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9: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是否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是否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范文模版]》。

第一篇:是否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范文模版]

是否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

我方以为,不应该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

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是指2007年开始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即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我方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

健康是生命之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要创造人生辉煌、享受生活乐趣,就必须珍惜健康,学会健康生活,让健康成为幸福人生的源泉。人生是否幸福,或许有很多的衡量标准,而健康永远被列在第一位。失去了健康,没有了健全的体魄与饱满的精神,生命就会黯然失色,生趣索然。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素质连年下降。根据中国体育在线网站提供的数据,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持续下降,肺活量下降近10%,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成绩下降10%以上。根据2011年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相比2005年监测数据,我国19至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此外,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据南京大学地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对学生进行的睡眠调查显示,南京大学有95.5%的同学都是11点后才入睡,而12点之后才入睡的学生也达到惊人的56.0%,“我们调查后发现,‘今天睡、明天起’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大多数学生都是‘今天睡、今天起’。”而学生们睡得晚,43.25%是因为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运动习惯、在课余时间很少运动,整天待在宿舍的“宅男”、“宅女”也日益增多。游戏成为许多同学“蜗居”在寝室的原始动力。为了游戏升级,他们常常“宅”在寝室里一天。许多高校体育老师也反映,现在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都大不如前,“以前的学生上完体育课还可以去踢球、打篮球,而现在有些大学生连800米都跑不下来。”而业余时间将体育列为娱乐首选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家长也表示当学习与体育活动发生冲突时,不支持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更不会帮助学生维护运动的权力。

再次,体育课对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有限。许多高校,只在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可选择的课程比较少,课程内容也比较枯燥。大多数同学是为了学分而上体育课,因为它是必修的。很多同学去上体育课都只是去应付点名,并没怎么进行锻炼。大学并没有和初中、高中一样开设有短跑、长跑、跳高、跳远等素质锻炼的课程,学校把素质锻炼的部分都交由学生平时自行解决,然后在每学期期末考试会进行体能测试。考试要求比较低,老师也不严格,所以平时勤于到操场进行锻炼的同学为数不多,到考试基本都能通过,这有点助长学生的懒惰情绪。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对增强身体素质效果不明显,基本学不到东西。比如篮球,一方面,平时基本打篮球的同学,为了容易通过考试而选了篮球课,然后经常逃课。另一方面,对不会打篮球的同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课程只会消磨他们的兴趣,导致许多同学上课都在聊天或做别的事,特别是女生。甚至一些地区的学校,一到冬夏两季,迫于天气原因,还会取消体育课。

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制的体育锻炼,比如晨跑。显然是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方提出取消

阳光体育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旨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认真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开展“达标争优”活动,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7.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地、本单位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

2006年12月21日

虽然学校有孙杨这样的体育健将,但更多同学作为偶像人物崇拜的,却是一位全球电子竞技总冠军——这是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口中的一个严酷事实。面对网络与娱乐越来越爆炸的时代,体育锻炼不被大学生写入生活与日程已太司空见惯。而结果就是,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持续下降,肺活量下降近10%,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成绩下降10%以上。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公布,与2005年相比,虽然学生的身高高了,营养不良的少了,但学生的运动能力却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某高校的调查也指出,每周坚持三四次运动的大学生仅占26.5%,其余的学生除了体育课外,每周只参加一次运动甚至没有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的女生更少。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比较低。

与2005年相比,全国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 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 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 城市女生、乡村女生: 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 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 据《中国青年报》

大学对体育锻炼关注度较低 提升体质更要培养习惯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9月09日10:12 中国体育报

弱不禁风、体弱多病、抵抗力下降、运动能力偏低„„近年来,被誉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群体,体质却并未如学业一样骄人。根据最新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相比2005年监测数据,我国19至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究其原因,记者进行了相关探访。

每天一小时:不可能的任务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表示,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少于中小学生,大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不足。此外,目前高校普遍规模较大,也导致学校体育场地显得不够用。

据了解,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要达到“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南京工业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学校只在大一大二设置了体育课,进了大三就没有了,加上大家都忙着找工作和论文答辩,很少有时间锻炼。

专家表示,相比中小学,大学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课程开设也没那么多。“本科一般开设到大

二、大三,高职则开设一年半。”加上政府和学校缺乏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硬约束、学生没有养成运动习惯,因此,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在“先天上”时间不足。

生活缺乏规律是“杀手”

此外,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的生活变得散漫,也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另一原因。作息时间不规律、生活缺乏规律性、晚睡晚起已经成为当前多数大学生的通病。

据不久前,南京大学地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本校近400名学生进行的睡眠调查显示,南京大学有95.5%的同学都是11点后才入睡,而12点之后才入睡的学生也达到惊人的56.0%,“我们调查后发现,‘今天睡、明天起’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大多数学生都是‘今天睡、今天起’。”而学生们睡得晚,43.25%是因为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

此外,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运动习惯、在课余时间很少运动,整天待在宿舍的“宅男”、“宅女”也日益增多。沈阳大学的小杨就直言,游戏是他“蜗居”在寝室的原始动力。为了游戏升级,他常常“宅”在寝室里一天,甚至还闹出过笑话:期末考试,因为“脸生”,老师怀疑他是替考的。

许多高校体育老师也反映,现在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都大不如前,“以前的学生上完体育课还可以去踢球、打篮球,而现在有些大学生连800米都跑不下来。”而业余时间将体育列为娱乐首选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要培养学生健身习惯

在此情况下,一些高校开始尝试使用“强制手段”,让大学生更多地进行体育锻炼。例如规定出操时间、课外活动次数、甚至将体育测试结果与学位、就业等挂钩起来。

清华大学就规定,下午4点,学生必须参加活动或体育锻炼;体育课开设贯穿本科4年。该校体育部副主任马新东欣慰地说:“这样做非常有效。学生不光体质增强了,重要的是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提高作用很大。”

不过专家也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强迫锻炼”远远不够,还得从培养健身习惯入手。一方面要发挥体育环境的熏陶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更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技能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坚持实践,不断练习。

但专家也强调,大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延续性的结果,不能单单归咎于大学体育教育,“很大程度是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下,青少年从小并没有形成很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与锻炼兴趣,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小学,甚至从学前就开始重视。”改变这一状况,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长久的努力。

本报记者 卢苇

考试流于形式助长懒考试流于形式助长懒考试流于形式助长懒考试流于形式助长懒惰惰惰惰 大学生杜弘禹:我们学校的体育课只针对大

一、大二学生开设,可选择的课程比较少,课程内容也比较枯燥。大多数同学对体育课比较缺乏兴趣,是为了学分而上体育课,因为它是必修的。很多同学去上体育课都只是去应付点名,并没怎么进行锻炼。大学并没有和初中、高中一样开设有短跑、长跑、跳高、跳远等素质锻炼的课程,学校把素质锻炼的部分都交由学生平时自行解决,然后在每学期期末考试会进行体能测试。考试要求比较低,老师也不严格,所以平时勤于到操场进行锻炼的同学为数不多,到考试基本都能通过,这有点助长学生的懒惰情绪。另外从体育课的效果来看,我身边的同学,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对增强身体素质效果不明显,基本学不到东西。比如篮球,一方面,平时基本打篮球的同学,为了容易通过考试而选了篮球课,然后经常逃课。另一方面,对不会打篮球的同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课程只会消磨他们的兴趣,导致许多同学上课都在聊天或做别的事,特别是女生。

上网打游戏逛街等放在最前面上网打游戏逛街等放在最前面上网打游戏逛街等放在最前面上网打游戏逛街等放在最前面 大学生王悦:一到冬夏两季,体育课便成了一周课程的“奢侈品”。众所周知,在沈阳一年近乎只有两季,因为春夏很短,往往是一进入11月,天气便转凉,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程便会受到气候影响,而到了每年的12月及3月,室外体育课程只好宣告暂停,教学内容早早结束。其中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多个项目。而到了异常炎热且十分漫长的夏季,如乒乓球、瑜伽、健美操等室内项目也跟着遭殃,学生老师纷纷叫苦,气温持续30度左右,屋外艳阳高照,上课人数寥寥无几。天气状况显然影响到体育课在大学校园正常进行。大学生原本缺乏的体育锻炼机会,与稀有的户外运动时间,也被无情的天气左右,甚至扼杀掉了。与高中生活里对体育课怀有的无限渴望不同,进入大学后,课堂以外的自主时间变多,面对纷繁的兴趣爱好,大多数同学更愿意选择坐在寝室里的电脑前,去度过一个个无聊而孤独的周末。在大学生活的关键词里,往往会把上网、打游戏、逛街等放在最前面,而体育锻炼、健身等则很少被提起,甚至直接省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体质下降,除学生主观忽视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运动习惯等原因外,高校体育设施的“稀缺化”和不均衡问题日益严重,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在客观上抑制了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近年来,一些高校借举办、承办赛事等机会,新建、改建体育场馆,实现了体育设施跨越式发展。但记者发现,当前不少高校在体育设施建设运营上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由建场馆--运营、维护成本高--实行体育设施社会化--价格过高使一般学生难以承受。最后,以改善学生锻炼条件而修建的运动场馆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变成矗立于大学校园里的商业性健身会所。据深圳大学体育中心教导主任赵刚介绍,除了高额的场馆建设费用可能获得政府和社会资金的补贴支持外,学校每年要为场馆水电费、维护和工资等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这对于一些经费有限的高校来说,资金压力很大。所以选择在课余和周末时间有偿开放体育设施,以盈利弥补运营费用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选择。”

然而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有偿开放不仅缩短了他们使用场馆的时间,相对高昂的费用也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在拥有4个室外运动场、2个室内体育馆、3个室内网球馆的西南大学,2010级研究生吴杰说,入学一年来他从没进过室内场所。室内体育馆每小时7元的收费在他看来不太划算,网球馆每小时20元的开销更让他望而却步。吴杰说,学校把体育馆的健身场地承包给了私人健身馆,学生要锻炼需要办健身卡,年卡是1000多元。“虽然跟外面的健身俱乐部相比并不贵,但我们还是用不起。”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10月28日03:56 中国青年报

近日,本报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民意中国网对3144人进行的“阳光体育公众调查”显示,87.0%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其中64.9%的家长表示“非常愿意”。但调查也发现,当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65.5%的家长仍希望孩子以学习优先。

87.0%家长希望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家长希望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但超半数说到做不到

调查发现,当孩子的运动权利受到侵害时,45.6%的家长明确表示会帮孩子维权,14.9%的家长表示“不会”,39.6%的家长表示“不好说”。这意味着,只有不到半数的家长会选择维护孩子的运动权利

第二篇:大学军训是否应该取消

大学军训是否应该取消

军训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美好的开始。通过军训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和意志,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并且能体验到与新同学同甘共苦的乐趣,是我们大学生活的新开端。有人认为大学军训过于形式化,对大学生没有太大作用,应该取消大学生军训。这样认为是因为大学军训期间训练内容的老套和时间短暂,在军训期间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其实军训的目的是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在经历了高考之后,许多的人已经开始放松了自己,同时对自己也没用了远大的目标。这样在进入大学之后,是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只会浪费了时间。在军训期间,我们会遇到许多新同学,接触到我们之前没有了解过的东西,但是经过军训期间的共同训练,我们与新同学之间会彼此了解,然后成为新的朋友。更为重要的是,军训会锻炼我们的意志。许多社会上的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没有意志,在大学不能学到知识,更无法解决之后工作上的问题。大学军训其实就是一次对意志的锻炼,我们在军训期间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就会有新的收获。也许军训的内容很老套,但军训的确会对我们的大学生活有帮助,所以大学生的军训还是应该进行。

第三篇:高校是否应该取消行政级别.doc

行政级别:高校行政级别是指在中国大陆根据各高等学校的不同而有相应的行政级别。高校实行行政级别的好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

“如果官本位是前提,如果全社会都是行政级别为导向,那单独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纪宝成说,“不是我非要有级别,而是别人怎么看待我的问题,如果去找政府谈事情,是科长、处长还是市长来接待?这个是不一样的。”

纪宝成认为,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当一个社会以行政级别来衡量所有人的社会地位时,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

纪宝成说,取消行政化是努力方向,但不光教育,全国的事业单位、企业都应该同时取消行政级别,全社会同步配套进行。这不是教育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怎么样改变官本位,要研究这个社会改革怎么改。

同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则表示,他支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正在做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但在整个社会等级观念非常强的情况下单独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教育家将得不到社会的应有尊重。

周其凤说,毕竟在中国,待遇是与行政级别联系在一起的。取消级别后,今后开会要习惯坐最后一排,坐飞机不能再走VIP通道,失去阅读学习某些文件的机会,也要做好不当干部的准备,因为当干部需要一级一级向上努力,而高校校长没有级别。

由于我市不少高校仍沿袭着过去行政管理模式,客观存在的行政级别划分也让部分教师“唯官是图”。

高校实行行政级别的弊端:

“去年,学校教务处处长出现空缺,一堆人为了抢这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其中还不乏一些成名多年的教授。”我市某高校副教授吴老师说,能升职当官就能提高待遇、掌握更多的资源,因此一些人眼里,当个处长比评上教授更值得开心。

在沙区某高校任教的冯老师认为,仅仅只是去行政化,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们就能一心去钻研业务。“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仍然牢固的守着官本位思想。”他说,“取消了行政级别,大家还是要往官阶上面靠,分个你高我低的。这不是制度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历史。

表面上看,都是绩效工资惹的祸,但实际上绩效工资很无辜。当初国家推出工资改革时,绩效工资被寄予厚望,就是充分打破“大锅饭”,充分体现多劳者的劳动价值。但如今看来,好经很有被念歪的可能。

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该学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不甚合理有关,但深层次原因仍是高校过度行政化结成的恶果。正是因为过度行政化,才会出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事先未征

求教师的意见;才会出现北大法学院跟风,教授的工资不如行政人员,奖金不如行政人员,都已经让人不觉奇怪。2月4日的《南方周末》提供了一个让人感叹的案例。云南某农业大学计发2009年终奖,该校一位资深教授年终奖也不过5500,也就是一般科员的水平。

说白了,本来该以学生和教授为主导的高校已经发生了异化,占主导的是行政领导、行政人员。因此,再饱学的教授见了行政人员也得毕恭恭敬;因此,数十个教授为了竞聘一个副处长,不惜展开“肉搏”。原因就在于一旦拥有了权力,不仅可以得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还有科学地位,以及诸多看不见的好处。行政权力本应是为学术权利服务的,高校过度行政化就颠倒了这一局面,使行政权力远远大于学术权力。本该占主导的教与学臣服于行政序列,教授工资低于行政人员又何奇之有?

教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

经济:

数据:

《中国改革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6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我国官本位“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仅有6.08%的人认为“不严重”沉淀下来的文化和观念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

沸沸扬扬的高校“去行政化”话题,黄达人校长始终带着“冷眼”在观察。这位一直希望对当下中国教育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校长喜欢讲“大实话”。

为了求证自己的观点,这几天会期,一有间隙,黄达人代表就抓紧时间“密会”宋海副省长、钟南山院士等数位代表,无它,只希望自己的观点更成熟一点,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站稳脚跟,而不是一拍脑袋的冲动,随风即逝。

对于万众期待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黄达人校长认为,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事、财政等方面的制度都要进行创新,这一转变将使中国的大学之间,出现新的竞争局面。他也呼吁教育界人士特别是广大教师能够关注、参与《纲要》的制定过程,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让《纲要》的制定成为一次总动员。

在人们纷纷痛斥大学“行政化”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又走进了另一些误区———

澄清1“去行政化”不等于不要行政部门

南方日报:最近社会热议对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您这位大学校长如何看?

黄达人:我觉得笼统地提“大学去行政化”,在概念上有点模糊。我想,所谓“去行政化”的问题应该就是指减少或者去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影响。

我一直在学校里强调,“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教授就是大学”,这些是我们要去努力实现的一个方向。因此,国内大学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以学术为核心,减少非学术因素的干预。

我想强调的是,“去行政化”不等于大学不要行政部门。可以这样说,国内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行政部门,都是围绕学术为中心工作的,包括大学各级党委在内的行政管理部门,根本上是为教学和学术而服务的,他们的正常运作为大学提供了效率。据我所知,国外高校也是如此,很多著名大学的行政人员数量甚至超过教师数量,因此,大学配置一定的行政人员不等于大学的行政化。

澄清2“去行政化”不是把有职务的优秀学者排挤出学术活动

南方日报:据报道,在今年全国教学名师百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了九成,这是不是说明,现在大学官僚化已非常严重了?

黄达人:如果说大学里有所谓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那么前者拥有的是行政资源,起到的是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后者拥有的学术资源,所谓教授治学,起到的是创造知识、发展学术的作用。然而,这不表示二者不能有交叉,现在高校一般都是内行领导,很多院长、系主任本身都是优秀的学者,还有一些其实是属于学术职务,如教研室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一些岗位例如教务、科研管理部门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是教授担任,这不能一概而论。

我想,大学当然要找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学者担任这样的岗位,而不能认为这位学者有行政的职务就认为他是行政的代表。我看过那个统计,凡是有个职务哪怕是担任教研室主任都算进去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如果担任职务的前提是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优秀,那么我恰恰认为这个统计结果是合理的。总之,去行政化不能理解为要把这批优秀学者因为有了一个职务从学术活动中排挤出去。

澄清3别的行业都行政化,大学去行政化,就会弱化

南方日报:大学去行政化,很多人关注要取消现存大学的行政级别,对此您怎么看?

黄达人:可以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取消行政级别是最终的目标。我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完全赞同。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现阶段,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存在行政级别的大环境下,如果只是简单取消了大学的行政级别,我想,不仅不会强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地位,反而可能恰恰会起到弱化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要实现取消行政级别的目标,必须与事业单位以及其他行业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从而逐步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否则,只谈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会觉得有些突兀,容易引起误解。

我另外想谈的是,高校干部特别其身份是教授的干部,能上能下做得是比较好的。他们任职时是院长、书记、处长,不任职了,还是教授,在医院还是医生,也不保留什么级别。

办学自主权

“依法办学”是否指法律不禁止的,大学都可以尝试?

南方日报:现在很多大学关注《纲要》中提及的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黄达人:教育部曾就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专门征求过各个大学的意见,说明教育管理部门是充分重视这个问题的。但这里面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解决的。

我注意到,《纲要》强调要依法办学,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是否可以说,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目标就是以法律为依据,只要法律没有规定不允许做的,大学都可以去尝试,这就是真正的自主权。然而,在目前的办学过程,还是有“宏观放权、微观收权,大方向同意、具体不同意”的情况。举个例子,前两年,教育部和广东省提出要在珠三角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但实际上,我们在开展学术活动和各种合作与交流项目时,仍然要逐一向主管部门报批,至今还没有在这个所谓 “示范区”的概念下由高校自主实现的体制机制的创新。

高校聘任制

能否选择部分大学试点高校人员退出机制?

南方日报:您希望有什么样的具体的办学自主权?

黄达人:我想在财务和人事方面说一下。在财务方面,目前高校的拨款制度,主要是经常性经费与专项经费,而且专项经费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中间有的是专项拨款(如基础科研费、重点实验室的经费等等),还有的是通过招标、评审等方式争取而来,用途受到严格限制。当然,教育部以各种专项的形式为教育系统争取经费支持,作为大学,我们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但经费使用方式的限制也太大。如果国家能够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拨款委员会来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那么大学就可以集中精力做好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这也是“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办学自主权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我校感受而言,人事制度方面的自主权落实得是比较好的,但有个问题还是想说一下。目前一部分高校实行了聘任制,一些教师考核达不到学校要求或本人意愿离开高校,这种情况下,他们在高校的工作年限等社会福利方面不能得到合理的核算和认定,因此不能顺利地退出学校,特别是进入企业单位。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高校人员退出机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否借助《纲要》制定实施的机遇,考虑选择部分大学作为试点,建立合理有效的高校人员退出补偿机制,为退出的人员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养老金+退休金

可考虑将大学员工退休待遇中的养老金逐步纳入社保

南方日报:中大在这方面有具体考虑么?

黄达人:我们有一个想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事业单位实际的“养老金+退休金”退出保障制度,即:将目前实施的退休待遇,调整为由与国家社保制度接轨的养老金,加上由工作单位设立的“退休金”两大块组成。

我认为可以考虑将大学员工退休待遇中的养老金部分分离出来,将之与社保接轨,养老金的享受标准与受益人是否是大学员工无关,只与其缴纳的标准有关,这就可以避免目前关于事业单位退休金标准“向企业靠”还是“向公务员靠”的争议。随着国家社保制度的日益完善,将高校员工的养老金逐步纳入社保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

退休金应该是各大学对在本校工作的教职工的一种福利制度,与其在校服务期间的薪酬标准、职位、服务年限、对大学的贡献程度相关。为了与建立合理有效的高校人员退出补偿机制相衔接,这里所称的“退休金”可以是广义的,即:对于达到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就视其为“退休金”,而对于未达退休年龄但因各种原因而去、离职的人员,就视其为“离职补偿金”。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报告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我们这些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来说,运动更是青春、朝气的体现。与一个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众所周知,身体是一切活动的本钱,拥有强健的身体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去学习工作、去为社会做贡献,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就需要通过锻炼得到。运动作为健康的重要部分就要求我们加强对运动的关注。奥运会、亚运会的成功承办体现了我们国家人民对运动的关注,我国运动员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金牌数和奖牌数都位列榜首,但是,金牌多少是不能反映国家人民普遍的运动状况。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鲜血液,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决定一定时间内国家的发展,而我们的身体素质决定着我们能否将贡献最大化,而运动又是决定身体素质的关键。在这里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以探索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成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对河南工业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59份,女生21份。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主要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这样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调查者的主观偏见影响。

附表: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

敬爱的同学们:我们为了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特此进行调查问卷。我们诚恳地希望您的支持和配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独立的回答有关问题。占用了您宝贵的时间,向您致以深切的谢意!

1.您对运动的兴趣如何()

A几乎没兴趣B一般般C比较喜欢D热爱

15人次选A19人次选B22人次选C24人次选D

2.您是否安排自己有规律的进行体育运动()A是B否

65人次选A15人次选B

3.您认为大学的运动氛围如何?()

A.很好B.不浓烈 C.很少见运动的D.人们有空时运动

22人次选A11人次选B5人次选C40人次选D

4.您平均每次运动时间多长()

A半小时或更少B0.5-1小时C1-2小时D2-3小时E更长

22人次选A43人次选B13人次选C2人次选D0人次选E

5.您运动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A锻炼身体B减肥C打发时间D放松,缓解压力E其他

35人次选A10人次选B20人次选C13人次选D2人次选E

6.您喜爱的运动()<多选>

A足球 轮滑B篮球 网球C瑜伽 D跑步

25人次选A19人次选B23人次选C24人次选D

7.您的运动强度一般如何()

A大量出汗并感到很疲乏B少量出汗感到较累C几乎无汗感觉不怎么累D不累

14人次选A23人次选B23人次选C20人次选D

8.您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

A体育课 B体育社团C与朋友一起D单独E学校组织

45人次选A10人次选B15人次选C10人次选D

9.您有时候不参加运动的原因是:

A学业或其他事 没时间B设施或场地差C无人陪同D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

15人次选A19人次选B22人次选C24人次选D

10.您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A较好B一般C较差

24人次选A44人次选B12人次选C

11.您现在的体育运动量与原来相比如何()A不如原来B差不多C比原来大 35人次选A22人次选B23人次选C

12.您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对学习有帮助么()A有B很少C没有D对学习有负面影响22人次选A45人次选B13人次选C0人次选D

13.您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设备有什么看法?

大部分人认为学校体育设备较少,教学单一,且设备老化;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三、结论和分析

(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强度较小,项目较单一。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只是偶尔进行体育锻炼,且每次锻炼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整体来说,锻炼时长、频率都不太高,这也反映出了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跑步与球类是多数学生选择锻炼的方式。虽然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有教授舞蹈类,武术类等,但是真正将其当作体育锻炼方式的学生占少数。总体来说体育锻炼较少,同时也可见大学体育课程所教的内容并没有很好地被运用到实际中。

(二)学校与个人是限制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两大因素。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己的活动积极性有待提高。他们表示自己偷懒而不想锻炼,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两点问题需要同学们自己努力克服。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参加运动是因为学校设备条件有限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和引导,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加强,娱乐、休闲体育逐步

取代竞技体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热点。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运用体育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

(二)完善体育资源配置, 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

目前学校的设备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场地,这使得很多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同时, 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也很短,学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对学生采取开放的形式,这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建设更多的同时适应男、女生运动的场地。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三)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通过教

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 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于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与学和谐统一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乐于投身于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坚持课余体育活动的习惯。

(四)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奖励体育活动的先进

集体与个人在全校开展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年要定期举行,由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部、学生会联合组织评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的先进班级与个人的表彰大会,除给予精神鼓励之外,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奖励一些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促进大学生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 使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应当定期开展科学化体育锻炼的讲座, 开展各种课外体育锻炼的咨询会, 创办各类关于科学化体育锻炼的板报, 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身体、心理多个角度去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同时我认为在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来管理体育活动,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要加以组织、引导,在掌握锻炼方法、提高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积极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应积极倡导单项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一定目的性和指向性。此外,应积极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充实他们的余暇生活,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建立体育生活方式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我们每一位学生更应端正思想,培养健身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以后成为社会栋梁贡献自我做准备

第五篇: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汇报

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和解决措施探索 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等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另外,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在此次调查中,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调查学生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在被调查的49位女生中,有78%的人不进行体育锻炼,与男生相比要高出九个百分点。

(二)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近一半的学生每周不锻炼或者锻炼少于一个小时。每周锻炼达7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2.6%,也就是说97.4%的学生平均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这与《全民健身活动条例》中规定每天活动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大学生还未养成每天

锻炼的好习惯,这反映了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严重不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对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甚少。就表现男女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跑步在学生体育锻炼中占近半比例。跑步项目之外,男生多以球类项目为主,而乒乓球则是大多数女生的首选。为什么跑步在学生锻炼中有如此之高的比例。在涉及学生是否掌握一些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一问题时,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坦承几乎没有任何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只有5.1%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了较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等知识了解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的体育课作为它用已不足为奇,因此,尽管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锻炼的意识有所增强,但苦于不知如何锻炼而只好作罢。

二、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一)学业负担影响体育锻炼。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重是影响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学生们说大学的课业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的课业学习,还要考一些国家证书,致使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二)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体育锻炼。学生是如何看待的体育设施的,学校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是否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调差得知,学生认为体育设施很好的只有2.6%,认为体育设施一般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3.8%,43.6%学生对的体育设施不满意。在这些对学校设施不满意的同学中,70%的学生认为这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认为学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这降低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体育场地和设施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学校体育锻炼场所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学生进行利于锻炼的一个因素,在调查的学生中,56.4%的学生对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不满意。以新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为例,不仅开放的时间短,而且手续繁琐,每次都需要带干净的鞋子过去。这降低了很多学生进行锻炼的欲望。

(三)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71%的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只有百分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影响。也只有12.8%的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感到很满意,52.6%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不如以前,综合来看,大学生认识到了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程度不如以前,并且有87.2%的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体能情况不是很满意。那么大学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行体育锻炼的,在这一问题中我们提供了多个选项,我们可以从这里对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心态有进一步的认识。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原因是缓解压力,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虽然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与前者相比,要少14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因素是应付考试,娱乐和方便交流分列第四和第五。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也清楚自身体育锻炼的不足,但是却并没有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缓解压力和应付大学体育考试。

(四)客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调查结果还可以分析出,许多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23.1%的学生认为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所以不喜欢体育锻炼。此外,缺少同伴和天气原因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课余生活丰富。当今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诸多的选择如逛街、购物、上网、打游戏、K歌、泡吧等等,体育锻炼相对于其它的休闲娱乐活动,显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和吸引力。

三、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组织和引导,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加强,娱乐、休闲体育逐步取代竞技体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热点。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运用体育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

(二)完善体育资源配置, 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体育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但在场地、器材的配置上还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

场地,这使得很多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同时, 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也很短,学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对学生采取开放的形式,这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建设更多的同时适应男、女生运动的场地。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三)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 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于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与学和谐统一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乐于投身于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坚持课余体育活动的习惯。

(四)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奖励体育活动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在全校开展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年要定期举行,由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部、学生会联合组织评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的先进班级与个人的表彰大会,除给予精神鼓励之外,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奖励一些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促进大学生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 使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应当定期开展科学化体育锻炼的讲座, 开展各种课外体育锻炼的咨询会, 创办各类关于科学化体育锻炼的板报, 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身体、心理多个角度去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预防疾病。鉴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提出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并且体育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是智慧的,更是健康的!

下载是否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是否取消大学生强制体育锻炼[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国家是否会取消自考?

    各位同学好,东吴专转本在这里为大家解答 2018年国家是否会取消自考? 等问题,如果各位同学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具体咨询东吴专转本咨询老师! 教育部网站就网民关于“2018年国家......

    会展业取消开闭幕式是否矫枉过正

    会展业取消开闭幕式是否矫枉过正 近日,2013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主办方宣布,第二届慈展会本着勤俭办会原则,取消开闭幕式。对于会展活动开闭幕式是否可以取消,本届慈......

    是否应该取消春节联欢晚会(共5篇)

    Last week, we had a debate about whether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should be cancelled or not. Many people hold the view that Spring Festival Gala offers a wond......

    五一黄金周是否应该被取消

    Should the Gold Week Holidays Be Abolished? Should the Golden Week holidays be abolished is a heated topic since its proposition and enforcement in 2008. The go......

    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最新〉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 ?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本人......

    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计划(模版)

    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计划 周一早上进行体育锻炼 颠球 发十个球,休息三分钟、休息四分钟颈椎疼 跳韵律操两套操 周二下午 变速跑。2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100米中速跑+100米慢......

    我院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问卷调查表

    我院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您好!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院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我们组织了此次调查活动。此次活动为匿名填写调查,望您如实填写。 1.您的性......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问卷调查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问卷调查 您好: 我们是XX大学的学生,首先特别感谢大家参与这次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特作此调查。我们承诺此次调查不涉及个人信息,您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