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借鉴浙江经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考察报告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各级政府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政府管理经济工作的重要职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创造了不少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特别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思想超前,政策活、办法多、力度大,探索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好做法,促进了中小企业得以蓬勃发展。
一、主要做法
总的是因地制宜、办法多样。突出特点是“两抓”,抓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即:以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入手,缓解贷款难问题;抓薄弱环节,探索直接融资的新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评价和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
1、行业协会主导模式。按照“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中介评价、社会监督”的原则,由协会公正、独立地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和协调管理工作,企业自愿参加信用评价。典型代表是杭州市。基本流程是:①政府出台《杭州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组织和具体实施信用评价的机构、信用信息征集的范围及途径、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使用、信用评价结果的公布和使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② 建立企业信用行业协会。2003年,杭州成立企业信用行业协会,负责组织企业信用评价,公正、独立地开展企业信用自律。③信用评价机构向被评价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征信有关信息,并“客观、公正、科学”地做出信用评价,优质信用企业分为AAA、AA、A三个等级。④信用评价结果由信用行业协会向社会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在相关新闻媒体上公告,并建立信用信息库,接受信息查询。⑤信用行业协会向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推荐扶持信用企业。⑥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对信用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和融资担保。
通过开展信用评价,促进企业加强了信用管理,增强了信用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目前,有1000多家企业申请信用评级,600家企业被评定为A级以上信用企业。2004年,杭州市信用行业协会向银行推荐的信用企业共融资150多亿元。通过企业信用建设,杭州市成为全国银行信贷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2、政府主导模式。由政府出资,成立专门机构,专职负责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管理工作。典型代表是台州市。市政府成立企业信用中心,负责企业信用培训、信用征集、信用评级等工作,并开通市中小企业信用中心网站。目前,中心已录入991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身份信息、信用建档和财务报表信息,完成634家企业评级报告。从今年开始,台州市商业银行新增客户都要在市中小企业信用中心建立信用档案,市中小企业信用中心为商业银行新客户提供征信、评级等项目服务,评价结果作为商业银行授信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推进担保机制创新,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促进银企合作、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成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04年,浙江共有225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全省一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总额133.84亿元的担保。做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1、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引导、规范和支持。如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监督管理、行业自律、政策扶持等做了明确规定。
2、鼓励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可由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出资组建。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政策扶持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这类担保机构有两种运作形式。一种由财政直接出资,成立由政府独资或控股的担保公司。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在浙江担保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发挥了主导作用,至今仍然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浙江省各级政府出全资或参股组建的担保公司共有121家,占全省担保机构总数的53.8%,出资金额14.7亿元,占全省担保机构注册资金总额的40%。另一种是政府财政设立担保基金,在银行专项存款,委托有关机构管理和提供担保服务。如杭州江干区,由区财政在杭州市商业银行存入1500万元担保基金,委托江干区中小企业担保促进会代为管理,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服务。
二是社会互助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此类机构为杭州市萧山区首创,被担保业界称为“萧山经验”。其做法是,以乡镇为单位,在政府的推动下,设立“会员制、封闭型、社区化、小额度、非盈利”互助担保公司,为入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入会企业是担保公司的股东,每家企业加入时出资5万到20万元不等。只要银行和其他会员同意“入会”,企业即可获得5倍于自已出资额的担保贷款。萧山区每个乡镇都成立有一家互助型担保公司。
三是商业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企业和个人出资为主,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制的担保公司,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按照市场化方式为中小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担保服务。杭州市有51家是此类型机构。
3、多措施控制担保风险。
一是严格企业信用管理。担保机构都建立有详细的企业信用档案,从中遴选担保对象。
二是签订反担保协议。担保公司一般要求被担保的企业签订与贷款等金额的反担保协议。但企业抵押品的种类比银行要求更加宽松。如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作抵押品,房屋在银行抵押只能得到一半金额的贷款,而在担保公司可获得9折 的担保。
三是会员之间互相监督担保。互助型的担保公司规定,会员企业贷款担保必须经过其它会员同意。由于会员之间相互比较了解,有效降低了贷款风险。
四是银行与担保公司密切合作。大多数乡镇互助型担保公司都固定一家贷款银行。如萧山区,萧山农村合作银行是与各镇担保公司合作的惟一银行。担保公司不论是在设立之初,还是在后来的增资扩股过程中,银行都始终参与,对参会企业的存款、老板的素质和家庭情况、产业前景进行事前调查。银行对会员企业入会有一票否决权,银行不同意的企业,就不能加入担保公司。由于贴近社区,银行可以把信息不对称降到最低程度。
4、多途径补偿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随着浙江担保业的发展壮大,政府的扶持方式开始由初期的以直接注资为主转变为有限补偿和奖励为主。为帮助担保公司化解代偿风险,浙江主要采取三种措施:
一是建立担保机构代偿损失补偿机制。政府出台担保代偿损失补偿办法,担保公司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代偿损失,由政府财政按15%—25%不等比例予以补偿。
二是通过奖励予以适当补偿。比如,萧山区对每个镇成立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一旦超过80万,就奖励10万风险基金,超过500万,就奖励30万,超过1000万,再奖励 30万。
三是成立再担保公司。目前,浙江省和杭州市正计划成立政府主导型的省级和市级再担保公司,以有效分散担保公司风险。
(三)银政联手,共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除了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做好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性工作外,浙江省各级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协调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方式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政银联合推出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与民生银行杭州分行合作,共同推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有重点地扶持1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大、做强。该计划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金扶持。省中小企业局组织各地市筛选一批最佳成长型中小企业向银行推荐,民生银行每年为入选企业提供30亿元以上的专项信贷资金和多种金融服务。省中小企业局根据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的安排,给予适当的配套贴息。二是提供中小企业经营素质培训服务。三是为有条件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境内外上市融资服务。该计划推出之后,效果明显。省中小企业局和民生银行杭州分行扩大了扶持范围和资金规模,去年共有993家入选中小企业享受到了民生银行100亿元的信贷资金。今年,浙江省中小企业 局进一步扩大合作金融机构范围,浙江省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交易机构、深交所等都将成为新一轮合作伙伴,扶持的企业将从“三年千家”调整为“三年万家”。
2、积极争取和推进四大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试点。今年,银监会将分别选择一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试点,以促进各银行机构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服务。浙江省争取到了东部试点省份。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和浙江台州市商业银行合作,在台州市开展“微小企业融资”的试点改革,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在温州、杭州、台州、绍兴和金华以保证担保方式开展小企业贷款试点,浙商银行在萧山进行放宽贷款条件和资格的试点,中国工商银行在浙江苍南等地试点。
3、定期召开融资恳谈会,促进银企交流与合作。浙江各地市主管部门每月都要召开一次有当地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参加的融资恳谈会,银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解决融资问题的具体办法。
4、政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为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今年浙江出台了《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办法规定,由省财政预算安排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各市、县自愿配 套相应财政资金,对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产生的风险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对增加贷款较多、风险控制较好的金融机构适当进行奖励。
(四)锐意探索,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浙江省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同时,在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领域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上市。去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开市前,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就与深交所签署了《浙江省中小企业上市工作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推进浙江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由于工作做在前面,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开市至今短短一年时间内,浙江省在该板上市的企业就达到12家。
2、帮助中小企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今年,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引入“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选择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培育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是一家由海外资金组成的投资基金,总规模为10亿美元。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成长性良好、已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初步具备海外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投资的策略是对国内中小企业注入海外资金,通过参股形成战略合作,并通过海外上市促进被投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从而最终达到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海外投资者分享成长收益的双赢局面。我们在浙江时,“中国中 小企业成长基金”正在杭州考察企业,并初步选定了扶持的对象。
3、超前探索新型融资方式。我们在浙江了解到,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在杭州调研时透露,国家关于企业发行债券的政策有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放松,企业发行债券不再由国务院特批。为此,浙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国家政策松动,他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推出一批企业争取债券市场融资。同时,他们还在中小企业信托融资、产权市场融资、风险资金融资、典当融资等方面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二、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难点是解决融资难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浙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和思考。结合武汉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平台。按照“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中介评介、社会监督”的原则,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平台建设。
1、加强对信用行业的指导。出台《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管理办法》,促进信用评价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2、成立企业信用行业协会。由市经委牵头,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组建武汉市企业信用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公正、独立地开展企业信用自律和信用评价的组织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3、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在企业信用行业协会成立之初,政府给予一定的创办资金支持,或商请银行共同给予支持。
(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担保业的引导和扶持。
1、制定《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担保业的指导、规范和监督管理。
2、加快整合信用担保资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符合担保法规定的各类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当前要尽快建立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全市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先行在7个都市工业园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各区可借鉴萧山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乡镇互助式担保机构。担保机构比较集中的区,要争取形成网络,有条件地开展区、街(乡)联保。探索建立市级再担保公司,对全市各级担保机构实行再担保。
3、改进政府资金支持方式。政府资金主要不再用于直接出资成立担保机构,而是用于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奖励。为 此,建议制定《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价和奖励暂行办法》和《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代偿损失补偿暂行办法》。
(三)推进银企合作
1、定期召开融资恳谈会。政府主管部门平时要及时掌握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和银行贷款意向,定期将银行和中小企业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换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2、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从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划出一块,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产生的风险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1、积极争取国家在武汉开展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试点。今年银监会中小企业贷款试点改革,中部地区的试点省份还没有确定,要抓紧时间,组织专班积极争取武汉成为中部地区试点城市,并将此作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内容。
2、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有关专项资金。去年,国家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有关部门要及时将这些信息告知企业界,并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基金支持。
(五)积极探索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办法
1、加强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明确相关部门负责与深交所沟通联系,努力争取双方签署《武汉中小企业上市工作合作备忘录》,力争逐步推出一批中小企业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积极联系境外有关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
2、帮助中小企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明确有关部门负责与“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等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加强联系,帮助他们在武汉中小企业中选择和培育战略投资对象。
3、明确相关部门赴京了解国家关于企业债券方面的政策信息,提前做好企业发行债券申报准备工作。
4、积极探索产权融资。完善武汉交权交易所功能,使其成为中小企业产权融资的平台。明确有关部门加强与香港企交所联系,鼓励帮助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到该所挂牌,通过转让部分资产或股权引入资金或合作伙伴。
第二篇:浙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浙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发布时间:2011-07-04来源:学习时报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为全社会提供了主要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部分地区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势所在和活力之源。但央行自去年10月启动本轮货币紧缩周期以来已经连续多次高频度加息,调控密度之高前所未见,这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再加上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融资难首当其冲。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是资金问题,现有金融体制安排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是融资成本高。据调研,目前一般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30%以上,加上存款回报、担保、中介等其他费用,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成本包括各种显性、隐性费用,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基准利率的2倍。多数小企业贷不到款,只能以民间自筹为主,年利息20%—30%不等,部分地区短期年利息甚至高达50%—60%。二是融资渠道不足。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中,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由于贷款数额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不确定风险等,从国有商业银行渠道获得资金非常少。此外,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地方资本市场和区域性金融体系尚未建立,产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处于试点阶段,都使得融资渠道明显不足。三是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据了解,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力度不大,或者建立后作用发挥不佳;商业性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性不高,管理比较混乱,使得当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能力不强。此外,中小企业抵质押确权、评估存在一定难度,形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与抵质押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中小企业抵押担保。
资源要素制约加剧。资源要素保障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资源要素制约加剧,主要体现在:一是用电持续趋紧,影响了中小企业正常发展。二是用工短缺现象比较严重。不仅是普工短缺,技工、高端人才均处在短缺状态。据调查,企业用工缺口普遍在15%以上,企业增加20%—30%工资后仍然招不到工人。企业反映,不少来自中西部的民工由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加等因素,选择在当地就业;许多“80后”、“90后”民工不愿到小企业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中小企业往往由于待遇、提供发展平台等限制,懂技术、具有操作经验的技术人才难招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难题。至于高端人才,如研发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此外,职工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流动性随意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用工难度。三是用地紧张日益突出。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各地在土地供应上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往往在安排土地指标时,把大部分指标留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及较大规模企业用地,对中小企业很少安排用地指标,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微小企业很难拿到土地。发展空间的限制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升级矛盾突出。一是中小企业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大量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化学、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从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明显不足。二是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不足1%。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技术储备限制,自主创新
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生产主要依靠模仿,来料加工、贴牌加工业务比重较高,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偏少。三是专业协作水平不高。调研显示,大部分龙头骨干企业的配套协作依靠分散的小企业和家庭作坊,配套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在产能、设备、工艺、产品品质方面往往达不到骨干企业的要求,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升。骨干企业对分散配套企业提供的技术、人才、资金支持存在不足,带动力不够,专业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大型企业数量偏少,中型企业不多、微小企业居多,组织形式以私营企业为主,有限责任公司不多,股份公司偏少。中小企业抱团发展、互助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五是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积累,浙江中小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海外市场,但仍然存在营销模式单
一、外贸市场和产品局限、竞争无序等问题。2010年出口排名前两位的产品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占出口总额的27.6%,出口以发达国家为主,对外贸易抗风险能力较弱。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政策执行力度。近年来,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和浙江省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小企业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见。然而,各地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执行力度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实施。建议中央和省级部门统一部署开展相关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确保已有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深化、细化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工作。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一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区域银行、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探索金融创新途径,争取形成小贷丰收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林权抵押贷款、地方金融市场创新、股权投资、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等金融创新举措,并逐步推广应用。二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设立省、市、县三级政府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鼓励中小企业依法、自愿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三是改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及实际操作程序,实现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抵质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同时,通过加强金融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一是开源。有关部门应共同商讨方案,着重解决在保证企业基准电力供应基础上,实现差别化电价,电价超额部分由使用企业承担,充分调动电厂积极性,加大电力供应。二是节流。引导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居民节约用电,避免浪费。三是优化。推广各地有序用电方面积累的好经验,提高用电效率。
创造和谐用工环境。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就业吸引力。建立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并在用工环节运用,改善部分职工随意解除用工合同的现象,优化企业用工环境。探索建立培训经费直接补贴到企业的做法,分层分类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工人、普通职工开展培训服务,提高职工素质。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工的办法,帮助解
决他们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难题。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实施产业集聚工程,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引导骨干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积极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支持,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鼓励骨干龙头企业按照“1+N”(骨干企业+协作配套中小企业)模式建立创业园,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服务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优先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与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整合高等院校、科技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支持。鼓励社会科技人才创办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等服务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社会公共科技资源应当向中小企业开放,降低中小企业技术检测、产品鉴定等收费标准。二是打造市场拓展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之间的项目、技术、供需、营销等对接活动,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商家之间开展经济技术、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提供便利。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大型产品、技术展览展会和合作交流活动。对组织参加境内外大型展览展销活动的中小企业和展会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或税收减免,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三是打造信息服务平台。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公用事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提供相关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支持各类信息运营服务机构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融资、市场营销等信息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紧密融合。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加大专项项目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各项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等,安排资金给予补助,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三是加大技术研发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的,可以适用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政策;建立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设计机构等被国家或者本市认定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者企业设计中心的,可以享受国家和省里规定的税收、财政资金支持等政策;技术研发费用以及用于研发的仪器和设备,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在税收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适用相关政策。(作者:崔凤军)
第三篇:上海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2011年4月12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化本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保护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权利,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将中小企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发展方向的要求,确定扶持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发展。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议事协调机构,应当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
市人民政府负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拟订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
(二)综合协调、督促本市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和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三)发布相关政策信息,指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处理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发展;
(五)会同市有关部门负责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六)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区、县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在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指导下,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市和区、县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中小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落实有关政策措施。
第五条中小企业应当守法经营、依法纳税、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犯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中小企业应当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加快技术进步,增强自我创新发展能力。
第二章创业扶持
第六条本市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资创办中小企业。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进入的领域,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同样具有平等进入的权利。
第七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创办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节能环保型等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本市鼓励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创办中小企业,引导各类专业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主动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服务,建立和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创业的政策体系,按照规定为中小企业开业贷款、创业场地、招用人员等给予支持。
第八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加强创业指导工作,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等指导和服务,并发挥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和行业协会在创业咨询和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第九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城乡规划中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支持创办中小企业。
本市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利用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以及闲置厂房等存量房产投资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区,为中小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相关配套服务。
第十条在本市创办小企业,符合本市促进就业等规定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区、县开业指导服务部门申请一定额度的开业贷款担保和贴息。
第十一条本市创立十八个月内的小企业按照本企业吸纳就业情况,可以向所在地的区、县开业指导服务部门申请创业场地房租补贴。
第十二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招用本市就业困难人员,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可以向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一定期限的资金支持。
第十三条中小企业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等原因,经与职工协商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制。
第三章资金支持
第十四条市财政预算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支持本市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小企业的资金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
本市支持企业发展的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应当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用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三分之一。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第十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加强本市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工作,推动中小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股份制改造。
市金融服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解决本市中小企业上市的有关问题。
第十六条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
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所承担的评级、审计、担保和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费用,可以向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申请资金支持。
第十七条本市建立的产权交易市场和非上市企业股权托管登记中心,应当为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和股权登记、托管、转让等提供指导和服务。
第十八条本市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创办创业投资企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
本市鼓励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第十九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并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建立专门考核指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小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
本市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小企业提供贷款。
第二十条本市设立市和区、县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鼓励各区、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主导设立主要为本辖区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并及时补充资本金、逐步提高担保能力。
本市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本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依法、自愿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
各类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符合有关条件的,可以向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申请资金支持。
第二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
工商、商务、知识产权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为中小企业以动产、股权、仓单、应收账款和知识产权等设定担保提供便利。
第二十二条本市鼓励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产品、业务、服务等金融创新。
市人民政府设立的金融创新奖,应当对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活动予以支持。
第二十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中小企业诚信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提升信用等级。
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公用事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提供相关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第四章创新推动
第二十四条本市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符合国家和本市技术创新等规定的,可以向科技等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支持。
第二十五条中小企业建立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设计机构等被国家或者本市认定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者企业设计中心的,可以享受国家和本市规定的税收、财政资金支持等政策。
第二十六条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教育、科技等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本市中小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项目交流合作。
第二十七条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中小企业创新推荐会,向创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推荐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等。
第二十八条本市鼓励中小企业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创建自主品牌。
本市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中小企业申请专利加强指导,为中小企业办理专利检索提供便利,并对中小企业申请和维持专利给予资金支持。
本市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指导和服务,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
第五章市场开拓
第二十九条本市政府采购的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公开发布采购信息,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指导和服务。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享受投标保证金等费用减免。
规定预算金额内的政府采购项目,中小企业能够提供并符合采购要求的,采购人应当从中小企业采购;超出规定预算金额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同等条件下,采购人应当优先从中小企业采购。
第三十条本市商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商会、行业协会等应当加强对中小企业在投资、开拓市场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中小企业参加展览展销活动,可以按照规定向商务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资金支持。
第三十一条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项目、技术、供需等交流活动,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便利。
中小企业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向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申请资金支持。
第三十二条本市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三十三条本市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等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中小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第六章服务保障
第三十四条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收集、汇总国家和本市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措施、行业动态、办事程序、专项资金等信息,并集中在《上海中小企业网》上发布。本市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及时提供信息。
第三十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应当在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和区、县中小企业工作部门的指导下,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公共服务,联系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第三十六条本市鼓励和支持创业指导、融资服务、技术支持、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对服务质量和信誉良好的中介服务机构给予扶持。
第三十七条本市支持各级工商业联合会参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中小企业咨询服务、宣传培训、政策建议、权益保障以及行业信息发布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十八条财政、税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等,依法给予税收减免优惠。
第三十九条市统计行政管理部门和市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定期对本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统计、监测和相关统计信息的分析、发布,并加强对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
第四十条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和区、县中小企业工作部门编制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反映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服务保障开展情况等,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一条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优化行政程序,简化审批环节,为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商会、行业协会等提供公开透明和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第七章权益保护
第四十二条中小企业合法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职权非法占有或者无偿使用企业财产。
有关部门在办理中小企业申请的登记注册、行政审批、年检等事项时,不得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增设条件,不得违反规定逾期办理。
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中小企业购买产品或者接受指定服务;
(二)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提供赞助;
(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要求中小企业出资参加评比或者培训;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向中小企业收费或者罚款;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增加中小企业负担的行为。
中小企业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有权拒绝并有权举报、控告。
第四十四条中小企业对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侵权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部门举报。上一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中小企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提出举报、复议、诉讼的中小企业不得打击报复。
第四十五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侵犯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条例中的小企业、小型微利企业、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纲
论文题目及提纲
论文题目: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选题理由: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然而,去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从企业内部和政府两方面的着手,中小企业自身应从提高企业素质、强化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政府则应在宏观环境、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扶持,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主要内容: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增量发展,提供主动力(二)中小企业为缓解中国就业提供了主渠道(三)中小企业是稳定的财政来源的基础(四)中小企业是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主体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三、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三)劳动力密集,高层次人才资源流失严重
(四)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五)技术水平低下,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四、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一)政府方面
1、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2、完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3、建立健全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4、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金融支持
5、创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社会化服务系统
(二)企业自身方面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
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4、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5、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 2 实证研究,对有关政策建议进行规范分析。(2)文献资料法: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论题的研究情况,借鉴有关研究成果。(3)对比研究法:对国内外的中小企业现状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国内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缺陷。指导思想:
根据唯物主义辨证观的基本原理,运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企业文化理论以及相关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所学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对论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力争做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第五篇: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摘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生产体系,促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建立分工协调、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指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方向,使中小企业能够正确地进行产业定位,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防止生态灾难以及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另一方面,财政、金融和税务等部门也可根据这些产业政策来决定各种扶持措施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的不同运用,以便使国家在实行总量管理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实现结构管理。
关键字:《中小企业促进法》;扶持政策;引导功能;融资;机遇;挑战
正文:
中小企业一直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活动中一支具有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是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技术创新、扩大就业面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立法,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中小企业法,以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也在2002年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发
展中的一个突破,开启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专门立法之门。在《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后,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内容涉及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我国,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基本法的中小企业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从目前的中小企业立法内容来看,主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具长远意义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用扶持政策的特定中小企业层。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小企业适用扶持政策从外部来说是要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但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来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促进哪些特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系列问题迎面而来,下面是我的一些拙见。
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国企业重组面临三大机遇,当今全球三大趋势决定“企业重组战略”成为最佳战略选择。否则产业重复建设、企业重复建设使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脱节。
1、全球性产业梯度转移。制药、生物、投资、商业、IT等产业都进行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形成全球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潮流,欧美发展国家的企业。与上世纪不同的产业转移在于是高级产业转移,高级化包括上述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外,还有从利用自然劳动力到技术劳动力和庞大资金,唯一不变的“市场驱动和利益驱动”。在本国实现创新化而急需控制产业链高端和技术所带来的高利润。
临进中国市场本地化营销——中国是最大市场,更加注重中国本地化品牌而不是漂海过洋的外来品牌。比如让可乐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餐饮也有更多的中国元素,通用汽车更加具有中国智慧和基因等等。所有中国市场最难的竞争,就是与“来自中国本地的全球品牌”进行品牌级竞争。
利用中国最广泛知识和技术人力资源而将研究开发中心向中国转移。与转移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标准化产品不同——只需要中国原材料和体力劳动力——更加需要中国产业技术和智力劳动力,来转移处于成熟阶段的产品,需
要大量依据本地市场进行改造以更加贴近本地消费者需求,也大规模阻止本地区企业仿制快速占领市场和消费者。而产品生命周期最具有控制力的创新阶段的产品则全球集中生产全球供应。
2、中国区域产业不平衡加速领导企业的全国网络化布局。与原来中国区域产业缺陷——政策不均等、市场机会不均等、外部合作不均等——不同,现代主要是“产业配套体系”所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的吸引力。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通过“独资、合资、联合、兼并、收购”等将自身优势从区域分布到全国。
未形成以核心产业区域品牌为中心上下游延伸和配套招引机制。尤其是在该产业品牌下的区域的文化内涵、技术保障、质量信息等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和连带效应。与反垄断法与市场竞争法规配套的地方性培育主导企业的政策与引导体系尚未形成,“小规模大多数”的制衡思维下地区产业管理思维使企业重组风险较大,使区域企业比彼此配合而是同质化严重,对新进入者引导不足。未能将“企业重组与产业宏观政策一致”,既不利于产业优化升级,也不利于企业成长,“以企业优化促进产业优化”的战略不清晰,产业在区域内内生体系尤其是知识与技术培育不足。甚至未能培育企业群网络体系,未能改善企业成长环境,以企业关联为基础链的产业链整合不足,导致分工合作在“各大空间”互动不足。
二,扶持政策的引导
从目前的中小企业立法内容来看,主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具长远意义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用扶持政策的特定中小企业层。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小企业适用扶持政策从外部来说是要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但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来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促进哪些特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应无限制地扩大适用范围,扶持措施必须与引导中小企业相结合。因此,在中小企业法的立法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其引导功能。
发挥中小企业法的引导功能,就是要立足于本国的中小企业政策目标,选择扶持政策的适用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实施,引导中小企业向特定领域和一定方向发展,关注通过改善外部生存环境实现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应当是中小企业法的实施重点和目标。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应当在引导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制定,即中小企业扶持措施不应无限制地扩大适用范围,扶持对象应当是有选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而不是普遍和无条件的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历来有盲目投资、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在中小企业立法和实施中必须防止此倾向,通过有选择的扶持实现引导的目的。如果盲目扩大扶持范围,将所有落后与先进、符合产业政策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类中小企业一概纳入扶持范围,只会造成扶持资金、资源、人力等浪费。
因此,扶持政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政策实施对象的明确化。
三,融资
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尽管国家相继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缓解企业资金矛盾收到了一定成效,中小企业目前获得的信贷资金不断增加,但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实际需求相比,资金缺口仍较大,中小企业对贷款支持的满意程度仍还比较低。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千千万万中小企业,部分企业采取了内部集资、拖欠货款、易货交易等方式来缓解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局面。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缺陷:
(1)、企业综合素质差素制约了其融资渠道。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企业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同时产品品种及销售渠道变动大,货款回笼不稳定,使贷款者或投资者顾虑重重;二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与《贷款通则》所要求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连续良好的经营业绩,致使银行不能有效地依据财务数据进行贷款决策。三是同类企业数量多,缺乏行业竞争优势,使其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不够,缺少对资金的吸引力。四是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信贷投入环境差。特别是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小企业带来短期阵痛,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亏损严重,许多企业已处于关停或半关停状态,造成营运资金难以正常运转,大量贷款本金不能按期收回,客观上影响了别人的投资信心。
(2)、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许多中小企业在设立时就存在先天的缺陷。近年来虽然中小企业都已经历了企业改制,但大量企业的改制流于形式,其结果自然是产权不清和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样的企业在进行股权资本融资时,经常是陷入内部人为纷争,而使得外部的股权资本不敢进入或无法引入。
(3)、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是得不偿失的。
2、我国中小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的现实选择
据有关资料表明,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折旧约占60%,来自银行贷款的不过10-20%,其余则是从证券市场及民间渠道获得的。而居民个人资产中,例如美国约80%是实物资产,20%才是金融资产。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形成了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这与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从近期看,需要采取包括扩大贷款抵押率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缓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一)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培育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在改革过程之中。不难设想,一个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内源融资)的企业,只想依靠外部融资来获得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事。而产权是否明晰,是企业形成自我积累能力,成为市场真正主体的关键。因此,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并以涉及产权改革的形式为主,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企业制度。
(二)鼓励个人创业,将银行储蓄转化为投资。鼓励个人创业是分流社会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个人投资的压抑,至今居民真正在实业方面的投资还不多。因此应考虑进一步利用民间信用以及创造新的社会信用等形式,积极打通民间资金和实业资本之间的渠道。例如对个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以增加个人的生产性金融负债;可考虑发展规范性的民间股份制金融机构,允许其从事信托业务,并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融得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以用于不同期限的投资。
四,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众多企业面临着随时而来的挑战,中小企业更是在心惊
胆战中如履薄冰。因而更应为中小企业制定面对特殊情况的对策,以能够随机应变。
面对类似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以及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重拳出击,力求突破:
1、坚定信心,紧咬紧牙关,认清形势,知难而上。必须更加清醒地认清形势,随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引导和鼓励全县中小企业在困境中坚定必胜信念,众志成城,共同渡过经济危机这一难关。
2、深入调研,真诚服务,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走出机关,走进企业中深入开展认真的调研工作,力求在深入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寻找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要在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上下功夫,要在帮助企业解决产供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求突破,努力促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3、拓宽渠道,完善体系,要在开展金融创新中,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信贷渠道,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库建设,加大失信惩处力度。通过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吸引资金;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融资;要在设立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努力为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不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发展租赁和典当融资。
4、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工作,就地转移农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合理布局、确保重点、适度开发,统筹规划的总要求。真正使引进的项目能留得住,扎得牢,在根深叶茂中,开繁花结硕果。
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是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技术创新、扩大就业面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我的小小论述能够给我们的中小企业发展有些许的促进。
参考文献
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评论:注重发挥中小企业法的引导功能
②时代商报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面临困难2010-11-26
③北京商报探寻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
④John Naisbitt在《全球吊诡》
⑤[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美]乔纳森B.怀特《拯救亚当·斯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⑦李义平《经济学百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的选择和评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政府采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