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兆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2

时间:2019-05-14 09:1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吉兆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吉兆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2》。

第一篇:关于吉兆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2

关于吉兆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经济1124

党鑫峰 关里辉 徐宏昌 骆海彬 吴建彬

近日,据吴川市旅游局介绍,春节假期7天共有10多万人到吉兆湾游玩,创下历史新高,景区餐饮等行业赚个盆满钵满。新开业的吉兆湾鼎龙国际海洋生态度假中心景区内人头涌动,热闹非凡,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度假村、别墅、会所一房难求,餐饮、购物、娱乐、体育等活动场所超负荷运营,经营者大赚了一笔。据初步估算,假期7天景区接待游客共约10多万人次,车辆超2万辆次,游客旅游消费超3000万元,创出了历史新高,吴川市旅游局负责人说,吴川旅游呈现喜人的景象,目前高档次的多个旅游投资项目相继进入吉兆湾,总投资100多亿元。吉兆湾朝着国际高端海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前进,将有力打造吴川旅游经济的新的“增长极”。鉴于吉兆湾如此骄人的成绩,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那么吉兆湾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吉兆湾为著名省级旅游区,位于湛江市东部50公里的广东省吴川市,离吴川市区13公里,总面积12.4 公里,国道325线从旁而过,海岸线长11.2公里,为风景美丽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一.自然条件:

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拥有全省著名的大型基岩海岸,岸滩曲折,十里九湾,礁石奇美,可与著名的泰国芭堤雅海滩媲美;沙滩宽阔,坡度理想,沙料洁净,海水清湛,堪与北戴河比肩。区内海阔林密、沙白水蓝、气候温和、水产丰盛,有沙滩、沙坝、怪石、河流、湖泊、港湾、森林、渔村等景物,处处葵树成行、椰影婆娑,别具亚热带海滨特色,是美丽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堪称“小三亚”。到调德海边观赏“南天 吉石”,可领略海南三亚“南天一柱”的风采。适逢正月元宵节,还可观赏“吴川三绝”--花桥、泥塑、飘色,其狂欢的场面,不亚于巴西的狂欢。二.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吉兆湾只是一个荒草丛生,人迹罕至的海滩。人民只能靠打渔维持生活。90年代初,吴川政府正式建立吉兆湾旅游区,旅游区建立以来,政府不断投入资金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旨在打造一个星级旅游区。1994年5月7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吴川吉兆湾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3年评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2005年9月份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旅游品牌推广峰会,领取了“中国最佳避暑胜地”牌匾,被评为“中国最佳避暑胜地”。2000年以来吴川市委市政府正积极招商引资,引入大企业、大集团,目前正投资150亿元打造鼎龙•吉兆湾滨海旅游集聚区,推动滨海旅游发展。整个项目是由鼎龙集团斥资150亿倾力打造,聘请世界顶级规划设计公司——英国阿特金斯进行总体规划。项目总占地16000亩,私享16公里纯天然海岸,五星级酒店群、72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国际水准海洋咸淡水温泉及SPA、全方位国际学校、一体化养生医疗中心、海洋世界主题公园、国际游艇码头等奢华配套。打造成一个集居住、商业、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国际化大型海滨综合体,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旅游度假圣地,也是世界级海洋温泉度假天堂。

2004年吴川吉兆湾旅游度假区,新近又添一个旅游项目——雅涛度假村。新建的雅涛度假村,包括6幢别墅、一间260平方米会议室,由广州好年华公司投资,总额约700万元。此前,香港、台湾、东莞等地的资金已进入了吉兆湾。2010年吉兆湾五星级会所竣工。

2010年以来,吴川市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吉兆湾的开发列入重点工作计划中。

2010年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中心累计投入2.5亿元,五星级会所和体育运动场正在抓紧建设。加快推进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中心项目,年内完成项目征地、承包土地的扫尾工作,抓紧五星级会所和体育运动场建设进度,启动建设五星级酒店、人工湖,打通连接325国道全长5公里的主干道路

2011年着力培植旅游业。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抓紧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滨海度假、生态乡村、特色文化、名人故里”旅游资源,通过加强包装和宣传推介,打造“吉兆湾情怀”、“鉴江风光”、“吴川古八景”、“状元之乡”、“吴川民间艺术三绝”等一批旅游品牌。同时,科学规划吴川“一日游”、“多日游”旅游线路。继续抓紧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中心建设,启动建设吉兆湾休闲度假酒店,完善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抓好塘 丽山旅游景区建设,丰富旅游内涵。积极开发一批具有吴川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旅游经济,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新增长点。

2012年加快建设吉兆湾旅游度假区,推进“王村港—吉兆湾—金海岸—鉴江口”滨海旅游度假带建设,创建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区。并积极开辟“水乡田园”、“魅力乡村”、“人文古迹”等旅游线路。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主动融入湛江、海南旅游圈。加强本土特色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增加旅游营业收入,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新增长点。今年旅游业要实现总收入8亿元,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2013年抓好吉兆湾滨海旅游集聚区建设,努力把吉兆湾建设成为吴川旅游产业龙头,创建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区。近期重点抓好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度假中心项目,年内完成景区连接325国道的主干道路铺设,确保首期开业经营并加快建设二期工程及鼎龙万豪度假酒店,启动建设巴厘岛风情小镇。抓紧推进吉兆湾(沙田)国际旅游休闲度假酒店和南海明珠旅游度假项目,力争年内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继续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开发新的滨海旅游度假项目,积极打造“王村港—吉兆湾—金海岸—鉴江口”滨海旅游度假带。三.开发的景区:

目前开发的吉兆湾景区,力求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突出南亚热带风光休闲度假的主题,体现海滨旅游景区的风格。本区现有19家各具特色的宾馆、酒店和度假村,可品尝即时上岸的海鲜;区内已建成105幢旅游别墅1100多个床位和8个大小会议厅;还有沙滩跑马、沙滩排球、卡拉OK歌舞厅、乒乓球室、桑拿浴、烧烤、野营等各种活动设施,尤其在海湾天然浴场搏浪既安全又奇趣。本区目前年接待国外、港澳、珠三角、茂名、湛江等地游客60多万人次。正在筹划中的吉兆湾中央大酒店,内设夜总会,附有网球场、游泳池、会议、购物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建有星级宾馆、度假区和高档次的娱乐场所的11个,具备260间客房和2300个餐位,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逾60万人次。此外,度假区还开展海上跳伞、风帆、快艇、冲浪、钓鱼和蒙古跑马、实弹射击等运动项目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出现一个航母级的旅游度假圣地。现在,吉兆湾每年能创造约5亿元的收入。吉兆湾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止。四.吉兆湾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1.开发不完善:

①吉兆湾现还有大量可开发利用的土地;

②吉兆湾旅游度假的形式过于单一,服务设施没有跟上,也没有找寻到自己的亮点和特色;

2.知名度不高:

①吉兆湾在湛江外的地方鲜为人知;

②吉兆湾的旅游客源面向过窄,没有扩散效应; 3.没有联动作用:

①吉兆湾作为后起的旅游地,知名度不如其他早开发的地方; ②没有和其它景区的旅游专线,外地游客客源少。4.交通不够便利,不利于景区扩大规模 对策:

1.加大开发程度,多元化开发吉兆湾:

①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大对吉兆湾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 ②将吴川当地的民俗、民情融合作吉兆湾旅游的一部分; ③加强吉兆湾旅游的特色建设; 2.积极推进景区建设;

①继续巩固吉兆湾在湛江的知名度;

②通过综合性开发吉兆湾,积极推进吉兆湾“4A”景区建设;

③重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 3.重视与其他景区的合作: ①吉兆湾被称为“小三亚”,可以通过加强景区合作,建设旅游专线来进行合作。4.修一条打通325国道的专线,有必要的话修一个航空港,积极联系外界,吸引客源。

五.未来发展路子:

1.吉兆湾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旅游景区,不能一味的模仿其他海洋旅游景区的发展,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加大对旅游腹地的进一步开发,形成旅游景区集聚效应。2.科学利用景区资源,吉兆湾内外海水交换率较低,更新周期长,所以要尽量避免污染,注重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

3.用旅游带动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多极增长。

第二篇:体育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目录

体育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搜索关键字】体育经济预测报告

【出品单位】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09年9月【报告页码】 40页【图表数量】 0个

→内容简介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健身、体育旅游、参与和

观看体育赛事、体用用品等需求不断增长,使体育成为世界经济的朝阳领域之

一。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接近50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

迅猛增长。

发展体育经济对一国或一地区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

增长,而且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区域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居 民的身体素质等。

第一部分:认识体育经济体育经济概述

1.1 体育经济概念

1.2 体育经济特征

1.2.1产业关联度强

1.2.2产值高、无污染

1.2.3劳动密集度高

1.2.4国际化程度高

1.3 体育经济的主要领域

1.3.1体育健身

1.3.2体育用品

1.3.3体育赛事

1.3.4体育地产

1.3.5体育旅游

1.4 现代体育经济的发展历程

1.4.1战后初期:以竞技和体力教育为主

1.4.2 60年代到70年代:休闲体育地位不断增强

1.4.3 70年代以后:体育逐渐成为各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发展体育经济能带来什么

2.1 带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2.2 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2.3 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2.4 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5 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就业体育经济的发展条件

3.1 良好的市场环境

3.2 较高的收入水平

3.3 完整的产业链

3.4 大量的体育人才体育经济发展趋势

4.1

4.2

4.3

4.4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休闲体育已成为各国体育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和地区积极构筑体育产业链

4.5 各国对大众体育的发展日益重视

第二部分:体育经济:中国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时机已经来临

1.1 中国已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一

1.2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1.3 奥运会为中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契机

1.4 体育经济发展不断得到重视

1.5 体育经济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

2.1 体育经济初具规模

2.2 体育经济发展东强西弱

2.3 体育服务业明显滞后于体育用品业发展

2.4 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水平不高

2.5 体育产品结构单一,市场多元化开发不够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从业者缺乏市场观念

3.2

3.3

3.4

3.5 经营体育竞赛表演业不得要领全民健身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权责明确的场馆管理与经营体制尚未建立体育经济人才缺乏

第三部分:国内外体育经济发展经验分析发达国家体育经济发展经验

1.1 美国体育经济发展

1.1.1美国体育经济的主要产业类型

1.1.2美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政策

1.2 英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1.2.1英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拨款

1.2.2足球信托资金

1.2.3税收优惠政策

1.2.4商业赞助政策

1.2.5宣传推广体育活动

1.3 德国体育经济发展政策

1.3.1税收支持

1.3.2政府拨款支持我国体育经济发达城市发展经验

2.1 杭州体育经济发展

2.1.1杭州体育经济的主要领域

2.1.2杭州体育旅游业发展

2.2 福建体育用品业——以晋江运动鞋业为例

2.2.1晋江运动鞋业发展现状

2.2.2晋江运动鞋业发展历程

2.2.3.2政府通过举办博览会和制定相关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2.2.3从简单加工到注重研发

2.2.4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3 上海体育地产业

2.3.1上海体育地产发展现状

2.3.2上海体育地产的开发模式

2.3.3上海体育地产业的发展条件

2.3.3.1体育健身需求的日益增长

2.3.3.2体育设施的逐步完善

2.4 中国极限运动之都——湖州

2.4.1极限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

2.4.1.1 20世纪60年代,极限运动在欧美开始兴起

2.4.1.2 20世纪90年代,极限运动会开始诞生

2.4.2湖州极限运动会对湖州发展的作用

2.4.3湖州极限运动的发展条件

2.4.3.1区位条件优越

2.4.3.2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显著

2.4.3.3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体育经济发展项目

3.1 上海朱家角工业园区

3.1.1朱家角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3.1.2朱家角工业园区体育用品业发展条件

3.1.2.1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区为其提供了开阔的市场

3.1.2.2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1.2.3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文体用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3.2 上海旗忠体育城经济园区

3.2.1积极以税收优惠吸引企业入驻

3.2.2财政补贴推动企业集聚

3.2.3以生态为发展理念

3.2.4园区以体育健身、体育地产为主导

3.3 北京奥运经济

3.3.1投资规划,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

3.3.2带动全国各地区经济增长

3.3.3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3.4八大领域受奥运经济影响显著

第三篇:税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税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甘肃省国税局课题组

内容提要:本报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2010]29号)中对甘肃在全国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区域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税收如何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题,用大量数据、图表、文字和实例分析了甘肃经济税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按照甘肃发展的区域特点分析了现行税收政策对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实际中存在的税收政策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5月2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2010]29号)(以下简称《意见》)是经国务院同意下发的专门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在甘肃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在全国的五大战略定位,提出了要把甘肃建成全国的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宏伟目标,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意见》10个方面、47条政策措施都是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甘肃发展的突出问题,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甘肃工作的巨大支持和对全省人民的亲切关怀。此件的下发给甘肃的发

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部门结合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

甘肃省国税局迅速行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办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会议要求,于5月底拟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税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调研有关事项的通知》(甘国税函发〔2010〕180号),在全系统开展了关于税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各市(州)国税局、开发区国税局和省局各相关处室紧紧围绕税收如何支持甘肃发展这个主题,立足当地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子课题报告。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同时,对各子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梳理、归纳和提炼,形成了本研究总报告,现呈送领导和有关部门,供决策时参考。

第四篇:关于双峰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级专业论文

关于双峰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作者:彭志斌 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 学号:2007160151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双峰县为例,通过分析区域内的资源,找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献计献策。

关键词:双峰县;经济发展;资源;旅游文化产业

About Shuangfeng County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emoir

Author: Peng Zhibin

Geography science specialized 2007 levels

Student numbers: 2007160151

Abstracts: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is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ortant foundation, also is constructs the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the important carrier.This article take Shuangf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alyzes in the region the resources, discovers superiority and insufficiency which the region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 thus for promotes the region social economy also to be good develops quickly suggests plans.Key word: Shuangfeng County;Economical development;Resources;Traveling

1.双峰县基本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概况

双峰县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全国著名的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瘦肉垩型猪基地县,上(上海)—瑞(瑞金)高速公路、320国道和洛(洛阳)—勘(勘江)铁路纵贯境内东西,是湘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鱼米之乡、农机机电之乡、建材之乡”的美誉。

1.1 地理位置

双峰地处湘中腹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54′54″—112°31′05″和北纬27°12′28″—27°42′49″。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全县现有13个建制镇,3个乡,人口90.07 万。县城距省会长沙市直线距离约95km,有潭邵高速、320国道直达。

1.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近几年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25155万元,增长11%,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915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56217万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023万元,增长9.8%,三次产业构成为41:31.1:2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517元,增长10.6%。

注:资料来源于双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明显趋缓;结构调整难度 较大,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和谐建设任务艰巨;财政尚未摆脱困境,“三

农”问题依然突出。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级专业论文

2.1 经济结构性矛盾,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经济工作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业领域,重复建设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农业领域,重效益轻绿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

2.2 经济总量不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的比重偏高,二产和三产的比重明显偏低,说明双峰的工业化程度还不高,这也是经济总量不高的关键因素,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迅速推进工业化,拉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

2.3 资源约束加剧

双峰县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低。特别产业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水资源等显著缺乏。双峰县人均耕地563平方米比全省水平少三分之一,水资源984.64立方米,只有全省水平的一半。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而显得更加突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

2.4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低 双峰的信息、交通等城镇与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于此同时经济又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必然带来基础设施配备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对于吸纳高科技企业的进入显然具有较大困难。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双峰大部分城镇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从哪里来,来了做什么”的问题,难以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中,城镇化进程不快。

3.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3.1 自然资源丰富 3.1.1 气候资源

双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明显,光照充足,降水丰沛。3.1.2 土地资源

2005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71256.40公顷,其农用地141127.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41%;建设用地1894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6%;未利用地11186.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3%。2008年,全县实有耕地面积44.62千公顷,其中水田36.95千公顷,旱土7.67千公顷

3.1.3 水资源

双峰县水资源总量为8.8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7.5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0亿立方米。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为2.58亿立方米,建成和拥有各类取水工程4万余处,小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0.64万千瓦。

3.1.4 森林资源

2005全县森林面积达到72543.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森林蓄积量达到255.90万立方米,立竹总数达到2743万根。全年木材砍伐量为7600立方米,毛竹砍伐量250万株。林产工业得到加强,主要产品有木胶板、竹胶板、笋干、板栗等。森林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九峰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

3.1.5 矿产资源

双峰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查明矿种27个,其中金属矿有黄金矿、铅锌矿、钨钼矿、锑矿、铌钽矿、铁矿、锰矿、钒矿、铜矿等;非金属矿有煤炭、石膏、大理岩、花岗岩、陶

瓷土、耐火粘土、石灰岩、磷矿、钾长石、重晶石、硅石等。矿产地99处,位于全省前10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级专业论文

名的矿产有:石膏、大理石、黄金、煤、耐火粘土、黄铁矿等。

3.1.6 旅游资源

双峰是一块秀丽土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使人留连忘返。拥有国家水利风景区——“天下水府”、九峰省级森林公园、峡山湖等一批生态旅游区;药王洞、芒担石、洛阳湾古建筑群、鞍山水寨、雷峰山、观音殿等等特色景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乡间侯府一富厚堂、蔡和森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旅游区。双峰人杰地灵,文化丰厚。

3.2 良好的经济基础

双峰历史上是农业大县,农业保持稳步增产,林业、畜禽、水产等多种经营生产形成了自身特色。工业经济正在成为全县经济的主体,初步形成建材、农机机电、电子电器、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出现了一批重点企业和名特优新产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在湘中有较大影响的市场,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3.3 政策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为了吸引外资,双峰县政府出台了《双峰县关于引进外来资金的奖励办法》及《双峰县鼓励外商投资若干规定》。另外结合双峰实际,出台了“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建管结合”的生态文明县的建设道路。

3.4 文化底蕴深厚

双峰自古有“文化之乡”美誉,“耕读文化”蕴育了双峰的精细农业。双峰历史名人有三国蜀相蒋琬,元朝大学士冯子振,明代大理寺右评事贺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辛亥革命先驱禹之谟,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绘画大师王憨山等,还有全国有名“民间书画之乡”之称。2007年双峰县被全国妇联正式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华女杰之乡”,在“中华百年八大女杰”中,双峰就占了一半,她们分别是全国妇联第一任主席蔡畅、中国著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女革命家秋瑾、女权运动领袖唐群英,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的婆家也在双峰。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蔡和森同志的母亲葛健豪、原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浓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有机结合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促进双峰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积极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宽松的政策条件下,继续大力引进外资投入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工业,大力发展建材、农机机电、电子电器、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迅速推进工业化,拉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同时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4.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4.2.1 打造百年老品牌——永丰辣酱

永丰辣酱是湖南省双峰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历史十分悠久。据双峰县志记载,早在公元16世纪,明崇祯年间,双峰县城(原属湘乡)永丰镇一带就有人开始晒制永丰辣酱,以味鲜肉厚的灯笼辣椒为主要原料,先把小麦蒸煮、发酵、磨制、加盐调水,曝晒成酱。我们应该把永丰辣酱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开发,实施“龙头带动、区域发展、专业生产、品牌效应”战略,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4.2.2 建设石牛竹木加工产业园

石牛乡是双峰县境内最大的山区乡镇,拥有9万多亩楠竹资源,10万亩树木资源。应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级专业论文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优化经济环境,引进竹木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竹木产业,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带动新农村建设。

4.2.3 建设甘棠药材产业园

甘棠镇地处双峰西部,与邵东、涟源接壤,紧邻邵东廉桥药材市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该镇农民开始自发地引种药材。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引导和开发力度,大兴中药材深加工,拓展销售渠道,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4.3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要把旅游做好,文化资源必须整合进去。本区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必须坚持文化先行,文化引路,文化搭台,着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将文化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增长优势。

4.3.1 围绕曾国藩为代表的古色文化、蔡和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南岳山脉森林公园九峰山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三条主线,突出发展以曾国藩故里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成立曾国藩故里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曾国藩故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促进做大做强曾国藩文化品牌,2006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曾国藩文化旅游节。2009年11月29日,双峰又举办了第二届曾国藩国际文化旅游节,影响巨大,提高了双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了双峰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4.3.2 双峰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走马街农民画一枝独秀,井字吹打乐源远流长,锁石祁剧老树新枝,青树坪铜管乐异军突起„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也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4.3.3 双峰县应以建设“中华女杰之乡”为契机,继承与发扬女杰精神,充分挖掘女杰人文资源,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4.4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双峰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正确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着力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总结

近年来, 双峰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众志成诚,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富厚双峰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展望未来,双峰县应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要抓手,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统计局《娄底·双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4.3 [2] 双峰县环保局,双峰县老科协《双峰县生态文明县建设规划研究报告》 2009.3.20

第五篇:关于双峰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级专业论文

关于双峰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作者:彭志斌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学号:20071601

51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双峰县为例,通过分析区域内的资源,找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献计献策。

关键词:双峰县;经济发展;资源;旅游文化产业

About Shuangfeng County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emoirAuthor: Peng ZhibinGeography science specialized 2007 levelsStudent numbers:

2007160151

Abstracts: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is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ortant foundation, also is constructs the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the important carrier.This article take Shuangf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alyzes in the region the resources, discovers superiority and insufficiency which the region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 thus for promotes the region social economy also to be good develops quickly suggests plans.Key word: Shuangfeng County;Economical development;Resources;Traveling

1.双峰县基本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概况

双峰县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全国著名的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瘦肉垩型猪基地县,上(上海)—瑞(瑞金)高速公路、320国道和洛(洛阳)—勘(勘江)铁路纵贯境内东西,是湘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鱼米之乡、农机机电之乡、建材之乡”的美誉。

1.1 地理位置

双峰地处湘中腹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54′54″—112°31′05″和北纬27°12′28″—27°42′49″。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全县现有13个建制镇,3个乡,人口90.07 万。县城距省会长沙市直线距离约95km,有潭邵高速、320国道直达。

1.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25155万元,增长11%,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915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56217万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023万元,增长9.8%,三次产业构成为41:31.1:2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517元,增长10.6%。

注:资料来源于双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明显趋缓;结构调整难度 较大,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和谐建设任务艰巨;财政尚未摆脱困境,“三

农”问题依然突出。

2.1 经济结构性矛盾,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经济工作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业领域,重复建设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农业领域,重效益轻绿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

2.2 经济总量不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的比重偏高,二产和三产的比重明显偏低,说明双峰的工业化程度还不高,这也是经济总量不高的关键因素,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迅速推进工业化,拉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

2.3 资源约束加剧

双峰县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低。特别产业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水资源等显著缺乏。双峰县人均耕地563平方米比全省水平少三分之一,水资源984.64立方米,只有全省水平的一半。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而显得更加突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

2.4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低

双峰的信息、交通等城镇与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于此同时经济又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必然带来基础设施配备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对于吸纳高科技企业的进入显然具有较大困难。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双峰大部分城镇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从哪里来,来了做什么”的问题,难以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中,城镇化进程不快。

3.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3.1 自然资源丰富

3.1.1 气候资源

双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明显,光照充足,降水丰沛。

3.1.2 土地资源

2005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71256.40公顷,其农用地141127.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41%;建设用地1894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6%;未利用地11186.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3%。2008年,全县实有耕地面积44.62千公顷,其中水田36.95千公顷,旱土7.67千公顷

3.1.3 水资源

双峰县水资源总量为8.8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7.5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

1.30亿立方米。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为2.58亿立方米,建成和拥有各类取水工程4万余处,小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0.64万千瓦。

3.1.4 森林资源

2005全县森林面积达到72543.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森林蓄积量达到255.90万立方米,立竹总数达到2743万根。全年木材砍伐量为7600立方米,毛竹砍伐量250万株。林产工业得到加强,主要产品有木胶板、竹胶板、笋干、板栗等。森林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九峰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

3.1.5 矿产资源

双峰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查明矿种27个,其中金属矿有黄金矿、铅锌矿、钨钼矿、锑矿、铌钽矿、铁矿、锰矿、钒矿、铜矿等;非金属矿有煤炭、石膏、大理岩、花岗岩、陶

瓷土、耐火粘土、石灰岩、磷矿、钾长石、重晶石、硅石等。矿产地99处,位于全省前10

名的矿产有:石膏、大理石、黄金、煤、耐火粘土、黄铁矿等。

3.1.6 旅游资源

双峰是一块秀丽土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使人留连忘返。拥有国家水利风景区——“天下水府”、九峰省级森林公园、峡山湖等一批生态旅游区;药王洞、芒担石、洛阳湾古建筑群、鞍山水寨、雷峰山、观音殿等等特色景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乡间侯府一富厚堂、蔡和森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旅游区。双峰人杰地灵,文化丰厚。

3.2 良好的经济基础

双峰历史上是农业大县,农业保持稳步增产,林业、畜禽、水产等多种经营生产形成了自身特色。工业经济正在成为全县经济的主体,初步形成建材、农机机电、电子电器、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出现了一批重点企业和名特优新产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在湘中有较大影响的市场,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3.3 政策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为了吸引外资,双峰县政府出台了《双峰县关于引进外来资金的奖励办法》及《双峰县鼓励外商投资若干规定》。另外结合双峰实际,出台了“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建管结合”的生态文明县的建设道路。

3.4 文化底蕴深厚

双峰自古有“文化之乡”美誉,“耕读文化”蕴育了双峰的精细农业。双峰历史名人有三国蜀相蒋琬,元朝大学士冯子振,明代大理寺右评事贺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辛亥革命先驱禹之谟,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绘画大师王憨山等,还有全国有名“民间书画之乡”之称。2007年双峰县被全国妇联正式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华女杰之乡”,在“中华百年八大女杰”中,双峰就占了一半,她们分别是全国妇联第一任主席蔡畅、中国著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女革命家秋瑾、女权运动领袖唐群英,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的婆家也在双峰。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蔡和森同志的母亲葛健豪、原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浓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有机结合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促进双峰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积极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宽松的政策条件下,继续大力引进外资投入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工业,大力发展建材、农机机电、电子电器、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迅速推进工业化,拉动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同时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4.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4.2.1 打造百年老品牌——永丰辣酱

永丰辣酱是湖南省双峰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历史十分悠久。据双峰县志记载,早在公元16世纪,明崇祯年间,双峰县城(原属湘乡)永丰镇一带就有人开始晒制永丰辣酱,以味鲜肉厚的灯笼辣椒为主要原料,先把小麦蒸煮、发酵、磨制、加盐调水,曝晒成酱。我们应该把永丰辣酱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开发,实施“龙头带动、区域发展、专业生产、品牌效应”战略,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4.2.2 建设石牛竹木加工产业园

石牛乡是双峰县境内最大的山区乡镇,拥有9万多亩楠竹资源,10万亩树木资源。应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优化经济环境,引进竹木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竹木产业,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带动新农村建设。

4.2.3 建设甘棠药材产业园

甘棠镇地处双峰西部,与邵东、涟源接壤,紧邻邵东廉桥药材市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该镇农民开始自发地引种药材。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引导和开发力度,大兴中药材深加工,拓展销售渠道,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4.3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要把旅游做好,文化资源必须整合进去。本区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必须坚持文化先行,文化引路,文化搭台,着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将文化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增长优势。

4.3.1 围绕曾国藩为代表的古色文化、蔡和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南岳山脉森林公园九峰山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三条主线,突出发展以曾国藩故里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成立曾国藩故里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曾国藩故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促进做大做强曾国藩文化品牌,2006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曾国藩文化旅游节。2009年11月29日,双峰又举办了第二届曾国藩国际文化旅游节,影响巨大,提高了双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了双峰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4.3.2 双峰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走马街农民画一枝独秀,井字吹打乐源远流长,锁石祁剧老树新枝,青树坪铜管乐异军突起„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也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4.3.3 双峰县应以建设“中华女杰之乡”为契机,继承与发扬女杰精神,充分挖掘女杰人文资源,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4.4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双峰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正确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着力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总结

近年来, 双峰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众志成诚,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富厚双峰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展望未来,双峰县应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要抓手,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统计局《娄底·双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4.3

[2] 双峰县环保局,双峰县老科协《双峰县生态文明县建设规划研究报告》 2009.3.20

下载关于吉兆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吉兆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按照xxxx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安排,我负责联系xxxx,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经济,我积极开展社会调查,问计于群众,了解......

    老广州荔枝湾的研究报告范文大全

    荔枝湾的研究报告2010年12月27日,去广州荔枝湾公园参观各种景色. 主要参加人员:集体全班同学与老师. 主要目的:欣赏荔枝湾的文化. 主要摘要: 荔枝湾的特色 桥桥皆景致,步......

    2011船湾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船湾镇2011年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工作方案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全民创业,加快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镇,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完善工作机制......

    梅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优秀范文5篇)

    梅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引言:工业是一个民族经济振兴的一个重要支柱,工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的在国际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工业是一个民族向更高等级发展的重要......

    新鲜出炉,2017年中国医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新鲜出炉,2017年中国医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中国医美行业总体概况 我国医美市场快速发展,消费数量和从业人员均显著提升 图 2:中国医疗美容手术量稳定提高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查研究报告5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一)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的城郊服务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指在城市经济的带动下,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以服务中心城市为主要功能的县域经济发展类......

    依靠高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制造行业

    3.3 制造行业3.3.1 发展目标从再制造角度讲,2010年,建立完善的再制造回收物流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废旧机电产品的回收率达到95%,其中废......

    依靠高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有色行业

    3.2 有色行业3.2.1 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性行业,按照《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