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
江西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创新型活动、建设创新型江西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根据《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教兴赣方针指导下,我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创新资源整合,扶持研发成果产业化,特别是“十一五”后期,组织实施以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任务的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使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
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全省已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已批准建设52个省重点实验室、8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10个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创新基础设施明显加强。至2010年底,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房总面积54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86亿元,材料试验、检测分析等一批试验设备和仪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人才团队快速发展。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0个,主要研发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630人、正高职称775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高端创新平台不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等不足,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和完善,以适应建设创新型江西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江西的要求,紧紧围绕培育和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推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和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为主要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区域竞争力为核心,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大投入、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改善环境,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制度创新、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尊重和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通过优化重组、系统集成、军民结合、科企合作,促进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突出重点,兼顾长远。立足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基础,实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选择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优先发展,并推动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挖掘现有创新资源潜力,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增强保障创新条件的能力。
人才为本,优化团队。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团队水平,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的创新队伍。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探索多种合作途径,创新产学研联合方式,鼓励以利益为纽带,参照现代企业制度,整合优势资源创建研发类企业。
三、发展目标
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有新突破,省级创新平台上新台阶,创新型企业有新发展,创新公共服务初见成效,初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到“十二五”末,力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12个,国
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3家,国家地方共建创新平台达到10家,建设300个省级创新平台、150家创新型企业、100个创新公共服务机构、1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
四、主要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围绕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作用,从研究实验基础平台、产业技术开发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团队等七个层面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筑自主创新体系。
(一)研究实验基础平台建设。加大政府投入、瞄准有限目标、突出特色重点,在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前沿科学领域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食品加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稻育种、新能源、机械电子、工业催化、矿物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地质环境及工程、现代中药、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创新基础设施。
专栏1:研究实验基础平台重点建设项目
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以省农科院为依托,联合福建省农科院、江西农大及省内外种业公司,共同建设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平台、海南育种基地,为我国南方水稻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南昌大学为依托,加强与江南大学合作,进一步完善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平台、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平台、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研究平台等主要功能性子研究平台建设,提高研究实验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种猪遗传改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依托,通过吸纳引进和自身培养,构建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层次合理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和基因定位资源家系群体,建成能独立开展猪遗传育种改良工作中所需分子育种、转基因克隆、胚胎工程、计算机育种、生物信息学等研发平台,在省部共建基础上,力争上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依托,联合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引进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长江学者,建设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内
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实验室,为核电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鄱阳湖重点实验室。以省科学院、南昌大学为依托,联合省山江湖办、江西师大、江西农大等相关单位共同建设,整合省内优势研发资源,深入开展鄱阳湖生态区域资源、环境、生态、地理省情监测和湿地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生态城市与城镇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发展战略及保护管理模式,加强组织协调,积极申报省部共建。
全省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平台。以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森林防火信息中心或自然名胜区为依托,在全省范围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区分森林、湿地、沙化或荒漠化土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建立约20个生态定位站,形成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庐山植物园鄱阳湖分园。以庐山植物园为主体,重点收集保存对湿地生态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物种、中亚热带珍稀濒危生物物种、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鄱阳湖流域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对环境修复植物进行引种、保存,建立矿区环境修复植物专类园,建立引种驯化过渡区和研究试验区,逐步开展调查、收集、保存以鄱阳湖湿地物种为特色的种质资源,并进行保育和可持续利用研究,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重点实验室。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组织相关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南方对流云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增雨高效催化、人工消雾、人工消(减)雨、重点区域人工影响天气等技术研究,建设庐山天然云雾外场实验基地、鹰潭效果检验基地,创建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数据库,提高我省人工影响天气系统技术水平。
(二)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建设。
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建设,增强开发能力。着力提升中药固体制剂技术、陶瓷新材料、铜冶炼及加工、光伏、硅基半导体照明、红壤改良和单糖化学合成等七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开发能力,加快组建培育种猪遗传改良与繁育、超级水稻育种、钨与离子稀土开发与应用、脐橙、真菌源生物农药、有机硅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早日进入国家级行列。加强培育组建新的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力提高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质量和水平,在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化学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生物技术、食品加工、文化创意等技术领域,每年组建15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加强现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支持在国家科技创新城、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主导产业等有较好创新基础的领域,开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专栏2:产业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建设项目
国家中药固体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以江西中医学院和江中集团为依托,对已有研究实验条件进行完善和提高,建成集中药制剂制造技术研发及中试放大验证、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药效研究及安全性评价、化学对照品制备等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依托,通过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及中试生产装备的填平补齐和更新换代,提升在科研开发、分析测试、中试孵化、成果转化方面的硬件条件和能力,使技术成果与企业实际生产无缝对接,实现成果的快速转移和转化。
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江铜集团、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瑞林工程公司等优势研发资源,建设铜冶炼与加工中试线和研发、测试中心,构建面向铜行业的工程技术研发与中试平台,打造我国铜冶炼及加工领域自主创新、技术孵化、成果推广和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昌大学依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与完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伏材料与器件技术创新平台与分析检测中心,进行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研发,解决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技术问题,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南昌大学为依托,联合昌大光电、晶能光电等企业,在现有原创性硅基LED外延与芯片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国际特色的工程技术研发
平台,发展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硅基LED系列技术,扩大硅基LED技术与产品的应用面和辐射面,推动我国LED技术和产业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我国自成体系的半导体照明技术与产业发展路线。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整合省内优势资源,通过实验研发平台、中试基地、技术推广与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构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开放式红壤改良关键技术研发平台,解决我国红壤地区生态失衡、地力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改良技术工程化水平低等突出问题,推动红壤地区农业技术进步。
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依托,联合江西行正化工公司等企业,围绕L-核苷类药物合成关键原料2-脱氧-L-核糖及其衍生物产业化关键技术、氟化糖中试生产关键技术、氮杂糖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以及生产过程中杂质的分离鉴定、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制订等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建成单糖合成科学研究、开发、产业化为一体的国家级研发平台。
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赣南师范学院等单位为依托,完善设施设备、中试基地,集聚和培养一批创新人才,致力于脐橙品种选育、共性和关键栽培技术、产后处理和加工工艺等研究开发,争取创建国家一流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
真菌源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以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联合省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完善真菌菌种库,建设生物技术研发以及生物测定评价平台,实施微生物农药白僵菌产品、农药控制释放技术以及盾壳霉、淡紫拟青霉、哈茨木霉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等土传病害生防菌等几个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钨与稀土工程研究中心。以省钨与稀土研究院为依托,联合江西理工大学及省内骨干企业,建设钨与稀土采矿工艺研究室、钨与稀土冶炼工艺研究室、钨的应用材料研究室、稀土应用材料研究室、粉体实验室、短流程研究室等,为钨、稀土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二次资源再生利用及精深加工、新材料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有色金属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研究中心。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依托,联合省内企业,建设有色金属精密加工试制中心和测量仪器试制中心,开发有色金属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及测量的关键技术,开展有色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逐步形成有色金属精密加工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特种陶瓷工程技术中心。以萍乡市中源瓷业有限公司为依托,联合国内高水平科研机构,新建中试生产线,完善实验条件,进一步提升高性能蜂窝陶瓷蓄热体、高性能蜂窝陶瓷填料、干法成型非平面红外线蜂窝陶瓷板等产品生产工艺水平,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陶瓷工业改良研究,建成一个专业的特种陶瓷研究、开发、产业化服务及检测的工程技术中心。
樟树产业工程技术中心。以省林科院为依托,联合有关林科所,充分利用已有樟树产业技术研发成果,大力繁育龙脑樟优良品种,推广樟树矮林丰产作业模式,开发龙脑樟为原料的植物源精细化工产品,形成规模化系列化。
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依托,联合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及泰豪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集电力技术研究、成套关键设备研制试验及工程化为一体的创新平台。
(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地位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重点产业领域以大企业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建设支撑产业和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平台。继续支持江铜、泰豪、洪都、昌河、新钢、江铃、汇仁、星火等企业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扶持150个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江钨集团、章源钨业、赣锋锂业、德兴百勤、恒大新材料等骨干企业申报国家认定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围绕重点工程、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重要资源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建设相关自主创新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专栏3:企业技术创新重点建设项目
新钢集团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购置热模拟试验机、大线能量焊接以及相应的加
工、检测、分析、试验平台设施,建设高强度船用钢研发、试验检测平台,提高模拟试验、在线分析、快速及高精度检测方面的能力,实现研发设施的配套完善,使中心的研发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快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江西钨业集团、江中药业、萍钢实业、正邦科技、恒大高新、特康科技、囯鸿集团、特种电机、仁和集团、德宇集团、贵雅照明、赣锋锂业、青峰药业、晶科能源等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江中集团药业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建设科研综合楼20000平方米,增加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中药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中试功能,进行中药保健效用的应用基础研究、OTC药品及保健型产品研究开发,能实现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工业化生产转化或工程化研究,能完成新产品的小批量工业化生产。
江钨集团钨和离子型稀土开发与应用创新能力建设。建设钨和稀土低成本高效提取、金属及合金制备、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等平台,研发推广钨深层开采和稀土原地浸矿新技术,开发高杂质、低品位钨冶炼工艺和低成本高效稀土分离技术,研究开发质优高效的钨和稀土新材料并实现产品系列化、产业化。
章源钨业研发中心技术改造。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改造研发中心面积3000平方米,新增钴磁仪、衍射仪等进口设备9台(套),万能材料试验机、平面光栅摄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国产设备190台(套),开展超细级APT晶体、纳米钨粉和纳米碳化钨粉、纳米晶硬质合金、涂层材质和涂层技术、数控刀具及钻具等产业化技术研发。
迪特科技公司混凝土外加剂研发平台建设。依托江西建材科学研究设计院技术力量,建设研发楼5000平方米,购置实验仪器,建成混凝土外加剂工程研究中心,开展聚羧酸高分子混凝土外加剂、粉末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中试,并开展推广应用。
高性能锂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发平台建设。江特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在已取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自主知识产权和中试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各项性能,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稳定生产。
制动系统及摩擦材料应用工程研发平台升级。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已有研发能力基础上,完善PDM/CAD/CAPP/CAM/CAE一体化的制动器现代仿真设计制造平台、建立制动系统,并开发制动器专用仿真设计软件系统,开展基于可靠性分析对现有制动器结构的优化与创新设计和新型摩擦材料开发及其对偶件的研究与应用。
工业陶瓷研发检测平台建设。萍乡市龙发实业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新增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并完成所有配套设施,建设工业陶瓷检测、实验平台及高科技陶瓷产品验证生产线,为工业陶瓷产业发展和新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四)创新型企业建设。完善评估体系,加大推进力度,在我省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推进一批创新型企业建设。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遴选150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争取有10个以上进入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列,带动我省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专栏4:创新型企业重点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以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为依托,主要建设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南方红壤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展示、土壤样品展示、植被标本展示、特色植物品种选择展示、地形地貌微缩展示、流域景观虚拟演示,坡耕地整治、边坡生态防护等100个径流试验小区以及整个园区的生态景观建设。
流体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平台。以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油水分离、气水分离、离子交换、反渗透等技术研发设施,研发高效过滤材料及过滤元件,研制在线自清洗及全自动自维护过滤装置,开发油品分析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提升流体污染控制水平。
锰酸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开发平台。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在引进美国先进的锰酸锂动力电池生产技术并实现中试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发手段,引进国际一流人才,构建电动汽车用电池研发平台,并实现规模化的生产。
中药集成创新技术平台。仁和集团联合江西中医学院,通过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及
专业技术人才,完善中药新物质开发、中药制备工艺、新型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中试实验室建设,围绕心脑血管及感染性重大疾病,选择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以中药软胶囊新剂型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物质、新处方和新技术研究。
有机油茶标准化基地建设及其深加工平台。江西绿源油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省林科院,建设有机油茶良种繁育标准化、栽培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有机油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示范生产线,开展茶油精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技术,形成系统的质量标准体系。
节能照明创新平台。江西美的贵雅照明有限公司在积累二十六年节能灯研发及生产经验基础上,扩建研发中心800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研发手段,引进高端人才,升级稀土节能灯生产线,开展LED和OLED显示和照明产品研发,并形成生产能力。
消炎抗病毒中药注射剂药物创新平台。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医科学院,在创新药物喜炎平注射液成功产业化的基础上,完善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的优化、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主要药效研究、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研究手段,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的稳定可控,为我国重大疾病防治提供质优、价廉、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大品种提供技术保障。
鹰潭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中心。整合江西瑞林工程技术公司、省环科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省科学院等研发资源,主要建设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研究平台,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为铜产业基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植物源食用天然色素及其制品研发平台。江西国亿生物公司在已成功开发可可、栀子黄、红曲红、紫甘薯等植物源色素产业化技术的基础上,完善各类理化、微生物分析检测手段,升级研发中心,建设中试实验线,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建成国内先进的植物源食用天然色素及其制品研发中心。
浮梁县新佳现代茶业生态示范基地。以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为主体,改造及拓展茶园面积3600亩,节水灌溉设施实现管网全覆盖,建立茶园病虫无害化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加工厂房14000平方米,引进名优茶及大宗茶加工流水线设备各一条;建设农残检测、内
含物分析室以及新产品开发中心。
白莲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广昌白莲科学研究所现有基础上,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子莲科研实验用房3000平方米,配备完善实验设施和手段,开展子莲育种、子莲品质分析检测、子莲食品饮料加工技术等研究开发。
(五)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服务行业(领域)为目标、资源共享为核心,支持科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支持骨干研发机构整合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科技文献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新药筛选试验平台、新材料物化测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新农药新种子试验田、环境测评中心、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平台建设等,鼓励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园区企业共享的分析测试中心、培训交流中心、成果孵化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专栏5: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项目
省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公共服务中心。以省科技信息中心为依托,整合政府和社会投入的各类科技资源,建设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自然科学资源、大型科学仪器、实验动物等科技创新信息数据库,建立开放、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整合、集成共享,面向全省开展高效创新公共服务。
实验动物中心扩建。以江西中医学院为依托,新建实验动物楼3648平方米,实验中心的大鼠、小鼠年产量分别扩大到5、15万只,并引入多个近交系,可同时进行10个样品的大小鼠及2个样品的安全性评价实验。
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省质监检测基地为依托,以果蔬、竹木、稀土、铜等八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为支撑,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光电、新材料、纺织、农林等十大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导入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实现全省产品质量安全、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提升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平台建设。以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为依托,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实时交换与共享系统,开发新一代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与信息发布系统,研究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精细化、实时化预警模型,完善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对严重威胁中小学校、医院、城镇、集市等人口密集区域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重要基础设施,开展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程研究和示范,完善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各项功能,为江西省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
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建设。以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建设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开放型高层次科技平台,开展鄱阳湖生态保护及治理开发研究、大湖地区经济开发模式研究,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鄱阳湖水文生态监测网建设。以省水文局为依托,通过对鄱阳湖地区现有水文站网进行充实调整优化,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提升鄱阳湖水文生态监测研究能力,对实时监测、实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区建设、湖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调查研究平台建设。以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依托,完善以南昌和地级市为基本网络的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络,系统调查鄱阳湖湿地现状,深化总结地下水、地表水水文地质学、湿地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湿地的恢复、重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湖岸工程和生态地质环境、实现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高值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以省农科院为依托,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打造国家级农业科技合作大平台,建设集农业科技创新、优质作物良种繁育、绿色高效农业展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农耕文化体验及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形成鄱阳湖生态农业建设新技术创新、展示及转化的平台。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以覆盖全省的地震信息网络为依托,新建、升级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新建烈度速报与预警中心,基本形成全省范围内的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初步形成在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地震预警能力,为地震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社会整体防震减灾能力。
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建设。以全省气象观测站网为依托,面向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完善覆盖鄱阳湖流域的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建设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形成对气候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多圈层观测实验研究体系,加强气象观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气候变化应对、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江西基础测绘成果及更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为基础,建成较为完善的省级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体系,实现与国家级主节点、其它省份的分节点以及我省市(县)信息基地的互联互通,建立与国土资源、交通、林业、水利、建设等部门互联互通,形成自然资源及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交换机制,形成基于网络化运行环境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农林业科技平台建设。以省农科院、省林科院为主体,联合省内相关科研单位,对实验室、温室、网室、种畜孵化房、育种房、航天分析中心、辐照中心、实验基地、示范基地等进行更新改造,提升水稻工程实验室、现代农林业工程技术促进研发中心、主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中心、省农作物诱变育种工程中心、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园艺作物品种(资源)引育与保存中心、观赏植物遗传改良实验室、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能源平台、芦笋产业化科技示范园等创新和服务能力。
(六)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整合部门、地方科技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突出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性,建设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围绕自然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信息共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特色产业园区要设立创新服务机构,鼓励社会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展示交易中心、专利代理机构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推进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主创新意识。
专栏6: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建设项目
医疗卫生自主创新体系。以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院所和科研实力较强的医疗卫
生单位为依托,以医学重点学科、领先学科、医学重点实验室为基地,以博士群、留学归国人员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主体,集中优势力量,针对医学热点、难点问题及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疾病的关键技术,组织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和防治技术研究,增强卫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医学学科建设计划、重大卫生科技计划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计划,建立医疗卫生创新体系。
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以行业和地方产品研发与检测重点技术机构、技术优势单位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满足我省经济建设检测资源共享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检测服务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为企业、行业和重点领域提供多方位技术创新服务。
鄱阳湖生态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由江西财经大学牵头,联合省内外相关机构,通过构建全数字化数据库平台,建立鄱阳湖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数字化(虚拟)研究环境,采用数学模型对鄱阳湖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从而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鄱阳湖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鄱阳湖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江西动漫创新创作平台。整合省内动漫创作资源,建设集动漫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策划创作为一体的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为我省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省科技创新中心。以省科学院为依托,新增土建面积12000平方米,建设新材料、植物遗传育种、天然产物化学分离与提纯、资源化学、应用微生物、新能源与节能减排、环境资源与生态等9个实验(研究)室和生物化工、食品、环保、信息等7个工程中心。
航空大学科技园。南昌航空大学联合国内多所航空专业高等学校组建法人单位,在南昌航空产业城建设航空产业技术开发与成果孵化基地,在航空材料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航空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方面为航空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九江科技企业孵化器。九江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在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用厂房35
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建到10万平方米,并完善配套设施,达到同时孵化200家科技型创业企业的能力。
中芬数字生态城。共青城数字生态城市有限公司利用芬兰等北欧国家先进数字理念和生态环保技术,集生活、工作、公共与私人服务、文化与休闲娱乐为一体,将数字化和生态相结合,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物质循环利用,绿色交通等国际先进技术,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和谐的空间,致力于在江西省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未来城市样板。
科普公共服务体系。整合、集成全省科普资源并进行数字化开发和转化,加快以科普展教互动、科普资源服务为主体的江西数字科技馆建设,依托大学实验室、研究中心和企业科技园等,创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推进全省科普视频网络服务,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七)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创新平台,引进培养领军人才为核心、优秀人才为主体,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组织实施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青年科学家培养、科技经营型创新人才培养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组织建设100个左右结构合理、水平一流、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
专栏7:创新团队重点建设项目
赣鄱英才555工程。面向海内外引进500名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来赣创新创业(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柔性引进500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顶尖水平的高端人才为赣发展服务(高端人才柔性特聘计划);立足本省选拔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知识创新团队建设。以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在环境与资源利用、节能减排、食品科学与技术、动物遗传育种、植物遗传育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交通运输、航空制造、生物与新医药、疾病治疗、医疗器械、文化与创意等学科领域重点建设50个左右知识创新团队。
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在光伏、新能源、新材料、清洁能源汽车制造、节能减排、光电及绿色照明、航空材料及制造、智能电气、精细化工、生物、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文化与创意等技术领域,重点建设50个左右技术创新团队。
引进博士以上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项计划。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面向国内外开展招聘博士以上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工作,5年引进3000名急需紧缺的优秀高层次人才。
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和配套引智工程计划。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引进聘请5-10名国际一流专家,以引智项目为载体,培育并建立与国际科技前沿联系密切、合作交流的一流专家团队。
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建设。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在规模以上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中建设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创造条件引入高端人才,通过院士、专家研究团队与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结合,有效发挥高端人才在企业重大项目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抓紧制订鼓励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财政、税收、融资、人才等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规范研发成果鉴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政府采购、推广应用的操作程序,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促进创新成果权利化。逐步形成包括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激励、公共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确保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研究开发设施的投入;加强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促进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投资共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高
水平的研究开发设施;强化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中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部门会商协调制度,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头实施、协调推进,形成共建、共管、共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协调机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布局,形成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坚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相结合,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氛围。实施高层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吸引和聚集高水平人才;加强科技设施建设与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衔接,以产业化为目标,以重大创新项目为支撑,加速培养代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深化引进合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省内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创新平台建设单位广泛利用国际、国内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运行水平;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大力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帮助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积极承接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研发中心向我省转移,探索合作开展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新途径新形式。
第二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背景链接】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第三篇:自主创新能力(范文)
自主创新能力
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领导者核心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科学发展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利益、制度、能力的变革,关键在党委,责任在领导班子,重点在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率先完成自身核心能力的锻炼、培养、提高,才能适应领导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展示领导的才能、水平、素质,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当前,领导干部需要从五个方面努力提高核心能力。
一、与时俱进的学习力
增强学习力,实质上就是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去“解读”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它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在学习中思考和解决好“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基本问题,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时代共识,从而把科学理论层面的东西内化为党的执政能力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准则,指导于工作的实践之中,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统筹兼顾的思维力
实现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增强思维力,不能只关注表面现象的一般性问题 ,更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把握整体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以睿智的眼光看待深层次的关键问题。一方面 ,要培养多种思维方法。领导者在一般情况下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按照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来处理问题。但在处理复杂情况和问题时 ,还需要培养其它思维方法 ,要从单向思维走向多向思维;既要有经验思维 ,又要有理论思维;既要有正向思维 ,又要有逆向思维;既要有点线思维 ,又要有立体思维;既要有聚合思维 ,又要有发散思维;既要有求同思维 ,又要有求异思维;既要有形象思维 ,又要有抽象思维;既要有逻辑思维 ,又要有灵感思维;既要有静态思维 ,又要有动态思维。另一方面 ,要养成战略思考的习惯。要尽量增大信息量 ,更多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同时 ,把关注的问题放到更高、更宽、更远的三维坐标空间去思考 ,尽可能地从国际背景和国内形势、以往经验和未来需要、上级意图和下级实际、主流和分歧等方面多方位与多角度地看问题 ,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定位。领导者应通过经常的自觉训练 ,能够充当国际热点问题发言人 ,剖析和透视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趋势 ,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 ,形成并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只有注重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地用战略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不断提高领导者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
三、科学民主的决策力
科学精神和民主作风是领导干部决策力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学会思考,把握规律;发扬民主作风,关键是在处理问题和重大决策中要充分尊重民意、听取民情,发扬民主,特别是规范和完善重大决策中的议事规则与程序,把决策机制和民主参与纳入法制轨道,并运用多种手段拓展民意表达渠道,不搞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在坚持分工负责的同时,始终坚持党委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
四、敢为人先的创新力
领导者的创新力,集中体现为领导者能推出新思想,提出新认识,发明新方法,制定新的切合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它不仅强调其思维成果的独创性,而且还特别重视其思维成果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性。例如,领袖人物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做出驱散迷雾、拨正历史航向的英明预见,这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巨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思维活动,就属于此类。而对于更多的领导者的创新力而言,则是能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勇于除旧立新的战略思维活动,均属领导者创造性战略思维的范畴。这种创新力活动,既存在于较高层次的领导者思维活动中,也存在于一般的领导者思维活动中。它强调的是能解决常人、前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在领导活动中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能提出具有科学性的发展战略决策。
五、攻坚克难的执行力
顽强的执行力,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必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充满激情的开展工作,锤炼不怕失利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攻坚,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及时解决问题,搞好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履行职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个性服从党性,以个性展现党性,以党性升华个性,以党性塑造个性,以党性管住个性。
第四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2012报告
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活力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2012报告
2013年01月24日 07:2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2012年“神九”牵手“天宫”,“蛟龙”载人深潜,记录下我国自主创新的高度和深度;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投入运行,大亚湾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探测出我国自主创新的速度和广度。2012年,从遥远太空到浩瀚海洋,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我国自主创新再谱新篇。
与此同时,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全社会创新环境优化,一大批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愈加凸显。逐渐壮大并优化的科技人才队伍在各个领域通过协同创新释放智慧能量。经过20年建设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成为更具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自主创新战略高地。伴随着科技开放合作的扩大、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一、自主创新展现新成就
2012年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成绩。
(一)强化科技政策落实制定,全社会创新环境再优化。
自主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作出全面部署。大会之后,全国各地掀起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热潮:山东省政府将在2012至2015年每年安排资金10亿元,重点扶持300项以上重大项目;宁夏对《关于加强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强化落实督查工作;安徽省与中科院采取全新体制机制合作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科委等八家单位共同组织“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推进产学研合作政策培训会……
全社会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2012年,全国研发投入有望达到1万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和R&D经费中政府资金不断增加。2011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9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参见图表1)
图表1 2011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
基层科技与科普工作亮点频现。2012年3月7日,科技部基层科技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基层科技工作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2011年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105.30亿元,自统计以来首次突破百亿元,比2010年增长5.81%。政府拨款占全部经费筹集额的比例从2010年的68.42%增长到68.94%,共计72.59亿元。2011年全国共有科普人员194.28万人,比2010年增加10.93%,全国每万人口拥有科普人员14.42人。
(二)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凸显。
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万众瞩目。2012年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自主研制的13吨级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成为世界上首个获批上市的戊型乙肝疫苗;我国高寒地区修建的第一条长大高铁干线--哈大高铁开通运营;世界级新能源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投产……(参见图表2)
图表2 各领域自主创新完成精彩跨域
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12年7月,我国用了27年时间,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突破100万件,而发达国家达到这一数量用了数十年甚至近百年。近十年来,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增加了58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了近10倍,连续3年增长速度保持世界首位。(参见图表3)
图表3 专利授权与研发人员情况
国际科技论文质量显著提升。《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为225篇,相比2010年的152篇有明显增长。该报告预计,中国将在2014年超越目前排名第二的德国和排名第三的英国,成为继美国之后“高被引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世界前1%的论文)最多的国家。
(三)科技体制改革日趋深化,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2012年6月,《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着力加强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印发,着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意见》支持民营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11月,《关于支持科技成果出资入股确认股权的指导意见》出台,着力构建资本市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借力政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2011年,我国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6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占全国R&D经费总额的比重达75.7%,比2006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在获得第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金奖项目的20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中,90%为来自企业的创新成果。
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提升。2012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出台,旨在推进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在国家科技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过程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11月,《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印发,旨在推进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好科技进步在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规范和加强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不断优化。2012年国家科技奖励评审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更加强调成果对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2012年受理项目的总数较往年明显减少,减幅达12%。同时,适当调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这三大奖的奖励结构,鼓励推荐原创性成果和重大发明创造,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创新人才队伍壮大优化。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企业科技人才已经成为研发活动的最主要执行者。(参见图表3)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技活动的主力军,973、863等国家科技计划培育了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承担人员队伍中45岁以下的占大多数,这些优秀中青年人才正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领军人才。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比例接近一半。
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创业平台,深入实施“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12年3月,年仅22岁的中南大学学生刘路因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破格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并被推荐参与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评选,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教授级研究员。2012年3月30日,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召开“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高校-企业对接会”,加快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环境优化。2012年4月,《关于开展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意见》印发,旨在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流通领域开展科技创业,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90%的县(市、区、旗、团场)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工作。2012举办的(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继续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五)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支撑国家经济建设。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991年至2011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年平均增长45%。2011年,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33425.1亿元,占全国的12.3%;(参见图表4)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工业增加值为7亿元,平均万元GDP能耗仅有0.5吨标准煤,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国家高新区基本涵盖绝大多数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门类,一些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产业都初具规模。
汇聚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一大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骨干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科技进步的“领头雁”,甚至在国际市场纵横捭阖。2011年,国家高新区共有工商注册企业38万家,新注册500万元以下科技型企业2.8万家;留学生创办企业1.7万家;孵化器在孵的创业企业3万家。(参见图表4)2011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上亿元企业10371家;上10亿元企业1857家;上100亿元企业217家;上1000亿元企业2家,并有境内外上市企业996家。
图表4 国家高新区蓬勃发展
(六)科技开放合作逐步扩大,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合作格局不断提升。科技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其中明确提出支持设立“中德替代动力平台”,加强电动汽车领域合作;中意三大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设计创新中心和电子政务中心)是中意两国整合双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政府间合作平台;中俄科技合作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支柱之一。
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国际科技合作实现了从单纯的人员技术交流向“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合作模式转变。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5个国家国际创新园、35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2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还与多个国家联合成立了联合研究机构和产业化示范基地,设立了多项联合研究基金。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我国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中承担约10%的制造任务,成为ITER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积极参与并倡导多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合作,为解决全球性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二、科技创新遭遇新挑战
在看到我国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应该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动力不足。现阶段企业多数乐于追求低成本劳动力和垄断优势,风险小收益大,而创新技术、高端产业风险大,没有近期竞争优势;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班子由于机制原因,缺乏推进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不少企业能力不够。一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质量不太高,大多很难单独提供企业所期待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企业吸纳、运用和再创造新技术的能力不强。2011年汤姆森路透发布报告,评选出全球100大最具创新力公司,虽然我国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全球,但由于专利质量及影响力不足,我国公司无一上榜。
科技项目与市场脱节。科研项目从最初的指南到后期的评审,主要还是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由专家在主导,难以真正体现“市场意识”。
科技企业商业模式滞后。例如,2010年深圳高交会和2102年北京科博会都展示了我国在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大批高技术成果,但同时开发出完整商业运行模式的企业却屈指可数。
二是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计划色彩仍然较浓,行政部门在科技资源配置上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科技资源配置交叉化。目前掌握科技经费预算的单位分散在国务院20多个部门,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科技投入资金管理较为粗放,导致一方面资源分散和相对短缺,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效应,另一方面又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甚至浪费。
科技资源管理分割化。目前,我国拥有大量的科研设备,但由于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方的研究机构,导致部分科技资产部门化。有关调研资料显示,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15国的数量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
三是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还不能完全符合创新的规律。
现行按创新过程分段纵向管理、按学科领域分工横向管理的模式,基本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成为当前科技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管理政出多门,研究各自为战,协同性不强。目前,国家层面制定科技政策及掌握和配置科技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众多,职能交叉,沟通不畅,对创新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往往难以统一,相互掣肘,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如10多年前,我国多个部委在大气研究领域支持了6个大型场地观测项目,但项目之间却未能共享观测数据,最后有一个国家通过提供装备和人员参与了全部项目,居然掌握了我国全部项目的资料成果。
在科技计划的安排上,比较偏重于以单个环节、单项技术指标立项,对技术集成关注不够,按照产业链整体要求和工程化的方式来组织技术的集成化应用开发不够。以汽车行业为例,我们通常关注于发动机系统或某一个系统的研发,也有了一些独到的技术,但是整车的设计和开发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四是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评价指标单一化、简单化。不管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目前对科技人才的评价大多与论文、项目、经费数量、获奖情况等挂钩,造成了评价不足和评价“过度”并存。一方面忽视了对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成果转化对社会的贡献评价,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精力来应付各种评审考核。科技人员关心获奖胜于关心应用,难以潜心研究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评价主体行政化、非专业化。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做到管评分开,评审结果受行政影响比较大;非同行专家参与评审的情况并不鲜见,独立评审机制往往流于形式。一些项目申报、成果鉴定存在“公关”化倾向,科技“攻关”沦为“公关”。
科技奖励物质化、荣誉化。当前科技奖励设置、申报机制和评选机制仍不够科学,重项目轻人员,行政主导分量较重,加剧了重复和过度包装,严重挫伤技术人员积极性。科技奖励附带过多的荣誉和物质利益,同时又缺乏事后评估和严厉的监督、惩戒机制,造成学术不端和造假行为屡有发生。
五是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
学术造假、抄袭等不诚信行为,一方面与“指挥棒”有关,现行评价标准普遍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重经费不重水平、重产出不重应用、重短期不重长远、重成果不重人才等问题,助长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也与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关,整个社会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还很薄弱。
三、深化改革瞄准新目标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
首先是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国际金融危机又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
其次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再加上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面对当前新形势新挑战,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们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此前,2012年9月公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就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目标作出擘画: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为稳步实现这个目标,当前我们必须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藩篱。
深化改革,破除藩篱,首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我们应该强化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立足国际科技资源加快流动和重组的实际,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国际合作。如加大引进国际科技资源的力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动提出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鼓励企业开展参股并购、联合研发、专利交叉许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搭建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平台,吸引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加强民间科技交流合作等。
我们还应当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统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培育、支持和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壮大专业研发设计服务企业,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服务,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深化改革,破除藩篱,需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应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决策,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要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研发成果转化。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如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向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的公共服务平台等等。
深化改革,破除藩篱,需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需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均衡发展,统筹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的科学研究,超前部署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战略先导研究、重要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研究。要建立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机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技术标准、市场规范和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引导。在事关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需求领域,进一步凝炼重点,明确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还需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定位和支持重点,防止重复部署。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重大科技决策要广泛听取意见,将科技咨询纳入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完善重大战略性科技任务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顺利实施。
深化改革,破除藩篱,需要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特别要加强国际同行评价,着重评价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研究由用户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着重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产业化开发由市场和用户评价,着重评价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建立健全对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科技项目标准化评价和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科技评价试点,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项目决策、实施、成果转化的后评估。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避免科技项目和经费过度集中于少数科研人员。引导和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民办科研机构享受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针对行业和技术领域特点,整合资源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健全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加快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
深化改革春雷起,突破藩篱万物长。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我国科技事业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抓住时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将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经济日报自主创新调研小组)
第五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现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综合国力, 科技力, 国际竞争的实质。
2)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措施
1)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4)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行业创新人才大量涌现