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改扩建设计任务书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
设计任务指导书
公 共 建 筑 设 计(Ⅱ)
建筑与艺术学院综合楼改扩建设计
(三年级上学期)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系
一、设计题目:建筑与艺术学院综合楼改扩建设计
高校扩招以后,普遍存在办公及教学用房紧张的问题,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状况,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办公环境,某建筑与艺术学院拟对现有综合楼进行改扩建。
二、基地概况:
现有综合楼位于某高校内,为四层框架结构。其中一层高4.050m,二、三、四层高3.600m。基地东为校园内主要道路,并望校园休闲小广场;北临运动场;南接人文学院多层办公楼;西靠高层科技楼。详见地形图。
三、设计内容:
1. 建筑面积3600㎡左右,其中扩建建筑面积:1500㎡左右,各组成部分可参考如下面积分配,在使用功能合理的情况下,亦可根据设计适当调配,但总面积增减不大于5%。2. 办公部分:
院长室(含会客室):
50㎡ 书记室(含会客室):
50㎡ 副院长室:
25㎡x2 副书记室:
25㎡ 建筑学系办公室:
50㎡ 城规系办公室:
50㎡ 环艺系办公室:
50㎡ 行政办公:
25㎡x6 接待室:
50㎡ 会议室:
100㎡x1
50㎡x2 值班室:
15㎡ 配电间:
10㎡
3. 实验部分:
图书资料室:
200㎡ 建筑物理实验室(含准备间):
100㎡x3 构造实验室(含准备间):
100㎡ 雕塑实验室(含准备间):
100㎡ 造型实验室(含准备间):
100㎡ 摄影实验室(含暗室):
100㎡ 本科生计算机房:
150㎡ 研究生计算机房:
50㎡ 计算机服务器间:
25㎡ 打图室:
25㎡
4. 其它部分:
学科教研室:
75㎡x3 展览厅:
250㎡ 创作室(含教师计算机房、可分可合)150㎡
5. 公共空间设计者根据需要定。6. 原有楼梯及卫生间不动。7. 室外停车位:3-5辆。
四、设计要求及教学目的
1. 对改扩建有基本认识。2. 理解新老建筑的结合。
五、图纸要求:
1. 总平面图 2. 各层平面图
3. 立面图(不少于2个)4. 剖面图
5. 设计说明、分析图 6. 彩色效果图
7. 图幅要求:1# 标准图纸
六、设计进度:
第13周:讲课,收集资料
第14周:第一轮草图,发散构思,多方案比较
第15周:第二轮草图,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建筑造型 第16周:第三轮草图,整合技术要素 第17周:第三轮草图深入,细部推敲 第18周:定稿,第19周:设计周,正图绘制,交图
附:地形图
第二篇:建筑及规划设计任务书
项 目 任 务 书
XXXXX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日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X规划与建筑方案
二、项目概况
1.项目位置:项目位XXXXX(详见红线图)。2.用地面积: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XXX亩。
三、设计要求
1.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规划设计深度要求。
2.三个地块统一考虑,打造成为XXX城市综合体,合理的布局业态。
3.根据控规图则指标,规划建筑方案,布置总平面图。4.绿地景观、城市设计与建筑方案一并设计 5.要突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四、设计内容
1.总平面图设计
根据提供的控规图则,分析商住比例(不得突破控规指标),布置总平面图,并附带详细的规划指标。
2.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分析自定,三个地块建筑风格要统一。3.景观设计 4.海绵城市设计
五、设计成果要求
(一)评标会时所需提交的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2)设计分析;(3)业态分析;
(5)总平面图(附带详细指标);
(6)三个地块整体城市设计效果图(不少于一张)(6)各地块鸟瞰图(各不少于一张);(7)建筑单体效果图(不少于三张);(8)重要节点人视图(不少于三张);(10)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
(11)海绵城市做法、分析图及效果图(12)建筑高度分析图
(13)建筑平面图、部分户型图;
(14)表达设计立意构思的其它相关图件;
(8)设计成果资料统一装订为A3简装本6套:其中1套正本,正本需加盖单位出图章和单位公章;5套副本,副本中不得显示单位名称及身份信息;
(9)U盘1个,光盘1张:包括说明书、图纸、汇报演示电子文件。说明书为word格式;平面图为dwg格式(CAD 2004)和JPG格式(高分辨率),其他图纸为jpg格式(高分辨率);汇报演示电子文件须附带语音解说,时间10分钟。另外提供PPT格式汇报材料一套。
第三章 其他事项
1.设计成果一律不退回,其知识产权归XXX所有。2.未经同意,设计单位不得将提供的基础资料复制、外借、转让。在设计结束后,须将各种基础资料归还给XXXX。3.本设计任务书解释权归XXXX所有。
附件
附件1.XXX市管理技术规定电子版。
2.XXX市总体规划; 3.三地块图则;
第三篇:建筑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新疆〈 XX项目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 施工图设计内容及部分做法要求
1.建筑部分
1.1 建筑:
1.1.1 本设计须以甲方提供的条件图为总前提进行设计。
1.1.2 本项目共X种户型平面组合(X种户型),建筑平面以业主提供的户型平面图及组合平面图为依据进行设计。
1.1.3 建筑物层数:XF,其中部分户型局部有X层地下室。
1.1.3.1建筑物层高: X米; 局部坡屋顶。地下室层高:X米。
1.1.4 墙体
1.1.4.1 填充墙(外墙及分户墙)砌筑材料为厚200的页岩空心砖,局部户内隔墙可采用厚120的页岩实心砖或多孔砖,客厅、餐厅、卧室等主要房间内应保证不露梁柱。
1.1.4.2墙上所有预留孔洞(如排风孔洞等)均应有平面和竖向定位尺寸,且须分别注明套管采用材料的类型及规格尺寸,梁柱上留洞应标注清楚并在结构图中采取相应措施。空调按家庭小型中央空调考虑。
1.1.4.3 外墙、及屋面须考虑保温节能要求,外窗考虑隔热保温材料。
1.1.5 楼地面
1.1.5.1 各房间楼地面按水泥砂浆找平层考虑。
1.1.5.2 厨房、阳台、卫生间、楼地面找平层完成面标高应低于同层相临楼地面找平层完成面50㎜,露台楼地面找平层(包括保温层)完成面标高应低于同层相临楼地面找平层完成面50㎜,厨房、卫生间防水材料建议选用“涂膜类”。
1.1.5.3雨蓬、露台均应设计防水和地漏,就近接入排水管,防水材料选用涂膜类。
1.1.5.4普通阳台、空中花园利用砼结构自防水,地漏等局部做防渗漏处理,面层为防水砂浆压光面,大面不做防水。
1.1.5.5 底层散水标高低于室外地坪300㎜,散水上为绿化覆土;取消散水沟做法,屋面雨水直接进入雨水井组织排放(若能满足各方面要求,建议设计取消散水)。
1.1.6 内外墙及顶棚
1.1.6.1外墙装饰为外墙涂料饰面;
1.1.6.2 厅、房内墙及顶棚为混合砂浆抹平满刮腻子两遍。
1.1.6.3 厨房、卫生间内墙为水泥砂浆找平层。
1.1.6.4 厨房、卫生间顶棚为混合砂浆抹平。
1.1.7 门窗
1.1.7.1 所有门窗的标注尺寸应标明是建筑或结构洞口尺寸。
1.1.7.2入户门洞口尺寸:入户门1200×2400(㎜),标明开启方向。
1.1.7.3 外墙部位门窗选用喷塑铝合金。双层或中空玻璃,应注明门窗安装用图集或绘制门窗与主体连接大样。
1.1.7.4 户内仅预留门洞口,其中卧室(书房)门洞尺寸为900×2100,厨房、卫生间门洞尺寸为不小于800×2100。
1.1.7.5 凸窗窗台高度450,凸窗外凸净尺寸以条件图为准,凸窗上口板面要求采取适当的防水
措施设计。
1.1.7.6 卫生间窗台高度900㎜,窗洞口高度合理,设置并标明窗上口排风孔洞(≮φ110)的定位尺寸。卫生间窗采用喷砂玻璃。
1.1.7.7 厨房外墙上门窗洞上口标高为H+2.4米(其中H为厨房楼地面完成面标高)。
1.1.7.8 所有设栏杆的阳台、落地窗处的地面挡水线用C15素砼浇筑,结构尺寸为:
阳台:b×h=150×200(㎜),落地窗:b×h=200×200(㎜)
并给出节点详图,图中应注明结构或建筑尺寸、档水线与结构间预留连接插筋以及栏杆安装预埋铁件等。
1.1.7.9凸窗等窗节点图参照附件提供的构造进行设计,“凸出式”落地窗窗上口应结合结构梁高度设计同窗下部挡水线对应尺寸的吊檐构造。
1.1.8 屋面
1.1.8.1 坡屋面构造措施应详尽,加固措施应可靠;平屋面(或露台)现浇砼板中加防水外加剂,不设隔气层。平屋面找坡层材料建议选用水泥炉渣找坡。
1.1.8.2平屋面防水材料建议选用SBS防水卷材加涂抹类防水。
1.1.8.3平屋面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应进行抗裂设计考虑。
1.1.8.4平、坡屋顶均应给出分层做法说明或详图。
1.1.9 其他
1.1.9.1家庭小型中央空调室外机位置应设在非主要立面。
1.1.9.2 厨房烟道设置建议在满足使用功能情况下选用截面尺寸尽可能小的,以减小对厨房使用的影响,烟道需注明选用图集号以及出屋面高度。
1.1.9.3 卫生间均须在外墙上留设强排风孔,建议设置高度为距卫生间室内地坪完成面2400㎜高(孔底标高),采用Ø110塑料套管,平面及竖向定位尺寸应准确表达。
1.1.9.4 梁、柱、剪力墙与填充墙交接处钉300㎜宽钢丝网(地面部位除外),并应选定钢丝网型号。
1.1.9.5 外立面作为施工图设计的重要内容应与建筑平面协同考虑,外立面应以甲方提供外立面方案及外立面效果图作为设计基础。外立面设计应做到一次性设计,施工图一次性出图。
1.1.9.6 外立面中所涉构架均优先考虑现浇,并与主体一起施工,避免使用其它材料,所有构架及相关内容均出结点施工详图,达到施工深度,避免出现详二装等引注。
1.1.9.7外墙装饰材料选用涂料。分色应有可明确定位的分色控制线,便于施工。
1.1.9.8给排水立管及配套设施应暗设,不得外露。
1.1.9.9立面门窗窗型及栏杆样式一次性到位,不得引用图集,栏杆尽量避免横向设计,要求美观大方,不设钢丝网,设计出施工图前做到甲方认可。窗的立面分格应具有可实现性,窗型应出窗型图,且符合室内通风、立面美观等要求。凸窗需出结点施工详图。
1.1.9.10凸窗室内应设计护窗栏杆,不得引用图集,并出施工结点详图。
1.2 结构:
1.2.1 基础类型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会同建设单位协商确定。
1.2.2 主体结构设计应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初步建议采用框剪结构。
1.2.3 卫生间结构板面标高相对于同层相临结构板面标高:主卫降50㎜(包括可能穿越卫生间的梁);次卫在安装蹲便器的位置局部下沉300㎜,下沉安装坑净空尺寸为:长×宽=900×600(㎜),其余板面标高降50㎜。
1.2.4 外立面装饰构架采用现浇钢筋砼构件同结构主体一起施工设计。
1.2.5 现浇板钢筋选用冷扎带肋钢筋,基础、梁、柱钢筋按规范要求合理选用,梁柱主筋采用HRB400。
1.2.6 外挑阳台锁口梁宽度原则上统一为150㎜,落地窗等部位处的锁口梁宽度统一为200㎜,并且该部位的挑梁、锁口梁顶面须同板顶面标高相平。
1.2.7 凸窗、落地窗部位上下、窗台板结构长度为窗洞口尺寸两边各加200㎜。落地窗吊檐宽200。
1.2.8 屋顶花园覆土厚度按200㎜考虑。
1.3 给排水部分
1.3.1 给水部分
1.3.1.1 给水采用 供水。
1.3.1.2每户供水按户表进行单独设计。
1.3.1.3水表布置应方便抄表,不入户。每户水表集中布置在室外恰当位置。
1.3.1.4室内给水平面布置图应根据经建设单位确认的厨房、卫生间布置图进行设计。
1.3.1.5给水入户宜加设阀门。给水管材室内选用PP-R给水管。室内给水管全部暗设,敷设在墙体与板面内。
1.3.1.6明示给水管穿过柱、剪力墙、砖墙、板面的具体作法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3.1.7连接厨房与卫生间的给水管,尽量布置在公共区域,避免穿越书房、卧室。
1.3.1.8合理考虑并设置气表、热水器、洗衣机位置,相应管道接到位。在考虑热水器配水点时,必须充分考虑电与气之间的安全距离。
1.3.1.9每户屋顶花园设置浇花给水接口1个,不设置专用排水接口,结合屋面排水沟考虑排水。每户私家花园设给水接口1~2个,宜设排水口。(应考虑浇水合理半径)
1.3.1.10室外给水管材选用宜结合总平面考虑,干管选用PE管、钢塑管等新型管材。
1.3.2 排水部分
1.3.2.1 室内排水平面布置图应根据经建设单位确认的厨房、卫生间布置图进行设计。
1.3.2.2座便器孔中距墙面350mm,蹲便器孔中距墙面600mm。
1.3.2.3厨房排水立管布置应尽可能减少对厨房使用功能的影响,立管与烟道位置宜综合考虑。
1.3.2.4 卫生间排水立管、洗衣机排水立管原则上放在室外,但需暗设,不得外露。
1.3.2.5排水支管标高必须明确,尽可能增大室内有效净空。
1.3.2.6卫生间设置强排风孔,宜与室内排水管综合考虑。
1.3.2.7所有雨污水立管均应考虑设置在外墙相对隐蔽处,不得外露。
1.3.2.8水施图必须反映雨水排放。空调冷凝水排放、阳台排水宜与雨水立管综合考虑。
1.3.2.9须解决空调室内机、室外机水的有组织排放。
1.3.2.10屋面通气管的位置尽量靠墙,避免影响花园(露台)的使用。
1.3.3 消防部分
1.3.3.1消防设计,须结合整个小区进行考虑。特别是总平消防管网、消防水池宜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考虑。1.3.3.2地下室给排水管道布置原则上不影响净空,在合理前提下满足层高。
1.3.3.3水箱、水池需绘制大样,各种管线定位准确,各种系统图必须完备。
1.3.4给排水总平面
1.3.4.1给排水总平总平面施工图必须在确认的小区景观图上布置。
1.3.4.2小区给水表分为二种:生活用水表、绿化用水表。在给水总平管网布置上须加以考虑。
1.3.4.3给排水总平面施工图须结合本项目分两期施工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须预留二期接口。
1.4 电气部分
1.4.1 强电部分
1..4.1.1强电平面布置应根据建设单位确认的户型家具布置图进行设计,开关、插座、灯具定位准确。
1.4.1.2 强电采用户表工程。电表集中设于该户强电井内。
1.4.1.3 强电回路:按户型分层考虑回路。
1.4.1.4 每户客厅、卧室、书房、餐厅均考虑空调,其中客厅考虑为柜式空调,卧室、书房、餐厅考虑为壁挂式空调。
1.4.1.5 屋顶花园预设电源接口。
1.4.1.6 预留路灯及光彩工程电源及线管。
1.4.1.7灯具设置:户内设白炽灯座。
1.4.1.9总平面设计须达到施工图深度。
1.4.2 弱电部分
1.4.2.1 每户设集中布线箱1个,可综合考虑光纤、网络、电话等弱电接口。设3个独立电话接入口,一层:分别设在客厅和餐厅共线路;二层:主卧和书房及主卫共线路;三层:主卧及主卫共线路。
1.4.2.2每户视户型设独立有线电视接入口,一层:设在客厅;二层:每个主卧;三层:主卧。
1.4.2.3 每户设网络接口2~3个,设在书房和次卧室或家庭室。
1.4.2.5 预留监控系统线管。
1.4.2.6总平面设计须达到施工图深度。
第二部分 施工图设计工作要求
1.施工图纸要求
1.1 建筑专业
1.1.1 建筑平面图分为1:100楼栋组合平面图和1:50单元户型放大平面图两种。
1.1.2 楼栋组合平面图应反映建筑物长度、宽度,轴网定位和墙体定位情况,墙面的开洞,门窗洞口编号,户型编号,楼梯编号。组合平面图可不标出家具布置,但应有洁具布置。
1.1.3 户型须出1:50放大单元平面图。单元放大平面图应反映每种户型内的详细构造情况,包括:家具布置情况、内墙定位、墙体材料图例、门窗和细部构造尺寸、标明管道位置、地漏和地面找坡情况、空调机冷凝管位置及其它公共部分的情况等。
1.1.4 建筑物立面图应与平面图相吻合,特别是平面图中外墙上门窗洞口应在立面图中准确反应,一栋建筑物至少有四个外立面图。
1.1.5 建施图中所反应结构布置须与结施一致。
1.2 结构、水电专业与建筑专业发生矛盾时,以建筑专业为依据,并进行各专业图纸的相应调整。
2.设计工作要求
2.1 建筑户型1:50单元放大平面图中平面布置应在设计前期与建设单位设计人员协商,并请在建设单位设计人员提供户型定稿方案后一周提供1:50单元户型放大平面图,图中应标明柱、梁、隔墙、开关和插座位置,与建设单位设计人员协商。经双方设计人员签字确认后再提交相关专业,再由设计总负责人组织条件图交底会审,并应有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参加。
2.2 建筑户型单元平面图正式确认后两周应提供标准层建筑平面组合图、标准层结构方案布置平面图、标准层给排水平面大样图、标准层强弱电平面图到建设单位设计人员,再进行一次复核,经确认准确反应建设单位相关具体要求后,即可全面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2.3 外立面处理、细部、颜色、材料需经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根据专项外立面图及大样等共同确定。
2.4分阶段施工图设计工作须充分考虑后期设计工作的衔接问题。.5设计总负责人应组织有效的施工图各专业综合校对,并组织校对会审会,并应有建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参加。
2.6本施工图设计任务书中若有需协商调整内容,以与建设单位协商确定后为准。
特别说明:本设计任务书中未尽事宜或本设计任务书中内容与相关现行工程规范、规程、技术标准有矛盾的均以相关现行工程规范、规程、技术标准为准。
第四篇:建筑规划设计任务书(模版)
附件1:
建筑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标准格式〃
**集团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目录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规划控制条件 方案设计要求 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开发计划及设计时间节点要求附件、附图、附表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一、基地位置(附项目区位图)
二、建设规模
三、城市总规及区域控规
四、地块现状
(一)地块周边现状(附实景照片)
(二)地块内部现状(附实景照片)
五、周边区域交通及道路
六、周边区域环境及设施
(一)主要楼盘(附照片)
(二)商业餐饮
(三)学校
(四)医疗
七、周边基础设施
(一)供水
(二)供电
(三)燃气
(四)供热
(五)电讯
(六)排污
八、其它情况(描述项目特殊情况)
第二章、规划控制条件
一、规划设计控制条件
二、规划道路后退要求
三、配套功能设置要求
四、日照及通风要求
第三章、方案设计要求
一、设计理念及意象(附示意图片)
二、规划设计要求
(一)功能区块划分
(二)组团规模特性
(三)交通组织及停车方式
1、出入口布置(描述入口的位置数量及管理方式)
2、道路系统(描述不同级别道路——入口道路、主干道、组团路、入户路及步行路的宽度及断面设计要求)
3、停车方式及车位配比
(四)景观及绿化系统
(五)公建配套(会所、商业、物业用房)
三、建筑单体设计
(一)、住宅
1、户型设计要求及配比
2、公共部位设计(门厅、电梯厅、楼梯间、地下车库门厅、架空底层)
3、建筑风格、材料、色彩
4、标准院落尺寸(前院、后院、侧院)[此项适用别墅类项目]
(二)会所
1、规模
2、功能设置
3、室内外游泳池
4、网球场
5、停车方式及数量
6、建筑风格、材料、色彩
(三)商业设施
1、规模
2、业态设置
3、标准商铺尺寸
4、租售方式
5、停车方式及数量
6、建筑风格、材料、色彩
(会所与商业设施如单独委托设计应结合市场调研另行编写专项设计任务书)
第四章、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一、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除规定应反映的各种说明外,着重阐述从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到景观设计、公共设施等的主导设计构思、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并简述结构、给排水、电气等的设计构思,及对环境保护、消防、节能等作相应的说明。
(二)、经济技术指标
二、设计成果
(一)设计成果
1、用地现状、区域分析图
2、规划总平面图(含经济技术指标)比例
3、规划空间结构分析比例
4、景观、绿化规划图比例
5、交通系统分析图比例
6、日照分析图
7、用地竖向规划图
8、综合管线规划图
9、鸟瞰图10、1:1000块体模型
11、主要街景彩色立面图
12、反映设计意图的透视图(总数不少于N张)
13、地下室平面图
14、道路断面与地下空间、管线处理分析图
15、单体主要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
16、组合平面布置图
17、项目主要出入口等节点放大图
(二)设计成果形式及数量
1、方案文本提供数量为4-6本
2、方案设计成果1份光盘
3、供展示的彩板1套
(三)、方案数量
要求在出正式方案前提供不少于2个规划方案供比较选择,经讨论确定后出正式文本。
第五章、开发计划及设计时间节点要求
一、开发计划
二、设计时间节点要求
第六章、附件、附图、附表
一、附件
二、附图
三、附表
注:本标准格式适用于住宅类项目。其它类型项目可参考编写
第五篇: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任务书
2008级《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一、目的和要求
1、加深理解和巩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所讲授的内容。
2、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的布置、设计及计算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3、提高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计算及绘图能力。
4、熟悉并能应用一些常用的设计规范、手册等资料。
5、培养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程设计依据
1、市计委、城建局关于同意该建筑建设的批复
2、建筑专业提供的土建设计图纸
3、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给排水系统
4、当地自来水公司的有关政策
三、设计资料
1、住宅楼1#共7层: 3室2厅1厨1卫1盥洗间,层高均为2.8m。厨房内设洗涤池1个;卫生间内有淋浴喷头、大便器;盥洗间有洗脸盆;阳台有洗衣机。各层功能见图。
2、市政自来水管道从建筑物南侧通过,距离外墙5m远,DN500,管中心标高-2.0m,供水压力H=260kPa。室外排水管道DN600,管道埋深3.8m,距离建筑物北墙最外缘3m。室内外高差0.6m,地势东高西底,水文地质资料可收集、参照马鞍山市有关资料。
3、另外,学号末位为偶数者,每户人数设为3人;为奇数者,每户用水人数设为4人。
四、设计任务
1.室内建筑给水工程;
2.室内建筑排水工程;
五、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及设计计算书各1份。
2、主要材料、设备表。
3、该小区建筑给排水布置平面图
住宅楼1#各层给水、排水、管道及水箱等设备布置图。其中一层平面图应包括污水、废水、检查井以及化粪池。
4、住宅楼1#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图。
5、住宅楼1绘制卫生间管道布置详图(平面图和系统图)施工详图。
指导书
一、设计的意义和任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本科生在学完该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工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要求及内容
通过设计学生应具有:对给定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及一定的文献查阅的能力;一定的方案、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及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说明书、计算书应分别包括与设计有关的分析说明及计算,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计算准确,论述简洁明了,文字通顺,字体工整,装订整齐。
设计图纸:见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三、设计步骤
根据设计资料和有关的规范,考虑以下各系统的设计方案,将各个方案进行比较(适用范围、优点、缺点),并绘出图纸,确定采用的最佳方案。
1、给水工程
(1)水源的确定
(2)给水方式的选择
(3)给水系统分区
(4)总用水量的计算
(5)各区给水系统计算
2、排水工程
(1)按给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图、其他设计资料及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对卫生器具进行选择
(2)确定排水方式
(3)排水工程水力计算
3、管道的平面布置及管材
按所选定的卫生器具结合平面图及给水排水的布置原则对卫生器具进行详细的布置,同时对管材进行选择、统计。
四、编制说明书
包括目录、设计原始资料、各系统方案选择、各系统计算过程、主要设备与材料表、需要说明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五、参考文献
1、王增长主编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6版)20102、上海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主编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3、公安部主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1、2、10、11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6、《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S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1992年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