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射科相关制度规范等
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射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摄影胶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X线诊断报告密切结合临床,进修和实习医师写和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审约签名。
5、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级应制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及时有效的调查处理放射事件,减轻事件造成的后果,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放射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及职责: 医院成立辐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杜大庆(副院长,联系电话:67906742),副组长:邵顺华(书记,联系电话:67906741)、高景生(业务副院长,联系电话:67906740),成员:田维建(放射科负责人)、刘洪义、杨建、刘印宝、耿高亮、李宏伟等。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放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响应处臵及解除。
二、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发生人为失误或放射诊疗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或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诊断、治疗实际用量/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超范围;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等情形)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接报后应立即报告组长,由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人员参与应急处臵。
三、放射事件应急响应处臵:
1、当射线装臵发生人员超剂量照射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封锁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查室,通知设备生产厂家,并立即报告上级环保部门(67906518)、卫生部门()(涉及同位素丢失被盗的还应当报告公安部门),配合上述部门进行应急调查处理。
2、立即转移受照射人员,送至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3、配合行政部门查明原因,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其他事件根据相应的特点进行补充处臵方案)
四、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解除:
当发生辐射事件的射线装臵修复后,必须经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状态检测合格方可解除应急预案。对事件有关资料及时收集,认真分析事件原因,并采取妥善的预防类似事件的措施,对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院医务科(或设备科等)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原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中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1、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范围包括放射科(骨科、口腔、泌尿外科、开展介入放射治疗的其他科室等)从事放射诊疗活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2、医务科(或放射科等)负责本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并妥善保存。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必须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新录用或调入的拟从事放射诊疗的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医务科应为其配备个人剂量计,及时安排其接受放射防护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向许可放射诊疗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每1-2年(不得超过2年)到有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也应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收到检查结果后要如实告知本人,并将结果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根据体检机构的意见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臵;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及时予以安排。
6、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按照规定佩带个人剂量计,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抄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对于单次个人剂量高于医院确定的年剂量约束值1/4时,必须由医务科查明原因,告知本人并采取相应措施。
7、放射工作人员每2年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8、对怀孕或在哺乳期间的妇女,不得安排应急处理和职业性内照射工作。
9、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健康监护、个人剂量检测、防护培训中形成的档案以及《放射工作人员证》由医务科统一保管,终生保存。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档案,医院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复印件上签章。
医院受检者放射危害告知与防护制度
为贯彻放射诊疗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等法规、标准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患者(受检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一、警示告知
1、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和各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臵,设臵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各机房门口设臵有效的工作指示灯。
2、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入口处显眼位臵设臵“电离辐射危害告知标牌”。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二、屏蔽防护
1、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配备与检查相适应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符合一定的铅当量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2、放射工作人员实施医疗照射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工作人员在辐射场操作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放射检查正当化和最优化的判断
1、医疗照射必须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2、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或有否近期怀孕计划;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3、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4、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逐例进行并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5、每次检查实施时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机房门是否关闭,摄影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以及辐射剂量,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隔光器控制照射野的大小,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
四、监督检查
1、放射安全领导小组应每季一次对科室的防护操作进行检查,科室负责人每月应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年终考核评先挂钩。
2、对放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科室落实整改。
放射性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为贯彻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要求,防止放射事件的发生,根据本院放射性药物使用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性药物的使用申请:临床科室需要使用放射性药物或增加放射性药物的种类和使用量的,应向医院提出申请,开展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取得《放射诊疗许可》相应项目,同时应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和《放射性药物使用许可证》。
二、放射性药物的购买:应取得环保部门购买批件,并与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
三、放射性药物的收发与储存:购买的药物在接收时,应进行质控检测并严格核对数量,收后应进行登记,严格保管,台帐清晰;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泄漏等措施,并安装必要的报警装臵。
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应当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的制度,做到交接严格,检查及时,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记录资料完整。
四、放射性药物使用: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对处方人员严格把关,医务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放射性药物;使用者应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条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佩戴防护用品操作;给药时应严格执行核对姓名、放射性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放射性废物应严格按照规定存放、处臵,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集,与其他废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五、放射性药物工作防护:使用科室和应用场所应定期进行外(内)照射检测和表面污染控制;应当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规程,防止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人体、设备、工作场所和环境;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
六、发现可能发生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误用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丢失、被盗和污染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启动放射事件应急预案,进行调查处理并如实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放射科医疗照射质量保证方案及监测规范
一、流程:合理安排放射科各部门的人员,放射科登记室人员及时、合理地分诊病人,使病人在放射科的检查流程合理、快速、尽早地完成检查。
二、技术质量:
1、每天了解自己的自检程序,检查机器设备运作是否正常,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X线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匹配关系,保障胶片图像的清晰。
3、熟悉每台设备的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放射实践活动。
4、检查病人必须遵守放射诊疗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和患者的剂量约束及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5、对每位患者,尤其是特殊患者,如孕妇、小孩等事先告知放射辐射的危害,防止不正当的放射实践发生。
6、对每一位患者的检查,要做好“三查七对”,降低废片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7、每周对图像的质量进行抽查评价,促进图像质量的进一步优化。
8、定期对洗片机的药水浓度进行评价,及时补充或更换药水。
9、定期对激光相机进行校正,保证照片质量。
三、诊断质量:
1、严格掌握诊断人员的准入要求,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及经过适当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2、合理安排适当的医师进行诊断工作。
3、书写诊断报告格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的要求。
4、必须有主治医师的签字才可签发诊断报告。
5、定期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抽查诊断报告,进行诊断质量评价。
6、定期组织科室内的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促进业务知识的学习。
电离辐射危害告知
1、人体受到放射线照射后,可能产生潜在危害,但是危害发生的概率与程度与接受辐射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放射检查对人体无明确的危害。
2、权衡利弊,在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检查方法时才用放射线检查;非特殊需要,受孕后的孕妇不应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婴幼儿、儿童应慎检。
3、如果已怀孕或近期计划怀孕,请如实告诉医生,医生将考虑是否进行放射性检查。
4、检查时请逐个进入机房,并配合使用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不要在机房内或靠近机房门口等待。
5、请妥善保存您的胶片,以方便下次或转院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第二篇:放射科相关制度规范等
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射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摄影胶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X线诊断报告密切结合临床,进修和实习医师写和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审约签名。
5、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7、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级应制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医院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公众的健康,做到依法、规范执业,制定本制度。
1、本院开展、变更、注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臵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等放射诊疗工作,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和本制度进行。具体工作由院xx科负责。
2、开展放射诊疗的项目,必须符合法规规定的条件,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诊疗许可,取得许可证后必须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诊疗科目登记手续,两证项目齐全后方可以开展。
3、《放射诊疗许可证》应当悬挂在门诊大厅(或其他明显位臵),接受社会监督。
4、《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并定期校验,并由核发《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校验事宜,校验时需提交正、副本,放射诊疗设备、人员清单,本周期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健康检查报告和教育培训合格证明,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报告的资料。对不符合要求的,按照审管部门的要求及时进行整改。
5、本院开展放射诊疗管理的情况,必须每年向许可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工作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放射诊疗设备、人员的变动情况,本周期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情况,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与检测情况,放射事件或投诉发生与处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整改方向等内容。
6、放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以及诊疗项目发生变更时,必须按照要求向有变更项目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7、如果不慎遗失《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应及时向天津日报刊登遗失公告,并在公告30日后的一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办。
8、许可证不得出借。
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及时有效的调查处理放射事件,减轻事件造成的后果,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放射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及职责: 医院成立辐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杜大庆(副院长,联系电话:67906742),副组长:邵顺华(书记,联系电话:67906741)、高景生(业务副院长,联系电话:67906740),成员:田维建(放射科负责人)、刘洪义、杨建、刘印宝、耿高亮、李宏伟等。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放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响应处臵及解除。
二、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发生人为失误或放射诊疗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或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诊断、治疗实际用量/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超范围;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等情形)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接报后应立即报告组长,由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人员参与应急处臵。
三、放射事件应急响应处臵:
1、当射线装臵发生人员超剂量照射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封锁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查室,通知设备生产厂家,并立即报告上级环保部门(67906518)、卫生部门()(涉及同位素丢失被盗的还应当报告公安部门),配合上述部门进行应急调查处理。
2、立即转移受照射人员,送至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3、配合行政部门查明原因,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其他事件根据相应的特点进行补充处臵方案)
四、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的解除:
当发生辐射事件的射线装臵修复后,必须经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状态检测合格方可解除应急预案。对事件有关资料及时收集,认真分析事件原因,并采取妥善的预防类似事件的措施,对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院医务科(或设备科等)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原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中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1、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范围包括放射科(骨科、口腔、泌尿外科、开展介入放射治疗的其他科室等)从事放射诊疗活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2、医务科(或放射科等)负责本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并妥善保存。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必须是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新录用或调入的拟从事放射诊疗的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医务科应为其配备个人剂量计,及时安排其接受放射防护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向许可放射诊疗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每1-2年(不得超过2年)到有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也应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收到检查结果后要如实告知本人,并将结果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根据体检机构的意见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臵;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及时予以安排。
6、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按照规定佩带个人剂量计,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抄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对于单次个人剂量高于医院确定的年剂量约束值1/4时,必须由医务科查明原因,告知本人并采取相应措施。
7、放射工作人员每2年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8、对怀孕或在哺乳期间的妇女,不得安排应急处理和职业性内照射工作。
9、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健康监护、个人剂量检测、防护培训中形成的档案以及《放射工作人员证》由医务科统一保管,终生保存。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档案,医院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复印件上签章。
医院受检者放射危害告知与防护制度
为贯彻放射诊疗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等法规、标准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患者(受检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一、警示告知
1、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和各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臵,设臵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各机房门口设臵有效的工作指示灯。
2、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入口处显眼位臵设臵“电离辐射危害告知标牌”。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二、屏蔽防护
1、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配备与检查相适应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符合一定的铅当量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2、放射工作人员实施医疗照射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工作人员在辐射场操作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放射检查正当化和最优化的判断
1、医疗照射必须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2、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或有否近期怀孕计划;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3、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4、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逐例进行并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5、每次检查实施时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机房门是否关闭,摄影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以及辐射剂量,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隔光器控制照射野的大小,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
四、监督检查
1、放射安全领导小组应每季一次对科室的防护操作进行检查,科室负责人每月应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年终考核评先挂钩。
2、对放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科室落实整改。
放射性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为贯彻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要求,防止放射事件的发生,根据本院放射性药物使用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性药物的使用申请:临床科室需要使用放射性药物或增加放射性药物的种类和使用量的,应向医院提出申请,开展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取得《放射诊疗许可》相应项目,同时应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和《放射性药物使用许可证》。
二、放射性药物的购买:应取得环保部门购买批件,并与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
三、放射性药物的收发与储存:购买的药物在接收时,应进行质控检测并严格核对数量,收后应进行登记,严格保管,台帐清晰;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泄漏等措施,并安装必要的报警装臵。
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应当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的制度,做到交接严格,检查及时,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记录资料完整。
四、放射性药物使用: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对处方人员严格把关,医务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放射性药物;使用者应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条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佩戴防护用品操作;给药时应严格执行核对姓名、放射性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放射性废物应严格按照规定存放、处臵,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集,与其他废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五、放射性药物工作防护:使用科室和应用场所应定期进行外(内)照射检测和表面污染控制;应当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规程,防止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人体、设备、工作场所和环境;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
六、发现可能发生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误用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丢失、被盗和污染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放射防护管理领导小组,启动放射事件应急预案,进行调查处理并如实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放射科医疗照射质量保证方案及监测规范
一、流程:合理安排放射科各部门的人员,放射科登记室人员及时、合理地分诊病人,使病人在放射科的检查流程合理、快速、尽早地完成检查。
二、技术质量:
1、每天了解自己的自检程序,检查机器设备运作是否正常,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X线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匹配关系,保障胶片图像的清晰。
3、熟悉每台设备的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放射实践活动。
4、检查病人必须遵守放射诊疗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和患者的剂量约束及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5、对每位患者,尤其是特殊患者,如孕妇、小孩等事先告知放射辐射的危害,防止不正当的放射实践发生。
6、对每一位患者的检查,要做好“三查七对”,降低废片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7、每周对图像的质量进行抽查评价,促进图像质量的进一步优化。
8、定期对洗片机的药水浓度进行评价,及时补充或更换药水。
9、定期对激光相机进行校正,保证照片质量。
三、诊断质量:
1、严格掌握诊断人员的准入要求,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及经过适当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2、合理安排适当的医师进行诊断工作。
3、书写诊断报告格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的要求。
4、必须有主治医师的签字才可签发诊断报告。
5、定期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抽查诊断报告,进行诊断质量评价。
6、定期组织科室内的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促进业务知识的学习。
电离辐射危害告知
1、人体受到放射线照射后,可能产生潜在危害,但是危害发生的概率与程度与接受辐射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放射检查对人体无明确的危害。
2、权衡利弊,在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检查方法时才用放射线检查;非特殊需要,受孕后的孕妇不应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婴幼儿、儿童应慎检。
3、如果已怀孕或近期计划怀孕,请如实告诉医生,医生将考虑是否进行放射性检查。
4、检查时请逐个进入机房,并配合使用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不要在机房内或靠近机房门口等待。
5、请妥善保存您的胶片,以方便下次或转院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第三篇:放射科制度
医学放射科工作制度
1、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医学影像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2、各项X线检查,凭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进行检查。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即时报告。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3、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患者识别规范、查对程序和技术操作常规,并要了解病情。
4、建立与完善医学影像操作常规与图像质量控制标准,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部位及技术。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建立病人确认程序,确保检查正确无误,保障病人安全。
5、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要确认病人造影剂过敏史。
6、按规定的时限,由执业医师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实行集体阅片的制度。进修或实习医师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工作,不得独立执业。
7、X线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8、每天由上级医师主持的集体读片制,确保诊断质量,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9、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做好操作人员及患者的放射防护工作,保护患者的隐私。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10、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放射科值班及值班室管理制度
1、值班者负责病人检查及诊断全过程
2、设备出现故障应报告科主任
3、如遇重大事故应请示科主任
4、对夜间疑难病例可写临时诊断报告,耐心仔细给病人家属解释,待第二天集体阅片后换正式报告(嘱病人9:00以前)
5、注意门窗,做好安全防盗工作
6、打扫检查病人留下的污物。
7、保持值班室清洁卫生
8、严禁带熟人朋友到值班室聊天玩耍
9、每周五早上下班前换值班室被套、床单等
10、按岗位责任做好每件工作,接班者未到,未签字认可,交班者不许下班,如未交接清楚下班者,按擅自离岗处理。
放射科交接班制度
1、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6:00,节假日、双休日为上午8:00,下午 6:00。
2、人员:主班医师与各岗位医技人员,夜班与各岗位人员。
3、交接内容:
1)、本科所有设备、物品 2)、重要设备运行情况
3)、待处理的病人及其他工作情况
4)、照片底数、废片记录及当日各种记录完整情况 5)、当日其它特殊情况。
4、形式:当面交班,并在规定的记录本上签名
5、接班迟到处罚50元,交班者等候交接清楚后方能下班节假日、双休日交接班互相监督,如中途漏交接,以第一次未交接开始逐一追究责任。
放射科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1、患者到放射科检查需先登记、编号。特殊检查病人要先预约。
2、危重病人、老人、儿童、残疾病人优先检查。
3、机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机器,如有故障及时上报修理科。
4、暗室专人操作管理严格按操作规定工作。
5、增强扫描及特殊照影病人必须做碘过敏试验,做到一人一针,严禁重复使用。
6、抢救药品必须齐全,随时做好抢救工作。
7、严格掌握投照技术及胶片质量管理,做到每周一至二次阅片。
8、必须做到诊断准确无误、快速。与临床医师沟通,特病例要追踪.每天早上集体阅片。
9、登记、记帐要严格执行登记、记帐工作制度。
10、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
1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2、病人做检查时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13、放射科工作必须满足临床要求。
14、放射科物品专人保管。
放射科阅片制度
集体阅片的放射科医生交流经验,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诊断水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工作,根据放射科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
2、主持人:下夜班及当班报告医师。
3、参加人员:当日上班的医师技师。
4、形式:由主持人介绍病人的一般情况,提出问题并发 表意见,科主任提请全科医师讨论,由上级医师及科主任最后总结专业诊断。
5、每周一次大阅片,全科医师均要求参加,主要讨论一周来的典型疑难病例。
6、遵守阅片纪律,对中途出走或无故不参加者扣发当月奖金30/次。
7、重要的、疑难的、有争议的、有教学价值的典型病例及需要追踪随访的病例,由主持人负责登记追踪。进修、实习生同样遵守本制度。
放射科暗室质量管理制度
一、暗室照明
1、红灯安全性
(一)常规每半年作红灯安全性测试一次。
(二)下列情况者必须作红灯安全性测试:
新红灯首次使用;
更换滤色板(片);
更换灯泡;
更换胶片牌型号。
二、显影液与定影液
1、显影液
(一)显影液定温要求:自动洗片机显影液的温度在30 ~ 34度左右,用温度计检测。
(二)显影定时要求:某种胶片在不同的显影液中加工 应确定其适宜的显影时间。
(三)显影液性能测试要求:显影液的PH值应在10.5 左右,当PH值大于9.0时应更换显影液。
2、定影液
PH值控制在4.6 ~ 5.0之间,采用快速定影液,定影液 衰减时,应及时更换。
三、水洗
用于水洗的水应纯净,PH值应控制在7.0左右。
四、自动洗片机
1、核实所需恒温,检测液温。
2、核实检测定时全程冲洗时间。
3、每周保养维护机器,洗片滚轴定时冲洗,滚动轴定
期加油。
放射防护制度
一、对受检者的防护要求
1、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应避免采用放射性诊断技术,合理使
用X射线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2、从事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必须建立X射线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
因资料管理及病人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线胸部检
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从业人员就业前或定期体检,X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接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4、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未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允许,不得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性透视检查。
5、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内的,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射线检查。
6、放射科医师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对受检者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7、候诊者和陪同者(病人必须被扶持才能进行检查的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的情况下在X射线机房内停留。
二、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
1、X射线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
2、配合有关临床医师做好X射线检查的临床诊断,注意掌握其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射线诊断。
3、除了临床必须的透视检查外,应尽量采用摄影检查,以减少受检
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4、X射线工作者在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诉原则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小照射野”进行工作。
5、用X射线进行各类特殊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重要条件,防止重复照射,对受检者和工作人员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6、摄影时,X射线工作者应严格根据使用的不同管电压,更换附加过滤板。
7、摄影时,X射线工作者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并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8、摄影时,X射线工作者必须在屏蔽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
9、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机摄影时,X射线工作者必须离管头和受检者2 m以上,并对周围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10、进行X射线检查时,X射线工作者应合理选择胶片,并重视暗室操作技术,以保证摄影质量,避免重复照射。
11、进行X射线检查时,对受检者的性腺部位要特别注意保护。孕妇一般不宜做X射线检查,以减少对胎儿的照射。
12、在X射线检查中,当受检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放射科X线透视检查常规
一、检查前仔细阅读透视申请单,了解透视检查的部位、目的及临床病史、体征,必要时了解其他检查结果。
二、嘱病人脱去外衣、饰物及其他影响检查的随身物品。
三、小孩及年老体弱者应有家属陪伴,危重病人应有临床医师陪同。
四、透视时根据临床要求,嘱病人呼气、吸气或屏气,必要时转动体位或立卧位
观察。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对于诊断有疑问者应建议作摄影检查。
五、根据透视所见,认真填写检查结果、意见,并作好透视登记工作。
放射科X线摄影检查常规
一、认真作好X线摄影检查登记。
二、检查前仔细阅读摄影申请单,了解摄影检查的部位 和目的。
三、嘱病人脱去外衣、饰物及其他影响检查的随身物品。
四、摆放体位时动作要轻,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 苦,小孩及年老体弱者应有家属陪伴,危重病人应有临床医师陪同。
五、根据临床要求及病人体型,选择适当尺寸胶片,正 确编号,注意左右与病人被检部位相符,将编号放在适当的位置。
六、调整中心线和光标,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要器官、性 腺和非照射部位接受X线的照射。
七、选择适当的曝光参数,嘱病人呼气、吸气或屏气,对不能合作的病人和婴幼儿,应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八、对于急诊、重危病人应观察湿片,确认照片能满足 诊断要求后方嘱病人离开。必要时应与临床医师及时联系。
放射科特殊X线检查常规
一、作好特殊检查登记工作。
二、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根据临床要求作好特检准备 工作,如禁食、清洁肠道、备皮、碘皮试等工作并准备碘过敏抢救药品及器械。
三、对于小孩及年老体弱的患者应有家属陪伴,危重病人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对不能合作的病人应与临床医师联系给予镇静。
四、检查前仔细阅读申请单,详细了解临床要求、目的、病史、体征及有关结果,必要时亲自采集病史、体征或与临床医师联系。
五、耐心向患者解释此项检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争取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六、检查中应尽量避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过敏反应。
七、认真记录特检中的X线记录,所有特检均应观察湿片,确认能满足诊断后方能嘱患者离开。
八、作好特检诊断的随访、追踪及手术病理检查的符合情况不断提高特检诊断符合率。
第四篇:放射科制度
放射科管理
放射科管理制度
1.在院长、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对放射科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2.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使之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
3.科主任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的财产、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和优质服务;负责安排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各级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培养。
4.科室的管理和决策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
放射科工作制度
1.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2.重要的影像检查,应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检查技术;特检摄片,须待观察照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影像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和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带教医师签名后由上一级医师审核。
5.每天读片,经常研究影像诊断和影像检查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6.影像资料是医院诊疗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做好特殊疑难病例及手术病例的随访和登记工作。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医患防护工作;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监测辐射剂量,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8.注意用电安全,消除火灾隐患,严防差错事故;机器设备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修。
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检查情况。
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完善随访病人资料并分类妥善保管。
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及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严重骨关节创伤:①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伴脊柱成角畸形;②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气胸;③骨盆环骨折;
2、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气胸及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压缩比例大于50%以上);③肺栓塞、肺梗死;④一侧肺不张;⑤急性肺水肿。
3、消化系统:①食管异物;②急性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③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④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挫裂伤、出血;⑤肠套叠
4、颌面部五官急症:①眼眶或球内异物;②眼球破裂、眶壁骨折;③颌面部骨折。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三)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四)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原则。医技科室应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五、质控与考核
(一)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放射科交接班制度
放射科所有员工必须按医院作息时间及科室排定班次按时上下班,如有迟到、早退、空岗及旷工现象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1.每个班次必须完成当班工作,下班时如接班员工未到不准擅自提前离岗否则按空岗处理。
2.当班未处理的病例必须和接班人员说明原因并交代清楚,接班人员应认真处理。3.较重的多部位检查的病人及特殊检查病人原则上当班人员必须完成后再下班,如无其他病人,可和接班人员说明已检查情况并由接班人员继续诊查,必须做到无缝交接;全消化道检查病人除交接清楚病人检查外,还应和病人说明交班情况及注意事项。
4.交接班时除交接清病人诊查情况外,还应说明机器使用及运转情况、及其它必须说明的事情,否则出现问题由上班次员工负责。
放射科综合读片制度
1.每天由科主任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各级医生的才智,以求诊断的准确。
2.及时对漏诊、误诊病例进行修正,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3.对手术病例进行手术前分析,确定追踪随访计划,以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4.定期对疑难病例、典型病例和特殊病例进行复习讨论。
5.同时对所讨论病例诊断报告及照相质量按要求进行评价,发现问题讨论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更正,指导工作,以利提高;并做好记录。
放射科疑难病例集体读片、讨论制度
1.每月定期由科主任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主持,进行一至两次疑难病例、少见病例或典型病例集体读片讨论。2.疑难病例读片由接诊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3.疑难病例讨论必要时应邀请临床科室或其他医技科室人员参加,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相互参考,以求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4.遇有紧急情况,随时组织读片讨论,以缩短抢救治疗时间。5.疑难病例读片、讨论应指定专人记录。
放射科诊断随访制度
1.凡经影像诊断的手术病例,均列为诊断随访对象。
2.每月定期派专人到病房临床科室进行追踪随访。特殊疑难病例未在本院住院治疗或门诊病人通过电话或熟人不定时随访诊疗结果并做好记录。
3.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4.随访的目的主要作为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依据;其次作为积累经验、资料,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5.每月定期将追踪病例集中,对误诊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全科专门质控反馈会议上汇报随访情况及经验教训。
6.年终将追踪的病例汇总,由专人保管,作为医学资料存档。7.随访时应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科室以便整改。
放射科诊断报告审核及签阅制度
⒈影像诊断报告项目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描写合理,诊断意见确切,板面整洁,签名正确无误。
⒉凡在科内的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等书写的诊断报告均经本科主任、高年医师或主治医师签名后发出。
3.每日的诊断报告均实行双签字制度,不论哪级医师书写报告均需两人签字,并认真审核无误后方可签发。
4.凡疑难病例诊断报告,由值班医师书写后由科主任或上级医师签发。5.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在签写下级医师的报告时,必须认真修改,签名要工整。
肺结核登记、报告及转诊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淄博市疾病控制中心关于肺结核防治的管理规定,为了加强肺结核的防治、管理和疫情控制,制定本制度。
放射科发现肺结核病人时,必须进行登记、上报并转诊,否则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登记:首先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医院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所有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工整,二、上报: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按《报告卡》背面的填卡说明认真填写,联系电话、14岁以下患儿家长姓名、诊断时间及填卡医生为必填项,字迹清楚工整,并于当日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
三、转诊:填写由结核病防治部门下发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推荐单》,一式三份,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一份交患者连同影像及报告资料交县结核病防治所,一份连同报告卡报医院预防保健科,一份留存根备查。
放射安全防护制度
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7.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
8.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人员应带个人剂量计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
放射科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科医技人员应通晓放射防护、放射设备、药品、器材等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
1.病人安全管理
1.1防护用品应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1.2 严防操作不慎或设备故障造成对患者的伤害。
1.3科室应在安全地带设置候诊区,确保候诊病人不受射线辐射。2.设备安全管理
2.1保持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达标,符合机器要求,清洁防尘措施落实。2.2 每天开机前应仔细检查,保证设备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2.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严禁机器“带病”工作。
2.4 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责任人负有保管、维护、使用指导、监督的责任。2.5 机修人员负责本科室设备的管理,定期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可靠性,防止高压电击事故。
2.6 新安装或经大修的设备需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机器应定时作性能的状态检测。
3.感光材料和耗材安全管理
3.1 感光材料和耗材实行专库存放,专人管理。
3.2 胶片应按要求单独存放,并注意防压,防潮、防粘等,采取相应措施。4.科室安全管理
4.1 主动配合医院保卫科做好科室防火、防盗、防事故的安全保卫工作。4.2 科室各机房和库房应安装防盗、防火设施。4.3 定期检查科室设备、配电柜的安全接地,保证其可靠。4.4 经常检查科室的消防设施,确保能正常使用。
4.5 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勤于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阻止安全和治安案件的发生。
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制度
1.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科主任负责,实行专机专人管理。2.机房的各种标志醒目,各台机器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3.保持机房内干燥整洁,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4.保持机器清洁,及时清理污物血渍,每天必须进行一次机器的清洁工作。5.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常规小保养,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并及时掌握机器的运行情况。主要为机器清洁、安全装置、运转部件检查保养。
6.每月进行一次机器的全面检查和调整。内容包括:机房机器的清洁;机械电器部件牢固、运行准确性;平衡悬吊装置的安全;电缆电线的完好;保护地线接触良好;显示数据准确性等。保持机器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机器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7.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记录故障现象以便维修。
放射科设备使用制度
1.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机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正确安全使用机器设备。
2.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及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机器带病使用。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保障机器安全运行及被检者的人身安全;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使用过程中要求谨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
5.对新上岗医技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由带教老师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6.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
7.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8.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关闭电源,及时向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
9.病人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洁。10.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放射科设备维修制度
1.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记录故障现象及发生经过。2.科主任接到设备故障报告后到现场亲自查看故障情况,详细了解故障现象及经过,如不能处理即刻向设备科做详细汇报,或打维修服务电话咨询,如需报修必须报告分管院长及设备科。
3.设备维修应及时做维修记录,内容包括:故障经过、现象、检查情况、维修经过和维修后情况。
4.设备故障修复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测,经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正式使用。5.未经科主任许可,严禁私自拆解、改造、维修机器设备
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1、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体检,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2、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体检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查体。
3、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岗位时,必须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
4、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放射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或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5、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人员单位。
6、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7、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7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并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症》中。
8、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有其所在单位负责。
11、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鉴定工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管理制度
1、放射工作人员按《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要求必须佩戴个人剂量检测计。
2、个人剂量计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非工作期间严禁将“剂量计”放在放射场所内照射。
3、不得随意将“个人剂量计”打开,加强对“个人剂量计”保管,防止丢失、损坏,如不慎丢失或损坏应重新佩戴。
4、“个人剂量计”每一个监测周期为90天,每到周期由专人负责收集,同时发放新的“个人计量计”并登记,然后送上级监测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取回检测报告及下一周期的剂量计。
5、通过对检测报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指导放射防护安全,对个人剂量超标的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个人防护。
6、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检测档案。
放射科消防安全工作制度
一、认真学习有关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熟习消防安全知识。
二、经常对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未经许可严禁在科室内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
三、任何人不准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科室。
四、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定期维护、更换消防器材,保持良好状态。
五、消防器材要定点放置,任何人不准随意挪动。
六、科室工作人员均为义务消防员,必须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七、一旦出现火情按正确灭火方法积极组织扑救,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保证人身安全,并将火情向有关部门立即上报。
放射科设备应急备用方案
影像设备突发性故障无疑影响一线医疗人员的工作质量,甚至突发性故障可能引起重大医疗事故,故建立影像设备的紧急备用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一)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机制
突发事件包含有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单靠某一部门的应对,很难得到完善的解决,必须多个部门统一配合,共同应对。因此,设立应急指挥机制,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映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正常进行的保障。
影像医疗设备发生紧急故障时,必须马上报告设备科及分管领导,设备科听取领导处置意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解决,并及时向使用科室及院领导通报处置进度;同时启动备用设备。
(二)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科室对使用的医疗设备产权要明确, 管理要责任落实到人,要确定责任人、保管人、使用人 ,使用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过程和安全防护制度。
2.本科室对影像医疗设备的维修要责任落实到人,平时要做好预防性检修和保养,防患于未燃,将隐患化解在萌芽中。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并记录。
3.科室对影像医疗设备维修要建立维修体系:日常维护和小故障由科室负责;科室无能力解决的故障,报医院办公室联系工程师或厂家负责解决。排除故障,保证临床医疗工作正常运行。
4.当发生停电时,应由后勤科室提前通知本科室停止时间和恢复时间,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和检查应急设备,启动应急预案。
当停电时:
影像医疗设备要提前关机,避免数据丢失;在来电之前要检查机器是否提前拉闸,避免在开机状态下突然来电,造成瞬间的冲击电流过大,而损坏设备电源和电路板。
(三)要消除工作环境的隐患:
1.影像医疗设备对工作环境要求很严格,如湿度、温度、洁净度等,因此,空调、除湿器等出现故障也不可小视,要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医疗设备正常工作。2.工作房间顶棚漏水,有时水会漏到医疗设备内部,造成电路板腐馈或烧坏 , 所以应及时处理。
3.影像医疗设备电缆线的顶棚和地缆沟内,要放置灭鼠药品,防止老鼠咬断电缆造成设备停机。
4.当因科室使用的影像医疗设备造成医疗纠纷时,应马上封存该设备,并立即上报上级,等待厂家和相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
5.对于重大故障造成患者无法进行检查和治疗时,科室应提出处理意见,并由协管部门联系协作医院,疏散患者,保证患者及时检查和及时治疗,并做好解释工作。
6.对于带有放射性的医疗设备出现重大故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正确的工作流程去操作,防止事态扩大。
(四)重视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必须要建立一支技术全面,思想过硬的工作队伍,平时要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技术业务水平的提高、知识的更新和再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和引进。
放射科消毒隔离、清洁卫生制度
(1)各诊疗室定期消毒。在法定传染病患者诊疗后,所用器械物品、诊疗台均应严格消毒,房间通风或用紫外线照射。
(2)机房内必须干燥通风,尽量采用干式清扫,或使用吸尘器。机器受潮必须经干燥处理后方可使用。
(3)保持机器设备内外卫生,清洁时应使用吸尘器、软质干布等类物品。控制台、影像增强器、电视、荧光屏等应备专用布擦洗。
(三)B超室、心电图室管理 B超室、心电图室负责人职责
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按期总结。
3、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检查,及时报告。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4、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并付诸实施,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定期深入科室征求临床医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6、有计划地组织人员进行业务训练。
7、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8、确定本科人员的值班以及派出有关事宜。
9、负责本科室材料的领取。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1、超声检查包括B超、彩超检查。
2、检查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工作人员穿工作衣,医行端庄,整洁室内环境、工作台面及检查用床,备齐检查所需用品。一切物品放置正规有序。
3、凡需做超声检查诊断的病员,由医师填写申请单,工作人员应向病人或陪同人员详细交待检诊注意事项。
4、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内容。危重病员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应当反复核查,病变图象应拍照记录,疑难病例应会同有关医师检诊。
5、超声检查完毕后,应尽快发出报告,报告单书写做到格式正确、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内容描述精确、签全名。遇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按规定做资料登记,编号归档。
6、下班前全面整理室内环境卫生,用物归位,保持室内整洁。爱护一切公物,不得损坏、浪费、私用,违者按章处理。
7、经常深入各临床科室,了解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和诊断符合率,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诊断质量。住院病员超声检查出现阳性结果或可疑的阳性所见时,应与临床科取得联系,坚持追踪随访,对误诊,漏诊的病例应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8、指定专人保管仪器,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消毒仪器和用具,定期保养维修,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保持诊室清洁,对传染病患者用过的器物,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禁止吸烟。
9、严禁利用超声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违者将重处。
超声检查须知
一、请您首先在医生处开具“检查申请单”,并在收费室缴纳检查费用(住院患者直接到住院收费处盖章),然后到检查室,并了解具体准备事宜。
二、为了尽量减小对检查者及被检查者的影响,给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检查时请其他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检查室。
三、胎儿彩超检查宜怀孕6~7月进行。
四、各种检查准备:
1、消化系检查(肝胆胰脾等):需禁食、禁水8~12小时,宜上午空腹进行。
2、泌尿系检查(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根据情况需要适当憋尿(1~2小时不解小便)。
3、妇产科检查:检查子宫附件及早孕者(即怀孕3月内),请在检查前喝水,并憋尿1~2小时。
4、甲状腺、乳腺等彩超检查无须特殊准备。
5、特殊检查者请遵医嘱。
超声设备操作规程
1、超声仪器开机前必须先接通稳压器电源,待指示电压为工作电压范围后方可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2、需检查部位涂适量中性耦合剂,探头应稳拿轻放,避免碰撞、避免病人衣裤拉链擦挂探头,损伤探头匹配层,不用时放在稳定支架上。轻巧按压仪器功能键盘。下班前要先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并用湿软纱布清洁探头,切勿用腐蚀剂涂擦探头。
3、检查完病人,应冻结仪器,擦净探头上耦合剂。未使用时应将仪器处于冻结状态。
4、关机时应先关仪器电源、再关稳压器、然后切断总电源。
5、如中途突然停电,应立即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如再次通电,应在电源开关切断5~10分钟后启动仪器电源。
6、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向医院办公室汇报。
7、仪器连续工作一般不超过4小时,若因工作需要继续使用仪器,应停机30分钟后,方可开机使用。
8、仪器工作时应按要求恒温恒湿,注意防尘,定期保养,电源及仪器应远离水源。
9、实行三级保养,使用人进行日常保养,主要是表面清洁。
10、非本科人员不得操作仪器。不得擅自拆机处理。
超声报告审核制度
一、超声报告书写一般项目栏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及临床诊断等。
二、检查所见中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作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眦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
三、超声提示中将声像图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一般先做出物理诊断,在提示可能的病理诊断。
四、通过超声检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书面建议: 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 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其他一些原因。
五、要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提示和建议恰当。
超声检查报告单发放管理制度
一、对需要做超声检查的病人,由接诊或经管医生填写申请单,超声医生检查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人是否按要求做好准备,危重病人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发现有患传染病的患者,应安排最后检查,检查完毕后严密消毒仪器和用具。
二、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到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三、报告要认真的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项目,严格查看报告内容,是否有差错,是否有遗漏,然后签上全名。
四、报告要亲手交到病人及家属手中,必要时由患者及家属签名方可发出。
五、各种检查记录应保管好,经过医务科批准和/或办理登记手续后才能借出。
超声检查工作流程图
提前十分钟到科室,更换工作服。对机器进行简单的保洁
按顺序打开电源及仪器,检查机器运行是否正常
病人持临床医生开具超声申请单及收费单据
一般病人 危重、急诊病人
安排序检查 随到随查
帮病人摆好体位,暴露所检部位
了解病史,明确检查部位及目的并进行必要的查体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认真检查申请部位,并对相关可疑部位进行检查
检查完毕
超声医生按标准模板文本撰写检查报告
核对无误后签发
做好相关登记
打印报告
发出报告
下班前按顺序关闭机器、电源、整理工作室
心电图检查工作制度
1、需做检查的病员,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须做床旁检查者应注明,申请做急诊心电图者应及时安排检查。
2、常规心电图报告于检查当日发出,急诊心电图检查完毕发初步报告,当天发正式报告,遇有疑难病例,应组织集体讨论或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及书写报告,必要时随时复查,书写报告时,应做到对图形分析认真,剪贴规范。
3、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图像基线稳定,图形完整,遇有特殊病例须增加导联检查。
4、各种检查资料须归档统一保管,室内仪器、设备专人管理,每月对心电图机进行一次检查调试,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5、心电图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和更换卫生被服,室内禁止吸烟,传染病员。应专人负责险查,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心电图设备操作规程
1、仪器开机前先检查地线是否连接,再接通电源。关机时应先关仪器电源,再切断总电源。
2、检查病人前先检查导联线是否松动,记录纸是否充足,涂上导电膏前先擦掉患者与电极接触部位的油脂。
3、下班前要先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并用湿软纱布清洁电极。
4、发现仪器电量低时,应立即进行充电,如中途突然停电,应立即断开仪器电源开关。
5、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向医院领导或设备科汇报。不得擅自拆机处理。
6、仪器工作时应按要求恒温恒湿,注意防尘,定期保养,电源及仪器应远离水源,远离X光机,超短波装置或其它电器设备。
7、实行三级保养,使用人进行日常保养,主要是表面清洁和电极清洁。
8、实行专人专管,非本科人员不得操作仪器。
超声、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安全医疗服务意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特制定超声检查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一、“危急值”概念:是指检查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会危及病人生命的结果。
二、诊断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排除伪差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将“危急值”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发出临时诊断报告,必要时重新进行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送检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在确定后立即对病人进行处置。
四、如“危急值”与病人病情不相符,诊断人员须积极主动及时与临床沟通,或进一步检查,以确保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五、心电图室、B超室及临床科室应建立“临床危急值结果登记本”,对报告情况作详细记录。
六、临床医师如对诊断结果有疑义,应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
检查室查对制度
1、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医院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务熟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检查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目的。
3、诊断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4、发报告时,复核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科室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结果,并及时总结。
2、凡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或可能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的事件,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差错事故发生后,医务科要认真调查事发的详细经过,尽快做出准确科学的结论。
4、医务科在组织调查处理差错、事故过程中,应有专人保管有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丢失。
5、查明差错、事故原因,必要时由院、科向患者及家属作详细说明。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措施。
6、查明差错、事故原因,由医院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7、科主任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范管理,加强安全医疗教育,检查、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B超室、心电图室感染控制制度
一、室内环境卫生要达到整齐、干净等要求,定期进行室内通风换气。
二、每周至少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3次,消毒时间≥30分钟。
三、传染病人使用一次性床单,检查完后及时更换。
四、普通病人每周定期更换床单1-2次,特殊情况随时更换。
五、严格按照感染控制要求实行医疗废物与生活废弃物分类,感染性垃圾装入黄色专用塑料袋内,进行处置并登记。
六、使用的耦合剂应保持密闭,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七、发现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或环境有严重病原污染时要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第五篇:放射科制度
0
放射科工作制度
星期六, 九月 11th, 2010 | 放射科制度 | dalong531 | 浏览:85
放射科工作制度
一般X线诊断、CT、MR、介入放射均须有值班、交接班、晨会、科务会、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医疗差错登记,总结报告以及干部考核等制度,另外须有其本专业特有的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放射影像科大型设备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建立档案和使用故障记录簿,供定期维修参考。一般3个月小检修,半年至一年大检修,除定期检修外,每日工作开始,技术人员应对每台运行的设备巡回检查,以了解可动部件的有无异常,对于设备的非正常耗损或破坏,应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损害应追究责任,视情节给予处理。
二、人员管理:技术人员和诊断人员均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值班制度,以保证使病人及时的得到检查和诊断。定期进行劳动纪律和服务态度以及医德医风检查。
三、会诊和评片:每日晨会在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下,对前日或当日的疑难病例、摄片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诊断或处理意见。在主任技师或主管技师的主持下,分析讨论照片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同时进行差错、废片登记,为照片的诊断正确率、优质率等统计提供依据。
四、诊断报告和报告签发:一份X线诊断报告至少应有两名医师签字,以其正确的描述和结论签发给临床科室,疑难病例由主管医师以上职称签发。
五、资料保管和随访:放射影像学资料应有病案室或放射影像资料室统一保管,重要资料可以由课题负责人管,保管手续应与病案资料相同,便于查阅,严格借还手续。
六、放射防护及保健,应严格遵照国务院签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七、工作质量考核:包括检查项目和件数,检查的阳性率,诊断正确率,优质照片率、随访率、漏诊率、设备投入和利用率等。诸项考核应在平时严格登记制度,累积资料的基础上,半年到一年考核评定一次。
放射科月、季度工作安排
一、每周工作重点:
1、每周二、四、六早晨读片,主要是疑难病例的会诊,典型病例的教学。
2、技术组按统一规定时间评片,评比级别做好记录。
3、技术人员每天上班后对所在工作室各种设备进行巡视,发现故障及时解决。
4、星期五传达院周会。
5、星期五卫生大扫除,环境及室内卫生、设备保洁,下午由卫生组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6、星期四下午业务学习,政治学习及党团员活动时间。
7、科质管小组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主要是报告质量、照片质量。
8、科医德医风领导小组,检查服务态度、劳动纪律、衣帽穿着。
二、每季度根据医院责任目标管理、检查存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收入总结分析会。
放射科学习制度
一、全科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政治、业务及其他学习。
二、参加学习须签到,带笔记本并认真做好记录,写出心得体会。
三、晨间读片对疑难病例认真讨论记录,并及时进行随访。
四、业务讲座,事先应认真写出讲稿,应备好相应的教具(包括CT、MR、X光片、投影仪幻类等)。
五、政治学习应按院的配档表进行。
六、每次学习均应认真回顾前一周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
七、每周二、四、六晨读片评片会,每周四下午业务学习。
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
一、在统考评委会领导下,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各种质量考核监督检查。
二、工作考核包括检查项目和件数,X线阳性率、诊断正确率、优质照片率、随访率、漏诊率、设备利用率等,诸项均应严格登记,积累资料。
三、科质管组每月20号进行一次严格考核,并记录在案。
四、考核质量与浮动工资和奖金挂钩(质量实行计分制,质量不合格予以扣分)。
五、坚持天天评片制,以保证照片质量。
六、坚持天天阅片制,以保证报告诊断质量。
七、报告实行双签字,低年住院医师报告由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发,疑难病例讨论后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审核签发。
八、开设主任、副主任医师专科门诊,接待院内外会诊。
放射科资料管理统计制度
一、各种检查均应把原始图像数据全部保存。
二、CT、MR、资料由各专业组保管。
三、科研影像资料由课题负责人保管。
四、登记室实行姓名卡片索引,以便查阅片号,病历随访,各种率统一,一律实行登记制度。
五、统计人员要认真负责,数字准确,不弄虚作假,按规定时间报有关部门。
六、各资料室、要保持整洁,注意防火、防霉,保证安全。
放射科读片制度
一、每星期二、四、六早晨读片。
二、读片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持,除值班人员外全部参加。
三、住院医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并简要介绍临床情况。
四、读片资料要齐全,上级医师在读片过程中,要采取提问方式、启发式等方法,提高住院大夫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读片范围包括前日及当日的疑难病例典型病例及少见罕见病介绍。
六、读片后,上级医师要进行小结。
放射科评片制度
一、目的是运用质量监测手段,对差片和废片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加强诊断质量控制(QC)不断改进技术工作,提高优质片率,减少废片,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方便病人。
二、每日应在主管技师主持下,各级技术人员参加对照片质量中的问题(QC)进行分析讨论,对评片结果进行登记,并对差片提出改进意见。
三、根据质量管理(QA)标准制定评片标准。
四、每月统计评片质量结果,对优质片率高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废片率高者令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放射科随访制度
一、每月(最后周三)进行病例随访,由正、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大夫主持。
二、随访后要求记录全面,包括影像学诊断(X线、超声、CT、MR等)手术记录、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最后诊断内容。
三、各专业组住院医师每人每月随访8份病例,随访范围包括住院手术病人,通过治疗观察好转病人、穿刺细胞学病人,其它通过辅助检查证实诊断的。
四、随访前要认真准备病例,随访后要写随访笔记,诊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诊断水平。
五、做好随访记录与统计,由住院总医师负责,随访做为住院医师年底考核内容之一。
随访标准分级
Ⅰ级,影像诊断,手术病理符合。
Ⅱ级,影像诊断与手术符合,但有遗留部分(如合并症等)或报告含糊未加以肯定。
Ⅲ级,影像诊断与手术不符,但有其它改变。Ⅳ级,影像诊断与手术完全不符。
CT机房管理制度
CT是高度精密的大型设备,必须实行严格管理。
一、保持恒温(20℃±2℃)恒湿(40~60%)温湿度及电源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保持良好的清洁度,定时清洁地面及机器,机房内不准堆放杂物,室内物品应放置整齐。
三、医、技人员使用机器前要熟悉其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机器,发现机器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并做记录。
四、维修人员要做到每日晨检查,每周小检查,每月大检查。
五、工作人员应严守工作岗位,认真负责,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六、非CT室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入CT室,重症患者可由一名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进入机房,以免发生意外,陪人应佩带铅围裙,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曝射。
七、CT室内应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MR机房管理制度 MR是高度精密的大型设备,必须实行严格管理。
一、保持恒温(20℃±2℃)恒湿(40~60%)温湿度及电源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保持良好的清洁度,定时清洁地面及机器,工作人员及病人进入机房,应换本室专用拖鞋(或鞋套),机房内不准堆放杂物,室内物品应放置整齐。
三、医技人员使用机器前要熟悉其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其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机器,发现机器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并做记录。
四、维修人员要做到每日晨检查,每周小检查,每月大检修。
五、工作人员应严守工作岗位,认真负责,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六、非MR室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入MR室,重症患者可由一名家属或医务人员陪同进入机房,以免发生意外。
放射科交接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替午、夜班)坚守工作岗位,不准脱岗。
二、替午,值班人员需要提前10分钟接班,由上午值班者将未处理完的进行交待。
三、夜班值班人员需要提前10分钟接班,负责夜间急症摄片及报告处理。
四、遇有疑难病例,须请示上级医师或听班医师,不能擅自处理。
五、接班后,应对门窗、水龙头、灯、电风扇进行检查,以免意外。
六、如遇有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院值班室。
七、早晨将X光片、报告归档,如有遗留需向当日值班医师、技师交待,并记录。
放射科会诊制度
一、院内各种提出会诊,由各专业组组长或主治医师参加(见院内、外会诊分工)会诊,医师做好准备,详细了解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检查经过及报告,疑难病例应主动征徇上级医师意见。
二、全院性会诊由科主任或派副主任医师以上参加。
三、由医务科组织的,有外院专家来参加的会诊,由科主任或指派副主任医师参加。
四、患者或家属带外院片要求会诊,先经过医务科办会诊手续交纳专家会诊费,由放射科主任医师以上专家阅片和出具报告。
放射科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放射防护机构及三级防护责任制
1、放射科防护负责人,应对本科安全防护负主要责任,每年一次对全科放射防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向院防护负责人(院长)出书面汇报。
2、设备维修组负责防护措施中硬的落实。
3、各班组防护负责人,负责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4、放射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堆积的落实。
5、每次检查会议汇报内容应有书面记录,列入科内文书档案。
二、放射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检查身体,新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须经健康检查后,方能从事放射线工作,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应有上岗证。
三、新放射设备启用前,须对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0平方米)、机房高度(不得小于3.2米)、门窗防护不得有放射线外漏、工作人员控制台防护(应有隔室操作)事先有论证,设计有要求,启用前有检查,确实符合要求方能使用。
放射科登记室工作制度
一、拍片必须进行登记,填写片套、卡片,并负责安排拍片检查室。
二、根据拍片单要求划价,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门诊病人到门诊收款处交款,住院病人当日报账。
三、对急症外伤无款者,需经院值班室或医务科签字(先安排照片)。
四、负责各种特殊预约、登记,并做好检查前的解释工作。
五、负责检查报告诊断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