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附件
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我市“十大行动计划”,规范对深圳市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依据《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深圳市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新中心是指经市政府批准布局,面向国家和深圳市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商业化为重点,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组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第三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统筹实施,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推进创新中心建设。
第二章 遴选和成立
第四条 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创新中心遴选,有计划的启动各创新中心建设。创新中心的创建领域包括但不限于5G、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
能装备等)、精密制造(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等)、石墨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精准医疗等领域。
第五条 创新中心由在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组织等单位牵头发起成立,组织结构由参与创建的各成员单位协商决定,为独立法人或法人联合体。申请成立的创新中心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1)创新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整合包括用户在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人才、技术、标准、信息、资本等在内的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
(2)技术研发扩散能力。能够面向我市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发,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链条,形成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机制。
(3)资本持续投入能力。能够搭建社会资本投、融资平台,过孵化企业、种子项目融资等方式,将创新成果快速引入生产系统和市场,加快创新成果大规模商用进程。
(4)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能够形成检验检测、认证计量、标准研制和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协同运用、高水平人才聚集和培养等公共服务能力,支撑产业发展。
第六条 具备条件的单位向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提出创建申请,提交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明确组织形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保障措施;明确创新中心中长期建设规划,形成分年度建-2
信息化主管部门形成扶持计划报请市政府审定。审定通过后,由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主管部门联合下达扶持计划,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向项目承担单位下达资金申请批复或签订的资金使用合。
第十四条 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需在第十一条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的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应按“一事一议”原则报请市政府审定。
第四章 运行和管理
第十五条 创新中心应形成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决策机构和内部咨询机构。
(1)决策机构的成员应具有广泛代表性,包含来自成员单位的代表、具有独立身份的产业界和科技界杰出人士,负责制定创新中心长期发展战略、决策投融资、人事、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并应成立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的机构。
(2)咨询机构由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委派的专家组成,负责研判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方向。
第十六条 创新中心的建设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鼓励采取网络化科研模式,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成员单位的科研创新网络平台。
第十七条 创新中心自主开展各类经营活动。通过吸收新成员单位等方式聚集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和科研成果,可根据需要和各个单位特点下设多个分支机构。鼓励创新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4
行定期(三年一次)考核。考核依据为三年内的各年度评估报告。评估、考核的结果将作为推荐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在深圳市建设的国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支机构参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十五条 本规程由深圳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试行,试行期为2年。
第二篇:深圳市游泳救生员管理办法(试行)
深圳市游泳救生员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我市游泳场所的安全规范管理,提高游泳救生员的业务能力,保证游泳救生工作的质量,促进游泳运动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家《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广东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 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组织机构及职能
1、深圳市体育局(下称:市体育局)是我市游泳救生员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2、各区体育(文体)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游泳救生工作的监督管理;
3、市体育局委托市水上运动协会组织成立“深圳市游泳救生员考试委员会”,负责全市游泳救生员的考试工作,并统一发放《深圳市游泳救生员岗位证》;
4、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在我市设立的“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培训中心”负责游泳救生员的培训工作;发放《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注册证》;
5、市水上运动协会每年12月前向市体育局上报游泳救生员管理工作的总结。
二、从事救生工作的条件
1、必须持有《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注册证》或《广东省游泳救生员资格证》;
2、必须持有当年《深圳市游泳救生员岗位证》。两证齐全,方可在深圳市从事游泳救生工作。
三、取得相关证书的办法
1、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在我市设立的“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培训中心”的培训,取得《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注册证》;
2、参加市水上运动协会组织的游泳救生员考试,取得当年《深圳市游泳救生员岗位证》;
3、已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注册证》或《广东省游泳救生员资格证》的,须在证书有效期内,参市游泳救生员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当年《深圳市游泳救生员岗位证》。
四、参加培训的基本条件
1、身体健康(当年深圳市区级以上医院体检证明);
2、具有基本的游泳技能。
五、救生培训工作的要求
1、各培训中心在开课前十天,将办班时间及地点、课程安排、拟聘用教员名单及教员资格证明等材料报市体育局 产业与场馆处备案。
2、培训中心聘用授课教员必须符合中国救生协会对教员要求的规定;培训教员不得少于2人;培训班必须使用中 国救生协会制定的“中国救生员培训教材”并严格按教材的培训程序进行培训,不得随意减少课时和教学内容。
3、培训中心需在培训班结束后五天内,向市体育局递交培训小结、学员名单、学员出勤表,参加考试学员名单(含学员性别、年龄、单位、是否持证等)。
六、救生员考试要求
1、考试分理论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两大部分;
2、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理论考试不及格者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一次补考;
3、专业技能考试分基础技能和救生技能两部分。救生技能考试不及格者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一次补考;基础技能考试不合格者不予补考。
七、救生人员配备标准
1、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人工游泳池,至少配 备固定救生员2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按面积每增加250平米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
2、天然游泳场(海滨游泳场所除外)按每360平米配备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
3、海水游泳场所按海岸线每100米配备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
4、至少设有流动救生员1人。
八、救生工作责任
1、凡聘用未获得救生员上岗资格的人员从事游泳救生工作,发生溺毙事故的,将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追究用人单位和当事人责任。
2、凡因游泳救生员工作失误,造成溺水事故的,视情节给予救生员如下处罚:
(1)取消当年救生员上岗资格;
(2)取消在深圳市从事救生工作的资格;
(3)凡涉及到有关法律法规责任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九、本办法2008年5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深圳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深圳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根据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深圳市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非本市户籍但进入本市行政区域的育龄人口。
第三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既要加强管理,也要确保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各级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将其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应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计划生育事业费应随每年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第五条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贯彻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估有关部门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情况,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权”制度。
市、区人口计生部门是市、区人口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应发挥部门职能,执行市、区统一的人口管理决策。
各级公安、人事、劳动保障、工商、卫生、建设、国土房产、综治、教育、民政、发展改革、财政、文化、统计等计划生育兼职单位,应密切配合人口计生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国家、省的规定和与各级政府签订的计划生育兼职单位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并接受检查和考核。
第六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配合同级人口计生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应协助同级人口计生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社区居委会、大型厂矿、企事业单位及流动人口聚居地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等计划生育活动。社区居委会应当依法依规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
第七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现居住地应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四项制度”,包括证明和档案登记制度、定期查环查孕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基层包干责任制度,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
第八条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对象,现居住地应为其建档立卡,将资料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纳入日常管理和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应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
第九条 流动人口到达我市后,应在15日内向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或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对未持证或持无效证件的人员,可为其办理4个月有效期的临时《婚育证明》,并要求其在有效期内回户籍地补办。对未持《婚育证明》且已采取绝育措施的外省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现居住地可为其办理3年有效期的《婚育证明》,并将办理情况通报其户籍地。
第十条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应当按规定定期接受当地组织的避孕节育情况检查。街道办事处应当将《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暂住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也可以自行将《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回户籍所在地乡(镇)
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
第十一条 拟在我市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必须持有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生育证明材料,否则视为无证生育。
男方为我市户籍人口、女方因婚姻事实在我市居住或所生子女符合随父入户政策的,或夫妻双方均为外省户籍且在我市共同居住一年以上、有稳定的职业和住所的,拟在我市生育第一个子女,可按有关规定在我市办理生育服务证件。
流动人口申请再生育的,回女方户籍地按有关规定申请办理。
第十二条 现居住地应向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其费用支付,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负担;无用工单位的,由当地政府财政负担。对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在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
第十三条 坚持重心下移,依托社区,构建多部门联合办公平台,建立部门联系协调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队伍纳入社区综合管理队伍,实行综合队伍联合作业模式,共同采集信息,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节约管理成本。
第十四条 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在审批或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或居住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不含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劳务用工手续时,应当核查其经现居住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或查验过的计划生育证明,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不得批准办理有关证件。
教育、妇联部门在办理流动人口子女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核查其经现居住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对未按规定落实节育措施和计划外生育未处理的流动人口,要求其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入托入学。
第十五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动人口孕妇进行孕期检查及接生前,应核查其计划生育证明,对无计划生育证明的,应及时登记和通报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协助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向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业主应当与社区居委会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对未持证或持无效证件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不得出租或出借房屋。如发现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外怀孕和生育,应当及时向社区居委会报告,并积极协助落实补救措施。第十七条 国土房产部门应督促物业管理单位与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社区居委会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督促物业管理单位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采集物业管理范围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协助社区居委会查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流动人员。
第十八条 各级兼职单位每年初应与市、区政府签订《计划生育兼职单位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并严格执行规定的内容,在内对已签订的《责任书》内容作调整的,应报经市、区政府批准同意。市、区政府每年对各级兼职单位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检查各兼职单位对《责任书》的执行完成情况,对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奖励;对擅自改变《责任书》内容、不履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分工的,由市、区政府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其负责人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按“一票否决权”制度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 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或者组织他人冒名顶替参加孕情检查、落实节育措施的,由区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依照《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流动人口不按照规定办理或者交验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区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或者交验,逾期仍不补办或者交验的,由区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依照《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对拒不履行避孕节育和孕情检查义务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可以根据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提请,依法依规滞留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暂住证或居住证、劳动保障手册;有关单位和业主还应当停止承包或者租赁、辞退解雇、收回房屋。滞留的证件待当事人履行义务后发还。
第二十二条 与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或雇用无计划生育证明的流动人口,由区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依照《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深圳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深圳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工作的规范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社区残疾人工作整体推进,根据《深圳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残疾人工作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圳社区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社区残疾人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的工作职责范围,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领导下开展,并接受市、区残联及其他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二章
工作任务与要求
第四条
社区要成立社区残疾人协会(下简称社区残协),原则上残疾人在30人以上的社区建立一个社区残协。残疾人人数在30人以下的社区,可在相邻社区(街道辖区)整合成立社区残协。
第五条
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要按社区建设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原则,纳入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工作范畴。社区残协主席、副主席由社区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担任。社区残协主席、副主席和委员由社区残疾人民主直选产生,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应是残疾人事业宣传员、联络员、康复协调员、信访调解员、自强自立示范员、助残联络站和社区助残服务管理员。原则上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由社区残疾人 担任。一般情况下,每个社区残协配备1名专职委员;残疾人超过50人以上的社区,可以配备2名专职委员。
第六条
社区要建立残疾人活动室,完善社区残协办公场所及设施。社区残协办公场所和残疾人活动室由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确保社区残疾人工作和活动正常开展。
社区残协办公场所和残疾人活动室要按《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规则(暂行)》的规定,悬挂同一标牌。
残疾人活动室要充分发挥作用,不断充实完善和丰富内容,不断开拓创新内涵,保持活动室的朝气和活力,把活动室办成“残疾人之家”。
第七条
社区残疾人工作要按照中国残联《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职责》和《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职责》要求规范运作,根据社区残疾人实际,细化服务内容,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服务指南,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优质服务。做到社区残疾人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服务指南上墙;社区残疾人基础数据准确,统计列表上墙;各项为残疾人服务措施具体,服务项目上墙。
社区残协要依据区、街道残疾人事业工作要点,结合社区残疾人需求,制定社区残疾人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月月有检查、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确保工作计划事事落实,件件到位。
社区残协要结合社区实际,加强与残疾人的联系,及时了解残疾人的呼声和诉求,建立能详细反映社区残疾人工作 2 的各种资料档案,做好原始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推动社区管理、服务的现代化。特别要建立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残疾人服务、残疾人需求、残疾人康复训练、扶残助残等统计以及走访联系残疾人的动态管理档案。
第八条
积极协助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办理低保手续,落实贫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对于残疾人医疗、生活和教育有困难的,要给予特别关注,采取多种渠道,动员社会力量扶助,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
要落实现行的重度残疾人困难定期补贴、低保残疾人医疗康复费补助和残疾人临时困难补助政策,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困难,确保社区残疾人生活稳定。
要认真配合市、区政府和残联组织开展救助型的社会保险工作,把社区低保、一户多残、重残无业以及贫困残疾人纳入救助型的社会保险体系,使他们在养老、医疗、失业等层面得到基本保障。
积极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免费或低偿的劳务和物品服务,并逐步实现经常性和制度化,有效解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困难,服务落实到社区每一个残疾人。
第九条
依托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对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失业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援助等全方位就业服务。
认真鼓励、推荐残疾人参加各级残联或其它机构举办的技能培训。社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社区合作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不断提高社区残疾人就业技能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就业培训服务率达90%以上。
采取灵活措施,积极推进政府资助购买社区服务,多形式多渠道扶持残疾人社区就业。残疾人就业率达90%以上。
第十条
依托社康中心设立社区残疾人康复室,全面落实残疾人康复服务规范标准,开展多样化的社区康复工作。要积极想办法,通过资源整合,开展社区工疗、娱疗,把残疾人康复和精神病防治康复纳入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开展康复教育、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拓展残疾人服务内容,增加服务数量,提高服务质量。精神病人监护率达95%以上。
根据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训练,推行明确服务对象、内容、程序的个性化服务。
按照“残疾人服务小型、就近、便利”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拓展服务项目,完善必备设施,充分利用“星光老年之家”,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日间照料等康复活动。配备残疾人康复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
积极配合选送专兼职康复协调员参加市区残疾人康复培训,配备经培训的专兼职康复协调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人道主义和科学普及教育,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和各类残疾人节日,构建平台,创造条件,不断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
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各类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公共文化设施向残疾人敞开,提供优惠优质服务。公共文化设施要体现为残疾人服务的特点,开设适合残疾人活动的项目。要特别注重组织开展特色化、生活化、人性化的文体活动。要求社区组织残疾人各类活动次数年平均不少于6次,残疾人参与率在90%以上。
要重视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广泛开展残疾人遵纪守法、自强不息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培训,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用残疾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残疾人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和法纪、道德、心理等内容的素质教育,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或研讨会,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十二条
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及设施要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要求,结合社区残疾人的需要,督导无障碍建设和改造。逐步推进家居无障碍建设,维护无障碍设施,为社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环境优质服务。
文化室要相应配置盲人读本和视听读物;活动室或康复训练室要配置语音提示,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人需求,有计划地帮助解决社区残疾人电脑配置,积极推进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
推广手语交流。通过举办培训或宣传活动,在社区推广语言障碍残疾人的手语交流,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要熟悉和掌握与语言障碍残疾人日常生活交流的手语。
第十三条
重视残疾人权益的落实和维护,通过残疾人权益维护,全面推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全面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要充分利用社区法律服务所或法律援助中心(站)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的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广泛开展与社区残疾人“结对子”和各种社会助残活动,推行定点联系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定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助残志愿者队伍组织,全面办好社区助残志愿者联络站,完善社区助残志愿者服务机制,壮大社区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伍,推行助残志愿者注册制度,促进志愿者助残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方向发展。
第三章
工作人员管理和待遇
第十五条
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探索社区残疾人工作职业化管理,建立社区残疾人工作人员地位身份、公开招考、竞争上岗、考核评议、教育培训、福利待遇等制度,明确地位,提高待遇,严格准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社区残疾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十六条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岗位的设立,按政府购买公益岗位方式,参照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综合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享受相关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选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具有本市户口的肢残、低视力残疾人、经语训后可进行正常交流的听力残 6 疾人。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热爱残疾人事业,熟悉基层残疾人工作,具有奉献精神。
(三)年龄男性在50岁以下,女性在45岁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四)具有开展残疾人工作所必需的体力、精力和能力,能有效履行工作职责和开展相关工作。
第十八条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由区、街道残联拟订招聘计划,报市残联审批。参照职员录(聘)用的有关规定组织笔试、面试、体检和公示。招聘笔试由市残联统一组织考试,根据报考人员笔试成绩,按聘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面试由区、街道残联会同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社区工作站(居委会)根据街道办事处确定的聘用人员名单并签订聘用合同,每一聘用期为3年,可连续聘用。跨社区成立的残协所在专职委员聘用合同签订,由社区残协所在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第二十条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受聘后享有休假权,具体标准按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实行考核,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会同街道残联对专职委员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第二十二条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的考核,应坚持客观公 7 正的原则,以平时工作实绩作为考核的基础,采取街道、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与社区残疾人相结合的方式,按《深圳市社区残疾人工作考核评分标准》,由被考核者个人进行工作总结和自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写出评语,由街道残联予以审定。
第二十三条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考核纳入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工作范畴,考核结果分优秀(参考考核评分95分以上)、合格(参考考核评分81—95分)、不合格(参考考核评分80分以下)三个等级。考核结果作为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续聘、奖惩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从事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工作并领取津贴,但在招聘中未能被聘用的残疾人,可过渡作为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助理员。助理员设置有效期为本办法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的第一个聘用期,聘用期满不再续设。
第四章
经费
第二十五条
落实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经费预算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计划,保证社区残疾人工作正常运转和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经费。根据社区残疾人工作任务,按“费随事转”的原则,其经费由区财政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划拨。
第二十六条
经费使用范围
(一)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工资。
(二)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购买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资金。
(三)社区残协办公经费。
(四)社区残疾人活动经费。
第二十七条
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直接拨付到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工资由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发放。
第二十八条
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按实际需要安排,经核准划拨的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节余款可结转下使用。
第二十九条
对新增加的工作服务项目所需经费,需经街道、区残联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列入预算计划予以实施。
第三十条
各区残联应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必须严格规范经费支出管理,定期向街道和区残联报送经费支出账表,接受残联、财政和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市残联负责本办法实施的指导、监督;区残联负责本办法的组织与实施,并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节。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残疾人联合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
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10〕22号),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本试行办法所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指在本市各级行政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机关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包括委任制公务员和聘任制公务员。
第三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激励保障与监督约束并重,实行专业发展、分类管理。
第四条 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的界定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综合管理。
各区公务员主管部门、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 职位设置与职务序列
第五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根据工作性质、专业特点划分为若干职组、职系,由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编制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目录予以明确。
第六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各职组、职系可以按照职位特点、任职资格、权责轻重等,由高到低设主任、主管、助理等职务并划分为若干职级。
各职组、职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序列的层级、名称等由市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建议,由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设置。
第七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实行任职条件和职数管理。任职条件由市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经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核准后实施;职数由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管理需要设定,对部分职组、职系的主管级以下职务可不设职数限制。
第八条 市有关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编制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说明,对各职位的主要职责和任职条件等予以明确,报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核准后实施,作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聘任、考核、职务任免与升降等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招 聘
第九条 招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和职数限额内进行,一般从本职系的最低职级及该职级对应的最低薪级招聘。确因工作需要,经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从主管或主任职级及该职级对应的最低薪级进行招聘。
第十条 招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一般应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进行公开招聘。
对于专业通用性较低、采取公开招聘方式难以聘任到合适人选的主任级以上职位,可采用选聘方式聘任。
第十一条 招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应明确招聘职位的职组、职系、职级与入职薪级。第十二条 招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应根据职位说明和工作实际设置报考资格条件,不得设置与招聘职位无关的资格条件。
第十三条 公开招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按如下规定设置职位要求的基本资格条件:
(一)最低学历学位及专业要求:助理级职位要求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管级职位要求具有相应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或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并取得相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主任级职位要求具有相应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或具有
相应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并取得相应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
(二)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经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主任级职位可放宽到40周岁。
第十四条 选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按如下规定设置职位要求的基本资格条件:
(一)学历学位:要求具有相应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对行政机关紧缺急需的特殊专业技术类人才,经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放宽学历学位条件;
(二)专业技术资格:要求具备相应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取得相应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三)年龄:45周岁以下。属于本市认定的国家级、地方级领军人才的,可放宽至50周岁。
第十五条 公开招聘、选聘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组织方式、权限、程序等按本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职务任免
第十六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职务任免,按照管理权限,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第十七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第十八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应当具备拟任职务要求的任职条件,并符合交流和回避等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实行一人一职,不得兼任。
第二十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任职:
(一)新招聘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
(二)晋升或者降低职级的;
(三)转任的;
(四)免职后需要新任职务的;
(五)其它原因需要任职的。
第二十一条 新招聘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按应聘职位明确的职组、职系、职级和入职薪级任职定级。
第二十二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按有关规定确定考察对象;
(二)根据职位要求进行考核、考察;
(三)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
(四)按照规定办理任职手续。
第二十三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的任职时间,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计算。
第二十四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任职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
第二十五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免职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公务员免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职级升降
第二十六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条件:
(一)符合规定的基本任职年限;
(二)在规定的基本任职年限内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三)具备拟晋升职级要求的专业技术资格;
(四)专业技术水平测试合格;
(五)符合拟晋升职级要求的其它条件。
第二十七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晋升有职数限制的职级,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民主推荐或竞争上岗,确定考察对象;
(二)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任职建议方案;
(三)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并报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后办理任职手续。第二十八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晋升无职数限制的职级,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所在部门推荐;
(二)确定考察对象,进行考核、考察;
(三)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
(四)办理任职手续并报同级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且符合有关条件的,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可以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
第三十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降低1个职级任职。第三十一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降职,参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降职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二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被降职后,在新的职级工作1年以上且德才表现和实绩突出,经考察符合晋升条件的,可晋升职级。
第六章 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
第三十三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实行与职级挂钩的薪级工资制度,每一职级对应若干薪级,每一薪级确定一个工资标准。各薪级工资标准由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通过制定薪级表予以明确,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对个别需要聘任高层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职位,可协议高于薪级表上限的工资。第三十四条 薪级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级的对应关系,由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在保持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并在薪级表中予以明确。
第三十五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薪级调整与考核结果挂钩,考核结果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次年在本职级对应的薪级范围内晋升1个薪级;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的,次年不晋升薪级。
第三十六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晋升职级时,其薪级调整为新任职级对应的最低薪级;降职时,其薪级调整为降低后职级对应的最高薪级。
在设职数限制的职级及不设职数限制的最高职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薪级达到本职级对应的最高薪级后未能晋升职级的,每满3年增加1个所在薪级与下一薪级的工资级差标准;在增加了薪级工资级差标准后晋升职级的,按其薪级与增加额之和就近套入新任职级对应的薪级后晋升1个薪级。在其它职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薪级达到本职级对应的最高薪级后未能晋升职级的,其工资不再晋升。
第三十七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休假,按照公务员休假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专业技术类委任制公务员的退休待遇,按退休时的薪级工资乘以退休金替代率确定,替代率由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参照综合管理类委任制公务员退休金替代率水平确定和调整。
专业技术类聘任制公务员按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并实行职业年金制度。
第三十九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实行与薪级挂钩的住房保障、医疗保障、保健等福利制度,具体办法由市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七章 交 流
第四十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交流的方式为转任。
第四十一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在专业技术类职位工作满5年(含试用期)以上,并具备相应任职资格条件的,可转任本市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或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第四十二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转任综合管理类领导职务的,应通过竞争上岗或民主推荐方式转任所在专业技术部门及同一主管部门其它内、下设机构的最低一级领导职务,其参与竞争上岗或民主推荐的职级和薪级条件在各职系的职位说明中予以明确。
第四十三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可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转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其参与公开选拔的职级和薪级条件在各职系的职位说明中予以明确。
第四十四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转任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的,确定为科员,任职时间重新计算。
第四十五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转任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其工资按新任职务确定。第四十六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转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定为七级执法员,薪级定为6级。
第四十七条 其它职类公务员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可转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其职级一般定为拟进入职系的最低职级,薪级定为该职级的起点薪级;但曾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按如下规定确定职级和薪级:
(一)曾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且转任时任相应专业技术部门主管或分管技术工作的领导职务的,原则上按其工资水平(全国工资、特区津贴、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改革性津贴之和,不含各区属单位基层补贴,下同)确定薪级,并根据该薪级确定职级;如其不具备该职级所要求的专业技术资格,则按其专业技术资格对应的最高职级和该职级的起点薪级任职定级;
(二)曾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但不属于本款第(一)项情形的,按原专业技术职级和薪级任职定级。
第四十八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转任综合管理类领导职务,按竞争上岗或民主推荐程序执行,其它跨职类转任事项,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本人提出申请;
(二)按管理权限讨论决定;
(三)按管理权限核准或备案;
(四)办理转任手续。
第八章 其 它
第四十九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考核、培训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条 专业技术类委任制公务员辞职辞退,按照公务员辞职辞退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类聘任制公务员与用人机关解除聘任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和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回避、奖励、惩戒、申诉控告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第五十二条 专业技术类聘任制公务员与用人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按聘任制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参照本试行办法进行管理。
第五十四条 本试行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第五十五条 本试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试行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