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十大关键词
2017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十大关键词
整 合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整合之年,长期以来,分散的市场交易,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交易成本,有的地方和部门排斥外来企业竞争,违规设置准入壁垒,形成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极大地影响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正是厘清线头、打破壁垒的有力抓手。
2017年全国范围内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平台体系初步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从分散到集中、规则从分立到统一、信息从分割到共享、系统从分设到联通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4大板块已全部纳入统一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已全面完成国务院确定的阶段性工作目标。
完成平台层级和场所资源整合。撤并县级平台,推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从4103个整合为1403个,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数量减少65%以上。
完成专家资源整合。8个省(区、市)建立本行政区域统一的综合评标专家库,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运行跨部门、跨行业的国家综合评标专家库。推动15个省份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评审,优质专家资源辐射范围大幅扩展。
完成信息资源整合。开通运行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纵向贯通32个省级平台和386个市级平台,横向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截至10月初,共汇集交易宗数22.35万笔,涉及交易金额13.8万亿元,发布信息220万余条,实现了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一网汇聚、统一公开、信息共享。电子化
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规划了招标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分年度提出了建立完善制度标准和平台体系架构,各类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全面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招标采购的行动目标。按照行动方案,2019年要实现全国电子招标采购系统互联互通,全面发挥监管作用。
2017各省市均制定出台分类统一的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细则、流程、招标(采购)文件范本、电子评标评审办法等配套制度。加快推进不同电子认证数字证书的兼容互认,加强对第三方电子认证数字证书办理的监督管理。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与各行业电子监管系统、国有产权交易系统、信用云南信息系统、药品及耗材集中采购平台、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系统等系统的对接,实现有关信息数据集中交换和互联共享。
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监管,依托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行政监督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横向互联和省、州市、县三级纵向贯通。
探索建立行业监管、综合监管、纪检监察协同联动的投诉举报受理处理机制,逐步推进投诉举报网上受理,及时公布违法违规案件处罚结果,同步推送到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进行公开。
还有省市建立了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信息收集、整合和应用机制。电商
从2013年,中央政府采购建设电商采购平台以来,政府采购电商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国家不断发布政策鼓励并要求政企单位采购向电商化转变,迄今为止,中央、中直、以及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商采购平台,省会和主要城市采购也实现了电商化,2017年,国家电网、中石油、中海油、都进行了电商平台的入围招标,军工领域的电商采购也开始进行了。全国各省市搭建了100多家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此外,50余家央企电商采购平台陆续上线。面如如此蓬勃的发展趋势,除了京东、苏宁这样传统电商以外,以往的办公产品协议供货商和制造商也转型开启了电商之路。
预计到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36.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5%;企业网购市场将有望达到27.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3%。
PPP 2017年PPP采购模式开始在全国铺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管理PPT采购。1月,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PPP中心)发布公告,为财政部PPP专家库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PPP专家;2月,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就PPP项目的信息公开内容、公开方式、监督管理等予以明确,推动PPP市场公平竞争、规范发展;3月,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咨询机构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PPP咨询机构库将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黑名单制度,被列入黑名单的咨询机构五年内不得再入库;11月,印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集中清理入库项目。PPP市场逐步朝着理性、有序发展,在顶层设计、组织保障中加速推进。判例
2017年11月20日,财政部发布了首批10个政府采购指导性案例,主要目的是弥补现行政府采购法律规范的不足及解决政府采购领域个别存在的“同错不同罚”的问题。此次发布的10个指导性案例,都是实践中反映的热点问题。从案例类别看,包括7个投诉案、3个举报案,涵盖了货物、服务和工程等各种类型。从争议事项看,包括了采购人将国务院明令取消的行业资质作为供应商资格条件,代理机构采购程序违法,评分标准分值设置未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相对应,以及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恶意串通,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明材料进行投诉等典型问题。从处理结果看,包括投诉事项成立,驳回投诉,无效投诉事项,责令当事人整改,对供应商、代理机构给予行政处罚等。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有利于规范统一执法判定标准,纠正法律法规落实的执行偏差,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秩序。87号令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以下简称87号令)于2017年7月18日印发,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11日发布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同时废止。
财政令87号文是针对货物、服务招投标实施的操作性规定。它对之前的18号财政部令做出了提升性替代、进一步完善和符合现实行政职能的深化。对使用财政资金开展货物、服务开展招投标工作,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领会中央对政府的放管服要求,解决之前实践中的问题,有着新刻的社会影响,是部门搞好工作的典范。是强化《政府采购法》对货物、服务产品购买的权威性和特殊性的彰显。
87号令一是在强化了采购人的采购自主权的同时也强化了采购人的责任,比较好地实现了采购人的责权对等。二是特别强化了合同履约验收。众所周知,合同履行是政府采购的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实践中,又恰恰被忽略。本次特别强调并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无疑对于完善制度,保障采购目标的实现是巨大促进。
取消注册
自2017年12月28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再开展“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相关工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单位不再受理“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申请。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删去《招标投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三项和第十四条第一款;将《招标投标法》第五十条第一款中的“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招标代理资格”修改为“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一年至二年内代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招标文件模板
2017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编制印发了《标准设备采购招标文件》《标准材料采购招标文件》《标准勘察招标文件》《标准设计招标文件》《标准监理招标文件》等5份货物、服务类标准招标文件(以下统一简称为《标准文件》),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低价中标
2017年,低价中标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西安地铁电缆、毒跑道、合肥公共汽车车站倒塌等事故引发了对低价中标的争议。
财政部印发财政部令87号《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该《办法》提出: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通过符合性审查投标人的报价,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应当要求其在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必要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信用
2017年,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中强化了信用体系建设,做到一地违规全国受限。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完善守法诚信褒奖和违法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并明确由认定部门(单位)通过其门户网站、地方政府信用网站、“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红黑名单。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二十八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主体和相关责任人,如出现虚假投标、围标串标等行为,相关主管部门将失信主体、责任人和失信行为记入信用记录。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逐步实现信用信息的归集、处理、公示和应用。鼓励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对失信企业在信贷担保、保险费率、招投标采购等方面采取限制性措施,强化失信联合惩戒的效果。
第二篇:以改革推进公共资源依法交易
以改革推进公共资源依法交易
访问次数: 1
发布日期:2015-01-13 15:49:21
字体:【大 中 小】
肖建军
〔内容摘要〕 2012年6月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率先在全省建成并投入运行。本文就我市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取得的成效、法制保障、交易特色、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公共资源交易的改革路径提出了制度设计建议。
〔关 键 词〕 交易成效;交易特色;交易问题;改革路径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自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2年6月率先在全省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中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信、高效、廉洁”服务监管宗旨,整合体制资源集中统一监管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阳光交易在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投资效益、维护社会正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制度设计正不断显现改革生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效益正不断显现。
1交易成效
六盘水市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平台运行一年来,依法、规范、统一、集中进场交易初见成效。截止2013年7月19日,中心共受理815个进场交易项目,完成交易项目591个(工程交易403个,政府采购106个,产权交易19个,国土与矿权交易63个),成交金额1172593.18万元,节约和增值资金26979.21万元。这些交易项目的顺利完成,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健全有形阳光交易市场、增强公众法制意识、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净化市场法制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法制保障
公共资源交易是社会转型调整升级过程中涉及社会各方利益关切的系统工程,每一个交易项目的市场选择都需要系统化的法制规范作为支撑。
2.1制度建设先行,保障交易依法公开诚信
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在统一制度规定和执行方面,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加快制度建设和认真落实相关规定。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近年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公共资源交易地方性规范性文件18部,其中,工程建设类8部,政府采购类4部,国土与矿产资源类2部,其它类4部。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发布暂行办法》、《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和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现场监督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5个。以制度建设促进公共资源交易依法科学有序进行。二是中心场内交易服务监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结合交易实际制定了中心内控办法、管理制度79个。中心先后制定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拍卖竞买前预备会议和标后总结会议制度》、《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抽取操作流程(试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项目负责人管理暂行办法》、《评标专家抽取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细化了部室工作职责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对交易流程各环节基本达到了制度全覆盖,做到每个工作步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三是加强公共资源法律法规的学习。汇编了涉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105部法律法规和文件,中心每人发放一册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以制度建设规范中心工作人员、招投标各方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交易服务监管环境。
2.2统一交易信息管理,不断提升交易信息服务保障水平
中心以信息公开为准则,依法积极提供便民的交易信息服务。一是建成和有效运行中心门户网站。开通了新闻动态、公告通知、专业频道、互动专栏、网上交易大厅、交易公示等17个专栏,对交易信息及时、同步向社会发布,为进场各方当事人提供政策咨询和交易查询,公布中心工作动态、交易流程和交易状态等信息,防止因信息不畅和不公开发生暗箱操作。二是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开发了网上招标投标系统及相关的投标企业库、代理机构库;系统具备CA认证、网上报名、招标文件模板化制作、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等功能,目前,正积极筹备试运行有关电子招标投标的相关工作。三是依法建立招标代理机构候选名录库。面向社会公开招录招标代理机构,实行开放式备案入选招标代理机构,对依法成立无不良行为记录的招标代理机构提出申请,均提供办理入库服务。截止目前,政府采购入库的代理机构有18家,工程建设入库的代理机构有61家,拍卖代理机构入有15家。
2.3不断拓展交易项目,努力做到集中进场统一交易
在公共资源交易统一进场交易方面,中心立足“能进则进,进则规范”的要求,不断规范进场交易的各类项目。一是建立了交易项目登记备案工作机制。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土与矿权出让的各类项目,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负责业务咨询和报名验证;按照“规范行为、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依照省的有关规定,率先在全省制定了《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简易程序随机抽取中标人操作规程》,为有关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缩短了交易环节时间,赢得了市委、市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的好评;实行项目负责人工作责任制,打破固定工作时间限制,在中心有关业务部室实行与代理公司、项目业主在交易流程上实行QQ群互动,在法定时限内第一时间给予服务咨询,最大限度缩短项目交易时间,确保项目交易规范有序进行。二是明确了交易范围和项目界限。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通知》(市府办发〔2012〕86号)中心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土出让、矿业权出让、产权出让、公共(含公益)事业管理、特许经营七大类73小项交易项目纳入阳光平台进行交易。目前,有关进场交易的项目种类正在拓展中。
2.4严格统一专家抽取,规范评标专家服务管理
依法从严规范评标专家抽取,依法维护评标专家的独立评审和依法对评标现场进行全程监督。一是依照相关法规统一抽取评标专家。中心依照相关规定和工作实际印发了《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抽取操作流程(试行)》(六盘水资交发〔2013〕6号)。从招标人(代理人)填写抽取专家申请、工作人员核查申请、抽取现场监督和多方现场签字确认等方面完成评标专家抽取流程。目前,从贵州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和市财政局专家库并行运行方式抽取评标专家共1679人次,其中,抽取工程建设交易项目评标专家1274人次,政府采购交易评标专家405人次。二是严格评标专家管理。目前,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六盘水地区专家人数为285人,市财政局专家库的人数为122人。工程建设类项目的评标专家通过计算机终端在开标前24小时内从贵州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政府采购类项目的评标专家在开标前2小时内从本市财政局的专家库中通过自建的专家抽取系统随机抽取,专家在行政监督部门、招标人、中心监督部三方共同现场监督下抽取,经过语音通知和短信确认后,专家在指定时间通过专家通道凭有效证件和手机验证码进入中心评标区,实行专家通道与投标人回避隔离。评标期间专家的通讯设备统一交中心代为保管,评标过程在招标人、行政监督部门、有关部门和中心监督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有效切断评标专家与招标人、投标单位和项目有直接利害关系人员往来;专家评审费支付严格按《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劳务费支付暂行办法》(市资交发〔2012〕6号)执行。三是积极依照有关要求扩展专家数量。中心正积极向市有关部门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按照省评标专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适时研究采取联合行文的方式及时征集我市信息工程、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医疗等相关专业紧缺的评标专家入库,并通过手机短信、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的方式,把评标专家所需的条件和专业情况向市、县各类专业人才进行公布,将社会各领域的优秀专业人才吸纳到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进一步加快充实我市评标专家的数量。
2.5科学制定监督流程,加强场内集中监督管理
在加强阳光交易平台监督方面,一是制发监督的相关法规。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和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现场监督管理制度的通知》(六盘水府办发〔2013〕14号),对公共资源交易实行联合监管现场会商。二是设立了中心内部监督机构。由中心监督部对各类交易活动全过程进行场内监督,负责中心的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以及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具体交易项目实行监督部、信息部、业务部门三重现场监督机制,对专家抽取、开标、评标全过程进行监督。三是建立了通信设备屏蔽与询标答疑变声系统。对评标室通讯信号实行信息屏蔽严防信息泄露,阻断评标专家和相关人员的交流和对接。四是建立了行政监督部门、招标人、社会公众和中心多方参与的电子监控系统。在工作区安装了50余个摄像头和40余台拾音设备,实现了无死角全覆盖,对交易项目的信息发布、专家抽取、开标、评标、拍卖、竞谈等现场状况进行音频视频全过程同步监控录像并储存备案,同时,监控系统与市纪委执法室联网,实现了纪检监察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远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警告纠正,遇到投诉随时调阅,准确认定责任,实现交易全过程留痕,可溯可查。五是加强交易场所语言提示监督。在交易大厅电子显示屏上不间断播出警示标语、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六是畅通监督渠道。通过媒体、网络向社会公示举报、投诉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起了以行业监管部门为主体,中心协同监管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以过程监督为主线,以科技监控为辅助的监督体系,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内外共管、全方位、多层次、合理有效的多元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体系和机制。
2.6切实制定发展规划,科学开展学习培训
一是中心科学制定公共资源交易规划。二是邀请专家积极开展了《政府采购法》、《招投标实施条例释义》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3交易特色
通过一年来的公共资源交易实践,中心按照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依法作为、敢于担当、先行先试,在交易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3.1在全省率先开展小型汽车特殊号牌拍卖,将拍卖所得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惠及民生
一是中心与市公安、财政等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印发了《六盘水市小型汽车特殊号牌公开竞买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工作制度。自去年8月开拍以来共举行拍卖会11期,挂牌会15期,共投放特殊号牌1967块,总成交率47.43%,累计成交金额1125.85万元,并全额上缴市级财政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二是选取小型汽车特殊号段的号码严格在中国凉都交易网上公示,每期拍卖会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公开举行,并按拍卖法的相关规定邀请工商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到现场进行监督。三是在小型汽车代理机构的选取上,做到报名公开进行,按规定随机选取,选取结果在中国凉都六盘水公共资源交易网及有关媒体上进行公示。四是改进拍卖方式采取无底价拍卖与有底价相结合,既满足了更多车主对特殊号牌的需求,同时扩大了特殊号牌拍卖的参与面,增强了市场有序竞争的参与度,提高了拍卖成交率,方便了百姓,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3.2实行标前预备会与标后总结会,认真防控交易风险
一是中心印发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拍卖竞买前预备会议和标后总结会议制度》。对市委市政府关注、社会关心的重大项目,各行业各类型首次进场交易的项目,中心项目负责人认为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疑问的项目实行标前预备分析会。二是对有关重大项目、各行业各类型首次进场交易完成的项目,交易过程中出现争议、存在不足的项目,交易过程中或交易完成后出现质疑、投诉的项目实行标后会议分析总结。目前,召开各类交易项目标前标后会议70余次。做到标前有预判、标中有监督、标后有总结,有效防止减少了交易环节中出现的质疑、投诉,切实提高了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服务保障能力,赢得了行政监管部门、项目业主及有关交易方的信任。
3.3实行勤政廉政双向服务承诺,规范监督与代理行为
依法强化对进场中介机构的服务、监督和管理。今年4月召开了对65家招标代理机构120余人及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培训座谈会。中心与各进场代理的中介机构签订了勤政廉政双向服务承诺书。通过双向服务承诺促进了交易项目的顺利完成,促进了交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勤政廉政服务能力的提升,提高了中介机构代理的工作服务质量。
3.4开设“凉都公共资源交易学习论坛”,共筑服务交易精神文化家园
中心在认真分析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成长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平台新进人员多、进场交易项目新类型多、涉及交易法律法规多、信息管理设备多、服务群体人员多的“五多”特点,自加压力强化政治业务知识学习。自去年10月份中心开设“凉都公共资源交易学习论坛”以来,从工勤人员到中心主任不分职务高低、不分工龄长短、不分资历深浅,立足交易服务与监督的本职岗位,以打造“公开、公平、公正”优质服务平台为己任,开展了25场论坛专题讲座共800余人次参加学习交流。通过领导带头,职工全员参与,干部职工自己讲、相互评、共同帮,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学习力、监督力、协作力和防范力,增强了交易文化建设的思想自信、法律自信和文化自信。
4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和部门对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尚未到位,仍然存在不愿进场集中公开交易的思想误区,影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二是有关公共资源交易的政策制度尚不健全,从更高的层面上需对进场交易有关各方的行为规范、相关交易费用、交易服务平台场内监管定位等需有关政策给予支撑。三是个别串标、围标、陪标等违规现象还时有发生。四是评标专家总量少、结构不尽合理和“两库”并行还未得以有效解决,补抽评标专家和重复抽取评标专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标评标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5改革路径
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上述成长性问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进行革旧布新,以不断提升阳光交易平台的服务监管水平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5.1依法继续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范围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有明确交易范围和界限的公共资源项目要强制进场公开集中进行交易。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通知》(市府办发〔2012〕86号)的要求,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管部门为主体,在巩固和优化现有进场交易项目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依照相关规定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的项目和种类,逐步实现各项公共资源统一进场交易,不断提高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的市场化配置水平,让更多的改红利惠及民生促进发展。
5.2持续实施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公共资源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升防腐反腐的制度执行能力,不断强化行业监管部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意识。认真分析各类交易活动特征,科学制定相关场内交易监管服务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提升实施交易制度细化、量化和标准化的建设水平,加大对制度执行的检查和评估,切实提高交易制度建设的投入产出比。以制度建设促进交易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不断健全公共资源交易长效服务和管理机制,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5.3不断提升阳光平台信息化服务保障水平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系统工程软实力建设。交易中心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吸纳和借鉴外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先进经验,在信息化流程再造上积极进行探索,不断改进门户网站的科学化建设水平和丰富网站信息内容,提高交易信息科学分类管理水平和有序加快电子化招投标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拍卖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全社会对公共资源交易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和扩大对中心入库企业的CA认证工作,积极推进电子化招标工作,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的信息化水平。
5.4积极推进阳光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交易服务工作理念,继续开展和提升中心全员学习培训实践活动。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礼仪文化建设。借助外力和外脑,努力将“凉都公共资源交易学习论坛”办出精品,培育以学促干、以干促学,干学相长积极向上的交易文化氛围。化学习力为创造力、服务力和监督力,不断提高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依法交易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公共资源交易,用先进的思想文化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打造成勤政廉政的窗口、反腐倡廉的阵地,切实维护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和正义。
第三篇:拍卖规则-公共资源交易
宣州区青弋江文昌镇福川村金锹岭先进组段河滩砂石采挖及生产加工经营权投标式有底价和有最高控制价的增价
拍卖规则
一、此《投标式有底价和有最高控制价的增价拍卖规则》仅对本次宣州区青弋江文昌镇福川村金锹岭先进组段河滩砂石采挖及生产加工经营权拍卖有效。
二、拍卖标的及起拍价(设保留价)
本次公开拍卖宣州区青弋江文昌镇福川村金锹岭先进组段河滩采挖及生产加工经营权,储量30万m3(约 60万t原级配砂砾石)。
开采期限为7个月,从2017年10月20日至2018年5月20日止,具体以《采砂许可证》为准。采挖的四至坐标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安徽省宣州区青弋江文昌镇福川村金锹岭先进组段建筑用砂石矿勘查报告>>为准,开采方式采用机械开采。
起拍价为9元/t,最高控制价为11元/t。
成交价只含砂石(原级配砂砾石)资源出让费,不含其他费用。
三、拍卖时间:2017年10月16日 15:00时。
四、拍卖地点: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五、本次拍卖提供的资料,仅供竞买人参考。竞买人可自行到标的现场踏勘拍卖标的,并自行到相关部门查询并了解标的现状,未咨询或对标的不了解而参加竞买的责任自负。一旦做出竞买决定即表明竞买人接受该标的一切现状,本公司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六、竞买人应具备的条件
1、在宣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含)方可参加竞买;
2、竞买人在近3年(含3年)以内从事过河道开采和加工的业绩,计算截止时间为2017年9月30日,业绩依据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徽省河道采砂许可证》为准;
3、竞得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和直供能力,拥有相配套的生产设备,日生产量为不小于2500t/d(碎石1500t/d、中粗砂1000t/d)。
七、竞买人报名前须向宣州区水务局提交以下材料进行资格 审查:
采砂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身份证、法人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无犯罪记录证明、银行征信证明,上述材料须带原件核查,复印件留存。
八、竞买登记手续:经宣州区水务局资格审查,审查符合条件的竞买人,需于2017年10月13日17时前一次性交纳竞买保证金人民币540万元(保证金账户信息为,户名:宣城市宣州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开户行:宣城市农行敬亭支行,账号:12-*** ; 开户行:中国银行宣城市分行,账号:1752 1920 4434),并凭宣州区水务局签发的《资格审查报名通知书》到宣州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报名登记手续。
九、竞买人应在公告规定的展示/咨询期间,详细全面了解拍卖标的具体情况,一旦办理了报名手续,即表明竞买人已完全了解标的情况,承诺遵守《投标式有底价和有最高控制价的增价拍卖规则》等拍卖文件中的相关约定。
十、竞买人进入拍卖现场必须携带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证或法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及个人身份证原件。
十一、竞买人凭报名登记手续和身份证原件并限带两人进入拍卖现场,遵守有关规则、业务程序和会场秩序,不准喧哗,凡违反有关规定,经监督部门宣布取消竞买资格的,应立即退场,并按有关规定处理。竞买人必须遵守会场秩序,不得阻挠其他竞买人竞价,更不能有操纵、垄断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上述行为,将取消其竞买人资格,驱逐出会场并追究其经济、法律责任。
十二、拍卖方式:本次拍卖为投标式有底价和有最高控制价的增价拍卖。拍卖会开始后现场开始接受竞买人的投标报价,竞买人在拍卖人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密封的投标报价单递交到报价箱内,超过规定时间投标报价视为无效。拍卖人收齐所有投标报价单后,现场公开开启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单,当场宣布各竞买人的报价。报价高于最高控价或低于最低控价的视为无效报价,在最高控价和最低控价之间的报价为有效报价,以报价最高者为竞得人。出现两个或多个相同最高报价,则以现场抽签方式确定竞得人。
十三、拍卖师按照本次拍卖的相关规定和拍卖规则,当场宣布成交名单,拍卖师一旦宣布成交,竞买人一律不得反悔,否则必须承担相关责任,保证金不予退还,同时将按照《拍卖法》第39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十四、拍卖成交后,竞得人须当场签订《拍卖成交确认书》,并在拍卖会议记录上签字确认。
十五、竞得人付清所有款项后,必须和宣州区水务局签订《采砂权出让合同》,竞得人方可取得拍卖标的。否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竞得人承担。竞得人取得标的后自行办理本次拍卖成交标的的相关证照手续(所需费用均由竞得人承担)。
十六、特别规定
1、竞得人交纳的竞买保证金(不计息)540万转为总成交价款(出让资源费)。采砂履约保证金存入宣州区水务局账户,合同期内如无违法违规现象,期满后全部退还竞得人(不计息)。
2、总成交价款(出让资源费)不含其它税费。竞得人除须缴纳总成交款(出让资源费)外,还需缴纳其它税费,其它税费据实征收。
3、总成交价款(出让资源费)须在公示期满成交后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交清,超过期限,视为违约,保证金不予退还。
4、竞得人与委托人签订《采砂经营权出让合同》前,应缴纳出让总价款的10%履约保证金,按规定缴纳的其他税费。
砂石资源出让费和履约保证金交纳至宣州区水务局指定账户。
5、竞得人缴清了所有款项后须与宣州区水务局签订《采砂权出让合同》(详见合同文本)。
6、竞得人必须严格依法从事开采活动并服从防洪安全、劳动安全、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通航安全的要求,必须遵守“定点、定时、定船、定量”的开采资源。
7、竞得人必须按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设备功率、准采范围、作业方式、开采深度和弃料方式进行采砂作业,在采区四周设立明显标志。不得将河道采砂权擅自转卖、发包、租赁或以其它方式转让,否则,宣州区水务局有权取消该竞得人的采砂权资格,吊销其采砂证照。
8、禁采期所有采砂船只及机械设备集中停靠在宣州区水务局指定的位置,一律不得从事采砂活动,不得影响防洪安全。
9、竞得人在采挖期限内的砂石只能直供青弋江(文昌段)治理工程施工单位,销售砂石价格不得突破双方签订的最高协议合同价,即中粗砂60元/m3,机破碎石55元/m3。竞得人销售砂石价格超过合同价,由宣州区物价局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罚,并立即整改,整改无效,按违约处理,并终止合同,成交价款不退,并没收采砂管理履约保证金。
10、竞得人应完善环评手续,生产加工污水要达标排放。
11、其他未尽事宜以由竞得人和宣州区水务局协商为准。
安徽金马拍卖有限公司
2017年9月30日
第四篇:公共资源交易经验材料
题记:2012年1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标题为‚惩防并举,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其中讲到了‚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各地有关部门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权等公共资源统一进场、集中交易,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和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将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操作分离,使公共资源交易的决策权、操作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有效地发挥了市场配臵公共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这既是中央对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动公共资源统一集中交易的充分肯定,又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其实,从2008年开始,我市就着手开展此项工作,并于2009年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现在,当我们回头审视我市两年多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历程时会发现:当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解放思想、痛下决心、改革创新,超前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第一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完全符合中央精神与要求 的顺‚势‛之举。
两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具体操作层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检验,方向和做法与中央精神及要求完全一致,在形成自己模式的同时,更为公共资源统一集中交易积累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创新管理体制 实现阳光交易
---我市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综述
决策执行监管三分离 形成协调制约新体制
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要求提出于2008年。同年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市纪委监察局、发改委、建委、交通局、政府采购中心等相关部门,就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先后赴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地区考察调研。随后,《关于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的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出炉,期间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汇报,反复修改实施意见。2009年3月,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市委、市政府从‚发挥市场在公 共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源头治腐‛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思路,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第一个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构建起了公共资源交易决策、执行(操作)、监管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部署;整合原分散在各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区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职能,纳入交易中心依法规范、集中操作,包括房建、市政、交通、水利、林业、园林等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的交易执行职能,做到了交易场所、规则程序、信息发布、接受报名、资格审查、开标评标、专家评委、监督管理、结果公示、中标通知‚十统一‛;各行业行政部门重点履行本行业相关交易活动的监督职能,实现了纪检监察、行业监管、招标人、投标人和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全方位、多元化、伴随式监管各类交易活动全过程、各环节。
这一架构通过决策、执行、监管三分离和信息、场地等资源共享,让权力由集中变为分散制约、交易由分散变为集中进行,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的同时,消除了有形市场分散运作、缺乏统一有效外部监管和信息、场地等资源不 共享的体制弊端,为公共资源依法交易、规范交易、科学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打造统一规范、阳光透明、监管有力、竞争有序、便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事公开建惩防体系 诚信考核建信用体系 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举措,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公开办事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同时,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从交易中心作为全市招投标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有形市场和服务平台的实际出发,强化领导、健全机构,坚持办事公开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源头上治腐,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
---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筑牢惩防体系建设思想道德防线,规范办事公开程序。如交易中心把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纳入办事公开和惩防体系建设,增强全体人员的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公开办事;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向各交易主体宣传法律法规,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强化办事公开,加强廉政预防工作;在三楼主屏幕和四楼楼道开辟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阵地,精选通俗易懂的廉政名言警句和乐于接受的精美图案,时刻警醒 中心人员和前来办事的交易主体保持清醒头脑;排查各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整理出70多个廉政风险点,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装裱上墙,随时提醒工作人员避免出错,保障依法公开交易。
---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科技手段为依托,积极推进办事公开和源头治腐工作。如决策、执行、监管三权分离的交易管理体制,实现了交易信息同步公开、交易过程统一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出台监管制度,编制乌海市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转让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梳理业务流程过程中,公开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做到办事公开有依据、执行公开有标准;严格执行市监察局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监督实施意见,落实好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主体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和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负责人和中标人廉洁谈话办法;全市政府投资或政府资金占主导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阶段严格执行‘从检察机关查询报名投标单位是否存在行贿犯罪行为’的规定;以制度+科技的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用计算机技术固化流程,模板化操作,自动化流转,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保障了规范交易。
---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有效公开和 监督。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日常工作中以‚群众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方便群众办事,便于服务对象监督,能办事、办事快、好办事‛为宗旨,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行包括十大项四十三个小项的办事公开,做到能公开的最大限度地公开,绝不留死角,让服务对象一目了然,便于监督。政策法规、制度流程、办事依据、办事程序等能公开的通过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和现场大屏幕、触摸屏全部公开。交易中心设臵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各类交易公告信息通过《内蒙古日报》、《鄂尔多斯日报》、《乌海日报》、全国性行业媒体和电台、电视台、中国招标采购网、交易中心门户网站、现场大屏幕等广泛发布的同时,还通过群发手机短信的方式,向投标企业会员库成员、采购供应商会员及竞买人发送,确保每个潜在投标人或竞买人及时得到完整、真实、对称的交易信息,提高透明度;强化财政、住建委、交通、林业、水务、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招标人、投标人等交易主体及社会各界的依法跟踪监督,保证有效公开,开标过程中投标人签到、检查标书密封情况、启封标书、唱标和评标及公布中标候选人全部在招标人、投标人和行业部门等监督下公开进行。
信息化建设把交易过程纳入了乌海市电子监察系统,纪检监察人员可随时实时监督软件系统各环节流程操作和业务办理情况,对开标评标现场和服务窗口实时音频视频监 控,资料保存备查,所有交易过程业务办理、监督管理、惩防预警纠错同步化、一体化、公开化,保障了阳光交易。
同时,市政府出台评标专家考核办法,加强对专家出勤情况、工作态度、评标质量、违规事项等的考核评价;出台中标人考核办法,加强对中标人履约情况的检查考核,重点是中标价格的落实、项目经理及现场人员到岗履职情况、现场管理和设计变更等方面,奖优罚劣;严厉打击挂靠、围标串标、低价抢标后弃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一经发现网上通报并列入‚黑名单‛,坚决予以市场禁入,充分发挥失信惩戒和守信机制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诚信信用体系建设。
2011年,由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区各盟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内蒙古自治区惩防体系建设现场会,作为全自治区观摩点,我市改革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的做法和实效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廉洁自律作奉献 高效服务见实效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简述 完善内部制度 升级改造场地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18名正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全部面向全市公开招考、层层选拔录用,当时平均年龄
327 周岁,全部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从选人用人开始。
在保证高效完成日常交易业务,配合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依法编制相关规程、流程的同时,交易中心在工作实际中,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交易各方主体进场守则》、《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责及业务范围》、《保证金收退制度》、《工作人员职业守则、行为准则和十不准工作纪律》、《文明礼貌制度》、《廉洁自律管理规定》、《公开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密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编制印刷了《公共资源交易法规法律文件汇编》,内容汇集了国家、国务院各部委和自治区及我市在建设、交通、水利、民航等各类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土使用权出让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等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交易中心内部制度,做到了制度管人。
交易中心还在三楼设立了办事服务窗口,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国土使用权出让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各交易主体无需楼上楼下在各个办公室奔波,所有业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全天工作状态和言行举止都在市监察局的效能监控中。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
交易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体人员的思想教育、素 质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职工队伍。
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公开姓名、职务、岗位,上班不缺岗、下班可延时、节假日可预约,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工作遵循‚三必须‛原则:必须使用文明用语、必须精通业务、必须日事日毕;服务遵循‚三一样‛原则:领导与群众一样、生人与熟人一样、外地人与本地人一样;要有‚四情‛:对交易中心有感情,对交易主体有热情,对交易工作有激情,面对困难有豪情。
交易中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体人员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做为人表率的榜样;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交易业务的能手;积极参与体制改革,做改革创新的先锋;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做履职尽责的模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依法交易的标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廉洁从职的先进;关注工作细节,注重经常督促,强化服务意识,自觉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现象,确保各项制度不走形式;加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把预防腐败、反腐倡廉做为第一要务,从思想源头上构筑坚固防线,提高自身拒腐防变、反腐保廉能力;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广泛汲取同行业的成功做法、技术管理等先进经验,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弘扬正气,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交易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制度+科技 推进信息化建设
2011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升级建设软硬件设施,建成了电子监察室、评标专家自动抽取室、评标专家休息室、评标专家门禁系统、变声询标和2个开标室、6个电子评标室,通过电子系统固化业务流程,实现所有项目网上交易。
升级改造后的交易平台布局规范、设施配套、技术服务保障完善,满足了交易各方集中有序、规范保密和封闭管理的要求,实现了五大功能:
---用计算机技术固化运作程序和业务流程,各业务环节和岗位实行办理时限承诺,临近自动警告,延时自动上报;软件中的预警功能与纪检监察部门的电子监察系统对接,实现了交易监督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所有系统操作全部记录备查,提高了监管效能,实现科技防腐。
---通过网上交易平台申报、审批、发布公告、报名、下载招标文件、质疑、上传投标文件、开标、唱标、公示中标结果,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只要符合公开准入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平等身份参与竞争,有利于投标人参与最大化,形成充分有效竞争,促进市场良性运转。
---公告和公示等交易信息由系统自动推送各大发布平台,及时公开;所有业务模板化操作,上一环节完成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自动生成进度统计等各种报表和电子档案; 投标企业报名后,系统自动基于数据库进行资格审查;电脑随机自动抽取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短信确认、密封打印,实现了双向保密;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自动把评分点提交给评委,抓取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和IP地址,比对内容雷同和错漏一致,自动生成评标报告,遏制了评委专家的自由裁量权,为打击串标围标提供依据。
---运用科技手段防止人为因素干扰,如门禁系统让无关人员无法进入评标区,营造了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独立评标环境;变声询标让竞标方与专家始终不见面,防范了人情干扰;在国有资产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中引入网络‚电子竞价‛,竞买人始终互不见面,防止串标的同时,杜绝了竞买人使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排除潜在竞买者的行为,有利于实现充分竞争。
---与市监察局对接的电子监察系统对交易中心办事服务窗口、专家抽取室、开标室、评标室、变声询标、竞价拍卖、谈判、办公区走廊过道等场所全程同步音频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警告、纠正,音像资料刻录光盘长期保存。同时,任何登陆系统的所有操作全部经CA认证、全程留痕、不可抵赖,如对开标、评标、竞价结果等交易过程有异议,可投诉举报并查询相关资料,准确认定责任,实现公开透明。
交易金额过百亿 改革成果见实效
交易中心成立以来,各类项目交易额逐年大幅度上升,截至2011年底,累计完成各类交易事项1021项,总交易额105.48亿元,节资增收7.72 亿元,人均节资增收3510万元,逐步形成了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找关系找平台,不找人员找网络,中标开心,不中标服气的公开、公平、公正氛围。
2011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和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来交易中心调研后,对我市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做法和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相关单位组团来交易中心考察这一做法。
相关链接:
合肥市委、市政府2006年8月发布《关于建立合肥招标投标统一市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各类政府采购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权转让、国有集体产权股权转让等,必须一律‚进场交易‛,对于‚场外交易‛有关部门不办理后期手续,对相关人员严肃问责。
2007年初,合肥市出台第126号政府令《合肥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对本市市区范围内(包括市辖四区、开发区、政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区)涉及国有、集体资产和权益的建设领域公共资源,实行了统一配臵管理;把全市原隶属建设、财政、工商等7个不同部门涉及招投标业务的11
412 项执法权集中委托合肥市招管办统一实施,在全国率先实现招投标集中委托执法。
改革推行三年来,全市共节约资金、增值资产300多亿元。专家们认为,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合肥模式‛成功实现‚干部少出事、政府少花钱、群众多受益‛,是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土壤的重要经验,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实现权力分解配臵科学化、权力运行规范化、权力监督制约常态化的成功实践。
---摘自2010年8月3日,新华社发《合肥招投标管理体制改革调查:干部少出事群众多受益》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中,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整合建立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88个,全国有形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积极推动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产权出让和其他专业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地方有形市场,积极推动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统一进场、统一管理、集中交易。
---摘自2011年2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同志在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着力解决招投标方面的突出问题。当前公共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府采购等领域,是以权谋私、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灾区。许多违法违纪问题集中表现在招投标环节。不少招投标流于形式,表面上按程序公开进行,实际上‚暗箱操作‛,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一些掌握资金和项目审批权的部门或领导干部直接或变相推荐施工企业或供货商,背后往往都存在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解决招投标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有具体措施,这里我强调几点:首先,要严格禁止权力介入。政府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高等院校负责人不许以任何形式干预、操纵招投标活动。这要成为一条‚高压线‛,谁碰就依法处理谁。第二,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招投标有形市场。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封锁和垄断,促进有序竞争,保证招投标公开、透明。第三,加强招投标的监督管理。重点是建立健全社会招投标和招标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招标结束后需要修改原定招标条件的,要重新招标,防止有关领导干部和部门与企业串通,弄虚作假。建立健全招投标信息、投标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招投标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并公开的制度。对借用资质投标和出借资质收取费用、违法违规转包分包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摘自2011年3月25日,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 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配臵、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集中管理,逐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臵的实施范围,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为公共资源交易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逐步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
---摘自201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
目前,全国共建立了集中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市场656个,其中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9个,市(地、州)级140个,县(市、区)级507个。
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专业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改革,水利部、铁道部已决定将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水利、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属地或权限管理原则,纳入地方已建成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或招标投标中心进行交易。
---摘自2011年12月21日,新华社发《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腐败势头初步遏制》
本版策划、文字/牛站
图/石历增 图片内容为市监察局电子监察中心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和现场的全程监控监督的画面。
第五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考察报告
长丰、莆田等地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考察报告
11月22日至24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吴娜丽率领市纪委监察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市政园林局及我办负责人一行9人赴合肥长丰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考察,探看平台建设、学习交易管理、问计体制机制、求索创新发展。之前我办已赴莆田市发展服务中心就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经验进行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长丰、莆田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先进做法
(一)长丰县的先进做法。
1、执法职能到位。长丰县对招投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确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招投标组织架构。成立了县招投标市场监督管委会,相关各行政主管部门为成员,负责全县招投标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和重大事项的协调处理,管委会下设招管办。长丰县委、县政府将全县原隶属建设、财政、水利、交通等7个行政主管部门涉及招投标业务的114项执法权集中委托长丰县招管办统一实施,招管办作为全县招投标交易活动的监管主体。省法制办在国家行政执法资格门类目录中专门增设了“招投标综合执法”门类,为招管办工作人员颁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使招管办实现了招投标专业执法,解决行政监督缺位错位的问题,摆脱了因体制和行政隶属关系等因素对招投标公正性的影响。
2、实行自行招标代理。针对招标代理从业机构无序竞争、“中介不中”等问题,该县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十二条“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规定,为防止招标公司与招标人建立利益同盟,招投标中心作为政府投资项目依法应当实行公开招标项目的指定代理机构,统一代理招标事宜。
3、实行有效最低价中标办法。从商务报价最低的投标人开始评起,只要最低价经评审为有效即可中标。同时,开发成本考核系统软件,以大多数投标人的成本为标准衡量投标人是否存在低于成本价竞标。此举既打破了过去招标中存在的围标串标的“潜规则”,又有效地解决了低价中标带来的恶意竞争、标后履约难等问题。
4、全程跟踪,完善监督机制。在招投标过程中实行“事前核准、事中监督、事后备案”,加强对招投标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督;对办结的招标项目进行标后跟踪管理,建立标后项目进展情况登记台账,积极与有关单位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对中标项目的后续管理,防止因恶意竞争导致烂尾工程出现。
5、建立三个企业库,即小型项目库、诚信企业库和大建设企业库。凡100万以下的建设项目可以直接从小项目库中随机抽取,不需要制作投标文件,但被抽中以后必须守约,否则将被清除出库;诚信企业库的企业决不允许挂靠行为;重点项目要在大建设企业库中招标。
(二)莆田市的先进做法。
1、推行随机抽取法确定中标人。《莆田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管理规定》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单项造价在1500万元以下的项目,采用随机抽取法确定中标单位,参与抽取的对象为莆田市本地建筑企业”。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事先明确工程的发包价,招标时间从20日缩短为7日,招标人只需在满足条件要求的投标人中通过随机抽取确定中标单位。该办法推行减少了项目流标,提高了招标效率,降低了投标费用,培育了本地企业成长,有效杜绝了招标人、评标专家及投标人的暗箱操作、不公平评标及串标行为的发生。同时,工程监理、设计(除概念性方案设计外)项目招标,亦采用该办法。此举对正处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中的我市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2、积极推行公共资源网上交易。搭建公共资源全过程网上交易平台,实现招投标各方参与主体通过网络进行备案审核、招标、投标、开评、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实现招标文件模板化、招投标环节电子化、招投标过程无纸化、招投标流程保密化。网上招投标不仅可减轻投标人负担,而且节约社会资源,真正体现“绿色交易”。
二、考察后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几点设想
(一)要执法授权,实行统一监管。借今年我省被国家确定为首个规范与创新招投标试点省份的东风,大力创新招投标体制。市委、市政府把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活动的监管执法职能统一委托授权给市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实施。市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既负责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又接受委员会各成员(即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代为行使招投标执法权,成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统一监管主体。这样既可解决各行政主管部门自管自办、管办不分和监督不到位、缺位、错位等问题,又可有效防止各行业在招投标过程中执行标准不一致的现象发生,变多头招投标为统一招投标,变多数人监督多个部门为多数人监督一个部门,使监督更有成效,运作成本更低,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要创新制度,完善标前管理。一是实行自行招标制度。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自行招标机构,统一代理其招标事宜。二是实行统一备案管理制度。涉及建设项目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公开或邀请招标)及招标组织形式(自行或委托招标)的核准、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的审查备案等事宜统一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受理,切实提高招投标质量和效率。三是实行预选承包商管理制度。分别建立优良承包商库、合格承包商库与不良承包商库;入选合格承包商库的企业才有资格承接国有投资项目;入选优良承包商库的企业享有信誉加分、资格预审直接入围、降低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等优惠待遇;列入不良承包商库的企业,将限制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投标资格或直接清出瑞安市场。
(三)要创新方法,增强标中控制。一是单项造价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型项目可在瑞安本地企业范围内采用随机抽取法确定中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事先明确项目的发包价,招标时间可缩短为7日,可不组建评标委员会;招标人公开随机从合格的投标人中抽取中标人;工程发包价即为投标人的中标价。二是技术要求不高、单项造价金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一般项目可实用有效低价中标法,经专家评审确定未存在低于成本价竞标的,原则上取最低价中标。三是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的或单项造价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宜采用综合评估法,对信誉标、技术标与商务标进行综合评审。四是国有投资的重大民生项目应试行高额工程保函制度,防止挂靠投标、围标串标、层层转包、拖欠职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项目质量与效率。
(四)要强化措施,加强标后监管。一要严厉打击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一经查实,政府投资项目存在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一律清出瑞安市场。二要严格人员锁定管理。对项目经理、总监、主要技术负责人实行锁定管理,投标文件中承诺的项目经理、总监、主要技术负责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不得更换。三要建立标后定期巡查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应当做好项目标后跟踪管理,定期巡查,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行情况与投标承诺不符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处罚。四要建立诚信奖惩机制。依据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工程担保与保险、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将投标企业不良行为纳入银行诚信监管体系。五要建立诚信管理部门联动机制。检察、公安、监察、发改、建设、财政、工商、公共资源交易管委办等部门要建立招投标违法案件联查机制,实施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统一诚信发布平台,并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运用好诚信评价结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维护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秩序。
(五)要科技防腐,推行网上招标。加快公共资源网上交易系统建设,实现网上招标、投标、开标、评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投标单位通过网上下载标书、网上答疑、网上投递标书,投标文件实行CA电子化加密和解密,防止投标信息泄漏,有效减少串标围标行为。采用电脑自动抽取评委,实现评委名单保密,促进评标公正。启用评标现场视频直播系统,加强对评委监督,规范评标行为。网上投标以企业基础信息库为支撑,对弄虚作假的企业,一经发现系统予以自动屏蔽,限制其投标资格,提高违规成本,促进投标企业的诚信建设。
(六)要专家共享,推行远程评标。与省内其他城市(如温州、宁波、绍兴、义乌)联合,成立网上评标城市联盟,借助于网上招投标系统,实行异地远程评标,实现专家资源共享。各地专家不用赶赴同一地点,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共同评标,只要在同一时间通过各自的CI密码进入网上招投标平台便可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