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总部基地立项报告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项目立项报告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2011-4-12 16:14:24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
项目立项报告
第一部分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面临不断产生的新困难、新问题。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其中注册企业数为870万户,注册个体商户数为333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各级国资委系统管理的国有企业仅为20万家),“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截至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65%,社会零售额占66%,上缴税收占56%,提供就业机会占85%,出口额占我国出口的75%。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8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城镇一体化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国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了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协作化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供应商的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小企业对外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及轻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生物技术等高新领域,中小企业出口的比重也在提高。
第二部分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 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创新能力和水平不够,存在的障碍和问题较多,这已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综合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在下列几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科研、设备、人才、信息缺乏。据有关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足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为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为11%;且员工素质普遍偏低,最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
(三)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大,就目前情况看,这方面亟待完善。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中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利的因素主要有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中介服务水平、市场信息、行业指导等五大方面。
第三部分 国家政策支持
一.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四项第17条:“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群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化协作水平。” 第六项第22条指出:“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积极培训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通过资格认定,业务委托、奖励等方式,发挥工商联及行业协会(商会)和综合服务机构的作用,引导和带动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建设和完善财政补助机制,支持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培训、技术、创业、质量检验、企业管理等服务。”
第23条:“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导社会投资、财政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在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一批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改善创业和发展环境„„”
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公布了《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对“示范平台”的条件中规定:“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集聚的区域或行业。包括: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
“提供的服务包括:信息、技术、融资、质量、节约、环保、创业、培训、管理、商务、现代物流等,示范平台可以是具有各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平台,也可以是某一方向服务功能突出的专业平台。” 三.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6月,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了在发展环境、融资信贷、财税扶持、结构调整、市场开发、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支持。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由国家级行业协会立项并主办的全国性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必将发展成为全国最具规模性、最具集聚性、最具效益性的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将有效地对接国务院、工信部和吉林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极大的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部分 项目概况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是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吉商商会联合主办的,由吉林省源溪置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约80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40万平米。(基中一期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约64万平米)。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由现代服务业总部区、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区、生态环保产业总部区三大核心区域组成,每个区域均由总部办公区、商务服务区、生活服务区三大板块构成。同时总部基地将统一建立包括中小企业品牌孵化中心、科研培训中心、商务信息中心、物资装备调剂中心、物流与采购中心、金融信贷中心、物价信息中心、知识产权管理中心、中央交易结算中心、展览展示中心、旅游休闲中心、策划服务中心、新闻宣传中心、公共事务协调中心、政策资源中心等在内的十五大中心服务体系。(项目一期组建现代服务业总部区)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中小商业企业以产品与技术交流、信息与资源合作为核心的总部基地和国内外贸易集成协作平台,打造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为广大中小商业企业建立集办公、科研、电子商务、贸易、信息、金融、教育培训、品牌孵化、政策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我国中小商业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同时为长春市城市发展建设主题性中央商务区,拉动长春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带动长春市商贸、物流、金融、地产、餐饮、旅游、交通通讯、现代物流等行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第五部分 项目宗旨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宗旨: 一.打造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 二.创立中小商业企业产业信息基地 三.构建中小商业企业国际贸易网络平台 四.树立中小商业企业产品市场价格指数风向标 五.建立中小商业企业品牌孵化推广中心 六.创建中小商业企业科研培训基地
七.搭建中小商业企业产业协作与集成发展平台 八.打造中小商业企业永不落幕的博览会 九.创建中小商业企业产业发展基金
第六部分 项目规划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拟利用位于长春市南部新城中央商务区的源溪·冠城现有商业用地和周边规划用地组建。
项目一期组建的是现代服务业总部区。总部区占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米。包括总部办公区、商务服务区、生活服务区三大板块。(二期将组建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区和生态环保产业总部区)
一. 总部办公区:建筑面积约22万平米。1.总部大厦:14万平米 2.总部公寓:8万平米
二. 商务服务区:建筑面积16万平米 1.写字楼:6万平米 2.商务会馆:2万平米 3.商业广场:8万平米
三. 生活服务区:建筑面积26万平米 1.高档酒店:10万平米 2.住宅区:16万平米
注:以上三个区的建筑面积均含地下建筑或地下停车场。
第七部分 项目功能说明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的功能说明:
一. 建立中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按大产业体系分为现代服务业总部区、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区、生态环保产业总部区。基中现代服务业总部区将引进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大型商超业、物流装备业、房地产业、餐饮酒店业和信息、咨询、会计、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区主要引进信息服务业、艺术品专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休闲旅游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会展业等方面的企业;生态环保产业总部区主要引进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低碳可循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绿色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企业。使入住企业形成环形商业链,既在内部形成供求关系与资源对接,又可进行整合化外向输出,从而形成商业集群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二. 在该园区内形成一个国内国际中小企业的总部聚集地,形成集办公、科研、商业、贸易、物流、信息、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是以生产性、服务性企业为主体的总部聚集基地,其概念的内涵包括5A智能、绿色空间、全程信息、产业链式组合,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中枢式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以高效多能、全屏化优势为企业创建高速发展的通道;以中心级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区域间的现代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为企业铺设前瞻式空间路径;其概念的外延在于能够实现国内外各行业市场经济的信息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资本整合,并在国际贸易及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构建一体化产业体系。
作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的超大规模聚集园区,它将为中小企业中任何一个“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和平台,众多企业在总部基地内,可以更便捷地交流互动、资源共享、业务合作。总部基地的“体量”赋予其“聚集又聚变”的天生禀赋。总部是人才、资本、资源、信息的大集合,实现高集约化互补、共享、互动;总部集中,形成极化趋势,以基地为核心辐射周边产业,产生“总部经济”效应。三. 为中小企业构建产业链式协同及集成作业模式
通过总部基地的商业集群效应和完善的中心服务体系建设,其功能可延伸至指导和协调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的上、中、下游各环节链条,主要是通过采用“对称式快速集群化产业供应链协作模式”,即基于企业集群化的基础上,把握集群产业链的两端即设计与研发和商贸高附加值环节,打造以原材料平台,信息平台、人才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文化创意平台、政府与金融平台为基础支持的快速反应产业链。协同作业模式通过六个方面来实现,包括协同设计管理、协同采购管理、协同制作管理、协同物流管理以及协同营销服务管理、协同资金管理。
(一)协同设计管理
1.快速缩短产品设计的时间与流程。
2.提高上下游产业链中厂商在设计、研究与开发合作中的效率。3.支持产品开发单位、满足市场及客服要求的应变能力。4.强化研发对协同设计核心能力的支持。
5.针对各类中小企业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化对位化输出。
(二)协同采购管理,包括:
1.增进供应商与采购商、生产商等企业之间长期合作关系。2.稳定供货渠道。
3.帮助企业缩短采购的周期与增加材料库存的周转率
4.实现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性,突现产业链的协作能力。
5.整合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采购与库存信息,实现集团化采购降低成本,实现第三方库存对接系统,达到差异化相对化零库存,提高资金周转率。
(三)协同制作管理
1.建立企业数据库,对各企业生产进度、生产排程、交货进度、产能与库存进行对比分析。2.实行订单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分项目分流程协同制作。3.建立技术、人员、设备、交流共享系统。
(四)协同物流管理
1.建立协同物流中心,发展产业集群第三方物流。
2.以嵌套式模式对接社会物流支持系统。完善城内、城际、省际、国际四向物流网络,构建公路、铁路、航运、海运四元物流体系。
3.建立流程环节实时性监控体系,从订单下达、交货进度、库存查询、送货通知到配送、跟踪到达,对各个环节进行受控管理,有效协调组织物流运转体系和支持资源系统。
(五)协同营销服务管理
1.成立协同营销管理平台,统筹服务营销和贸易管理。
2.建立市场商品销售动态分析系统,置前预测市场要求和供需平衡点。3.建立经销商销售联合体,统一成品订货信息和行销通道。4.建立电子商务和远程交易系统。
(六)协同资金管理
1.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为集群内部企业提高中、短期的商业资金支持和设备设施更新,技术改造资金支持。
2.建立中央统一收支结算系统,平衡统筹资金使用。
第八部分 项目服务体系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总部基地十大服务体系:
1.为入驻企业提供生产信息、订单协作、仓储物流、商贸交易、商务办公、生活配套等服务。
2.为入驻企业提供科技研发、包装设计、生产经营指导、网络信息、品牌推广、通道建设等方面的服务。
3.总部基地将依托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国家主管部委和行业主管单位,组织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新品推介会、博览会、专项展览展销会、国际订货会、国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学术研讨会等,为入驻企业提供整合化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服务平台。
4.工商、税务、公安、海关、保险、车管等部门进入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审定,“一条龙”服务。金融机构对入驻企业在开户、结算、贷款申请等方面实行就近报送、开通便捷通道,使入驻企业无后顾之忧。
5.建立总部园区专属国际贸易绿色通道,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程式国际进出口贸易和委托加工服务。
6.创办总部基地专属杂志、报纸、网站。7.建立中国中小企业产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培训、技术指导。8.建立中国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基金,同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中短期及长期资金信贷支持。包括产品开发、国际贸易、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等。
9.建立总部基地商贸联合体,为加盟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开发、商贸交易一体化服务体系。
10.对接国务院、工信部、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府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资金、环境、财税、科技、管理、服务等方面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
第二篇:总部基地市场调研报告
亚太工业总部基地市场调研报告
集团公司:
我亚太工业总部基地项目随着兰州新区工业科技总部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现已进入实质性的开发建设阶段。本着“招商先行”的市场原则,我招商部人员前期对兰州产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兰州新区整体建设进度、入驻项目、企业等情况作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现将具体内容详述如下:
一. 项目背景分析
1. 从全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国家调控经济发展速度,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均衡发展。因此,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升级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大发展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从甘肃省和兰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基本呈现出区位优势产业和东中部地区产业转接两者相结合的产业规划、发展格局,“工业强省、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将是本区域中长期的主要发展目标。
3. 2010年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拉开帷幕,目前,兰州新区即将上升为国家级新区,这样就给兰州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论:在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下,“转型、升级”等关键词透析出了产业发展的新特征,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必将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兰州新区建设也将是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 本区域产业现状及分布
在我省产业结构中工业科技类产业主要分布于兰州、河西、河东及天水、白银等区域,尤以兰州产业分布密度大,企业众多,本调研报告主要侧重于兰州产业状况。目前,兰州产业可划分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五个大类。
其中石油化工为传统优势产业,起步早,产业链健全完善;装备制造业以兰石、兰通等早期企业为基础,经改组调整后形成多元化的企业布局,并且招商引进了一大批新型企业,如吉利汽车等大型企业;医药生物以兰州生物药品研究所、兰州兽医药研究所、兰州佛慈制药等科研、生产型的单位或企业为依托,并且,逐步发展形成奇正藏药、陇神戎发等著名医药企业,陇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的一大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分布于河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集中于兰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安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作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开发较早,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布局,入驻了一批有实力的品牌企业,产业门类已初具规模。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已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六大支柱产业,重点入驻企业有中粮可口可乐、中富容器、耐驰泵业、海默科技、甘肃紫光等。2011年,高新区增容扩区,将榆中的和平、定远、连搭、金崖等乡镇纳入规划范围,并且将彭家坪装备制造业分园区也并入高新区。
安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有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轻工食品、有色金属七大支柱产业,重点入驻企业有奇正藏药、佛慈制药、新兰药集团、九州通医药、众友药业及兰州宏马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以万里、兰飞、长风、兰州机床厂、兰科石化、众诚石油机械、顺创石油机械、林峰石油机械、城临石油钻采、宏宇变压器为主的先进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康师傅饮品食品、百事可乐、华润雪花啤酒和莫高国际酒庄为代表的轻工食品集群。
三.
第三篇:生态养殖基地立项报告
佳木斯市松江乡淡水生态深加工基地
建设项目申请书
2016年06月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 基地建设项目:
淡水鱼生态养殖深加工基地
二、项目投资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人:
项目主管单位: 佳木斯市郊区松江乡人民政府 项目建设区域范围: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0亩 项目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我们将充分利用淡水鱼生态养殖深加工基地新建项目的设施条件,结合我们长期的资源优势,摆好位置,找准发展的方向,对淡水鱼深加工基地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好经济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和考核制度,同时选优一批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具有职业道德和技术素养的、能够切实按照佳木斯市水产品标准化安全养殖要求生产的养殖人员,做好养殖生产、亲本保种、苗种生产等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示范基地的模范推广作用.成为松江乡地区水产示范的窗口.从而切
实发挥出本项目在全市水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功能,推进全市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主要改造内容
(1)新建淡水鱼深加工厂房二座。(2)新建办公楼一座.(3)新建工人宿舍一座.(4)规划设计生态湿地系统,对养殖排放水进行生态化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水标准排放或循环使用.(5)恒温冷库一座。
五、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①项目总投资为300万元人民币 ②资金筹措:由项目投资单位自筹资金。
六、项目经济效益提要
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整个莲江口地区生态渔业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繁荣.预计今后,全市渔业业结构得到优化,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项目投资回收期为4年。
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黑龙江融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
2、国家农业局《关于发水产养殖产业化的意见》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水产生产发展的意见》
4、《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规程》
5、党和政府有关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
6、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八、项目的社会影响
﹙1﹚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养殖户的收入明显提高,养殖户有了钱,可用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如用于修路、建设基本农田、建造新房、购置家具家电、通讯设备等,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提高实现.﹙2﹚通常都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是不利的,尤其是在社区发展方面必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难以估量的潜在危害.但渔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却可以在社区带来发展的同时,避免这样的破坏.村民们可以改善经济状况,他们不必再为谋生而砍伐森林、贩卖木材、毁林开荒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需捕猎野生动物.由此就可缓解和避免社区生产、生活给自然生物群落保护工作造成的压力.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此项目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
渔业养殖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城乡居民鱼肉食品的重要来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养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活鱼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而且为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粮食转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作出了重大贡献,能够产生十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项目的建设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当地淡水鱼的生态规模化养殖。
目前我国市场对鱼类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目前的鱼类及其制品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要抓住市场的空白。本项目将建成淡水鱼深加工制品流水线,产品包括:鱼干、鱼丸等塑封包装方便视频,成品鱼不会受到污染,天然无公害,必定受到市场青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将带动周边发展淡水鱼生态规模化养殖。
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健全产业体系。
当前,黑龙江省居民人均鱼类蛋白摄入量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渔业产品消费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对优质渔业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本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年产25吨优质鲢鱼、25吨优质鲤鱼的生产规模,加
工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鱼卷、鱼丸、鱼饼、鱼香肠、鱼糕、及鱼点心、罐头制品等,将大大丰富省内渔业产品种类,带动地方产业链的完善发展。
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和谐。
养殖业在农业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加快了农民致富建设的步伐。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合理安排农村的劳动力,才能使农村经济平稳发展。该项目的建设将采取深加工基地+养殖户的合作方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同时间接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社会适应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单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标准,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土壤和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养殖产业规划政策,有利于推进松江乡地区的淡水渔养殖产业发展,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因而,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得到周边居民的普遍支持,被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
第三章项目投资个人基本情况
项目投资人:王立新
1968年出生于项目所在地的新民村,在外奋斗多年后,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经验,想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投资人自幼在松江乡长大,深知松江乡的渔业资源丰富,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及深加工体系。通过一段时间对渔业产业化的学习了解,投资人确定在松江乡投资新建一处渔产品深加工基地。
第四章 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可大大促进全市生态渔业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调优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和鼓励的建设项目,能够带动当地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项目各方面建设条件都已具备,方案成熟可靠,生产技术、设备可行,项目论证可信,经济效益指标符合要求,风险性较小,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生态渔业示范项目.
第四篇:总部基地 定义案例
总部基地:
定义——总部基地以智能化、低密度、生态型的总部楼群,形成集办公、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的企业总部聚集基地。总部基地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中枢式运营管理氛围,以高效、多能、全屏化优势为企业创建发展的高速通道,以中心级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心外围效应”为企业铺设前瞻式空间路径。
总部基地在于能够实现区域内外市场经济的信息整合、互动;能够达到国内外企业峰会能动的良好释放效果。总部基础是企业成长的形象特征标志。
案例:
成都青羊总部基地——青羊总部基地规划占地面积1089亩。分5期进行建设,计划于2012年全部建成,计划建设总面积近85万平方米的总部研发楼,目前,已完成一、二、三、四期近46万平方米总部研发楼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五期近39万平方米的总部研发楼及配套设施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青羊总部基地重点引进企业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工业总部,目前签约入驻企业已逾百家,其中有百事可乐、置信凯德等世界500强,葛洲坝集团、招商银行、深圳海洋王等行业百强企业。通过七年多的发展,青羊总部基地的“集群效应”进一步得到放大。预计2012年青羊总部基地全部建成后,引进企业将超过200家,年实现税收超过10亿元。
北京总部基地——总占地约65公顷,拥有500栋总部楼,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米,总投资逾120亿人民币,目前,总部基地核心区已入驻400余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辐射一平方公里范围内近4000家中小型企业,已被北京市委市政府纳入新的“十一五规划”,确定为北京十二大经济聚集区之一。预计2010年,总部基地核心区将超过500家总部型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税费总额80亿元,对区域财政的贡献将达到25%,聚集约10万名中高端人才。
东北总部基地——是在充分总结和归纳北京总部基地6年多大胆而又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打造的第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生态化、规模化、完整化的多元化总部聚集区。东北总部基地首批建设的西区和中区占地约70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米,平均容积率约1.1,综合绿地率约50%。由2000栋智能化、低碳节能型、面积800-6000平米的独栋总部楼组成,累计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
相关文章:
1、新加坡:从“制造基地”到“总部基地”
2、新加坡总部经济发展对北京总部经济建设的启示
3、总部经济催生总部基地
4、北京民企总部基地5年内成型 欲做全国民营经济中心
5、总部基地:未来经济运作模式
6、北美投资集团:从总部基地看总部经济的发展
7、“总部基地”催热房地产
第五篇:XX工业园区基地建设项目立项报告
XX建筑公司建材生产基地建设的
立
项
报
告
XX建筑工程公司 2009年2月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4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项目建设区状况和项目承担单位状况„„„„项目实施具体内容„„„„„„„„„„„„项目保障资金„„„„„„„„„„„„„„项目实施目标„„„„„„„„„„„„„„项目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概
述
项目名称:建材生产基地 项目单位名称:XX建筑工程公司
办公地点:昆明市XX路239号XX大厦5楼 邮政编码:650200 法人代表:XXX 联系电话:0871-XXXXXXX
建设性质:建材生产仓储基地 建设年限:2009年3月—2010年3月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
项目建设规模:云南XX工业园区C—4土地30.24亩;建材生产线路设备投资850万元;金属加工、铝制品、机械设备投资500万元;电流互感器生产线机械设备投资500万元;建设生产厂房投资1200万元;办公、生活用房投资500万元;厂内道路、围墙绿化、供水、供电等投资300万元。共计约5000万元。
主管部门:昆明市XX工业园区管委会 审
核:XX 编
写:严 彪
编制日期:2009年2 月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一、发挥区域资源和政策优势,积极投身我区经济发展建设,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兴省、建立工业强省”的战略发展思路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昆明市委、市政府也提出“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和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要支撑力量”。各地县(市、区)以建设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加快了工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步伐,着力打造产业和生产要素聚集平台,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XX区区委、区政府为落实“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顺应经济改革发展潮流,为加快全区工业发展进程,提出了“工业兴区、工业东移”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布局。在此政策环境推动下,我公司积极响应XX区区委、区政府引进、消化、产出的招商引资策略和号召,以《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官渡区关于加快都市经济发展促理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办法》两个文件为政策指导,本着“非禁即入”的招商引进原则,拟定在XX区工业园区投产建设一个集建材生产、机械设备及四钢租赁、仓储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充分发挥园区土地资源优势,以较低的经营成本投入为运作手段,以基础综合产业发展带动园区经济发展,同时兼顾好集体、企业、群众三者利益,增加政府财政税收,解决本区城部分人口就业问题,实现我区经济稳步发展,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充实工业园区产业要素,提升园区附加值
园区良好的区位、交通、土地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为工业园区的稳 步发展及空巷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项目的投入作为工业园区内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要素必定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与其他产业形成互利与支撑,起到相得益彰的经济效果,进而增强园区的影响力,提升园区吸引力。其潜在效应必定影响、拉动和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入驻园区,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收回投资,产生效益。以工业园区为点面展开视野来看,该项目的投入不仅可为园区局部带来现实直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为我区整个东部经济发展,尤其是基本建设方面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发挥生产要素动力,降低基建投入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充实了工业园区产业要素,提升了园区经济附加值。
没有经济的投入和生产要素的发展推动作用,就没有国家经济收入的来源,贫困的现状就难以改善。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所以建立工业园区,以工业带动、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是一个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的战略决策。该项目的投入正是起到充实园区生产要素的作用,让生产要素尽快转化为生产效益,实现收益,提升园区竞争力和影响力,真正实现并达到“工业兴区、工业东移”乃至“工业兴省、工业强省”的目的。
总之,本项目立项符合云南省、昆明市、XX区以工业促发展的经济政策,利用园区资源优势、自然条件和政策优势,依靠科学管理、科技进步,实现项目地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第三章 项目建设区状况和项目承担单位状况
一. 工业园区状况
工业园区位于XX区大板桥西冲—阿拉乡清水沟—海子村一带。总占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紧邻昆明空港经济区,距昆明市东站入口18KM,距未来新昆明国际机场仅5KM,距大板桥镇仅1.5KM。该工业区周边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有铁路和公路交通网,距320国道直线距离仅800米,南侧与昆石公路相接,东侧毗邻东绕城线,距已开工建设的昆明国际机场高速路仅有1.2KM,且与金马铁路货运站相连。同时,电力有南北大电网通过,周围有小哨变电所、大板桥变电所。此外还可在基地内建设3座110KM变电站,以满足用电需要。
二. 项目建设承担单位和实施单位概况
1、单位性质:集体企业;注册资金:2168万元人民币;资产总额:8620万元人民币,固定资产:6360万元人民币,大中型机械546台,总功率7600千瓦。该公司体制灵活,实力雄厚,管理规范。该公司隶属于云南XX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现注册资金3000万元,总资产2.5亿余元,从成立至今全集团公司累计已向各级政府纳税6000多万元,为云南经济发展和昆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项目承担实施单位:云南XX建筑工程公司及高管人员都是长期从事建筑安装、装饰装修、租赁为一体的行业佼佼者,具有十分丰富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属国家二级资质建筑总承包企业,下辖十三个能独立从事生产施工作业的工程处和五个总公司直属的生产施工项目部。现有在职职工1200余名,其大中专学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826名,其人才队伍即年轻有为又有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现已在省内各地州市完成已建工程50余项,建筑面积累计达100万平米以上。第四章
项目实施具体内容
一.项目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政府及我市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工业强省、强市、强区的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项目区的政策优势、区位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手段,以生产效益为中心,通过科学管理、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区产业实力,尽快提升工业区经济地位和经济附加值,解决和安置社会人员劳动就业,增加政府税收。
二.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把我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以资源优势促经济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区委、区政府“工业兴区、工业东移”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让我区财政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口带来的社会稳定。
3、坚持责权分明,责任到位,自负盈亏,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原则。
4、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平平衡与工业生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实施计划和安排
1、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公司以工业园区提供购置的30.24亩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资源为依托条件,以园区政策优势为导向,由云南XX建筑工程公司投资拟建成一个新型免烧砖大型建材生产基地和机械设备租赁、四钢租赁场地、金属结构件生产加工、仓储、冷作铆焊为一体的大型基地。生产厂房及绿化地占地面积为23亩,办公 楼及生活用房占地5亩,公共设施占地2.24亩。
2、项目实施计划及安排
项目于2009年3月开始进行基础建设,于2009年10月厂房及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结束,期间同时订购生产机器设备,2009年11月—2009年12月调试安装生产设备并进行试生产实现初步效益,2010年1月实现综合基地的全面使用并正式产生效益。第五章
项目保障资金
所有项目建设资金自筹共计投入约5000万元人民币,由云南XX建筑工程公司和云南XX集团有限公司自行承担、自行解决。第六章
项目实施目标
项目实施完毕后,从新建基地第一年起对外设备租赁、金属门窗加工、新型免烧砖生产、铝制品生产、交流互感器生产等年产值力争要达到2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逐年递增。预计可实现利润370余万元,同年可实现财政税收。可安置和解决社会劳动力150余人,为政府和社会分忧,尽到一个企业应有的责任。第七章
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总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云南XX建筑工程公司和云南XX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将工业园区土地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政府可实现土地收益近1000万元;新型免烧砖工厂化生产按正常生产利润值1.5~2万元/100万块砖计算,年利润可达80~110万元;金属制安、铝制品生产年产值5000万元,年利润300万元;交流电压互感器生产年产值2500万元,年利润150万元;四钢租赁、各类机械设备租赁可实现经营纯收益260万元~300万元;政府可实现财政税收80~200万元;安置和解决部分社会劳动力,以1200元/人/月的标准计算,每年可为社会劳动者增加收入14400元/人,拉动部分群众尽快脱贫向小康水平发展。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和推动XX工业园区的发展,充实工业园区产业实力,增强工业园区产业附加值,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园区的有序良性发展,以实现和促进以工业带动XX区整个经济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运作中无烟尘排放、无污水产生、无任何化学制济排放,仅有少量生活用水排放,对该区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该地生态。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即符合绿色工业区的环保要求,又增加经济收入致富一方模式提供了参考,有效协调和解决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安置了社会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对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为充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生产要求多样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项目从建设条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各方面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本区经济发展要求,选址合理,各类资源优势到位,同时响应了党的号召和本地政府的招商引资号召,能为本区政府增加财政税收,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产生明显拉动效应;项目总体构想体现以人为本,顺应潮流的理念,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统一,对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投入单位具备国家有关资质,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方面实力较强,优势明显,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建设计划;能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繁荣安定,对增进我市我区国民生产总值起到一定作用;该项目资金到位,一经批准即可投入建设。
据此,可认为此项目是一个良好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要素,建设条件具备,望政府给予批准立项尽快实施。
云南XX建筑工程公司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