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09: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第一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鄂政发[2011]63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促进全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以加快市场主体培育为核心,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引导,推动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促进小企业快速成长和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今后5年,要围绕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积极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在数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提高,重点培育一批创业型、创新型、外向型、配套型、品牌型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发展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例逐年提高,新创办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持续增长;要着力构建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综合服务机构、创业辅导基地、融资担保机构、人才培训机构、信息服务与管理咨询机构,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形成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省、市、县三级贯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切实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优化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融资环境,加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减轻中小企业负担,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

(三)加大对小型和微型企业扶持力度。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各地要高度重视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加强分类指导,通过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四)鼓励全民自主创业。积极落实扶持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创业领域,广开创业渠道,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创办各类中小企业。鼓励留学归国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各类技术发明人等高素质人才自主创办科技企业,走新型创业发展之路。

(五)放宽创业经营条件。放宽创业主体资格、出资期限、出资方式、经营场所登记等条件。有合法主体资格证明的人员和组织,均可申办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济实体和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创业人员的出资期限可适当放宽,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均可以用作对公司的出资;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企业在办理住所登记时,无法提交房屋产权证明的,可以只提交房屋租赁合同或使用证明;放宽企业名称反映行业的限制,简化企业名称登记程序。

(六)广泛开展创业辅导。对自主创业人员首次创办企业的,免费提供信息咨询,为其证照办理、行政审批和开业等事项提供指导和服务。积极组织和整合行业专家、职业咨询师、优秀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资源,为中小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辅导,努力构建创业辅导培育机制。

(七)加强创业基地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积极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有计划地建造标准厂房,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微型企业孵化园。政府投资建设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微型企业孵化园,实行低价租赁或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创业成本。

(八)培育创业投资主体。加强对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加快推进创业投资主体培育,以国家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为契机,充分发挥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性引导作用,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偿、项目跟投、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手段,支持省内外各类创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民间资本在鄂创办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类企业,引导各类创投资本投向中小企业。

(九)拓宽中小企业发展领域。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业等法律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大力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积极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展销会、博览会,加大产品和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对组织参加境内外大型展销活动的中小企业和展会服务机构,其展位费、公共布展费等可给予一定的资助,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十一)指导中小企业加强管理。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管理示范企业推介评选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把中小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在科学规范的管理基础之上。支持管理咨询机构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按照科学、规范、精细、严格、效能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质量、技术、工艺、计量、节能、安全、用工及标准化等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和帮助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三、推动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十二)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筛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重点科技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

(十三)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及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和装备,按规定加速折旧,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兴化。

(十四)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以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中小企业走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模式。突出抓好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协调、环境友好、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围绕集群壮大、与升级、完善产业链,在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内,配套建设公共检测平台、融资平台、物流中心等,完善服务链,增强服务功能,打造集群品牌,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成长壮大。

(十五)推动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法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发展替代能源、再生能源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废弃物、副产品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十六)推动中小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大力支持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联合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并购等投资业务,收购技术和品牌。对企业兼并重组发生的土地使用权、不动产所有权等相关产权转让,免收变更过户手续费。(十七)促进专业化协作配套。鼓励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的产品和技术,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研发等协作关系,与大企业实现互利共赢。支持中小企业依托大企业和区域性龙头骨干企业聚集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十八)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开展典型示范和推广,积极探索以“两化”融合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支持各类信息运营服务机构创新信息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信息化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风险防范、市场应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深度应用。(十九)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引导中小企业注册商标,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商标,打造驰名、著名商标,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构建优势商标群体。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动中小企业无标建标、有标贯标、低标升标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协助企业申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开展质量兴企活动,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四、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银企合作。加快建设银企合作网络平台,定期组织银企合作洽谈会、银企合作园区行、金融创新产品网上展示等活动,健全和完善银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业绩奖励制度,鼓励各级政府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奖励;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稳固交易关系或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在长期协作中形成的诚信约束关系,突破传统的评级授信、担保抵押等信贷准入条件限制,构建符合中小企业经营特点的新型融资关系。

(二十一)支持设立中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支持商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服务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向县域延伸机构和跨地域发展。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以及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加快村镇银行的审批设立和异地中小银行的引进,聚集社会资金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二十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多边信用、供应链融资、联保授信等多种模式,扩大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和信贷投入。大力实施中小企业信贷客户培植工程,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满足银行条件,获得信贷支持。加大对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推广“微贷款”模式。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围绕地方特色,开发适合商贸、科技、农村等各类小企业的“自助贷”、“订单贷”、“信用贷”、“网商贷”、“桥隧贷”等特色产品,以及对生产季节性产品企业的仓单质押贷款,对科技型小企业的股权、知识产权、版权质押贷款。建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评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二十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努力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大力挖掘中小企业上市后备资源,积极做好中小企业上市辅导培育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纳入“湖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中小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需办理事项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省政府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依托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专项产权交易和流转平台,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流转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服务。探索和指导中小企业利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种债权和股权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十四)加强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以及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担保业。鼓励有实力的担保机构跨地域设立分支机构,发展担保业务。通过财政增资、多渠道筹资,不断增强省级担保和再担保平台的资本金,提高省级再担保平台对全省担保机构的增信作用。到2012年,各市、州至少设立1个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各县(市、区)都要设立1个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初步形成市县共同参与、省市县三级联动、覆盖全省、良性循环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二十五)推动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制度。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担保机构的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和协调服务,督促各担保机构依照国家规定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各级财政部门要视财力情况,对担保机构出现的代偿损失核定适当的风险补偿资金。

五、切实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二十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全面清理和修改阻碍与歧视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营造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国家允许先行先试的领域、区域、方式,各地、各部门均可以探索试验,努力在全省形成鼓励创业、创新,宽容过错、失误的政策法制环境。

(二十七)优化中小企业投资环境。大力倡导“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积极倡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的良好风尚。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和限制的,按“非禁即入”的原则,一律向各类市场主体开放,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切实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优化民间投资的审批登记程序,努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享受法律保护的投资环境。

(二十八)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大信用环境建设力度,在进一步完善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选择信用评价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试点。认定一批诚信示范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增强诚信意识,坚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加快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信用信息,逐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用信息征集、信用信息披露、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全省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努力创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十九)优化中小企业政务环境。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审批方式,公开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推行“一站式”审批。建立行政审批动态管理协调机制,依法及时清理和调整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不利于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设立、下放、取消审批权的规定,健全审批权的制约监督机制,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以罚代管”的现象,以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三十)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切实保护中小企业权益和作为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进一步完善全省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法规和政策体系。严禁行政权力任意干涉中小企业的合法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和清理涉企收费项目,严厉查处利用行政权力对中小企业乱摊派、乱检查、乱收费等违法行为。畅通投诉渠道,切实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

(三十一)加快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省建立起以政府公共服务为引导、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商业性服务为支撑,体系完备、功能健全、服务规范、运转高效,省市县三级贯通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信用评价、信息咨询、法律维权、协会商会等八大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受中小企业欢迎的服务示范机构,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品牌服务产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十二)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探索补助性、资本性、激励性等多种投入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中小企业。完善以财政绩效评价为核心的“跟踪问效”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指导和帮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国家扶持项目。

(三十三)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准确理解与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服务承诺制、监督投诉制。

1、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对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年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凡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可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4、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5、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进口的自用设备以及按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

6、中小企业从事国家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7、对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8、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减免申请。

9、中小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申请在3个月内延期缴纳。

(三十四)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要形成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中小企业的机制。各级采购人要不断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并授予一定比例的采购合同。积极培育中小企业成为政府采购的长期供应商,鼓励符合资质条件的中小企业依法组成联合体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

(三十五)帮助中小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督促中小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形成以人为本、劳资和谐的氛围,充分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中小企业劳资纠纷协调处置机制,依法保护劳动者与中小企业双方的合法权利。加快在中小企业中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发挥其在协调劳资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吸纳困难人员就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

七、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组织协调

(三十六)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成立湖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进一步完善成长工程推进机制,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工作目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考核,并逐步扩大考核内容,由过去只考核中小工业企业逐步扩大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性企业,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目标责任管理体系。经信、财政、统计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跟踪成长工程工作动态,定期对成长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考评办法,做好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和考核奖励。(三十七)做好分类指导。围绕“催生”、“育苗”、“助长”、“培优”四个环节着力做好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和重点扶持,突出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创办,、加快发展规模企业,、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着力在支柱产业、产业基地、重点产业集群中选择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抓好典型带动,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建立起大、中、小企业成长梯队,推动企业结构协调发展。每年选择100户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尽快成长为能够辐射带动关联企业和周边地区发展的龙头企业。

(三十八)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加强统计部门建设,充实统计工作力量,积极开展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研究,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坚持按季度发布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统计数据,逐步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数据纳入定期发布范围;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与核算工作,督促企业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强化依法统计意识。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帮助中小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第二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2010】3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优化发展环境

(一)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一律对中小企业开放。申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金限制,且无需审验注册资本金。申办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可以达到注册资本的70%。改进验资办法,按现行标准减半收取验资费用。

(二)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和政策特别是金融、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政策效果评价,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任意设置行政处罚和行政限制,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赞助或接受有偿服务,不得强制中小企业加入各种协会,不得摊派订购报刊杂志等。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中小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补贴和工伤保险补贴。对困难中小企业,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10年底,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中小企业可与职工就工资、工时、劳动定额进行协商,符合条件的,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新增岗位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高校毕业生和进城求职农民工达到规定比例的,可享受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二、缓解融资困难

(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在总量和增量计划上,单列中小企业信贷指标。加快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对小企业不良贷款、信贷综合成本、责任认定进行单独考核。提高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效率,建立完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质押物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根据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改进授权授信制度,合理确定信用等级、授信方式和贷款期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业务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形成统一评级、多方认可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服务。

(五)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和上市融资,做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向县域延伸工作。支持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积极稳妥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

(六)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的中小企业通过配股、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进一步完善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机制,筛选100家以上重点企业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加强引导,定期培训,逐步规范,梯次发展,带动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试

点,积极采取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鼓励保险机构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积极培育和规范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鼓励有关部门和市、县(市、区)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七)加快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各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资本金注入和风险补偿机制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的奖励补助制度,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核心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以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为主体组建省级再担保机构,逐步构建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性再担保体制,到2012年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资本金总量达到100亿元以上,担保能力达到500亿元以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按照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计提担保赔偿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按照不超过当年担保费收入50%的比例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将上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余额转为当期收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应依次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担保赔偿准备和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不足冲减部分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三、强化财税支持

(八)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对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市、县(市、区)政府要配套安排。扩大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增加资本投入,拓宽资金来源,解决创业期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安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预算内安排使用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时,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

(九)加大税收扶持力度。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地税局提出减免税申请。中小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申请在三个月内延期缴纳。出口企业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免、抵、退税,且申报的单证齐全真实、电子信息核对无误,主管税务机关应在20个工作日内办完出口退税手续,及时足额退还企业税款。对国家新出台的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实转”,以及国家对特殊行业、特殊困难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要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尽快落实到企业。

四、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中小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一个纳税内,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及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开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管理费用,不受比例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支付引进科技人员的报酬,可以据实列为技术开发费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以及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享受贷款贴息政策。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需加速折旧的,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提取折旧。

(十一)加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品牌培育、评审工作机制,形成品牌梯次结构,培育更多的中小企业名牌产品、河北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中小企业,由省政府给予奖励;对获得省名牌产品和省优质产品的中小企业,由设区市政府给予奖励。积极支持中华老字号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争创河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对已经注册商标的,指导其规范使用和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进企业商标无形资产保值增值。

(十二)引导中小企业推进产业升级。省中小企业挖潜改造、节能、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开发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对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鼓励中小企业参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活动。加强行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污染排放、科技创新等信息,编制河北省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示范名录,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用。

(十三)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到2012年底,全省争取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00个,每个县(市、区)培育1―2个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加快产业集聚、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专业化协作、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抓紧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特色产业向园区集聚,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争创一批国家级区域品牌,增强集群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多渠道开拓市场

(十四)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政府采购要优先安排向中小企业购买产品或服务。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物流需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建立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和行业性产品购销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交易平台。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行业性展览展销等各类活动,鼓励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示会。支持举办省内专业性展会和区域性展会,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提高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网上产品展览、电子商务等交易活动。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给予20%的资助,对中小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展览、开拓新兴市场、市场宣传推介、境外投(议)标、开展电子商务等活动给予资助。

(十五)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外从事资源开发、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以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建材、机械、纺织、服装、轻工等产业为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到海外开展企业并购,提高企业资本运作和自身发展能力。通过提供政策指导、简化核准手续、加强跟踪服务、搭建会展平台、组织银企对接等多种措施,为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并购创造条件。积极申请国家对外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及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降低企业投资和并购风险。

六、拓宽服务渠道

(十六)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重点培育100家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机构,政府资助的服务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免收或者减收服务费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和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投融资、技术支持、产品开发、人才引进、法律咨询等服务。推进省、市、县三级民营经济法律服务组织建设,设立法律服务热线,建立网上法律咨询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信息和法律咨询服务。

(十七)加快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城乡各类产业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和场地,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到2010年底,各县(市、区)都要建成2个以上中小企业创业辅

导基地;2012年底全省达到400个,吸纳孵化企业1.3万家。市、县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要把创业基地及中小企业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引导其向开发区、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在安排用地计划时,对创业基地及中小企业项目要给予适当倾斜。

(十八)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政府扶持、社会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到2012年底全省达到180个。重点建设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鼓励引导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基础研究基地、工程试验基地作用,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解决中小企业技术难题。充分利用省科技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整合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等公共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共享数据信息。

(十九)强化人才支撑。大力推进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全员素质提高“三大工程”。认真组织国家银河培训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客户服务等培训。依托200个中小企业远程教育培训基地,组织开展特色培训、专业培训。按照国家3年培训百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目标,制定我省3年培训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继续举办中小企业名家讲坛巡讲活动,每年组织100名企业家到清华大学培训深造。搞好中小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对接、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等活动,认真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十)提升信息化水平。实施中小企业上网工程,鼓励电信运营商、行业协会建设面向区域、行业和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企业信息获取能力。县级以上财政预算安排的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支持中小企业,引导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开展电子商务,拓展对外联络和市场营销,提升中小企业信息综合竞争力。

(二十一)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等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营销和风险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中小企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质量、卫生、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

七、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二)成立领导机构。省政府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设区市、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确保中小企业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十三)建立统计监测制度。统计部门、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二十四)加快组织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保发展、调结构、惠民生的迫切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省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抓紧制订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措施,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各设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落实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第三篇: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信息索取号:D00000-0202-2010-0010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井冈山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近几年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我市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总量小、产业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仍然较突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较快发展,既是我市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我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根据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核心,以增加总量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着力在促进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增长上取得新进展,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上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水平。

2、目标任务。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55111”发展目标。即:新增中小企业500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户,培育细分行业领先、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成长型中小企业100家,培育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实现10家左右中小企业通过各类资本市场上市。中小企业在优势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和行业结构更趋合理,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成长性好、实力强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启动民间投资,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做大中小企业总量。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及《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建设及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及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和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及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内资外资政策待遇的统一。积极落实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创业领域,改善创业环境,着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构建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全民创业机制和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创业支撑体系,激发全民创业潜能,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加大对创业的服务指导,为创业者免费提供信息咨询、创业辅导、行政审批、证照办理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不断壮大中小企业总量。(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

2、加大招商引资及市场开拓力度,扩大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加中小企业投入的主渠道,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继续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将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各地、各有关单位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专业招商,鼓励以商招商,突出对接合作招商,主攻主导产业招商,突出重大工业项目引进;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对外贸易。(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委,井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3、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银企合作力度,创新银企合作模式,加强银企合作全方位对接。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力争“十二五”期间储备上市企业40家左右;加大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力度,选择20家左右符合上市条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进行上市辅导,积极为拟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十二五”期间,力争10家左右企业通过各类资本市场实现成功上市。加快培育发展地方特色区域银行,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争取政策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形成全市金融资本的竞争效应。完善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政策,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及私募基金投资我市中小企业。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银监局,市人行,市发改委,市金融办)

4、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中小企业发展平台。继续举全市之力推进井开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规划,加大园区投入及开发建设力度,依法扩大园区规模,为更多的项目落户提供用地保障。全面推进园区物流、口岸、法律、金融、会计、产权交易、科技成果产业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仓储货运、“三废”综合利用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支持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多层标准厂房,为重大项目快速入园提供平台,实现节约用地、集约发展。支持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多方投资等方式,建设具有配套服务和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返乡创业园。加大园区土地清理,有效盘活存量,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土地承接新的项目,提高园区土地综合利用率及投入产出率。同时,各县(市、区)政府在编制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在区位和交通条件较好的乡镇预留一些工业用地,引导中小企业集中发展,满足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为达不到入园标准的中小企业(项目)提供用地。(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井开区管委会,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

5、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培育骨干龙头大企业。结合“双百双十”工程建设,选择50家左右具有成长性中小企业或重大在建项目,集中各种资源,在项目审核(备案)、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帮助他们制订发展目标规划,促其做大做强。支持骨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鼓励骨干企业创建国家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提高产品及装备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鼓励骨干企业做精主业,逐步将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实施专业化生产,培育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鼓励骨干企业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有效整合原材料和能源等要素、上下游产品和市场营销渠道,培育延伸产业链,提高辐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6、加强人才培训与引进,努力解决中小企业用工难题。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快高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发展。引导职业教育机构根据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合理设置培训科目,努力解决中小企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与大学、职业院校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校企“招生、教学、就业”全程合作,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统筹使用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等培训资金,加强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短期培训、脱产培训、出市培训、国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对中小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沿海人才和回乡人才等各类人才,对中小企业引进的人才,依法享受户籍管理、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企业用工环境检查,积极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使中小企业员工引得进、留得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用工需求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小企业用工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和移民办,市工信委)

7、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中小企业产业层次。坚定不移实施“吉泰工业走廊”战略,扎实推进“双百双十”工程建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绿色食品、机械制造、新能源和微生物农药等“6+1”重点产业。积极鼓励中小企业与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合作,形成分工明确、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产业体系,培植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重点支持吉泰工业走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干盐化工基地和箱包产业基地、峡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丰碳酸钙产业基地、吉水电镀产业基地、泰和机电产业基地、遂川鞋帽服装产业基地、永新皮革产业基地、井冈山龙市特色陶瓷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市、县(市、区)两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获得国家、省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产业基地给予资金补助。省里安排我市的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内围绕重点产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网络动漫、广告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拓展,扩大就业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发改委,井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工商局)

8、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加强中小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用。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中小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防止落后产能异地转移。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税法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业园区,优先推荐申报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园区。到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0.932吨标准煤,比“十一五”末降低15%左右,实现节能 60 万吨标准煤;规模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比“十一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9、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开放科技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水平。力争5年内通过引导社会投资、财政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在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绿色食品、机械制造、新能源和微生物农药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15个左右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对创获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市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和发展,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发展政策解读、技术推广、人才交流、业务培训和市场营销等重点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0、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分类指导,择优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帮助和鼓励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降低市场开拓成本,提高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和搭建行业应用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软硬件工具、项目外包、工业设计等社会化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

三、政策措施

1、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决战工业园区发展和城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定》(吉发[2008]14号)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吉办发〔2008〕39号),从2011年开始,市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块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人才培训、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现有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专项资金也要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各县(市、区)也要根据本地财力状况,配套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市工信委)

2、落实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中小企业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工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一般纳税人标准降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万元,商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一般纳税人标准降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80万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为3%。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向当地主管地税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中小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申请在三个月内延期缴纳。(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信委)

3、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市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相关规定,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创新信贷业务,扩大抵押、质押范围,积极开展股权质押贷款,推动应收账款、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仓单、提单质押贷款及存货抵质押业务,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押质押不足的矛盾。创新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实行更为灵活的还款政策,缓解中小企业到期贷款还款压力。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力争中小企业贷款审批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责任单位:市人行,市银监局,市金融办,市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工信委)

4、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专项考核机制,力争每年全市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市财政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市级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市级金融机构按其新增中小企业贷款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其每年为中小企业担保的一年期(含)以上新增贷款金额的5‰给予奖励。同时要认真落实好市政府已出台的支持企业上市奖励政策。各县(市、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相应建立奖励机制。(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人行,市银监局,市金融办)

5、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市、县(市、区)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政府财政出资控股或参股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法人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企业设立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形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到201

5年,争取市、县(市、区)两级均建立1家以财政出资为主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中市本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县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对符合免税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收入,经政府主管部门认定后,免征其三年营业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照规定比例提取的责任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其注册资本金30%以上的,超出部分可转增资本金。担保机构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可按照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促进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引导其规范发展。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绩效评估,对获得优秀、优良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给予资金资助,并推荐参加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绩效评估评选。(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人行,市金融办)

6、支持中小企业争创自主品牌和技术创新。继续落实对中小企业创建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名牌商标和新产品的政策支持措施和财政奖励政策。对创获省级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获全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受益财政配套一次性奖励5万元;年内同时获全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一次性奖励25万元,受益财政配套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国家、省级新产品称号的新产品,市政府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和5000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科技局)

四、组织领导

1、切实加强中小企业工作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吉安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各县(市、区)要把中小企业发展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设立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

2、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市、县(市、区)统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确定中小企业的统计范围、统计指标、报表频率,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将中小企业统计分析材料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工信委,市工商局)

3、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创业者,对涉及管理、服务的政府部门政务公开、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收费、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纳入对各职能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加大企业投诉受理和查处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规范中介机构服务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市工信委)

各地、各有关责任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和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贯彻落实办法,并切实抓好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信委要加强对各地、各有关责任部门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二日

第四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0-11-3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陕政发〔2010〕43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 号)和《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一律对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开放,任何单位都不得设置附加条件。鼓励个人或者法人依法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创办中小企业。投资者申办公司的,首期出资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据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注册资本分期到位的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经全体股东同意、公司申请,出资期限可延长一年。

二、扩大民间投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和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支持民间资本以合资合作方式设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组建一批民营投资公司,建立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与指导,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三、继续鼓励全民创业。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创业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开通创业信息服务网,加大市、县创业基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贯彻落实创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大学生在城镇落户和创业服务等鼓励创业政策,突出抓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和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员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创办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环保节能型、农产品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支持发展家庭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整合财政相关专项资金,完善扶持机制和使用方式,主要用于促进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信用担保、优化结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协作配套、集群发展和人才培训等方面。通过贴息、担保等形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尚未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市、县,要尽快作出安排,制订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具体办法,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

五、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坚决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已明确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减免税;中小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在三个月内延期缴纳。

六、全力扩大信贷支持。全面落实国家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在总量和增量计划上,单列中小企业信贷指标,并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加快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信贷综合成本、责任认定进行单独考核。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效率,建立完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款、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

七、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或发起设立中小企-1-

业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应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小项目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依法开展私募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发行债券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方式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工作协调机制和扶持奖励政策,及时解决中小企业上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八、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职责。继续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金补充、业务补助、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创新奖励等多种方式,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国土资源、城乡建设、金融、工商等部门要为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

九、强化项目带动发展。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全省的发展规划,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在研究和安排项目上予以倾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大力加强项目的策划、筛选和储备工作,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以项目为支撑,以项目促发展。

十、加快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市、县政府要把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衔接,优先安排集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建设项目。对列入集中区规划的项目,简化环评审批程序。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园区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十一、积极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抓紧制订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指导意见,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扶持一批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关联企业。鼓励和支持大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和引资设厂等方式,优先与省内中小企业开展配套协作,提高协作配套水平和省内配套率。要围绕落实已经出台的产业振兴和集群发展规划,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十二、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中小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进行升级改造的项目,不论国企民企都要纳入省、市政府技术改造专项投资和省、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需加速折旧的,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十三、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抓紧建立省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鼓励电信、网络运营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积极发布市场信息,帮助中小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支持市场营销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在境外开办企业、设立机构;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和国际性等重点展会给予补助。加大对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补贴力度,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按实际缴纳保险费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资助。

十四、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制订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积极发展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分流适合中介机构承担的服务职能,并加大政府对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可以按照规定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场性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服务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政府补贴或者资助。

十五、建立发展环境评议制度和维权投诉中心。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工作。在省、市、县(市、区)建立中小企业维权投诉中心,协助行政监察机关监督各项政策公布执行情况和规范各部门及其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部门接到中小企业的投诉、举报后,应及时作出处理。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充分发挥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完善考核,将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和增加值占GDP 比重列入各市(区)考核目标。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以下政府及部门负有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切实加强指导和服务。

十七、建立统计监测和预警制度。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和省统计局对中小企业的统计分类标准、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加强中小企业的调查统计、监测、分析和数据发布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机制。

省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抓紧制订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措施;各设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订具体落实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县有关企业:

为进一步促进县域内中小微企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山西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

1.充分认识中小微企业在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县中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其量大面广、行业分布广泛,活跃在农副产品加工、铁矿采选、石材开发、仓储物流、商贸旅游等多个领域,在容纳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稳定社会和谐等方面的贡献作用尤为明显。各单位都要把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切实抓出成效。

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市场机制和规划导向、产业政策等多种调控手段,有效促进中小微企业结构调整,发展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目标任务:以中小微企业发展提高为主线,因势利导精心打造规模企业扩张、成长性企业扶持、小微企业孵化工程,努力提高中小微企业规模实力和经济运行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县中小微企业累计注册资本比2010年翻一番;增加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速2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比2010年增加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中小微企业在优势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和行业结构更趋合理,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形成特色鲜明,成长性好,“小产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4.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提速度、增总量”的总体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产业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以促进中小微企业科学发展为核心任务,不断优化完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融资环境和空间环境,大力发展环保低碳型、技术创新型等绿色、高端、高效产业,重点推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中小微企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轻化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型产业和仓储物流、特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创业者高起点、高标准投资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期间,中小微企业结构性调整投资每年要达到2亿元以上。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大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上市,推进品牌创建,促进企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左权县工业园区为平台,充分吸纳新型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化落实园区政策和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以县域内国有大集团、大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递延产品和相关配套产业。

6.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根据《山西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意见》的规定,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要求,帮助、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超常规发展。到“十二五”末,除县重点监控企业外,经济效益好、带动辐射力强的重点成长性企业要在现有的50户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7.引导集聚发展。要依托标杆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战略重组,细化产业内部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完善的专业化集群体系。“十二五”内,初步建成四大产业集聚区。一是以宏远科技3000吨聚十一酰胺为龙头,开发建设生物加工聚集区,发展蓖麻种植及配套加工产业;二是以新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0万只肉羊加工项目为龙头,发展养殖、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三是以粟城、桐峪选矿企业为龙头,通过资源要素整合,标准化矿井建设,发展现代化铁矿采选产业聚集区;四是以左权县工业园区为龙头,发展新型产业聚集区。

三、强化落实,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8.依法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和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简称“两金”)。依法设立“两金”是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精神,实现以小博大、引导投资、鼓励创业,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在积极争取、用好用足中央财政每年安排的30亿元中小微企业基金及省市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外,从2012年起,每年至少安排300万元,最多不超过上年财政收入的5‰,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每年不少于30万元,安排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两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增长和发展需求逐步增加。“两金”由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财政局管理使用,采用奖励补贴的办法,重点用于支持劳动者创办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市场开拓、扩大就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上市,以及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平台建设。9.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组织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清理不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地方规章制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公平享受各项扶持政策,公平获取各类社会资源,公平参与各类重大项目。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调研,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中小微企业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凝聚全社会合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10.落实企业权益保护和减负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保护中小微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全面排查清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的投诉机制和权益保护法律援助机制,严格执行国务院暂时免征中小微企业的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会同监察局、纠风办每年要对企业减负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11.落实国家、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从2012年起,到2015年12月31日止,凡未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其他企业,也享受此优惠政策。对年新创办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税收当地财政留成部分的20%给予支持。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地税部门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经省级科技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微企业,税务部门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2.统筹安排用地。将中小微企业的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和矿业用地整合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对科技含量高、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的用地供应,新增土地指标和工业园区内的土地规划,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中小微企业和建设小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引导中小微企业向集约节约用地模式转变,鼓励企业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土地进行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通过厂房改建和加层、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产出率。

13.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对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服务)的政府采购机制,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采购中小微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比例;落实中小微企业市场准入相关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公平参与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发展。

四、多措并举,不断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14.积极开拓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强化中小微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积极推进股权融资工作,对成功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中小微企业,除享受晋中市《关于鼓励扶持企业上市促进晋中经济发展的意见》的奖励政策外,从县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中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贴。

15.不断提升间接融资服务水平。加快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商贸服务、工业生产等不同类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完善抵押物评估机制,推行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商品融资、联保联贷、以商标权为主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融资方式;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费用补贴等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创新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实行更为灵活的还款政策,缓解中小微企业到期贷款还款压力。

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投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创业投资公司。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有效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非法活动。

五、狠抓基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6.支持创办中小微企业。降低创业门槛,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向创业主体开放。放宽对注册资本的限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降至3万元。个体工商户转成中小微企业的,可继续使用原字号,允许将经资产评估后的净资产作为实收资本;转成个人独资企业的,如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可实行税收定期定额征收办法。对取得营业执照的新办企业,没有达到认定一般纳税人的金额条件的,也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对达不到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可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创业者进行奖励补贴,引导民间投资,鼓励全民创业。全县城乡劳动者新注册中小微企业的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算,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万元(含500万元)、200万元(含200万元)、100万元(含100万元)、50万元(含50万元)的新办项目,经核实投资达效,政府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的资金补贴。自2012年1月1日起,高等院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进城创业的农村劳动者、复转军人及残疾人员新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且经营正常的,每户县政府奖励500元,注册或升级为中小微企业且正常生产经营的,每户县政府奖励1000元。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并由县财政给予3年贴息支持。高等院校毕业生创业需办理人事、劳动关系代理手续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所属有关机构提供代理服务,且免收人事代理费用。

17.支持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新产品,鼓励和支持公共技术研发服务机构开展对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

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填补省内空白的,按照其上缴税金高于上年留成部分的20%给予奖励。对成功申报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和通过自主创新新产品认定的企业,县政府分别给予10万、5万、3万元的奖励,资金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中列支。

18.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中小微企业在行业内通过合并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组建大集团,创建优质品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要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中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和5万元。

19.推进节能减排。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中小微企业内部和企业间循环利用资源,推广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在中小微企业的应用。对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中小微工业企业节能改造项目,经主管部门核实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标准的,可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中按项目固定资产投入的1.5%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20.加强市场开拓。从县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展示中心,参加“中小微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微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国内、国际大型展览展销活动,对参加境内外重要会展发生的摊位费、公共布展费等给予资助。以奖代补,主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产品推介宣传。

21.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行业、产业领军人物。对在转型跨越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推荐为各级劳动模范的候选人或进行专项表彰。

2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中小微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对中小微企业吸纳符合就业扶持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补贴。

中小微企业凡吸纳失业人员,符合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件的,由税务部门给予依次减扣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凡招用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残疾人员,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实属实的,每吸纳1人,用人单位可向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县财政局申请,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中一次性给予500元的奖励性补贴。

六、完善机制,逐步建立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23.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服务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资源社会化、分布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的要求,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健全、服务规范、运转高效,满足中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服务需求的县、乡(镇、城区)、村(社区)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渐进式推进的原则,逐步推动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九大体系。即:提供各类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传播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提供融资指导、贷款担保、企业信用宣传培训、信用征集与资信评价等多层次的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提供人才培训、人才培训评价、人力资源配送等人才培育服务体系;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和综合服务的创业辅导服务体系;提供规范经营、行业自律、经营战略、组织设计、企业文化等综合服务的行业协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法律咨询、维护权益、规范行为、企业改制、资产评估、财务管理、治乱减负等政策法律服务体系;提供产品设计研发、产品检测、技术咨询等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供市场营销、展览会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市场开拓服务体系;提供企业诊断、管理咨询、管理培训、组织结构、发展战略策划等管理咨询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工信部、省、市中小企业局为后台支撑的县级“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大厅”,组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十二五”期内初步建成以国家和省、市服务平台为后台,县级服务大厅为窗口,以行业协会(商会)和专业服务机构为依托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24.加快专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农民就业产业基地的配套服务机构和相应设施建设,引导社会优质资源入驻,健全中小微企业专业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在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

七、深化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综合经营能力 25.引导企业加强组织管理。鼓励中小微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建设或重组,按照科学、规范、精细、效能的要求,健全企业财务、质量、计量、安全、用工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体系;对生产经营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个人工作室以及各类非法人企业,积极引导其向法人企业转变;对具备法人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引导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鼓励争创“诚信示范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消费者满意单位”。获得国家、省级荣誉的,经主管部门核实,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中分别给予1万和5000元的奖励。

26.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中小微企业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中小微企业健全财务监控制度,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增强品牌营销和风险防控意识,提高经营服务能力,推进诚实守信经营;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积极采取贴牌生产、服务外包、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拓展服务领域。

27.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建设行业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进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工程,引导中小微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提高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八、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28.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成立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担任组长,相关委办局、乡(镇、城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业务,办公室设在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29.加强分类指导。根据我县中小微企业不同发展类型、阶段和规模特点,建立健全分类指导机制。加大政策集成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初创型企业的支持,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支持一批具有良好前景的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具有技术远见和集成能力的高技术大公司。

30.完善统计监测机制。进一步理顺全县中小微企业统计渠道,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确定中小微企业的统计范围、统计指标、报表频率,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定期通报中小微企业发展运行情况,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微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下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发展意见

    项 目 办 提 供1、落实国家、省、市政府技术改造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 对工业中小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一是帮助重点企业申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荐阅读)

    中国纺织工业——服装:牛仔裤为你提供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日期:2009-9-23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小......

    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摘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生产体系,促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建立分工协调、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指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方......

    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纲

    论文题目及提纲 论文题目: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选题理由: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然而,去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

    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意见(模版)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省中小企业办省财政厅 山东省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样例5)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中小企业是我区国民......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9〕4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近几年来,我省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拓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