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时间:2019-05-14 09:2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第一篇: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黄冈市区中小学现状

目前,黄冈市区(包括赤壁办、东湖办、禹王办、南湖办、黄冈经济开发区和路口镇辖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66所,其中高中9所(含完中),初中10所(含九年一贯制),小学27所,幼儿园1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市区共有在校学生52836人。

市 区共有公办学校和幼儿园40所,包括公办高中5所(市2所,区3所),初中8所(市2所,区5所,开发区1所),小学23所(市2所,区18所,开发区3 所),幼儿园3所(市、黄州区和开发区各1所),特教学校1所(黄州区属);共有民办学校和幼儿园26所,包括民办高中4所(市属),初中2所(市属),小学4所(市2所,区1所,开发区1所),幼儿园16所(市3所,区11所,开发区2所)。

市区共有中学19所(包括单设高中3所、完全中学6所、单设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4所)。其中市属学校10所(含民办6所),黄州区区属学校8所,开发区区属学校1所。市区高中在校生16065人,初中在校生12403人。

市区共有小学27所(不含九年一贯制的小学部4个)。其中市属学校4所(含民办2所),黄州区区属学校19所(含民办1所),开发区区属学校4所(含民办1所)。市区小学在校生17567人。

市区取得合法办园资质的幼儿园共有19所。其中市属幼儿园4所(含民办3所),黄州区区幼属儿园12所(含民办11所),开发区区属幼儿园3所(含民办2所)。市区在园幼儿6716人。

市区有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85人,隶属黄州区。

二、黄冈市区人口及学龄儿童少年人口预测情况

根据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市区人口为60万人。根据黄冈市中小学发展规划,至2020年,全市3—6岁儿童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以上。

结合黄冈市区常住人口实际情况(目前市区人口为30万人左右)和发展趋势,同时考虑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预测市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学龄段人口数如下:

高中:2015年高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1500人。2020年高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4000人。

初中:2015年初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4000人。2020年初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6000人。

小学:2015年小学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22000人。2020年小学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24000人。

学前教育:2015年学前适龄幼儿预测数8000人。2020年学前适龄幼儿预测数为10000人。

三、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路

指导思想:依 据黄冈市区城市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顺体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质量,稳步推进。通过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高昂市区教育 龙头,打造黄冈教育品牌,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实现城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就近入学原则。二是平等入学原则。三是安全入学原则。四是均衡性原则。五是规范性原则。六是可操作性原则。

基本思路:一是合理布局。适应黄冈市区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根据市区人口的空间分布,按照“就近入学、均衡发展”的原则,在老城区、中心城区、城东新区科学布点学校,完善市区基础教育结构和布局体系,重点解决老城区学校布点过密、交通拥堵和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二是控制规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遵循教育规律,按照高中50人、初中45人、小学40人、幼儿园30人的标准班额,结合学校的发展空间和教学资源,合理设置班数,适度控制学校规模,重点解决“大班额”和交通拥堵问题。高中原则上单设,可以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学校。三是适度建设。结 合黄冈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对学校进行适度建设,满足学校发展需求,但不搞超大规模、超高标准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 老城区少数学校进行迁建,在中心城区、城东新区选址新建少量学校,对不达标的保留学校进行改扩建;坚持以财政性经费为主投入的同时,多渠道筹措学校建设资 金。四是分步实施。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工程逐步实施”的原则,布局调整规划任务十年全面完成,分阶段、分年度、分步骤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建设主要任务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

四、黄冈市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加强市区教育统筹管理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黄冈市区基础教育逐步实行“市区一体”的管理体制。

将黄冈经济开发区现有中小学和教育管理机构收归市直管,纳入市直教育编制系列。黄州区健全完善“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建立市区基础教育统筹管理新机制,市区中小学在招生(小学、初中、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高考)、教研、学籍、课程设置、作息时间等业务上实行统一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五、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

黄冈市区规划设置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共55所(不含现有纯民办幼儿园16所),其中高中7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3所,小学21所,幼儿园13所(不含纯民办),特殊教育学校1所(区属),另有青少年活动基地2处(市区各1处)。

在 以上规划设置中,公办学校和幼儿园共38所,其中高中3所(市1所,区2所),初中10所(市5所,区5所),九年一贯制2所(市属),小学18所(市4 所,区14所),幼儿园4所(市2所,区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区属);规划设置公建民营幼儿园9所(市3所,区6所);规划设置民办中小学共8所,其中高中4所(市属),九年一贯制1所(市属),小学3所(市2所,区1所),对现有纯民办幼儿园进行整顿提高,根据办园标准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合理设 置。在以上规划设置中,市区共需迁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其中高中2所(民办,市属),初中1所(市属),小学1所(区属),幼儿园1所(市属);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其中初中2所(市1所,区1所),九年一贯制1所(市属),小学2所(市1所,区1所),幼儿园3所(市1所,区2所),具体设置方案如下:

(一)高中学校

市区保留公办高中3所,撤并公办高中(高中部)2所;在达到规定办学标准的基础上保留民办高中2所,迁建民办高中2所。规划设置高中共7所,在校生总规模为309个班,15450人(包括黄州区农村乡镇、黄冈县市和黄冈市外学生)。

1.保留公办高中3所:

(1)黄冈中学,市属,保留。办学规模90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4500人(包括国际部)。

(2)黄州区一中,区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办学规模72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3600人。

(3)黄州区西湖中学,区属,保留,单设高中,将西湖中学高中部和赤壁中学高中部合并到现在的西湖中学。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2400人。

2.撤并公办高中(高中部)2所:

(4)黄州中学,市属,高中停招,单设初中,现址拍卖。(5)黄州区赤壁中学,区属,高中部并入西湖中学,单设初中。3.保留民办高中2所:

(6)菱湖高中(民办),市属,保留,单设高中,办学规模30个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1500人。

(7)三博中学(民办),市属,保留,单设高中,办学规模12个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600人。

4.迁址新建民办高中2所:(8)黄冈市外国语学校(民办),市属,保留,单设高中,与黄州中学剥离,迁至城东新区征地新建(预留控制200亩)。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2400人。

(9)黄冈市艺术高中(民办),市属,保留,与市艺术学校一起迁址新建,办学规模9个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450人。

(二)初中学校

市区保留公办初中7所,迁建新建公办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1所),改建公办初中1所,撤并公办初中3所(初中部2个);保留民办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撤销民办初中(初中部)2所。规划设置初中13所,在校生为369个班,16605人。

1.保留公办初中7所(其中征地扩建2所):

(1)启黄中学,市属,保留,建议改为公办初中,与黄冈中学剥离,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2)黄冈市实验中学,市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3)黄冈市南湖学校,市属,保留,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办学规模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270人。

(4)黄州区宝塔中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5)黄州区赤壁中学,区属,保留,单设初中,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6)黄州区长江中学,区属,保留,征地10亩改扩建,在长江小学撤并后校园并入长江中学。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7)黄州区路口中学,区属,保留,征地20亩改扩建,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2.迁建新建公办初中4所:(8)黄州中学,市属,单设初中,现址拍卖,在中环路以北赤壁一路北端征地150亩迁址新建,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2160人。

(9)黄冈市东坡中学(暂命名),市属,在城东新区征地130亩新建,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10)黄冈市白潭湖学校(暂命名,九年一贯制初中部),市属,在城东新区职教园区东侧征地150亩新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810人

(11)黄州区新河中学,区属,迁址新建,在禹王新区征地100亩新建,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3.改建公办初中1所:

(12)黄冈市遗爱湖中学(暂命名),市属,市外校迁建后,原址保留改建,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2160人。

4.撤销公办初中3所(初中部2个):

(13)三台中学,开发区属,收归市管,现阶段过渡保留,逐步停办。(14)黄州区西湖中学(初中部),区属,初中停招。

(15)黄州区南湖学校(初中部),区属,九年一贯制改单设小学,初中停招,生源并入市南湖中学。

5.保留民办初中1所:

(16)育英学校(民办,九年一贯制初中部),市属,保留,办学规模9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405人。

6.撤销民办初中(初中部)2所:

(17)三博中学(民办),市属,现阶段过渡保留初中(体育训练生初中教育),逐步停办。

(18)菱湖高中(民办),市属,初中停招。

(三)小学学校

市 区保留公办小学16所,迁建新建公办小学4所(含九年一贯制1所),撤并公办小学9所(含小学部1所);对市区现有的民办小学进行整改提高,使其达到规定 的办学标准和要求。保留民办小学4所(含九年一贯制1所),撤销民办小学1所。规划设置小学24所,在校生总规模594个教学班,学生23760人。

1.保留公办小学16所(其中征地扩建4所):

(1)黄冈市实验小学,市属,保留,市实验幼儿园迁建后原址移交实验小学,合理控制规模,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920人。

(2)黄冈市第二实验小学,市属,保留,拟更名为遗爱湖小学。征用20亩预留用地扩建,将文峰学校并入,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920人。

(3)黄冈市南湖学校(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市属,保留,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4)黄冈市三台小学,开发区属,收归市管,三台中学停办后改扩建,将新桥小学并入,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200人。

(5)黄州区实验小学,区属,保留,合理控制规模,将现有的黄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改扩建为黄州区实验小学的寄宿部,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680人(其中寄宿制分部1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480人)。

(6)黄州区东门学校,区属,保留,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200人。

(7)黄州区宝塔小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8)黄州区体育路小学,区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9)黄州区新河小学,区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将现新河中学迁出,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960人。

(10)黄州区汪家冲小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11)黄州区占岗小学。保留,征地20亩改扩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720人。

(12)黄州区南湖学校,区属,改扩建校舍,将现有的区南湖学校改为完全小学,更名为区南湖小学,其初中生源并入黄冈市南湖中学。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960人。

(13)黄州区路口小学,区属,保留,征地20亩改扩建,建成路口镇中心寄宿制小学,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

(14)黄州区新民小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240人。丁甲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逐步并入。

(15)黄州区路口镇南湖小学,区属,保留,更名为祠岗小学,办学规模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240人。现祠岗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逐步并入。

(16)黄州区龙王山小学,区属,保留,征地8亩改扩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720人。

2.新建迁建公办小学4所:

(17)黄冈市东坡小学(暂命名),市属,新建,在城东新区征地120亩,建设一所标准化小学,办学规模均为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

(18)黄冈市白潭湖学校(暂命名,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市属,在城东新区职教园区东侧征地120亩新建小学部,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

(19)黄州区赤壁小学(暂命名),区属,新建,在望月堤附近征地100亩,建设一所标准化小学,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20)黄州区黄州小学(暂命名),区属,将现在的考棚街小学迁至汪家墩小学与其合并新建,校名改为黄州小学,新征土地60亩进行新建。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920人。考棚街小学现址改建为公办幼儿园和黄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3.撤并公办小学9所(含小学部1个):(21)黄州区第二实验小学,区属,并入区实验小学作为其分部。

(22)开发区文峰小学,开发区属,并入市第二实验小学。现址改建幼儿园。(23)开发区新桥小学,开发区属,并入三台小学。现址改建幼儿园。(24)黄州区余湾小学,区属,撤并,现址改建幼儿园。(25)黄州区汪家墩小学,区属,并入黄州小学。

(26)黄州区长圻廖小学,区属,撤并,现址改建幼儿园。

(27)黄州区长江小学,区属,黄州小学建成后予以撤并,原址用于长江中学扩建,之前过渡保留。

(28)丁甲小学,区属,并入路口镇新民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29)祠岗小学,区属,并入路口镇南湖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4.保留民办小学4所(其中有条件保留3所):

(30)育英学校(民办,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市属,保留,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720人。

(31)有线小学(民办),市属,在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基础上予以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32)博才学校(民办),区属,在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基础上予以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33)东门路小学(民办),开发区属,在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基础上予以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5.撤销民办小学1所:

(34)三探小学(民办),市属,撤销,学生合理分流。

(四)幼教学校

市 区规划保留幼儿园3所(公办1所,公建民营2所),迁建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公办2所,公建民营2所),改建幼儿园6所(公办1所,公建民营5所),撤并 公办幼儿园1所;对市区现有的纯民办幼儿园进行整改提高,使其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和要求。规划设置幼儿园13所(不含纯民办),在园幼儿总规模为332个 教学班(含纯民办),在园幼儿9950人(其中纯民办幼儿园总规模控制在3500人左右)。

1.保留幼儿园3所(其中征地扩建1所):

(1)黄冈市实验幼儿园园丁分园(公建民营),市属,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360人。

(2)黄州区实验幼儿园(公办),区属,保留,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720人。

(3)黄州区路口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征地10亩,将现有的黄州区路口镇幼儿园扩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2.市区迁建新建幼儿园4所:

(4)黄冈市实验幼儿园(公办),市属,迁址新建,在中环路以北三清国际华城附近征地70亩新建一所高标准示范性幼儿园。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900人。原址移交市实验小学扩建。

(5)黄冈市东坡幼儿园(公办,暂命名),市属,新建,在城东新区征地60亩建设一所示范性幼儿园。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6)黄州区禹王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在禹王汪家冲社区征地20亩新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7)黄州区南湖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在南湖街道榨舟街征地20亩新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3.市区改建幼儿园6所

(8)黄冈市遗爱湖幼儿园(公建民营,暂命名),市属,改建,将现有的开发区文峰小学改建为幼儿园,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9)黄冈市新桥幼儿园(公建民营,暂命名),市属,改建,将现有的开发区新桥小学改建为幼儿园,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360人。(10)黄州区考棚街幼儿园(公办),区属,考棚街小学迁建后,原址改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11)黄州区东湖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改建,在长圻廖小学现址改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12)黄州区东湖办余湾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改建,在余湾小学现址改建,办学规模9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270人。

(13)黄州区路口镇祠岗小学附属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改建,在路口镇南湖小学内改建,办学规模3个教学班,班平20人,学生总数60人。

4.市区撤并公办幼儿园1所:

(13)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开发区属,撤并到遗爱湖幼儿园。

(五)特殊教育学校

规划设置特殊教育学校1所,规划学校总规模为18个班,在校生360人。黄州区特教学校,保留,改扩建校舍,适应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特教需求,办学规模为18个班,班平20人,学生总数360人。

(六)青少年活动基地2处

1.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市属,在城东新区规划预留高中位置附近(教育用地)征地 120亩,新建一所满足市区和周边县市青少年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地。

2.黄州区青少年活动基地,区属,考棚街小学迁建后原址改建为青少年活动基地和公办幼儿园。

六、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步骤,及投资概算 1﹑布局调整实施步骤

(1)2011年—2015年,规划实施阶段。实施近期规划目标。坚持规模化、效益化办学原则,改革教育管理办学体制,调整中小学布局,对部分学校进行撤并、改建和置换,实施学校迁建、新建工程。新城区按照规划设置的中小学校布点,分批分期实施。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基本实现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2011年主要任务:

1、制定通过市区布局调整总体方案;

2、启动黄冈经济开发区、赤壁街道教育管理体制、黄冈外校、西湖中学、赤壁中学办学体制改革;

3、制定启黄中学办学体制改革方案;

4、启动黄州中学、东坡中学、市实验幼儿园、黄州小学、长江中学、路口中学等迁建、新建、扩建学校的征地工作;

5、启动黄州区实验小学和二实小的合并工作;

6、建立教师补充流动机制;

7、完成市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2012年主要任务:

1、启动黄冈外校、启黄中学、黄州中学办学体制改革,完成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启动赤壁小学、新河中学、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征地工作;

3、完成东坡中学、遗爱湖小学(市实验二小)、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征地工作;

4、完成西湖中学与赤壁中学两校高中、初中的整合;

5、启动黄州中学、市实验幼儿园、黄冈外国语学校建设;

6、完成长江中学、黄州小学、龙王山小学、占岗小学征地并启动建设;

7、启动区属部分新建幼儿园征地和建设;

8、逐步压缩市实验小学等老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2013年主要任务:

1、启动东坡中学建设,继续进行黄州中学、市实验幼儿园、黄冈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建设和遗爱湖小学(市二小)扩建;

2、完成赤壁小学、新河中学、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征地;

3、启动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4、完成文峰学校、新桥小学撤并,进行遗爱湖幼儿园、新桥幼儿园改建工作;

5、大力开展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

6、加大教师交流,互派力度。2014年主要任务:

1、启动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建设,继续进行东坡中学建设,2、完成黄州中学、市实验幼儿园、东坡中学、黄冈外国语学校、黄州小学、遗爱湖幼儿园、新桥幼儿园、余湾幼儿园建设并开始招生。完成遗爱湖小学(市二小)扩建,扩大招生规模;

3、完成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并开始运营;

4、撤并三台中学并进行师生分流。进行三台小学校舍改造和校园建设,扩大招生规模;

5、继续压缩市实验小学等老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市实验中学、宝塔中学等市区学校基本达到规划办学规模。

2015年主要任务:

1、完成东坡中学建设,开始招生;

2、启动赤壁小学、新河中学和区属新建幼儿园建设,继续进行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建设;

3、完成遗爱湖中学、市实验小学等学校校舍和场地改造建设;

4、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2)2016年—2020年,调整完善阶段。2017年前,完成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赤壁小学、新河中学和区属新建幼儿园建设,完成市区“改、扩、并、建”学校收尾工程;实施本阶段规划目标,同时坚持优质化的原则,继续调整和完善中小学布局,深入推进市区中小学均衡发展,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标准化学校。

2.布局调整建设资金概算及来源 根 据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市区需要迁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其中高中2所(民办,市属),初中1所(市属),小学1所(区属),幼儿园1所(市属);新建中小学 幼儿园8所,其中初中2所(市1所,区1所),九年一贯制1所(市属),小学2所(市1所,区1所),幼儿园3所(市1所,区2所);改建公办学校和幼儿 园7所(含公建民营幼儿园),征地扩建公办学校和幼儿园7所,新建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共 需征地1408亩(含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20亩和民办外国语学校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20万平方米,体育场馆总面积15.23万平方米,按 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建设经费总额概算为67580万元(不含体制划转后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差额2350万元和民办学校投资),其中市直需资金 48087万元(征地9860万元,校舍19201万元,体育场馆7392万元,配套基础设施5224万元,教育装备6410万元);黄州区需资金 19493万元(征地4656万元,校舍8544万元,体育场馆2113万元,配套基础设施1085万元,教育装备3095万元)。

据 初步测算,目前可筹措的布局调整体制划转和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教育“两费”13600万元,土地出让金净受益的10%用于教育15500万元,学校资产 置换20000万元,上级项目资金6500万元,转移支付和财政预算资金8600万元,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资金1000万元,其它资金2380万元。以上 资金均可按布局调整和建设进度逐年安排(详细情况见布局调整实施步骤及资金概算表)。因此,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多渠道筹措资金可基本满足学校布局调整和建 设资金需求,保障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顺利实施。

七、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效益分析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黄冈城市发展和教育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社会效益明显。

1、完善城市教育服务功能。此 规划方案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对接,规划学位较为充足。新建中小学、幼儿园的布点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趋势、人口流向和居民区的建设规模;老城区学校压缩规 模,部分迁建,提升办学品质;城乡结合部学校合理布点、适度集中,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能有效拉动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完 善城市教育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2、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压力。通过调整,胜利街沿线近10所地处中心城区的学校中将搬迁4所(含艺校),其余学校压缩规模,学生总数由15000人下降至7000人,上放学高峰期间的老城区交通拥塞将得到明显缓解,确保学生、家长和行人的交通安全。

3、规范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根据规划方案,彻底理顺启黄中学和黄冈外校的办学体制,优质公办初中数量增加,学位增加3700个,能有效减轻市民子女就学的经济压力,民生得到改善。6所完中改为单设高中或初中,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办学行为更加规范。

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 据规划,开发区教育整体收归市管,原所辖学校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办学实力得以提升。通过合理布点,扩容新建,老城区初中的平均班额将由目前的62人下 降至45人,小学的平均班额由目前的59人下降至40人,实现标准班额办学,择校择班的顽症将逐步得以根治,市区一体的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可得到有力 保障。

5、夯实黄冈中学品牌基础。通过调整,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增长,中小学之间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逐步均衡,优秀初中毕业生数量稳定增长,使黄冈中学的优质生源得到保障,“金字塔”式的办学基础更加牢固,以其为龙头的黄冈市区教育内涵更加厚重,品牌更加坚实。

6、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 划对民办教育的发展给予了足够支持,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对各类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发展迅速,新增学位2700个,基本能实现广覆盖的要求,将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特殊教育和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也得到重视,将更加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 入推进,提升黄冈教育的整体实力。

八、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在教育公平与效率上,坚持公平优先;在规模与质量上,坚持质量为重;在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上,坚持内涵为主;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上,坚持二者统筹;在公办与民办上,坚持包容兼顾等。在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树立市区统筹、市区一体、市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念。

2、加强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充 分发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内教育事业发展的统筹和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规划的实施。黄州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监察 局、编办、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人社局、住建委、国土资源局、人口计生委、审计局、规划局、城投等部门各司其责,分工协作,根据布局 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市政府把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确保布局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宣传,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进一步深入宣传布局调整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宣传到位,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4、加强研究,建立预控防范协同机制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针对布局调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政策研究,增强预警防范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提高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和风险的能力,做到最大效率、安全平稳地实施布局调整。

5、加强管理,建立教育用地控制制度

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学校用地,应纳入黄冈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立“教育用地橙线”;对现有的市区中小学用地实行严格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政府和相关部门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置和侵占;对规划中改扩建的学校要优先审批土地;对新建学校用地要优先安排,留足土地,列入控制管理,任何单位不得改变其用途;布局调整中的学校土地拍卖、经费使用、教职员工调配等都应依法依规进行。

6、加大投入,建立经费多元筹措机制 一 是适应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加大对市区学校的教育投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二是加大教育“两费”征收管理力度,落实土地出让金的 10%用于教育投入的政策,集中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方投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四是加强市场化运作,盘活现有教育 资源存量,教育资产处置和置换所得全额用于教育,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

附表: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一览表(2011-2020年)

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规划调整方案

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2010—2015)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固原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区各级各类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大班额”现象和入学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和制约市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现状及问题

1、市区现有中学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含2所民办学校)。

初中阶段有教学班205个,在校学生14631人,平均班额71.4人,超规模容纳学生3356人。

2、市区现有小学13所,有教学班258个,在校学生20865人,平均班额79.5人,超规模容纳学生7610人。

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给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安全防范等各方面带来困难和隐患。

3、市区现有公办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430人,平均班额42.1人;民办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2189人。

民办幼儿园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发展缓慢,规模小、条件差、水平低。城市“大班额”现象已前展到幼儿园,幼儿入园难成为影响民生的教育焦点问题。

(二)基本参数

1、人口基数:2009年4月,市区居住人口23.3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68万人,暂住人口4.68万人;到2012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3万人;到2015年,市区规划常住人口25万人。

2、学生基数:2009年10月底,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数分别为20510人、14631人和1430人,适龄人口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分别为20500人、11000人和10250人(各学校情况详见附表);到2015年,市区小学、初中和幼儿园适龄人口分别为27600人、13750人和13750人,预测小学、初中和幼儿园在校生分别为27600人、19650人(其中农民工子女7100人)和14000人。

二、调整方案

根据《固原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固原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固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固原统计年鉴》、《固原要情手册》、《固原市教育统计年报》以及国家、自治区有关法规和规定,立足市区发展实际,制定《固原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方案》时间跨度为2010年到2012年和2013年到2015年,以2009年10月底数据作为规划制定现状参数,以2012年和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规划参数。

(一)方案内容

1、初中发展需求和规划

预计到2015年,市区初中学生将达到19650人左右,需教学班393个。市区初中现有教学班205个,除回中初中班由20个增加到24个、六中由52个班增加到60个外,还需增加176个。规划新建中学2所,扩建中学2所。

(1)在一中原校址改建第七中学,规划规模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名。

(2)在新区新建第八中学,规划规模6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3000名。

(3)将原州区第四中学由现在的24个班增加到54个班,容纳学生2700名。

(4)将原州区第五中学初中部由现在的18个班扩建为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

(5)五原中学(第九中学)由现在的32个班增加到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弘文中学(第十中学),由现在的32个班增加到36个班,容纳学生1800名。

2、小学发展需求和规划

按照市区小学生发展趋势,预计在2015年,市区小学生将达到27600人左右,按照每班50人计算,需要552个班,市区小学现在班级为258个,还需增加294个班。规划改扩建小学5所,新建小学3所。

(1)扩建第四小学,由现在13个班扩建到24个班,容纳学生1200名。

(2)扩建西关小学,由现在的18个班扩建为36个班,容纳学生2400名,并更名为第十一小学。

(3)扩建东郊小学,由现在7个班扩建为48个班,容纳学生2400名,并更名为第十二小学。(4)在固原一中原址新建第十三小学,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5)在开发区新建第十四小学,规划规模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6)在北环路(市妇幼保健所附近)新建第十五小学,规划规模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7)在新区原明庄小学原址改建第十六小学,建设规模为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

(8)将原州区高红小学搬迁到固原市铁路小学,规划规模为36个教学班,容纳学生1800名。保留两校牌子,铁路小学教职工编制及人员调整到第一、第八小学。

3、幼儿园发展需求和规划

预计到2015年,市区适龄幼儿将达到14000人左右,需466个教学班。规划公办幼儿园189个教学班,民办幼儿园承担277个教学班。需迁建公办幼儿园4所、改建2所、新建8所。

(1)将市幼儿园迁建到固原一中原址,规划扩建规模为810人,更名为第一幼儿园。

(2)搬迁第二幼儿园,迁建到东关路(福利旅社原工商局地址),规划规模360人。

(3)第三幼儿园迁建到三小南边(新改建宋家巷小区),规划规模360人。

(4)原州区第一幼儿园搬迁到饮河小学,规划规模360人,更名为第四幼儿园,今年立项建设。

(5)在市幼儿园原址翻建第五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6)在新区新建第六幼儿园,规划规模720人。(7)在开发区新建第七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8)在新区新一中西南新建第八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9)在北塬东扩小区新建第九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10)在碧水兰亭附近新建第十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11)在气象局、职业技术学院附近新建第十一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2)在市房产局附近新建第十二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13)在北塬幸福家园对面(药材公司)新建第十三幼儿园,规划规模360人。

(14)在原州区高红小学原址改建第十四幼儿园,规划规模为180人。

同时,采取联合办园等办法,加强现有民办幼儿园管理和整改,民办幼儿园由原州区教育局审批,市教育局督导检查,确保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市区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2012年。结合市区及原州区人口变化及城镇化进程,相应调整学校容量,实施规划方案,对现有中小学位置和规模不恰当的情况进行调整,新建和扩建部分学校,分批分期实施。

新建七中、十三小、十四小、十五小以及第六、第八、第十三幼儿园;扩建四中、四小、十一小、十二小、十六小;迁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翻建第五幼儿园;改建第十四幼儿园。

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根据市区人口预测,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继续调整和完善现有中小学的布局,努力使市区教育布局趋于合理。

新建八中和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幼儿园,扩建五中;五原中学、弘文中学分别更名为第九中学、第十中学。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巩固发展阶段。远期中小学规划实施基本完成,全市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学校布局和规模,维持动态平衡。

附件:

1、固原市区初中现状表

2、固原市区小学现状表

3、固原市区幼儿园现状及布局

4、固原市区初中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5、固原市区小学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6、固原市区幼儿园2010-2015年布局规划表

第三篇: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索罗乡学区2009-2011中小学校

布局调整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平凉市崆峒区2009—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具体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学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尽快改善我学区学校校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从2009年起,用4年时间在开展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及学校现状

索罗乡学区共计七所完全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和三所幼儿园。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有56个教学班,中小学学生总计1700人。专任教师121名,其中本科26人,大专5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66.9%。历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共计3人。

二、开展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学区以推进“两基”攻坚、职教攻坚、危房改造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教育-1-

观念陈旧、办学模式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分散办学、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我们要从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教育布局调整的顺利完成。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为促进和谐陆川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校点布局调整原则

中小学布局调整始终坚持“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确保普及”、“坚持标准,确保达标”和“四

个集中”(高中向区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原则,处理好需求与调整、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按照到2013年重点建设1所寄宿制初中和寄宿制小学(寄宿率达到 50%)。届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校舍建设达标、配套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配置齐全、食宿条件明显改善、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的标准,彻底消除校舍不安全因素和办法效益低下的现象。

四、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还要注重以下几项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办好乡中心小学、村级完全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一批教学点。对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大建设和改造力度,尽快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对规划撤并但暂时不能撤并的学校要加强管理,在保证其办学条件、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不再新增基本建设投入。

2、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原则。

要综合考虑当地地理环境、人口变化、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等因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中小学校安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在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把校舍建设与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3、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原则。

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以集中办学为方向,综合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以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沿革的因素,制订布局调整规划,分步组织实施。具体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原则上低年级学生应就近入学。同时,要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避免出现由于调整撤并校点所造成学校班额过大、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全面紧张的问题;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暂不调整,先易后难进行撤并校点。

(三)布局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我学区布局调整目标:通过布局调整,使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撤并部分分散且布局不合理的村级教学点。具体目标规划:

小学规划

现有小学7所(西李小学、汝林小学、东白小学、张树小学、胡洼小学、庙后小学、姚王小学)。布局调整将改扩建张树小学、撤并胡洼小学、庙后小学,将新建校舍2500平方米,以及配套设施(设备)等等;总需资金400万元。

五、布局调整的分阶段实施

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面调查,摸清底数(2009年11月5日至

2010年11月15日)。重点摸清小学(教学点)的校舍、学生人数、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校舍情况、校园占地面积等情况。

第二阶段:科学安排,分步推进(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按照村级小学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对部分具备撤并条件教学点进行合理撤并。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对撤并(或准备撤并)教学点所并入的学校,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进行规划建设。先易后难,逐步分阶段撤并,对撤并条件成熟的先撤并。采用标准化建设、寄宿制示范学校先行,示范带动全面的方式。

第四篇: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摘 要: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农村各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基础教育努力实现的目标。近几年,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升,乌当区面临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城区范围不断扩大,现有学校的规模和等级不能适应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对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关键词: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均衡发展;贵阳市乌当区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城区人口的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区转移的趋势下,城市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中小学也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的同时不断萎缩,而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则面临严重负荷。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会上,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已经越发突出。因此应使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等级与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与区域间差距,实现社会、经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学的布局调整现状分析

2.1 盲目规划学校布局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适当撤并了一些规模过小的学校,同时新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在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在学校布局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许多问题,例如城镇学校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建设进程,造成学校规模和班额过大,学生就学机会和条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城镇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出现学校建设缺位或重复的现象。

2.2 农村学校萎缩,城镇学校班额过大

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在布局调整中的不确定性,很多地方不愿改善其办学条件,忽视小规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师配置,使得一些家长担心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不能保障教学质量而陆续将孩子转出,加速了这些学校“自然”消亡。很少有县、市、区提出适当保留教学点的措施。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优化策略

在满足本区域生均指标的前提下,片区内的规划教育资源在总量上应满足适龄人口与用地的平衡;通过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以及每千人学生数等技术指标确定区域办学规模。其次,要逐步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等措施,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招生压力较大的学校,要通过实施学区管理、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等措施,合理分流学生,按省定标准确定班额。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4.1 乌当区教育现状

4.1.1 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乌当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大,表现在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较为密集,而乡镇之间的中小学布局则相对稀疏。区域内校际之间发展部均衡,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近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其次,表现为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

4.1.2 学校布局及规模存在不合理

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学校的用地和规模将随之调整才能满足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尤其是水田、下坝等地区。2013年,乌当区新天一小学生达1749人,乌当二中2211人,乌当小学602人,乌当区实验小学1512人,这四所学校平均班额达50人,其中乌当区实验小学最高班额达60人。而地处城区及乡镇边缘地带的一些村小因生源稀缺造成不少校产闲置。如培鹅小学全校仅为14人。

4.1.3 办学条件与学校发展的不协调

在乌当区今后一个时期,人口的机械增长较快,使乌当部分地区的学校将面临紧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一些学校用地进行整合调整才能满足学校建设的需要,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需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增长来配置;另一方面,在是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村小适龄儿童减少,导致一部分学校生源变少,而另一部分中心镇学校生源覆盖半径变大,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办学条件与学校办学规模的不适应。

4.2 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策略

4.2.1 需求分析

乌当区2013年全区总人口数376920人,年平均递增1.66%。随着全区总人口的增长,适龄儿童人数也会随之增长,全区中小学校办学规模也相应变大。要适应这种必然发展,便要使办学条件随着人口增长趋势有所改善。

4.2.2 学校办学规模确定

全区现在校学生人数约18122人。预计到2018年,全区总人口为40.60万人,在校学生总人数约为29571人,根据小学、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0?O、25?O,结合增加学生人数,进行学校总用 地面积估算,确定新增用地面积。根据规划新增在校学生人数,结合中小学班额配置标准(其中,中学每班班额约为50人,小学每班班额约为45人),确定学校班级规模。

4.2.3 规划技术标准

关于学生千人指标的设置,主要参考《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乌当城区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70人/千人,中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45人/千人;高中入学率按85%计;乌当乡镇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55人/千人,初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30人/千人;高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20人/千人。

独立设置的小学最小规模12个班,规模不小于600人,地区年招生不足50人,原则上不再设置小学;城区或县政府所在地原则上不再设立12班独立小学,新建小学至少18班以上;独立设置的初中学校一般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完中一般应达到24个班,规模不小于1200人。老城区近期小学不超过50人/班,中学不超过55人/班。结语

总体来说,本文主要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目的,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以及乌当区农村中小学存在问题分析,并进行布局调整的策略说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乌当区中小学建设规划,2014-2018.[2] 赵素文.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发展与研究,2009(12).[3] 教育部.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05.

第五篇: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一、2002年学校布局及学生、教师数

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69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制学校1所,民办初中1所,县重点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12所,完全小学62所,初小170所,民办小学1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7023人,其中:普通高中1913人,职中500人,初中6594人,小学16094人,儿童育智学校6人,幼儿园及学前班1916人。有教职工1615人,其中:普通中学446人,职中51人,小学996人,幼儿园118人,儿童育智学校4人。

二、2005年学校布局及学生、老师数

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15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2所,民办初级中学1所,县重点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9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17所,民办小学3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2631人,其中:高中3238人,职中290人,初中7906人,小学9735人,儿童育智学校7人,幼儿园及学前班1455人。共有教职工1552人,其中:普通中学709人,小学686人,儿童育智学校10人,幼儿园147人。

下载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

    2011年王人镇布局调整方案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办学水平,缩小城乡规模差别,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平安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五篇]

    本报讯 (记者张磊)王健林在发布会上提出了3+N的计划之后,韦迪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王董事长提到的这个3+N的设计我听着非常高兴,我们有这个自信,用好社会支持的资金。”同时,也......

    关于《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草案)》有关情况的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草案)》有关情况的报告 发表时间 : 2008-3-25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2007年10月29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 来源:黄政办发〔2011〕27号【摘要】 《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配置......

    张庄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五篇范文)

    张庄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方案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依据《河南省中小学办学标准》,在我乡近年来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一定成绩的......

    徐集镇中小学现状及布局调整规划建设方案

    徐集镇中小学现状及布局调整规划建设方案 (2008-2020年)徐集镇共有72个行政村,总人口59684人,土地90平方公里。 中小学现状: 镇一中: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8人。 镇二中:14个教学班......

    中小学布局调整信息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调查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本次审计调查按照“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检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校点,而是在于优化校点布局,调整的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和公平接受教育。 布局调整的再审视再出发 《 中国教育报 》 2012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