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年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调查报告-[精选]
2019年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调查报告-范文汇编
大部分国家采取不止一类措施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其中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减免是最普遍的方式。大多数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基于企业所得税。对知识产权收入的税收减免政策正在激增。
近日,欧盟公布了一项关于企业研发投入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对有关促进研发投入的税收刺激政策更加感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迫使政府部门重新审视现有的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
报告指出,即便在创新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措施也被广泛采用,比如美国和日本。而在欧盟中,只有德国和爱沙尼亚没有促进企业创新的直接税收政策。
根据调查,政府出台激励措施具有普遍性,并且大部分国家采取不止一类措施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些措施起到的激励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减免是最普遍的方式(有21个国家),其次是财政补贴(有16个国家),然后是加速折旧(有13个国家)。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所涉及的税种问题,报告指出,大多数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基于企业所得税,但也有8个国家基于社会缴款或个人工资采取额外的税收激励措施。报告同时指出,基于企业收入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激增,这其中大部分涉及专利税。11个欧盟国家出台基于知识产权产生的收入的税收减免政策。报告称,爱尔兰政府正在打算制定知识发展税相关税收法律文件,这项法律将允许设在本国的企业为转让特定专利而取得的利润申请较低的税率。
报告关注这些税收政策的实施对象。其中10个国家是针对中小企业,6个国家是针对成长期企业。在这10个国家中,针对不同法律地位的企业采取的激励措施是不同的。比如在加拿大,对于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幅度相对较小。另外,大部分国家对企业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设立了最高限额,并且在5个国家中,随着公司研发支出规模的变化,税收优惠的力度也在变化。
第二篇::企业研发投入核算规章制度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公司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完善公司关于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研究开发经费是用于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专项费用支出。
第二章 研究开发经费的来源
国家、上级部门对重点研究开发项目的专项拨款。企业自有资金,主要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结余。
第三章 研究开发费用的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本公司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得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六条 对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
第七条 企业研发费用(也称“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第四章 研发经费的管理
第八条 公司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为第三章中包含的相关费,费用开支标准按申报项目预算限额一定范围内开支,并按照研发项目,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第九条 严格审批程序,费用发生时由相关人员按项目名称填写费用报销单据或付款申请书,由项目负责人审核、分管技术工作的领导、研发部门负责人审核,并在报销单或付款申请书上签字后方可送达财务部。第十条 财务部门经财务经理复核相关手续、单据的完备性、数据的准确性无误后送交公司总经理审批,出纳依由总经理审批后的凭证支付费用。
第十一条 公司研发人员,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在职和外聘的专业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技术人员以及为本公司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
研究开发费用按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下达到具体项目,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不得挪作它用。
研究开发有关的内容需要与外单位(公司以外单位)合作或委托他人进行的,必须签订科研项目委外技术合作研究合同,该合同须由公司研发部审查后,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才能生效。
研究开发经费在使用中,分管技术工作的领导必须由研发部门负责人按内部控制制度授权范围内的规定执行,并按照不同的项目进行核销。
对由项目委托外单位协作完成的有关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委外技术研究合同中必须明确,公司为成果第一享用人;形成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公司所有;形成知识产权的纳入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第五章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第十六条 公司单独设立研发部门,并对所有符合第三章中的研发费用支出在“研发支出”科目中核算。并在“研发支出”下设“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
第十七条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遵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
第六章 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 对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后,在境内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诉讼费、代理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从管理费用据实列支,不纳入研发费用。
第十九条 企业研发部门发生的各项开支纳入研发费用管理,但同时承担生产任务的,合理划分研发与生产费用。
第二十条 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总经理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负主要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由公司研发部及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新办企业政策税收优惠
新办企业政策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营业税、印花税
1、企业所得税优惠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5]99号)
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一般居民企业 25% 小型微利企业 20% 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10% 举例子:年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利润)20万,原应纳所得税20万*20%=4万,现在只须缴20万*10%=2万元。
2、营业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5]96号
即至2017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3万元及以下(含本数,下同)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月营业额3万元及以下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营业税,按季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同时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建税。
3、印花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4]78号)
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一)规费优惠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和残保金
4、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和减免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综[2012]130号)2012年1月1日起新创立的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自创立之日起3年内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第4-5年减半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减免流程,新办企业当先作减免备案,根据收入按月申报水利基金,未超过备案金额的部分自动减免。次年企业提供经过经信局认定的小微企业材料,不符合条件的要补缴。
5、残保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残疾人就业,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小微企业免征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财税[2014]122号 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四篇:企业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
XXXXXX料有限公司 研发经费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条 总则
1.1 为加强研经发费的管理,更好的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财力支持,规范研发经费管理,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根据国家和省、市政府的科技政策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 研发经费是用于公司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以及专利申请、标准制定、研发设备仪器购置、产学研交流合作及技术服务等专项经费。
1.3 研发经费须统筹安排,科学使用,严格管理。第二条 研发经费的来源
2.1 国家、政府的专项拨款和财政补贴; 2.2 公司筹措; 2.3 融资或金融贷款。第三条 研发经费的使用范围
3.1 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时发生的调研费、资料费、差旅费、技术协作费、仪器和设备的购置和调试费、使用现有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摊销、原材料费、测试费以及人员人工等经费。
3.2 新产品、新的技改项目评定审核,技术咨询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发生的评审费、咨询费、会议费等经费。
3.3 科技信息情报及知识产权工作所发生的技术资料费、出版印刷费、专利费等经费。
3.4用于奖励科技研发人员的奖励经费。第四条 研发经费的管理
4.1 财务部每年负责对技术中心(技术部)提出经论证产生的技改项目、新产品(新工艺)等经费的审核,后报主管副总审阅,交由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4.2 研发经费按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下达到技术中心(或其他执行部门),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不得变更用途。
4.3 研究开发有关内容需要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其进行的,必须签订科研项目技术合作研究合同,并按4.1要求执行。
4.4 研发经费在使用中,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相应的财务制度规定执行。4.5 研发经费在报销时,须由课题项目负责人签字、生产技术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6 因研究开发工作需要,购置2000元以上设备、仪器的,须列入公司固定资产,并经资产管理使用部门确认签收后方,按程序报账,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4.7 财务部对于研发经费的使用情况按规定审查,如发现经费使用不当的,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并视具体情况,收回项目计划安排的投资款项;如发现违法乱纪行为,追究当事人的法纪责任。第五条 研发经费的核算科目
5.1 财务部按项目计算实际成本,研究开发项目科目规定如下: 5.1.1人员费:用于项目研发发生的工资及补贴;
5.1.2资料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支付的专项资料费和科技情报费; 5.1.3材料费:为进行研究项目所支付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经费; 5.1.4设备仪器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必须购置、维修或租用小试和中试的设备、器具、仪器仪表等的经费;
5.1.5检验试验、测试费:为进行项目研究所支付的检验、化验、分析、测量等经费;
5.1.6外委技术协作费:在研究开发项目中,某项工作需要委托其他单位协作或咨询所支付的经费;
5.1.7管理费:为进行研究开发项目评定、技术交流等所发生的评审费、会议费等;
5.8其他经费。第六条 其他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市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实施办法
东莞市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粤府〔2015〕1号)和《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意见》(东委发〔2015〕5号),引导广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做大做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设立企业研发投入专项资金,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企业研发投入专项资金的资助内容包括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和科技创新券后补助。
第三条 市科技局是企业研发投入专项资金的业务主管部门,市财政局是企业研发投入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条 企业研发投入专项资金的管理应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择优支持、专款专用、简便操作的原则。
第二章 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
第五条 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是指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对企业上一研究开发投入给予补助的资金。
第六条 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采取事前备案、事后补助的支持方式,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按规定审核企业研发实际投入后,按一定比例补助。
第七条 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的申请条件:
(一)在东莞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的企业;
(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企业已先行投入自筹资金开展研究开发活动;
(三)企业开展研究开发应以《广东省企业研究开发指导目录》(含《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及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为指引,实施地在东莞市内,并事先在东莞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中报备。
第八条 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前先根据研究计划计提研发准备金。企业获得的研究开发补助资金按公式计算:经核定的企业上研发实际投入×系数(当年市财政预算企业研究开发补助资金总额/经核定的全市所有企业上研发实际投入总额)。每个企业获得的研发投入补助资金总额不超过50万元。
第九条 市科技局于每年初发布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申报指南,受理企业申报,并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的,由市科技局核定(可委托中介机构评审或审计)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和财政补助金额,经市财政局复核同意后,由市科技局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有异议的,可以向市科技局提出。对公示有异议的,市科技局应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结论报告。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市科技局上报市政府审批。市政府批复同意后,由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达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通知。
第十条 企业研究开发补助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向市科技局报告,并按保密法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 科技创新券后补助
第十一条 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是指政府将财政科技资金采用发放和兑现科技创新券的后补助方式,支持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购买技术服务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活动。
科技创新券是为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创新而设计发行的一种补助凭证,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对科技创新券的发放和兑现进行管理和监督。其中,市科技局主要负责科技创新券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研究确定科技创新券工作计划与发放;市财政局负责市科技创新券资金经费预算编制、印制和兑现,对科技创新券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十二条 科技创新券采取无偿资助的方式,每兑现一次,由企业向市科技局提出兑现申请。
第十三条 科技创新券后补助的对象为:
(一)在我市设立、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有自主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活动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二)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
2.近5年内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金)扶持的企业; 3.近5年内获得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或专利奖的企业;
4.近5年内获得科技主管部门主办的国家、省或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的企业; 5.获得“GB/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的企业;
6.获得“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或“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或“东莞市专利优势企业”认定资格的企业;
7.拥有1项(含)以上且目前有效的发明专利或6项(含)以上且目前有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6项(含)以上软件著作权的企业。
(三)单一企业科技创新券申请数不得超过150万元,上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申请科技创新券资金的2倍,上销售收入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申请科技创新券资金。
第十四条 科技创新券适用于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服务、科技成果以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相关科技创新支出,具体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科技创新券不支持非科技创新活动,如法定认定、执法检查、商业验货、医疗服务、强制检测、大批量验货等。企业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过程所需的服务、工业设计类服务不列入支持范围之内。
第十五条 科技创新券面额为1万元,编号唯一,不得转让、买卖,不得重复使用,有效期为一年,逾期不可兑现。
第十六条 企业获得的科技创新券额度按公式计算:市科技局核定的企业科技创新券申请额×系数(当年市财政预算科技创新券补助总额/市科技局核定的企业科技创新券申请总额)。每个企业累计获得的科技创新券不超过50万元。
对科技创新券实际使用率不超过60%的企业,下科技创新券的核定申请额度不能超过150万×上科技创新券实际使用率。
第十七条 市科技局于每年定期发布科技创新券发放和兑现的受理通知或申报指南,统一受理企业科技创新券发放和兑现申请。由市科技局(可委托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确定科技创新券发放金额,并在市科技局网站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期满,由市科技局下达通知,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十八条 市科技创新券申请发放或兑现条件和申请程序,如果与该省科技创新券的有关规定存在差异,可在该市科技创新券发放和兑现的受理通知或申报指南中加以调整或进一步明确,最终以该的受理通知或申报指南要求为准。
第四章 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
第十九条 企业研发投入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按照《东莞市“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财务管理办法》、《东莞市“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问责暂行办法》执行。市政府另有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 获得专项资金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核、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对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专项资金的企业、机构及工作人员,市政府追回骗取的资金,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再享受东莞市政府各类资助,涉嫌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本办法将于2017年对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如有需要将再行调整。我市此前出台的有关政策,凡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均按本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