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0510渣渡居委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渣渡居委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工 作 规 则
(讨论征求意见稿)
(2014年5月28日提交八届二次居民代表大会审议)第一条、为严格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管理工作,提高低保工作水平,切实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湖南省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及上级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实施城市低保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二)政府保障与法定赡养、扶养和抚养相结合的原则;
(三)重点照顾、分类施保的原则;
(四)鼓励劳动自救的原则;
(五)公开、公正、公平、真实的原则;
(六)诚信原则;
(七)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原则;
(八)属地管理原则。
第三条、居委会积极配合镇社会管理办公室,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入户调查和有关管理与服务工作,在支部的领导下,明确专职委员负责低保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受理居民低保申请时,负责对提出低保申请的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对低保户定期核查工作。
(二)成立由居支两委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民风监督员等不少于30人组成的低保评审委员会,对提出低保申请的家庭经济情况、实际生活水平、身体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评议意见。低保评审委员会在居委会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三)将初步评议结果张榜公布,对群众无异议的申请对象,由居委会签署初步审核意见后,将申请材料上报镇社会管理办公室审查及民政低保局审批。
(四)负责将上级审批确定的低保对象、补助金额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保障标准等情况张榜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五)负责辖内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定期核查、情况上报,并提出调整保障待遇的意见。
(六)在镇里的统一部署下,组织辖区内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和再就业培训。
(七)负责宣传并帮助低保对象落实各种优惠扶持政策,接受有关城市低保工作方面的咨询。全程代理无行为能力的居民办理申请低保待遇手续。
第四条、城市低保待遇按照个人申请、居委会初审,乡镇审核,市民政局抽查、审批的程序办理。在低保的审批工作中,坚持谁入户、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一)个人申请。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按户籍地、居住地一致的管理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冷水江市城市居民低保申请表》,并根据家庭成员不同情况,相应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1.居民户口簿及居委会出具的在户籍地居住的证明; 2.居民身份证;
3.下岗证、结婚证、离婚证(判决书)、残疾证、学生证(入学通知书)
4.就业状况证明、劳动能力状况证明、养老保险证明、失业保险证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证明;
5.按有关政策领取一次性补助费的数额及用途证明; 6.符合就业条件而未就业人员,需首先到市劳动人才市场进行求职登记,并提供其出具的求职登记证明;
7.其他应该提供的证明材料。
(二)进行初审。在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并提供齐备的所需证明材料,进行认真整理,掌握相关困难情况,摸清家庭住址,准确掌握联系方式,提出初审建议,提交居支两委班子集体研究部署。做充分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的前 3 期准备工作。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
(三)入户调查。凡居住在本辖区范围的申请低保家庭,坚持在镇社会管理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采取入户与邻里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该家庭的入户调查,发放低保政策宣传单,填写《冷水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入户调查表》;凡人户分离常年在辖区外居住的申请低保家庭,必须如实提供常年居住地祥细通讯地址与联系方式,采取信函方式进行调查;考虑到本单位人户分离分散,人口多,涉及面广等实情,尽最大努力落实应保尽保的申报原则;凡未入户调查而准确掌握真实情况的,均不得纳入保障范围。已纳入保障范围的低保户,严格按分类管理到位后,要分类分批入户调查、掌握一手资料,按上级政策规定从严管理。
(五)民主评议。凡申请低保的家庭都必须接受本单位低保评审委员会、超过3分之二的委员参加的民主评议才有效,评定结果当场统计公布;评议会由上级领导或居委会书记主持召开,评议前通报综合调查情况,采取无记名评议的方式进行评议,并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7日,接受群众监督。低保评审委员的产生,由各居民代表组推荐或居民自荐,居支两委集体审查,提交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五条、申请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渣渡居委会常住非农业户口;
(二)申请人必须通过收入审查。申请人家庭月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必须低于冷水江市城市低保标准。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已经享受的,取消其低保待遇:
(一)有劳动能力而不按要求进行求职登记或虽进行登记,但半年内无正当理由两次不接受介绍就业的;
(二)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而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参加公益性劳动
(三)证明材料显示的家庭月收入虽低于冷水江市低保标准,但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低保标准的;
(四)不按规定程序申报、相关证明材料不全、不如实
(五)拒绝接受工作人员入户核实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的,侮骂、殴打工作人员及其他行为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
(六)近半年内购买高档家用电器等非生活必需品,家庭购买商品住房和高标准装修现有住宅的;
(七)拥有非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含摩托车、手机、小灵通)的,月通讯费用超过低保标准20%以上的,使用空调、电脑等高档消费品的;
(八)有高值收藏、购买股票或有其他投资行为的;有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馈赠、礼金支出的;
(九)家中饲养观赏性宠物的,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
(十)有能力出资安排子女择校就读或有能力自费供子女接受国家计划外招收的中等专业和高等教育的;
(十一)有赌博、吸毒、嫖娼等违法行为尚未改正的;
(十二)违法结婚、违法收养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
(十三)法定抚养、扶养、赡养人有抚养、扶养、赡养能力的;
(十四)拥有可出租、变卖后足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财产的;
(十五)雇用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十六)与低保标准明显不符的其它情形。
第七条、家庭收入是指户籍在同一处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家庭月人均收入是指申请人前3个月家庭总收入的平均额除以家庭总人口的平均值。
家庭收入包括:
(一)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医疗费;
(二)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
(三)离退休养老金、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
(四)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保险给付金收入;
(五)特许权使用收入、租赁收入、接受馈赠、继承收入和意外所得收入;
(六)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七)法律规定应当计入家庭收入的其他收入。第八条、不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一)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予特殊享受的补贴收入。省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二)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者、见义勇为等先进分子给予的奖金;
(三)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以外的部分;
(四)因病、因灾、因就学困难等原因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救助款物;
(五)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因工(公)负伤人员的工伤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辅助器具费;
(六)独生子女保健费、独生子女专项奖金;
(七)在职职工按规定由所在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及各项社会保险统筹费;
(八)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金。第九条、家庭收入的计算方法
(一)有收入证明的,按证明收入计算。另有其他收入的,按实际收入一并计入家庭收入;
(二)一次性安置职工的收入,按从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扣除按规定缴纳的养老、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的结余额计算。
(三)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按下列方法计算:多子女老人的赡养费按各子女提供的赡养费总和计算。法定赡(抚、扶)养人家庭属低保户的,不计算赡(抚、扶)养费。本办法涉及的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及其权利与义务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确定。
(四)有劳动能力的务工人员收入和从事经营性活动所得,按实际收入计算;一时难以核查、本人又不如实申报的,其本人收入按当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第十条、(一)个人申报法。申请人如实填写家庭收入情况和家庭实际生活状况,同时经办人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询问;
(二)入户调查法。经办人员直接到申请人家中进行调查,核实家庭收入情况和吃、穿、住、用等实际生活状况;
(三)单位、邻里走访法。经办人员通过走访居民、到申请人居住地了解其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
(四)信函索证法。对不便走访的单位和有关人员,经办人员通过信函索取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以保障对象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和家庭收入等为依据,把保障对象分为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重点保障对象:“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
(二)特殊保障对象:家庭成员的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程度在一、二级的;家庭成员患有难以治愈的疾病,且医疗费用开支1万元以上的;单亲家庭尚未就业或无稳定收入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且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
(三)基本保障对象:家庭成员的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程度在三、四级的;有就业能力,但因失业等其他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或生活困难相对较小的家庭和人员。
第十二条、重点保障对象(1类)实行高额补助,特殊保障对象(2类)要适当提高其家庭或个人补助标准,基本保障对象(3类)按差额给予补助。
保障对象可视具体情况申请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廉租房补贴等方面的辅助救助。
第十三条、由于从事低保工作人员常年入户调查,经常接触各类人员,受各种疾病感染和人身伤害的机会很多。为调动低保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可给予低保工作人员岗位补贴或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第十四条、低保对象在享受低保待遇期间,应自觉履行下列义务。
(一)低保对象应积极主动配合低保工作人员的入户调查,按要求如实申报家庭财产和实际收入;
(二)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要积极参加镇人民政府和居委会组织的公益性劳动;连续两次以上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公益劳动的,可取消其低保待遇;
第十五条、建立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要随时纳入保障范围;家庭收入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增发、减发或停发低保金。对取消低保待遇的,以适当的形式通知本人,说明理由,并收回低保证上报批准。
第十六条 实施低保对象分类微机管理制度,对重点保障对象(1类)实行年审制,只需掌握人员的变化情况;对特殊保障对象(2类)每半年审核一次,一年审批一次;对基本保障对象(3类)实行一个季度审核一次,半年审批一次。
第十七条、要充分利用广播、政务公开栏、宣传栏等形式,公开低保政策、低保标准、办事程序、低保金发放等情况,加大城市低保工作的宣传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建立和完善低保对象公示、通报制度。要在人群集中的地方统一设置固定的城市低保公示栏,对享受 低保待遇的户主姓名、享受人、享受金额、家庭住址等情况进行常年公示和通报,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栏要选址醒目,内容完备,防风挡雨,结实耐用。
第十九条、要在人员集中居住地设立低保监督箱、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和咨询。要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对于群众反映和举报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及时办理,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对署名的上访信件和电话,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答复本人。
第二十条、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居民不遵守诚信原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处罚:
(一)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低保待遇的,自调查核实清楚后的当月起,取消低保待遇,追回已领取的低保金,并处以罚款,低保管理审批机关要将其记录在案,两年内不受理其入保申请。
(二)对为享受低保待遇而无理取闹,不听劝阻,干扰、破坏、侮辱、殴打低保工作人员或阻碍低保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居民对上级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享受低保待遇或减发、停发低保金以及对给其的行政处罚不服的,11 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二条、本规则与上级现行低保政策内容不一致的,以上级政策为准。
第二十三条、本规则由渣渡居民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本规则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条件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条件
一、持有非农业户口的本社区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元),均可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交最低生活保障申请。
二、具备上述条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不在低保家庭保障范围内:
1、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无业人员,无正当理由3次以上拒绝劳动部门或社区介绍就业的;
2、家庭成员中有吸毒、赌博等有违法行为的;
3、在申请低保前两年之内,新购住房建筑面积在65平方米以上或拥有两套以上住宅房的;
4、采取转移、变卖、隐匿等手段,制造无生活来源或生活困难假象的;
5、家庭拥有摩托车、小汽车、电脑、饲养大小宠物及非生活高档消费品的;
6、有私房出租、固定经商摊位或者经营性收入,并高于当地低收入家庭保障标准的;
7、申请人不愿提供有效证明材料或者不愿接受审批机关调查审核的;
8、新办、转入本地非农业户口不满两年的;
9、人户分离的;(指户籍和居住地不在一个社区的家庭)
10、申请人男于50周岁、女于45周岁的;
11、民政部门及政府规定其他不符合条件的。
石油东山社区
申请低保必须具备以下证明材料
一、户口本首页、所有申请人页和居民身份证正、反复印件各3份,申请人的照片3张(2寸的彩色)。
二、家庭其他成员收入状况证明材料。(1)、有固定工作的,应由所在单位出具工资(含离退休费)奖金、津贴、补助、福利待遇证明。(2)、无固定工作的,其收入状况由本人如实申报,并经楼组长和三名以上邻居的证明。
三、原工作单位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应有原单位出具领取基本生活费及失业保险证明材料。
四、是残疾人员的,应携带残疾级别证原件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材料。
五、子女上大、中、小学在校学生,需由所在院校方列举学杂费及其生活费等相关数据证明资料。
六、夫妻离异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离婚判决(民事调解)书、离婚证原件及相应的资料复印件。
七、因各类疾病住院,应出具医院诊断证明报告、及有关资料、发票等(以1年内的为准)。
八、无房、租用房人员要出具房产单位证明材料。
石油东山社区
第三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关于贯彻延安市林业局《关于转发国家林业局 林场发[2010]186号文件的通知》情况的报告
市天保办:
桥北林业局属延安市直属单位,地处山区,目前正处于天保工程的关键时期,职工工资福利等待遇很低,林业贫困人口多,为了解决林业贫困人口的温饱,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维护林区稳定,根据延市林[2010]18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深入十二个基层单位摸排实情,按时完成了国有林场未在岗困难职工、职工家属等农村居民认定为农村低保对象或扶贫对象的调查统计工作,现就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建立了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局党政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且设立了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由产业办、工会办理具体事宜,基层十二个单位积极配合,逐步建立了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共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完成了国有林场未在岗困难职工、职工家属等农村低保对象或扶贫对象的调查统计工作,为国有林场脱贫致富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二、广泛宣传,强化督促,落实责任,提高国有林场贫困人口的认定和摸底调查工作质量
通过召开会议、创办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召开局场两级干部动员大会,讲政策,讲要求,讲重点。根据我局多年来城镇居民低保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制定标准坚持科学合理,核定对象坚持规范操作,帮扶对象坚持动态管理的“三坚持”原则。各场、站、队及时提供贫困监测和职工家属人均纯收入数据,参与扶贫对象的识别。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做到扶贫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入户调查工作和识别过程同步进行,碰到具体问题同步协调解决。
三、制定认定标准,严格把关,建立全局贫困人口电子档案
根据近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经验,制定出了国有林场贫困人口识别标准: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意外致困户三种类别。
低保户:人均月纯收入不足160元的农村户籍分流待岗的贫困职工家属。
低保边缘户:人均月纯收入低于300元的农村户籍分流待岗的贫困职工及其家属。
意外致困户:由于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农村户籍分流待岗的贫困职工及其家属。
按照桥北林业局统一印制的《林业贫困职工档案》表,实事求是地填写,如果是城镇居民低保的或由于天灾人祸致困 的,必须附相关复印件,同时要加盖单位公章,既不漏掉一名贫困职工,也不把收入较高的职工纳入进来,做到真实可信、实事求是,实行动态化管理。各单位对识别出来的低收入户,分别就家庭人员情况、贫困状况、需求情况、受扶持情况等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资料。并在信息登记过程中,对扶贫对象需要的项目、内容、类别、规模、投资及资金来源等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下一步制定新的扶贫规划提供了依据,为探索国有林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行分类扶持和动态管理创造了条件。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桥北林业局为延安市住县单位,正处于天保工程的过渡时期,职工工资福利等待遇低,属贫困行业,加之林区条件艰苦造成职工住房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就业难。近年来林区贫困人口非常多,根据低保政策属地管理的规定,我局大部分农村户口及户口不在富县的困难职工家属难以纳入低保范畴,由于“低保“资金来源是由国家拨一部分,地方政府配套一部分,这就造成了市级直属单位和当地政府沟通和对接的瓶颈,在大病救助、助学扶持等方面林业职工难以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其次我局“扶贫帮困”基金、“大病救助资金”、“扶贫帮困周转金”等主要靠在岗职工捐款,难以满足扶贫工作的要求,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四大林业局贫困人口做为特殊群体进行重点扶持,建立林业贫困人口“扶贫帮困基金”、“大病救助 基金”、“扶贫帮困周转金”(或小额无息贷款)、“贫困人口助学金”等,由市财政拔付,交由市林业局运作。实行“低保维持生计、扶贫促进发展”的两轮驱动,维护林区和谐稳定。附:延安市桥北林业局国有林场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0一0年十月十一日
第四篇:《徐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细则》
《徐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细则》施行
7月1日起,《徐州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细则》正式实施。《细则》重点对城乡低保标准、审批程序及日常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实施分类保障,加大救助力度成为亮点。
9种情形不得享受低保
据介绍,为避免“富人装穷”,《细则》将“家庭财产”列入“低保准入门槛”,有私家车或大型农机具,自费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饲养高档宠物等9种情形不得享受低保。
具体为:1.拥有非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所必须的各种机动车辆(未用于客货运营的残疾人代步车除外)、大型农机具的家庭;2.雇佣他人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的家庭;3.自费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的家庭;4.持有或从事有价证券买卖及其他投资行为,和收藏高价值物品的家庭;5.拥有两套以上产权住房,且住房总面积超过当地住房保障标准面积两倍的家庭。非因征收原因,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之前一年内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期间,购买商品房或者超过标准面积的经济适用房的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之前一年内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期间,兴建、购买非居住用房的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之前一年内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期间,装修住房并且装修水平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6.无特殊情况,水、电、气月总支出,占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0%以上的家庭;7.家庭通信费月支出总额,占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以上的家庭;8.饲养高档宠物、购置贵重首饰及其他贵重物品、经常享用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经常参加高消费娱乐休闲活动的家庭;9.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前一年内,家中购买单件价值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倍以上非生活必需品的家庭。
帮贫救助力度加大
《细则》的另一亮点是实施分类保障,加大对特困低保家庭的特困人员的保障力度。
《细则》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下列特定情形之一的对象,其本人每月增发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0%的保障金:1.60岁以上的老年人;2.未成年人;3.归侨居民;4.少数民族居民;5.持有独生子女证的农村低保家庭。基本计算公式为:家庭月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当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月人均收入)×保障人数+特定对象增发保障金额。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下列特定情形之一的,其本人每月增发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的保障金:1.70岁以上的老年人;2.单独生活的居民;3.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4.持有独生子女证且只有一个女孩的农村低保家庭。基本计算公式为:家庭月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当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月人均收入)×保障人数+特定对象增发保障金额。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下列特定情形之一的,其本人每月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0%发放保障金:
1.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属一级、二级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残疾的重度残疾人;2.经当地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认定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症、艾滋病、白血病和肾移植手术等大重病人员。基本计算公式为:家庭月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当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月人均收入)×(保障人数-特定对象人数)+特定对象全额加增幅保障金额
第五篇:赣州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
赣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
市政府令第六号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本市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各级政府对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货币和实物帮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第三条
持有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本办法所称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和抚养关系共同生活的人员。本办法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具体包括:
(一)工资收入;
(二)生产、经营收入;
(三)劳务报酬;
(四)福利费、救济金、救济物品;
(五)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
(六)接受的馈赠、资助或者其他收入。
有劳动收入的城市居民,按实际收入计算;实际收入无法核实的,按每月200元收入计算。
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不计算家庭收入。
第四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
第五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政府负责制。
市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审批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审查工作。
居民委员会(未设居民委员会的镇乡政府民政所)根据上级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各级政府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应当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本市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赣州市(含章贡区、黄金开发区)每人每月117元,其他各县(市)每人每月91元。今后将随物价指数的变动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财政收入的增长适时调整。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调整时,由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部门制定,报本级政府批准并报市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第七条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包括:
(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
(二)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者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
(三)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者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
(四)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第八条
在申请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城市居民,不得享受或者取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家庭人均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部门、单位和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就业安排的;
(三)有经济能力的法定赡(抚、扶)养义务人因不履行义务,造成被赡(抚、扶)养对象生活困难的;
第九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县(市、区)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部门列入预算。
第十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乡)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乡)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和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对经审查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并将审批结果报市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一)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二)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实发数额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乘以家庭人口数减去家庭月总收入。
第十二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
第十三条
对经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由其所在的居民委员会或者镇(乡)政府民政所采取公告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任何人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都有权向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提出意见;经核查情况属实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十四条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通过居民委员会、镇(乡)政府民政所报告上级机关办理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应当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定期进行核查,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应当参加其所在的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
第十五条
县(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在就业,从事个体经营、小孩入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照顾。
第十六条
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镇(乡)政府民政所应当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发放手续,公开救济办法、救济对象和救济标准,建立保障对象个人档案,实行专门管理。
第十七条
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依法监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十八条
从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拒不签署同意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意见的,或者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故意签署同意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意见的;
(二)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
第十九条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款物;情节恶劣的,并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一)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照规定报告,继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第二十条
城市居民对县(市、区)政府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减发、停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法制局会同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