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办法(草案)》的说明

时间:2019-05-14 08:0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办法(草案)》的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办法(草案)》的说明》。

第一篇:关于《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办法(草案)》的说明

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电梯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单个居民家庭自用电梯的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老旧电梯修理、改造、更新费用的筹措与管理办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价格、工商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鼓励电梯生产、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采用物联网技术等

先进科技手段,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和事故,提高电梯应急救援的及时性。

鼓励电梯生产、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以下简称公众聚集场所)应当安装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电梯安全知识和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倡导文明乘梯,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电梯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第八条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电梯装置时,应当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不予发放审查合格文件,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据设计单位提出的电梯设置方案采购电梯,实现电梯轿厢内的无线信号覆盖或者安装物联网远程监控设备,并负责向电梯产权所有者移交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商品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在交付房屋时,应当组织共有人与物业服务单位签订电梯委托管理合同,明确电梯安全管理责任。

第十条 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电梯机房应当配备通风设施和降温设备。对不符合国家标准和未按照建筑设计单位提出的电梯设置方案设置电梯的,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第十一条 电梯采购应当根据电梯分类监督管理信息,依法履行招标投标手续。

对商品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房屋销售时公示选购电梯的品牌、选型配置等信息,并载入房屋销售合同。

第十二条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及时将委托的电梯销售单位告知省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省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半年向社会公布电梯制造单位及其委托的电梯销售单位名单。

电梯销售单位应当与建设单位或者电梯使用单位签订电梯销售合同,明确售后服务内容和质量保证期限。质量保证期限不得少于2年。在质量保证期内,对电梯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电气元器件,电梯销售单位应当负责免费修理或者更换。

第十三条 电梯使用单位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对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负责。

电梯安装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给电梯产权所有者的,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电梯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电梯,受托人履行本办法规定的电梯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居民住宅小区聘请物业服务单位的,应当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该物业服务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居民住宅小区电梯使用单位不明确的,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应当协调落实电梯使用管理责任。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电梯使用登记。电梯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登记前,原登记的使用单位仍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十四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制定并执行电梯使用和安全运营管理制度,按照“一梯一档”要求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二)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三)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显著位置张贴电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

(四)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24小时有效应答紧急呼救,保障电梯轿厢内无线通讯信号覆盖或者物联网远程监控设备的畅通;

(五)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维护保养,与维护保养单位签订合同,约定维护保养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六)电梯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并立即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到场救援;

(七)电梯出现故障、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

立即停止使用并设置警示标志;

(八)及时落实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出的电梯停止使用通知和隐患整改建议;

(九)负责电梯日常运行经费的筹集与投入;

(十)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安全职责。

第十五条 在用电梯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电梯使用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使用标志置于电梯显著位置。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六条 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查,做好电梯运行和管理的各项记录;

(二)对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和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对维护保养单位的维护保养记录签字确认;

(三)发现电梯运行存在事故隐患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四)妥善保管电梯钥匙;

(五)接到电梯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修理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六)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安全职责。第十七条 乘客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应当遵守电梯安全使用说

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乘坐超过核定载质量的电梯或者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电梯;

(二)不得采用非正常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

(三)不得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四)不得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第十八条 从事电梯维护保养业务的单位,应当在电梯所在地县(市、区)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数量的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工作人员、快速抢修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并向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在与电梯使用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前,应当明示电梯零部件价格,并按照合同约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禁止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将维护保养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禁止从事电梯维护保养业务的人员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执业。

第十九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每年至少应当对电梯进行一次检查,并向电梯使用单位出具检查报告。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维护保养档案,记载维护保养情况以及自行检查报告,记录的内容至少保存四年。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仅依靠合同规定的维护保养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应当向电梯使用单位书面提出。

第二十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一)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电梯的;

(二)使用存在事故隐患以及报停、报废电梯的;

(三)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使用行为的。

接到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建立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并在电梯轿厢内显著位置公示联系电话。

接到乘客被困电梯报告后,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作业人员应当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设区的市市区范围内抵达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其他地区不超过一小时。

第二十二条 电梯检验检测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电梯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

电梯的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第二十三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接到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10日内安排检验检测,并在检验检测完成后10日内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第二十四条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检验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电梯检验检测报告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15日内做出书面答复。电梯使用单位对书面答复仍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电梯所在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检。受理复检申请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30日内组织复检,并做出结论。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当地电梯生产、维护保养单位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立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本行政区域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电梯事故应急预案。

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根据安全技术规范制定本单位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电梯制造单位、销售单位、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

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听取电梯使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意见,组织对电梯制造单位、销售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信

用评价并建立档案,方便电梯使用单位查询。信用档案应当包括有关单位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受到举报投诉情况、行政处罚记录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记录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对电梯制造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分类监管。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电梯安全监察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电梯生产、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违法行为和电梯事故隐患的举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第三十条 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24小时有效应答紧急呼救,或者未保持电梯轿厢内无线通讯信号覆盖与远程监控设备畅通的,处200元罚款;

(二)电梯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未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并立即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到场救援的,处5000元罚款。

第三十一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在电梯所在地县(市、区)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的,处5000元罚款;

(二)将维护保养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的,处30000元罚款;

(三)未按规定建立并保存电梯维护保养、自行检查档案的,处5000元罚款;

(四)发现有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情形,未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处5000元罚款。

第三十二条

从事电梯维护保养业务的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00元罚款。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情形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二篇: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第262号

《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12月14日省人民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 李锦斌 2016年1月10日

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电梯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销售、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本办法所称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必要工作经费,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老旧电梯修理、改造、更新的办法。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

—1— 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电梯使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 公安机关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梯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电梯安全综合监督管理,根据本级政府授土建工程的质量监督,会同财政部门负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监督管理。对危及公民人身安全的电梯安全事故实施应急救援。

权,组织或者参加电梯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电梯使用单位、学校、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电梯安全知识和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倡导文明乘梯,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 生产与销售

第六条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 第七条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电梯装置时,应当执行国家相关规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据设计单位提出的电梯设置要求采购电梯,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定和标准。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发放审查合格文件。实现电梯轿厢内的公共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或者安装电梯故障监测系统,并负责向电梯所有权人移交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第九条

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建设 前款工程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建设工程设计要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工程设计要求。

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电梯使用登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竣工验

—2—

收备案。第十条

电梯销售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电梯制造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不得销售未取得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制造的电梯。电梯销售单位应当与建设单位或者电梯使用单位签订电梯销售合同,明确售后服务内容和质量保证期限。质量保证期限不得少于2年。在质量保证期内,对正常使用的电梯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电气元器件,电梯销售单位应当负责免费修理或者更换。第十一条

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电梯制造单位对调查和了解的情况,应当作出记录。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二条

电梯使用单位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对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负责。电梯未明确使用单位的,不得投入使用。

电梯使用单位按照下列规则确定:

(一)电梯安装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电梯所有权人的,建设单位为

(二)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进行管理的,受委托方为电

(三)未委托他人管理的电梯,只有一个所有权人的,该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 梯使用单位;

电梯使用单位;有多个所有权人的,应当共同协商确定电梯使用单位,经协商无法确定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协调落实;

(四)配有电梯的建筑物用于出租的,当事人应当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电梯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新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3— 电梯使用单位;未约定的,建筑物产权所有人为电梯使用单位。

手续,原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三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制定并执行电梯使用和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按照“一梯一档”

(二)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

(三)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显著位置张贴电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四)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应答紧急呼救;

(五)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装修,应当符合电梯安全性能要求;

(六)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维护保养,与维护保养单位

(七)电梯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通知电梯维

(八)电梯出现故障、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

(九)及时落实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出的电梯停止使用通知和隐患整

(十)负责电梯日常运行经费的筹集与投入;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安全职责。

第十四条

在用电梯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者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电梯使用标志规定的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使用标志置于电梯显著位置。

第十五条

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查,做好电梯运行和管理的各项记录;

(二)对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和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对维护保

(三)发现电梯运行存在事故隐患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单位负

—4— 要求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组织人员培训; 和警示标志;

签订合同,约定维护保养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护保养单位到场救援;

停止使用、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组织修复; 改建议;

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下次检验日期前1个月,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养单位的维护保养记录签字确认;

责人;

(四)妥善保管电梯钥匙;

(五)接到电梯故障报警后,立即报告并赶赴现场,组织电梯修理作

(六)规劝、制止乘客破坏电梯设施及违反规定使用电梯的行为;

(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安全职责。

第十六条

乘客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应当遵守电梯安全使用说明、安业人员实施救援;

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以及电梯使用单位基于电梯安全因素的管理要求,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采用非正常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

(二)不得拆除、破坏电梯安全警示标志、电梯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三)不得乘坐超过核定载重量的电梯或者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电

(四)不得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梯;

第四章 维护保养

第十七条

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

从事电梯维护保养业务的单位,应当在电梯所在地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数量的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工作人员、快速抢修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并向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禁止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将维护保养业务转包或者分包。

第十八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每年至少应当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检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查,并向电梯使用单位出具检查报告。

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电梯维护保养档案,记载维护保养情

—5—

况以及自行检查报告,记录的内容至少保存4年。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仅依靠合同规定的维护保养已经不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改造、修理或者更换零部件、更新电梯时,应当向电梯使用单位书面提出。

第十九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电梯的;

(二)使用存在事故隐患以及报停、报废电梯的;

(三)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使用行为的。

接到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予 第二十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在电梯轿 接到乘客被困电梯报告后,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作业人员应当迅速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以处理。

厢内显著位置公示联系电话。

赴现场实施救援。设区的市市区范围内抵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其他地区不得超过1小时。

第五章 检验检测

第二十一条

从事电梯检验检测的机构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其所属的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考核,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资格。

第二十二条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 电梯检验检测应当由2名以上具有检验检测资格的人员现场进行,检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验检测过程中检验检测人员应当认真审查相关文件、资料,将检验检测情况如实记录并长期保存。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电梯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6—

第二十三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接到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10日 第二十四条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检验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内安排检验检测,并在检验检测完成后10日内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到电梯检验检测报告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15日内做出书面答复。电梯使用单位对答复仍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电梯所在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30日内做出处理并答复电梯使用单位,必要时可以组织复检。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电梯安全风险评定标准,规范电梯的修理、改造和更新。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电梯生产单位、销售单位、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以下简称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听取电梯使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意见,组织对电梯生产单位、销售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对电梯生产单位、销售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分类监管。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电梯安全监督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电梯生产、销售、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违法行为和电梯安全事故隐患的举报。

—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当地电梯生产、维护保养单位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负责本行政区域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本 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根据安全技术规范制定本单位电梯 第三十一条

鼓励电梯生产、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采用电梯故障监测 公众聚集场所电梯应当安装电梯故障监测系统。

鼓励电梯生产、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系统,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和安全事故,提高电梯应急救援的及时性。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现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生产、使用、维护保养或者检验检

(二)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电梯存在

(三)未及时受理并处理电梯安全事故隐患及电梯安全违法行为举报

(四)泄露举报人身份信息,致使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的;

(五)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情形的。

—8— 测活动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处理的; 安全事故隐患,不立即处理的; 的;

第三十四条

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24小时有效应答紧急呼救的,处500

(二)电梯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未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通知电梯 第三十五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元罚款;

维护保养单位到场救援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按规定建立并保存电梯维护保养档案的,处500元罚款;

(二)未在电梯所在地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并配备相应数量的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工作人员、快速抢修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接到乘客被困电梯报告后,未在规定时间抵达现场实施救援的,(四)将维护保养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 第三十六条

乘客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款。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6/1/29/366456384794.html

—9—

第三篇: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电梯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 县级以上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鼓励、引导电梯生产、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参加电梯责任保险。鼓励采用远程监控等先进科技手段,提高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

第六条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学校、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等应当开展电梯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工作,倡导文明乘梯,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 生产与销售

第七条 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生产活动。

第八条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统称安全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对电梯质量及安全性能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电梯,不得生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电梯。

电梯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

第九条 电梯销售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电梯制造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

销售进口电梯的,电梯销售单位应当持制造单位委托代理销售电梯的证明材料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证明材料,向省人民政府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禁止销售未取得电梯生产许可的单位制造的电梯产品、使用废旧零部件拼装的电梯产品以及报废电梯。

第十条 电梯销售单位应当与建设单位或者电梯使用单位签订电梯销售合同,明确售后服务内容和电梯的质量保证期限。在质量保证期内,对列入《特种设备目录》的电梯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以及电气元器件和其他易损件存在质量问题的,电梯销售单位应当负责免费维修或者更换。

第十一条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的依法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第十二条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以下统称电梯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电梯施工情况书面告知所在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对电梯施工的监督检验。

电梯施工单位不得将电梯制造单位委托的工程转包或者分包给其他单位。

电梯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服从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并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电梯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对施工活动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 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对安全负责。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

第十三条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应当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章 使用

第十四条 电梯安装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给电梯产权所有者的,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电梯使用单位。

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属于单一产权所有者的,该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单位;属于多个产权所有者的,各产权所有者应当协商明确其中一个产权所有者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人,其他产权所有者承担连带责任。

出租配备电梯的场所,租赁合同中应当约定电梯使用单位; 未约定的,电梯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单位。

第十五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制定并执行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电梯技术档案;

(二)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三)在电梯的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显著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电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

(四)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应答紧急呼救;

(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救援演练;

(六)电梯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对被困人员进行抚慰并组织救援;

(七)协助做好电梯检验检测和远程监控措施的实施工作;

(八)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安全职责。

第十六条 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电梯的显著位置。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对电梯定期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电梯使用 单位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在整改期限内将整改结果书面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反馈。

电梯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

第十七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依法取得许可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并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标明的有效期内变更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应当在日常维护保养合同生效之日起30日内,到负责该电梯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更换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第十八条 电梯出现故障、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存在安全隐患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组织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九条 电梯停止使用1年以上或者停止使用期超过下一次定期检验日期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封存电梯,设置警示标志,并在15日内到负责该电梯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停用手续。重新启用前,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启用手续。

第二十条 医院病床电梯、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当配备操作人员的电梯,应当由持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电梯司机操作。第二十一条 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查,做好电梯运行和管理的各项记录,制定和落实电梯定期检验计划;

(二)监督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定期保养、检修电梯;

(三)发现电梯运行存在事故隐患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四)妥善保管电梯钥匙;

(五)接到电梯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六)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对维护保养单位的维护保养记录签字确认。

第二十二条 乘客应当按照电梯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乘坐电梯,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乘坐超过核定载重量的电梯或者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电梯;

(二)不得采用非正常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

(三)不得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四)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危险化学品搭乘电梯;

(五)老、弱、病、残人员和儿童乘坐电梯时,应当有人监护;

(六)乘坐的电梯发生故障时,应当通过报警装置与电梯管 理人员取得联系,并服从指挥;

(七)不得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电梯更新、改造、重大维修的费用,依照有关规定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无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专项维修资金不足的,由电梯产权所有者筹集。

第二十四条 电梯存在无法消除的严重事故隐患,无维修、改造价值或者超过国家标准、安全技术规范或者设计文件规定的使用期限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在报废后30日内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已报废的电梯,禁止转让、出售或者再次使用。拆除电梯应当委托依法取得电梯施工许可的单位进行。

第二十五条

移装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技术鉴定。

已报废或者经鉴定不合格且通过维修、改造仍无法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电梯,不得移装。

第二十六条 安装在私人住宅内供家庭内部使用的电梯,改变用途、用于经营性活动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检验和办理使用登记。

第四章 日常维护保养

第二十七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安 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电梯的维护保养,不得将业务转包、分包。

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业务的单位,应当在电梯所在地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数量的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工作人员,并向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订合理的保养计划与方案,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保障电梯正常运行。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予以排除;难以排除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电梯使用单位暂停使用,并配合使用单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九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至少每年对电梯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向使用单位出具检查报告。

日常维护保养以及自行检查报告应当建立档案,记录的内容至少保存四年。

第三十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一)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电梯的;

(二)使用存在事故隐患、报停、报废电梯的;

(三)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使用行为的。

接到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第三十一条 学校、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医院、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众聚集场所以及居民住宅小区等维护保养的电梯数量达到30台以上时,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安排专人驻点服务。

第三十二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建立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并在电梯轿厢内显著位置公示值班电话。

接到乘客被困电梯报告后,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维修人员应当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设区的市市区范围内抵达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其他地区不超过一小时。

第五章 检验检测

第三十三条 从事电梯检验检测的机构应当具备法定的条件,并依法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从事电梯检验监测的人员应当依法取得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第三十四条 电梯检验检测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电梯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电梯的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第三十五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接到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10日内安排检验检测,并在检验检测完成后10日内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经检验检测合格的,应当发放《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第三十六条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检验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电梯检验检测报告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15日内作出书面答复。电梯使用单位对书面答复仍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电梯所在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检。受理复检申请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30日内组织复检,并作出结论。

第三十七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在实施电梯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的,还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章 应急管理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电梯事故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加强应急救援组织和网络建设,保障电梯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开展。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电梯事故应急预案。

电梯使用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根据安全技术规范制定本单位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第四十条 发生电梯安全事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排险施救,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电梯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调查核实情况,督促电梯使用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等开展现场救援、消除事故隐患。

电梯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公安消防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完善电梯故障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对电梯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电梯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学校、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实施重点安全监察。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电梯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存在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或者发现正在使用的电梯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立即采取措施,在规定期限内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及时向上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违法行为、严重事故隐患的处理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听取电梯使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意见,组织对电梯生产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并建立档案,方便电梯使用单位查询。信用档案应当包括有关单位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受到举报投诉情况、行政处罚记录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记录等。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对 电梯生产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信用状况作出提示,作为分类监管的依据。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电梯安全监察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电梯生产、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违法行为和电梯事故隐患的举报,并及时予以处理。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 电梯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将电梯制造单位委托的工程转包或分包给其他单位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电梯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

(二)未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应答紧急呼救的;

(三)电梯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未迅速采取措施对被困人员进行抚慰并组织救援,致使乘客滞留在电梯轿厢内1小时以上2小时以下的;

(四)电梯停止使用1年以上或者停止使用期限超过下一次定期检验日期,未封存电梯并设置警示标志的;

(五)安装在私人住宅内供家庭内部使用的电梯,改变用途、用于经营性活动,未按本办法规定申请检验和办理使用登记的。

第四十九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的;

(二)未按规定在电梯所在地设区的市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并配备相应数量的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工作人员的;

(三)未按规定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

(四)未按规定进行电梯自行检查并向使用单位出具检查报告的;

(五)未按规定建立并保存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自行检查档案的;

(六)发现难以排除的电梯事故隐患,未及时书面告知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的;

(七)发现使用单位有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情形,未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

(八)接到乘客被困电梯报告后,未按照规定的时限赶赴现场实施救援的。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情形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安徽省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办法

安徽省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港口安全监督管理,规范港口安全监督检查行为,促进港口安全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徽省港口条例》、《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港口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可能危及港口安全、污染港口环境等其他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

第三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遵循依法、客观、公正、文明原则。

第四条 省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和其他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开展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实施监督检查的各级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和部门一下统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第五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分为日擦很难过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

日常安全监督检查是指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口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开展的常规性、全面性监督检查。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主要由县、市(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专项安全监督检查是指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特使时段、特定项目、特定活动组织开展的具有明确针对性、目的性的安全监督检查。港口专项安全监督检查内容根据专项活动方案确定。专项安全监督检查一般由省、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港口安全监督检查采取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力求全面覆盖、突出重点,以旅客上下集中、货物装卸量较大、从事危险货物作业、设施简陋的码头、库场,以及港口前沿水域为重点。

第七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港口经营资质、执照的合法有效性;

(二)安全生产体系及安全组织制度;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与落实;

(四)安全投入能否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

(五)安全教育培训与人员持证情况;

(六)码头水工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设备的安全性;

(七)危险源监控管理;

(八)应急管理制度的落实;

(九)安全评价制度的落实;

(十)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十一)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十二)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第八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频次: 客运码头日常监督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两次,运输旺季应视情况加大检查频次。

危货码头(危险货物作业场所)日擦很难过监督检查频次根据企业危险货物作业申报情况确定,一般一次申报对应一次监督检查。货种固定、运输船舶相对固定的专业化危货码头日常监管频次可以视情形酌减,但每周不得少于一次。

普货码头日常监管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一次。港口安全检查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收集有效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投入必要的经费,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一瞒住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 实施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前,应制定检查计划或方案,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取得实效。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可以在作业或非作业期间实施,但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应由至少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的港口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必要时可以邀请专家协助检查,并如实回答检察人员提出的问题,执行检察人员提出的检查和测试要求。

检察人员应对检查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第十二条 监督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当视情形责令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构成重大安全隐患需要责令停止作业实施排除的,应报请单位负责人批准,同时向所在地政府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监督检查记录应包括:监督检长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对于须立即或限期整改排除的安全隐患,应制作《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送达被检查单位签收。《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主要内容应包括:发现的问题或隐患、整改要求。该文书一式两份,一份交被检查单位,一份由实施监督检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留存。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拒绝签收《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视为送达。

第十四条 被检查单位有权对港口进行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提出的问题以及整改处理意见进行陈述和申辩.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听取被检查单位意见。第十五条 被检查单位应认真按照《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制定政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整改完毕应及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书面申请复查。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收到复查申请后,应及时排除监督检查人员进行复查,并填写《港口安全隐患整改复查意见书》,该文书意识二份,一份交被检查单位,一份有时是监督检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留存。复查合格的,予以销案。

第十六条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跟踪督查,做出限期整改以上处理意见的隐患整改情况,制止彻底排除。对经两次复查仍不能达到整改要求的,应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港口安全隐患整改复查意见书》等执法文书应当归入实施检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安全管理档案,妥善保存。

第十八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实施监督检查,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者,依法给与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港口安全复查意见书》等有关执法文书格式文本由省港航管理局统一印制下发。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2017.8安徽省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办法

安徽省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7年8月17日修改)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港口安全监督检查行为,促进港口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交通运输部《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指南》,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口经营人港口生产作业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

第三条(遵循原则)港口安全监督检查遵循依法、客观、公正、文明的原则。

第四条(督查主体)本省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分别或协同实施综合安全监督检查和专项安全监督检查。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检查工作。

第五条(检查类别)港口安全监督检查按检查内容分为综合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

综合安全监督检查是指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口经营人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情况及行为开展的全面性监督检查。

专项安全监督检查是指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港口经营人安全生产的一类或几类特定事项进行的监督检查。

巡查是指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为掌握辖区港口经营人实时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的检查。第六条(检查方式方法)安全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结合,可以明查也可以暗访,以现场检查为主,信息化手段非现场检查为辅。

监督检查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者专家参与检查。

根据安全监督检查的方式、内容等,可分别采用资料、档案、记录核对,人员询问,现场查看和查证等方法开展安全监督检查。

第七条(检查内容)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力求普危客运码头企业全面覆盖,同时突出重点,以装卸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码头企业、客运码头企业为监督检查重点,主要内容详见《港口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包括:

(一)港口经营资质、证照的合法有效性;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从业人员资质;

(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安全教育培训与人员持证;

(五)生产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安全性;

(六)安全投入能否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

(七)个体防护用品配置;

(八)作业与现场安全管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

(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十一)应急管理;

(十二)安全事故管理。

第八条(检查频次)港口安全综合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频次根据监管有效性、适度性由检查单位确定: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港口经营人的安全风险类别确定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查的频次。按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原则,将高风险类别的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作为安全监督检查的重点,并相应提高检查频次。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安全生产风险分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受理企业危险货物作业申请履行的法定检查活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实施。

普货、客运港口经营人监督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一次,运输旺季、特殊时段应视情形应加大检查频次。

第九条(经费保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投入必要的经费,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取证、防护设施、设备,以满足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人员要求)港口安全监督检查,至少应由两名港口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者专家参与检查。行政执法人员检查时应当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应避免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检查人员应对检查中知悉的工作机密和商业秘密保密。

第十一条(现场记录)港口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安全管理负责人)签字。检查 结束应提交监督检查报告,提出隐患整改和行政处罚意见建议。

监督检查记录应包括:监督检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第十二条(被检方意见处理)被检查单位有权对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提出的问题以及整改处理意见进行陈述和申辩。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听取被检查单位意见。

第十三条(隐患处理)对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监督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当视情形责令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对于须立即或限期整改排除的安全隐患,应制作《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送达被检查单位签收。《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主要内容应包括:发现的问题或隐患、整改要求。被检查单位拒绝签收《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视为送达。

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转交或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实行挂牌督办;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港口经营人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装卸、储存的危险货物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装卸、储存、经营的危险货物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港口安全检查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收集有效的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整改要求)被检查单位应按照《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整改完毕应及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书面申请复查。复查合格的,予以销案。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收到复查申请后,应及时派出监督检查人员进行复查,并填写《港口安全隐患整改复查意见书》。

第十五条(跟踪整改)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跟踪督查作出限期整改以上处理意见的隐患整改情况,直至隐患彻底排除。对经两次复查仍不能达到整改要求的,要进行通报;对拒不执行整改措施的港口经营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进行处罚。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第十六条(检查档案)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档案,并归档保存,做到“一企一档”。监督检查档案主要包括: 安全监督检查计划; 现场检查记录表;

安全监督检查相关证据(包括图片、视频、书证等); 安全监督检查报告;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复查意见书等相关材料; 行政处罚决定相关材料;

受理举报情况记录(包括举报内容、调查核实情况、整改落实情况等)。安全监督检查档案应及时录入港口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纸质和电子档的双重存档。

第十七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实施监督检查,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者,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港口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港口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港口安全隐患整改复查意见书》等有关执法文书格式文本由省港航管理局统一印制下发。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关于《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办法(草案)》的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办法(草案)》的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省价格监督检查办法

    安徽省价格监督检查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99号颁布日期:20070327实施日期:20070501颁布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价格行为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成都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四川省 【发布文号】成都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179号 【发布日期】2013-07-29 【生效日期】2014-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成都市......

    天津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天津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来源部门: 物业协会 发布人: 网站编辑发布时间: 2011年12月29日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津政令第47号 《天津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1年12......

    江苏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电梯的......

    河南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河南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无锡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无锡市人民政府令 第129号 《无锡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1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朱克江 2012年11月22日......

    乌海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乌海政办发〔2011〕51号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海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乌海市电梯安全监督......

    温州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大全]

    温州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2013-07-01 14:15 【大中小】【纠错】 分享到: 发文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日期:2013-6-24 执行日期:2013-8-1 《温州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