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时间:2019-05-14 09:0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厦发改高技〔2009〕6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第一篇: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发布单位】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文号】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发布日期】2009-09-25 【生效日期】2009-09-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

(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使项目验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提高项目验收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规范项目验收程序、提高验收质量和工作效率,根据《福建省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扶持办法(修订)》(闽发改政策〔2006〕571号)和《厦门市市级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程所称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是指获得各级财政性专项扶持资金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含国家增投资金项目)(以下简称“国家专项”)、福建省、厦门市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资金扶持项目(以下简称“省、市6?18专项”)、厦门市市级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市级专项”)。

第三条第三条 项目验收由市发展改革委委托厦门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简称“项目评审中心”)组织开展。

第四条第四条 验收工作按以下职责进行分工:

(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下达项目验收计划;

(二)项目评审中心负责项目验收资料审查、验收会议的组织等工作;

(三)各区(发改局)、火炬高新区(经发处)负责督导项目单位按计划申报项目验收。

第五条第五条 项目验收工作流程如下:

(一)申请。由项目单位填写“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申请表”(详见附件1-2)向所在区(发改局)或火炬高新区(经发处)提交申请报告(详见附件3-4),其中国家专项直接报市发展改革委;

(二)转报。所在区(发改局)或火炬高新区(经发处)接到项目单位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确认、盖章工作,报市发展改革委;

(三)初审。市发展改革委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对申请验收项目进行登记后转送项目评审中心,项目评审中心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对验收项目进行资料完备性审查;

(四)下任务书。初审合格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通过金宏网流程下达任务书给项目评审中心;

(五)复核。项目评审中心根据任务书,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资料的前置审查,对有疑问的项目可赴项目建设现场前置考察;

(六)评审。项目评审中心对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工作,验收报告送市发展改革委;

(七)审定。市发展改革委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对通过验收的项目进行审定,符合要求的交付项目评审中心进行装订、存档。

第六条第六条 经初审验收资料不完整的,项目评审中心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补件通知单,一次性告知项目单位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补正。

第七条第七条 资料前置审查重点包括:

(一)资料深度是否达到要求,章节是否完整,相关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项目总投资、建设内容、规模及生产能力是否与计划相符;

(三)专项扶持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有无发生重大变更事项。

第八条第八条 项目实际完成投资要求包括:

(一)总投资达到计划投资90%的项目,认定为具备验收条件,其中重要单项投资完成未达到计划投资90%的,项目单位须对其调减原因进行合理解释和说明。

(二)总投资未达到计划投资90%的项目,需经项目批复单位同意项目投资调整后才可进行项目验收。

第九条第九条 前置现场考察的项目,应书面告知项目单位考察目的、要求、内容及时间。

第十条第十条 资料审查及前置现场考察后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可组织验收。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项目验收可采取集中评审、书面评审、自行评审等和简易评审等形式。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以验收会形式进行的,邀请专家5人为宜,专家组由行业、管理和财务专家组成(技术1人、财务1人、管理2人、基建1人),省6?18专项可增加邀请成果提供方。

验收会工作程序如下:

(一)项目单位代表介绍验收项目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二)专家组实地勘查验收项目建设现场(重要场所必须拍照存档);

(三)专家组成员核对相关票据、质疑,项目单位答复;

(四)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

(五)总结项目验收情况,提出下步工作意见或建议;

(六)项目单位代表发言。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验收会后,项目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补充、完善项目验收资料。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对于认定未通过验收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正式函复项目单位说明情况。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省6?18专项扶持中,安排市级财政预算内配套扶持资金的项目应同时验收。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国家专项验收费用按有关规定执行。省、市6?18专项和市级专项验收工作经费由市发展改革委统一安排,项目评审中心不再另行收费。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验收项目应按国家、省、市三级专项分类编号存档。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通过验收的项目,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验收资料的审核、盖章,原稿一式二份。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本规程由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申请表(国家专项适用);

2、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申请表(市级专项和省、市6?18专项适用);

3、国家高技术产业项目验收证书;

4、福建省(厦门市)项目成果转化资金扶持项目验收表。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9月25日印发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青岛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及政府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青发改高技〔2007〕91号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及政府扶持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

青发改高技〔2007〕91号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投资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43号令)和《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关于印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2〕3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通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改委)按规定申报,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分别给予资金扶持,由我市项目单位承担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主要包括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含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项目)、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项目等。

本办法所称项目单位,是指依法登记、注册,申请高技术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的企业或事业法人。

第四条 国家高技术项目扶持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我市各级财政预算内配套资金。资金扶持方式主要为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转贷等。

第五条 市发改委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进行项目初审、申报,组织项目单位参加国家组织的项目评审。

(二)协调处理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三)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稽查、审计。每年向国家相关部门报送项目执行情况。

(四)经国家发改委授权后组织项目验收。

第六条 市财政局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中央和地方扶持资金管理,按规定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二)加强资金日常使用和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三)协助主管部门进行项目验收。

第七条 项目单位应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具备承担国家高技术项目所需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本办法和项目公告的要求,编制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高技术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二)按照项目组织部门、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确定的内容和要求实施项目;

(三)按要求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落实情况,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

(四)对国家补贴资金实行专账管理;

(五)接受国家发改委及各级财政、审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或上述部门委托的机构所进行的评估、稽察、审计和检查;

(六)项目总体目标达到后,及时按要求进行项目验收。

第八条 市发改委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项目指南和专项公告,定期通过市发改委网站(www.xiexiebang.com)发布项目通知,明确项目提报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实施时间、提报方式等。

各区、市发改局和项目单位按公告要求申报项目。

第九条 对各区(市)发改局和项目单位申报的项目,市发改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备案或核准。对符合申请国家高技术项目法定条件和国家公告要求的备案或核准项目,由市发改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初审。对通过初审的项目,市发改委组织编制国家资金申请报告(具体编制格式以各项目公告为准)上报国家发改委,并组织项目单位参加国家发改委进行的项目评审。

第十条 市财政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扶持资金的管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拨付资金,并严格资金审核。项目实施单位属于五市的,扶持资金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一条 市财政局在收到国家扶持资金10日内,对项目单位下达资金划拨通知。项目单位应当持资金划拨通知,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要求,向财政部门提报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市财政局会同市发改委核实项目进展情况后办理资金划拨手续。

第十二条 扶持资金原则上按进度分期拨付,项目验收前拨付总额的90%,其余10%在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拨付。

项目验收前,由市财政局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国家扶持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所需费用在扶持资金中列支。

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对扶持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研究开发、购置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所需的仪器设备、改善工艺设备和测试条件、建设产业化或工程化验证成套装置和试验装置、建设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购置必要的技术软件等。项目单位收到扶持资金后记入“专项应付款”,待项目验收合格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第十四条 项目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组织项目实施,并于每年的1月底和7月底前,以正式文件向市发改委提报项目进展情况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包括项目进度情况、扶持资金使用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对项目发生如下重大事项的,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向市发改委报告:

(一)项目规模发生变化;

(二)项目设计发生重大变更;

(三)项目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变更;

(四)重要的工程、设备招标事项;

(五)项目单位出现经营性亏损;

(六)项目单位资金周转出现危机,或发生可能对项目实施发生影响的事件。

第十五条 项目总体目标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向市发改委提出验收申请。申请验收需提供的材料包括:竣工验收报告、项目试运行报告、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工程质量评价报告、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工程监理报告等。项目验收后,项目单位应妥善保管有关档案和验收资料。

第十六条 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根据国家批准的《资金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有关文件进行验收。对不能完成总体目标的项目,由市发改委提出处理建议报国家发改委;对于其他不影响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调整,由市发改委负责审核,并报国家发改委备案。

第十七条 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按照《青岛市财政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和不定期检查。发现弄虚作假或违反资金使用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2004年第427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处分。

第十八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发改委将报请国家发改委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国家补贴资金,或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国家补贴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项目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的;

(四)无违规行为,但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完成项目总体目标延期两年未验收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二○○七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第三篇: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须知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须知

一、项目承担单位已按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产能和投资规模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要求,并已进行试生产的,可着手进行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一)根据编写提纲(见附件)编写项目验收报告。

(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项目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对项目总投资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并对国家支持资金、省配套资金以及地方配套资金的使用投向进行专项审核。

(三)进行环境保护单项验收工作。根据环境保护的分级管理规定,由相应的环境保护部门出具项目环保验收意见。

(四)进行土建工程单项验收工作。由当地建设部门出具土建工程竣工验收意见。如无新建基建工程,则需出具原有土建工程的验收意见。

(五)进行建筑工程消防单项验收工作。由当地消防部门出具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如无新建基建工程,则需出具原有建筑工程的消防验收意见。

(六)项目产能规模虽已达到批复要求,但投资规模未能达到要求的,需及时报我委申请调整,待调整批复后才能验收;若产能规模未达到批复要求,建设目标发生变化的,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调整。

二、待项目验收报告编写完成,并且项目审计报告和环保、土建、消防等单项验收意见齐备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向项目主管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经项目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项目主管单位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验收申请。

三、项目验收报告经审核通过后,省发展改革委将安排验收时间,拟定会议议程,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参加验收会。

四、项目承担单位需根据省发展改革委拟定的会议议程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一)根据项目验收报告的内容,制作Powerpoint演示材料,汇报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二)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的验收通知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邀请环保、土建、消防等出具验收意见的部门届时参加验收会议。验收会上需由环保、土建、消防等出具验收意见的部门宣读单项验收结论与意见。

五、项目验收会上将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项目主管单位,专家组成员以及环保、土建、消防等部门组成的项目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将听取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进行现场考察和质疑提问,评判项目承担单位是否已按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并达到批复的建设目标。如无不妥,验收委员会将委托专家组形成项目验收意见。

六、待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后,省发展改革委将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验收报告和验收意见。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收到我委上报文件之日起两个星期内未提出异议的,则视为同意项目验收报告和验收意见。届时,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并做好项目验收材料的归档工作。

七、项目后评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有选择地对部分已验收项目进行后评估,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效和对本地经济、本行业发展的作用。请项目承担单位届时认真做好项目后评估工作。

附件:1.项目验收报告封面格式

2.项目验收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1:项目验收报告封面格式: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

专项

项目验收报告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负 责 人: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年××月××日

附件2:

项目验收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竣工报告,建筑安装质量评定;

二、项目技术总结,设计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工艺、设备、经济指标的验证考核结论;

三、项目推广示范作用;

四、产品应用报告;

五、财务决算报告;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预测分析报告及所需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七、项目审计报告;

八、全部工程竣工图纸;

九、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包括项目建筑工程和设备的招标情况、环境保护设施、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消防设施等。

十、附件: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批复文件,省发展改革委的初步设计批复文件,资金下达文件以及其他编写依据;

(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意见;

(三)土建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四)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

(五)其他。如项目技术成果鉴定意见、产品检测报告和使用报告、产品销售合同以及用户使用意见等相关附件。

第四篇:发改高技(2008)254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改高技[2008]254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的管理,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结合当前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7]第55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项目建设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5号令的有关要求,加强对电子政务项目立项、建设、验收和运行等全过程的规范管理,确保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二、项目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的组织保障工作。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责任制,在充分发挥部门内部业务单位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强化业务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的协调配合,确保电子政务项目更好的服务于政务业务,更好的实现应用系统的协同互动,以及有关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项目建设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实施项目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或投资概算确需调整的,应事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调整报告,履行报批手续。

对于投资规模未超出概算批复、原有建设目标不变且总概算规模内单项工程之间概算调整的数额不超过概算总投资15%的项目,并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可由项目建设部门自行调整,同时将调整批复文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1)确属于对原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优化的;(2)根据国家出台的新政策或中央领导部署的新任务要求,改变或增加相应建设内容的;(3)根据所建电子政务项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已批复项目建设规划的框架下适当调整相关建设进度的。

四、项目建设部门应做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情况的通报工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5号令的规定,项目建设部门应在每年七月底和次年一月底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报告电子政务项目上半年和全年的建设进度、实施内容、招标投标、概预算执行和存在的问题等情况。

五、项目建设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优先采购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设备、核心网络设备、基础软件、系统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等关键产品,以确保电子政务项目的安全可靠。自主可控产品的采购情况,将作为项目检查、验收、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审批项目建设部门后续电子政务项目的重要参考。

六、项目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的信息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有关规定,项目建设部门在电子政务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和建设方案中,应同步落实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形成与业务应用紧密结合、技术上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项目建设中应切实落实有关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完成相关的建设内容。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试运行期间,项目建设部门应组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具体要求请按《关于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8]2071号)执行。

七、项目建设部门应进一步做好电子政务项目的档案建设工作。在电子政务项目的申报审批、建设实施到运行管理等全过程中,应同步开展项目档案建设工作,形成的档案要进行档案验收,未进行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电子政务项目的竣工验收。档案建设的具体要求请按《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档发[2008]3号)执行。

八、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进度、建设内容、建设目标、概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或稽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电子政务项目的系统运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后评价。项目建设部门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九、今后原则上不再审批建设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项目建设部门要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统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开展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对于满足本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需要的业务系统,其业务网络应纳入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对于涉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不需要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系统,已建的该类业务系统应尽快迁移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上运行,新建的该类业务系统今后必须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运行。

十、新申请立项的电子政务项目,其项目建设部门应在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组织专业力量开展电子政务需求分析工作,形成的需求分析报告由项目建设部门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组进行评议。项目建设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建议书时,应附需求分析报告和专家评议意见。

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共建的电子政务项目,由中央政务部门牵头组织地方政务部门共同编制需求分析报告。

十一、项目建设部门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应积极采用服务外包、数据托管等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式,探索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运行的新机制新模式,为国家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发改能源2015-1454号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科学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组织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 家 能 源 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年10月9日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 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 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战略部 署,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国发〔2012〕22 号),特制定本指南,期限为 2015-2020 年。

二、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 用工作有关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部分大型央企外, 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截至 2014 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 780 座,交 直流充电桩 3.1 万个,为超过 12 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 务。

充电网络逐步形成。结合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在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已建成较大规模的城市充电服务网络,在苏 沪杭地区已初步建成城际充电服务网络,在京沪、京港澳、青银等高速公路沿线已基本建成省际充电服务网络。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交直流充电桩、双向充放电机、电 池快速更换系统等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已开展试点运营;充电基础设施监控、计量、计费及保护等技术日趋成熟;充电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自动 化水平不断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智能电网及智能交通等技术融合已开展试点应用。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已基本建立充电基础设施标准 体系,包括术语、动力电池箱、充电系统及设备、充换电接口、换电系统及设备、充/换电站及服务网络、建设与运行、附加设备等 8 个部分,约 60 项标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国家不断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政 策支持力度,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 号),有关部门抓紧 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已出台充电价格、财政奖励等文件,其 他政策将陆续发布。一些省市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充电服务指导价格等配套支持政策。

三、问题挑战

充电基础设施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涉及城市 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物及配电网改造、居住地安装条件、投资运营模式等方面,利益主体多,推进难度大。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技术的不确定性大。电动汽车产业尚 处于发展初期,动力电池及充电等关键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不同技术方案对应的充电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充电基 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难度,加大了投资运营风险,影响了社 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不协调。在电动汽车产业 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车而不注重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现象并存。一方面,部分地区电动 汽车增长较快,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对电动汽车接受度不高以及地方保护等原因,使得 电动汽车增长总体低于预期,加上部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 局不合理,以及设施通用性较差等问题,造成充电基础设施 利用率较低。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规 划、用地、电力等多项前提条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在社会停车场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面 对众多分散的利益主体,协调难度大。在私人乘用车领域, 大量停车位不固定的用户不具备安装条件;对于具备安装条 件的用户,存在业主委员会不支持和物业服务企业不配合的现象。此外,由于充电基础设施还涉及公共电网、用户侧电 力设施、道路管线等改造,也增加了建设难度。

充电服务的成熟商业模式尚未形成。在部分城市的公 交、出租等特定领域,通过实行燃油对价、峰谷电价、充电服务费等措施,商业模式探索取得一定进展,但仍不具备大 范围推广应用的条件。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充电服务领域,商业模式探索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电动汽车数量少、设 施利用率低、价格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充电服务企业普遍亏 损。

充电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设 备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标准亟需完善。已颁布的部分技术 标准未严格执行,造成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与不同厂商的充 电基础设施不兼容,充电便利性大大下降。充电基础设施相关工程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与充电服务平台的通信协议、结算体系等标准不统一,充电服务平台的 服务能力和质量未能满足用户需求。

配套支持政策仍需加强。部分地方政府对充电基础设施 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配套支持政策,在城市建设及相 关规划中对充电基础设施考虑不足,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长期 用地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充电基础设施财税支持政 策与电动汽车支持政策不匹配,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足,对 居民区、社会停车场等安装困难的场所协调推动不够。

四、需求预测

根据我国在公交、出租、环卫与物流等专用车、公务与 私人乘用车等领域的汽车增长趋势,结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要求和规划目标,经测算,到 2020 年全国 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 500 万辆,其中电动公交车超过 20 万辆,电动出租车超过 30 万辆,电动环卫、物流等专用车 超过 20 万辆,电动公务与私人乘用车超过430 万辆。

根据各应用领域电动汽车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配置要求, 经分类测算,2015 年到 2020 年需要新建公交车充换电站 3848 座,出租车充换电站 2462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 电站 2438 座,公务车与私家车用户专用充电桩 430 万个, 城市公共充电站 2397 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 50 万个,城际 快充站 842 座。

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海南等电动汽车发展基础较好,雾霾治 理任务较重,应用条件较优越的加快发展地区,预计到 2020 年,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 266 万辆,需要新建充换电站7400 座,充电桩 250 万个。

在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示范推广地 区,预计到 2020 年,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 223 万辆, 需要新建充换电站 4300 座,充电桩 220 万个。在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尚未被纳入国家新 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范围的积极促进地区,预计到 2020 年, 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 11 万辆,需要新建充换电站 400 座,充电桩 10 万个。

五、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部署,加强规划指 导,因地分类实施;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政策引领;鼓励社 会参与,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市场作用;系统科学地构建高 效开放、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适应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保障 和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整体谋划、系统推进、适度超前。加强我国充电基础设 施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充电基础设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发展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统筹。建立政府有关部门与相关 企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群策群力、合作共赢的系统推进 机制,按照“桩站先行”的原则,适度超前建设,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科学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经济合理。根据各地区电动汽车 发展阶段和应用特点,紧密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电需求,遵循“市场主导、快慢互济”的技术导向,科学把握发 展节奏,分类有序实施,加大交通、市政、电力等公共资源 整合力度,合理布局充电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 地资源。

统一标准、规范建设、通用开放。坚持按照国家标准建 设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充换电标准体系,为“车行天下” 提供有力保障。规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理顺管理流程, 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充电服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充 电服务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创新思路、市场主导、示范引领。鼓励地方政府与企业 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创新。加快完善政策环境,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鼓励引导社 会资本参与,激发市场活力。加强示范推广,为充电基础设 施发展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加强领导、协同推动、加快发展。落实地方政府充电基 础设施发展的主体责任,建立由各地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牵头,相关主管部门紧密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和项目协调,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 加快发展。

六、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需求预测结果,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明确充电基础设 施建设目标。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 万座, 分散式充电桩超过 480 万个,以满足全国 500 万辆电动汽车 充电需求。

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 基础设施,新增超过 3850 座公交车充换电站、2500 座出租 车充换电站、2450 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

积极推进公务与私人乘用车用户结合居民区与单位停 车位配建充电桩,新增超过 430 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以满 足基本充电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

合理布局社会停车场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按照适度超 前原则,新增超过 2400 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50 万个分散式 公共充电桩,以满足临时补电需要。

结合骨干高速公路网,建设“四纵四横”的城际快充网络, 新增超过 800 座城际快充站,以满足城际出行需要。

(二)分区域建设目标

1、加快发展地区

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7400 座,分散式充 电桩超过 250 万个,以满足超过 266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 例不低于 1:7,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 0.9 公里;其他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力争达到 1:12,城市核 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力争小于 2 公里。

率先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雾霾防治重点区 域的城际快充网络,各主要城市间实现互联互通。

2、示范推广地区

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4300 座,分散式充 电桩超过 220 万个,以满足超过 223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 例不低于 1:8,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 1 公里;其他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力争达到 1:15,城市核 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力争小于 2.5 公里。

加强与加快发展地区的互联互通,以高速公路网为基 础,逐步推进全国范围的城际快充网络建设。

3、积极促进地区

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 400座,分散式充 电桩超过 10 万个,以满足超过 11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省会等主要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 1:12,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 2 公里。

按需开展城际快充网络建设。

(三)分场所建设目标

1、结合公交、出租、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专用 停车场所,适当补充独立占地的充换电站,新建超过3850 座公交车充换电站,超过 2500 座出租车充换电站,超过 2450 座环卫与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

2、在居民区,建成超过 280 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鼓 励有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

3、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单 位内部停车场,建成超过 150 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鼓励有

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

4、在交通枢纽、大型文体设施、城市绿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建成超过 2400 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 50 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

5、在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2015 年之前初步形成“四纵两横三环”(四纵:京沪高速、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京台 高速,两横:青银高速、沪蓉高速,三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城际快充网络,建成超过 500 座城市快充站;2020年之前形成“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 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城际快充网络,建成超过 1000 座城市快充站。

七、重点任务

(一)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以用户居住地停车位、单位内部停车场、公交及出租等 专用场站配建的专用充电基础设施为主体,以城市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路内临时停车位配建的公 共充电基础设施为辅助,以独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换电站 和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建的城际快充站为补充,以充电智能服 务平台为支撑,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 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1、着力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公交、环卫、机场通勤等定点定线运行的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应根据线路运营需求,优先结合停车场站建 设充电基础设施;可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一定数量独立占地 的快充站与换电站。对于出租、物流、租赁、公安巡逻等非定点定线运行的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应充分挖掘有关单 位内部停车场站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潜力,同步推进城市公 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内部专用设施与公共设施的高效 互补提高用车便捷性。

2、加快推动用户居住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优先结合停车位建设充电 桩。对于无固定停车位的用户,鼓励企业通过配建一定比例 的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的分时共享机制,开展机械 式和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建设与改造等方式为用户 充电创造条件。引导充电服务、物业服务等相关企业参与居 民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鼓励企业统一开展停车位 改造和直接办理报装接电手续,允许企业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向用户适当收费,建立合理反映各方“责、权、利” 的市场化推进机制,切实解决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3、积极开展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要结合 单位电动汽车配备更新计划以及职工购买使用电动汽车需求,利用单位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 配建充电桩。各地可将有关单位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情况纳入 节能减排考核奖励范围。

4、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

优先结合大型商场、文体场馆等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 及交通枢纽、驻车换乘(P+R)等社会公共停车场开展城市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快充设施,适当新建独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公共充电基础 设施布局应按照从城市中心到边缘、优先发展区域向一般区 域逐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增大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分布密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充电基础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结 合实际需求,推广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与立体 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大力推进城际快充网络建设 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位,建设城际快充网络。优先推进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城际快充网络建设并 实现区域间互联;适时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城际快充网络建设;2020 年底前初 步形成覆盖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满足电动汽车城际、省际出行需求。

6、同步构建充电智能服务平台

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建设要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考 虑,融合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技术,通过 “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互动,提升充电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鼓励围绕用 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拓展增值业务,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二)加强配套电网保障能力

1、加强配套电网建设

各地要将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纳入 当地配电网专项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在用地保 障、廊道通行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做到“设施建设、电网先 行”。根据各类建筑物配建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合理提高各类 建筑物用电设计标准,加强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制修订工作。

电网企业要加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保障充电基础设施无障碍接入,确保电力供应的“畅通无阻”,满足 充换电设施运营需求。

2、完善供电服务

电网企业要为充电基础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开 辟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办结。充电基础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由电网企 业负责建设和运行维护,不得收取接网费用,相应资产全额 纳入有效资产,相应成本据实计入准许成本,纳入电网输配 电价回收。

(三)加快标准完善与技术创新

1、加快推进充电标准化工作

加快修订出台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标准,积极推进充 电接口互操作性检测及服务平台间数据交换等标准的制修订,开展已有充电基础设施改造,加快实现充电标准的统一, 实现不同厂商充电设备与不同品牌电动汽车之间的兼容互 通。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相关工程建设标准与管理规 范,以及计量、计费、结算等运营标准与管理规范。进一步 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置场所消防等安全技术措施 的研究,及时制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完善充换电设备、电动 汽车电池等产品标准,明确防火安全要求。加快建立充电基 础设施的道路交通标识体系和相关规范。

2、积极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高功率密度、高转换 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加强检测认证、安全防护、与电网双向互动、电 池梯次利用、无人值守自助式服务、桩群协同控制等关键技 术研究。依托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技术方案。

(四)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1、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各地应有效整合公交、出租场站以及社会公共停车场等 各类公共资源,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培 育市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 设施、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及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形成私人用 户居住地与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2、鼓励拓展多种商业模式

鼓励探索大型充换电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引导商场、超市、电影院、便利店等商业场所为用户提供辅助充电服务。鼓励充电服务企业与整车企业在销售和售后服 务方面创新商业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融资租赁、特许经营权 质押等融资模式,借鉴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模式,推进商业 模式创新。大力推动“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相关商业模式与 服务创新,引入众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新兴业务模式, 积极拓展智能充放电、电子商务和广告等增值服务,吸引更 多社会资源参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开展相关示范工作

1、开展建设与运营模式示范

各地要结合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需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原则,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的重点和难点,从城市与区县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居民区与单位配建充电设施、城际快充网络建设等方面,积极开 展建设与运营模式示范。通过示范项目,理顺充电基础设施 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探索系统化的支持政策以及可行的商业 模式,以点带面,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进程,提高发展质量、速度和效益。在示范项目中积极探索无人值守自助 式服务、无线充电、移动充电、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2、加强示范经验总结与交流推广

建立多层次的充电基础设施示范经验交流推广机制,通 过多种形式开展示范工作经验交流,提升示范效果,发挥带 动作用。各地要加强对充电基础设施示范工作的总结,积极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验交流。对示范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要加 大推广力度,对暴露出来的一些共性问题要及时解决,建立 有效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为下一步普及推广打好基础。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各地要将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有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完善独立占地的充电基础设施布 局,明确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及社会公共停车场中充电设施的建设比例或预留条件要求。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 位应 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 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 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 10%,每 2000 辆电动 汽车应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电站。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将城际快充网络纳入相关高速公路规划,明确在高速公路服务 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要求。

(二)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各地要将独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换电站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按照加油加气站 用地供应模式,根据可实施供应的国有建设用地情况,优先 安排土地供应。新建项目用地需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可将 配件要求纳入土地供应条件,允许土地使用权取得人与其他 市场主体合作,按要求投资建设运营充电基础设施。鼓励在已有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公交场站、社会公共停车场与 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应协调 有关单位在用地方面予以支持。

(三)简化规划建设审批。各地要减少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审批环节,加快办理速度。个人在自有停车库、停 车位,各居住区、单位在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电设施的,无 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 可证。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楼)时,无需为同步建设充电 桩群等充电基础设施单独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新建单独占地的集中式充、换电站应符合城市规划, 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 可证。

(四)强化安全管理。各地要建立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有关制度标准,加大对用户私拉电线、违规用 电、建设施工不规范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依规对充电基础设施设置场所实施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 查,并加强消防监督检查。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充电基础设 施运营使用的单位或个人,加强对充电基础设施及其设置场 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及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加大物业协调力度。制定全国统一的私人用户居住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示范文本。各地房地产行政主管 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应按照示范文本,主动加强对业 主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引导业主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依据示范文本,结合自身实际,明确物业服务区域内建设管理充电 基础设施的流程,并将相关内容纳入物业服务合同。对拒不 配合或阻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物业服务企业,各地房地产 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扣减相关企业和负责 人的信用信息评分。

(六)加强供用电监管力度。各级电力监管部门应对充电基础设施供用电环节加强监管。电网企业和充电基础设施 运营企业应配合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按规定和要求提供 真实完整的信息。对于电网企业服务不合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和个人违规用电等情况,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视 情节予以处罚。

(七)完善财政价格政策。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力度,加快制定“十三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奖励办法, 督促各地尽快制定有关支持政策并向社会公布,给予市场稳 定的政策预期。在产业发展初期给予中央基建投资资金适度 支持。允许充电服务企业向电动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及服务费 两项费用,对向电网经营企业直接报装接电的经营性集中式 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2020 年前暂免收基 本电费;其他充电设施按其所在场所执行分类目录电价。针对不同类别充电基础设施,兼顾投资运营主体合理收益与用 户使用经济性等,指导各地及早出台充电服务费分类指导价格,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逐步规范充电服务价格机制。

(八)强化金融服务支撑。鼓励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原则下,创新金融产品和保险品种,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 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广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 权等质押融资方式,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本投入 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积极推动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拓宽充电 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企业与设备厂商的融资渠道。鼓励利用社会资本设立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专项基金,发行充电基础设施 企业债券,探索利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九)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各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主体责任,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 理作为政府专项管理内容,建立由发展改革(能源)部门牵 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 善配套政策,在 2016 年 3 月底前发布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 划,制定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并抓好组织 实施。

(十)建立互联互通促进机制。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配合有关政府部门严格充电基础设施产 品准入管理,开展充电基础设施互操作性的产品检测与认证。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统一信息交换协议, 有效整合不同企业和不同城市的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促 进不同服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制定实施财政、监管等 政策提供支撑。

(十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各有关部门、企业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政策、规划布局 和建设动态等的宣传,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充电基础设施,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引导消费 者购买使用电动汽车。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阻碍充电基础设 施建设、损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形成有利于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舆论氛围。

下载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厦发改高技〔2009〕64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厦发改高技〔2009〕64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