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扬帆沧海

时间:2019-05-14 08:3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扬帆沧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扬帆沧海》。

第一篇: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扬帆沧海

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

第七集扬帆沧海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苏联时,特地来到了“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在一位海军中将的陪同下,他登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舰的一声炮响,唤醒了全世界亿万劳动群众。

然而此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考验。几个月后,苏联解体,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

而在中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危难之际,稳掌航船,破浪前行,把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带入了二十一世纪,使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出光明的前途。

世纪之交,回顾这段历程,江泽民用七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事非经过不知难”!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对中央领导层进行了人事调整。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同期声】

这次中央领导机构作了一些人事的调整,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中央的态度十分明确,但局势却不容乐观。

国内的政治**平息了,对立势力仍在伺机而动,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冲击,人心需要重新凝聚。

面对复杂的局势,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冷静观察,沉着应付。江泽民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上任一个月后,江泽民意味深长地说,中南海周围有堵红色的墙,但无论如何不要让这堵红墙把我们同广大群众隔绝。

江泽民先后到延安、遵义、井冈山参观考察,到焦裕禄纪念馆、雷锋纪念馆和铁人王进喜的家乡参观考察。他反复强调,要发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江泽民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一系列加强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上任之初,江泽民就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工作。1990年7月到9月,江泽民先后到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

中央先后通过《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狠刹不正之风,党的作风、党的形象进一步好转。

与此同时,党中央把国民经济治理整顿工作重新提上日程,很快就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关心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流通领域的混乱现象得到初步整顿。

1989年,国家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老百姓的“菜篮子”成了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家增加农业投入,调整种植结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农业生产扭转了此前的徘徊局面。1989年底,中国粮食生产超过8000亿斤。

改革开放的脚步在治理整顿中继续迈进。

1990年4月18日,中央宣布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浦东开发开放短短5年后,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翻了一番,等于再造了一个上海。

今天的浦东,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金融、商贸和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1993年5月,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试点。

第二篇:07扬帆沧海——文献记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

扬 帆 沧 海

——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苏联时,特地来到了“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在一位海军中将的陪同下,他登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舰的一声炮响,唤醒了全世界亿万劳动群众。

然而此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考验。几个月后,苏联解体,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

而在中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危难之际,稳掌航船,破浪前行,把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带入了二十一世纪,使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出光明的前途。

世纪之交,回顾这段历程,江泽民用七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事非经过不知难”!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对中央领导层进行了人事调整。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同期声】

这次中央领导机构作了一些人事的调整,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中央的态度十分明确,但局势却不容乐观。

国内的政治**平息了,对立势力仍在伺机而动,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冲击,人心需要重新凝聚。

面对复杂的局势,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冷静观察,沉着应付。江泽民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上任一个月后,江泽民意味深长地说,中南海周围有堵红色的墙,但无论如何不要让这堵红墙把我们同广大群众隔绝。

江泽民先后到延安、遵义、井冈山参观考察,到焦裕禄纪念馆、雷锋纪念馆和铁人王进喜的家乡参观考察。他反复强调,要发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传统和作

— 1 — 风。

江泽民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一系列加强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上任之初,江泽民就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工作。1990年7月到9月,江泽民先后到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

中央先后通过《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狠刹不正之风,党的作风、党的形象进一步好转。

与此同时,党中央把国民经济治理整顿工作重新提上日程,很快就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关心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流通领域的混乱现象得到初步整顿。

1989年,国家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老百姓的“菜篮子”成了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家增加农业投入,调整种植结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农业生产扭转了此前的徘徊局面。1989年底,中国粮食生产超过8000亿斤。

改革开放的脚步在治理整顿中继续迈进。

1990年4月18日,中央宣布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浦东开发开放短短5年后,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翻了一番,等于再造了一个上海。

今天的浦东,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金融、商贸和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1993年5月,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试点。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举行了开业典礼。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半年后,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正式开业。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形成。

1990年9月,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这次体育盛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夺取了183枚金牌,高居各参赛代表团之首。

在国内改革开放持续推进的同时,国际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西方国家发现,制裁中国,并不能使中国屈服;遏制中国,反而失去了巨大的商机。于是,— 2 — 这些国家纷纷开始取消所谓的对华“制裁”。

到1992年,中国已同15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重新赢得了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和机遇。

1992年,改革开放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这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中央决定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这年6月,长江沿岸的10个中心城市全部对外开放。此后,其他17个内陆省会城市以及一些内陆边境城市也相继对外开放。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大格局开始形成。

正是在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酝酿着重大突破。

这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作报告。在讲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时,江泽民说,“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

全场响起的热烈掌声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全党形成共识。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全党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得到郑重确认。【江泽民党的十四大报告同期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词汇,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智慧,展示了中国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郑新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我们的一个重大的创新就在于,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证明,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不仅能够结合,而且结合的非常好。

1994年12月,江泽民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 3 — 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领域的改革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中央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财政、税收、金融、计划、投资、流通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有企业是领航中国经济的旗舰。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1993年,中央提出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司法》,为国有企业公司化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5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这一年,江泽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被称为新中国国有企业的长子,也是江泽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这里,江泽民仔细了解企业改革的情况和困难,鼓励工人们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国有企业的职工们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下岗”、“再就业”这些给他们带来人生转型的词汇,开始频繁地出现。

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大批下岗职工通过自主创业,开始续写人生的辉煌。同时,不断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下岗职工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宝钢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由于旧的调控机制逐渐失效,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尚未完善,全国出现了经济过热的现象,不少

— 4 — 地方盲目扩张投资、竞相攀比速度,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此,党中央果断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

1993年,江泽民先后在西安、大连、广州等地主持召开部分地区经济工作座谈会,要求抓住有利时机,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驾驭,努力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这年6月24日,中央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提出了16条措施,宏观调控全面展开。

1995年9月,江泽民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十二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经过三年努力,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

从1994年开始,投资逐步回落,金融趋向稳定,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到1996年,通货膨胀率从最高时的24%降到了8%,与此同时,从1993年到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

【刘国光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了宏观调控,适时地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趋势,同时,又保证了经济的适度增长。

就在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时候,1996年2月8日,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南海怀仁堂听取了有关法律知识的讲座。从1994年12月开始,有关法律知识的讲座,在中南海已经进行了三次。江泽民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两年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在法治的天空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梨树县平安村村委会直选同期声】

我希望村民看我宋德吉担任平安村主任还可以,就在投选中投我一票。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梨树县平安村在村委会直接选举中创造的“海选”经验,很快就在全国推广,而“海选”也成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象征。

— 5 —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后通过,村民自治驶上快车道。

在城市,社区居委会直选和社区居民自治,也成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观。

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党中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采取了严厉打击走私、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军队、武警、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办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着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严肃查处惩治公职人员腐败行为,中国社会在活力、发展与安全之间不断实现着新的均衡。

与此同时,中国与国际社会在人权领域的合作、对话与交流也获得空前的发展。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党中央高度关注贫困问题,始终强调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自然环境特别恶劣的西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寒地带、西南喀斯特地区和半干旱、荒漠化地区,还有18个连片贫困地区。

1994年春,中央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在20世纪末最后7年内,基本解决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此后,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沿海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全国人民的慷慨捐助,使一大批贫困地区迅速改变了落后面貌。

世界屋脊之上的西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艰难的地方。如今,这里的面貌也正在发生着根本的改观。

1994年,历时七年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全面竣工。

这年7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快西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确定了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62个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1996年9月1日,对于生活在大别山区、井冈山等革命老区的人民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条跨越九省市、全长2300多公里的京九铁路建成通车。

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京九铁路在选线时,充分考虑了一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大别山区,修建了麻城至武汉的联络线,设了红安站。在江西,为了兼顾井冈山和瑞金两个老革命根据地的利益,铁路特地拐了个弯,两跨赣江。

到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在二十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 6 — 在扶贫开发的征程中,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母亲工程、智力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兴起,全社会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的意识深入人心。

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开始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到2000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目标任务。次年1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

按照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人们精神面貌发生新的积极变化,为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服务承诺制”、“百城万店无假货”、“十星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通过“五个一工程 ”的实施,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王世明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之后的一段时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显著标志和突出亮点,就是形成了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主要目标,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格局。

张家港,江苏大地上的一座文明之城。这座城市创造了辉煌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从贫穷落后的县变成闻名遐迩的两个文明一起上的全国先进典型。

1995年5月13日,江泽民视察张家港时亲笔题词:“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张家港精神在全国叫响,成为许多地方竞相学习的榜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199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中央采取得力措施,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出版了《邓小平文选》,并把邓小平理论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

— 7 —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

中央特别重视从制度建设上解决党的建设全局性问题。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准则、条例,颁布了干部人事工作条例,完善了党的基层组织相关制度,建立了维护党员权利的保障制度。

中央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一批腐败分子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

【虞云耀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研究和解决党在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向前推进。

正当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目标而奋力前进的时候,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十分悲痛。联合国为这位老人降半旗致哀。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感谢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

世纪之交,中国能否继续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旗帜鲜明地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作出了郑重回答。这次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在了我们前进的旗帜上面。

【江泽民党的十五大报告同期声】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这些理论上的突破和思想上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1997年,中国发生的一幕历史性的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6月30日晚10时,7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官兵到达驻港英军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

【同期声】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 8 — “你们可以下岗”,六个字,简短、平和。但这凝聚的是几代中国人长达百年的艰辛和奋斗,表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信心和力量。

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两国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一天,举世瞩目,永载史册。被外国殖民者占领长达100多年的这颗东方明珠,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

1999年12月19日午夜,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江泽民讲话同期声】

中国政府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这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中取得的重大进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1993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成功举行会谈。199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加强了同台湾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流不断扩大。

1997年11月8日,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再次刻下一个醒目的标志。下午3时,随着最后一车石料倾入江心,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

【三峡截流现场同期声】

向江总书记、李鹏总理报告:十五点三十分,四十米龙口,经过六个半小时的战斗,已经胜利完成预定计划!请中央领导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

经过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几代人无数次的构想和设计,中国人开始触摸到“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这个百年梦想。

就在这个梦想即将变成现实的时候,与时代同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放飞新的理想和憧憬,去迎接一个崭新世纪的来临。

— 9 —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为中国的未来描绘出了新的美好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三篇: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四集)

艰辛探索

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四集)

1956年,新中国进入了第七个年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要以苏为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全党上下精神振奋,急切地想做出一番新的伟大事业。

从1955年底到1956年春,毛泽东、刘少奇等开展了一系列调查。这场空前规模的调查活动,不仅是为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也是为指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打基础。

1956年春节过后,毛泽东一回到北京,便要求听取国务院各部门的汇报。汇报从2月中旬开始,历时43天,先后有34个部委参加。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以苏为鉴,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说:要引以为戒!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我们的工业化,工业建设,完全应该比苏联少走弯路。

探索是从多方面展开的。

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说,我国知识界的面貌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还表示,要调整知识分子待遇,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工资可以超过国家主席。当年6月,这个承诺兑现了。教授和研究员的最高工资从253元提高到345元。

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到会讲话。他说,现在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愚蠢无知的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单

靠老粗是不行的。中国应该有大批知识分子。他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奋斗。

这年3月,根据科学家们的建议,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编制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这个规划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明确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双百”方针极大地鼓舞了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作热情,人们的思想活跃了,视野放开了,科学界和文艺界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1956年9月1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刚落成的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同期声】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不到3000字的开幕词,赢得了32次掌声。这掌声显示出党的团结、自信与事业的兴旺。

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做政治报告。

会议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会议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随着我国国内敌我矛盾的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957年2月27日,在怀仁堂举行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他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对于已在全国处于执政地位的党来说,更重要的是以民主的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处理好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

3月中旬,毛泽东离京到外地视察。从17日到20日,在短短的4天内,他先后在天津、济南、南京和上海作了4场报告,进一步阐发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引起强烈反响。中央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1957年4月27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在全党开展一场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使党的作风得到改进。

3天后,毛泽东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座谈,表明共产党的真诚态度,欢迎民主人士帮助共产党进行整风。

毛泽东提出,希望通过整风,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整风运动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对他们的反击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由于对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导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尽管这时在政治上开始出现“左”的偏差,但经济建设工作仍然贯彻了八大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马建堂

国家统计局局长】

“一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均较大幅度增长,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建成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工业骨干企业。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指针均大幅度超额完成。

【纪录片同期声】

按照党和毛主席的指示,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我们迅速地打下了社会主义大厦的第一批基桩。

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和争先恐后的劳动竞赛是那个时代的生动写照。

【新闻纪录片解说词】

独臂英雄李世喜一个人一次挑了六筐土,显示了冲天的干劲。解放军战士付荣起和他的战友们展开了英雄的竞赛,他们一次挑八筐到十筐,创造了挑土的最高纪录。九兰组的名声更是闻名工地。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来到十三陵工地。领袖与群众并肩参加义务劳动,成为许多人永生难忘的记忆。

在全国各地,广大人民群众也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此次出访是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并出席在那里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和68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在生产热潮中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形成了高潮。

接踵而至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正常的经济秩序被破坏,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

1958年10月,毛泽东又一次踏上南去的旅途。他一路上走走停停,每到一处都要找当地干部谈话,了解情况。一方面,他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取得的成果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他也觉察到,这场热火朝天的运动需要降降温。

11月上旬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时,毛泽东强调,要区别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划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他还批评了一些人提出的要废除货币、取消商品生产的主张。“大跃进”开始后,纠正“左”倾错误的第一步便由此迈出了。

随后,毛泽东来到长江中游的武汉。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

这两次会议在高度评价人民公社的同时,着重批评了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遏止了“左”倾错误的发展势头。

1959年春节过后,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农村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的许多情况后,得出结论说:分配不公造成了农民瞒产私分,而根子是人民公社在改变所有制方面走得过快过远。

2月27日至3月5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在郑州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表示,他要代表5亿农民和1000多万基层干部说话。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这次会议形成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具体方针,确定了公社实行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以生产队为基础,在公社内部实行等价交换等一系列政策。

经过七八个月的紧张工作,一些错误得到制止,形势已有所好转。

但是,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期,错误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建设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调整政策,纠正错误。

1959年年底至1960年年初,毛泽东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在杭州集中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与此同时,由第一书记挂帅,各省区市的党委成员也都组织阅读了这本教科书。

【杨胜群

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毛泽东谈到,社会主义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他还讲到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些论述反映了毛泽东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一步的思考。

1960年6月18日,一向工作到凌晨的毛泽东,改变了作息。他早早起来,写了一篇文章:《十年总结》。

不到两个小时,1800字一气呵成。

对新中国成立10年间的探索历程,毛泽东作了一个初步的总结,承认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

1961年1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这次会议还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时期。

1962年初,在北京召开了空前规模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对近几年的失误和挫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刘少奇的报告和讲话,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坦率承认了中央工作的主要缺点和错误。

毛泽东主动承担了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

随后,其它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自我批评。

不久,刘少奇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采取大刀阔斧的调整,并成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通过了1962年调整计划,实事求是地拟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具体措施。

经过全党的共同努力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调整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城乡人民生活开始好转。到1962年底,中央宣布,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

鼓舞人民战胜困难,需要调动精神的力量。

雷锋,一个因公牺牲的普通解放军战士,以对党和革命理想的忠诚、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担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身患肝癌,忍着剧痛,带领干部群众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兰考人民誉为“党的好干部”。

在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的平凡事迹传遍大街小巷;在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被人们争相传诵;在内蒙古,草原英雄小姐妹与风雪搏斗的感人故事广为流传。

人民的奉献,英雄的事迹,永久地流传下来,焕发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那个时代,令人难忘的是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篇章。

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人们治山治水,改变了贫穷山村的面貌。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北京街头顶着巨大煤气气囊的公共汽车曾经是中国缺油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

经济调整时期,国家加大了对石油工业的投入。

【新闻纪录片解说词】

根据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潘钟祥、黄汲清等人提出的,在陆相地层可以形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生油层的理论。1960年2月,3万多名石油职工挥师东北松辽盆地,展开了大庆石油会战。

为使中国尽快摆脱贫油帽子,“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作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大庆被树立为全国工业战线的旗帜。1965年,中国基本实现了石油自给。

正是在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新中国国防工业取得重大突破。

早在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就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1年,在苏联已经撤走专家、带走图纸的严峻情况下,党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为中心,加速发展国防工业的重大决策。

1964年10月16日,历史将铭记这一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基地爆炸成功。

消息传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已经华灯初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正在这里拉开序幕。

就在《东方红》演出期间,周恩来宣布了这个震动世界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昂,欢欣鼓舞。

1967年夏,来自中国西部上空的一声巨响,宣告了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创造了最短时间内连续成功研发原子弹、氢弹的纪录。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月1日,当它飞临祖国上空的时候,《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天安门广场庆祝“五一”劳动节的人们,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声雷动。

1964年成功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对新中国文艺工作的一次检阅,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最高艺术水平。这一时期的戏剧、电影、音乐、舞蹈、小说、散文和诗歌等都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

1964年年底到1965年年初,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完整地、明确地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下发,“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

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风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尽管这样,但是党内外的广大干部群众没有动摇过热爱祖国和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很多干部群众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顶着压力,坚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一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经受锻炼,为开发、振兴祖国的不发达地区做出了贡献。

在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局面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主持正义的其它国家的支持下,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利。毛泽东深有感触地说:这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1971年春,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一名美国乒乓球队队员误登上了中国代表团的汽车,中国队员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这一次偶然的相遇,为两国关系的转折提供了契机。

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此事后,立即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中美隔绝了22年的大门就这样打开了。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两国领导人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握在了一起。28日,双方签订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

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在此前后,同中国恢复和建立外交关系的还有意大利、联邦德国等40多个国家。西方世界对中国长达20多年的封锁就这样被打破,一个崭新的外交格局出现了。

1971年9月,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失败。

1973年8月,党的十大召开,一批久经考验的、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打击和排斥的老干部被选进了中央委员会。但总的看,这次会议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九一三事件”后,党中央开始逐步调整干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干部。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于1973年3月作出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1975年1月,中央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提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给困境中的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唤起了人们的新希望。

由于周恩来病情日益加重,四届全国人大以后,邓小平全面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迅速收到显著效果。

这次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虽然因为受到“四人帮”的干扰而中断,但它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未来中国的启示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1976年对党和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年份,人民流下了太多的泪水,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1月8日,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逝世,十里长街,万人同哭。清明节前后,爆发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运动。随后,邓小平再一次被错误打倒。

7月6日,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朱德逝世。

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芮氏7.8级强烈地震,并波及天津、北京,死亡24万多人。

9月9日,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逝世,举国悲痛。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勋,将永远记载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当晚,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通过由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

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四篇:08世纪跨越——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八集)

世 纪 跨 越

——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八集)

上个千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中华世纪坛激情燃烧,首都各界2万多群众汇聚在一起,举行千年庆典。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这里,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迎接新千年的到来。

【江泽民讲话同期声】

一千年来,人类文明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推陈出新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中实现的。

【江泽民发表2000年贺词同期声】

在新世纪里,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经过不断改革而更加巩固和完善,中国的发展将通过各个地区的共同进步达到普遍繁荣,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是在首都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的奇耻大辱中进入20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以站起来的自尊和自豪,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带来的自信和自强,昂首阔步地跨入21世纪。

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在海湾地区展开。美国等西方国家依靠高科技的优势,迅速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江泽民看到海湾战争的资料后,当即写信给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说:“鉴于当前世界发展的形势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展望,深感科技工作亟需进一步抓起来。”

根据世界军事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新形势,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强调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全军贯彻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为了集中精力搞好军队的全面建设,江泽民多次强调,军队必须停止一切经商活动,应该“吃皇粮”。他指出,这是为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利益,加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 1 — 1998年7月,中央决定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律停止经商活动。这一重大决策公布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作出了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

中央相继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快速向纵深发展。

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以科技产业化为核心,推动科研院所转企改制。1999年,原10个国家工业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逐渐形成。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后,逐渐成长为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对外经贸为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

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被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2001年2月19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的最高荣誉。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带领他的科研队伍,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丰产增收的大门,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

1999年11月20日,被命名为“神舟”号的中国太空飞船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飞。【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对中国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且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不仅抓住了机遇,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走在了前面。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响应可持续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和实施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中国政府郑重地表示,中国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 2 —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不合格工厂被关闭;越来越多的污染源得到治理。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加速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国际关系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入21世纪?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这尊象征昌盛、和平的“世纪宝鼎”,传达出改革开放的中国始终如一的努力和追求。

1997年,党的十五大闭幕不久,江泽民踏上访问美国的旅程。这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正式访美。

【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同期声】

相互了解,是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前提。惟有相互了解,才能增进信任,加强合作。

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中美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定中美两国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开创了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走向稳定。

根据世纪之交的世界形势,我国确立了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我们不断发展和改善与各大国的关系,加强和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全面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友好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多边外交,开创了外交工作新局面。

多边外交和区域性合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舞台。从1993年到2002年,江泽民先后10次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次会议,让亚太各经济体领导人体验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感受了中国的友谊与开放,也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中国气派、世界眼光和开阔胸怀。

2001年2月27日,500多位亚洲和关心亚洲事务的各界名人齐聚海南博鳌,围绕亚洲的发展问题交换意见。“博鳌亚洲论坛”,这是第一个永久会址设在中国的国际性论坛。

这一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中国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地名命名的重要国际组织。

随着外交新格局的迅速拓展,中国经济也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

1997年12月24日,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我们不仅要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这是一个大战略,既是我们对外开放

— 3 — 的重要战略,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996年,民营企业华为集团发现俄罗斯的电信网络还大量使用落后的模拟技术,立即派人去“抢滩”登陆。此后,华为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如今,华为的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

此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这是国有企业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也是国有企业再塑辉煌的起点。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这些装有GPS卫星定位自动纠偏系统的集装箱起重机,精确度可以达5毫米以内,成为振华重工港口机械称雄世界市场的“法宝”之一。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会议开始仅仅9分钟后,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草案》和《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草案》。

【石广生 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

为了最终推开世贸组织的大门,中国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袭向东南亚。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泰铢应声而落,当日下跌约20%,国际投机家眨眼间从泰国卷走40亿美元,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

金融危机像飓风般横扫东南亚。印尼、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韩国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工厂倒闭、银行破产,股市“跳水”,原来欣欣向荣的经济一夜步入萧条。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中国将如何应对?人民币是否贬值?这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7年12月,江泽民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晤和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他代表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为了有利于尽快恢复地区金融秩序,中国不仅不会使人民币贬值,还将尽可能为东盟国家提供援助。

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我们的确付出了代价。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增幅由1997年的20%猛跌到0.5%,利用外资也出现了负增长。

但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国际经济界和东南亚各国公认,中国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

亚洲金融风暴的余波尚未平息,一场自然界的惊涛骇浪又向我们袭来。1998年

— 4 — 夏,长江流域暴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东北的嫩江、松花江暴发了300年一遇的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受灾人口有2亿多人。

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洪水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党中央果断决策,调兵遣将。30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奔赴抗洪一线。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走在了最前面。这块竖立在江边的生死牌,就是他们无私精神的真实写照。在关键时刻,江泽民冒着酷暑亲赴湖北长江抗洪抢险第一线,看望、慰问、鼓励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广大军民,指导抗洪抢险斗争。

【江泽民站在九江大堤讲话同期声】

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滔天洪水中,滚滚巨浪中,狂风骤雨中,我们记住了这些最可爱的人,记住了这些最坚强的臂膀,也记住了这些让人热泪盈眶的瞬间。

世纪之交的中国,考验接踵而至。

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多枚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

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在第一时间发表严正声明,对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公开正式向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中国受害者家属道歉,严惩肇事者。美国政府最后不得不进行道歉,并对中国伤亡人员和财产损失进行了赔偿。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西部,曾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地,创造过无数的辉煌。后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的发展落后了。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在西安主持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曾培炎 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

西部是我们国家自然生态的主要屏障,西部的资源又十分丰富;西部地区也是我们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少的贫困县,贫困人口也集中在这个地区。所以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一项宏伟的战略任务。

2001年6月29日,格尔木南山口车站和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河畔柳吾隧道工地,同时举行了盛大的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一条传说中的“天路”,即将横跨世界屋脊。

西气东输,这条西起新疆,东到上海,绵延40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生动诠释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它一头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一头为东部腾飞提供能源

— 5 — 后盾。这一规模宏大的工程,从决策启动到全线投产仅用了4年零8个月。

【杜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选择西部大开发这个切入点,主要是这两条:一个是加强它的基础设施;一个是加强它的生态环境建设。这10年来,中央用于西部的投资和财政支出,无论是绝对量还是比重,都是在不断地提高。

千年交替之际,一度发展缓慢的中国西部,只用了5年时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1万公里,新建铁路铺轨4066.5公里,建成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22个。完成退耕还林1.1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7亿亩。3200万人告别了饮水难题。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有6.8万个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蒙文、维吾尔文、藏文等民族语言也进入了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

【热地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给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确实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的千年到来了。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战胜了一系列困难和风险挑战的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用各种方式,欢庆世纪的跨越,迎接新世纪的黎明。

2000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领导人聚会在纽约举行。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的领导人留下了这张照片,这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姿态。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积极而重要的力量。

这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了新台阶。

这一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铸就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将如何一如既往地保持先进性,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援藏干部孔繁森,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人民,他献出金钱、献出鲜血、— 6 — 献出健康乃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见义勇为的徐洪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赵雪芳、好工人徐虎、模范团长李国安、基层干部的榜样吴天祥、铁法官谭彦、岗位标兵李素丽、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成为时代的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含义。

加强党的建设,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不断提高党拒腐防变能力,这是事关党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课题。

江泽民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的13年,他连续10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求全党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的实践之路在不断延伸,领航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也永不止步。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怎样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说,这是他“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党的十五大以后,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精神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使领导干部普遍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促进了作风的转变和拒腐防变自觉性的提高。

2000年2月,新千年第一个春天,江泽民来到广东。2月25日,江泽民听取了中共广东省委的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党的领导人反复体会时代的变化,测定着我们党的历史方位,继续丰富和完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多次指出,始终做到“三个

— 7 — 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80华诞之际,江泽民代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系统总结了我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李忠杰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新的境界。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中国北京终于以绝对优势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对刚刚跨进新世纪的中国来说,是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喜事。

一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迎来了影响更为深远的盛事。2002年11月8日,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同期声】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次继往开来的大会选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接力棒在这里传递,党心民心在这里凝聚。走过81年沧桑风雨的中国共产党,拥有了新的坚强领导集体。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航线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壮丽航程。

第五篇:世纪跨越――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八集)

《世纪跨越》――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八集)

上个千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中华世纪坛激情燃烧,首都各界2万多群众汇聚在一起,举行千年庆典。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这里,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迎接新千年的到来。

【江泽民讲话同期声】

一千年来,人类文明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推陈出新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中实现的。

【江泽民发表2000年贺词同期声】

在新世纪里,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经过不断改革而更加巩固和完善,中国的发展将通过各个地区的共同进步达到普遍繁荣,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是在首都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的奇耻大辱中进入20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以站起来的自尊和自豪,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带来的自信和自强,昂首阔步地跨入21世纪。

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在海湾地区展开。美国等西方国家依靠高科技的优势,迅速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江泽民看到海湾战争的资料后,当即写信给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说:“鉴于当前世界发展的形势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展望,深感科技工作亟需进一步抓起来。”

根据世界军事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新形势,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强调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全军贯彻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为了集中精力搞好军队的全面建设,江泽民多次强调,军队必须停止一切经商活动,应该“吃皇粮”。他指出,这是为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利益,加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1998年7月,中央决定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律停止经商活动。这一重大决策公布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作出了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

中央相继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快速向纵深发展。

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以科技产业化为核心,推动科研院所转企改制。1999年,原10个国家工业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逐渐形成。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后,逐渐成长为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对外经贸为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

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被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2001年2月19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给予的最高荣誉。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带领他的科研队伍,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丰产增收的大门,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

1999年11月20日,被命名为“神舟”号的中国太空飞船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飞。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对中国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且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不仅抓住了机遇,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走在了前面。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响应可持续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和实施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中国政府郑重地表示,中国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不合格工厂被关闭;越来越多的污染源得到治理。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加速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国际关系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入21世纪?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这尊象征昌盛、和平的“世纪宝鼎”,传达出改革开放的中国始终如一的努力和追求。

1997年,党的十五大闭幕不久,江泽民踏上访问美国的旅程。这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正式访美。

【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同期声】

相互了解,是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前提。惟有相互了解,才能增进信任,加强合作。

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中美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定中美两国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开创了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走向稳定。

根据世纪之交的世界形势,我国确立了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我们不断发展和改善与各大国的关系,加强和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全面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友好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多边外交,开创了外交工作新局面。

多边外交和区域性合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舞台。从1993年到2002年,江泽民先后10次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次会议,让亚太各经济体领导人体验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感受了中国的友谊与开放,也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中国气派、世界眼光和开阔胸怀。

2001年2月27日,500多位亚洲和关心亚洲事务的各界名人齐聚海南博鳌,围绕亚洲的发展问题交换意见。“博鳌亚洲论坛”,这是第一个永久会址设在中国的国际性论坛。

这一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中国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地名命名的重要国际组织。

随着外交新格局的迅速拓展,中国经济也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

1997年12月24日,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我们不仅要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这是一个大战略,既是我们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996年,民营企业华为集团发现俄罗斯的电信网络还大量使用落后的模拟技术,立即派人去“抢滩”登陆。此后,华为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如今,华为的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

此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这是国有企业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也是国有企业再塑辉煌的起点。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这些装有GPS卫星定位自动纠偏系统的集装箱起重机,精确度可以达5毫米以内,成为振华重工港口机械称雄世界市场的“法宝”之一。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会议开始仅仅9分钟后,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草案》和《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草案》。

【石广生

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

为了最终推开世贸组织的大门,中国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袭向东南亚。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泰铢应声而落,当日下跌约20%,国际投机家眨眼间从泰国卷走40亿美元,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

金融危机像飓风般横扫东南亚。印尼、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韩国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工厂倒闭、银行破产,股市“跳水”,原来欣欣向荣的经济一夜步入萧条。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中国将如何应对?人民币是否贬值?这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7年12月,江泽民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晤和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他代表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为了有利于尽快恢复地区金融秩序,中国不仅不会使人民币贬值,还将尽可能为东盟国家提供援助。

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我们的确付出了代价。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增幅由1997年的20%猛跌到0.5%,利用外资也出现了负增长。

但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国际经济界和东南亚各国公认,中国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

亚洲金融风暴的余波尚未平息,一场自然界的惊涛骇浪又向我们袭来。1998年夏,长江流域暴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东北的嫩江、松花江暴发了300年一遇的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受灾人口有2亿多人。

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洪水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党中央果断决策,调兵遣将。30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奔赴抗洪一线。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走在了最前面。这块竖立在江边的生死牌,就是他们无私精神的真实写照。在关键时刻,江泽民冒着酷暑亲赴湖北长江抗洪抢险第一线,看望、慰问、鼓励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广大军民,指导抗洪抢险斗争。

【江泽民站在九江大堤讲话同期声】

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滔天洪水中,滚滚巨浪中,狂风骤雨中,我们记住了这些最可爱的人,记住了这些最坚强的臂膀,也记住了这些让人热泪盈眶的瞬间。

世纪之交的中国,考验接踵而至。

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多枚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

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在第一时间发表严正声明,对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强烈抗议,要

求公开正式向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中国受害者家属道歉,严惩肇事者。美国政府最后不得不进行道歉,并对中国伤亡人员和财产损失进行了赔偿。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西部,曾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地,创造过无数的辉煌。后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的发展落后了。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在西安主持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曾培炎

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

西部是我们国家自然生态的主要屏障,西部的资源又十分丰富;西部地区也是我们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少的贫困县,贫困人口也集中在这个地区。所以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一项宏伟的战略任务。

2001年6月29日,格尔木南山口车站和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河畔柳吾隧道工地,同时举行了盛大的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一条传说中的“天路”,即将横跨世界屋脊。

西气东输,这条西起新疆,东到上海,绵延40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生动诠释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它一头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一头为东部腾飞提供能源后盾。这一规模宏大的工程,从决策启动到全线投产仅用了4年零8个月。

【杜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选择西部大开发这个切入点,主要是这两条:一个是加强它的基础设施;一个是加强它的生态环境建设。这10年来,中央用于西部的投资和财政支出,无论是绝对量还是比重,都是在不断地提高。

千年交替之际,一度发展缓慢的中国西部,只用了5年时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1万公里,新建铁路铺轨4066.5公里,建成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22个。完成退耕还林1.1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7亿亩。3200万人告别了饮水难题。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有6.8万个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蒙文、维吾尔文、藏文等民族语言也进入了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

【热地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给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确实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新的千年到来了。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战胜了一系列困难和风险挑战的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用各种方式,欢庆世纪的跨越,迎接新世纪的黎明。

2000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领导人聚会在纽约举行。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的领导人留下了这张照片,这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姿态。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积极而重要的力量。

这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了新台阶。

这一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铸就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将如何一如既往地保持先进性,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援藏干部孔繁森,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人民,他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见义勇为的徐洪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赵雪芳、好工人徐虎、模范团长李国安、基层干部的榜样吴天祥、铁法官谭彦、岗位标兵李素丽、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成为时代的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含义。

加强党的建设,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不断提高党拒腐防变能力,这是事关党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课题。

江泽民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的13年,他连续10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求全党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的实践之路在不断延伸,领航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也永不止步。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怎样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说,这是他“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党的十五大以后,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精神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使领导干部普遍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促进了作风的转变和拒腐防变自觉性的提高。

2000年2月,新千年第一个春天,江泽民来到广东。2月25日,江泽民听取了中共广东省委的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党的领导人反复体会时代的变化,测定着我们党的历史方位,继续丰富和完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多次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80华诞之际,江泽民代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系统总结了我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李忠杰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新的境界。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中国北京终于以绝对优势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对刚刚跨进新世纪的中国来说,是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喜事。

一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迎来了影响更为深远的盛事。2002年11月8日,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同期声】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 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次继往开来的大会选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接力棒在这里传递,党心民心在这里凝聚。走过81年沧桑风雨的中国共产党,拥有了新的坚强领导集体。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航线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壮丽航程。

下载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扬帆沧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七集扬帆沧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旗帜》纪录片观后感

    《旗帜》观后感 今年10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型电视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大型电视文献片。看后我心灵震撼,......

    《旗帜》纪录片观后感

    《旗帜》观后感今年10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型电视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大型电视文献片。看后我心灵震撼,深......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那一面旗帜引领我们走过时间的洪流;春夏秋冬,沧海桑田,那一面旗帜见证岁月变迁的兴衰荣辱。——题记月光荡在地面上,泛开温柔的波光;夜风漫进窗,将谈话声轻轻传唱......

    纪录片解说词

    附件:“中国西部纪录片创作中心白银基地”情况分析中央电视台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纪录片频道,每天播出4小时纪录片,频道序号为CCTV—9,新的纪录片频道将在全国范围内委托定......

    《筑梦中国》第七集解说词

    《筑梦中国》第七集解说词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6月30日至7月6日每天20......

    解说词(第七集):强军之路(上)

    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解说词(第七集):强军之路(上) 【字幕】2015年9月3日北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 【解说词】 金秋的北京碧空如......

    大秦岭解说词第七集(共5则范文)

    第七集 生息与共 秦岭,一座美丽的山。 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用通俗的话讲,秦岭......

    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

    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 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电视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 电影史上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