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生猪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2000年至2003年期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徘徊。“非典”过后,猪价开始回升,养猪业盈利状态一直持续到2005年9月之后才迅速下跌。2006年上半年开始,受“禽流感”恐慌、生猪养殖量过剩、食品安全事件等影响,以猪、禽市场为代表,产品价格、养殖效益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大量养殖场(户)倒闭,退出市场,5月跌至“低谷”后又开始回升;
下半年,鸡蛋、鸡肉、猪肉供给相继紧张,畜产品价格在市场力量推动下逐渐回升,年底畜产品行情再现高峰。2007年起至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拉动,全市生猪生产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猪价持续走高,直至现在仍保持在较高价位。生猪生产和价格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后猪价走势如何?生猪生产前景怎样?怎么看待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的发展?等等,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对生猪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的分析,从决定生猪供需矛盾的生猪生产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等各方面因素入手,分析、预测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生猪生产及价格走势,并提出建议,供各级党委和政府指导畜牧业生产作参考。
一、2007年以来生猪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一)2007年生猪生产出现下滑。2007年,全市生猪存栏235万头,比2006年增长7.7%,其中:母猪存栏24.21万头,占比重10.3%,比2006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生猪出栏302.31万头,比2006年减少51.59万头,下降14.6%;猪肉产量22.7万吨,比2006年减少3.35万吨,下降12.8%;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1.5%,比200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9.37公斤,比2006年减少2.7公斤,下降22.4%,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4.69公斤,比2006年减少1.13公斤,下降19.5%。
(二)2008年上半年生猪继续高价位运行,生猪生产恢复性增长。一是生猪继续高价位运行。今年1—4月份生猪价格始终保持在每公斤16元以上,5—6月份后生猪价格有所下降,活猪价格为15.40元/公斤,同比增长88.3%;猪肉价格26.00元,同比增长84.6%;仔猪价格26.00元/公斤,同比增长202.7%。二是生猪出栏不断增加,猪肉产量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180.28万头,同比增长6.2%。全市肉类总产量为17.5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猪肉产量12.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7%。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0.7%,比上年同期的70.5%提高0.2个百分点,生猪对畜产品的贡献不断恢复。三是农民补栏积极性较高,生猪发展后劲充足。截至上半年末,全市生猪存栏达到244.1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9.2%,比上年同期的3.6%提高了5.6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为未来生猪生产奠定了基础;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6.21万头,同比增长23.2%,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比重达到10.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四是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支出回升。2008年1—6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支出131.31元,同比增加48.34元,增长58.3%;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支出71.59元,同比增加18.64元,增长35.2%。五是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稳定增加。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产品收入达到241.42元,同比增加19.81元,增长8.9%。实现畜牧业产值44.8亿元,同比增长7.0%,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8%,比上年的39.5%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生猪产值28.79亿元,同比增长6.5%,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64.2%,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六是规模养殖实现新发展,畜产品加工实现新进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建规模养殖场176个,全市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16081个,出现了一批如鄢陵万龙林禽一体化养殖、**县恒天然奶牛养殖场、襄城县中科禽业、长葛天源生物发酵零排放养猪场和**市畜牧科技示范园等养殖企业。上半年全市新增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加工企业总数达146家,加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培育出禹州豫三元冷冻厂、**太子奶绿源乳业等加工企业。上半年全市申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72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3个,立案查处饲料兽药违法案件82起,没有出现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2008年1至8月份生猪饲养效益基本稳定,但有下滑趋势。我们可以从生猪市场价格、饲料粮平均价格、生产及管理费用和运输费用变化情况来分析生猪饲养效益变化情况。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位运行。其中:2007年3月起,一路攀升;2008年
元月份上升到17元/公斤,并且一直持续到4月份;5月份起,小幅下滑,但仍高达13.8元/公斤;2008年与2007年同月份相比而言,1至5月份高速增长,且增速均在40%以上,3月份起虽然增速回落,但也都在13%以上。而5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滑,8月底达到13.8元/公斤。造成生猪价格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去年下半年迅速扩群的生猪到今年7、8月份已开始出栏;二是奥运期间许多大城市限定猪肉价格严禁上涨;三是7、8月份正值暑假大学生放假期间,大城市需求量减少;四是部分省、区发生疫情,生猪提前出栏,冲击**生猪市场;五是受农民“越贵越不卖、越贱越卖”心理影响,肉联厂乘机打压价格,农民争先贱卖。
2、饲料粮平均价格变化情况。2008年1月至2月,玉米价格上升至最高位,达到1.7元/公斤,而后增速下滑,但8月份仍高达1.6元/公斤;前8个月玉米价格平均上涨13%;2008年1至8月份,豆粕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均在4.0元/公斤以上,同比平均上涨58%。
3、生产及管理费用变化情况。据调查,2007年饲养员工资700元/月,而2008年8月已上涨至1300元/月,增长85.7%;技术员工资1200元/月,而2008年8月份已上涨至3500元/月,增长1.92倍。两项合计,人工费用平均上涨152.6%。
4、运输费用变化情况。由于燃料价格的上涨,运输费用(注:运往上海)也由2007年上半年的4000元/车,上升至目前的8000元/车,平均增长1倍。
5、养猪效益变化情况。(1)2007年:前8个月规模养猪场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00元左右,8月份最高达到350元/头。散养户前8个月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30元左右,8月份最高达到380元/头。(2)2008年:前8个月规模养猪场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50元左右,盈利最高的4月份达到600元/头,7月份开始回落,8月份回落到150元/头左右;大型规模养殖场由于财物费用、管理费用较大,8月份盈利仅为100元/头左右。散养户前8个月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60元左右,8月份回落到180元/头左右。(3)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的原因:2008年7月份开始,养猪效益明显下降,尤其进入8月份以来,生猪市场急剧下跌。导致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的根本原因是饲料价格、生产费用、财务费用上涨而生猪市场价格却呈下降趋势,造成养殖利润空间不断减少。养猪利润的大幅下降,将直接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空间。目前,农民和养殖场户的补栏积极性已受到较大影响,大多在等待观望。
二、生猪发展扶植政策更加有力,环境更加优化
一是国家扶持政策纷纷出台。随着猪价上涨带来的影响逐步扩大,整个社会都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养猪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包括“补贴、保险、贷款”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养猪生产,希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居高不下的猪价。能繁母猪补贴政策:2007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拿出11.06亿元、12.59亿元,按每头50元的标准,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户给予补贴,2008年能繁母猪补贴标准追加至100元/头,补贴政策将于近期正式启动实施。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根据中西部给予差别性补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补贴11.5亿元,11.38亿元。生猪大县奖励政策:2007年中央财政下拨15亿元,对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2008年奖励计划增至21亿元。其中15亿元已按2007年明确的调出大县数量和标准下达各地。这253个生猪调出大县出栏数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生猪良补政策: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1.8亿元,对全国200多个县(农场)900万头能繁母猪实施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截止2008年5月底各项目县已基本完成项目实施任务。2008年补贴资金增加至3.6亿元,项目实施方案已经下发,近期补贴资金也将下达各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2007年中央投入25亿元支持10791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今年再安排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前期申报评审工作全部结束,近期将下达投资计划。良种繁殖体系建设:2007年中央投入3亿元,支持原种场、扩繁场和资源场建设。2008年继续安排3亿元资金,近期将下达项目投资计划。
二是在落实国家和省政策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2007年,全市积极争取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良种体系建设及奶牛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资金6400多万元,拉动社会投资近3亿元,这些资金数量在全市畜牧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此基础上,2008年**市本级畜牧业投入达到550万元,比2007年的340万元增长62%,远远高于全市农业投入增长速度。
三是**生猪乃至畜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的重大举措,徐光春书记提出:**要在促进全民创业上带个好头,先行一步、走快一步、走好一步,打造成为全省最佳创业基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业在**”的口号,并把2008年确立为“环境创优年”,启动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总开关”,积极弘扬创业精神,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为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畜产品加工提供了最为宽松的环境。
三、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生猪市场预测
1、生猪供应将持续增加:受2007年生猪高价、国家生猪扶植政策、农民收入多元化、外届生猪投资更加理性和规模与散养比例趋高、养殖成本逐增、疫情致死率升高、天灾异常、生猪期货信息等多重影响,自去年5月份起至今年6月份,母猪存栏呈现恢复性增长。今年下半年,由于规模养殖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更加充足(高盈利、补贴、贷款等),同时,扶持生猪生产的诸项政策开始逐渐发挥功效。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如不发生突发事件,2008年下半年的生猪供应量仍将持续增加,尤其是至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前期补栏母猪的第二窝和后期补栏母猪的第一窝生猪出栏重叠时,生猪供应量将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大幅增长。
2、生猪需求反弹,猪价呈现为由涨到落的趋势:分析2008年1—8月份生猪价格走势,前期的母猪补栏已经明显地反映到生猪出栏上,猪价走低态势日益明显,尤其是7—8月份,预计9月份前后,生猪出栏的持续增加将同时迎来需求的反弹直至年底,可能会因为春节的阶段性影响保持在较高价位震荡,但距离均衡价位已经不远。2008年7月份新一轮的盈亏周期已经拉开了序幕,到2009年第二季度,猪价有可能接近成本线,2009年春节过后有可能正式进入微利平衡期,分析形势不容乐观。当然,受运输成本、饲料原料、劳务等其他成本趋高的可能性影响,正常区间有可能前移,微利在2008年底到来的可能性也存在。
综上所述,今后的生猪供需矛盾将朝缓和的方向发展,到2009年底达到供需基本平衡。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生猪价格将呈现走低的发展态势,若再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将加快生猪价格走低速度:奥运过后截至12月31日,我国将冷冻猪肉的进口关税将从12%下调至6%,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进口猪肉的增加,并帮助拉低肉价。同时国家对家禽、水产等养殖业的扶植力度以及民众肉食消费的结构性调整都将对猪肉需求产生影响。
四、保持**生猪优势地位与持续发展的建议
面对生猪业发展纷繁复杂的形势,为保持生猪生产在**畜牧业中的优势地位及其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这就是要以品种改良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肉食品深加工为龙头,建设生态肉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做大做强生猪产业链。
1、认真贯彻国家生猪产业发展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抓住国家提供的生猪发展政策机遇,兑现发展奖励,落实富民惠民举措,引导更多人士投资养殖发展。同时,加强生产规划引导,认真配套产业发展措施,抓好良繁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广大农户修、改、扩建圈舍,扩群增养,增加生猪生产。
2、积极引导,加快规模化养殖发展步伐。要进一步总结各地发展规模养殖的经验,以专业村、社、专业镇建设为载体,引导养猪基础较好的地方规模发展,形成区域养殖产业带,引导一些在农业专业化生产分工不断细化背景中,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确立养猪的主导产业。要积极完善种植—养殖—销售产业链,特别是饲草、高产玉米种植上与规模化饲养配套推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介入生猪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成片集中规模养殖迅速提升生猪生产能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品质,提升生猪竞争力。要积极研究和出台对集约化养猪的扶持政策,如:对集约化养猪用地按设施农业对待,只要未改变农业用途,只作备案登记,不另行收费;在小额农贷加大对养猪业支持的同时,对大型集约化猪场建立保险机制,进行大额贷款支持;对大型集约化养猪场实行先征后返或定额奖励进行税费政策优惠;对大型集约化养猪场实行企业登记允许养猪场直接从事生猪运销。
3、积极推进无害化、标准化生猪生产。必须高度重视无害化、标准化生猪生产,要通过科技园区建设、出口猪饲养场基地建设等形式,对圈舍设施、良繁体系建设、种猪饲养管理、仔猪培育、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和使用,疫病防治等推出成套技术,建立科学标准,制定操作规程,对生猪生产实行全程无害化控制,并与加工企业通力合作,积极争取出口认证,畅通生猪外销渠道。在无害化、标准化生猪生产区域,强化政府行为,实行饲料、兽医、兽药准入制,加强检测监督,严格行政执法。
4、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全力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按市场机制解决目前遇到的暂时困难,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创立优势品牌,支持龙头企业改革增效。按“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养殖厂场”生猪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力促进龙头企业与生猪养殖厂场联姻,建立龙头企业出口的受控猪场,以实现饲料、生猪饲养、食品加工、出口的全过程控制。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为养猪业大发展拓展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可以考虑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生猪产业化发展协调机构,对生猪产业化发展进行指导,协调饲料生产、龙头企业、运销、技术服务、生产各个环节的关系;将品种改良、集约化养猪、出口商品猪基地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以加快其进程。
5、严格保护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生猪运销和生猪税费收取。鼓励支持生猪运销,保护生猪运销户的合法利益。严厉打击和取缔生猪运销中的偷逃税费行为和欺行霸市损害养猪户利益的行为。结合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生猪流通秩序进行进一步规范;对生猪税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纠正违规收费,适当降低生猪税费标准,实现应收尽收;结合农村税费改革研究生猪税费征管新模式,保持生猪运销活力,活跃流通促进生产。
6、积极搞好科技示范,加强养猪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生猪生产的第二、三次革命中,防疫和技术服务至关重要。如目前二杂母猪每年需进行7种疫苗10次以上的防疫接种,而无公害标准养猪更需全程的技术服务,这就迫切需要加强防疫队伍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畜牧部门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的同时,要积极搞好科技示范,加快对群众科学养猪的技术培训,养猪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要引导专业场户组建股份制养猪协会,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协会的技术服务职能,并依托协会探索建立生猪养殖风险防范机制和贷款担保机制。可以考虑对基层畜牧部门作些政策倾斜,保持队伍稳定;畜牧部门行政执法与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相对分离,并突出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的重点,在生猪产业化发展中勇担重担,多做一些开拓性务实性工作,为**生猪业大发展、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按照市局“关于开展生猪生产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养殖场、牧业小区、饲养户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仔猪价格平稳,体重20斤左右的仔猪每头400—500元。育肥猪由1月份8.2—8.5元/斤降到现在的7.5—7.9元/斤,近期还有下降的趋势,能繁母猪、二元母猪3000元/头,纯种猪4000元/头,价格平稳。育肥猪价格下降的原因是育肥猪市场供应大于需求、生猪消费不高造成的,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一路走高,最高达到每斤10元,使养殖户积极扩大养殖,加大了今年上半年的出栏量。根据市场情况,我们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逐步回升,然后将维持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
二、成本投入、养殖效益情况
1、专门育肥户的经济效益
收入:230斤体重出栏,每斤7.9元,计1817元。支出:仔猪400元;饲料650斤×1.5元/斤=975元;人工水电100元;防疫治疗80元;圈舍折旧30元;死亡分摊30元。支出合计为1615元。
纯利:1817元—1615元=202元 盈亏平衡点:1615÷230=7.0元
去年同期生猪价格14.20元/斤,基本在盈亏平衡点上。
2、自繁自育户的经济效益
支出:每头母猪饲料2600×1.5元/斤=3900元;仔猪饲料16头×6斤×5元/斤=480元;人工水电100元;防疫治疗100元;圈舍折旧30元;死亡分摊20元;购种猪分摊300元。支出合计4930元。
每头能繁母猪按年产活仔猪18头计算,每头成本4930÷18=273.9元,按市场价400元/头,每头仔猪纯利126.1元。
按专门育肥每头纯利202元,加上仔猪126.1元,每头育肥猪纯利328.1元,自繁自育的育肥猪比专门育肥猪每头多盈利126.1元。
三、生猪补栏情况
据对前岗乡前岗村116户养猪户的调查,今年2月份存栏生猪2059头,比去年同期增加329头,生猪补栏141头,比去年同期减少5头,能繁母猪存栏246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8头,出栏生猪108头,比去年同期减少28头,生猪补栏略显冷清,主要因素是生猪价格不稳,成本增加,养殖户效益减少,风险加大,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育肥户补栏的积极性。
四、猪病发生情况
年初以来,生猪常见多发病有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气喘病、流感等,仔猪发病率较高,约10—20%,死亡率1—2%,对生猪生产影响不大。
五、生猪屠宰加工情况
华正公司1—2月屠宰加工生猪11万头,每月5.5万头,预计全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每头生猪加工成本为1950元,每头纯利为10元。
众品公司1—2月屠宰加工生猪7.2万头,每月加工3.6万头,预计全年屠宰加工生猪80万头,每头生猪加工成本为2000元,每头纯利为15元。
六、稳定生猪生产的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制定长期合理的补贴政策,能繁母猪补贴要实行常态化,并实行对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户给予补贴,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标准化饲养场(小区)建设、生猪良种补贴、省规模饲养场(小区)奖补等扶持政策,继续实行政策性母猪保险制度,构建生猪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对生猪的扶持政策要向生猪大县倾斜,进行重点扶持。
2、实施逆向调控。
对生猪波动实行反周期逆向调控政策,在生猪价格处于低谷时,采取补贴母猪、补贴规模场等措施保护生产积极性,在生猪价格处于高位时,适度扩大出栏,抛售储备肉,平抑市场价格,定期向养殖户发布预警预报,指导养户合理淘汰,补栏,出栏,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防止“多了砍,少了赶,不多不少没有管”的现象,从而避免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
3、转变饲养方式。
大力推广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促进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散户饲养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加强防疫体系建设。
强化无疫区建设,搞好生猪疫病防控,增强对高致病性兰耳病、猪瘟、口蹄疫等主要生猪疫病的基础免疫工作,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对生猪的常见病、多发病也要重视起来,加强防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为生猪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猪源。
5、大力发展加工业。
提高生猪屠宰的加工能力,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增加附加值,同时加强自属养殖基地建设,提高自属供给能力,保证畜产品质量。
二0一二年三月一日
第三篇: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规模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指示精神,我局对全市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如下:
一、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一季度以生猪为主的畜牧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开局好、起步快的良好局面。全市出栏生猪120.52万头,增长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存栏309.86万头,增长4.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母猪24.55万头,增长5.19%,占猪群的7.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3个百分点;仔猪54.56万头,占猪群的17.61%。近期,生猪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严重亏损。4月底,毛猪价格跌至3.8元/斤,5月上旬,毛猪价格回升到4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8%;一等猪肉价格7.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42.3%;肉食品加工企业生猪边口收购价达1.6万元/吨左右,同比下降0.3万元/吨。目前,毛猪价格跌破了5元/斤的成本价,养猪全面亏损,散养农户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45元左右;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50-200元;自繁自养购买饲料的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70元左右;管理水平高、自繁自养自配饲料的规模养殖场盈亏基本持平。由于毛猪价格低、疫病困扰、养殖成本高、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严重伤害了农民养殖积极性,致使农民生猪补栏积极性受挫,将对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将面临严重亏损,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或资金链条断裂,生产能力将受到削弱,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特别是小规模养殖户破产难以避免,退出养猪产业将成为必然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前猪肉价格过低,必然会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吃高价猪肉的历史迟早又会重演。
二是仔猪和种猪交易量大幅减少、价格大跌。4月份,仔猪和种猪行情应当是一片惨淡,随着毛猪价格下跌幅度加大,养殖户已经从少赚进入全面亏损,仔猪补栏量不大,因此,仔猪和种猪交易量进一步减少,价格大跌。优质仔猪6.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2.5元/斤,同比下降65.8%;一般仔猪4.8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7.2元/斤,同比下降60%。2009年一季度的仔猪价格出现了罕见的与毛猪价格两者不同步现象。春节过后,毛猪价格呈持续下跌势头,而仔猪价格并未及时随活猪价格下跌而下跌,而是保持了反弹势头,直至3月底才出现大幅回落。仔猪价格与活猪价格不同步,将潜伏巨大的市场风险。优质种猪(公、母猪同价)4000元/头,同比下降1200元/头,下降23.8%,销售量下降60%,种猪交易量的大幅下降,将可能导致2010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三是猪肉产品外销受阻、猪肉加工企业亏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猪肉产品主要销售地的沿海城市企业倒闭或大量裁员,猪肉需求量大大降低,无猪肉产品出口市场,致使外销受阻,外销量大大减少,以冻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受国外进口猪肉冲击,进口猪肉平均比国内猪肉低3000-5000元/吨,而四川猪肉不再具有价格优势,平均每头猪比东北三省、山东、河南等地的高50元左右,致使外销冻肉销售价格一路下滑,生猪边口接收价1.6万元/吨,去年同期为2.3万元/吨,同比下降30.4%,冻肉销售均价1.4万元/吨,同比下降42.9%。市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12户,年屠宰加工能力达450万头,冷库库容达2.3万吨。目前,预计全市冻肉库存占总库容量的30%左右。威远县的任源公司冻肉库存1100吨,占该企业库容量的55%;资中县福元公司冻肉库存1200吨,占库容量的20%。四川福润公司冻肉库存300吨,占库容量的4.62%。肉类加工企业处于生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状态,每生产一吨分割肉就要亏损2000元左右,因此,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纷纷限量宰杀。
四是工业饲料产量、销售量和价格下跌。由于毛猪价格下跌,规模养猪场为减少饲料成本,多数采用自产自配饲料,因此,造成工业饲料产量和销售量减少,饲料价格下跌。饲料产量下降。一季度,全市工业饲料总产量8.94万吨,同比下降7.5%,其中配合饲料4.88万吨、添加剂预混料0.04万吨,分别下降22.91%、23.2%,浓缩饲料0.91万吨、同比增长23%。饲料销售价格纷纷下降。猪用配合饲料4125元/吨,同比下降4.1%;浓缩饲料6500元/吨,同比下降18.98%;添加剂预混料7000元/吨,同比下降12.5%。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稳中有跌。玉米1800元/吨,同比下跌2.7%;豆粕3450元/吨,同比下跌13.8%;鱼粉8100元/吨,与去年持平。饲料企业销售量下降幅度大。年产量5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饲料销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81%、27.4%;年产量1万吨以下的饲料企业饲料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20%。
二、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
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省猪肉出口外销形势严峻。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国际金融风暴,目前尚难言底。受其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四川省外向型发展的生猪产业面临很大困难。据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1-2省出口冻猪肉2727.74吨,同比分别下降25.51%;省商务厅定点监测企业分割肉外销约4.3万吨,同比下降26.5%。到目前为止,内江市猪肉出口为零。
二是生猪价格进入回落期。根据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生产快速恢复,形成新的供需格局之后,市场价格将会进入回落期,寻找新的平衡点。近两年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生猪产业,陆续出台了能繁母猪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良种补贴、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与此同时,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攀升,且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养殖效益可观,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养猪业,加速了生猪生产发展。从而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使生猪市场价格进入了回落期。
三是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墨西哥、美国等国家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并在全球蔓延,导致民众对吃猪肉产生了一定忧虑,购买量相对减少,致使我国猪肉出口受阻,国内供应充足,国外市场需求萎缩。
四是发展畜牧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调,整个畜牧生产环节周期长,风险大,效益差,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环节却处于盈利,而生产环节处于微利、保本或亏损,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障。往往市场行情好时,大家蜂拥而上,行情差时,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已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三、后势预测
随着夏季消费减弱和出栏高峰的到来,今年2-3季度,生猪价格可能会跌入谷底,并在谷底持续一段时间震荡。预计10月后,随着消费旺季的增加,猪价会缓慢回暖,春节后一段时间会有所回升,并持续一段时间。
从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看,生猪价格的波动一般是3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4个阶段,即市场高潮期、回落期、低潮期和回升期,每一个阶段大约6-9个月时间。目前生猪盈利期已过,已进入回落期,预计在今年10月前,仍保持这种低位运行趋势。
从生猪生产周期看,每出栏一头生猪需5个月左右。在2008年生猪高价位运行的刺激下,春节生猪大量出栏后,母猪存栏增加,仔猪供应量逐步回升,投放量增加,生猪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预计在6-9月份会形成新的出栏高峰期,而此时恰恰是生猪消费的淡季,毛猪价格有可能小幅下跌。
从生猪饲养群体看,主要是千家万户、养殖大户和规模场。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人们就业方式多样化,千家万户的饲养量呈下降趋势,规模大户和规模场的养殖量逐步上升,规模化养猪将出现批量集中出栏,将致使生猪市场供大于求。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人素有喜食猪肉的传统,国内猪肉消费市场稳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半年几大节日和冬季制作腌腊食品的增多,猪肉消费增长,生猪需求总量将会上升,将会带动生猪价格上升。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养猪场户加强种源保护。畜牧业作为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效益低的弱势产业,受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影响巨大。规模养猪户面对目前猪肉市场的“寒冬”,要开源节流,尽量压缩管理成本,增加流动资金注入量,适时调整存栏结构,在强化饲养管理、加大疫病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种源保护,择机淘汰部分经产母猪,选留后备母猪,保护好生猪生产能力。目前,暂不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待时机成熟,增加母猪补栏量,以迎接新一轮赢利期。
2、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整合项目资金。进一步将畜牧项目资金整合,重点向生猪养殖规模户倾斜,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透明、安全、高效,依靠项目来支撑和推动生猪生产。二是继续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继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畜牧业长效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实行保费分级承担,保障养殖户利益,规避疫病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尽快兑现2008年现代畜牧业发展补助政策。生猪规模养殖场业主往往投入了基础建设,就缺乏生产流动资金,圈舍建设好了,猪只投入生产了,但缺少资金购买饲料,且饲料资金需求量较大,将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发展。因此,尽快兑现市委[2008]21号文件出台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补助政策,以缓解生猪规模养殖户巨大的资金压力。
3、建议加大规模养殖户的融资扶持力度。生猪规模化养殖户租赁的土地和生猪圈舍不能作为贷款抵押,存在抵押难和贷款难的问题。建议市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信用联社适当放宽贷款政策,在每个县(区)确定2-3户确需贷款的生猪原种场,给于贷款扶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以杜绝宰杀母猪现象发生,保障下一个盈利期有充足的猪源。
4、建议国家建立畜牧业保障机制。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的规定,要全力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00吨冻猪肉储备任务,以增强养殖户的市场预期,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在生猪市场价格低迷、养猪亏损严重时,建立最低保护价机制,收购生猪作为猪肉储备;建立肥猪补贴政策,与粮食、油料一样,交售一头肥猪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种猪补贴政策,对种猪场种猪给予补贴,保障猪源,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11年7月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生猪监测调查报告
自2011年5月份以来,生猪收购价格从17.07元/公斤左右稳步上涨,到6月下旬,生猪收购价格上涨到19.6元/公斤左右,有的地方一度上涨到20元/公斤。生猪价格一路飙升。
5月生猪生产规模户和散养户共出售肥猪342头,平均收购价格在17.07元/公斤左右,能繁母猪348头,新增仔猪508头。6月生猪生产规模户和散养户共出售肥猪429头,平均收购价格在19.6元/公斤左右,能繁母猪346头,新增仔猪440头。目前一头自繁自养的生猪到出栏时,纯利润在1200元左右。购买的仔猪到出栏时,按目前的价格一头猪纯利润在700-900元左右。通过我们的走访,我镇规模户的出栏和补栏较迅速,散养户能力有限,出栏和补栏的周期很长。面对目前生猪价格一路走高的趋势,我镇的规模户生猪出栏、补栏积极,散养户出栏积极,但很多散养户不准备补栏,原因是现在仔猪的价格高,平均一头仔猪的价格在40元/公斤左右,此时补栏到12月左右出栏,还有很多的风险,依据养殖经验,特别是到秋冬交替时节,气温下降,生猪的疫情较多,风险增大,使得他们有顾虑。
目前生猪价格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粮食、药等原材料的上涨,使生猪养殖成本增加,人工费的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生猪饲养期间,疾病等不确定因素多特别是下半年气温下降期间生猪患病几率更大,这些因素使得生猪在下半年的收购价格不会
有明显的下滑,基本会维持在17.0元/公斤--18.8元/公斤之间。生猪饲料主要是个人配比饲料,成本相对较低,饲料价格平均在2.8元/公斤--3.0元/公斤之间,粮食等原材料也是自己收购。我镇生猪销售渠道主要是个人收购,常年有专人到大的养殖户去收购生猪。
目前正直夏季,气温高,生猪无明显疫情,生猪养殖风险相对低,新生仔猪存活率较高,这个季节生猪比较容易饲养,依据经验到下半年10月以后,生猪患病的几率会增加。
第五篇:XX年关于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XX年关于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XX年关于生猪生产调研报告
我市是全省生猪生产大县之一,从XX年开始纳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生猪产业历来是我市农村经济传统主导产业,其年总产值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的80%以上,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当前,随着国内养猪市场逐渐饱和,我市生猪产业将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为此,我们近期走访了部分养猪大户,就我市生猪产业的发展前景作了一些简单分析和探讨。
一、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生猪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历经多次市场价格的起伏冲击,优胜劣汰多个轮回,现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相当实力的重要产业。据统计,XX年全市出栏生猪万头,存栏生猪万头。全市有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6户,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32户,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户251户,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户2874户。规模养殖户年出栏生猪总数占全市61%以上,高于全国56%的水平。表明我市生猪产业正处在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进程中。养猪行业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正在提升,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正在加强。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一发展进程中,由于缺乏政府指导和监管,绝大多数中小规模养猪场都是自发建立起来的,存在诸多先天或后天性不足,给今后长远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资金投入,猪场规模低下。根据近几年市场综合行情测算,兴办一个自繁自养的标准化规模猪场,其所需投资为每头母猪万元,占地面积为每头母猪45-50平方米。如兴办一个万头猪场,需养母猪650头以上,其总投资就必须在1300万元以上,其占地面积就必须在3万平米(约45亩)以上。目前,我市生猪产业实际情况是缺乏资金,养猪企业(户)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绝大多数只能靠从亲戚朋友和社会上高息筹借,融资数额非常有限,致使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到现在为止,我市养殖规模达万头以上且可称为标准化猪场的仅有鑫德、九恒、华塘三家公司。而有一些改扩建条件好、场地充裕的猪场如金源、天鹅、炎丰、创富等公司,都因投资不足,养殖规模一直徘徊在5000头左右。更多的猪场则是仅能勉强维持现状,根本谈不上拿钱来投资猪场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养猪户这边贷款需求急切,而银行那边却宁可贷款任务完不成被扣发工资,也不愿将款贷给养猪户。处在这样一个融资环境中,猪场的生存也只有听天由命,任其自生自灭了。
(二)缺乏技术力量,生产水平低下。
1、缺乏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在现有的规模猪场中,老板几乎是清一色的非专业人士。由于规模小,管理上又基本上是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很难做到规范。在岗员工队伍中,全市经正规培训的技能型人才不足20人,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奇缺,可谓一将难求。因此在猪场的经营中,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和创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率普遍较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不受重视。大多数猪场生产力低下,缺乏生产发展后劲。
2、自繁自养基数较低。XX年以前,我市实行自繁自养的养殖场不到1/3。大多数养猪场的猪源都是依靠采购,XX年以后,由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大爆发和国家扶持政策出台,一些养猪户开始走自繁自养道路。但是总体比例还是不高。这样一来,由于采购仔猪价格不稳定且成活率低(一般仅为70%左右),养猪效益也随之难以预测,大起大落大盈大亏的现象司空见惯。
3、生产水平低下。衡量一个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四大指标,即饲料转化率、母猪繁殖率、窝均活仔数和母猪年产肥猪数。目前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养猪企业的水平是:饲料转化率:1;繁殖率(年均窝数)窝;窝均活仔数10-12头;母猪年产肥猪数20-22头。而我市通过调查,各猪场生产水平高低不一,就平均水平而言,饲料转化率为:1;繁殖率(年均窝数)窝;窝均活仔数8-10头;母猪年产肥猪数12-16头,差距十分显著。
(三)缺乏防疫意识,防控水平低下
1、猪场建设不规范。无围墙、无大门、无消毒室、无车辆消毒池等,栏舍结构不合理,设施设备落后。
2、环境卫生条件差。无正规排污管道和沉淀净化池,场内杂草丛生,粪尿自流、污水四溢、蚊蝇成群、臭气熏天。
3、选址布局不当。猪场建在人群居住区或主要交通干道旁,人员、动物随意进出,四周喧闹,不得安宁。
4、防疫工作“三无”现象普遍。一是无正规专职兽医;二是无防疫制度;三是无合理的免疫程序。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大多数猪场对疫病的防控能力较为脆弱。一遇外界疫情侵袭,往往都是难逃一劫。如XX年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我市70%以上的猪场均未逃过一劫。如湾头桥镇25个养殖大户,无一幸免。我市生猪产业的实际平均死亡率居高不下,达到6%以上,有的规模猪场甚至超过15%,而在管理好的规模猪场死亡率仅在2%以下。
(四)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无公害化生产水平低下
主要表现在:
1、临床上大量滥用抗生素治疗和保健;
2、使用药物不懂配伍禁忌,中毒现象时有发生;
3、使用药物不执行停药期规定;
4、擅自使用过期药、人用药、违禁药品的现象偶有发生。
三、生猪产业前景分析
(一)发展优势
1、我市是传统养猪大市,具有丰富的生猪饲养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2、我市有地理上的优势,毗邻广东、广西,外销渠道宽广。
3、已初步建成良好的畜牧业服务体系。全市有21个动物防疫站,有160余名专职动物防疫员、90余名村级防疫员;全市设有48个生猪品改人工授精站(点),有专职兼职品改员140多人;有一家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和遍布城乡的150多个饲料销售网点;有20余支专业从事生猪外销的队伍和40多台大型运猪车。
4、作为养猪大市,享有较多的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能繁母猪补助项目、母猪保险项目以及沼气项目补助等。
(二)发展瓶颈
1、成本上涨持续化。包括饲料原料、养猪设备、人员工资、兽药及管理费用等,猪场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2、疫病发生复杂化。由于引种、流通以及防疫漏洞等原因,致使猪场疫病日趋复杂,多病原感染综合症成为猪场新的难点。
3、环境污染普遍化。随着国家对产业环保政策的强化,猪场环保达标将成为一道门槛。如此一来,猪场必将拿出总投资的1/3以上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4、食品安全严峻化。随着国家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对猪场的安全生产将越来越严格,尤其是抗生素、违禁药品和各种添加剂的使用。药物残留和违禁药的查处,将成为猪场生存和发展的生死线。
5、价格波动频繁化。现阶段我国生猪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供需关系调节。而我国整个生猪产业正值整合发展期,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尚不可避免且难预测,仍然对生猪产业构成严重的威胁。
6、融资困难顽固化。根据银行现行规定,贷款必须要有国有土地上的房产做抵押,而我市几乎所有猪场都是属于租赁集体土地。因此,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三)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未来生猪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依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市生猪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朝“规模适度、公司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无公害生产、环保达标、防疫升级和产业链整合”这七个方面发展。
1、规模适度化。综合将来国家粮食产量、生猪产业总体布局和政策导向以及环境资源保护、农民投资能力等因素影响,我市个体猪场的养殖规模宜在100-300头母猪之间定位,年出栏规模XX-5000头。政府应采取政策倾斜,重点培养和扶持这种规模的猪场150家左右,使我市年出栏生猪能力至少稳定在150万头以上。
2、管理公司化。逐步改变目前家庭作坊式随意管理模式,向公司化规范管理模式过渡,形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组合,走现代企业发展之路。
3、经营品牌化。为实现地方生猪产业化,必须实行品牌化经营。要实现品牌化,就必须大力培植产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同猪场”的合作模式,走联合发展之路。从而实现品牌的战略性经营,确保本地区生猪生产效益的稳定性和最大化。
4、生产无公害化。这是确保产品质量、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行品牌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生猪产业要生存、要发展,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必由之路。
5、环保标准化。环保作为一项国策,各行各业都将接受政府的监督,生猪产业是一个对环境污染较大的行业,不可能永远像过去那样任期随意发展,环保评估肯定会成为一项硬性条件。
6、防疫规范化。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猪场疫病的发展将不断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给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那种单靠打疫苗和大量使用抗生素保健的方法,实践证明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由于耐药性使疫病更加复杂化,由于药物残留使猪肉产品无法达标而遭查处。因此,猪场防疫工作必须更加规范,依靠优化环境、更新设备、改良品种、平衡营养、中草药保健、疫苗选择性防疫、加强消毒、灭蝇灭鼠,全进全出等科学管理综合手段,走生态养殖之路。
7、产业链整体化。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出于产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生猪产业要做强做大,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产业链整合,将本区域本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分散的个体,通过一定的形式整合组织起来,减少内耗,形成合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取最大的效益。目前,有些地方正在兴起的协会、合作社、联合体等组织形式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理想规范的猪场应该是座落在远离村庄和公路主干道的某个幽静之处。它是某一合作组织中的一员,规模适度,四周有高墙与外界相隔。大门口一条醒目的“特殊性防疫单位”标语和消毒设施警示人们“防疫重地、闲人勿入”。场内冠木林立,绿草茵茵,栏舍整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设施齐全。污水经沼气利用和有氧、无氧循环发酵沉淀后排放标准可直接养鱼。猪场管理规范,人员训练有素,通过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利用营养平衡、生态优化、中草药保健、辅以疫苗免疫的防疫升级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其药物残留,实现无公害化生产,确保生猪安全和肉品质量。
四、对策探讨
综上所述,我们当前需要从政策层面和生产层面两个方面分别采取相应对策。
(一)政策层面
1、制定市域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使我市生猪产业发展有一个基本走势图。这里面应包括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布局、总体规模、产业链连接、阶段性目标以及配套改革和措施。
2、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里面主要包括品种改良、防疫灭病、饲料供应、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撑等服务体系。要在整合现有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进行设置,使各服务体系之间能够有效地联动起来,形成“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系,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目的带方向性的培育生猪产业。要结合国家的扶持政策和项目,合理地出台符合本市实情的扶持政策,重点在土地、补贴和融资等方面给予有力扶持,使整个生猪产业合理有序地向前发展。
4、积极引导成立各种形式的养猪合作组织。走“龙头企业+规模猪场+农户”的联合发展路子。全市按区域重点培育3-5个年出栏生猪在万头以上的龙头企业,同时培育200户以上年出栏千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然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起多个合作组织,在全市形成生猪产业群,树立品牌,统一管理,团结合作,高效运行,打造生猪产业的“航空母舰”,从而整体提升抗击市场风险能力。
5、加大培训力度。要组织劳动、畜牧等有关部门对有意愿投身生猪产业的农民工免费进行岗前培训,并将他们迅速充实到本市各规模猪场中去。一方面解决了各规模猪场技能型人才奇缺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农民工的就业。同时,对提高我市的养猪水平也往前推进了一步。以后根据我市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各规模猪场的需求,将这种人才培训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
(二)生产层面
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我市统一的猪场技术标准,为生猪产业提供具体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我市生猪产业的综合效益。
2、加快各规模猪场标准化栏舍的改扩进程和养猪设备的更新升级。不断夯实发展生猪产业的“硬件”基础。
3、大力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模式。逐步改变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小地主式”的不良形象和经营方式。尤其在用人用工制度上要有新突破,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给他们人格尊重和发展平台以及合理的工资报酬与福利待遇。保持一支稳定的积极向上的职工队伍,确保各项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4、稳定发展母猪生产,确保本市猪源供应。大力提倡规模猪场实行自繁自养,也鼓励专业分工式合作,即由专业性仔猪生产场定向为专业性育肥猪场提供仔猪。
5、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密切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始终站在科技发展前沿,把我市的养猪技术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