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某某区生猪交易批发市场的初步调研报告
关于**生猪交易批发市场的初步调研报告
总经理室:
为加快**有限公司的发展步伐,为探索和挖掘企业持续性发展的新思路,2005年7月14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肉类协会**、集团公司**及集团公司农牧发展部**等四人对**生猪交易批发市场(下称“该交易市场”)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以下是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以及针对这些情况所提出的建议,供总经理室作为决策参考:
一、该交易市场的基本概况
1、生猪交易市场的背景资料:
我国农村商品市场体系主要包含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类型、多级层次、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商品市场有机统一体,形成以期货市场为先导、批发市场为中心,以连锁超市、集贸市场、便民零售店等多种业态共存的网络化格局。而无形市场则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相应的市场交易规则,实质上是一种中介市场或过渡市场,主要功能是将农村生产者手中的农副产品及时收购并运送到有消费需求的城市和地区,将城市生产的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及时运送到农村。其物流媒介主要为城乡各类运销户、经纪人以及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协会等。
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有形市场的大规模发展和建设阶段已基本结束,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农村市场体系。农村的农产品交易分两种类型,一 种是直接进场现货交易,另一种通过无形市场交易。无形市场多以直销、订单、网上交易等形式存在。城乡各类运销户、经纪人以及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是其主要的媒介。现货交易具有手续简便、灵活,适用面广,银货两清后,卖方得到货币,买方获得商品,几乎不存在信用风险等优势,一直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交易方式。目前,在农村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交易的各环节均使用这种交易方式。在农产品交易中,也大多采取现货交易方式。因此,生猪作为农村的主要农产品以及市场需求量巨大的特性,生猪批发交易市场也应运而生了。
2、该交易市场的简介
该交易市场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专业市场。市场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有120个生猪交易栏舍;两个共1万多平方米的停车场;达到国家一级排污标准的环保处理及除臭灭菌设施;三千多平方米的场区绿化带。是一个配套服务功能齐全、规范化、环保型、园林式的现代化大型专业市场。
二、该交易市场的优势
1、区域优势:
该交易市场位于白云区龙归镇夏良村永泰庄,北临一环路(北太路),南靠北二环高速公路,东连105国道,西接106、107国道,外地运输车辆可不受市区交通管制限制,24小时均可以进入该交易市场,并可直接通往京珠、北二环、广深、广惠、广汕、广佛、广清等高速公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周边空阔开扬,不会因交易而干扰 居民生活,更不受城市建设发展影响。
2、资源优势:
深圳、东莞等周边生猪需求旺盛的地区,7月1日起将禁止养殖生猪,从而增加了广州生猪交易市场的辐射范围,因此在广州生猪交易量将会大大增加。作为华南地区同类市场目前最大容量的交易市场,栏舍采用斜顶式高净空,大空间、方形设计,隔热通风好,水电设施齐全,并设有消防装臵。每个栏舍建筑面积为130平方米,可容纳150头生猪。同时该交易市场配套的龙归屠宰场就设在市场内,可为客户提供交易、屠宰、上市等一条龙服务。所以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3、政策优势: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对方向我们提供了一份广州市农业局发出的《关于我市中心城区禽畜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意见的函》(穗农函[2005]103号)的复印件,主要内容为将市区内在各批发市场经营羊、狗、猫和少量的牛、驴等牲畜、兽类的档口,都迁移到该交易市场交易(详见附件一)。而且根据对方口述,该交易市场的一切经营手续已经全部办好,现由于缺乏开业资金,因而寻找合作伙伴。
4、经营优势:
据了解,该交易市场现已投入2200万元,再加上资金缺口约400万元,共需投入2600万元。该交易市场现有的股东为一个法人股东(占70%)、其他有三个自然人股东(各占10%)。经过双方的初步 商谈,对方希望我们通过收购一定比例的法人股东股份,从而填补该交易市场开业所需的资金缺口。同时,该交易市场所用土地为白云区龙归镇夏良村所有,租期为25年,租金支付方式为一年两付。初步预计如果该交易市场能够正常运作,一年能够产生销售收入5~6亿元。
三、该交易市场存在的风险:
1、污水排放的风险。该交易市场现有的排污设施虽然经他们所介绍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污标准的化粪池和细菌处理污水,但是据调查,国家的排污标准是低于地方要求的标准的,同时污水处理的分级制度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就算对方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但是要想通过广州市的要求还是有待商榷的。而且该交易市场处理后的污水是直接排放在流溪河的上游,能否通过环保局和卫生局的批准,是衡量我们是否应该合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2、经营过程中,治安管理的风险。据了解,在广州同类交易市场中,由于进入门槛低和人员素质较低,因此普遍存在暴力行为,就如水果市场有“果霸”,在生猪市场有“猪霸”,为了争夺客户、价格等原因,经常出现打架、群殴等不良现象,更有甚者与黑社会相关联来控制卖家垄断市场。每年广州市的两个大型的生猪批发交易市场都会有伤亡事件发生。
3、招商的风险。虽然该交易市场的硬件设备一流,但是我们投资经营该交易市场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容量有限:广州现在的生猪市场容量约为每天1.5万头,天河柯木塱和嘉禾两个生猪交易市场已经拥有了1.5万头的交易量。金戎和茅山牲畜交易市场早已搞好,但就是没有客户入场,只能空臵在那里。
(2)设施的不配套:经过我们到**牲畜交易市场实地调查比较,一个经营的比较好的生猪交易市场,通常一个猪栏需要3~5个人负责看管,由此可算一个拥有120个猪栏的交易市场,24小时营业,再加上运猪的司机,则市场里面同时存在大约500~600人,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因此,配套的生活设施不可或缺,**的牲畜交易市场附近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生活社区,有中、低档的饭店、酒店、旅馆、桑拿、浴足、小卖部等等,应有尽有,十分繁荣,而**生猪交易市场的生活设施不够完善,只有一间容纳约100人左右的酒店,周围空空如也,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客户吃、喝、玩、乐的需要。
(3)市场竞争激烈:广州市政府已经在与旧的广州**牲畜交易市场仅一路之隔的地方,投资1.4亿元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生猪交易市场,容量为日交易2.4万头生猪,这是广州市甚至是广东省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建筑气派,设备先进,与金戎生猪交易市场相比较,**交易市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4、政府市场宏观调控的风险。经我们咨询过肉联厂的负责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关于在不久后政府有可能会实行生猪定向销售的做法,即从外省调入的生猪,直接运到屠宰场,目前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实行这种做法。这是广州市内各大肉联厂已经有共 识的大趋势。如果实行这种做法,生猪交易将会跳过交易市场环节,直接与各屠宰场、肉联厂进行交易。
5、伴随交易市场的发展,则生猪私宰、病猪、残猪、死猪的处理的风险。如果自己经营,对于2%的病死猪,没有工商管理、税务和检疫等握有实权的部门作为靠山,我们作为国有企业,不可能像一些私人企业那样进行私宰,只能将病死猪进行烧和埋等处理方式,这将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另外,生猪交易市场经常发现5号病或者含有瘦肉精的猪,一旦发现,政府将实行谁经营谁负责的政策,严重者会封场,因此,这对于我们单单由企业进行经营的经营方式是十分被动的。还有,如果我们允许私宰的现象发生,一但被揭露则会对社会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难以持续经营。
6、合作风险。据了解该交易市场经过5年时间建造而成,已经投资了2400万元,现所有设备都已齐备,据对方说,仅仅因为缺200万元费而不能开业。经分析,他们迟迟不开业的原因是由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招商的困难大大超出原有投资方的想象,场地建好后,根本招不到商,导致投资方对该交易市场的经营失去信心,于是想通过出卖股权变现退出。
7、经营该交易市场,经营正常每年可以为公司带来5~6亿的生猪交易收入,但是,经分析该交易市场的盈利能力较低,以下为我们的初步估算:
a、市场收入(1)栏舍租金: 2500元/月×120栏×12个月=360万元(2)卸猪收入
0.2元/头×100头/车×50车×2×365天=73万元(3)商铺:
8个×1200元/月×12=11.52万元(4)综合楼(酒店承包费):40万元
则该交易市场自身产生的收入为:360+73+11.52+40=484.52万元。
b、支出:
(1)租金:100万元/年
(2)人员工资:员工55人,平均每人1450元,共需支付 8万元×12个月=96万元
(3)各项费用支出(初步估计包括排污费、营业税、营运费用等):约为100万元。
(4)投资资金成本(按银行利率5.58%计算):
2600万元×5.58%=145万元
(5)折旧按2600万元由25年平均分摊计算:
2600万元/25年=104万元 则该交易市场自身的经营成本和费用为:
100+96+100+145+104=545万元
该交易市场的年经营净利润为:(484.52—545)=-60.48万元 该交易市场的年净现金流流量为:104-60.48=43.50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2600/43.5=60年 由以上几点风险可得,经营该交易市场存在不确定因素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问题,对于想收购该交易市场方而言,投入资金解决该交易市场的经营资金缺口和拓展**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是短期目标,而对于做大做强**集团、确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则是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因此对于该交易市场目前的现状和事态的发展,我们认为收购风险较高,不宜介入。
第二篇:生猪市场监管情况调研报告
生猪市场监管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全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意见,按照本人分管的工作,就全县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定点屠宰场(厂)4个,分布在城关镇、河西堡镇、朱王堡镇和焦家庄乡4个乡镇。这些定点屠宰场基本是能够按照国家有关生猪防疫屠宰加工、检疫(验)等有关法规要求进行生猪的屠宰加工、检疫(验),检出的病猪及产品都能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肉品安全和放心消费。同时,县生猪管理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生猪屠宰的法规、法令、和食品放心工程实施要求以及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专项整治和经常性的监管、执法检查工作,使得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健康有序地展开,私屠滥宰及病死猪上市现象得到遏制,保证了上市猪肉的安全、放心,生猪市场流通秩序得到了全面的规范。但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的红山窖乡、新城子镇、六坝乡、南坝乡、东寨镇、水源镇仍处自购、自宰、自销的状态。
二、目前执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猪定点屠宰场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县10个乡镇建立定点屠宰场有4个乡镇,6个乡镇还没有建立定点屠宰的,这些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的乡镇猪肉食品安全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二)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市场监管意识不强,根据《屠宰管理条例》规定:工商、卫生、农业、税务、质监、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生猪屠宰活动进行巡查。但我县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如对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屠宰的肉品运到县城销售现象无法制止;对学校和企业食堂、宾馆、饭店所购进的肉食品无法进行肉源落实和查处等。
(三)执法工作难度较大。一方面社会对定点屠宰管理认识不深。屠宰经营户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受利益驱使,依法经营意识不强,偷漏税费,不服从、不支持执法查处,甚至以各种刁难、辱骂、恐吓威胁执法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执法检查私屠滥宰的做法不理解,抵触情绪大。另一方面执法队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人员偏少,力量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县成立了生猪屠宰执法队,但实际上执法人员只有2人,而且是
兼职,在人员配置和精力投入上受到局限,加上执法人员没有配备必要的取证器具,给执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四)硬件投资不足,定点屠宰设施条件差,无害化处理设施和肉品品质检验仍设备不健全。由于资金不足,无力进行场内设备更新、技术改选,定点屠宰场仍然是“一把刀、一口锅”进行传统的手工操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一是开展定点乡镇生猪定点屠宰,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理流通、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在水源镇、六坝乡等乡镇建立生猪定点屠宰场;二是积极推行农村屠工管理制度。在没有建立定点屠宰场的乡镇,实行农村屠工屠宰,并对屠工进行培训,加强农村屠工的屠宰管理;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生猪定点屠宰重要性的认识。
(二)加强肉品市场整治和整顿。一是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县生猪屠宰厂应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供驻厂实施检疫工作必要的办公场所和条件,理顺屠宰检疫与肉品品质检验的关系,保证出厂肉品检疫率100%。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措施,落实生猪凭产地检疫证明屠宰、生猪产品凭检疫证明及验讫印
章出售、运输的规定。二是加强对定点屠宰厂的监管。严格肉品市场准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私屠滥宰、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不得上市销售。三是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暴力抗拒执法行为。针对我县存在的少数私屠滥宰、抗拒执法等现象,各有关部门、乡镇要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出发,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依法取缔私屠滥宰窝点,重点打击城乡结合部规模大、危害性强的私宰窝点,对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的不法经营者以及阻碍执法、暴力抗法者,要依法严惩,确保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执法顺利实施,保证上市肉品质量。
(三)加强监管和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屠宰管理机构。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本乡镇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建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组织,切实开展本乡镇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要将此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对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二是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强化屠宰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引导生猪养殖和屠宰行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信息证集、披露、信用综合评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要积极探索建立学校、机关、医院和宾馆
等集体伙食单位生猪产品统一配送制度。四是加大资金投入。要强化检疫检测工作,落实开展“瘦肉精”等禁用药物残留的检测及肉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费,对日常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统一着装、取证器具及交通工具等。
(四)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是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农牧、卫生、工商、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定点屠宰厂(场)的管理工作。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商务局的职能是管理屠宰环节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定点屠宰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肉品检疫规程进行生产、检验、加大对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商务局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突击检查,并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生猪私屠滥宰行为。县公安局积极配合打击私屠滥宰的行政执法活动,严厉查处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经营,诚信经商。县卫生局负责餐饮等消费环节的整治,依法查处采购和使用未经检疫和非定点屠宰的肉品行为。县农牧局负责生猪生产环节及进厂宰杀前的检疫、杀后的检验工作,认真做好瘦肉精的查处工作。
(五)严格规章制度。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和《动物防疫法》等文件规定,从生猪收购及检疫、屠宰加工、肉品检验等方面搞好管理工作,严防病死猪肉、注水肉、劣质肉出场上市。屠宰场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有良好的屠宰环境,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屠宰、检疫、检验,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肉类产品。健全屠宰管理报告制度对执行管理政策不严及严重违规者,依法追究违规场(厂)及责任人责任,坚决停止其屠宰经营活动并进行整顿,整顿后仍未达标或敷衍及至拒不执行的,撤消其定点屠宰场资格,以此净化肉类市场。
(六)提高执法能力。开展业务培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屠宰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定点屠宰场应具备有经验考核合格的专职或者兼职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应当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必须配备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屠宰技术人员的要求,有计划地举办定点屠宰场(厂)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屠宰技术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认证真正把我县肉品检验人员队伍建立起来。针对现有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的实际情况,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案件处理知识的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证执法、文明执法。
第三篇:广安市生猪价格调研报告
广安市生猪价格调研报告
为准确把握并及时反映畜牧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近期我们针对全市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情况抽取了市内3个生猪养殖基地、3个农贸市场和5个大中型养鸡场进行了专题抽样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价格上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5、6、7月份涨幅愈加明显。据畜牧等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猪后腿肉5月上、中、下旬平均价格分别为22元/公斤、22.5元/公斤、23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2.38%、2.27%、2.22%;6月上、中、下旬平均价格分别为23.6/公斤、24.2/公斤、26.5/公斤,环比分别上涨2.61%、2.53%、9.50%;7月上、中、下旬平均价格分别为27.2 /公斤、28.5/公斤、29.5/公斤,环比分别上涨2.64 %、4.78 %、10.45 %,创今年以来的新高。
二、涨价原因剖析
受猪市供不应求、饲养成本抬高、融资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生猪生产总量稳定增长但略有波动、生猪价格呈上涨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市场供不应求。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投入养殖的农民减少;同时,2010年生猪养殖户普遍赔钱,严重挫伤了养猪积极性,使散养农户下降,严重地方散户养殖减少达30%,直接导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和
出栏量颇受影响,以广安区为例,7月底该区共有存栏生猪89.81万头,同比变动-8.2%;1—7月,该区出栏生猪75.87万头,同比变动-4.85%,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从陕西、贵州、重庆等地调入生猪的情况,供给不足使得猪肉市场的价格自然上涨。加之,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以股市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人们的财产性收入水平和购买欲大大提升,城乡居民对猪肉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就造成了猪肉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猪肉价格自然走高。
二是饲养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的上涨带动了生猪价格上涨。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9.29%左右,其中,育肥猪配合饲料5、6、7月份价格分别为3.02元/公斤、3.08元/公斤、3.1元/公斤,环比上涨1.12%、1.98%、0.64 %;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5、6、7月份价格分别为2.24元/公斤、2.26元/公斤、2.3元/公斤,环比上涨8.11%、0.9%、1.7%,使得每头猪增加成本80 元左右。此外,仔猪价格、劳动力、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的增加也推高了饲养成本,拿人工工资和防疫用药成本为例,养殖场工人工资由去年的1.2万元/年增加到今年的1.6万元/年,防疫用药成本使每头猪成本增加近20元。
三是融资成本的增加提高了猪肉价格。今年以来,为应对通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严峻宏观形势,央行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由
18.50%上升到21%、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5.00%上升到17.50%,这使得银行信贷规模大幅缩减,养殖业主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利息相对于银行贷款要高,以小额贷款为例(利率一般为央行基准利率的0.9-4倍,一般为2倍以上),按今年调整后的1年期年息5.56%计算,1个养殖业主贷款100万元贷款融资成本支出要比在银行贷款平均增加5.56万元,占融资额的5.56%,养殖户融资成本的提高使生猪价格不断激增。
四是替代品价格居高不下造成了生猪价格的持续走高。业内人士认为,活鸡和鸡蛋作为猪肉替代品的作用明显,但由于气候与疫情的影响,鸡只正常出栏受到限制,市场鸡源不足,市内5个大中型养鸡场今年2季度活鸡的存栏量、出栏量和平均价格分别为11.04万只、3.9426万只、12.53元/公斤,同比变动-2%、13%、0% ,环比变动-0.6%、1.1%、1.2%;同时,这5个鸡场2季度鸡蛋产出仅为15.08万公斤,同比变动-0.7%,环比变动-5.23%,市场蛋量紧缩促使鸡蛋价格稳中见涨,替代品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猪肉价格的持续走高。
预计整个三季度,全市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养殖仍将获得较好收益;同时,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结束和中秋、国庆的到来,畜禽产品市场价格还将可能出现小幅上涨。
三、稳定价格建议
一是加强监管,维持秩序。协助和督促生猪规模饲养企
业加强对生猪的饲养和管理,切实加强对生猪屠宰环节的管理,强化检疫检验,杜绝病死猪肉、注水肉上市,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个别屠商借机哄抬物价行为,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是政策扶持,转变模式。加大对商品猪重点养殖企业的支持力度,对饲养母猪的养殖场和专业户可采取政府贴息、降低贷款门槛等多种优惠政策帮扶,通过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惠民作用,加快促进畜牧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模式的转变,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培训技术,提升素质。强化对规模养殖户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着力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切实增强生猪疫病防控知识并提升防治技能,通过技术培训大力提升农民增收本领。
四是灵通调度,均衡供需。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生猪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通过发布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时正确引导农民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市场形势并调整相应的对策。完善地方生猪市场有效供给分级储备制度,满足畜禽产品集散、交易、质检、仓储等需求,加快调配和整合猪源的速度,缓解生猪周期性波动对市场的影响。同时,建议尽快制定对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政策;并尽快启动生猪活体储备平抑市场。
五是追踪需求,积极放贷。督促银行业机构通过调研摸
底准确掌握生猪生产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信贷需求,重点扶持养殖企业、养殖业专业大户、“公司+基地+市场+农户”等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利用扶贫贴息贷款降低生猪生产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多方努力将生猪生产信贷引入一个良性循环、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
六是发展替代,平抑价格。短期来讲,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组织生猪货源,避免出现市场异常波动,维持生猪产销稳定发展。长期来说,在贷款规模和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积极支持企业扩大鸡、鸭、鱼、牛、羊等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增加猪肉消费替代品的市场供应量,缓解生猪供需矛盾,平抑生猪市场价格。(广安区政府办 彭晓雨)
第四篇:生猪专题调研报告.doc
张掖市2008年生猪专题调研报告
|
2008年3月份以来我市生猪生产情况在2007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总体保持平稳,目前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
一、生猪生产及价格变动情况
1、至目前生猪存栏68万头,其中出栏84.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1.5万头。、2、生猪出售价格:元到七月份,生猪活重平均价格为13-15元/公斤,7月以来稍有下降平均价格为11-13元/公斤。
3、仔猪价格:由2007年的每公斤20元增加到2008年上半年60元,近期降为28元。
4、能繁母猪平均养殖效益:由2007年的每头3000元增加到2008年上半年4000元,近期降为2000元。
5、饲料价格:2007年育肥猪饲料每公斤2.0元,2008年上半年每公斤2.6元,近期每公斤为2.5元。
二、调查分析情况
根据我市生猪生产的总体情况、相关企业和市场的调查及养猪户的反映,综合分析如下:
1、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上涨。
我市是全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粮食作物种植面广量大,饲料粮十分丰富,传统的养猪业生产强劲有力,猪肉生产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大量输向周边省份和地区,为发展本地经济贡献不小。由于全国性生猪存栏减少,生猪
市场供不应求,我市大量肉猪外销,造成本地市场供应不足,导致猪肉涨价,而且持续时间长达一年之久。据调查,育肥
猪户在此期间头均纯收入在 400一500元,主要是:生猪
活重价高达15元/公斤,出售一头110公斤的育肥猪获利
1650元,除去仔猪每头400元和饲料成本650元,每头猪获
纯利最高可达600元,大部分养猪户养猪利润非常客观。2、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
与去年同期相比较,玉米价格已从1.6元/公斤上 涨
至17元/公斤,涨幅达2.5%,油渣价格已从2.5元/公斤上
涨至2.8元/公斤,涨幅达12%,菜籽饼价格已从1.2元/公
斤上涨至2.2元/公斤,涨幅达83%;次粉价格已从1.26元/
公斤上涨至 1.5元/公斤,涨幅达19%;麸皮价格已从1.16
元/公斤,上涨至1.4元/公斤,涨幅为20%;豆粕已从2.84
元/公斤,上涨至4元/公斤,涨幅为41%;,仔猪浓缩料每吨
由去年的4000元上涨到今年的4500元;育肥猪全价料每吨
由去年的2700元上涨到今年的3000元;养猪成本去年的每头1000元,增加到目前的1200-1300元。
3、母猪存栏增加,仔猪价格下降。
由生猪效益的显著增加,能繁母猪达到 11.5万头,同比
增长20%,使许多养猪户走上了自繁自育的路子,加之国家
对能繁母猪的补贴和保险政策的落实,出现了母猪户增长过快,仔猪相对剩余,近期仔猪价格下降的局面。
三、生猪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情况综合分析,生猪市场从目前看出现“三降二涨”的情况,即:生猪售价下降,仔猪价格下降,群众养殖积极性下降;饲料价格上涨,各种养殖费用上涨。因此,饲料价格的上涨,养猪成本增大,生猪售价下跌,是近期和今后几个月生猪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猪饲养成本费用高,其原因是今年五月份以来每头仔猪价格为500-600元,养猪饲料成本650元和其他费用50元,仅成本费高达1300元。
2、能繁母猪养殖效益处于微利保本情况,目前每头仔猪售价200-250元,而饲养成本为160-180元。
3、群众在养猪生产上的反应:一是许多农户出现空圈现象;二是养母猪户和新增养猪户积极性下降,盼望国家有好的调控措施来稳定生猪市场;三是 2008年实施的生猪奖励政策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今后再给予奖励补助,提高他们持续养猪的积极性。
四、近期需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发挥宏观调控,提高养殖户应对风险的能力。
由于目前养殖户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应对能力较差,需要政府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尤其要
增加对仔猪繁育户的扶持,在信贷、税收、流通环节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措施。同时养殖户还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提高疫病防控的手段和能力,加强科学饲养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自身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发挥信息作用,抓好养殖生产。
这次生猪价格下滑,表面看是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母猪存栏增多,仔猪价格下跌。应当在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作用,定时发布养猪生产信息(包括养猪规模、饲料价格、疾病、专家预测等),避免重复生产和生产不足。
3、加强监督管理,严禁违法入市。
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依法加强对生猪屠宰环节的管理,强化检验检疫,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等的违法行为。
4、加强宣传引导,采取适时出栏。
现有养殖农户,应当认清市场行情,近期要顺其自然,对达不到标准的肥育猪不要因市场价格急于出栏,错过猪的最佳生长期,对已到标准的肥育猪也不要等待涨价有惜售心理,避免集中上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五篇: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生猪产业转方式促升级的思考
从发展的阶段性角度看,当前我县生猪产业发展已经跨越了探索起步阶段,开始步入优化升级阶段。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更是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任务。如何推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地优化升级,是全县上下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理解转方式促升级的内涵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的生猪产业发展,基础在现代农业,目标在一县一业。推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就是以转变方式为手段,用工业化的理念,使生猪产业逐步向一县一业转型。
所谓现代农业,从核心内涵来看,可概括为“四三一”,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理念“四个支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三率”,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功能的“一个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核心在基地,更加强调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统一,发展理念仍然是农业占主导层面。所谓一县一业,是指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以工业化为目标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经营方式更加强调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一县一业的发展核心在龙头企业,在工业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更加强调农产品对工业的供给,发展理念是工业化占主导层面。因此,一县一业与现代农业有相同点,但一县一业是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一县一业的基础,一县一业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从大力实施一县一业战略着手,率先突破发展生猪产业,实现了生产方式、经营形式和推进机制的“三大转变”,基地规模、加工能力、质量、效益的“四大提升”,初步呈现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势头,现代农业的基本形态已经呈现。但科学审视**生猪产业的现状,还存在“基地规模不强、龙头带动不力、产业链条不全、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网络体系不优”等突出问题,生猪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提升缓慢,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这种处于发展期相对稳定、缓慢上升的阶段是一种“波澜不惊”状态,如果不及时“推波助澜”,势必影响到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手段助推生猪产业由现代农业向一县一业转型,真正做到优化整合生产要素,构建以利益为纽带的全产业链,促使产业链条无缝联接、高效运转,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技术支撑、市场需求相适应、相融合的状态,大幅提升产业各环节的效益和整体综合效益,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转方式促升级的方向和重点
推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是要找准一县一业的重要构成体系,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依靠龙头带动,实行区域布局,发展规模经营,做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一)更加注重龙头引领。就当前我县的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纵向比,短短五年已经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要保持这种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传统手段已经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横向比,我们的饲养总量、产品供给在供应大市场、占领大份额上,差距还很大。因此,必须改变思维,逆向思考,快速扩张,在全县树立培育全产业链龙头的理念,把培育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龙头企业作为生猪一县一业的关键来抓,以工业化的理念助推现代农业优化升级。重点要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大力招商引资,在土地、税收、资金、审批等方面出台更具优惠的政策,在积极扶持培育壮大县内龙头企业的同时,吸引大公司、大集团来我县,培植年供种5000头以上的专业化良繁龙头企业、年加工生猪20万头以上的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饲料20万吨以上的饲料龙头企业、年产值达亿元的兽药和生猪副附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的养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中介服务龙头公司。通过产业链中各个关键环节的龙头引领,带动全县大力实施标准化养猪,培植生猪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用现代装备、现代工艺武装生猪生产,提升集约化生猪生产水平,使有技术、有头脑、懂经营的农民立足自身基础,分别融入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力求在扩大养殖规模、扩大加工规模、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方面有所突破。
(二)更加注重区域布局。生猪一县一业是实现产业向区域化、集约化布局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高效益产出的聚集地。全县在推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按照生猪一县一业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科学规划不同区域发展重点,使良繁、饲料、商品猪生产、企业加工、服务、销售等关键环节在不同区域有不同侧重,进而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通过不同地域内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促进地域产业结构优势的发挥,实现广泛地域上的产业结构均衡。特别要以谋划争取中高山现代生态循环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为区域布局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充分利用“猪——沼——蔬菜”和“林——菌——苗木”这两个特色农业产业循环体系,促使一批以生猪工厂化养殖的企业进入园区,从而推动基地进一步扩张。当前,要紧紧围绕产业优化升级,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一个规划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竞争优势明显、经营机制完善、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在规划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各个镇的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扶优扶壮,不能面面俱到,选择优势产区要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能到处布点,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不能全面开花。
(三)更加注重标准生产。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借鉴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进一步完善以《**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规范》为主的标准体系,以标准体系为指导,全面推进生猪产业发展五大体系的优化升级。在良种繁育体系上,高起点建设一批专业良种扩繁场、良种繁育场、良种繁育村、良种繁育小区,引进一批有实力企业建立良繁龙头,加快构建配套成龙、结构科学、全域覆盖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良种繁育能力,满足产业规模扩张带来的良种供应需求;在标准化养殖体系上,购置先进设施装备,用现代装备武装生猪养殖,将标准化养殖技术渗透到每个环节,高起点、高质量建设一批标准化圈舍,培育一批商品猪供应龙头,在全县形成高质量、高效益的商品猪养殖基地,引领全县分散养殖向标准化养殖转变;在产品加工体系上,加快推行产品认证,打造特色品牌,加大系列产品研发,实现产品多次加工增值,通过多种途径,内引外联,培育一批龙头加工企业集群;在饲料加工体系上,积极发展与现代养猪业相适应的饲料加工业,加大无公害预混饲料的使用,拓宽对饲料源的开发力度,探索与**生猪相适应的标准配(混)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饲料的安全性,达到从源头上控制之目的;在市场营销体系上,建设猪肉产品、腊肉食品交易市场,加强“农超对接”,推动腊肉食品进入更多更大的商场、超市。探索新型销售模式,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拓宽营销空间,促进产销衔接。
(四)更加注重利益关系联结。生猪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是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农户之间是否能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主要在于专业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目前,全县虽然都相继建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但多数都只停留于形式,没能发挥作用,基地与龙头间的联结不紧密,“产+加+销”间的利益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因此,要继续加大扶持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生猪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探索发挥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的新办法、新机制,把产业协会建成实体性组织,努力让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支持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养殖大户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为农民解决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问题,引导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政府在资金、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其提供有力支持,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要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调节机制,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龙头企业与养猪大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并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创办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农户进场分户饲养,企业为进场农户统一提供仔猪、饲料、防疫、技术等服务,并统一收购产品;鼓励龙头企业与政府共同出资建立贷款担保公司,为农户规模化养殖提供贷款担保;鼓励龙头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基地养殖大户统一提供生猪保险服务,降低养猪户风险;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风险调节基金,以丰补欠,确保养殖户利益。要通过合作组织宣传、引导养殖户认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养殖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政府牵线向业主契约、订单转变,由契约和服务联接向资产、资本联接方式发展,形成自动的利益互动和联接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三、建立转方式促升级的保障机制
良好的机制是实现生猪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必须从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机制入手,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
(一)建立项目保障机制。围绕生猪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实施项目带动生猪产业发展。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和中省投资方向的研究,联合多个部门有针对性地从规模化养殖、良种繁育、疫病防疫、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更大、更多的项目支持,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打造“精品工程”,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进一步取得中、省的支持。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以资源引资、以政策引资、以投资回报率高引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广泛招商引资,大量吸引其他领域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畜产品加工业,引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到我县投资。
(二)健全政策投入机制。政策扶持体系的重点在政策资源整合和延续性的体现,增强对产业的引导和支撑。要对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生猪产业“十二五”优化升级建设方案,编制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体系、产业文化等专项发展规划,引领产业优化升级。要把生猪产业作为农业投入的重点,落实好国家在良繁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大县级财力投入,科学系统制定奖扶机制。要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融资担保、利益链接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完善养殖用地和水、电、沼气等配套建设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导资源向生猪产业配置。要进一步扩大县级生猪育肥风险金资金规模,大力发展生猪保险业,利用土地、林地流转和农民进城有关政策,做好农民资产确权登记评估工作,探索采取活猪或圈舍等资产抵押方式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三)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警机制,把影响生猪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于严重危害生猪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严格实施计划免疫,坚决实行强制防疫。建立和完善生猪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生猪产品达到无规定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标准。加强饲料和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安全监督,在依法依规推行兽药代理、兽药准入登记备案和用药登记等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养殖业投入品的管理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劣兽药、违禁药品及饲料添加剂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设立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加强检测和监控。
(四)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不断探索形成新的更适应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加强科技培训,将养殖场主、农户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各镇均设立培训基地,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提供信息渠道,依托网站、电视台等媒体,为企业和农户提供政策、管理、技术、招商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定期发布价格、疫病信息,对市场和疫病引起的风险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市场形势。实行人才战略,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支援机制,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选聘。
(五)不断优化考核机制。考核奖惩是生猪产业发展工作落实的关键。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生猪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科学设置生猪产业考核指标,将生猪产业的发展、招商、品改、防疫、扶持等工作予以量化,纳入县、镇、村工作目标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生猪产业发展考核与干部评先评优奖罚紧密挂钩,真考实核、动真碰硬,对在产业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干部要重奖、重用,对连续考核处于末位和因主观原因造成工作失误的单位领导,严格追究责任,形成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