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涉农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4 09:3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防涉农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防涉农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

第一篇:预防涉农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

预防涉农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的调研报告

辉县人民检察院预防局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将更大、项目将更多。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乡镇站所等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直接面向群众,是党的政策的基层代言人,他们被形象的称为推进国家政策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涉农扶贫领域中,由“最后一公里”监管失守而导致的政策扭曲或资金流失现象却时有发生。村“两委”干部、乡镇站所工作人员成为涉农扶贫领域里职务犯罪“重灾区”,凸显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对基层监管失之于软的管理短板,敲响了惩治“小官涉贪”、规避监督“灯下黑”的反腐警钟。

一、“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的特点

1、层级与社会影响成反比。村“两委”干部、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层级不高,多为科级以下干部,故此,人们常常把扭曲惠民政策、侵占涉农资金、借机损公肥私、损害百姓利益的“小官涉贪”,戏称为念歪“好经”的“歪嘴和尚”。但这些人往往手握实权,直接面向群众,是党的政策的基层代言人。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原温浏乡令冲村村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余勇利用职务便利,伙同妻子毛艳用村民杨某的户口册为其申请了农村低保,但两人没有告知杨某有低保,也没有将低保存折交给杨某,将1.146万元低保金侵吞。余勇夫妇二人为本村4名孤儿申请办理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金,但没有将民政部门发给4名孤儿的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金的存折交给抚养人,而是将7.2万元补助金占为己有。

本案中余勇身为乡政府秘书兼村党总支书记,伙同担任该村村委会副主任的妻子毛艳共同作案,虽然二人级别不高,但均实权在握,拥有财物的管理权和支配权。余勇这些“歪嘴和尚”们在涉农扶贫领域中的贪腐犯罪,不仅直接侵害了最基层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而且具有损害政策信誉、玷污政府形象、动摇执政基础的深层危害,负面效应不可小觑。

2、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纵观基层干部在扶贫领域里的职务犯罪,责任心缺失,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导致犯罪的不在少数。

安阳县民政局救灾办负责人姚丙宪,安阳县国税局税政科科长付文军,两人未按照社会福利企业年检办法对安阳龙海鑫源实业公司和安阳县京豫桂鑫达贸易有限公司福利采砂厂履行年检职责,未全面认真审核残疾职工的实际在岗情况和工资领取情况,未能发现企业存在残疾工人只挂名不上岗的情况;发现企业没有无障碍设施,没有提出限期整改措施,使年检流于形式,致使二企业通过了2010年度和2011年度福利企业年检。之后,二企业骗取国家退税款2113772.68元,给国家共计造成2113772.68元的经济损失。2013年12月,安阳县人民检察院作出判决,姚丙宪、付文军二人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3、想办实事,却好心办坏事。

山西省壶关县晋庄镇西山后村地处偏僻,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农民人均耕地少,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用原支书王羊昌的话说当时村集体没有一分收入,无一间办公室。为增加集体收入,解决村集体公益事业支出经费问题,王羊昌和时任村扶贫移民项目负责人的村委主任王金库虚列7户28口人移民户花名表,每口人补助2500元,套取上级扶贫移民资金7万元。两个法盲村官本是一心想为集体办点实事,却不知扶贫移民资金碰不得,挪用超过5000元就要追究刑事责任,不懂法闯了大祸。

由此可见,“扶贫政策救了一部人,也害了一部分人。”作为村官,学法守法是非常必要的。要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应该怎样做;什么钱能花,什么钱不能花,什么钱应该怎样花。不要让好心为民办事,即使没有贪赃枉法,也触犯了刑律,犯不应该犯的错不值。

二、“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1、法制观念淡薄。职务犯罪的基层干部大多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干事的干部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甚至对一些违法乱纪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兢兢业业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法制观念淡薄。

2、信仰宗旨不强。个别乡村以穷为荣,以穷为要扶贫款的资本,老是盯着国家扶贫资金这块肥肉。国家扶贫资金年年拿,“贫困帽子”当做“金饭碗”。进北京,跑省城,要扶贫资金,花了3万要了5万,到最后落个被纪委查处,严重者锒铛入狱,身败名裂。对于国家的扶贫政策,贫困地区的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一定要讲党性,讲信仰,树立利用优惠的政策干事创业的精神,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需解决的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要搞好村民致富创业,早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3、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近年来,各部门都普遍制定了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4、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上述案例中山西法盲村官也曾向镇政府签订责任书,保证移民资金不得截留,不得挪用,保证足额到户。但一纸责任书并没有真正对基层干部起到约束和警醒。这也正说明管理上的漏洞是监督制约机制没能正常运行的结果。

三、“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1、加强警示教育,深化法治宣传。一是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对涉及扶贫开发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促进增强法律意识,做到警钟常鸣,为预防职务犯罪筑牢思想防线。二是加强对村级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着力提升其廉洁意识和纪律观念,引导其走出“村干部非国家公职、捞取好处不算贪腐”的认知误区。促使党员干部做到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筑牢预腐防变防线,从行动上自觉严于律己。

2、强化查处,打防结合。一是加大查处力度,增强震慑效应。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始终保持“严打”态势,坚决遏制涉农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对涉农职务犯罪发现一件、查处一件,特别要将征地补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惠农资金补贴等重点领域作为当前办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严厉打击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同时,采取“抓系统、系统抓”的办案模式,重点查办窝案、串案,对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涉农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集中清理查处,扩大办案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二是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注重利用报纸、电视、微信等现代媒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公共舆论对扶贫领域的监督制约。尽可能将涉及农民群众利益的公共事务,如惠农利民政策、专项资金发放等重大事项的政策依据、受益对象、发放标准、工作程序、监督方式等,及时采取各种形式公布于众,提高农村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鼓励人民群众检举、揭发农村职务犯罪;三是加强纪检、检察、审计以及“三农”工作部门的合作,坚持打、促、防并举的方针,遏制干部犯罪的上升趋势。

3、加强案件易发环节的防控制度建设

从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情况看,权利相对集中的部位是职位犯罪案件易发环节,村支书,村主任,负责人等具有一定实权的“一把手”多人次出现腐败。加强对案件易发环节的防控制度建设,是有效遏制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根本措施之一。

第一,对于那些经济活动频繁,掌管扶贫物资和有权支配扶贫财务的部门和人员,制定相应的岗位工作流程,对关键岗位的办事程序、步骤、环节、审批权限、时限都要明确规定,并有效实时监控。

第二,对关键岗位人员加强管理力度,实行管理人员岗位交流制度,防止关键岗位人员经营关系网,为职务犯罪创造条件。

第三,对涉农扶贫项目资金实行同步预防,重点监督项目资金的申报、划拨、发放落实等环节,严防贪污、挪用、截留涉农惠民项目资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要完善村务管理和政策落实的民主监督机制,做到惠农政策、资金总量、资金分配的“三公开”,确保民众的话语权和监督权。

第二篇:沙雅县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调查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沙雅县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调查报告 作者:

来源:《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2012年第05期

2008年至2011年8月,我院共立案查处涉农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共计13件13人。通过对这些案件的查处,我们发现,涉农职务犯罪开始出现从农村向农业发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蔓延的趋势。从以前查办的涉农案件看,主要是集中在村干部贪污、挪用村集体收入,或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各种名义的救济款、补偿款等案件。但从近四年查处的涉农案件看,集中体现在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不仅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更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对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有助于推动我县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政治稳定,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通过预防调查了解到,由于上级部门对良种补贴政策宣传不到位,对哪些耕地应进行良种补贴,哪些耕种者应享受国家哪些优惠政策,怎样才能获得良种补贴等均不清楚,仅有少数村民了解大概情况。另外,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找相关村民调查取证时,有的还不知道自己种植的棉花、小麦等产品应当享受良种补贴政策。而良种补贴的发放又是一级一级地发,最后是由村一级直接发给农户。部分村一级的工作人员就是利用村民对良种补贴相关政策的不了解,利用其职务之便,将村民应享受的补贴大肆进行贪污。

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从所办理的案件来看,权力过于集中,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成了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造成人、财、物、权相对集中,政务、财务透明度不高,群众无法监督,财务审批制度不严格,账目混乱,村干部缺乏必要的约束力,“白条子”泛滥。尽管实行“村账镇管”的镇站居多,但这只能起到保管账目的作用,没有发挥监督作用,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大额的不正常开支不严格审查、审计,只管账面收支平衡,从而导致资金被虚报冒领现象发生。从当前农村农民现状而言,他们自身文化不高,法律知识欠缺,对国家政策了解不清,很多群众分不清哪些行为是干部在执行公务,哪些行为是违法或违纪,这导致农民参与监督的热情和意识不够,权力的行使缺乏有效监督制约。

二、针对“惠农涉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采取的措施

一是惠农政策的实施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但因中间环节较多,使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职权进行瓜分。建议实行惠农补贴一卡通政策,只要是惠农补贴一律根据上报报表,直接打入农民手中的惠农卡;其次是加强对基层上报材料的审核,明确责任。

二是加强政策法律宣传力度。组织相关部门和借助各种媒体对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民充分了解。检察机关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和“法律进村”等活动进行法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知识普及和反腐败斗争的宣传,增进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反腐意识,积极鼓励农村群众检举、揭发涉农职务犯罪,使之与检察机关查处打击涉农职务犯罪形成合力,加大遏制犯罪、震慑犯罪的力度。

第三篇:盯紧扶贫“最后一公里”

盯紧扶贫“最后一公里”

作者:胡印斌 《光明日报》(2016年11月07日 02版)

【网言】

据中纪委网站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29日,网站开通“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曝光的相关问题共有701起。扶贫过程中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一再刺痛公众的眼睛。

基层干部的不正之风与腐败行径,直接拉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扶贫“蝇贪”的存在,不仅扭曲国家政策,败坏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也会加剧民众的怨愤与不满。基层扶贫领域之所以屡出问题,不排除基层干部的个人素质问题,但关键症结仍在于制度性的权力约束缺乏。

一方面,目前对官员的内部监督往往呈现压力递减趋势,越到基层,压力越小;另一方面,基层社会中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高。鉴于此,应强化对扶贫工作的全链条监督,特别是要盯紧“最后一公里”。同时,有必要扩大基层政务公开,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原载于光明网 作者:胡印斌 摘编:刘朝)

第四篇:农水科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发言稿

农水科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发言稿

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是我局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水利事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水科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努力提高反腐倡廉意识,认真将党风廉政建设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一.提高思想认识,遵守各项廉政规定

农水科担负着全市安全饮水工程和农田水利重点县的建设工作,作为水利技术干部,如何抵制潜在的诱惑,杜绝和减少各种风险,规范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思想品德,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认真遵守国家法律,严格按照廉洁自律规定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

二.严格遵守水利基本建设程序,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在安全饮水工程和重点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建设程序上严格执行“四制”规定,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中优选队伍,保证工程质量。在资金管理上严格落实水利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等违规想象的发生,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三.廉洁自律,从自身做起

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工作中一是要正确对待和利用手中的权利,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身修养,三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刻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小节上自律,力争“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农水科将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把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工作落到实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为水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农水科

二〇一二年四月五日

第五篇:浅谈检察机关如何预防涉农职务犯罪1

浅谈检察机关如何预防涉农职务犯罪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增加,国家实施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多种惠农政策,向农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此同时,涉农职务犯罪也随之逐渐增多,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央政策的落实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分通过对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等进行分析,结合检察机关工作实际,就如何监督、预防、解决涉农职务犯罪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涉农;职务犯罪;检察机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对“三农”投入的不断增加,涉农职务犯罪逐年上升,不仅严重侵犯了农民群众的利益,更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和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起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面对涉农犯罪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涉农检察工作成为检察机关主动顺应新形势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涉农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分析

1、犯罪类型多样化

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概念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涉农职务犯罪行为主要集中在贪污受贿等经济型案件中,其中以征地补偿款、果树青苗补偿款及移民资金款居多,犯罪趋向职务化、权力化,主要表现在领导集体胡花乱支,集体贪占,数额分散等,犯罪手段由侵占型向搜权型转化,这表明了基层干部滥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的滋生及蔓延。涉农职务犯罪中挪用、贪污、受贿案件占很大比例,且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基层干部犯罪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农村基层事务的管理者,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涉及的金钱物质财富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基层干部涉农职务犯罪也越来越多,从涉农职务犯罪的主体来看,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镇、村一级的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居多,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在2010年我国立案侦查的涉农职务犯罪中,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占到43%,人数为4968人,其中包括村党支部书记1739人,村委会主任1111人,3l一40岁更是涉农案件的高发年龄段,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基层领导干部涉农职务犯罪迅速增长。

3、犯罪手段多样化

从涉农职务犯罪的作案手段来看主要表现为利用小金库犯罪,多为虚报冒领、截留侵吞、索贿受贿、捞取回扣等。一种是将上级拨付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放划入该村村民经营的副食店、理发店、商店等账户中使用,制造财务混乱,在判决时避重就轻,借口资金周转不开,使司法检察部门对资金的监管和检查陷入困境。一种是村集体公益项目,各个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人员,大多组织自己的亲信施工队,全权负责管理采购、施工的费用,形同村长一人承包项目,争取差价,项目收支混乱。还有一种是在上报给上级的表上套改申请表,应付检查吃差价,最终冒领了大部分补偿款。

二、涉农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

涉农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经笔者调查研究后,总结为以下几点:

1、法律方面立法不清,执法不严

我国在对涉农犯罪方面没有明确的立法规定,刑法对其不具有威慑力,让部分腐败分子有空可钻。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对涉农职务犯罪行为的定性存在争议,常表现出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管辖不清,这造成执法机关在对涉农犯罪进行打击时乏力。

2、社会方面制度不全,监督欠缺

涉农职务犯罪多发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的健全。一是农村财务制度不健全。很多农村基层组织的会计人员文化程度并不高,造成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和财务的混乱,于是为贪污腐败留下了缝隙。二是基层干部选拔任用不当。我国实行的是农村村民委员会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这易造成选举大会的暗箱操作,为涉农犯罪埋下隐患。三是监督机制缺乏。村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村民大会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根本不能落到实处,虽然村务公开倡导了好些年,但实际村务并未真正公开,有的村“犹抱琵琶半遮面”,避重就轻地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写进村务公开栏,有的则遇到问题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监督制约机制落实不力。

3、犯罪主体素质较低,观念淡薄

农村基层的领导干部为涉农犯罪主体的主要部分,其少数为选聘的大学生,而大部分来自当地村民,因此受教育程度的局限,基层领导干部尤其是村一级干部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法制法纪观念淡薄,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公仆意识淡化,有贪占心理,少数村干部为官动机不纯,认为在位时就要多捞钱,而有些则在长期清平的生活后突然接触到巨额资金,于是心理不平衡而萌生了贪污腐败的念头,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检察机关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治病要对症下药,预防涉农犯罪也要针对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各个击破,检察机关需对涉农犯罪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改进基层检察工作,积极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拉出去、请进来,普法宣传结对子

针对当前基层干部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通过反面教育、现场警示教育、集中培训、个别谈话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针对农民群众,则要展示反腐败斗争成果,用生动的案例开展农村法制宣传和反腐败斗争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反腐意识。也可以把检察干警任命为挂村检察员,负责组织进行行普法宣传教育,并参与有教育意义的检察活动,深入农村基层全面掌握各种农村矛盾,监督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预防各种职务犯罪,或把农村干部特约为特邀检察员,让其既当检察院的学员也当农村社会基层的教员,做群众生活的贴心人、行使权利的主心骨。这种拉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既监督了又服务了,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震慑了犯罪凝聚了民心,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筑法律威慑防线

检察机关在预防涉农犯罪中要始终遵循“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基层中的贪污腐化问题一方面要认真调查,掌握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利用规律巧查案,扩充查办的案源。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无论涉案金额大小、涉案人员职务大小,都需一视同仁,延伸侦查触角,逐一排查,例如先查耕地补偿款、再查

村集体所有的荒地补偿款,深挖窝案串案,通过严厉打击,努力构筑法律威慑防线,并要注意把查办案件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向群众公开查案结果,维护当地稳定发展的大局。

3、立足法律、探索规律,不断完善监督长效

贪污腐败的实质是职权的滥用,只有建立严密、科学、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才能从源头上治理涉农腐败,因此检察机关需结合当地检查工作实际,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单位密切配合,建立一套联系紧密、运转高效、信息反馈灵敏的早期预警监督体系,完善检察机关与农村基层组织直接联系的信息渠道,完善村财务监督制度,对社会矛盾纠纷、执法执纪、村务财务财务进行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排查监督机制,全面推行公开制度,使权力真正处于专门机关和社会的双重监督之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

总之,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涉农和民生领域一样,是一项长期而坚决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扼制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作为检察机关,只有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国家预防职务犯罪“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监督监察制度,做到使涉农公职人员主观上“不想为”,客观上“不敢为”,制度设置上“不能为”,打防并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减少或消除涉农职务犯罪的目的,从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来庭 吴昊.浅议新时期涉农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32.[2] 谢小丽.村官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民商法,2010.[3] 吴芳敏 刘朔含.基层检察院涉农职务犯罪预防[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5.[4] 黎更生.关于涉农职务犯罪预防的几点思考[J].当代检察官,2011,8.一)【政策性请示】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

年4月30日在册职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简析】:

(1)”拟用”用得好,工厂“拟用”这笔资金给职工晋升工资和发奖金,先行请示,这是请示的关键一环。执行得好。

(2)注意政策的请示,政策问题是个原则性问题,凡把握不准时,都应及时请示,以便工作主动。

(二)【嘉奖性请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嘉奖刘××的请示

省总工会:

我中心是省政府的事业机构,负责全省的经济研究工作。由于中心尚无工会组织,故未能及时参加工会的有关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下载预防涉农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防涉农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职务犯罪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务局预防与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方案

    鼎湖区水务局预防与查办涉农领域 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方案 为更好地开展预防与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根据**市水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水务实际,制定......

    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行动 宣传动员阶段工作总结 雨山区文体局 (2014年8月2日) 为组织实施区文化体育局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并指导全区文化系统开展专项......

    涉农领域村干部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之策(5篇)

    涉农领域村干部职务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之策 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涉农项目和涉农惠民资金的不断增多,涉农领域中村干部职务犯罪也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这些村干......

    浅析涉农领域职务犯罪论文-毛辉平

    浅析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余江县人民检察院毛辉平【摘要】本文以我院近年来查处的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为样本,分析了当前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最后一公里现状

    一、现状: 1.1国内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现状: 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不长,电子商务物流是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而逐步成长和发展的,目前并不完善。关于电子商......

    最后一公里实施方案

    中共长治市委老干部局 关于开展建设“双向通道”畅通“最后一公里” 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文件(长群组发[2014]20号)要求,为了确保我......

    最后一公里问题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已成为基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什么是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呢?“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

    聚焦精准扶贫 预防职务犯罪

    聚焦精准扶贫 预防职务犯罪 凝心聚力抓扶贫 贵在精准重在实效理清思路 攻坚拔寨 扶贫攻坚 党心所向民心所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讲话精神 1、“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