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8:1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资源交易现状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资源交易现状调研报告》。

第一篇:公共资源交易现状调研报告

公共资源交易现状调研报告

公共资源交易,也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依据法律法规,经过科学合理程序,运用价格调节等手段,采用阳光操作的办法,通过招标、谈判、拍卖、挂牌出让、电子竞价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市场竞争方式进行的公共资源分配或处置。

通过对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当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初略的对策和建议,供各位探讨。

一、基本情况

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于2009年,隶属于XX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XX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该中心自设立以来,按照场地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合理化、进场交易有序化、交易流程规范化、运作模式科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六化”目标,狠抓各项软硬件建设,努力提升建设水平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一)建立了合理的交易管理体制。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从决策层、监管层和操作层相互分离的三个层面设置管理体系,成立XX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为全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最高决策、协调和议事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各行业行政监督部门和县公共资源综合监管部门的协调监管工作;交易中心专门负责场内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从而形成了“决策、监督、服务”三级管理的运行模式,为全县公共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了统一的服务运作机构。在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下,将原有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国有土地交易中心合并在一起,构建统一的交易平台。目前交易中心内部股室设有业务股和综合股;信息平台方面建立独立的信息发布网站和配套的交易系统,保障了交易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了完善的交易服务平台。在服务功能区块设置上,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独立的电子评标室1个,其他普通评标和谈判室2个、开标大厅1个、服务大厅1个;安装空调8部,配置电脑12台,基本达到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设备齐全的标准化建设目标。

(四)建立了规范的交易运作机制。一是出台了《XX县综合招标投标管理办法》、《XX县招标投标运行管理规程》等5个规章文件;二是制定了各类交易工作流程和指南。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四个方面的交易流程作了详细的规定;三是规范了场内交易规程。制定了《招标人行为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投标人行为规范》等3个交易规范;四是严肃了交易纪律。制订了《招投标监管服务人员行为规范》、《责任追究制度》等5个场内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走上了以制度约束人和事的良性轨道。

(五)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取得作用。县中心运行8年多时间以来,共承接各类项目2656个,成交总金额约143.38亿元,实现节约资金约10.2亿元,国有土地、产权增加值达1.6亿元。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在规范我县市场交易行为,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公开、公平、公正等方面取得积极的作用,也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取得积极效果。

二、存在问题

由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现有行政管理模式的重大改革、权力的再分配、利益的再调整,在开展和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法律法规层面支持力度比较薄弱。公共资源交易是改革的新生事物,从上级政府重视程度和推行力度,为近年来比较大的改革。针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创新探索公共资源招投标监督管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共资源招投标综合监管“湖北模式”。但在《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土地法》以及《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上都没有相应的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有以此相抵触,此项改革缺乏上位法的支撑,在基层有一定的改革阻力。

(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存在监管分散和职责不清的问题。湖北针对这一问题,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机构,赋予该机构综合监管职责,但从目前来看,只对进场交易项目的开评标过程实施监督,对项目招标采购准备阶段、招标组织过程、定标环节、标后管理、合同管理和履约情况均无法监管,监督检查力度也很薄弱,综合监管呈现出范围窄、过程缺、力度弱的特点,真正掌握招投标全程管理、从业资质管理的,仍是行业主管部门,造成了分散管理的局面。

(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力度和支持力度不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和湖北省共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一库”和“一规”建设的要求,结合“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公共资源交易从有形的场地转变成网络虚拟化交易环境,大大提高交易质量和节省各交易主体的投标成本,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平台建设在资金、人员和需获得上级支持力度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与其他单位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相差甚远,也为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造成障碍。

(四)公共资源交易有关主体诚信缺失危机十分严重。公共资源招投标市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挂靠投标、围标串标,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失信问题比较突出;受监管体制限制,市场主体相关信息被自然阻隔、封闭、碎化和失真,在招投标领域形成了“逆向淘汰”,造成了失信易、立信难,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公共资源招投标的一个“毒瘤”。随着公共资源交易规模的扩大,各方交易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更加残酷,交易市场市场中各方主体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现象。

(五)专业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专家队伍建设薄弱,客观上为发生利益冲突创造了条件。市、县两级交易市场专家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队伍数量不足、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造成部分专家参加评审几率较高。如市房建和市政专业评标专家才百余人,水利和交通专业专家寥寥无几,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更是十分缺乏,而且项目主管或行政监督部门人员占有很大比例,选择面较窄,从某种程度上可能直接影响了评标结果的公正性。同时,各行各业都建有本行业的专家库,没有实现专家资源的共享,加之对评标专家的监督和惩处力度有限,震慑力度不够,客观上也增加了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三、对策与建议

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只要保持采用“制度+科技”这一潮流的管理方式,亟待从国家、省市和地方上予以立法和创新,并急需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技术网络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才能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高效运行。

(一)落实公共资源相关法规的宣传学习和立法工作,深入推进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监管体制改革。公共资源招投标,事关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事关每一个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利益,事关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事关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当前,在公共资源招投标领域,质次价高、效率低下、腐败案件时有发生等问题,无不与公共资源招投标监管不力、不到位有关,社会关注度极高,急需须加强地方立法。2015年5月28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条例》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传统管理体制下,公共资源招投标监管职责分散在各个行政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既审批项目,又审批资金;既组织市场交易,又参与市场交易;既是资源出让者,又是交易监管者,存在监管分散、职责不清,同体监督、封闭运行,分散交易、各自为政,违规干预、方便隐蔽等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结合我省在公共资源招投标监督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务实管用的原则,确定了“一综合、二结合、三分离、四监管、五统一”的公共资源招投标综合监督管理体制,即对公共资源招投标实行一个综合监督管理机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坚持综合监督管理与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监督管理二者有机结合,坚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监督三者相互分离制约,对公共资源招投标项目(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目录)、参与主体(招标人及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资格预审及评标专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行为(招标、投标、评标、定标)、过程(标前、标中、标后)四个方面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监管。

(二)加快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招标采购工作效率。目前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了省级电子化交易全流程和远程异地评标两项试点任务,发展较为喜人,但离国家及省一网三平台的要求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电子化交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把交易项目从项目报名至项目资料归档一系列工作流程从有形的操作形式转变成互联网的无形闭合区域。交易系统运行过程中投标人无需到交易中心现场办理报名等相关手续,开评标等工作环节均在网络系统上处理完成,这也打乱传统招标方式的招投标利益相对人之间的信息链、关系链,真正使潜在投标人的信息得到有效保密,从而减少“围标串标”的机会,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干扰,减少投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按照《电子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市级应优先建设“一网三平台”,“一网三平台”是指依托黄冈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建成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以及电子交易平台),或通过全省“云平台”,让省、市、县三级交易中心项目在“云平台”上进行交易,全面实现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网”目标。其中,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整合的枢纽和数据中心,将主要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和查询、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查询、远程异地评标信息综合管理、评标评审专家信息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受理处理等功能;行政监督平台将结合“互联网+行政服务”的思维,按照“职责不交叉、功能不重叠”的原则建设,主要实现交易方式核准备案管理、交易活动全流程实时监控、投诉在线受理处理、监管信息通知和通报等功能;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按照“分类科学、分级管理、技术专业、程序规范”的建设要求,实现全市范围内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过程电子化交易模式,主要包括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系统、政府采购项目交易系统、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专业系统、国有产权及矿业权交易专业系统、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专业系统等五个专业类别系统建设。而作为黄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XX分中心,确实完善电子化交易系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任务。

(三)加快推进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净化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不良行为。建立健全招投标诚信体系是市场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更是政府的艰巨任务。公共资源招投标诚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招投标市场的基础工程,关系到招投标市场改革发展的成效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为此,省条例设专章对招投标信用体系建设进行规范,一是明确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综合监督管理机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和司法机关,应当互相通报招投标交易和合同履行信息、行政管理和司法等信息,建立信用档案,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使用。二是建立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信用档案,健全招投标诚信评价体系,开展招投标信用评价,并在公共服务平台公布评价结果。三是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当事人违法违规不良记录在公共服务平台予以公布,实行“黑名单”制度。同时,规定将招投标违法违规信息记录和信用评价结果作为资格审查、评标、定标的评审因素。四是对失信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实行市场限入或者禁入限制,对一般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失信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实行三年或者永久禁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与交易活动的限制。目前,我县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有力的尝试,承担了省级县域商务诚信评标法的试点工作任务,并取得一些突破。一是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县政府多次召开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专题工作会,明确了责任分工。县公共资源局牵头,负责评价体系、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住建、交通、水利、人社、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依据职责,设立信息联络专员,履行行业信息采集核查、开展信用评价、组织施工现场考评、报送评价结果等工作。投标企业自主填报企业基本信息,通过核查公示,根据体系量化指标,系统自动计算出诚信评价得分,开放接受查询和社会监督。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至目前已有687家企业申报入库,公示各类信息30000余条,我县的诚信评价系统成了投标企业综合信息汇聚的“大晒场”,营造了诚实守信“比、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结果运用体现择优选强。投标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我县组织招标人、投标企业、评标专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在省局的帮助下,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法律专家进行了多轮评审。树立了良好信用信息能直接在评标时予以加分这一导向,吸引了大批实力雄厚、守法诚信的企业纷纷入库。他们凭借良好的社会信誉、管理能力、合同履约抢占了先机,找到了市场,收获了守信的甜头,不断提升我县建设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失信信息在评标时予以扣分,让失信企业吞下了苦果,丧失了阵地,促进招投标市场秩序良性发展。

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虽然在全流程网上交易、远程异地评标、县域商务诚信评标法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只是起点,远远不是终点。电子交易系统的安全稳定方面、远程异地评标的数据交换、县域商务诚信评标法的体系标准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离试点的初衷、社会的期待还有较大的差距。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县公共资源交易将继续保持锐意进取改革的决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第二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情况报告

公资报〔2014〕号

签发人: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县政府: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县交易中心于2013年10月份组建。中心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各类资产资源等公共资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公开、规范运作的原则,根据“六个统一”即统一交易受理登记即交易项目、统一信息发布咨询、统一专家(中介)选取、统一电子监察监控、统一发放中标(成交)通知、统一费用收取退付要求,对交易全程实行统一组织和管理。中心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把风险防控工作与推进中心业务工作、推进资源权配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工 — 1 — 作结合起来,让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更好服务于我县各项社会事业、经济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交易情况

中心成立至2014年*月,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个,成交总额*万元,资金节约率*%。其中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1*项(不含服务类*项),招标控制总价*万元,实际中标金额7*万元,节约金额*万元,节资率为1*%。完成政府采购项目**宗,预算金额*万元,实际采购金额*7万元,节约金额*万元,节资率为*%。中心特别对涉及民生工程*****工程等民生项目招投标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一次招标成功率达100%。

(二)人员情况

中心核定编制数*名,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班子分别从县级经济管理及行业主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搭建理念突出“依法行政、规范运行”,工作人员从县法制办、县建设局、县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和原建设局交易中心择优划转部分人员共同组成。中心队伍的搭建多层面、全方位对公共资源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实现了“保驾护航”。

(三)场馆情况

中心新址面积约***平方米。我中心对新选址地点进一步规划,合理布局并征求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县公管办、公监办意见。根据职能职责,为突出交易功能,设计约110平方米

— 2 — 拍卖大厅一间、约*平方米报名综合服务等候区、约合170平方米开标室四间、约合*平方米评标室(满足电子评标要求)八间等及数个开放式办公区。在设备装配上,规划有大型LED电子屏*块、外臵电子显示屏*个、触摸屏*台、摇号机*台、电脑(含电子评标)*台,同时设有答疑系统,专家身份指纹验证门禁系统,达到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设备齐全的标准化建设目标。

(四)信息化建设进展

中心于2014年*月建成中心网站,*个月试运行期间访问量达到*次,发布各类公告信息*条。同时,中心注重推进平台网络建设工作,拟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基础平台。

三、创新做法

(一)提升交易服务质效方面

1.模拟交易,打通交易梗阻。由中心各业务科室根据各自职能职责,按时间拟制各交易项目,按统一交易受理登记、信息发布咨询、专家中介选取、发放中标通知、退还保证金等环节,模拟整个交易真实过程。同时按上述程序对重大交易项目实施模拟交易。中心通过实施模拟交易项目听取交易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查找交易过程中拟存在的交易风险,提前介入廉政关口,全方位提高业务技能、工作效率和服务方式。

2.规范服务,完善交易售后。一是建立回访制度,听取交易心声。中心通过电话、当面走访、大厅征询等形式对业主或采购人、中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供应商就服务质量、业务能力、— 3 — 办事效率、专家抽取、服务态度、程序规范、廉洁自律等方面满意度进行跟踪回访。并将回访情况建立台账,网格责任科室,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交易质量。二是建设服务规范化体系,解决群众急盼。中心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发放《政务礼仪规范》;强化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建立首问责任台账制度,倒查处理情况;对办事程序、文件资料书面一次性告知。

(二)交易流程优化再造方面

为规范交易,中心建章立制,硬化交易运行规则、程序、制度。制定了内外流程图,即制定了对外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交易服务流程图、交易指南;对建设工程、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四个方面的公告内容及公告地点、依据作了详细的规定;制定了对内的《公共资源交易内部操作规程》,细化具体操作方案及内部工作流程。为加强交易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管理,我中心代拟制了《*县政府采购实施细则》、《**县特许经营权出让实施细则》、《**县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实施细则》等。

(三)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一是规范了场内交易规程。制定了招投标的信息管理制度、开标程序、评标专家权利与义务规定、专家等候区管理制度、开标须知、评标通则、评标须知、专家抽取须知等管理制度;二是严肃了交易纪律。制定了廉政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等廉政制度,走上了以制度约束人和事的良性轨道。同时,拟制了我中心内设机构职责,车辆管理、固定资产管

— 4 — 理等14个内部规章制度等。

(四)电子交易系统建设方面

拟建立统一、完整的、基于互联互通思想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建设具有SOA插件化设计,实现数据与资金安全,建立具有独家招标文件模板设计器的动态模板系统,实现电子签章压证、计算机自动开标功能,自动开标、自动唱标功能及完全符合四川省规范的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的电子交易平台。拟实现网上联动交易,结合廉政信息化平台建设系统,实现网上廉政风险预警与报警,廉政风险网络教育模块,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网上运作、交易流程协调联动,实现交易平台、服务平台和行政管理平台三台合一。

(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面

中心从“提升风险教育、部署防控机制、突出阳光交易、保障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1.实施提升风险教育。突出“四大素质提升工程”即技能水平提升、法治意识提升、廉政意识提升、纪律观念提升。“技能水平提升工程”即通过参加学习班、业余自学学习涉及业务的法律法规、政策;结合“走出去”学习其他区(市)县先进做法等提升交易水平。“法治意识提升工程”即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提升对公共资源交易的法律认识及交易风险的防控意识。“廉政 — 5 — 意识提升工程”即学习相关廉政制度,典型示范,正风肃纪,强化廉政意识。“纪律观念提升工程”即开展党员示范岗、五星党员评选等活动提升律己意识。全方位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从强“筋骨”到丰“血肉”,实现内在的“提档升级”。

2.部署防控机制。一是等级划分,查找廉政风险点。中心针对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科室廉政风险点、交易流程风险点、制度机制风险点、思想道德风险点及外部环境等可能发生违规行为的重要环节,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查找并按照排查的廉政风险程度,将风险点定级为一级(建立制度、重点监督)、二级(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三级(落实制度、加强提醒)。共梳理排查各类风险点**个,其中一级风险点3*个,二级风险点*个,三级风险点*个,并全部建立了防控措施,确保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取得了实效。

3.落实阳光交易做到五步。一是多措并举做好交易信息公告公布,实行逐级审签把关制度;二是根据规则制定内外流程图及告知书,明确交易工作的运行程序和规范要求;三是建立以服务对象、行业专家、社会监督员、群众代表为主体的服务工作评价机制并建立“开放日”参观交易场所、观摩交易活动,收集建议意见。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中心将秉承交易规范、高效、公正、廉洁准则,进一步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创新思路,多维部署,强化廉政风险监管制

— 6 — 度和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完善代理机构管理机制;规范交易运行,对各类交易项目制定具体的交易操作规程;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热心、诚心、公心、上心、舒心的“五心”交易服务中心。

**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2014年*月*日

信息公开类别:不予公开

**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综合科 2014年7月25日印

第三篇:公共资源交易经验材料

题记:2012年1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标题为‚惩防并举,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其中讲到了‚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各地有关部门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权等公共资源统一进场、集中交易,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和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将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操作分离,使公共资源交易的决策权、操作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有效地发挥了市场配臵公共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这既是中央对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动公共资源统一集中交易的充分肯定,又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其实,从2008年开始,我市就着手开展此项工作,并于2009年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现在,当我们回头审视我市两年多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历程时会发现:当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解放思想、痛下决心、改革创新,超前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第一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完全符合中央精神与要求 的顺‚势‛之举。

两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具体操作层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检验,方向和做法与中央精神及要求完全一致,在形成自己模式的同时,更为公共资源统一集中交易积累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创新管理体制 实现阳光交易

---我市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综述

决策执行监管三分离 形成协调制约新体制

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要求提出于2008年。同年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市纪委监察局、发改委、建委、交通局、政府采购中心等相关部门,就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先后赴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地区考察调研。随后,《关于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的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出炉,期间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汇报,反复修改实施意见。2009年3月,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市委、市政府从‚发挥市场在公 共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源头治腐‛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思路,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第一个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构建起了公共资源交易决策、执行(操作)、监管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部署;整合原分散在各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区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职能,纳入交易中心依法规范、集中操作,包括房建、市政、交通、水利、林业、园林等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的交易执行职能,做到了交易场所、规则程序、信息发布、接受报名、资格审查、开标评标、专家评委、监督管理、结果公示、中标通知‚十统一‛;各行业行政部门重点履行本行业相关交易活动的监督职能,实现了纪检监察、行业监管、招标人、投标人和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全方位、多元化、伴随式监管各类交易活动全过程、各环节。

这一架构通过决策、执行、监管三分离和信息、场地等资源共享,让权力由集中变为分散制约、交易由分散变为集中进行,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的同时,消除了有形市场分散运作、缺乏统一有效外部监管和信息、场地等资源不 共享的体制弊端,为公共资源依法交易、规范交易、科学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打造统一规范、阳光透明、监管有力、竞争有序、便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事公开建惩防体系 诚信考核建信用体系 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举措,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公开办事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同时,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从交易中心作为全市招投标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的实际出发,强化领导、健全机构,坚持办事公开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源头上治腐,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

---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筑牢惩防体系建设思想道德防线,规范办事公开程序。如交易中心把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纳入办事公开和惩防体系建设,增强全体人员的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公开办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向各交易主体宣传法律法规,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强化办事公开,加强廉政预防工作;在三楼主屏幕和四楼楼道开辟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阵地,精选通俗易懂的廉政名言警句和乐于接受的精美图案,时刻警醒 中心人员和前来办事的交易主体保持清醒头脑;排查各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整理出70多个廉政风险点,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装裱上墙,随时提醒工作人员避免出错,保障依法公开交易。

---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科技手段为依托,积极推进办事公开和源头治腐工作。如决策、执行、监管三权分离的交易管理体制,实现了交易信息同步公开、交易过程统一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出台监管制度,编制乌海市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转让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梳理业务流程过程中,公开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做到办事公开有依据、执行公开有标准;严格执行市监察局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监督实施意见,落实好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主体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和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负责人和中标人廉洁谈话办法;全市政府投资或政府资金占主导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阶段严格执行‘从检察机关查询报名投标单位是否存在行贿犯罪行为’的规定;以制度+科技的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用计算机技术固化流程,模板化操作,自动化流转,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保障了规范交易。

---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有效公开和 监督。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日常工作中以‚群众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方便群众办事,便于服务对象监督,能办事、办事快、好办事‛为宗旨,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行包括十大项四十三个小项的办事公开,做到能公开的最大限度地公开,绝不留死角,让服务对象一目了然,便于监督。政策法规、制度流程、办事依据、办事程序等能公开的通过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和现场大屏幕、触摸屏全部公开。交易中心设臵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各类交易公告信息通过《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日报》、《乌海日报》、全国性行业媒体和电台、电视台、中国招标采购网、交易中心门户网站、现场大屏幕等广泛发布的同时,还通过群发手机短信的方式,向投标企业会员库成员、采购供应商会员及竞买人发送,确保每个潜在投标人或竞买人及时得到完整、真实、对称的交易信息,提高透明度;强化财政、住建委、交通、林业、水务、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招标人、投标人等交易主体及社会各界的依法跟踪监督,保证有效公开,开标过程中投标人签到、检查标书密封情况、启封标书、唱标和评标及公布中标候选人全部在招标人、投标人和行业部门等监督下公开进行。

信息化建设把交易过程纳入了乌海市电子监察系统,纪检监察人员可随时实时监督软件系统各环节流程操作和业务办理情况,对开标评标现场和服务窗口实时音频视频监 控,资料保存备查,所有交易过程业务办理、监督管理、惩防预警纠错同步化、一体化、公开化,保障了阳光交易。

同时,市政府出台评标专家考核办法,加强对专家出勤情况、工作态度、评标质量、违规事项等的考核评价;出台中标人考核办法,加强对中标人履约情况的检查考核,重点是中标价格的落实、项目经理及现场人员到岗履职情况、现场管理和设计变更等方面,奖优罚劣;严厉打击挂靠、围标串标、低价抢标后弃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一经发现网上通报并列入‚黑名单‛,坚决予以市场禁入,充分发挥失信惩戒和守信机制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诚信信用体系建设。

2011年,由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区各盟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内蒙古自治区惩防体系建设现场会,作为全自治区观摩点,我市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做法和实效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廉洁自律作奉献 高效服务见实效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简述 完善内部制度 升级改造场地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18名正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全部面向全市公开招考、层层选拔录用,当时平均年龄

327 周岁,全部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从选人用人开始。

在保证高效完成日常交易业务,配合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依法编制相关规程、流程的同时,交易中心在工作实际中,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交易各方主体进场守则》、《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责及业务范围》、《保证金收退制度》、《工作人员职业守则、行为准则和十不准工作纪律》、《文明礼貌制度》、《廉洁自律管理规定》、《公开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编制印刷了《公共资源交易法规法律文件汇编》,内容汇集了国家、国务院各部委和自治区及我市在建设、交通、水利、民航等各类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土使用权出让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交易中心内部制度,做到了制度管人。

交易中心还在三楼设立了办事服务窗口,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国土使用权出让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各交易主体无需楼上楼下在各个办公室奔波,所有业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全天工作状态和言行举止都在市监察局的效能监控中。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

交易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体人员的思想教育、素 质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职工队伍。

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公开姓名、职务、岗位,上班不缺岗、下班可延时、节假日可预约,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工作遵循‚三必须‛原则:必须使用文明用语、必须精通业务、必须日事日毕;服务遵循‚三一样‛原则:领导与群众一样、生人与熟人一样、外地人与本地人一样;要有‚四情‛:对交易中心有感情,对交易主体有热情,对交易工作有激情,面对困难有豪情。

交易中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体人员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做为人表率的榜样;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交易业务的能手;积极参与体制改革,做改革创新的先锋;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做履职尽责的模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依法交易的标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廉洁从职的先进;关注工作细节,注重经常督促,强化服务意识,自觉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现象,确保各项制度不走形式;加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预防腐败、反腐倡廉做为第一要务,从思想源头上构筑坚固防线,提高自身拒腐防变、反腐保廉能力;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广泛汲取同行业的成功做法、技术管理等先进经验,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弘扬正气,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交易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制度+科技 推进信息化建设

2011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升级建设软硬件设施,建成了电子监察室、评标专家自动抽取室、评标专家休息室、评标专家门禁系统、变声询标和2个开标室、6个电子评标室,通过电子系统固化业务流程,实现所有项目网上交易。

升级改造后的交易平台布局规范、设施配套、技术服务保障完善,满足了交易各方集中有序、规范保密和封闭管理的要求,实现了五大功能:

---用计算机技术固化运作程序和业务流程,各业务环节和岗位实行办理时限承诺,临近自动警告,延时自动上报;软件中的预警功能与纪检监察部门的电子监察系统对接,实现了交易监督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所有系统操作全部记录备查,提高了监管效能,实现科技防腐。

---通过网上交易平台申报、审批、发布公告、报名、下载招标文件、质疑、上传投标文件、开标、唱标、公示中标结果,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只要符合公开准入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平等身份参与竞争,有利于投标人参与最大化,形成充分有效竞争,促进市场良性运转。

---公告和公示等交易信息由系统自动推送各大发布平台,及时公开;所有业务模板化操作,上一环节完成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自动生成进度统计等各种报表和电子档案; 投标企业报名后,系统自动基于数据库进行资格审查;电脑随机自动抽取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短信确认、密封打印,实现了双向保密;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自动把评分点提交给评委,抓取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和IP地址,比对内容雷同和错漏一致,自动生成评标报告,遏制了评委专家的自由裁量权,为打击串标围标提供依据。

---运用科技手段防止人为因素干扰,如门禁系统让无关人员无法进入评标区,营造了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独立评标环境;变声询标让竞标方与专家始终不见面,防范了人情干扰;在国有资产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中引入网络‚电子竞价‛,竞买人始终互不见面,防止串标的同时,杜绝了竞买人使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排除潜在竞买者的行为,有利于实现充分竞争。

---与市监察局对接的电子监察系统对交易中心办事服务窗口、专家抽取室、开标室、评标室、变声询标、竞价拍卖、谈判、办公区走廊过道等场所全程同步音频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警告、纠正,音像资料刻录光盘长期保存。同时,任何登陆系统的所有操作全部经CA认证、全程留痕、不可抵赖,如对开标、评标、竞价结果等交易过程有异议,可投诉举报并查询相关资料,准确认定责任,实现公开透明。

交易金额过百亿 改革成果见实效

交易中心成立以来,各类项目交易额逐年大幅度上升,截至2011年底,累计完成各类交易事项1021项,总交易额105.48亿元,节资增收7.72 亿元,人均节资增收3510万元,逐步形成了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找关系找平台,不找人员找网络,中标开心,不中标服气的公开、公平、公正氛围。

2011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来交易中心调研后,对我市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做法和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相关单位组团来交易中心考察这一做法。

相关链接:

合肥市委、市政府2006年8月发布《关于建立合肥招标投标统一市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各类政府采购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权转让、国有集体产权股权转让等,必须一律‚进场交易‛,对于‚场外交易‛有关部门不办理后期手续,对相关人员严肃问责。

2007年初,合肥市出台第126号政府令《合肥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对本市市区范围内(包括市辖四区、开发区、政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区)涉及国有、集体资产和权益的建设领域公共资源,实行了统一配臵管理;把全市原隶属建设、财政、工商等7个不同部门涉及招投标业务的11

412 项执法权集中委托合肥市招管办统一实施,在全国率先实现招投标集中委托执法。

改革推行三年来,全市共节约资金、增值资产300多亿元。专家们认为,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合肥模式‛成功实现‚干部少出事、政府少花钱、群众多受益‛,是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土壤的重要经验,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实现权力分解配臵科学化、权力运行规范化、权力监督制约常态化的成功实践。

---摘自2010年8月3日,新华社发《合肥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调查:干部少出事群众多受益》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中,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整合建立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88个,全国有形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积极推动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产权出让和其他专业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地方有形市场,积极推动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统一进场、统一管理、集中交易。

---摘自2011年2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同志在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着力解决招投标方面的突出问题。当前公共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府采购等领域,是以权谋私、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灾区。许多违法违纪问题集中表现在招投标环节。不少招投标流于形式,表面上按程序公开进行,实际上‚暗箱操作‛,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一些掌握资金和项目审批权的部门或领导干部直接或变相推荐施工企业或供货商,背后往往都存在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解决招投标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有具体措施,这里我强调几点:首先,要严格禁止权力介入。政府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高等院校负责人不许以任何形式干预、操纵招投标活动。这要成为一条‚高压线‛,谁碰就依法处理谁。第二,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招投标有形市场。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封锁和垄断,促进有序竞争,保证招投标公开、透明。第三,加强招投标的监督管理。重点是建立健全社会招投标和招标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招标结束后需要修改原定招标条件的,要重新招标,防止有关领导干部和部门与企业串通,弄虚作假。建立健全招投标信息、投标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招投标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并公开的制度。对借用资质投标和出借资质收取费用、违法违规转包分包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摘自2011年3月25日,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 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配臵、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逐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臵的实施范围,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为公共资源交易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逐步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

---摘自201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

目前,全国共建立了集中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市场656个,其中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9个,市(地、州)级140个,县(市、区)级507个。

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专业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改革,水利部、铁道部已决定将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水利、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属地或权限管理原则,纳入地方已建成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或招标投标中心进行交易。

---摘自2011年12月21日,新华社发《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腐败势头初步遏制》

本版策划、文字/牛站

图/石历增 图片内容为市监察局电子监察中心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和现场的全程监控监督的画面。

第四篇:公共资源交易站整改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举措规范乡镇公共

资源交易站工作

针对督查组对我县“工作的督查情况存在的情况,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公共资源交易站的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现就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坚持督促检查。加大力度对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站的督促检查,今年将进行2次督促检查工作,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由县纪工委牵头会同行政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此项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公共资源交易站的机构人员到位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场所建设情况、业务开展情况、存档情况及考勤情况等。建立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站业务工作人员QQ群,便于指导业务及沟通交流,并督促各乡镇街道不断完善各项建设、规范各项业务。

二、强化考核考评。每月对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站业务报表情况进行通报,每月通报一次。每年对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的工作情况一次全面的考核评比并进行表彰。

三、开展业务培训。针对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变动频繁,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的情况,计划每年3月份开展一次业务培训,聘请相关的业务专家进行授课,对象主要是具体业务工作人员。内容主要是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及具体操作。县行政服务中心加强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重点抓好以

下工作:一是培训好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和管理人员。二是帮助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和管理制度。三是对服务工作、业务工作进行考核。四是搭建平台,定期组织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交流工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另外,要求县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对派驻乡镇站、所设在便民服务中心的相关窗口办理业务、办理服务事项的业务指导,对涉及到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尽量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监督。中心将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事效率、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监督,受理处理群众投诉。建立群众办事评议制度,组织农民群众对窗口服务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把县直各部门派驻乡镇站、所的窗口服务工作列入作风整治年活动内容。

第五篇:浅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体制改革

浅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根据我国的经济基础、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一条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如何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如何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中国梦,不是GDP的简单增长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问题,社会的民主、公平、正义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机与活力问题。实现这个目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方方面面的深化改革,其中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现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在以行政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基础上设立的,是以行业部门管理为主的体制。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已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开放原则发生了冲突,传统监督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市场管理的逻辑支撑。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社会公众是公共资源的所有人,行业部门仅是由公众到政府、再由政府到部门的委托代理人。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现行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行为约束机制对行业部门是不适用的,必须有第三方对这种委托代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也就是说,行业部门作为公共资源经营权、决策权的执行者,是以被委托人身份参与交易活动的,属于市场交易主体的一方,与其他参与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处于平等、竞争地位,同样也应该是被监管的对象。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将公共资源交易的决策权、经营权、监管权集行业部门于一身,模糊了在市场交易行为中的权、责、利边界,使之集经营者和管理者于一体,导致了目前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分割、监管缺位、管理混乱的现状。

2.缺乏客观独立的监管主体。现代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非对称信息博弈”并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监管就是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公正、独立,其中独立性是实现监管主体地位的权威性、公正性的保证。以行业为主的管理体制将市场的监管权给予了与交易主体有着紧密关联的各个相关行业部门,不仅造成了监管职能交叉、执法冲突、责任不清、权威不够等弊端,而且加剧了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和“非对称信息博弈”,造成了行业部门对于交易市场的行业垄断,产生“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直接引发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信任危机。

3.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是政府委托行业部门对公共资源进行的市场交易,直接涉及公众利益的市场化配置。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维护主体,有责任、有义务实现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有效监管,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依据现代法治理论,法治的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法治的内容既包括对公民的规制,更强调对公权的制衡,要求在权力运行结构中,必须存在与权力主体相抗衡的权力,通过权力制衡权力,最终实现权力运行的平衡。但是,行业监管体制下的监督是由行业部门通过在管理系统内部设立监督机构对行使权力的内部机构和人员实施的监督,是一种分层式、封闭式、直线式的权力自我监督,这种治理结构在理论上是不可能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也没有真正体现出政府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的完全责任。同时,这种监管体制是将一般市场主体的权利作为防范和控制的主要对象,忽略了对于行业部门权力运行的监督,违背了“法治中国”要求。

4.缺乏预防腐败的治理体系。“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由于现行行业监督体制将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权授予了行业部门,使行业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拥有了“全流程运作”的权力,这种权力在缺乏权力制衡的条件下就是“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寻租”。一方面,行业部门通过行业政策割裂市场,形成市场垄断,如滥设各类资质、资格标准和要求市场主体进行事前审核、登记等;另一方面,少数权力掌控者存在利用职权直接参与或插手市场竞争谋取利益的风险。

5.缺乏规范统一的监管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应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职责分散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各个行业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自建市场、自立规则、自行监管,使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形成了以行业、地域分割的条块结构;形成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碎片化,各自为政,信息孤岛,难以监管。这种架构不仅没有有效实现行业部门对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监管职能,反而造成了监管真空、政府失灵的现状。

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经济环境。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共资源交易为世界之最。公共资源交易如果没有科学的监督管理体制,就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利益输送、滋生腐败问题,这是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旨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益的关键所在,公共资源交易通过竞争发挥市场经济择优择强,优胜劣汰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我国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同体监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为此深化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治理机制。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尽快建立现代社会的治理机制,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机制就是完善现代社会治理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的条条块块、行政化、部门化管理到现代社会规范透明、法制化、社会化管理,在这样一个变革发展中,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创新必将走在前列,必将率先突破行业行政化管理的藩篱,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创新具体的实现形成。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如何打破周期率魔咒时说:“我们已经找出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怎样监督政府,人人怎样起来负责,这需要从法律、制度、程序、机制上逐步实践完善。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把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从行政行业部门交给第三方、市场、社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体的实践形式之一。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透明化,交易的监督权由政府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转移到市场,专家评委以及当事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这里不仅仅是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的科学规范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三、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现行公共资源交易以行业为主的监督管理体制由于自身固有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监督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权力制衡原则。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资源交易运行、管理、监督,以行业部门为主,项目从争取立项到资金计划;从项目招标到项目建设;从项目管理到项目运行;从项目投诉到投诉处理,几乎全由一个行业部门,甚至一个单位来承担。招标人、代理人、投标人、监督人可能就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部门,都归行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行业内部的自由裁量权太大。难以制约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为什么有些权力行业部门的领导人“前腐后继”呢?除其个人因素外,行业部门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权力难以制约,缺乏制衡机制是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十分紧迫。2.社会监督的原则。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按照条条块块一套“官本制”行政化的管理方式运行,成本高、效率低,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社会经济一旦出现问题,人们首先考虑是由哪个部门管,哪个单位负责的问题,找不到单位,就成立新单位,组建临时机构,这样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忙,越来越不够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千变万化,改革创新日新月异,这种“官本制”,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已经举步维艰了。为此,创新社会经济管理的方式,在行政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快社会监管机制的建设十分紧迫,也就是在法律上、制度上、程序上建立人人监督政府的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社会经济的所有领域,年交易额约20万亿元;涉及企业几

十、上百万家,企业的实力、诚信、业绩、人员、技术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单纯靠行政化管理是难以为继的,唯有社会监督才是最全面的监督,当事人之间的监督才是最认真的监督。

3.信用共享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一方面来讲是信用经济,信用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然而社会信用共享机制建设还十分薄弱,严重滞后,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中,信用管理是重中之重,加快信用共享机制建设,完善信用管理办法迫在眉睫。

四、公共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肤浅建议

公共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管理体制的变革,法律法规制度的兴废,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做到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小步快跑。几点肤浅建议如下:

1.制定《公共资源交易法》。目前涉及公共资源交易的法律比较分散,有《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拍卖法》等。由于立法时间较长,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行业部门色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有效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制定《公共资源交易法》从顶层上设计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的法律框架,从权力制衡、社会监督、信用共享、科学规范等方面来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2.构建综合监督、行业管理、社会监督、行政监察有机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各行部门,千家万户,必须统一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法规制度,统一运行程序,统一信用管理,统一科学评标办法。为此,建立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势在必行。社会监督要从法律保障、程序公开、投诉处理、维权职能、第三方公正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应的机制。行业管理和行政监察,要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疏而不漏的管理机制。

3.打造全国“一网一库一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监督提供了新的平台空间,全国“一网”(交易网、服务网、监督网)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阳光透明,运行科学规范,大数据全程监督分析;全国“一库”专家资源共享,统一标准、社会监督、优胜劣汰;全国“一规”统一流程、规范运行、科学高效、择优择强。同时探索推行科学公平、择优择强的公共资源交易评标办法。现行的综合评标法漏洞很多,使串标围标、暗箱操作有可乘之机。目前广州市探索商务诚信评标法,合肥市探索合理低价评标法,对于遏制串标围标都起到了较好作用,建议国家组织力量专题研究探索,尽快出台一套科学公平、择优择强的评标办法,从制度上来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下载公共资源交易现状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资源交易现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芜湖市人民政府令 第54号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3月27日经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4月1日起执行。 市长 潘朝晖 2014年3月28日......

    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 暂行办法》的通知眉府办发〔2008〕2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 《眉山市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交易站2010年工作总结

    荷浦乡公共资源交易站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站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加强了自身建设,......

    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考察报告

    长丰、莆田等地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考察报告 11月22日至24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吴娜丽率领市纪委监察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市政园林局及我办负责人一行9人赴合肥长丰县公共......

    拍卖规则-公共资源交易

    宣州区青弋江文昌镇福川村金锹岭先进组段河滩砂石采挖及生产加工经营权投标式有底价和有最高控制价的增价 拍卖规则 一、此《投标式有底价和有最高控制价的增价拍卖规则》仅......

    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阜新市人民政府令 第95号《阜新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五届阜新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施行。市长 杨忠林 2013年11月7日阜新市......

    2011年公共资源交易半年工作总结

    乡公共资源交易站2011年 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乡公共资源交易站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的......

    2017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十大关键词

    2017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十大关键词 整 合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整合之年,长期以来,分散的市场交易,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交易成本,有的地方和部门排斥外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