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望谟县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

时间:2019-05-14 09: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望谟县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望谟县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

第一篇:贵州省望谟县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

贵州省望谟县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

(草案)

(2011—2015年)

望谟乡郊纳乡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八月

目 录

序言...............................................1 一、基本情况.....................................1

1、地理位臵........................................1

2、地质地貌........................................1 3 气候............................................1

4、水文............................................1

5、土地资源........................................1

6、生态环境状况....................................2

7、社会经济发展情况................................2

8、人口构成........................................2

9、贫困原因分析....................................2

二、总体要求.......................................3

三、总体目标.......................................3

四、主要任务.......................................4

五、重点工作.......................................4

(一)全面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4

(二)科学规,抓好小城镇美化、亮化工程..............5

(三)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5

六、编制依据.......................................6

七、规划期限.......................................6

八、规划项目范围..................................6

九、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6

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8

(一)总投资估算..................................8

(二)按项目投资概算.............................10

十一、市场分析与效益评价..........................10

(一)经济效益...................................10

(二)社会效益...................................11

(三)生态效益...................................11

十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措施.....................12

(一)建设特色农业乡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13

(三)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4

十三、保障措施...................................15

(一)组织保障...................................15

(二)政策保障...................................15

(三)资金保障...................................16

(四)制度保障...................................16

(五)技术保障...................................17

(六)实行“十二五”规划项目管理.................17 建 议

………………………………………………………...21 2

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郊纳乡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臵

郊纳乡位于望谟县东北角,距县城58公里,东、西、南面分别与本县的新屯镇,乐旺镇,打易镇相邻,北面与紫云县的大云乡、猴场镇接壤,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是郊纳乡地貌的主要特征。总面积113.2平方公里。

2、地质地貌

郊纳乡地势较高,坡度在均25度以上,地貌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海拔800-1500米之间。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3、气候

郊纳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070米,年平均气温18℃左右,日照时间长,干湿季不甚明显,无霜期长,降雨分布均匀,雨季开始较早,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冰雹,倒春寒。

4、水文

有5条河流从本乡境内通过,河流急、且流量大,沿河水田面积少,河流利用率低。

5、土地资源

全乡国土面积113.2平方公里,人均占有8.93亩,耕地面积28977亩,人均占有耕地1.35亩(其中稻田5499亩,人均占有耕田0.30亩,旱地23478亩,人均占有耕地1.05亩),有林面积90384亩,其中经济林面积15300亩,用材林面积68184亩,荒山荒坡面积117871.5亩,不可用土地面积3465亩;退耕还林面积8177.6亩;受益农户949户,全乡森林覆盖率56%。

6、生态环境状况

全乡林地面积较多,森林覆盖率达56%以上。被称为“全国植树造林百佳乡”,乡内山绿水清。但在近两年来,由于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沿河一带生态环境被破坏得非常严重。

7、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上半全乡生产总值(GDP)为323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现有贫困人口5332人,占总人口的28.9%,大部分贫困人口都居住在环境较为恶劣的深山区。

8、人口构成

全乡辖23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171个自然寨3671户19007人,其中,农业人口18755人,占98.67%,劳动力为10499人,现有贫困总户数1012户;贫困人口5061人。居住着汉、苗、布依、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890人,占总人口的53.2%。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3000人次以上。

9、贫困原因分析

郊纳乡在望谟县来说,既不是西北角,也不靠麻山地区,不沾南环经济走廊和龙滩电站建设的边,更不是桉树发展建设乡镇。是

望谟县经济发展的一个边缘带,无论在何种角度上,都得不到政策和项目上的倾斜,项目和资金投入极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极为缓慢。虽然在近两年来,全乡通村公路率已达到了100%,但通组公路率仍然还较低,仅为78%,还需要一定的项目和资金才能解决郊纳乡所有群众的行路难问题。而郊纳乡由于地处边远,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更为落后,思想意识低,科技进不去,人居环境条件差。为改变我乡各种贫困状况,加快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乡将利用好“十二五”规划发展期间,大力发展种养业,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立社会公益事业,解决学生上学难和看病难问题;改善生态建设,使人居环境得到美化;实施农民实用技能培训,让科技进村入户。

二、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抢抓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各种优惠政策、上级扶持和对口帮扶的机遇,突出“四基”,加强社会发展、对外开放、民主法制建设、廉政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力实施“三产强乡、科教兴乡、生态立乡”三大战略,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努力增加综合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动全乡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郊纳历史性跨越而努力。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

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按照中央、省、州、县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安排和部署,结合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正视困难,化解矛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着重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我乡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结合本乡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四、主要任务:

(一)增强经济实力。加快早熟蔬菜、油菜、油茶、核桃种植和黑山羊、商品猪、本地鸡养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加强阳光和雨露工程,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所有行政村的油路路建设、通组公路、人畜饮水、灌溉水渠等工程建设;小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健全社会事业。加强医疗卫生建设,提高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搞好教学点建设,抓好教育资源整合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臵;加快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郊纳。

五、重点工作:

(一)全面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1、优化传统农业结构,加大品种改造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蔬菜、油菜、油茶等高效经济作物。

2、突破性发展畜牧业,以我乡现有关寨村黑山羊为依托,全力抓好商品猪、本地鸡畜牧业养殖。

3、拓宽增收门路。按照“人人都有来钱路,家家都有小金库” 的思路,引导农民跳出农门,外出务工,拓展致富空间。全乡年新增输出劳力500人以上。

4、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二)、科学规划,抓好小城镇美化亮化工程。

1、全力抓好境内公路沿线建设规划。

2、全力抓好集贸市场建设。

3、全力抓好扁坪、郊纳街道绿化、亮化工程。

4、全力抓好扁坪、郊纳集镇供水工程。

(三)、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推进教育社会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校,激活校内竞争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调整办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建成完善的寄宿制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达到学生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升学率90%以上。

2、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要达到95%以上。农民健康指标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3、巩固和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年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07以内,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增加就业为目的,用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吸引外出务工者优秀人才会乡办企业。

5、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和谐社会。完善“信访调

解、接访”制度,规范信访秩序,让群众知道,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只有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农民收入才能增加。

六、编制依据

1、省、州相关“十二五”规划文件精神。

2、《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望府发[2010]37号)。

3、《郊纳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郊府发„2010‟25号)

七、规划期限

2011年—2015年,年度时间从2011的1月1日至2015年的12月31日。

八、规划项目范围

(1)产业发展项目,包括种植和养殖业。(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城镇建设项目。(4)社会事业项目。(5)生态建设项目。(6)其他项目。

目前我乡“十二五”规划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次是修建通村油路、通组公路、和农田灌溉水渠等;再次城镇建设项目;四是是社会事业发展项目;五是生态建设项目;六是其它项目。

九、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1、产业发产类

2011年至2015年(1)产业发展规划

油茶种植。在该村原有油茶的基础上,加大种植面积,以形成较大的油茶种植规模,覆盖油停、懂闹、鸭龙、郊纳、铁炉、冗岩、6个村共590户3100人,种植面积分别分1000亩、1500亩、1500亩、1000亩、2000亩、2000亩。

早熟蔬菜种植。覆盖鸭龙、油停、转角塘、懂闹、大课六、八步、关寨七个村614户3159人,分别种植4000亩、2500亩、3000亩、2000亩、2000亩、3000亩、2000亩。

油菜种植。覆盖坪洋和冗岩2个村236户1231人,种植面积分别是4000亩和4000亩。

黑山羊养殖。在鸭龙村麻山坡养殖黑山羊500只和关寨村500只,共100户513人。

商品猪养殖。覆盖油停、郊纳两个村,各4000头,受益农户80户441人。

本地鸡养殖。在鸭龙村养殖10000只,受益农户5户31人。

2、基础设施建设。

通乡油路:覆盖全乡23个行政村,到2015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受益全乡3671户19007人。

通组公路:通组公路建设有铁炉村大寨组、懂闹村罗家弯组、草坪里薅庆组、油停至草坪和利冲至乐旺下利冲组,分别为3.5公里、3公里、3.5公里、4公里、3公里。

防洪工程:分别在油停、扁坪、纳怀、打朋、岩脚、坪洋修建防洪堤,分别为3000米、2000米、2000米、1000米、1000米1000米。受益农户788户4008人。

人饮工程:利用5年时间解决全乡未修建人畜饮水工程的所有自然村寨。

灌溉工程:在鸭龙村、大课六村、坪洋村、八步村、油停村、转角塘村、草坪村、关寨村、郊纳村、铁炉村、纳怀村、高寨村、打朋村新建三面光灌溉水渠各4500米、2500米、2800米、2500米、4000米、1500米、3500米、4000米、2500米、3000米、1500米、2500米、4000米、3000米、3000米和3500米。

3、集镇建设项目

分别在扁坪和郊纳建设硬化市场8800平方米和9000平方米;路灯各40盏、集镇安全饮水工程和街道绿化建设等。

4、社会事业建设

在扁坪村(乡政府所在地)修建一所幼儿园,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在草坪村建一所村级卫生室,解决幼儿入学难和群众看病难问题。

5、生态建设项目

在扁坪洋建设沼气池50口,受益农户50户259人。

6、其他项目

2011年至2015年培训农民实用技术2000人。

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围绕以早熟蔬菜、油菜、油茶为主的种植业,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主辅分明,突出重点,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逐步构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本门路。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

(一)总投资估算

规划2011年-2015年总投资14086.6万元。其中:产业发产项目1710万元。占总投资12.14%;基础设施项目9045万元,占总投资64.21%;集镇建设项目2949.6,占总投资20.94%;社会事业类项目98万元,占总投资0.70%;生态建设类项目280万元,占总投资1.99%;其它项目4万元,占总投资0.02%。

1、按年度分

2011年总投资986.4万元,占7.00%; 2012年总投资2123.6万元,占15.06%; 2013年总投资1692.8万元,占12.02%; 2014年总投资518.8万元,占3.68%; 2015年总投资511万元,占3.63%;2011-2012年实施油路项目1980万元,占14.06%;2012-2013年实施油路项目1890万元,占13.42%; 2013-2014年实施油路项目1680万元,占11.93%; 2014-2015年实施油路项目1650万元,占11.72%;

2011-2015年实施都实施的种、养业项目1054万元,占7.48%。

2、按产业投入类别分

(1)产业发产类:总投资1710万元,其中早熟蔬菜种植555万元,油菜种植240万元,油茶种植360万元,核桃种植260万元,黑山羊养殖40万元,商品猪养殖240万元,本地鸡养殖15万元。

(2)基础设施类:总投资9045万元,其中通村油路建设7200万元,通组公路建设102万元,防洪堤建设100万元,灌溉水渠建设438万元,人畜饮水工程建设1160万元。

(3)集镇建设类:总投资2949.6万元,其中扁坪市场建设1593.6万元;郊纳市场建设1356万元。

(4)社会事业类:总投资98万元,其中郊纳乡幼儿园建设90万元,草坪村村级卫生室8万元。

(5)生态建设类:总投资280万元,覆盖全乡村。

(6)其他类:总投资4万元,郊纳乡农民技能培训4万元。

(二)按项目投资概算

1、产业发展类项目。

(1)早熟蔬菜种植,(2)本地油菜种植,(3)优质油茶种植,(4)核桃种植,(5)黑山羊、商品猪、本地鸡养殖。

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通村油路建设(2)通组公路建设;(3)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①、安全饮水工程;②、农田水利工程。③防洪堤建设

3、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建设郊纳乡幼儿园一所,村级卫生室一所。

4、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项目

修建沼气池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等。

5、其它项目

做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6、未列入本规划投资概算的建设项目

十一、市场分析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为郊纳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现有人口及计生部门提供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数据计算。

(一)经济效益

1、种植业收入

(1)早熟蔬菜种植:种植18500亩,5年每年种植3700亩,平均每年增加收入296万元。年人均加收入156元,缓解当地农民临时经济困难问题。

(2)油茶种植:种植9000亩,投资回收期8年,经济效益显著,可带动项目区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2)油菜种植:5年种植8000亩,每年可增加收入80万元。

(3)基础设施建设:通村油路、通组公路的修建,人饮、水利工程的建设,都给群众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减少人工的成本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建设集镇市场建设:构建市场整洁、建设美好市场环境。(5)社会事业建设:解决幼儿上学校和消除“小病不出村”的难题。

(6)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7)其它项目建设:预计输出800人,因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的人员,其工作岗位相对稳定,按每人每年创收6000元计,到2015年创收,人均增收608元;

(二)社会效益

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农民群众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无劳力、人多地少、地力差、少致富项目等致贫原因,使他们依靠项目,发挥他们的自我创造力,使郊纳乡的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公益事业水平明显提高,为郊纳乡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实现整村推进目标,达到脱贫致富目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三)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郊纳乡的生态环境加以治理和改善,造林工程会对水土流失有很好的防范和保护作用,新增

林地8000亩,按80%的保存率计算,保存面积640亩,新增森林覆盖率15.29%。有效地改善了该村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措施

(一)建设特色农业乡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全乡上下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农业发展布局上,以早熟蔬菜、油菜、油茶、核桃为主体,辅这商品猪、黑山羊、本地鸡其它产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同时,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2、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乡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乡、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乡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对核桃、油茶产业进行技术培训。

3、加大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应用沼气,到2015年,沼气普及率达98%以上。在全乡开展污染现状调查,防止化肥、农药、废水等造成污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

村容村貌。同时,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使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设一批生态型村庄。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农村公路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油路和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热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投入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公路建设正常运行。到2015年,全乡基本实现乡村公路全部泥青路,村组公路50%以上水泥路,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2、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溉、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乡100%的农户安全卫生用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全面修复联合水沟和水毁工程,搞好河道堤防整治和抗旱水源工程。

3、加快村庄集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认真做好全乡村发源地体系规划,以扁坪、郊纳为交易中心市场,各村设臵一个中心点。到2015年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三)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力度,力争到2015年,开通有线电视农户占总数50%以上;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建设,村村实现宽带上网,农户网率达20%以上。

2、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托幼、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实”成果,全乡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5%和97%;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15年,乡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乡有50%在上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组有科技文化中心户。深入开展农民健身动力场所,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以健身为主的各类农民健身活动,以丰富农民文化教育体育为活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3、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的医疗水平,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具备助理医师以上执行资格,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控制传染病,传染病疫情网络10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无能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农村脏、乱、差等不良卫生习惯,营造很好的卫生环境。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国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4、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来,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

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十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统一领导。郊纳乡党委、乡人民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并由分管项目副乡长长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抓此项工作。出台“七定”责任制,即定目标、定任务、定职责、定措施、定人员、定效果、定奖惩。在建立健全责任目标、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具体由组织部门牵头,有部门参加,进行检查督促、考评考核,提出奖惩方案,认真落实,坚决兑现。

2、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管理体系。

3、成立各村项目实施管委会,负责全村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项目实施管委会必须通过村民选举,要有各种类型的群众代表加入。项目实施管委会下设实施小组、技术小组,验收小组、监督小组、治安小组,后续管护小组。

4、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组建相关村级行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在村执行小组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后续服务工作。

(二)政策保障

1、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郊纳乡发展。对郊纳乡“十二五”规划作出了专门安排,要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好优惠政策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2、法律保障。规划项目涉及的部门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配

套,如《森林法》、《水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教育法》、《计划生育法》等法规,给本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要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干部政策法律群众意识,依靠政策和法律自觉管理、发展自身,增收脱贫。

3、利用民族自治县的政策优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机关干部尤其是专业技术干部带薪到农村特别是重点扶贫村参与、从事农业产业发展项目。

(三)资金保障

1、中央各部委、省直各厅局、地直各办局对郊纳乡的建设投入。上级各有关部门对郊纳乡的产业规划工作十分关心,多次到第一线开展项目调研,并安排了相应建设资金,使规划项目资金投入有了保障。

乡成立“试点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牵头,遵循“十二五”规划理念,按照“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条件,引进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能力培训和资金支持,发展二、三产业,拓宽贫困户脱贫门路。

(四)制度保障

1、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豆腐渣”工程。

2、严格资金管理制度。为使国家投入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真正发挥效益。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二是建立专户专人管理,防止挪作它用;三是严格保障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避免领导干扰;四是对验收不合格一律不予验收兑现。

3、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4、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

5、建立群众监督制度。一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所有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过程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三是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四是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受管护。

(五)技术保障

1、本规划涉及的项目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严,各业务主管部门都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并提供服务支撑,使项目的实施有了技术质量保障。

2、由于我乡人才缺乏,将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聘请专家学者到当地进行就地指导。

3、在本规划实施期间,郊纳乡将有计划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课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规划有足够的人才保障。

(六)实行“十二五”规划项目管理

1、根据村组提出的项目需求,拟定村组详细的、符合村民意愿的项目规划,根据项目之间的制约关系,拟定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2、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拟定招标范围,项目村有能力组织农户自行实施的,可以不进行招标;对必须对外招投标的项目,严格按规定程序实行招投标,村执行小组对中标单位实施质量监督;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中。

3、对村内自建项目,视工程内容及技术要求分工种方式实施;一是由村工程队独立完成,二是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完成;三是工程队和村民共同完成。

4、到户项目规划,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贫困优先、公开公平公正、群众自愿、全局平衡的项目安排原则。明确项目户的实施责任,谁积极、勤劳、肯学、有本事、遵纪守法、谁项目效益好就优先、大力扶持谁,建立项目扶持的进入退出机制。在资金、物资的使用管理上,采用以物投放的方法,开展群众监督,确保分配公平,防止物资流失。资金物资投入及使用管理由村项目实施管理小组控制,村项目监督管理小组监督。

5、为确保资金与技术的有效结合,项目需落实技术服务资金,并以合同的方式落实项目技术的配套服务。技术服务的落实,由乡项目领导小组协调,乡项目办具体牵头,乡领导具体落实。

6、项目启动前,在乡项目办公室指导下,由郊纳乡协调指导村两委及实施小组、监管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根据规划的项目建设内容,按照各项目设计目标及技术标准,制定每个项目的具体管理办法、奖罚制度、操作步骤等。同时,按照各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职责、义务和权利。对各个成员按分管的具体项目,提出具体要求及其要达到的管理效果,明确项目执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在乡项目办公室指导下,由项目监管小组根据项目实施小组每季度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对照季度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及细则要求,检查完成工程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物资分配及到位情况(到户或到工程)。此外,项目监管小组平时也将随时检查施工的进展及质量,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实施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提出;针对发现的重大问题,监管小组应及时向村项目

实施管委会和上级管理机构反映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8、监管小组每季度向村民公示一次本季度项目资金、物资的到位、分配及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情况,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要求,以增加项目实施管理的透明度;每半年上报一次项目监测报表及存在问题的报告,反映项目实施进展的真实情况及各效益指标的变化情况,为项目目标的实现和项目总体验收评价奠定基础。

9、技术服务小组负责项目的技术支撑工作,切实抓好项目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10、由项目资助单位聘请有关专家,对项目年度执行情况组织村民采用参与的方法,开展项目半年度监测评估,考核各级项目管理机构的能力及服务情况、项目计划完成的进度及质量、村民对实施项目的满意程度及存在的问题等等。

11、由乡项目办公室及村项目领导小组协调相关业务局,组织项目实施小组、项目监管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共同参加。按照每个项目设计目标及实施方案(或施工设计)要求,分别对每个项目组织验收。待项目全面完成后,及时整理完善项目的有关材料,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完成项目总体验收,并进行每个项目的效益分析评价。

12、项目实施及后续管理

各村两委及村级项目管委会、项目实施、监管及技术服务小组在项目投入初期,要做好项目投资管理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项目启动后,村项目管委会及时召集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管小组成员及全体村民分别开会研究各类项目的后续管理办法;并适时组织落实,以延长项目工程的使用寿命,确保工程能持续发挥作用。

在项目实施中,根据该村的特点及项目建设情况,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部分村民形成生产联合,逐步形成专业协会,增强村民的辅助发展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开发项目实施后,村两委及村级项目管委会及技术服务机构尽可能搜集准确的市场销售信息,及时召集相关会议,讨论农产品销售方案,并力争组建专门机构或实体,为村民提供销售服务,解决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并以销售促进生产,逐步形成本村的产业特色。

项目竣工后,组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提出后续管护制度和措施,并订立村规民约,保障项目效益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建 议

一、本规划项目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和群众参与确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批复。

二、本规划所需建设内容多,资金量大,地方无法解决,建议中央及各部门帮助解决资金投入。

三、本规划项目涉及的内容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科学性强,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派出专家,参与指导。

四、本规划部分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偏低,实施难度较大,建议适度提高补助投入标准。

附件:

1、郊纳乡“十二五“专项规划项目计划表

2、郊纳乡“十二五“专项规划项目计划汇总表

第二篇: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1〕1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概述

“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兴产业重点实施“44321”工程。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打造新材料、生物与医药、民用航空、先进制造业四个产业基地;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力争在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整机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两个方面取得突破;构建一个以贵阳为核心,遵义、安顺为结点的新兴产业带。重点围绕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八大产业实施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预计将实施重点项目246项,投资365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实施项目48项,总投资57.4亿元;先进制造业实施项目87项,总投资98.1亿元;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项目26项,总投资17.6亿元;生物与医药产业实施项目20项,总投资15.5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实施项目25项,总投资23.7亿元;新能源产业实施项目23项,总投资124.1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项目9项,总投资26.4亿元;现代服务业实施项目8项,总投资2.4亿元。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5%。形成产业链长、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兴产业格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初步把我省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010年有关统计数据以省统计局发布的最终统计数据为准。

二、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器材等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取得较快进展。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十一五”前四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0%和14.2%。2009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273.9亿元、9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13.7%,实现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2010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可达310亿元。二是新兴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建成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创新亮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项目和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现代服务业等为内容的新兴产业基础。三是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我省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3个,覆盖了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现代服务等重要领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初步形成了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新兴产业布局呈现集聚态势。我省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和安顺地区。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遵义材料特色产业带、毕节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阳高新区东风医药园、息烽扎佐医药园、清镇医药园和龙里医药园等为依托,集中了全省90%的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但是,我省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总体规模较小,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例仅为0.4%;科技投入不足,2009年全省科研和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4%,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终端、成套产品不多,掌握的核心技术较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产品的简单加工和组装活动,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引导和激励、保障机制,产业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机制和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健全和优化,投入机制有待创新,风险投资和担保机制不完善;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低,高新技术园区(基地)建设规划、运行机制体制、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园区(基地)内产业结构不配套,尚未形成以骨干龙头企业为核心,众多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影响了具有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我省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将新兴产业列为我省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大环境下,新兴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产业整合,加快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与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新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5%,到2015年达到5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左右。新兴产业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支撑引领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初步把我省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达到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以上。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达35%以上,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30%以上。在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军民两用技术互为转化,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到2015年,形成一批产业链长、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与医药、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占新兴产业总产值70%以上,成为新兴产业的主体;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实施“44321”工程。一是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二是全力打造以新型合金材料、新型改性聚合物、精细化工产品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和民族药业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整机及飞机零部件研发生产为重点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汽车电子产品、新型农业机械、数控机床、工程机械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等四个基地;三是积极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四是力争在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整机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五是围绕“黔中经济区”建设,依托产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构建以贵阳为核心,遵义、安顺为结点的一个新兴产业带。

(一)新材料产业。

做大做强以电子级磷酸、高纯海绵钛、钛合金、高性能铝合金、高品质特殊钢、高纯电解锰等产品为重点的材料工业;以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开发为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在金属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聚合物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形成产业化。

1.金属及合金材料。

优先发展钢、铝、钛、锰、镁及其合金材料,立足于省内铝、钛、钢铁等金属矿产资源和已有产业技术基础,加强高性能合金及其制造工艺关键技术、新型金属粉体材料等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促进系列产品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重点项目:

(1)高速重载列车关键材料和制品研发及产业化。依托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集团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等实施高速重载列车关键材料和制品研发及产业化,实现200—300Km/h以上高速列车、120Km/h货运重载列车车轴用钢EA4T钢、弹簧制品等三大产品国产化。形成车轴用钢20000吨/年,弹簧钢8000吨/年,弹簧制品10000组(套)/年的生产能力。

(2)钛产业化、钛材深加工。依托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实施海绵钛、钛材深加工、电子级高纯钛、高钛铁产业化开发,实现海绵钛氯化、精制、还蒸、镁电解、破碎包装及相关辅助系统等全流程配置。形成板材5000吨/年、管材3000吨/年、棒材2000吨/年、电子级高纯钛1000吨/年、高钛铁1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3)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开发。依托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贵州大学等实施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开发。重点开发耐热高强韧铝合金系列材料和新型钢铁热浸镀用铝合金材料等,形成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制品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2.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发展电子级磷酸产品等为代表的精细磷化工产品。依托省内铝钒土、重晶石、石英等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以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贵阳宝源阳光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加强超微细粉体材料、陶瓷材料、耐火材料、隔热材料、高纯非金属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行业升级换代,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的竞争力。

重点项目:

(1)太阳能级多晶硅开发。依托贵阳宝源阳光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太阳能级多晶硅开发,形成太阳能级多晶硅3000吨/年的生产能力。

(2)电子级磷酸产业化开发。依托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等单位实施电子级红磷产业化开发,生产出满足国内IC行业要求的电子级红磷掺杂剂,填补国内无法生产6N级红磷的空白。形成电子级红磷5000吨/年的生产能力。

(3)高强低密陶粒支撑剂产业化。依托贵州鑫益能陶粒支撑剂有限公司、贵州大学实施高强低密陶粒支撑剂产业化开发,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生产出能满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需求的新型高强低密陶粒支撑剂,形成陶粒支撑剂3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3.聚合物材料。

主要结合我省资源、产业基础和领域发展趋势,发展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改性材料,突破无卤阻燃技术、微孔发泡技术、复合共混改性技术及成型加工新技术,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领域方面加强研发与成果转化,引领和支持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重点项目:

(1)反渗透膜国产化开发。依托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反渗透膜国产化开发,形成反渗透膜900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

(2)超滤膜、纳滤膜开发。依托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纳滤膜开发,形成超滤膜90万平方米/年、纳滤膜34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

(二)先进制造业。

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通用飞机、无人机、教练机、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等先进制造产业,重点培育特种矿用设备、农业机械、石油及冶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产品。同时,以基础零部件、高性能材料和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提高零部件、中间材料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大型成套设备和终端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能力,推进产业化进程。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良性互动,着力促进装备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1.民用航空。

以中型涡桨多用途飞机制造为龙头,形成从原材料、零部件、附件到飞机整机研发生产全价值链的民用航空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安顺市民用航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通用飞机和飞机零部件、发动机、转包生产、大型铸锻件、精密铸造、机载设备制造、复合材料生产、民用飞机维修及制造等。

重点项目:

(1)30座级涡桨多用途飞机。实施30座级涡桨多用途飞机的研发,完成30座级涡桨多用途飞机的研制、试飞,取证。形成20架/年的生产能力。

(2)钻石DA42螺旋桨轻型飞机。引进钻石DA42螺旋桨轻型飞机生产线及技术,实现批量生产,积极支持省内企业开展相关配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3)通用飞机复合材料生产。重点建设复合材料生产制造中心和复合材料结构寿命实验室。初步完成复合材料加工中心建设,满足批量生产需要。研究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特性,为适航认证提供有效依据。

(4)飞机零部件产业化。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部分在黔企业、中国江南航天集团、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实施飞机零部件产业化,满足民用航空对飞机零部件的需求。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叶片、航空液压件、航空盘、环形锻件、航空连接件、飞机短舱及机翼铰链肋组件、航空紧固件等产品。

(5)低空风切变激光探测系统产业化。依托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低空风切变激光探测系统产业化,满足民用航空对风切变激光探测系统的需求。

2.民用无人机。

主要发展用于国家测绘、应急救援、森林巡查、遥感、交通巡视、航拍等的民用无人机,建成国内主要的民用无人机研发制造、试飞、试验和培训基地,形成系列化发展,占领国内民用市场,实现外贸出口,形成22架/年的生产能力。

3.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重点打造毕节载货汽车、遵义微型汽车、贵阳专用车及客车3个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电动车电控系统、散热系统、密封系统等研发及产业化,初步形成现代化汽车工业产业集群。

重点项目:

(1)重型载货汽车产业化。依托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实施重型载货汽车产业化,解决动力、排放、结构、工艺、乘坐舒适性等技术问题。形成重型载货汽车2万辆/年的生产能力。

(2)高端环卫垃圾车及其系列产品。依托云马飞机制造厂研发环卫垃圾车,主要发展轻、中、重各型压缩式垃圾车、洒水车、高压冲洗车、吸粪车、摇臂式垃圾车、纯电动垃圾收运车等品种,推动日处理垃圾15吨、60吨、400吨等各类型的垃圾收集压缩中转地面站产业化。

(3)新型汽车缓速器产业化。以中国振华集团久达机械厂为实施主体,建立研发实验室、缓速器生产装配线、检测实验室,形成液阻式缓速器20万台/年的生产能力。

(4)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依托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江南航天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部分在黔企业、遵义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实施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信息电子技术与汽车工业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系统控制、ATM、传感器、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气囊、车载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汽车电子产品,使之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4.工程机械及零部件。

围绕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高速液压挖掘机、特种工程机械、全地形工程抢险车、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装备、采矿扒斗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及其关键液压件、控制系统等配套产品。重点支持变速自动控制、工程机械电子监测与诊断技术、工程机械散热系统、汽车电器开关系统、高效液压系统集成、节能液压泵/马达开发、驱动行走系统、液压件精密铸造等关键技术开发,提高工程机械成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实施能力,提高成套设备、高端产品、首台套产品比例。

重点项目:

(1)混合动力挖掘机研发。依托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实施以油电混合驱动为燃料的混合动力挖掘机研发。形成JYL621H混合动力挖掘机50台/年的生产能力。

(2)液压挖掘机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产业化。依托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长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实施20—30吨液压挖掘机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产业化。

(3)移动式破碎工作站研发及产业化。依托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移动式破碎机开发及产业化。开发轮胎式移动破碎工作站、履带式移动破碎工作站,满足各行业对移动式破碎设备的需求。形成移动式破碎机20台/年的生产能力。

(4)特种工程机械产业化。依托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搬迁工程,实施全地形履带式工程抢险车、高速工程车等特种工程机械产业化。形成各类高效环保节能型特种工程机械2500台/年的生产能力。

5.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

主要发展高端大型数控机床、高端数控轧辊磨床、定梁式数控龙门镗铣床、加工钢轨数控龙门铣床、框架移动式数控龙门镗铣床、五面体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专用机床,重点支持大型(重型、多轴)数控机床整机集成、高端开放式数控系统集成应用、高速加工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可重组制造系统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集成创新,开发高精度磨头及大扭矩A/B摆铣头等功能部件。

重点项目:

(1)数控磨床产业化。依托险峰机床厂搬迁工程,实施数控磨床产业化。重点开发数控轧辊磨床、数控外圆磨床、大重型磨车铣多功能复合数控机床等的产业化,形成各类数控磨床1200台/年的生产能力。

(2)重型数控镗铣床产业化。依托都匀贵航东方机床有限公司开发重型数控镗铣床。重点实现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定梁式龙门镗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的产业化,形成各类重型数控机床1000台/年的生产能力。

(3)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开发。依托险峰机床厂、都匀贵航东方机床有限公司等实施开发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重点开发高精度磨头产品及A/B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

6.现代农业装备。

重点开展大型自动化棉花收获机、甘蔗收割机、山地农业机械等现代农机装备研制与产业化。重点支持农机适应性设计制造、精量采收技术、底盘设计制造、作业机构模块化设计、动力系统匹配设计、关键部件专用制造工艺与检测等技术研发。

重点项目:

(1)大型自动化棉花收获机。依托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大型五行自走式棉花收获机升级与产业化,通过数字化设计、动力系统匹配等技术手段,提升现有装备技术水平,形成大型采棉机3亿元/年产值规 模。

(2)山地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模块化设备研发与产业化。依托贵州航空工业企业、省山地农机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山地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模块化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面向山地环境的水稻收割机产业化。

(3)甘蔗联合收割机。依托贵州云马飞机制造厂,开展甘蔗收割机关键技术研发,实现甘蔗联合收割机产业化。

7.能矿机械及特色装备。

重点发展掘进机、小带宽大倾角带转弯输送机、中大型带式输送机与刮板输送机、矿井液压支护装备、数控矿井提升机、煤气层开采钻机、金属拉拔设备、铁路货车、石油打捞工具、高低压舱系列产品、大型铝工业设备等特色装备。重点支持“大、特、专、高、精”专用设备共性技术研发,在基础件、系统功能件相关技术基础上,提升各类专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水平。

重点项目:

(1)矿山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依托贵州贵航能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贵州高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展新型能矿机械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旋挖钻机、掘进机、矿井提升机、液压支架、下运大倾角防滚滑带式输送机等矿山装备产业化能力。(2)新型特种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依托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公司、贵州建新南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中、高能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玻璃涂复生产线(光伏产品)、高低压氧仓、金属拉拔装备、石油工业配套装备、大型铝工业装备等研发与产业化。

(三)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家电与集成电路产业。推动“三网融合”,启动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继续做大做强贵阳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贵阳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化基地、小河—孟关家用视听和电子仪器、设备及电子装备制造产业带,积极发展遵义消费类电子、电子设备产业聚集区,形成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体系。

1.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组件。

主要发展片式钽电容器、超大容量钽电容器、陶瓷贴片器件、片式电阻器、高性能热敏元件、射频片式共振滤波器、微型继电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重点支持我省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向小型化、片式化、模块化、高频化、节能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重点项目:

(1)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依托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片式元器件、钽电容器、恒流二极管、薄膜电阻器、光通信产品、高精度传感器等先进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电子组件产业化。依托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江南航天集团等开展多功能组合精密电子连接器、玻璃烧结密 封耐极端环境继电器、高寿命电子开关等元器件研发与产业化。

2.物联网与信息家电。

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软件外包、数字内容加工处理与服务;启动云计算、3G和三网融合、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试点。

重点实施LCD及LED模组产业化、增强型网络电视一体机、网络电视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加快打造小河—孟关家用视听和电子仪器设备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项目:

(1)物联网关键技术与系统开发。以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贵阳朗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为实施主体,开展物联网关键与配套技术与系统研发,推进以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设备、条形码识别、信息防伪、手持终端系统开发为重点的产业 化。

(2)平板电视、网络电视一体机与移动电视产业化。依托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等,开展LCD、LED模组、平板电视、网络电视一体机与移动电视研发与产业化。

(四)生物与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以贵州特色苗药为主的民族药、中药现代制剂、道地中药材、绿色生物保健品以及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化学药物开发,加快推进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加快开发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生物填料等产品。积极研发一批重要生物技术、产品和标准,推进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加强血液制品及生物检测试剂等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支持人血白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新产品产业化。

重点项目:

(1)中药新品种开发。依托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中药创新品种研究及产业化,以我省地产药材为原料,在心脑血管、肿瘤、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等方面研制高水平现代中药5—8个,获得临床批件2—3个,新药证书1—2个,形成5亿元/年产值规模。

(2)血液制品开发。依托贵阳黔峰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实施血液制品开发,开发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形成人血白蛋白200万瓶/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80万瓶/年、特异性免疫球蛋白700万支/年、凝血因子类产品50万支/年的生产能力。

(3)抗氧化剂系列生物提取产品产业化。依托都匀开发区等,实施生物提取产品开发,实施抗氧化剂系列生物提取产品产业化。形成生物提取产品1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4)抗乙肝一类新药的研发。依托中科院贵州省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通过对贵州苗药的深度开发,实现抗乙肝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形成1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5)新药5类毛子草片研制。依托中科院贵州省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开发针对胆结石、胆囊炎的具有地方民族药特色的特效药,形成1亿片/年的生产能力。

(五)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环保产业、节能技术和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加快污染物治理适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重点发展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设备、环境监测设备、尾气净化装置、炉窑烟气余热利用等。提升矿物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水平以及工业副产物或工业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矿物资源有序高效开采、城市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利用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再生资源利用和再制造。

重点项目:

(1)磷矿伴生氟资源利用产业化开发。依托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含氟废气中氟硅元素的高效富集技术、高效率的氟硅分离技术、氟化铵盐的酸解技术与精制工艺和设备材质及选型的组合集成技术研发;利用磷肥、磷化工企业含氟废气生产无水氟化氢产品,形成1亿元/年产值规模。

(2)固体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装备研发与产业化。依托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成套设备开发及产业化,满足各行业对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的需求,加大推动力度,形成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成套设备20台/年的生产能力。

(3)钢铁冶炼节能降耗综合技术应用。依托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冶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实施焦化(炼铁)除尘技术开发,废水、废气综合治理及利用、废渣综合利用、能源介质综合利用等研究应用。

(4)工业副产品等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石膏中的钙、硫资源分析和回收技术,通过与不溶性含钾岩石的高温烧结生产方式,达到对废石膏中钙硫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硫、氨循环使用,形成2亿元/年产值规模。支持对赤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实现规模化资源综合利用。

(六)新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及配套装备。风能主要在资源相对丰富的乌蒙一带和苗岭一带建设若干风电工程项目,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配套装备。太阳能优先发展光伏发电,加大晶体硅电池技术、光伏发电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启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到2015年,我省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以上。

重点项目:

(1)风能发电系统与风电电站建设。依托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风电制动系统与风力发电机组大型环件等风能发电系统关键部件研发与产业化。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依托国电贵州公司等实施主体,在贵州盘县等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

(2)太阳能发电关键系统研发与产业化。以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有限公司、贵阳宝源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与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开展高可靠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级多晶硅与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设备生产线等研发与产业化。

(3)核能发电关键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以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为实施主体,开展核电站核岛特种高强度精密紧固件、1000MW级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主设备支撑总成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进出口接管等关键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电池动力汽车整车生产制造为目标,优先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中大型储能电池等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培育以汽车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部件产业基地,并争取将贵阳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重点项目:

(1)新型锂离子电池功能材料与动力电池产业化。依托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化开发,形成多晶钴镍锰1500吨/年、磷酸锰锂500吨/年、钛酸锂1000吨/年、高锰多晶1000吨/年、磷酸铁锂1000吨/年的生产能力。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建成年产1亿W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

(2)动力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研制与产业化。以梅岭化工厂、贵州省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实施主体,针对动力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开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提供能源,形成15万台/年的生产能力。

(3)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磷酸铁产业化。依托湖南金阜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磷酸铁等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形成2000吨/年的生产能力。

(4)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执行机构总成系统研发与产业化。依托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红林车用电控技术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新能源汽车大功率电机与自动变速器执行机构总成产业化能力。

(5)新能源整车研发及配套设施建设。以新锂电材料、动力电池组与动力总成为产业基础,面向新能源专用改装车、汽车整车、山地电动自行车、储能电站与电池快充服务配套系统,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与产业化实施。依托贵阳普天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实施推广电动汽车电池快换及物流配送系统项目。

(八)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和外包、节能环保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咨询策划、工程配套、系统集成等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发展,带动产业链中间的制造业发展,逐步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重点项目:

(1)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贵州物资储运总公司等企业,实施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区域物流公共信息的收集、分析及处理,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形成服务3万家企业的规模。

(2)支撑产业技术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现有计量测试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构建新型电子元器件与组件、装备制造业、新药创制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

五、政策措施

(一)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整合资源,落实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建成行业内研发、实验、检测、中间试验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

(二)加强新兴产业技术项目储备和建设。

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市场需求导向,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及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库建设,积极谋划一批能够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和技术优势,带动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突破一批制约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及瓶颈技术,开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产品,形成“开发一批,转化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

(三)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继续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加大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强力推进“贵州省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

(四)完善激励机制,培养和汇集人才。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并重的机制,打造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依托重点项目实施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结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支持省内外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技人才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创造优越的人才吸纳环境,引进省内外优秀人才。加快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技术参股和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

(五)完善投融资保障体系。

加大省财政扶持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引导资金投入机制,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投入,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完善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引导资金使用机制,设立用于支持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产品产业化专项资金。

(六)加强产业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园区重点企业或管理机构,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和扶持园区建立和发展行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和完善园区专业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园区技术创新水平,对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进入企业和项目实施高新技术准入制度,提高技术门槛,形成区内外配套的产业链,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式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依托我省“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开展新兴产业的专利战略研究,加强对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专利信息的分析利用工作,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加快成果转化,提高知识产权的申请量和授权量,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和商品化。选择重点优势行业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实施商标战略,鼓励企业培育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创建知名品牌。

六、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新兴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协作,统筹推进全省新兴产业发展。各地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扎实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二)加强规划引导。

各地要结合各自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找准新兴产业培育方向,明确定位,科学布局,避免分散投入,走园区化、基地化发展道路,促进新兴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各新兴产业间实现配套协同发展,避免盲目无序发展。鼓励编制地市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三)加快项目建设。

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超前谋划、突出重点、内引外联,着力组织和实施一批能够提升技术能级和服务功能、具有发展前景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省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对纳入本规划的重点产业项目,要进一步依法简化审批程序,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强力推进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建设。

(四)加强督查考核。

建立规划实施督察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按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要求,省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具体工作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督查考核,按期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

第三篇:贵州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之我见

邹定斌博士《贵州省建设黔中经济圈内直接金融试验区研究》

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邹定斌

黔中经济区是指贵阳市全部,包括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以贵阳市为主要区域建设起来的黔中经济区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本文建议区内直接金融先行。在建设黔中经济圈内直接金融试验区的过程中,倡导黔中经济圈金融模式改革和金融业结构比例合理化。在保持目前非直接金融发展迅猛的态势下,黔中经济圈需要大力发展直接金融,建设成为直接金融试验区,试行优惠配套直接投资模式的直接金融鼓励政策,大力发展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要形式的直接投资和直接金融产业。

一.贵州省建设黔中经济圈必须解决直接金融问题的必然性

2010年7月2日,《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也获得了国务院最终核准。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形地貌特殊的贵州省来说,道路交通所需的庞大建设资金无疑是个巨大的金融难题。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修路资本要依靠投资基金管理和投资银行的直接投资、保险公司的直接投资和资本证券市场的直接投资。大力改革贵州省的金融体制,解决黔中经济圈内工业化和城市组团梯次梯度城市群体系建设的投资增长模式。在2010年7月 5日到6日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黔中经济区已被列为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重点经济区”。黔中经济圈内建设直接金融试验区可以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

(一)黔中地区需要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的直接金融 贵州省建设黔中经济圈,关键是形成统一的区域物流市场和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黔中经济圈内的各类工商业企业物流分割等于经济圈内血流不畅。贵州物流不能货畅其流。假如没有形成发达统一的区域经融市场和四通八达的区域物流网络,黔中经济圈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区域经济学新词汇而已。贵州直接金融业比较落后,直接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过去以来集中在贵阳地区。

贵州省山高沟深,石灰石山区现象严重,卡斯特地貌日益石漠化,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是历史上因自然条件恶劣而一直贫穷落后的贵州省的生动写照。加快贵州省交通运输物流中心的金融体制改革和物流投资体制改革是加快贵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贵州省发展旅游服务业、发展老龄休闲家政服务业、发展信息化物流服务业和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等三次产业,实现贵州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贵州省物流服务业由间接投资方式转变为直接投资模式,建设黔中直接金融试验区是最佳途径。

在黔中经济区内迅速降交通运输低物流成本。在直接金融先行的情况下,建设直接金融市场的诚信机制,证券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包括大众诚信教育,提高直接金融试验区的诚信水平。黔中经济圈内的直接金融有一个过渡,就是债券市场的发展,中国和贵州省的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债券的发行,要求中央在大贵阳市直接金融试验区给特殊的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政策,在直接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优先发展债券市场。

(二)贵州直接融资总量偏小

贵州省在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350.98亿元,在证券市场累计筹资约为50多亿元。直接金融只占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3.56%。然而,美国直接金融占非常大的比例。世界金融产业的发展,美国是最为和谐的金融产业结构。美国股票市值是GDP的1.9倍,香港就更大了,香港是GDP的三倍,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GDP的67.3%,全球的平均水平是GDP的95%,中国只有证券市场总值只占GDP的29%。

从长远观点来看,直接金融要逐步发展,要占更大的比例。加快贵州省证券市场培育和 1

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使得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在黔中经济圈内的发展能够比较和谐,建设贵州省金融产业结构的和谐社会,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截至2006年末,贵州发行A股的上市企业有17家,累计募集资金54.42亿元,平均每家募集资金3.20亿元。贵州上市公司尽管规模较小,但总体经营情况及盈利状况较好。据沪深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按每股收益,贵州的上市公司在全国排名均居前位,辖内没有停牌及退市的公司。贵州省在证券市场上市企业数量少,上市企业平均募集资金较多。截至2006年末,全省发行A股的上市企业有17家,在西部地区排倒数第3位,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为1.3%和6.6%;累计募集资金54.42亿元,在西部地区排第4位,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为0.5%和11.9%,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和西部比重低0.6个和高6.1个百分点;平均每家上市企业募集资金3.20亿元,在西部地区排第2位,分别是全国和西部地区的0.38倍和1.79倍。到2007年上半年,贵州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全部顺利完成,反映了在贵州省建设黔中直接金融试验区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三)黔中经济圈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比重不合理

目前黔中经济圈内主要是间接金融,超过70%。间接金融的缺点是银行信贷资金贷款期限短。美国间接金融的比例在25%以下。黔中经济圈内建设直接金融试验区现有金融政策阻碍和现有金融路径的困扰。按照相关规定,项目投资自筹资本金一般为30%,其余方式可采取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贵州直接融资模式发展不足,的确对贵州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影响。目前中国各省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都采取政府融资平台的方式进行,贵州也不例外。在2009年的天量贷款支持下,全国新建很多道路。不管是贵州省还是其他省份,高速公路融资还是比较容易的。进入2010年,贷款规模控制,银行融资平台不再风光,政府不能为贷款项目担保。无论采用BT(Build-Transfer)、BOT(Build-Own-Transfer)等方式都不如2009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融资。银行在高速公路贷款中也选择自偿性较好的项目,对纯粹的融资平台限制很多了,无论贷款、信托还是其他融资方式,都不容易获得间接金融机构如银行的信贷支持。而对于自偿性较好的融资平台和还款预期好的交通运输物流中心等贷款项目,在2010年下半年也有所松动。对于贵州来说,高速公路贷款是各家银行必争的贷款项目,是各省商业银行所谓传统三大好领域“铁(路)、公(路)、机(场)”之一。尽管在2010年上半年对融资平台的打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银行贷款控制,但下半年对自偿性较好的项目有所好转。总体来说,高速公路在贵州省还是相对比较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项目。所以,过来几年,贵州省交通运输物流中心建设的间接金融模式耽误了贵州省金融业结构改革的进程。据估算,仅贵阳轻轨建设所需投资就高达246亿元,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大、建设期长,不仅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更要探索出一种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确保轻轨投入运营后能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改善贵州金融结构,改变贵州省依靠财政投资增加金融总量的投资增长方式,实现资金良性循环与金融公司的财务平衡,改变交通运输物流中心投资亏损现状和低效率投资的粗放投资方式,避免黔中经济圈的金融困境需要崭新的金融模式,加快贵州金融产业的结构改革避免黔中经济圈的投资亏损转变成为贵州地区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四)在直接金融领域发展贵州交通运输物流业的直接金融比例不协调 贵州省黔中经济圈内目前还没有设立物流高新科技产业直接投资基金公司。贵州没有成立投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也没有债券发行与债券营销公司。

贵州省在直接金融市场上,过去的主要手段是股份制改造,把股票上市融资,过去以来利用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重点产业是机械设备产业、石化产业、电力电器产业和制药产业。贵州发展直接投资没有把降低物流成本做为投资重点。例如,贵州省发行股票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机械设备产业的代表公司有: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的石化产业的代表性公司有:贵州盘江精煤股 2

份有限公司,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贵州省的电力电器产业具备代表性的公司有: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长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制药产业的代表性公司有信邦制药和贵州百灵等股票上市公司等。贵州省直接股票融资的股份上市公司,至今没有一家专注专心于投资贵州省的交通运输物流中心等投资项目的。贵州省没有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类别的股票上市公司。没有优势的交通运输物流产业股份上市公司,物流企业就没有领头羊,就不可能拥有实现物流信息化的足够资本。

二.黔中经济圈内建成直接金融实验区的重大意义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把物流领域的潜力比如为“经济界最后一块黑色大陆”。作为中国森林覆盖的喀斯特山区地貌的典型地区,贵阳市处于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通物流中心位置上,贵州贵阳市也处在印度洋加尔各答-泰国曼谷-云南昆明-贵州贵阳-广西南宁-越南河内-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国际物流枢纽线上。贵州省交通运输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业资本金短缺普遍规模小,物流技术差,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物联网是困扰贵州经济发展的关键,也妨碍了中国西南地区商品的便利流通和国际物流的便利流通。贵州省作为全国避暑之都需要运输大量流动人口,贵州省全省都像个花园城市,发展旅游业需要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的便利。大贵阳市直接金融试验区必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为贵州省最大最强的经济增长极,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对贵州省经济发展起到辐射作用和火车头的带动作用。贵州省建设黔中经济圈是贵州金融体制改革最佳试验区。贵州省黔中经济圈内建设直接金融试验区,是把贵州金融逼入优化贵州金融产业结构新时代,在贵州省区域金融市场内,让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能够形成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通过实践实现,这是一个最优良机。

(一)直接金融实验区有利于确保黔中地区的金融安全

黔中直接金融试验区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本金的现代金融服务业,是实现贵州省快速跨入服务业社会的关键。直接金融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最高端的服务业。债券还本期限一般是三至五年的长期资本。通过直接金融筹集的资金,黔中直接金融试验区企业使用资本的期限较长。例如,企业债券持有人往往只能在企业债券的期限到达后才能向发行者兑取本金,利息支付也是按季或按月进行。股票一经购买则不能向发行者退股,这样,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者就可获得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债券的营销和管理,特别是公司债和企业债券的营销、结算、统计和发行是需要经济技术的服务业。企业债券的发行营销结算等服务业可以给贵州省创造大约50万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债券市场也是贵州长期资本市场中的一个短腿。

(二)黔中经济圈内建设直接金融试验区有利于提高资本金配置效益 黔中经济圈内建设直接金融实验区有利于发展大贵阳市的市场经济,提高资金在区域金融市场中的使用效益。直接金融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资金供求双方都直接受制于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按金融市场确定的价格进行资金交易,由市场机制将资金盈余者的资金引向效益好、实力强、出价最高的资金需求者。筹资者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同时也使自身的经营管理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间接金融中,由金融中介机构将资金供求双方隔离开,资金流动主要以金融中介机构对客户信誉的判断为导向,资金的使用只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对客户进行监督,缺乏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三)建设直接金融试验区有利于提高物流业资本金质量 迅速筹集巨量长期资本规模,有利于黔中直接金融试验区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贵州的气候优势和物流区位是得天独厚的。人员流动和旅游服务,本质上也是物流服务。贵州省贵阳市兴办各种教育培训服务产业和老年休闲家政服务产业,可以让黔中地区成为全国甚至全 3

球教育培训服务业基地。旅游业和教育培训业本身就是第三产业,包括各类学生、旅游人员运输服务和行李物流服务。直接金融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直接金融通过资本市场的资产重组机制可以使筹资者的资本和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使其产品经营转变为资本经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直接金融试验区的建成,不仅从数量上迅速扩大了投资规模,而且资本的逐利性会自动提升资本运用的质量,确保投资的安全和资本投资的质量和提升资本运作的质量。

(四)黔中直接金融试验区的建成有助于打破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的禁锢

在国外,企业债券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融资工具,美国1970-1985年的企业外部融资中,股票融资仅占2.1%,债券融资平均约是股票融资的10倍。2008年末,记账式国债余额约4.5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约4.3万亿元,证券交易所市场托管量约0.2万亿元。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记账式国债交易量约3.6万亿元,证券交易所市场约0.2万亿元。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也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进行托管和交易,其托管、交易状况与记账式国债相同,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尚不及股票市值的十五分之一;同时,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又明显落后于国债市场,仅为同期国债发行规模的11.5%。可见,黔中直接金融试验区成立企业债券发行与营销公司,向社会大众销售长期企业债券和长期公司债券应该是当前贵州黔中经济圈内直接金融试验区债券市场发展的重点。

三.对贵州省发展直接融资问题的建议

贵州省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小,2006年末,通过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总额仅占年末贷款余额2.0%。贵州省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滞后,直接融资结构比例不足,直接融资比重小。近两三年来,贵阳至广州、昆明、成都、重庆、长沙、南宁等多条快速铁路陆续立项或开工建设,贵阳到广州的高速公路将于2011年年底前竣工。这些交通运输物流设施,大多数资金来源于间接金融机构。目前,贵州全省仅有一家经纪类券商(华创证券公司)和方正证券等几家证券分支机构,贵州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分所。贵州直接金融比重小,而且直接融资没有抓住降低物流成本这个的关键问题。为了让贵州省直接融资适应黔中经济圈发展和贵州省经济腾飞的需要,有如下建议。

(一)建议设立多种类型的物流科技投资基金与旅游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深化金融改革,建立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主体的直接金融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受政府政策引导的各朝阳产业的直接投融资机制;通过构建创业投资优惠政策、创建风险投资基金、组建投资银行和投资公司等多种直接融资企业组织,投资于自己熟悉的行业或证券以及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减少资金在产业体系和金融体系之间的流动盲目性,直接投资直接金融试验区的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自负盈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组合并贵州省黔中经济圈内各省市区国资委管理的投资公司,统筹管理和使用政府可调控的投资资金,力争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最大化。

(二)建议贵州省邮政储蓄银行改革为贵州物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邮路建设和邮政物流业历来属于物流服务业。贵州省邮政储蓄银行是一个半路出家的银行。目前只有单一传统的存贷款金融功能,邮政流通投融资服务专业性不强,对邮政物流业投资的专注性不足。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建议坚决消除贵州邮政储蓄银行收取小额账户每季3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这是贵州邮政储蓄银行凭借寡头垄断的金融地位乱收费,不是通过优选邮政物流贷款项目增加收入,不是一种依靠提高邮政储蓄银行投资效益的行为,而是一种依靠对小额资金的储户零敲碎打,增加银行收入的腐败行为。贵州邮政储蓄银行是懒惰企业的乱作为。保安人员势利无德,对无钱无权的顾客出言侮辱,素质差。强烈建议贵州邮政储蓄银行不要任人唯亲因而乱聘低素质邮政所保安员工。贵州省物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股份上市公司,接受规范的上市辅导和公众股份投资者的 4

监督管理。

(三)建议更多的小型金融机构组成股份制金融公司尽快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

贵州交通运输业务流金融问题的解决,是高举跨越式发展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旗帜,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和第三产业质量的重大问题。力争贵阳市商业银行早日组成股份制银行发行股票上市筹集资本,扩大资本金规模,可以解决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资金瓶颈。力争贵州省邮政储蓄银行改制为规范的贵州省物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早日在特定的资本市场上市,打造物流服务业的金融航母。今后绩效良好的投资银行和物流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只要是治理完善的,都应力争利用中国资本市场和世界资本市场的资源,力争股份直接上市,贵州省黔中经济圈内直接金融实验区可以在全球证券市场大显身手,充分利用全球资本市场。

(四)建议黔中经济圈内交通运输物流中心等项目采用ABS 模式直接融资

ABS(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意为资产证券化,是指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目前,ABS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已在许多国家的大型项目中采用,该方式应用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在于:变现能力强,可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在运作中只涉及到原始权益人、特设信托机构,无需政府许可、授权及外汇担保等环节,融资过程相对简单,融资成本较低;对在建项目和已建成项目均适用,不受项目局限。但是,目前ABS融资在我国的推广需要克服诸多制约因素:学习相关的操作经验,完善ABS融资市场环境;健全ABS融资法律、法规,完善资产证券化实施过程中的会计和税收政策;营造ABS融资项目获取相对稳定预期收益的市场环境。

总之,股票市场、资本市场是不大希望官员违法干预的,因此,怎样能够发展资本市场,直接金融实验区和整个经济发展的体制是相关的,需要不断地修正,才会更有利于黔中经济圈内直接金融的发展。

贵州金融改革发展绝对不能抄袭富裕地区的金融模式。黔中经济圈内大贵阳市直接金融试验区不是抄袭美国的模式。贵州省的发展需要积累自己的投资融资经验,渐进式的,采取试点和逐步推广直接金融实验区的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 罗泽涛.交通运输投融资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 朱会冲.张 燎.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 肖 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朱 巍.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综合运输,2004,(10):31-33.[5] 王 灏.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化投融资方式变革[J].中国投资,2004,(1):23-26.作者简介:邹定斌(1966-),中国物流信息化专家。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市场与投资管理。

此论文发表于2010年10月《贵州农村金融》总第275期第6-7页

第四篇:郊纳乡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自查报告

郊纳乡2011年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自查报告

县委宣传部:

2011年郊纳乡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县精神文明委员会的总体部署,以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恢复重建,抓增收,抓阵地,抓创建,抓稳定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为建设文明郊纳,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柱,现将2011年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创新学习,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建设。

一是创新学习制度。根据不同的学习群体和不同的知识需求,分四个层次进行,即:“党政班子成员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总支学习,基层党员干部支部学习,农民群众阵地学习”。依据这四个学习层次,分别拟定了学习制度、学习计划。中心组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一次,机关干部每周二下午为集中学习日,并实行了签到制、请假制,保证了学习效果,使之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二是创新学习内容。除了学习大政方针、基础理论外,我们还在学习中融进了法律知识、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等实用技术、相关政策的学习,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科学调整,使广大干部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学习了各类专业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是创新学习方法。为了充分调动每名干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我们改变了过去枯燥乏味的强性灌输的学习方式,引进了激活学习氛围的新机制。机关周二学习我们采取轮流汇报工作的形式,让每一位同志都得到锻炼,并把学习当作一项硬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逐渐增强了学习兴趣,有很多干部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今年,1

我乡开展理论学习80人次,中心组成员笔记达到5000字以上,自学笔记达到3000字以上。

二、弘扬先进,突出抓好先进文化建设。

我们坚持文化与地域资源相结合,通过健全文化队伍、巩固文化阵地、创新文化载体,为郊纳的建设拓宽发展空间,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大了文化扶持力度。一年来,我们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了3次学习活动:3月份开展安全生产防范培训;4月份开展农技培训;5月份开展计划生育业务培训;总计培训人员达150多人次。

二是扩大了文化事业的内涵。今年,我们围绕新农村和先进文化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丰富了文化活动形式,整合了文化资源。

三、整体提高,突出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主线,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体现了创新性、灵活性和针对性。

一是广泛开展了“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十星级文明户”、诚信教育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二是在全乡广泛开展了公民道德实践系列活动。开展了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发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问卷150余份。

三是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四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干群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开展了“机关建设质量年”和“创最佳,促和谐”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制作永久性宣传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强化宣传,突出抓好舆论阵地建设。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区域文化,宣传党的大政方针、致富信息、好人好事等情况,为精神文明营造氛围。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培建”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

料2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0条。通过广泛农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从而调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同推进我乡精神文明工作深入开展。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步的工作打算。

一年来,虽然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活动载体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市场化进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快。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着力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不断夯实思想基础。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学习重点,夯实思想基础。对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效果,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文化素质。

三、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积极构建和谐氛围。

自查评分99.8分。

中共郊纳乡委员会

2011年12月28日

第五篇:郊纳乡传达学习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情况汇报

郊纳乡传达学习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情况汇报

县委宣传部:

4月24日,郊纳乡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会议由乡党委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乐永祥主持。全体乡干部职工、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村人口主任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就如何贯彻学习会议精神作了要求。

会议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郊纳“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各项工作上来。会议认真分析了栗战书记代表十届省委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五年来的主要工作,认真总结贵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科学分析了贵州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和工作任务,对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贵州经济起飞、追赶跨越的总动员令,是向“绝对贫困”全力总攻,推动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令,是指导全省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会议要求,全乡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上要做出表率,做到先学习、先研究,并结合乡情和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心得,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各村要召开“两委会”和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认真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确保会议精神深入百姓心中,做到人人知晓;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加大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力度;以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村入户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巧用事实,善用典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在全乡上下营造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中共郊纳乡委员会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五

下载贵州省望谟县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望谟县郊纳乡“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5篇)

    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贵州省旅游局 中国旅游研究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中共郊纳乡委员会贯彻落实情况分析报告

    中共郊纳乡委员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 报 告 根据州委、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意见》精神及《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十二五”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规划(初稿)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十二五”第三方物流业发展规划(初稿) (2011—2015) 经济发展处 周云飞 前 言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是指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全面......

    强乡富民促发展 创先争优办实事(郊纳乡党委)

    强乡富民促发展 创先争优办实事 ——记郊纳乡党委先进事迹 ‚走进村组看到群众喜笑颜开,群众油米酱醋不缺乐开怀,告别爬山涉水肩又挑,坐进车儿嘟嘟回家来。‛这就是郊纳乡人民......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社区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

    十二五发展规划(模版)

    晋庙铺中心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近年来我院在为晋庙铺镇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卫......

    街道“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梳理今后五年xx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xx街道今后发展战略目标,对于xx街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承接和促进"xxx"以来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

    “十二五”发展规划

    盐源县中医院肛肠痔瘘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 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