪救助工作材料

    真情救助流浪人员 爱心铸就和谐社会 —记泌阳县流浪乞讨救助站 泌阳县流浪乞讨救助站成立于2005年,编制5人,有工作人员5人。该站自成立以来,从完善软硬件环境上下功夫,从提升救......

    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加强流浪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南昌市民政局 我局所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称“市未保中心”与救助管理站是合二为一的正科级参公管理的事业......

    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贯彻意见(推荐)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贯彻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8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

    寨子小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寨子小学关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学校在......

    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精选]

    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正式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

    中国流浪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中国流浪未成年人调查报告该调研是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实地观察的研......

    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8月1稿

    XXX打击拐骗、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暨做好XXX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根据自治区、地区电视电话会议的安排部署和地区《阿克苏地区打击拐骗、操纵未成......

    在全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是传达和贯彻落实8月19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