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力集团激励干事创业征文
思路决定出路 智慧凝聚力量
“四种作风”主题征文
海力财富集团党群部 朱方利 张树立 *** “这个月奖金又发了,听说集团公司用于兑现全矿超产奖的数额就有30多万元......”。大家满面笑容相互转告,一度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有的说,一人有福托在满屋;有的说,只要大家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还有的说,我们怎么也算不明白给咱们这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啊,大家的感受都一样,不言而明的背后,不仅凝聚了董事会一班人的心血和智慧,而且折射出更多的是耐人寻味哲理:“智慧成就大业,良心塑造品牌,效益凝心聚力,和谐促进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来,集团基础产业在副董事长沈士凯同志的带领下,董事会一班人,秉承“发展经济,汇报社会”经营理念,发扬艰苦创业,勤俭治企的优良作风,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煤矿资源现状,迅速调整工作思路。他们“以巩固煤矿基础产业为总抓手,以查实煤炭资源现状为切入点,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以全员齐动员为动力保障”。突出强化“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说了算,定了干,保兑现,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落实,企业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回顾历程,检点得失,集团董事会形成一个共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集团副董事长沈世凯认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坚持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持续走低的严峻形势,集团石桥矿“危”中求机,变压力为动力,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应对当前复杂局面、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紧紧抓住提高产能、煤质、成本控制、节支增效和确保安全等关键环节,深化各项管理机制,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助推企业扭亏增盈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017年1-10月份,石桥矿实现原煤产量10.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69%,下半年有3个月份超产完成月度计划,较好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原煤产量等经济技术指标。
干部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
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集团石桥矿干部员工团结一心,紧紧围绕集团提升产能做文章,严把工程质量关,从采、装、运、支、移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执行,充分发挥带班人员靠前指挥作用,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助推原煤生产稳步提高,以增产创增效。针对“薄煤层”开采困难的实际,石桥煤矿领导干部不断探索提高边角煤回收率措施,把3406工作面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的安装作为重点,加强对支架、转载机等设备安全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确保3414采区正常接续。为缓解机采区运输工作压力,石桥煤矿在年初成立皮带队,将采面运输系统从机电区分离出来,确保了设备开机率和原煤生产。同时,石桥煤矿加快对东翼工程进度,强化地质分析,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加快掘进工程进度,保证生产正常接续,最大限度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对生产各个环节、道道工序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抓好3414工作面的正规循环和矿压在线观测,使工作面已安全推进,确保了原煤生产稳步提高。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集团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和全方位综合管理,进一步促进了石桥煤矿干部员工生产和工作积极性,原煤产量稳步提高,为全矿的扭亏增盈、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持续发展热情高涨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泰山移。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持续发展最大的效益。集团公司董事会一班人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质量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将全面管理向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岗位深度延伸,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为持续安全发展注入活力。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一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对材料成本的管控力度。集团制定了全矿预算分解及考核办法,从班组核算入手,严格控制材料的支领程序,确保材料物资合理利用,降低材料成本消耗。同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降低库存冲减成本,进一步加强电力成本控制,最大限度实现“避峰填谷”,减少峰电用量,降低电力消耗成本。
二是树立修旧利废意识,加大废旧物资的回收、复用力度。煤矿对回采巷道锚杆、垫片、帮网、锚索、钢梁和房柱式回采木支柱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改变边角煤巷道的支护方式,在边角煤回采使用工字钢和单体支柱支护,减少坑木消耗;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班组、区队修旧利废积极性,减少新品投入,做到小型设备修理在矿内、大型设备修理不出公司,减少设备委外检修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
三是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加强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同时,全面实行一人多岗、岗位兼并等措施,减去不必要的人员配置。目前已从井下辅助和井上服务岗位减人18名,充实到其他岗位,实现了减人提效。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集团公司董事会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向管理要竞争力,为企业扭亏增盈、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力党群部
第二篇:海易集团十周年征文
风雨十载且看海易
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获,冬的静养后,海易集团已悄然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
海易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今天的你正充满活力,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你用时光的琴弦弹唱出今日的辉煌,那挺拔的身躯已披上曙光,迎来东升的太阳。
成立于2002年的海易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医药企业投资管理的集团化企业。集团下属四家子公司,生产型企业:南阳市汇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阳仲景百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销售型企业:河南汇达医药有限公司,南阳创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就是四个支柱,擎起海易集团的美好明天。
本着为人类健康、企业发展、个人成长贡献力量的使命,信奉专业、速度、协同的价值观,企业以弘扬仲景文化、传播医药文明、维护人类健康为理念,发扬团队精神,力图奔向企业远景——做中国最专业的医药企业。要实现这些着实不易,这需要全体海易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正是如此,海易人都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牢记“尊重 沟通 理解 协作”的行为准则。企业的九大法则,员工的十大态度都是海易成功的基石。
回眸海易十年发展历程,能让每一个海易儿女都情不自禁,生出万千感慨:我们走过的是千山万水,历经的是千辛万苦,说过的是千言万语,炼就了一次比一次的坚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才换
来了今天的海易,十年的风风雨雨已将每一个海易儿女打磨得无比坚强与自信!十个春秋365个日日夜夜,海易承载了越来越多人的梦想。海易人立于竞争的浪潮中,逆流而上,上下同心。一路走来,海易人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首往昔,无论成败,它终将成为历史尘封。面向海易以后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以绝对饱满的热情,时刻保持着一种创业精神,积极投身到没有硝烟的战场攻城略地,我们已经历了足够的市场磨练,我坚信通过我们不懈努力、锐意进取,秉承公司“弘扬仲景文化 传播医药文明维护人类健康”的经营理念,定能将公司打造成一张中国最专业的医药企业靓丽名片,并以南阳为策源地,逐渐向外发展,历经淬炼,挤身全国知名民营企业行列。
今天,当企业翻开华彩乐章之时,胸怀坦荡、激情飞扬的海易人,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将在不久的将来奏响医药企业的最强音!
第三篇:组织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情况汇报材料
组织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情况汇报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22年春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使命在肩,责无旁贷。必须以强烈的组织担当,不断激扬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增强谋发展、拼命干、快落实的行动自觉,打造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干净干事、高效廉洁的干事作风。
一、树立高标准用人导向,激发新动力。
推动加快发展奋斗目标,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干,党员干部引领干,广大群众积极干,形成齐抓共管、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争工作局面。我们坚持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探索积分制考核机制,量化平时考核指标,加大对各单位“双招双引”考核力度,重点突出经济一线部门和园区发展业绩考核,着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分类考察识别和评选表彰一批贡献突出的“发展干将”、勇于创新的“改革闯将”、思想解放的“热血小将”和经验丰富的“攻坚老将”。将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赛场,对实干、快干,干出成效的干部及时予以使用褒奖,对不干、慢干、乱干的干部及时予以惩戒调整。通过正向激励、反向警示的方式,真正推动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二、打造高水平基层堡垒,释放新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我们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探索开展“兴业”“焕颜”“融冰”三大行动,筑牢支撑社会发展的“基层堡垒”。结合名村培育,打造产业联盟,推行“三联三带三提升”模式(党组织联建、经营主体联营、农户联帮,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合作社带富力、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内生力),创新开展“擂台大比武”和落实奖励激励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基层党建网络化管理,探索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红茶议事会”平台。深化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党员志愿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推动各领域党员在重点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凝聚环境整治强大合力。把信访这项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好做扎实,建立书记领办制度,成立“信访红色代办点”,组建“调解小分队”,推行“三个一”工作法,帮助村民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信访事项有效解决。同时,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商量,实现共建美好家园,共享振兴成果。三、营造高效率创业氛围,体现新担当。
作风建设的成效,要体现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上,干事创业的成效上。我们以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为关键,以出实招、办实事为要求,以服务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工作落地见效为准则,探索实施“燃擎”“赋能”“汇智”三大工程。开启“书记领航·经济篇”,推进“五面红旗村”争创评选等党建引领经济发展项目,培养选树新一批“中坚型头雁”“先锋型头雁”。持续加强选派干部管理服务,统筹开展选派干部理论武装“充电”、对标实战“取经”、廉政教育“修身”三项行动。充分发挥选调生队伍优势,建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实施非公企业党建“党旗领航·聚力发展”“红师傅带蓝徒弟”等系列活动,开展“关爱助企”“关爱暖心”“关爱建功”三大行动,实现党的建设与非公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创新市场化人才工作方式,打造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落实石台籍高学历人员回引制度,采取组织家乡行、登门拜访、对接座谈等措施,积极推进石台户籍县外优秀人才投资创业。建立健全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等实绩实效考核机制,营造高效率创业氛围,为干部赋能,让发展增速。四、培育高质量干部队伍,力促新作为。
高素质干部队伍助推高质量发展。我们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侧”着眼,从干部选用的“供给侧”发力,探索搭建“干事舞台”“评比擂台”“锻造平台”三大平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干部综合比选机制,开展“局长大家评”“干部大家评”系列活动,用好表彰奖励资源,加大对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力度。细化关心干部心理健康措施,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制度,注重倾听一线干部诉求,及时化解实际困难,有效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赴高等院校、先进地区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常态化选派年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长三角地区、国有企业、园区进行体悟实训。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符合条件的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主动到乡镇工作的,提拔任用优先考虑。鼓励机关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可选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积极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定期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上挂下派,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化干部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第四篇:用“四给”激励新任领导班子干事创业
用“四给”激发新任领导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热情
XX区采取给关怀、给舞台、给方法、给目标的“四给”措施,激发了新任领导班子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给关怀。通过定期与新任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给他们,积极为新任领导班子成员排忧解难。二是给舞台。坚持让能干事者有机会 干成事者有舞台,结合“9.8”投资贸易洽谈会、建设两岸金融中心等重大活动和项目,为新任领导班子成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给方法。通过举办新任领导班子专题培训、召开创新工作方法务虚会和传帮带等方式,使新任领导班子成员尽快熟悉情况,选准工作突破口,开创工作新局面。四是给目标。紧紧围绕XX区 “十二.五”规划的构建“四大中心”、打造“五个XX”、谋求“六个翻番”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协调,实现跨越发展。
第五篇:自主创业征文—兴事发集团
人生处处风雨阻 唯有拼搏展宏图
四川兴事发集团董事长邓德万同志于1993年投资4.5万元创业建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集门窗、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具、新型建材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装饰装修、商贸、物流、现代农业、专业市场经营、物业服务、矿产开发、资产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集团设工业产业事业部、房产建筑事业部、商贸物流事业部、农业产业事业部、投资发展事业部五大事业部,下设12个全资子公司,8个参股、控股公司。集团现有职工人数2800余人,拥有资产总额达30亿元。计划在2018年,集团年产值达到80亿元,力争100亿元。近年来,四川兴事发集团按照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工业强市、工业强区的战略,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抓品牌,拓展市场。集团聘请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先生为品牌形象代言人,每年投资广告费用3000余万元,在中央电视台1、2、3、4、7、13频道和中国之声、四川卫视、绵阳电视台以及高速公路路牌广告上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市场得到有力的拓展,产品供不应求,客户质量大幅度提升,与万科、万达、上海绿地等全国十大知名房地产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是抓项目,扩大产能。自2008底以来,集团申报灾后重建项目8个,已有5个项目在2010年提前竣工,另外3个项目正在建设中;三是抓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集团与西南科技大学、台湾“御真圆”涂装等科研院所、专业机构联合组织工业产品开发,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了对门窗结构材料、喷涂工艺、智能防盗系统、太阳能光电应用等方面的研发,已被认定为四川企业技术中心。
一、企业经营管理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在邓德万同志的精心管理下,四川兴事发集团本着“为社会创造效益,为员工创造机会”的企业宗旨,始终坚持以“发展“二字为第一要务,艰苦奋斗,不断创新,使企业由 1993 年建厂时的员工人数不足 10 人发展到至今的 2800 余人;生产规模从 1993 年一个小型卷闸门厂发展成为拥有十二大子公司、八个参(控)股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年产值从 1993 年的不足 20 万元发展成为今天近30亿元。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企业从 1993 年一个不知名的微型小厂已发展成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门业十大白金奖、四川省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免检产品、游仙区纳税大户、中国农业银行“AAA”级信用企业、绵阳市民营工业十强第三名”等诸多殊荣的大型知名民营企业集团。
二、精通业务,不断创新,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创业之初,邓德万同志在为别人安装卷帘门时,以敏锐的市场眼光,看准了金属门窗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于是他收集资料,反复琢磨,自筹几万元钱,并下定决心租了间小厂房,开办了自己的门窗企业——绵阳市兴发卷帘门厂,自任法人代表、厂长,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又组建了四川兴事发门窗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了“兴事发”品牌,主要生产经营“兴事发”牌防盗安全门、防火门、钢质门、保温门、室内门、自动车库门等十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各类门窗生产能力达150万樘以上。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邓德万同志带领兴发人始终遵循做事先做人的经营原则,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天天努力、一生成功,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等行为理念教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企业培养出了一大批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让与企业一道发展的干职员工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坚持“招贤纳士、改革创新”的原则,以长远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眼光不断寻求新模式、探索新思路、引进新观念、开发新产品、寻找新项目、把握新商机,从而使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与实力,为企业的第二次创业和第二个辉煌十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以来,邓德万同志及时地准确把握到了绵阳市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动向,经多方考察后,决定进军房地产,组建起四川兴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几年来,先后开发了一代天骄、嶺峰、兴发家园、兴发•翰林居、兴发•美好家园、兴发〃城东逸景、兴发〃明居、兴发〃城东壹号等十多个楼盘,累计开发面积逾40余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以来,为了健康、快速发展,集团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工业产业事业部:新建兴事发工业园,着力打造5个亿元级工业企业,到2018年,计划实现年产值40亿元;房产建筑事业部:进一步扩大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力度,拓宽建设领域,计划到2018年,实现年产值30亿元;商贸物流事业部:建立物流园区,培育物流产业链,扩大服务领域和市场覆盖面,计划到2018年实现年产值15亿元;农业产业事业部:集团采取租赁、参股、合资等方式进军农业产业,成立四川兴事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点进行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投资发展事业部:集团成立兴事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专业对外投资,主要涉足房地产开发土地资源、工业企业整合、商业项目整合、物流园区投资开发以及矿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项目等类型投资项目各领域。
无论是工业产业、房产建筑、商贸物流、农业产业还是投资发展事业,邓德万同志都把质量和服务放在第一位。“凡兴事发用户的问题,就是兴事发人的责任。”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兴事发”品牌已逐步走向全国,2007年一举夺得中国驰名商标殊荣。
三、热心公益事业,支持新农村建设
“家乡兴旺,匹夫有责;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这就是邓德万同志在企业发展中坚持的理念,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企业获得了发展的同时,邓德万同志带领企业和职工积极投身参与到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助学活动中。在中共绵阳市委统战部、绵阳市工商联(总商会)联合组织的“百企帮百村”活动中,与游仙区柏林镇洛水村、东林乡、白蝉乡结成帮扶对子,采取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帮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为洛水村捐助10万元修建道路,为新桥镇捐建提灌站,为白蝉乡捐赠13万元修建水泥路,为柏林镇地震灾区重建捐款30万元……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善待农民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给予农民工像其他城市职工一样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他们办理养老、医疗、工伤等各种保险。
四、大力资助教育,重视培养人才
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邓德万同志在带领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但重视在本企业内部培养和造就人才,还特别重视对农村教育特别是优秀农民子女的扶持,先后多次以专款资助了多名农村大学生完成学业。汪云峰、陈娇娇、王小军等5名大学生因家庭特别困难,直到已经开学后仍未踏上上大学的路程。邓德万同志偶然得知这一情况后,深表同情,并决定对5名大学生进行为期4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资助。邓德万先生说:
“知识改变命运,在困难时帮助他们,会让他们的人生道路变得宽阔些……”当日上午,邓德万同志与5名大学生见了面,当场为每个学生资助学费2000元,还每月分别支付他们生活费200元直至大学毕业。并决定拿出6万元,作为资助这5名贫困生的“专款”,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做小企业可以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做大企业必须靠德。”邓德万同志说,他做企业的这么多年来,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保持了诚信,并得到社会的公认。而且他还要求公司的每个员工要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和谐、创新、高效”是兴发的经营理念,在邓德万同志的带领下,兴发公司已发展成为游仙区大型工业企业,为游仙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川兴事发集团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