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国防洪策略
从目前所采取的防洪策略看,世界各国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以工程防洪措施为主的和工程防洪措施与非工程防洪措施并举的国家。日本、荷兰、中国、属于前苏联的主要国家、埃及等是以工程防洪措施为主国家的代表,美国、法国、英国等是另一类型的代表。
美国:从唯堤政策走向综合管理
美国联邦政府正式介入防洪事业仅有150的历史。在此之前,土地所有者或一些社区沿河流两岸建有一些零星的堤防保护耕地或城市。
1861年美国密西西比河考察团发表了防洪策略考察报告,认为堤防就可解决密西西比河洪水问题,于是密西西比河委员会以此为依据,在南北战争以后(1879年)开始推行只建堤防的防洪政策。1912年和1913年密西西比河洪水宣告堤防万能的防洪策略失败,随之产生了以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分洪道、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等措施相结合的相对综合的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工程防洪策略。
1927年密西西比河发生有记载以来最大洪水,导致美国防洪法修订和密西西比河及三角洲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启动,以防御类似1927年型的洪水,这与我国一旦出现更大洪水,即以此洪水为对象建设防洪工程的思路基本一致。
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但洪水灾害损失却有增无减,面对这一困境,20世纪40年代,美国以吉尔伯特·怀特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协调人与洪水关系的思想,标志着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约束因素,管理洪水而非控制洪水,减轻而非消除洪水影响的防洪观念形成。
距“唯堤政策”提出约100年后,美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主体“全国洪水保险计划”于1968年开始推行,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的防洪策略形成。全国洪水保险计划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担的措施,更重要的,该计划是一个洪水风险区管理政策,它通过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强制获取风险利益者承担风险费用,限制洪水风险区不合理开发,防止开发者将洪水风险转嫁到他人身上,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效率与公平原则。
与历史上发生大洪水后的反应不同,1993年美国创记录大洪水发生后,没出现工程建设的热潮,而是修订了国家洪泛区管理综合规划,将“制定更全面、更协调的措施,保护并管理人与自然构成的系统,以确保长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洪水管理的任务。更注重防洪工程特别是堤防的质量,而非刻意追求可防御这次洪水的更高的防洪标准,同时有意不修复某些被洪水破坏的堤防,为洪水保留更多的滞蓄、回旋的空间,这又与我国1998洪水后所采取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异曲同工。
法国:洪水风险与土地相连
法国国家政府基本上不承担防洪的责任,防洪工程的建设主要由当地居民(地主)或当地政府承担费用,这与洪水发生、洪泛区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性的特点相适应。对于具有地域性的社会问题,由当地政府或组织制定公共政策,由当地投入资源来解决或缓解通常是有效率和公平的。这也是为什么当美国联邦政府决定由国家投资建设密西西比河防洪工程时,与该流域无关的其他一些州的议员提出用全体纳税人的钱为部分人提供防洪保护质疑的原因所在,美国洪水保险计划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一考虑。
法国国家级的防洪策略主要体现在非工程措施方面。法国自1935年开始制定洪水风险区规划,并从20世纪80年代起执行自然灾害风险公布制度,明确限制在洪水(或灾害)风险区的开发并规定了采取防洪对策的原则。洪水风险区规划要求凡在洪泛区修堤、兴建土木工程,不得影响洪泛区的滞洪效果,不得将洪水风险转嫁给他人,并严格控制城市向洪水风险区扩张。
洪水风险区规划和自然灾害风险公布制度都通过洪水或灾害风险区划的办法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在洪水风险区规划中将洪水风险区分为A、B两区,A区为深水急流区,洪水时是行洪道,类似于我国的滩区或行洪区,B区为洪泛区。在A区禁止新建所有工程和建筑物;在B区,建筑物的修建和10公顷以上的种植需申报批准。自然灾害风险公布制度将国土分为三个区,在地图上分别用红、蓝、白三种颜色标志,红区为高风险区,蓝区为一般风险区,白区为无风险区(对洪水而言为100年一遇洪水以外的区域),其土地利用管理规定与洪水风险区规划一致。自然灾害风险公布制度风险分区向全民公布。
虽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但法国政府一直对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的洪水预报给予高度重视。法国的洪水预报系统由1200个测站和530个分中心构成,现代化程度很高,负责对全国1600公里长的重要河流段进行洪水预报。此外,法国还对境内所有水库大坝逐个建立了失事应急预案系统。
由于1981和1982两年连续发生大水灾,国家无力用原来的方式向灾民提供灾害救济,而在1982年7月通过的法律中,明确制定了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属于半强制性的自愿保险,未参加保险者将得不到此前强度的灾害救济。
英国:重视非工程措施
英国根据1930年颁布的流域法的规定,建立了流域董事会,国家正式介入防洪事业。1947年流域董事会授权与城市规划部门合作,控制洪水风险区的开发,防洪非工程措施得到重视。
英国的工程防洪体系由堤防、河道整治、水库和挡潮闸构成。在英国没有单一防洪的水库,他们认为为防洪修建水库造价过高,合适的坝址少,以淹没土地移民的手段换取保护另一片价值略高的土地意义不大,上游筑坝对远距离的下游防洪效益极小。
近年来,英国对非工程措施显得更为重视。英国的非工程防洪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设立洪水损失补偿基金和灾害救济基金;开展洪水保险;进行洪水风险分区,限制、规范洪泛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建立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
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国家还有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国。
这些国家的防洪策略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从总体上看,都有共同之处:首先建设起至少可以防御常遇洪水的工程体系,在保持该体系的基础上,采取非工程措施,特别是洪水风险分区、建立洪水风险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制度,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减低社会面对洪水的脆弱性,实现人水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日本:工程措施外的新理念
日本有1700余年的防洪历史,并较早(1896年)颁布了《河川法》。以此为依据,先后于明治、大正和昭和初期制定了三次治水计划,由于资金和战争等原因,这几次计划都未得到实质性的落实。20世纪40~50年代,日本水灾严重,损失约占国民收入的4%,其中有两个年份(1947、1953年)达10%以上。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为缓解严重的洪水灾害态势,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1960年颁布施行了《治山治水紧急措置法》和《治水特别会计法》,并据此制定了《治水十年计划》。自此治水计划有了切实的资金保障,从而使日本的治水事业进入稳定顺利的发展时期,水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
日本的防洪策略总体上以工程措施为主,这与其洪水风险区人口密度高、资产密集有关。进入20世纪90年代,都市内水问题突出,都市水治理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此同时,结合堤面土地利用(道路、建筑物建设)的只漫不溃的城市周边超级堤防(顶宽达数百米)建设开始兴起。近年来,综合治水、洪水管理、风险选择、泛滥容许、治水与自然和谐等新的观念开始提出,并在新《河川法》条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荷兰:给河流以空间
荷兰地处莱茵河和马斯河下游三角洲,地势低洼,低于海平面的国土面积约占40%,易受高潮和河道洪水侵袭。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防洪工程的重要性。好在莱茵河流域降水均匀,丰枯水位变幅不大,北海最高潮位为3.5米,为其修建高标准堤防提供了便利条件。现在荷兰的防洪标准为:城市10000年一遇,河道1250年一遇,海堤4000年一遇~10000年一遇,但实际上堤防,尤其是河堤远不如我国江河干流堤防高大。
1993年和1995年的洪水使荷兰人认识到再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仍面临失事的风险,促使其对以往防洪策略开始反思,给河流以空间和开辟蓄滞洪区的设想即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在全球普及和发展起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也从最初单纯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影响评价同时兼顾的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一)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起来的。1973年8月,以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为标志,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会议通过的“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已初步孕育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思想。这一阶段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创业时期。1979年中国第一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其中规定扩建、改建、新建工程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此中国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198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后,相继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规范,并通过部门行政规章,逐步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围和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也不断完善。在这个阶段,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实施进行了探讨,并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颁布了许多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或法规性文件。1981年颁布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评价内容、工作程序等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1988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局下发了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意 见》,1988年3月颁布了《建设项日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9年5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方法》,1989年9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这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初步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管理体系。这一阶段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都对相关内容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明确规定。
(三)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
从1989年12月2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到1998年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和完善的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先后接受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的技术援助项目,为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国际社会接轨打下了基础。1990年6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95以后,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分类管理,分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三类。1998年11月,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并予发布实施,该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适用范围、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这一切,都使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四)提高阶段(1999-2002年)
1999年1月20-2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把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号,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对评价单位的资质进行了规定;1999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9]107号文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审批及评价资格等问题进一步明确。
在此期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还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加强了国家和地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看的检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迈向了继续提高的阶段。
(五)新拓展阶段(2003—)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新发展。
第二篇: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各国的应对策略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贱卖、摩根斯坦利并购为标志的的“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发生了,并迅速席卷全球,波及范围广、冲击力度强、连锁反应快都是前所未见,是世界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法阵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形成原因
1.1 次贷危机是导火索
美联储为了应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遏止美国经济的衰退,连续多年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形成了低成本的借贷环境,认为未来的房价只涨不跌,促使美国民众涌入房地产领域。但是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金融经济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金融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以房地产市场和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犹如空中楼阁,因次贷危机的发生而轰然倒塌。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金融危机,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1.2 美国过度消费和亚洲过度消费是实质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球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的状态:充裕的储蓄资金找不到与之匹配的投资项目。
1.3 国际货币体系缺失是前提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美国之外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石油输 出国 家和某些欧洲国家过度储蓄,这种区域消费和储蓄的不对称必须依赖一个因素才能实现,即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成为硬通货的代表,储蓄过度的国家和居民将美元作为财富长期积累。因此,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上述国家的长期顺差可以通过美元的流动来平衡,美国长期用印刷货币来平衡全球实体经济中的非均衡,迟早要出问题。因
此,也可以将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前提条件归咎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即金本位制消除之后,国际货币体系一直是脆弱的,存在隐患的。二战以后逐步建立起的以美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只能在短期起到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深和全球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难以适应。各国应对措施
2.1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创造就业岗位
日本政府正式决定推出应对经济严重衰退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作为其财源支持的2009财年补充预算财政支出约为15.4万亿日元(约合1540亿美元),占日本GDP的3%,将着眼就业、企业资金周转和环保等领域,拟于未来三年内创造140万至200万个就业机会。
韩国政府公布将追加17.7亿韩元(约130亿美元)的政府支出,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支出主要用于低息贷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培训、社会救济等方面。
欧盟委员会提出一份名为“共担就业责任”的建议草案,拟设190亿欧元专项基金用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工人技能。欧盟委员会将从其社会基金和全球调整基金中划拨这笔款项,拟在今明两年内支持成员国的创业工程,而无需成员国出资。该委员会还计划,在欧洲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利用5亿欧元的贷款创建一个小额贷款机构,专门鼓励个人创业和支持小企业。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这一草案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保持就业率,创造就业机会和加强就业流动性;提高劳动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增加就业渠道;要求企业增加学徒和实习职位,共同为促进就业而努力。
俄罗斯联邦决定预算将再拨付1.4亿卢布(约420多亿美元)用于刺激经济增长以及促进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总理普京强调:俄政府计划为失业人员创造100万个临时工岗位,为17万人提供再就业培训。
荷兰政府为使经济尽快走出衰退,计划两年内在基建、可持续能源和增加就业等方面新增投入75亿欧元。在缓解失业方面,政府将出台新措施,对因公司缩短工时而“半失业”的人提供特殊的失业补助。政府还将帮助失业者获得培训,并重点帮助青年人再就业。荷兰财政大臣表示,除了上述投资外,还将为事业救济增加支出100亿欧元。计划包括斥资1.9万亿日元救助失业人员。厚生劳动大臣表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就业。德国劳工和社会事务部公布,政府已决定从2009年7月1日起提高养老金水平,以刺激约2000万退休者的消费。西部各州提高2.4%,东部3.4%。
瑞典政府在2009年春季预算中进一步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重点是加强地方财政补贴和支持就业。为减轻危机对就业和福利制度的影响,瑞典政府将在2010年向地方政府增拨70亿克朗的临时应急支持,并将政府2011年和2012年对地方的补贴增加50亿克朗。此外,为防止失业率升高,瑞典政府增加100亿克朗预算,用于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失业保险,包括协助失业者再就业、培训和获得实习机会等。连同此前预算出台的措施,瑞典政府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投入450亿克朗和600亿克朗来应对危机。瑞典财政大臣Anders Borg表示,目前经济处于二战以来最差的增长,失业率大幅提
高,政府选择的道路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对公共财政、就业和福利制度的核心负责。福利制度的核心如教育、卫生、保健、司法等必须在经济困难时期也能正常运转。瑞典公民必须对公共体系顺利完成任务抱有信心。政府将继续为尽可能多的人就业和创建共同的福利制度创造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的重点是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使人们在再就业过程中安心并得到支持。这在经济复苏的时候将减少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的危险。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阁会议上指出,经济复苏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宣布利用经济刺激基金启动名为“加速实施复苏法案夏季行动”的新计划,计划包括扩建50个州1129个医疗中心以增加30万病人诊疗容量,在农村地区新建200个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新增或稳住5000名司法部执法人员的就业,对38个州90个退伍军人医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107个国家公园的整修工程,为12.5万年轻人创造夏季短期工作机会,机场、高速路升级改造,向增加教师雇用的提供资金资助等,此举将可创造或保护60万个工作机会。
2.2 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避免大幅裁员
韩国政府专门拨出370亿美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菲律宾投资署(BOI)表示,为将失业率维持在最低水平,菲政府正在考虑给在经济危机时期承诺不裁员的企业提供财政激励。BOI总裁赫南德兹指出,这是菲律宾政府首次对保持员工现有规模的企业提供财政激励,同时取消对电讯企业的财政激励。
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临时性框架规定,旨在放宽成员国对本国中小企业提供政府救助的限制,主要内容包括成员国不需向欧盟通报就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带有补贴的贷款、贷款担保、风险资本和50万欧元以内的直接援助。此项规定将执行到2010年底,届时欧委会将视情决定是否延期。
美国推出一项计划,通过提高联邦贷款担保额度和为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援助的方式,为陷入困境中的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奥巴马表示,小型企业时创造就业岗位的“发动机”,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各国福利制度比较
各国福利制度比较
欧洲各国与中国福利制度比较
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复杂,分类很细,粗略地可以分为四方面: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家庭补助金以 及失业保障。
摘要
社会福利是一种差别待遇,指由某些人,特别是政府向弱势群体或经济有困难者提供,以确保其生活质素、生存及发展机会等措施,以对社会整体有利。那么各国都有自己不同的福利制度,可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政治条件使得各国在福利制度上的处理又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个在根本上师忧郁福利制度是由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所影响,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福利资金的统筹,政治条件决定了福利制度的推行和最重要的资源分配。所有各国在不同的条件下的不同福利制度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研究之价值。
关键词:欧洲;中国;福利制度;
一、欧洲各国福利制度
1.1 西欧——法国的福利制度
法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法国的福利制度十分完善,公民享有多方面的福利保障,几乎每一个法国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享受某种 基本社会保障,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1.养老保障制度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社会保险总制度、补充养老金制度和非工资收入者养老金制度等形 式构成。政府每年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2%的资金用于发放退休金,为工人发放相当于退休前工资80% 的“基础退休金”和“补充退休金”。2.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在法国属于一种全民基础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提供大约 70%的医疗疾病保险,另外剩余的30%由个人购买补充医疗疾病保险,而对于低收入及无收入的居民,国家提供 100%的医疗疾病保险。3.家庭补助金家庭津贴的享受范围是:凡在法国居住,有一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 入,都有权领取家庭津贴,家庭津贴的资金来源为雇主和政府。家庭津贴名目繁多,包括多子女补贴、最低家庭收入津贴、单亲家庭津贴、孤儿津贴、儿童入学津贴、住 房津贴、新婚家庭贷款等项目。
4.失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分强制性失业保险和社会援助两种制度,前者的覆盖范围是所有雇员,社会援助 的保障对象是因各种原因而失业的失业者或需要帮助者,比如法国失业救济金制度保证了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失 业者在第一年每月领取相当于失业
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0、80%,其后国家向失业者每天发放22法郎和失业前 工资42%的救济金。
1.2 北欧——瑞典的福利制度
高税收和高生活水平:瑞典著名的社会福利体系构建了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
弃福利体制,因为选民根本就不会支持。政治倾向中偏右的本届政府从2006年开始执政,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如缩短长期病假者享受补贴的期限,但基本结构没有改
英国《卫报》称瑞典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社会”,理由是瑞典成功地在社会平等和经济发达之间找到了平衡。教育免费,医疗保健费用低廉,育儿机构普遍,街道整洁;在做到这些的同时还能抓住机会,掌控自己的经济命脉。与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相比,瑞典非常富有的人和非常贫穷的人都比较少,大多数人处于这两者之间。“瑞典模式”或者说“中间路线”背后的驱动力是社会民主党和工会。不过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通过了《贫困人口救济法》。其实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瑞典平等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
《萨尔斯巴登协议》是瑞典社会福利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协议是在1938年由工人和雇主联合会双方达成的。这为延续至今的劳资关系定下了基调,体现了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典是世界最富有的三个国家之一,几乎无人失业,福利水平持续提高,让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能享受福利。
1973年的石油危机标志着瑞典福利水平提高的终结。瑞典在20世纪90年代遭到工业危机和经济严重衰退的沉重打击,很多重工业企业迁到国外或倒闭,这导致政府国库资金减少,福利水平持续下降。
瑞典模式依然存活着,只是不像以前那样照顾到一切。现在,医疗保健部门的私有化程度不断增强,私立学校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但即便是右翼政党也不会提议摒变。
尽管瑞典人为维持自己所珍视的社会福利体系仍然缴纳很高的税款,但瑞典已不再是世界上课税最重的国家。从收入分配情况来看,瑞典仍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贫困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瑞典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该排行榜根据平均预期寿命、教育和生活水平等指数对世界各国进行排名。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瑞典在世界最富裕国家中的排名有所下滑,青年和移民中的失业率相对较高。有人批评说,慷慨的福利措施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有些人确实依赖瑞典模式的核心,也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无所作为。但瑞典社会总的来说仍然保持公平,且运转良好。大多数人乐意缴税,希望维持这一模式。
1.3 东欧——俄罗斯的福利制度
苏联解体后,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和预算紧缩。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无法再撑下去,俄罗斯不得不对旧体制进行大的改动,以适应形势的需要。l、建立就业保障基金
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最低生活水平,俄联邦政府于1991年颁布《关于居民就业》的法律.并于1992年颁布了有关补充规定,设立国家居民就业基金,负责管理失业补助金。失业补助金由雇主按工资基金的2%缴纳的费用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组成,基金会独立于国家预算,作为独立的经济金融实体运转。
2、设立退休养老基金
1991年12月,俄政府颁布退休养老基金法,建立独立于国家预算的退休养老基金。基金的来源由国家、单位和个人3方分担。新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按平均收人或最低生活费标准的一定百分比发放,所有退休人员数额都相等,另一部分是浮动的,与领取者的工龄和收入水平挂钩。提高了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并实行养老金指数化,每3个月按物价上涨情况对养老金进行调整,以抑制由于过货膨胀而引起的养老金实际水平下降。
3、建立医疗保险基金
1991年俄罗斯通过《俄联邦公民医疗保险法》,1993年4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强制医疗保险制度。基金的来源是各企事业单位按工资总额的36%上缴的医疗保险金1993年3月,叶利钦总统下令增加政府工作人员卫生保健基金。医疗保健部门实行经济核算,合理收费,减少免费的治疗项目,免费药品实行限量配给。
4、完善社会福利和救济制度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除了养老退休、失业救济和医疗保健外,还包括社会贫困救济和福利补助。社会福利和救济资金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及专项基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补助的项目有食品补贴、贫困家庭补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福利等。
俄罗斯还建有福利院、老人公寓等,收养孤儿、残疾人和退休者。
二、中国的福利制度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旧的社会福利制度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所以当局在适当的时候选择积极做出一系列的改变以面对这一问题。
1.民政部门作为我国福利事业的主管机构将把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逐步从官方举办引向社会举办,并按福利需求设立福利项目。民政福利的社会化不仅使民政福利走出封闭,而且提高了民政福利机构的效率。与此同时,社会办的福利机构也在迅速发展。
2.企业职工福利改革,在初期,通过实行承包责任制,将企业的福利设施对外开放。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社会背景下,在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绝大多数企业和单位打破过去封闭运行的模式,成立了面向社会、有偿服务的劳动服务公司,并逐渐与原单位脱钩,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并参与市场竞争。3.住房福利改革,198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改革的实施方案》后,城镇居民福利分房开始向住房商品化、私有化方向改革。199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以标准价出售公房,1998年底,中央政府宣布停止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分房后,职工按标准价购买了住房。同时确立了由单位和职工各缴费50%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并为职工建造和出售经济适用房。有些城市为居民提供廉租房或房租补贴。
4.教育福利改革,让人们感到压力的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将原来高等院校的助学金制度改为贷学金制度,后来高校学费一路攀升,城市重点中小学校也要收取赞助费。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失去集体经济的支持而将负担转嫁到了农民身上。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被打破,人们的收入出现了差距,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应运而生,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秀的师资、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富人的子弟提供了优越的就学机会。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多种办学模式,开辟了教育领域的竞争局面,为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提供了可能。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及其职工的数量有了较大的减少,加之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福利事业逐步走向社会化,因而,单位和企业对于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大大减少,负担大大减轻。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举办的福利事业在迅速发展,不断满足不同社会成员对于福利项目的需求。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虽然没有社会保险改革进展快、步伐大,但是它正在缓慢地朝着社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比较所得出的结论
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和欧洲国家都有着不少的差距,那么在福利制度上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应该针对于我们的国情来进行一系列的修订与改正。比如说在养老制度上的创新与学习:增加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方式、提高养老保险在社会总支出之中的比例。在医疗保险的问题上需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不同的医疗保障方式,增加医疗保障资金的储备与支出等等。
但是要根据国情,注意发展道路的选择。像欧洲国家那种高福利的政策在我国是
不能完完全全的生搬硬套的。因此我国的福利制度的发展也面临着统一性和差别性的选择。我国处于现阶段应该以注重差别为主,针对不同人群发布不同的政策从而达到“区别对待”的目的。
最后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和西方国家的差异,选择合理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
要寻求一个适当的福利水平,从而既能保证人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又能避免高福利国家的“福利病”,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要走到这一步,对于目前的中国福利制度还是需要相当长的额一段时间作为酝酿的过程的。
第四篇:各国国庆节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1月1日古巴全国解放日巴勒斯但武装斗争开始日苏丹独立日4日缅甸独立日26日澳大利亚日印度共和日2月4日斯里兰卡独立和国庆日6日新西兰国庆日11日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纪念日16日立陶宛独立日23日文莱国庆日圭亚那共和国日24日爱沙尼亚国庆日25日科威特国庆日3月3日保加利亚国庆日摩洛哥登基日6日加纳独立日12日毛里求斯国庆日17日爱尔兰国庆日2o日突尼斯独立日2l日纳米比亚独立日23日巴基斯但日25日希腊国庆日26日孟加拉国独立及国庆日4月17日叙利亚国庆日18日津巴布韦独立日23日英国伊丽莎白二世诞辰正式庆祝日26日但桑尼亚联合日27日塞拉利昂独立日多哥独立日南斯拉夫宪法日28日阿富汗国庆日3O日荷兰女王贝妞特丽克丝诞辰正式庆祝日5月1日马绍尔群岛独立/国庆日3日波兰国庆日12日以色列独立日17日挪威宪法日20日喀麦隆国庆日22日也门国庆日24日厄立特里亚独立日25日阿根廷一八一O年五月革命纪念日约旦独立日28日阿塞拜疆国庆日埃塞俄比亚共和国日3O日克罗地亚国庆日6月1日萨摩亚独立日2日意大利共和国成立日5日丹麦宪法日塞舌尔解放日6日瑞典国庆日10日葡萄牙国庆日12日菲律宾独立日俄罗斯宣布独立日17日冰岛宣布共和国成立日23日卢森堡国庆日25日莫桑比克独立日斯洛文尼亚国庆日26日马达加斯加独立日27日吉布提独立日3O日刚果民主共和国独立日7月1日布隆迪国庆日加拿大日卢旺达独立日3日白俄罗斯独立日4日美国独立日5日委内瑞拉独立日11日蒙古人民革命纪念日12日基里巴斯独立日14日法国国庆日17日伊拉克独立日20日哥伦比亚国庆日21日比利时国庆日23日埃及独立日26日利比里亚独立日28日秘鲁独立日30日瓦努阿图独立日8月1日贝宁独立日瑞士联邦成立日3日尼日尔国庆日5日牙买加国庆日6日玻利维亚独立日7日科特迪瓦国庆日9日新加坡独立日11日乍得独立日15日刚果独立日17日加蓬国庆日印度尼西亚独立日19日阿富汗国庆日2O日匈牙利国庆日24日乌克兰独立日25日鸟拉圭独立日27日摩尔多瓦独立日29日斯洛伐克国庆日31日马来西亚国庆日9月1日利比亚九月一日革命节乌兹别克斯但独立日2日越南国庆日圣马力诺国庆日7日巴西独立日9日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成立日塔吉克斯但共和国独立日16日墨西哥独立日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日18日智利独立日21日马耳他国庆日亚美尼亚独立日22日马里宣布独立日23日沙特国庆日30日博茨瓦纳独立日10月1日塞浦路斯国庆日尼日利亚国庆日2日几内亚宣布共和日3日德国国庆日韩国建国日4日莱索托独立日9日乌干达独立日10日斐济独立日12日西班牙国庆日赤道几内亚独立日18日阿塞拜疆独立日21日索马里十月二十一日革命节24日赞比亚独立日25日哈萨克斯但国庆日26日奥地利国庆日27日土库曼斯但独立日28日捷克国庆日29日土耳其宣布共和国成立日11月1日阿尔及利亚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革命节安提瓜和巴布达独立日3日密克罗尼西亚独立日9日柬埔寨独立和国庆日11日安哥拉独立日15日巴勒斯但宣布独立日18日阿曼国庆日22日黎巴嫩独立日28日毛里塔尼亚独立日阿尔巴尼亚国庆日12月1日罗马尼亚国庆日2日老挝国庆日阿联酋国庆日5日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陛下生日6日芬兰独立日12日肯尼亚独立日16日巴林国庆日哈萨克斯但共和国日
第五篇:各国节假日
美国
1. 元旦节(New Year's Day),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到处可以听到“辞旧迎新”的钟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2. 林肯诞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庆祝林肯诞辰,为大多数州的节日。
3.圣瓦伦丁节(St.Valentine's Day),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瓦伦丁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又称“情人节”(the lovers' day)。
4.华盛顿诞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庆祝华盛顿诞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5.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 Day),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6.复活节(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7日左右。该节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人们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7.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每年4月1日,该节出自于庆祝 “春分点”(Venal equinox)的来临,在 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8.母亲节(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政府部门和各家门口悬挂国旗,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父亲给母亲买些礼物或做些家务。
9.阵亡烈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纪念为美国献身的阵亡烈士,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0.国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庆祝国旗的升起。
11.父亲节(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天,表示对父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母亲给父亲买些礼物。
12.国庆节(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庆祝美国建国,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3. 劳动节(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表示对劳工的敬意,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4.哥伦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纪念哥伦布在北美登陆,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5.万圣节(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多化装成鬼,打着灯笼或点燃篝火尽情地玩耍。
16.万灵节(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灵魂之日。
17. 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对退伍军人的敬意
18.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赐予的秋收,为美国的联邦假日。19.大选日(Election Day),每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星期二,选举美国总统。
20.。清教徒登陆纪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纪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陆。
21.圣诞节.(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庆祝基督诞生的日子,是美国最隆重的节日。
二、丹麦
1,新年
1月1日,丹麦人与世界各国人民一样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新年前夜,丹麦人喜欢在自家门前燃放烟花。有趣的是,丹麦人把烟花称做“中国人”,因为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制作烟花的技术也是从中国传到丹麦的。除夕夜里,一簇簇烟花飞上夜空,五彩缤纷,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2.忏悔节
2月底。过去这是宗教斋戒期的前夜,现在是孩子们盛装打扮的一个有趣的狂欢节日。这一天,孩子们穿上各种色彩华丽、样式古怪的服装,比如戴上礼帽或是蒙上佐罗式的眼罩,去敲邻居家的门,要求赠予礼品。他们还聚集一堂,轮流用棒球球棒敲一个悬挂着的大木桶,当木桶被打破时,里面的糖果糕点滚落出来,孩子们便欢天喜地地分而食之,而打破桶的幸运孩子就成为斋戒期的“国王”或“王后”。
3.复活节
春分过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这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按照传统,复活节有不少很有特色的庆祝活动,蛋和兔子都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蛋孕育着新的生命,含有复活之意,兔子则因繁殖力很强,也被视为新生命的象征。复活节时,商店里会出售各种复活节小兔和彩蛋,有的是巧克力做成的。
现在复活节在丹麦恐怕已没有多少宗教意义了,它是丹麦人借机放一周假的好日子。利用这个机会,丹麦人或是去挪威滑雪,或是去阿尔卑斯山旅游,要不就干脆呆在家里修整花园。
4.愚人节
4月1日。愚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5.国际劳动节
5月1日。这是传统的劳动人民的节日,也是丹麦的法定假 日。这一天,上了年纪的人在工会的组织下聚集在公园里,他们喝着啤酒,晒着太阳,也有人会发表演讲。现在这个日子对丹麦人来说只是一个休假日,已经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含义。
6.一系列宗教节日
夏季到来后,丹麦有一系列宗教节日。首先是大祈祷日,即复活节后的第四个星期五,这是丹麦特有的一个宗教节日,它把不同的宗教节日集中在这一天。接着是耶稣升天日,即复活节40天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四。然后是降灵节,即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开始于6月份。其实这些节日原有的宗教意义都已不复存在,说到底是让丹麦人在夏季里迎来一个又一个休闲的假日,因为暖暖的太阳、湛蓝的天空对丹麦人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7.宪法日
6月5日。这是丹麦的法定节日,纪念l849年通过的第一部丹麦宪法。这一天丹麦到处悬挂起国旗,政治家们出来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选民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草地上休息,享受宪法为他们带来的自由权利。
三、德国
1。圣诞节(weihnachten)
圣诞节是德国最终要得节日。就像中国的春节,圣诞节的假期是12月25——26日,但很多的企业和政府机关都从12月24放到元月2,3号的。
2。元旦(neujahr)
元旦的庆祝活动主要在除夕,即12月31日夜晚举行。晚上很热闹,人们燃放鞭炮(不过现在可是惯的很严的),欢呼新年的到来。为了欢庆新年,很多大的城市都要放烟火的,举办音乐会。很多的同学都要在元旦之前给教授和亲朋好友寄送祝福的贺卡的!!
3。狂欢节(karneval/fasching/fastnacht)
2月10日左右是狂欢节。这一节日在科隆,美因此等沿莱茵河流域的城市的庆祝规模盛大。这一天人们着盛装,带上各种假面具,载歌载舞到街上游行。各种彩车驶上街头。站在车上的人们象街道两旁的人群撒糖果,巧克力和玩具等!
4。复活节(ostern)
复活节在每年过春节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和星期一,日期不过定,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复活节是德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他是最国老的基督教节日。至今仍保留着种种习惯,如节前准备复活兔子和复活节彩蛋,以此来欢庆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复活节方家两天!!
5。国庆节(nationalfeiertag)
两德同一的庆祝节日,10月3日,放假一天,没有什莫庆祝活动!
四、法国
1,一月6日:帝王节。在糕点铺内,人们纷纷购买甜饼,这种甜饼内含有一种叫蚕豆的小东西。家中最小的成员,把眼睛蒙上,将甜饼分给大家:这是JEANE姑姑的,这是爸爸的,这是DESPOYES先生的。。“每人吃甜饼时都避免咬到蚕豆。吃到蚕豆的人将封为国王(皇后),并挑选他的皇后(国王)。全家人或朋友们举杯高颂:“国王干杯,皇后干杯。”
2,二月2日:圣蜡节,这是一个宗教及美食的双重节日。这一天,家家都做鸡蛋薄饼,鸡蛋饼煎得又薄又黄,向太阳似的金黄色。它飘起来后,孩子们注视着它,如果它直接落在谁的口里该多好呀!
3,四月1日:愚人节。
4,五月1日:劳动节和铃兰花节。
5,七月14日,法国国庆节。国庆前夕,法国所有的城市燃放烟火,整个巴黎的所有街道,人们载歌载舞。次日清晨,人们观看阅兵式。法国的大假开始了。
6,法国的大假于8月31日开始。尽管政府的多方努力,几乎所有的法国人都在同一时间休假。许多工厂歇业,大批商店关门。
7,十一月1日。是冥节。在陵园,墓地被菊花点缀。尽管墓地的沉痛气氛,小学生为本年假期的头一日而欣喜若狂。
8,11月25日,是圣-喀德琳节,是个地道的巴黎地方节日。25岁尚未婚嫁的年轻姑娘们梳妆成圣-喀德琳。这些庆祝圣-喀德琳节的姑娘在位于与其同名的大街上的圣女雕像前献花圈。这一天做了许多黄色和绿色的小帽子,一个比一个新颖。在大的女装店内,人们跳舞,喝香宾。喀德琳是当日的女皇。
9,十二月25日:圣诞节。这可称为节中节,她是严冬里的光芒,为人们带来欢乐。
星星,雪花,松树,礼品,铃铛组成图画。孩子们清扫烟筒,找出他们最大号的鞋,圣诞老人上路了。。
五,芬兰 元旦节 1 月 1 日
神灵节 1 月 6 日
神灵节是纪念耶稣显灵的日子。
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 4 月
具体日期随基督教年历而定。基督受难日是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是受难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5 月1 日
耶稣升天日 5 月
复活节四十天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四。
降灵节5 月或 6 月
具体日期随基督教年历而定。
仲夏节 6 月
一年中最长一天的那一个星期的星期五-星期六。过去一直是在每年的 6 月 24 日,但现在已改为离月底最近的一个周末。仲夏节是芬兰人庆祝一年中最短的一夜的节日,所以人们多在郊外或乡村别墅相聚。子夜,人们在海边,湖边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仲夏节被芬兰人认为是最浪漫、吉庆的日子,因此有许多人专门选择这一天举行婚礼。
万圣节 11 月
离 11 月 1 日 最近的一个星期六。
独立日 12 月 6 日
每年独立节芬兰总统都要在总统府大厅发表电视演说。赴宴者多为社会名流、政经巨头和外国使节。人们一般比较正式。
圣诞节 12 月 24-25 日
圣诞节是合家欢乐的日子,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圣诞夜一家人坐在食物丰盛的饭桌前,点燃蜡烛,祈祷上帝赐福。晚饭后,围坐在装饰精美的圣诞树下,打开“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孩子们则围着大人问神秘的圣诞老人到底住在哪里。节礼日 12 月 26 日
节礼日是圣诞节的后一天。
六、加拿大
1,元旦:1月1日
2,耶酥受难日:时间在复活节之前的那个星期五
3,复活节次日:时间在复活节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
4,维多利亚日:5月24日为女王诞辰纪念日,但放假日期为25日前的第一个星期一
5,加拿大日:7月1日
6,公民日:8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7,劳动节:9月1日,但放假日期为九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8,感恩节:10份的第二个星期一
9,休战纪念日:11月11日为纪念二次世界大战中死难者
10,圣诞节:12月25日
11,节礼日:12月26日
七,挪威
新年 1月1日。
棕榈主日 复活节前的星期天。
濯足节 复活节前的星期四。
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 4月的第—个星期天。
劳动节 5月1日。
耶稣升天节 复活节40天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四。
独立日 5月17日。
降灵节 复活节后第七个星期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节礼日 12月26日
八,意大利
1月1日元旦,亦称:新年(非宗教节日)
1月6日 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宗教节日)
2月14日 情人节(民间习俗节)
情人节,民间风俗节日。
情人节的传说:
之一,情人节源自英国,也叫圣瓦伦泰因节。传说公元270年,有一个叫瓦伦泰因的基督徙,因为带头反抗罗马统治者的迫害被捕。在狱中,他和监狱长的女儿建立了感情。可是2月14日这一天他就要被处死了。临刑前,他给情人写了一封情书,表达了自己的情怀。自此,基督徙为了纪念这位殉难者,就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之二,英国古代还有另外一个传说:2月14日这一天是鸟儿选择配偶的日子。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圣瓦伦泰因节就成了年轻人选择情侣的情人节。每到这一天,青年男女互赠礼品,或寄情人卡。这种表达爱意的情人卡只写收件人的名字而没有发信人的落款,但收件人一定能猜出是谁寄的。
2月至3月 狂欢节,亦称谢肉节(宗教节日)
狂欢节,亦称谢肉节,在大斋前一天举行。因基督教有规定,复活节前40天为大斋期,而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故复活节无固定日子,一般在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确定了复活节再往前推41天即为狂欢节。
大斋期间基督教徒不应食肉,亦不应该举行婚配和其他娱乐活动,所以在大斋开始前举行一次狂欢活动,称狂欢节或谢肉节。现在人们不大注意大斋的规定,但狂欢节却成为一种习俗,狂欢活动也不止一天。意大利许多地方都举行规模宏大的娱乐活动,尤以威尼斯和维亚雷焦的狂欢节为最。
复活节,是庆祝耶稣死后三天又复活的节日,时间在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天。这是圣诞节后意大利的又一重要节日,一般放假一星期,人们习惯利用这个假期外出旅游。
3月8日(三八妇女节)
《三八节的由来》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时在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对三八妇女节,意大利也承认,但一般人并不庆祝,也不放假。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非宗教节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举行起义,解放了米兰、都灵、热那亚等大城市,驱逐了希特勒德国占领军。为纪念这一胜利,将这一天定为解放日,国家机关举行庆祝活动。
5月1日(劳动节)
劳动节,意大利也承认,但一般人并不庆祝,也不放假。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在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5月(母亲节)
美国国会于1914年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母亲节后来传到了其它国家,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但是,各国的母亲节日期并不完全一样。阿拉伯国家的母亲节在3月,印尼的母亲节在12月,泰国和日本是10月,葡萄牙是12月。中国人过母亲节是近年的事,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日期: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6月2日 国庆节(非宗教节日)
国庆节。1946年6月2日,意大利举行了决定国家体制的公民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成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因此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国的国庆节。这一天意大利总统要举行招待会,意驻外使、领馆也要举行招待会,以示庆祝。
8月15日 八月节(非宗教节日)
8月15日即八月节,是古罗马时代沿袭下来的节日。现在国家公务人员和各单位职员,8月份都要休假,一般分二批,7月底至8月15日为第一批,8月15至8月底为第二批。这期间机关不办公,学校放假,商店也轮休。人们一般都要到外地去度假,有的去海滨,有的去山区,也有的去国外。
11月2日 万圣节(宗教节日)
12月25日 圣诞节(宗教节日)
九、英国
New Years Day 新年,元旦,1月1日
St.Valentine's Day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
All Fools's Day or April Fools's Day 愚人节4月1日
Good Friday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Easter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4月)
Easter Monday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Holy Thursday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的40天的星期四)
May Day or Labour Day 五一劳动节
the Spring Bank Holiday 春假(英国5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Mother's Day
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
Memorial Day
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5月26日)Independence Day 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
the Summer Bank Holiday
夏季公假(英国,8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Columbus Day 哥伦布日(10月12日)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夕(10月31日)
Hallowmas 万圣节(11月1日)
Armistice day or Veterans Day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停战纪念日(11月11日)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在美国是1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Christmas Eve
圣诞节前夜(12月24日)
Christmas Day 圣诞节(12月25日)
Boxing Day
节礼日(圣诞节次日,如遇星期日,推迟一天)
十、希腊:
新年:1月1日。
主显节:1月6日。Piraeus受到了祝福。人们把一个十字架扔进海里,然后青年男子们跳进海里去捞出来。
圣灰节:复活节前的第41天,人们放风筝,吃斋。雅典人聚集在Philopappou山庆祝节日。独立日和天使报喜节:3月25日,有军队游行。
复活节:一年一度纪念耶稣复活的宗教节日,日期年年不同,在每年3月21日或过了3月21日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正好是星期日,则复活节推迟一星期举行。星期五的晚上,有盛大的游行活动,人们手持蜡烛,高唱圣歌,挤满了大街小巷。
劳动节:5月1日,是鲜花盛开的节日。处女死亡节:复活节后的50天。十月二十八日:纪念1940年希腊拒绝意大利的最后通牒这一意义深远的事件,有军队游行。
圣诞节:12月25日-26日。酒节:由各地方政府组织庆祝。海军节:在Faliro举行庆祝活动。
十一、新加坡
新加坡节日及风俗
新加坡的各民族按照自己的历法有着不同的节日与风俗。华人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和卫塞节等。
农历春节
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家家户户要大扫除,门上要贴春联,要倒贴“福”字,除夕夜全家老小要在一起吃团圆饭,孩子们要守岁以便延长寿命,到了午夜时分家长们要祭神拜祖先,大年初一开始小辈要带着桔子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孩“红包”----压岁钱。过年时要穿新衣,说吉利话,吃的东西也很讲究,如鱼象征年年有余,年糕代表年年高升,发菜代表发财,桔子代表吉利等。一般华人大年初一不扫地,否则好运气要被扫掉。过年时,华人都喜欢去牛车水采购年货。春节期间,也有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作精彩表演。政府也举办“春到河畔迎新年”、妆艺大游行等活动,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清明节
是华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日前后两个星期,人们会携带祭品、鲜花,到坟场去扫墓,祭拜祖先。
端午节
原本是屈原投江纪念日,现在发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节日。新加坡每逢端午节便会举办龙舟比赛。
中元节
俗称鬼节,由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号,整整一个月时间都要设坛拜祭无主阴魂,在这期间有宴会、歌台表演、喊标福物等活动,十分热闹。
卫塞节
在农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及涅磐纪念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在节日的前几天就开始举行一连串的庆祝会,各佛教团体及寺庙张灯结彩,大放光明,象征佛陀的光辉世世代代照耀人间。国庆日(NATIONAL DAY)
□□8月9日是新加坡的国庆日(National Day),这是纪念 1965年新加坡独立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会聚在一起,用声势浩大壮观的游行、集体舞蹈和大型烟花表演来庆祝这一日子
开斋节
马来人最重要的节日当属开斋节,每年回历九月,回教徒从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个月后见到新月才可开斋,回教徒会把家里打扫干净,装饰一番,穿上新缝的传统服装,备好各式美食糕点来庆祝开斋节,其热闹气氛与华人的春节不相上下。
哈芝节
是回教徒前往回教圣地朝圣后隔天所举行的重要宗教仪式,节日订在回历十二月的第十天,庆祝仪式主要是宰杀牛羊,感谢真主。
大宝森节
是印度人的节日,又称屠妖节或万灯节,家家户户会把房屋打扫干净,在住屋周围点上灯,迎接守护神和幸运女神,印度兴都教徒会举行盛大庆典,用车载着神像游行庆祝,有些教徒身上负着铁架,刺着银针,向神表示谢恩或赎罪。庆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带。
圣诞节
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是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基督教堂会举办特别的庆祝仪式,教徒也会唱圣诗、访问家庭。每逢圣诞节,乌节路一带都会张灯结彩,各大商厦都会装饰一番来吸引众人,整个街道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耶稣受难节与复活节
耶酥受难节是在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纪念耶稣牺牲的节日,是一个庄严的节日,受难节之后的星期日便是复活节,庆祝耶稣的复活。受难节与复活节都是纪念和感恩的节日
http://spaces.msn/members/linewbeam 世界重要节日一览表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ADULTS DAY 情人节(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元宵节(阴历1月15日)--------------------LANTERN FESTIVAL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3日)--------外贸知识 w.cne ACH FLOWER FESTIVAL(DOLL'S FESTIVAL)
国际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S知识 ww ww.cn TRICK'S DAY
枫糖节(加拿大,3-4月)-----------------www.xiexiebang.com TICKS DAY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MOON FESTIVAL 教师节(中国,9月10日)------------------TEACHER'S DAY 敬老节(日本,9月15日)------------------O贸知识 w ww.cn OPLE'S DAY 啤酒节(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OKTOBERFEST 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际贸易 外 网 www.xiexiebang.com PULATION DAY
世界旅游日(9月27日)-----------WORLD TOURISM DAY 世界邮政日(10月9日)-----------WOR国际贸易 英网 ww ST DAY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WORLD GRAIN DAY 世界爱滋病日(12月1日)---------WORLD AIDS DAY
世界残疾日(12月3日)-----------WORLD DISABLED DA外贸知识 www.c
世界各国的国庆与独立日知识 ww www.c
一 月国际贸易 英网 ww
4日 缅甸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MYANMAR)26日 澳大利亚日----------Australia Day 印度共和国日--------Repubic Day(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