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操作规程

时间:2019-05-14 08:3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操作规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操作规程》。

第一篇: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操作规程

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操作规程

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一律采用投入产出法,其操作规范如下:

一、酒精生产工艺及特点 酒精生产耗用原材料比较单一,主要耗用农产品原料为玉米,经预榨、浸出、粉浆、加酶、酸化、糖化、发酵、蒸馏等程序制成酒精,酒精度为95°左右,副产品为酒糟。酒精生产用农产品单耗能够准确计算,且各企业间单耗标准趋于一致。

二、农产品单耗的测算 以2011年企业实际发生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测算农产品核定扣除标准。依据2011年度企业会计账簿记载产出的酒精数量和农产品实际投料数量,计算出每吨酒精耗用农产品的单耗数量。计算公式:酒精农产品单耗数量=当期农产品实际投料数量÷当期酒精的生产数量 测算完成后,填写《酒精农产品单耗标准测算表》(见附件一)。

三、日常进项税额的计算

(一)酒精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的计算以库存商品账记载的当期销售酒精数量,依据农产品单耗数量计算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用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含税)和农产品增值税进行税额扣除率(17%)计算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计算公式: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17%÷(1+17%)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当期销售货物数量×农产品单耗数量 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期初库存农产品数量×期初平均买价+当期购进农产品数量×当期买价)/(期初库存农产品数量+当期购进农产品数量)

(二)免税产品的进项税额分摊。酒精生产过程中,除产出酒精外,副产品为酒糟,酒糟作为免税产品,在农产品单耗数量的计算上未进行分摊,其应负担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计算,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酒糟销售额÷(酒精销售额+酒糟销售额)

三、实例说明 实例1:甲酒精厂,年酒精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耗用玉米约35万吨左右,从酒精的生产工艺来看,主要耗用农产品为玉米,产出为95°左右酒精,副产品为酒糟。2011年该纳税人耗用玉米35.65万吨,生产酒精11.1万吨,产出酒糟9.7万吨。2012年7月该厂销售酒精8000吨,平均单价为6371.26元/吨,实现销售收入5097万元,销售酒糟1万吨,平均单价200元/吨,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期初库存玉米12万吨,平均购买单价2100元,本期购入玉米3万吨,平均购买单价为2200元。

(一)该厂农产品单耗数量测算 酒精农产品单耗数量=当期农产品实际投料数量÷当期酒精的生产数量=35.65÷11.1=3.21吨。

(二)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的计算 2012年7月1日后,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实行核定扣除。按下列方法计算农产品允许扣除进项税额,并每月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申请表》(见附件二),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方准予扣除。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12×2100+3×2200)÷(12+3)=2120元 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8000×3.21=25680吨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25680×2120×17%÷(1+17%)=791.03万元 酒糟属免税产品,如在不考虑水、电进项转出的情况下,当期应转出农产品进项税额=791.03×200÷(200+5097)=29.87万元。

第二篇: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抵扣操作实例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抵扣操作实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在部分行业开展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涉及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行业。值得纳税人关注的是,该通知除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实施核定扣除办法,不再凭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外,扣除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将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由现行的13%修改为纳税人再销售时货物的适用税率,即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3%税率的,则扣除率为13%,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7%税率的,则扣除率为17%.现行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农产品适用税率为13%,是国家对农产品的优惠税率。以用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加工17%适用税率的货物为例,如果原料扣除税率为17%,则4%的优惠就得以享受;如果原料扣除税率为13%,就享受不到这种优惠,相当于上一环节的优惠被下一加工环节给补了回去,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实际税率高于其他工业企业17%的税率。这就是常说的“高征低扣”。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财税[2012]38号文件实施前,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政策采取的一种隐性财政补贴的方式,允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或从小规模纳税人手中购进的农产品,可凭普通发票作为抵扣凭证,按照购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即以购买价直接乘以13%的扣除率计算,而不是将购买价按含税货物价税分离后,乘以13%的适用税率计算。以增加企业的增值税扣除额,消除高征低扣对加工环节的税收影响。当然,消除高征低扣只是隐性财政补贴的对象之一,下面的案例能说明这个问题。

案例1

某产品的销售价格是100元/件,原料成本是65元/件。这里的原料成本进项税额假设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以适用税率13%按含税价格计算,每件产品应缴纳增值税额为9.53元(100×17%-65÷1.13×13%);第二,以扣除率13%计算,每件产品应缴纳增值税额为8.55元(100×17%-65×13%)。以年实现销售60万件产品计算,用扣除率13%计算的进项税额可消除高征低扣产生的影响58.8万元[60万件×(9.53-8.55)×100%].从上例可以看出,隐性财政补贴的税收政策,消除了一部分高征低扣对企业的税收影响,但同时造成了另一种不合理的进、销项税额倒挂现象,使得这种隐性财政补贴违背了立法的初衷。

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该原料不是用来加工产品,而是直接用于销售,并且是以原购入价格对外销售,销售价格应换算为不含税价格,应缴纳增值税额-0.97元(65÷1.13×13%-65×13%)。也以年销售60万件产品计算,用扣除率13%计算的进项税额,可产生进、销项税额倒挂58.2万元(60万件×0.97×100%)。

由于购进的农产品直接用于销售,其扣除率和适用税率是相同的,此时就不存在高征低扣现象。如果继续采取隐性财政补贴,就出现了销售利润较低时,进、销项税额倒挂的不合理现象,只有当利润水平与隐性财政补贴相等的情况下,进、销项税额才持平。因此,财税[2012]38号文件的出台,可以说是对“高征低扣”及“进、销项税额倒挂”现象的纠正。

案例2

某乳品加工企业2012年销售10000吨乳品,实现收入5200万元,原材料单位消耗为1.196万元/吨,原材料平均购买单价为4500元/吨(本案例不考虑加工成本及不同税率的货物销售价格不同等因素,以投入产出法计算)。

1.假设该产品为动物的乳汁和经净化、杀菌等加工工序生产的乳汁,适用税率为13%.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扣除率÷(1+扣除率)=10000×1.196×0.45×13%÷(1+13%)=619.17(万元)。

应纳税增值税=5200×13%-619.17=56.83(万元)。

2.假设该产品为鲜奶加工的奶制品,适用税率为17%.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1.196×0.45×17%÷(1+17%)=782(万元)。

应纳税增值税=5200×17%-782=102(万元)。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发现,根据财税[2012]38号文件的规定,销售收入、原料单耗、原料成本相同而适用税率不同的货物,进项税额是“高征高扣、低征低扣”,产生的税负差比较合理,高税率货物承担高税负,低税率货物承担低税负,不存在税收负担扭曲现象。如果再以财税[2012]38号文件实施前税法规定的13%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看看两种不同税率乳品的税负情况。

首先,按13%扣除率计算出当期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99.66万元(10000×1.196×0.45×13%),再对两种适用税率的乳品产生的增值应纳税额进行比较。适用税率为13%的乳品,其适用税率与扣除率一致,如果再进行隐性财政补贴,则可形成进、销项税额倒挂,应纳增值税-23.66万元(5200×13%-699.66);适用税率为17%的奶制品,适用税率高于扣除率,此时进行隐性财政补贴,则可实现立法的初衷,应纳增值税为184.34万元(5200×17%-699.66)。

其次,将上述计算结果和财税[2012]38号文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原办法对适用税率与扣除率一致的乳品补贴有点“过头”,使得已经产生法定增值额56.83万元的乳品,不仅征不到税,还要对其隐性补贴-23.66万元;而对适用税率高于扣除率的乳品则补贴不足,产生多征82.34万元(184.34-102)税款的现象。

因此,财税[2012]38号文件的出台,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扭转,根据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决定购进货物的抵扣率,解决了长期以来高征低扣的不合理现象。

第三篇: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在皮革鞣制加工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在皮革鞣制加工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5]4号

根据《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在皮革鞣制加工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公告》(豫国税公告〔2015〕3号),自2015年3月1日起,我省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皮革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试点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2〕35号)等有关规定,现将皮革鞣制加工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试点纳税人应自执行豫国税公告〔2015〕3号之日起,将期初库存农产品以及库存半成品、产成品耗用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作转出处理,并于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期初库存农产品以及库存半成品、产成品耗用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表》(附件1),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原则上应于2015年6月30日前转出完毕,形成应纳税款的缴纳入库。纳税人如选择分期转出缴纳,应将应转出额、每期转出额报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对因转出进项税额形成的应纳税额较大、2015年6月30日前缴纳入库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省辖市国税局可决定延长转出时限,但最迟不得晚于2015年12月31日。

主管国税机关应做好试点纳税人期初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审核及转出工作,加强进项税转出数额的核算和申报管理,辅导试点纳税人做好截至2015年2月28日的库存农产品以及库存半成品、产成品的帐实核对、登记、确认以及应转出进项税额的确定工作。

二、试点纳税人利用自产或委托加工的皮革进一步加工箱包、皮鞋、服装等其他产品的,应根据当期销售的其他产品中自产或委托加工皮革的耗用比例,计算皮革的耗用数量,再根据皮革对应的农产品核定扣除计算方法,计算当期销售其他产品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三、除本公告第二条规定之外,试点纳税人购进的农产品原料或生产产品种类不在豫国税公告〔2015〕3号第二条规定的范围,没有全省统一扣除标准的,应填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纳税人申请核定表》(附件2),向其主管国税机关提出扣除方法和扣除标准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层报至省国家税务局,由省国家税务局根据财税〔2012〕38号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审定,审定后的扣除方法和扣除标准仅适用于该纳税人。

四、试点纳税人实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后,有关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申报问题按税务总局公告〔2012〕35号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执行。主管国税机关应辅导试点纳税人按规定填写申报表,正确计算和申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五、根据财税〔2012〕38号文件“对以单一农产品原料生产多种货物或者多种农产品原料生产多种货物的,在核算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和平均购买单价时,应依据合理的方法归集和分配”的规定,结合此次扩大试点行业实际,试点纳税人生产豫国税公告〔2015〕3号第二条规定主产品的同时生产多种副产品的,以主产品销售数量和扣除标准计算农产品耗用数量和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副产品不计算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试点纳税人认为前述规定不符合其实际的,可以根据财税〔2012〕38号文件规定,在确保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不重复抵扣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分配计算方法,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执行。纳税人应按确认的分配计算方法准确、详细计算应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并妥善保管有关计算数据和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六、本公告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1.期初库存农产品以及库存半成品、产成品耗用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表

2.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纳税人申请核定表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2015年2月15日

第四篇:江苏国税公告2012年第1号-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公告

2012年第1号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为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将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农产品核定扣除办法是为了加强农产品进项税额管理,完善农产品增值税征扣税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该办法的推行将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各地应加强政策宣传及培训,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二、主管税务机关应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结合日常征管实际,按《通知》的规定,将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试点纳税人,对“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生产行业”简称试点行业)全部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范围。

三、根据省国税局前期测算及全省实际情况,报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公布适用全省试点行业部分产品的扣除标准(附件1)。今后省国税局将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公布或调整适用全省试点行业产品的扣除标准。

除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白酒生产企业适用各自的扣除标准外(附件2),其他白酒生产企业使用我省公布的统一扣除标准。

四、根据《通知》所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八条、第十二条规定,我省试点纳税人应按投入产出法、成本法,依次选择相应的核定扣除方法,并计算确定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试点纳税人应按照已经公布的统一(全国或者全省)扣除标准,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确定该产品当期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认为全省已公布的扣除标准与本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差异较大的,可按规定在次年1月15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仅适用于该试点纳税人的核定申请。未经省国税局审定或者省国税局下达审定结果前,试点纳税人仍应按已公布的扣除标准计算确定当期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对总局、省局未公布统一扣除标准的试点行业产品,试点纳税人可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仅适用于该试点纳税人的核定申请。

新办试点纳税人或者试点纳税人新增产品的,可采取参照法,即参照所属行业或者生产结构相近的其他试点纳税人,确定农产品单耗数量或者农产品耗用率,并在投产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备案资料见《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备案表》(附件3)。

五、根据《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申请核定的程序及资料要求:

1、试点纳税人应于当年1月15日前或自投产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扣除标准核定申请,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①申请核定扣除标准的申请表(见附件4); ②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可用图表方式表述); ③需核定的每种产品类型及原材料构成情况;

④对以单一农产品原料生产多种货物或者多种农产品原料生产多种货物的,试点纳税人应报送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及比例;

⑤农产品扣除标准的测算方法,或者扣除标准的测算说明,包括本行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范性证明文件。

2、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受理试点纳税人核定申请起10个工作日内,派两名或以上税务人员进行实地核实,并制作《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工作底稿》(见附件5)。同时组织货劳、法规、征管、监察等部门成立核定小组,于完成实地核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确定初审意见,上报省辖市级国税机关。

3、省辖市级国税机关对主管税务机关上报的资料进行复审,对同类行业扣除标准差异较大的纳税人应重点核实,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通过复审的资料上报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复审未通过的退回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审查。

4、省国税局设立扣除标准核定小组(由货物和劳务税处牵头,会同政策法规处、督察内审处、监察室、征管和科技发展处等部门组成),对各地上报的资料进行最终审核评定,并于审核评定结束10个工作日内下达核定结果。

5、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接到核定结果3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告。

六、为确保《通知》自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各省辖市局应以正式公文形式,统一按行业对其所属试点纳税人、产品及扣除标准进行汇总归集(包括期初存货进项税额转出额统计表),填列电子信息(附件6),申请核定的附纸质分户资料,于2012年7月31日之前报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省局将于2012年8月5日前下达核定结果。主管税务机关应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告核定结果。

七、试点纳税人应自执行《通知》之日起,对期初库存农产品以及半成品、产成品耗用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依据合理的方法一次计算清楚,在2012年12月31日前做分期转出处理,并做好台账管理。

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后续监管,对划分不清或转出金额明显不合理的,由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核定。

八、对使用成本法和参照法核定进项税额的试点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于次年一季度前,根据试点纳税人本年实际成本对当年已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进行纳税调整,并将调整税额一次性计入核定当月的相关科目。

九、试点纳税人如因生产经营方式变化等原因,不再适用购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应于变化当月告知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进行清算调整。

十、各地对于《通知》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省国税局反馈。

十一、本公告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

第五篇:农产品核定扣除的效应分析1

农产品核定扣除的效应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2年起,国家陆续下发了一系列试行农产品增值 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税收政策。武夷山市为武夷岩茶和红茶的主产区,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试行新政策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完善管 理的征管建议。

(一)、政策回顾

2012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在部分行业 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 【2012】38 号)(以下简称新办法),规定自 2012 日起,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3个行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再凭增值税 扣税凭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改为按照主管税务机关核定 的扣除标准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财税【2013】57 号规定,自 2013年9月1日起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部门可商同级财政部门,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 划单列市)特点,选择部分行业开展核定扣除试点工作。自2015年10月1日起,福建省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精制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

(二)、农产品核定扣除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半年的试行,茶业行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新办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既维持了现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不变,又消除了企业对所谓“高征低扣” 的误解,消减了原来凭票定率扣除的种种弊端,有利于相关企业规范财务核算,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核定扣除办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1、核定扣除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1)扣除标准过于“一刀切”。在农产品增值税进项核定 扣除办法中,按照规定的核定方法顺序,一般使用“投入产 出法”来计算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而在运用“投入产出法” 时,一律使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计算和衡量。表面上 看这是一种公平、公正的做法,但实际上很多小型企业受机 器设备、生产工艺、工人熟练程度、管理技术等因素制约,其实际能耗要高于理论上的行业标准,耗用多而抵扣税金 少,无形中增加了其税收负担和生产成本,不利于这些企业 的发展。

(2)归集和分配方法不够明晰。实际生产经营中,绝大多 数企业用单一农产品原料生产多种货物或者多种农产品原 料生产多种货物,所用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并不是单一的。这 种情况下,试点纳税人在核算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和平均购买单价、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和农产品耗用率时,应依据合理的方法进行归集和分配。采取何种合理的方法,试点办法并没有明示,导致基层税务机关在指导试点企业落实政策时感到迷茫。特别对于产品品种特别多且有产品深加工的企业,怎样进行合理归集和分配,更是试点企业和基层税务机关感到棘手的问题。

(3)计算过程繁琐不易操作。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因选择的计算方法不同,或对原料与产品进行归集和分配的方法不同时,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如以外购农产品生产的货物就有三种计算方法,即投入产出法、成本法、参照法,无论哪一种方法计算量都非常大,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农产品耗用率,特别是外购农产品直接销售的损耗率等,是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容易产生争议的焦点。另外武夷岩茶品种繁多,原材料采购价格相差较大,且岩茶收购具有季节性,在计算当期农产品购进单价时纳税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计算更合理,销售茶叶品种与购进农产品品种相差较大的,所采用的农产品扣除单价明显不匹配。(5)购进农产品虚价问题依然存在。企业产品收购单价是影响企业进项税计算的关键因素,收购产品价格由企业自行填开,如何开、开多少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且收购的对象为个人,实行现金交易,发票开具很容易失真。如果不从农产品收购源头加强管理,仅仅从改变计算方法来加强对农产品增值税的管理是不够的。虽然试点办法规定,试点纳税人购进的农产品价格明显偏高或偏低,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但是税务机关如何界定价格明显偏高或偏低,往往成为税企双方争议的焦点。

二、核定扣除办法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的监控。企业产品收购单价是影响企业进项税计算的关键因素,且收购产品价格由企业自行填开,企业可以采取故意虚增或者降低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来对可抵扣进项税额进行调节。虽然新办法规定,试点纳税人购进的农产品价格明显偏高或偏低,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但实际上武夷山岩茶原材料品种繁多,且不同地域所产原材料价格天差地别,税务机关很难界定价格是否合理。

(二)对茶叶销售情况的监控。茶叶属于快速消费品,个人消费量比较大,根据对我市茶企业的调查情况看,现在我市的茶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在收入方面,茶企业与客户之间大部分都是通过现金交易方式结算,取得的茶叶收入不开票也不作收入,税务机关对企业销售数量、金额难以掌控。

(三)企业核算能力普遍偏低与核定办法较高的核算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1)会计从业人员本身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受所从事行业较为粗放的影响,一般经济实力较弱、规模较小、员工待遇较低的企业,往往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较低,很难聘请到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甚至相当部分企业聘请兼职会计进行核算,造成该行业财务核算能力普遍偏低。

(2)核定扣除办法的核算具有较高要求。一是核算数据增多。在实际执行时,纳税人需要在每个月末计算期末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进而结合产成品销售量以及核定扣除标准计算允许抵扣的农产品进项税,特别是规模较大、茶叶品种较多的企业,财务核算难度尤大。

(3)核算项目增多。以往凭票抵扣时,财务人员主要关注收购凭证有无多开、虚开,开具是否规范。而试行核定扣除办法之后,财务人员除了购进农产品发票的相关信息外,还要重点关注进项税额计算过程中各项数据指标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量。

(4)核算方法的理解出现容易偏差。例如,个别财务人员对核定扣除办法理解不到位,对应作含税处理的购买价格当作不含税价格处理,导致计算出来的进项税额偏大;个别财务人员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较大较频繁的情况下,直接采取最新市场价格代替期末加权平均单价法计算进项税额,导致进项税额计算不够准确等。

(5)个别政策条款实操性较难。核定扣除办法虽然对如何 实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十分明确。如上文提到的针对购进农产品价格明显偏高或偏低两个定性指标的核定,往往由于税务机关无法全面掌握相关行业信息,容易误判从而形成征管漏洞。又如核定扣除办法的第十 项规定:“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货物的试点纳税人应于当年 15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扣除标准核定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要求企业在年终结束 15 天内对全年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数据完成复核,时间过紧很容易导致复核数据及后续申请材料存在错漏,最终影响新一年核定扣除标准的确定。同时管理办法要求税务机关每年对农产品核定扣除的企业进行清算,我局目前茶叶

三、进一步完善扣除政策及征管措施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核定扣除办法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国税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努力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税务人员的政策执行力。政策执行人员是政策实施中的能动因素,其业务素质和知识能力等都直接影响 政策是否正确执行。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机制,通过举办学习研讨会、编发政策解读材料等形式,提高税务人员尤其是税收管理员的政策水平,强化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减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失真、失当。还要建立交流学习的平台,积极引进税收征管数据分析软件,以目前试行的纳税人为样本,挖掘材料开展数据分析,通过对具体业务的剖析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确保政策贯彻落实到位,防止实际执行中出现偏差。

(二)加大收购环节发票管理力度。核定扣除办法虽然是以“销”定抵扣,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对发票的管理。因为进项税额的核定还要考虑到购进单价、购进数量等,而这些主要反映在购进农产品的发票上。税务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发票环节的管理以及扣除标准的审核,要继续加大对一般纳税人收购环节发票管理力度,除审核购进发票票面项目的填写情况外,还应重点审核购进农业产品的品种、产地是否合理,收购农业产品的数量、交易金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是否相符,收购发票的开票量是否异常等,防止纳税人通过虚增购进材料单价,虚增购货成本等手段达到提高核定扣除标准,最终多计进项税额。

(三)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充分考虑试 点政策实施较为仓促,同时试点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普遍 偏低、纳税人对政策理解有待深入等因素,税务机关应制定面向纳税人的纳税辅导计划,计划既要包括政策本身条款的讲解,还应包括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使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学之即用、用之即对,确保政策能够在企业中能够得到顺利执行。

(四)进一步修订完善核定扣除办法。针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生产工艺水平低、会计核算水平普遍偏低的特点,应尽量量化政策执行标准。比如我局目前把税负指标作为辅助指标引入核定扣除标准的确认,通过税负监控倒推原材料购买单价是否合理等设计,进一步加强薄弱环节管理。

(五)扎实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针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发展的新形势,税务机关应及时全面地收集和更新该行业的生产工艺、成本、产能等数据信息,科学测算,健全和完善税收分析监控办法。税源管理分局应强化税源管理,根据最新行业管理指引,围绕核心预警指标对申报异常、税负异常、纳税异常企业进行分析核查,防止企业对行业逆境、因素人云亦云、浑水摸鱼。针对茶业行业原材料收购对象多为个体农业生产者、购进环节难以通过规范的工商业链条开展监管的特点,税务人员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收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企业的购销动态进行及时有效跟踪。

(六)强化税务检查发挥威慑力。应充分发挥纳税评估 和税务稽查的作用,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行业纳税人的检查力度。按季对其开展进行稽核评税,把相关涉税风险点消除在萌芽状态;重视实地检查,尤重到仓核查,对企业库存实行动态管理,每月根据企业存货的期初库存、本期发出、本期销售、期末结存数量及金额对比,来判断本期购进数量及金额是否正常,为开展后续评估和稽查提供帮助;加大稽查查处力度,对弄虚作假、虚增农产品核定扣除标准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进一步规范行业税收秩序。

(七)实地核实遏制农产品虚价问题。建议在农产品收购期间,税源管理分局要深入企业,掌握企业收购农产品的品种、出售人、收购价格、日收购数量、运输方式、入库、货款结算、收购凭证开具等方面的具体信息,核实其交易数量、金额和对象的真实性。通过对收购发票的严格审核,有效遏制农产品虚价问题。同时,还要考虑运费的合理性。对企业不具备运输能力的,必须有相应运输单位开具的运费发票,据以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对于企业自身具备运输能力的,要求企业提供从收购地运回农产品的过桥费和高速公路费收据等单据。

(八)强化后续管理。农产品核定扣除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涉农行业自开自抵可能存在的虚开空间,是当前税制条件下强化涉农行业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核定扣除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涉农行业虚开虚抵这一问题,要消除“一核百了”的错误认识,不能一核定就忽视后续管理。因为从进项方面看,虽然核定了产品的投入产出率,但影响进项税额抵扣的不仅有原料数量因素,还有原料价格因素;从销项方面看,核定扣除办法实行的是“以销控进”的办法,如果销售数量不真实,那么以此核定的进项的真实性就无从谈起。因此,实行了核定扣除办法的企业,一方面要掌握其原料的市场价格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还要通 过其产能、用量电、包装物耗材、工资等有效指标分析监控其产量、销量情况,切实跟进后续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下载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酒精生产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操作规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产品核定扣除工作事项会议安排

    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相关工作安排 一、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工作事项 (一)逐户排查。各单位要在12月25日前,对辖区内属于试点行业纳税人进行摸底排查,确保一户不漏,30日前将......

    深圳国税转发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深国税发[2012]82号)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深国税发[2012]82号各区国家税务局,各基层分局:现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一、推广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确保生猪健康无疫 1、做好免疫接种: 加强生猪免疫注射,建立有效屏障,是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因此我们因地制宜,科......

    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拆车前要切断电源,方能进行工作。 2、拆装搬抬较重机件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大家协作配合,互相呼应,稳抬稳放。 3、拆卸机件必须按工......

    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 操 作 规 程 汇 编 2014年3月101 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目录 第一章总 则 ·····························3 第二章客......

    机械企业机械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一、机加工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二、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三、钳工操作规程 四、钳工(维修、装配)操作规程 五、剪板机及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六、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企业常用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中小型机械企业常用设备 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目录 01—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02—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03—外圆、内圆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04—平面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05—镗床安全操作......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事项操作规程(试行)范文合集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申报事项操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